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西魏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
r****p
发帖数: 1854
1
隋唐一直是以西魏/北周为正统。
《魏书》以东魏为正统,这也是为什么《魏书》长时间被诋毁的一个原因,当然《魏书
》自己确实也有很多问题。
i***z
发帖数: 7508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族在历史上灭过几个民族?
南北朝肯定没有匈奴人的国家了。
4世纪初,於夫罗之孙匈奴族的五部大都督刘渊在成都王司马颖手下为将。乘西晋八王
之乱之后的混乱时期,刘渊在并州离石起兵立汉国,称汉王,后称帝,占领了北中国的
大部分地区。311年刘渊子刘聪攻占洛阳,316年攻占长安,灭西晋。318年,匈奴贵族
靳准杀死刘聪子刘粲及其家族,自立为汉天王。刘聪族弟刘曜在长安称帝,改国号为赵
,消灭了靳氏。因百姓负担极重,民怨沸腾,引起大规模反抗。328年,羯人石勒擒杀
刘曜,次年在上邽杀其太子刘熙及其将相公卿等三千余人,赵亡。史称前赵或汉赵。
匈奴与乌桓、鲜卑的混血后代称为铁弗人。铁弗人刘勃勃被鲜卑拓跋氏击败后投奔羌人
的后秦。后自认为是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连,在河套地区创立夏国,史称胡夏。之后
击败东晋刘裕北伐的军队,夺下了关中地区(419年)。[425年]]赫连勃勃卒,子赫连昌
继位。428年北魏俘赫连昌。赫连昌弟赫连定在平凉自称夏皇帝。431年北魏俘赫连定,
夏亡。夏国的国都统万城是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在东亚留下的唯一的遗迹。
融入匈奴人中的月氏人,称为匈奴别部卢水胡。其中沮渠家族推后凉汉官段业为主,在
现甘肃地区建立政权...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3
☆─────────────────────────────────────☆
lowfatmajia (低脂肪马甲) 于 (Tue Jul 5 12:46:52 2011, 美东) 提到:
大家有没有发现有关东西晋,南北朝的影视作品特别少?少得以至于我有时候都有个错
觉,几乎是三国之后就到了隋唐。
照理不应该呀?这期间三百多年,是封建社会两千年的15%强了。
说说我一个七零后的看过的电视剧,电影(正剧+演义+戏说),以东西晋,南北朝为背
景的几乎没有:
夏朝 - 太久远了,况且说的都是尧舜禹的事,胡core等人不敢高攀
商朝 - 封神演义,烽火戏诸侯
西周东周春秋-孔子,东周列国记,
战国-凯歌兄的赵氏孤儿,荆轲刺秦等
秦朝-若干港台穿越剧(怎么不穿越去跟竹林七贤碰碰头,貌似他们更酷)
西汉东汉(七爷演的汉武大帝,黄教主演的若干汉武大帝偶像剧)
三国-这都拍烂了
隋朝-港剧大运河,隋唐演义,
唐朝-大明宫词,决战玄武门,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仁贵的女儿蒸馒头等等
五代十国-这个好像也不多
宋 - 岳飞剧,苏东坡剧,杨家将剧,
元- 窦娥,明教的剧也算元末
明 - 朱元... 阅读全帖
a*********3
发帖数: 660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历代后妃之最
中国第一位临朝女主:汉高祖刘邦皇后吕雉
死得最惨的妃子:汉高祖刘邦夫人戚懿,被挖眼、去耳、断手足、饮哑药虐待而死
唯一的处女皇后:汉惠帝刘盈皇后张嫣
出生最贫寒的皇后:汉文帝刘恒皇后窦漪房,家里连饭都吃不起
第一位被废的皇后:汉景帝刘启元配皇后薄阿渝
第一位改嫁而成为皇后的:汉景帝第二任皇后王娡
成为皇后年龄最小的皇后:汉昭帝刘弗陵皇后上官氏,年仅六岁就成了皇后
第一位死于谋杀的皇后:汉宣帝刘询皇后许平君,被人毒死
第一位被丈夫赐死的皇后:汉宣帝第二任皇后霍成君
第一位自杀结束生命的皇后:汉成帝皇后赵飞燕
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在位长达六十四年,她活了八十四岁,也是
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
在位最短的皇后:唐德宗昭德皇后王氏,只有半天,其次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皇后
佟佳氏,在位一天
最为阴险的皇后:汉明帝刘庄皇后马氏,明明夺走了贾贵人的儿子,使他们母全无感情
,而且贾贵人在宫中也没有得到任何尊崇,却被历史书上大大称贤
第一位被权臣所杀的皇后:汉献帝刘协皇后伏寿
第一位被儿皇帝逼死的皇后:魏文帝曹丕皇后郭照
第一位被活活饿死的皇后:晋武帝司马炎第二任皇后杨芷
历史上第一...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5
巾帼作家(本来想说美女作家,但是考虑到美女作家这个词已经被赋予了太多新的含义
)如此高产,实在让我等惭愧。最近工作比较忙,第二集只写了一半, 且先发上来。
公元494年,也就是孝文帝迁都后的第二年,第一次南征的机会来了。
这一年南齐宗室西昌候萧鸳先后杀了萧昭业,萧昭文两个皇帝, 自立为皇帝也就是齐
明帝。南齐雍州刺史曹虎写信给北魏表示不承认萧鸳,要叛齐降魏。东晋以来,南朝政
权设置了很多侨州侨郡用来安置从北边迁来的难民。还是用原来的地名以增加乡土归属
感,只是具体地点已经和原来大不一样了。南齐的雍州就是这样的一个“侨州”,治所
其实在襄阳。北魏也干类似的事情,甚至还有“广州刺史”这个官职,不服不行。不知
我天朝为何不借鉴古人智慧,设置台湾省长,钓鱼岛县长,南沙行政专员等职位。一来
可以解决闲置干部上岗就业问题,二来也可以昭示领土主权。
孝文帝知道后大喜,这并非是没有道理的。从整个南北朝历史上看,除了最后隋灭陈那
次是北方完全在实力上占有压倒性优势,另外几次北朝大规模向南的领土扩张其实都是
利用南朝内乱的机会。刘宋末年宗室自相残杀,淮北地区完全彻底的送给了北魏。侯景
之乱后南梁内部四分五...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6
史书上记载的退兵理由是,齐明帝萧鸳这时候去世,孝文帝决定“礼不伐丧”。如果真
是这样,孝文帝未免也太宋襄公了。再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此时塞北的高车人造反了,但
是其实也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平北将军,江阳王元继抚剿结合,很快也给摆平了。
在我看来退兵的真实理由是,孝文帝病了,被他那个红杏出墙的老婆给气的。说到这里
,我就不得不八一八他的个人感情,家庭生活了。
《魏书 皇后列传》里记载的孝文帝前后有四位皇后。贞皇后林氏,废太子元恂的生母
。元恂被立为太子之后,根据“子贵母死”的惯例被赐死,追认为皇后。谁知元恂后来
被守旧派利用,企图跑回平城另立中央,孝文帝把他抓了回来痛打一顿。不知道后来是
自己打累了还是觉得太有失体面,找来长弟咸阳王元禧接着打。最终元恂被废,林皇后
也白死了,还被连累的皇后尊号也没有了。
赐死元恂后,孝文帝立皇次子元恪为太子,其生母高氏这时候早已经去世了,被追尊为
昭皇后。
所以真正活着时候有皇后尊号得知有大小两位冯后。废皇后冯氏(小冯后),文明冯太
后的哥哥冯熙的嫡生女儿。从这层关系上说,算是孝文帝的姑母辈。但是实际上并没有
真正的血缘关系,另外大概那时候鲜卑人也不讲究这个...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7
史书上记载的退兵理由是,齐明帝萧鸳这时候去世,孝文帝决定“礼不伐丧”。如果真
是这样,孝文帝未免也太宋襄公了。再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此时塞北的高车人造反了,但
是其实也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平北将军,江阳王元继抚剿结合,很快也给摆平了。
在我看来退兵的真实理由是,孝文帝病了,被他那个红杏出墙的老婆给气的。说到这里
,我就不得不八一八他的个人感情,家庭生活了。
《魏书 皇后列传》里记载的孝文帝前后有四位皇后。贞皇后林氏,废太子元恂的生母
。元恂被立为太子之后,根据“子贵母死”的惯例被赐死,追认为皇后。谁知元恂后来
被守旧派利用,企图跑回平城另立中央,孝文帝把他抓了回来痛打一顿。不知道后来是
自己打累了还是觉得太有失体面,找来长弟咸阳王元禧接着打。最终元恂被废,林皇后
也白死了,还被连累的皇后尊号也没有了。
赐死元恂后,孝文帝立皇次子元恪为太子,其生母高氏这时候早已经去世了,被追尊为
昭皇后。
所以真正活着时候有皇后尊号得知有大小两位冯后。废皇后冯氏(小冯后),文明冯太
后的哥哥冯熙的嫡生女儿。从这层关系上说,算是孝文帝的姑母辈。但是实际上并没有
真正的血缘关系,另外大概那时候鲜卑人也不讲究这个... 阅读全帖
l*b
发帖数: 4369
8
我看到的时候17000多人评论吧,只有40个人提出史料有误。
呵呵,不评论。
======================================
1.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评价:大概是秦始皇在阿房宫那边的工作太忙,把这事给忘了吧。
2.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
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个皇帝。
评价: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3.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
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
《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评价:原来唐朝这么差。
4.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
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
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
《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
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 阅读全帖
i**i
发帖数: 2042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杀胡令
"诸胡逆乱 中原已数十年 今我诛之 若能共讨者 可遣军来也 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 杀
我百姓 夺我祖庙 今特此讨伐 犯我大汉者死 杀我大汉子民者死 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
家基业 屠戮胡狗为天下汉人义之所在 冉闵不才受命于天道 特以此兆告天下"
颁布杀胡令的原因
据晋朝时期的“晋·江统〈徙戎论〉”五胡乱华之前,北方迁入中原的胡人已高达
数百万,很多地方超过了当地汉人人口。五胡乱华时,又有大量的西北诸胡和北方的鲜
卑迁入中原。于是冉闵发出了杀胡令。冉闵被东晋政权,暗中勾结慕容鲜卑在廉台决战
时击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时的胡汉双方的御用史官将冉闵写成了屠杀者!冉闵的
功绩被歪曲!五胡乱华后,留在北方的汉人命运很悲惨。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
屠城掠地千里。当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残
留的汉人,为了活命,纷纷筑堡自卫,与胡人对抗。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人认为的“坞
堡遍地都是”,当时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里才有一个。按鸣沙屈出土的《鸣沙石室佚
书》记录:“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
家五百家。” 由此推测当时北方的汉人最多... 阅读全帖
b*********f
发帖数: 1585
10
阁下说“北魏,北齐,北燕,北周,都和高句丽打”,不知有何史料记载。
我查了《北史 高句丽传》它的记载如下:
永嘉之乱,鲜卑慕容廆据昌黎大棘城,元帝授平州刺史。位宫玄孙乙弗利频寇辽东
,廆不能制。
弗利死,子钊代立。魏建国四年,慕容廆子晃伐之,入自南陕,战于木底,大破钊
军。追至丸都。钊单马奔窜,晃掘钊父墓,掠其母妻、珍宝、男女五万余口,焚其室,
毁丸都城而还。钊后为百济所杀。
及晋孝武太元十年,句丽攻辽东、玄菟郡。后燕慕容垂遣其弟农伐句丽,复二郡。
垂子宝以句丽王安为平州牧,封辽东、带方二国王,始置长史、司马、参军官。后略有
辽东郡。
太武时,钊曾孙琏始遣使者诣安东,奉表贡方物,并请国讳。太武嘉其诚款,诏下
帝系名讳于其国。使员外散骑侍郎李敖拜琏为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东夷中郎
将、辽东郡公、高句丽王。敖至其所,居平壤城,访其方事,云:去辽东南一千余里,
东至栅城,南至小海,北至旧夫余,人户参倍于前魏时。后贡使相寻。岁致黄金二百斤
、白银四百斤。时冯弘率众奔之,太武遣散骑常侍封拨诏琏,令送弘。琏上书称当与弘
俱奉王化,竟不遣。太武怒,将往讨之。乐平王丕等议等后举,太武乃止...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183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突厥最早什么时候有记载?
应该是西魏大统,不是北周大统吧。
w******g
发帖数: 10018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五德终始
昨晚无事,在想这个五德终始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无稽,不过仔细论起来,却发现和朝代轮替颇有重合。今试论之。
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乃是基于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但是论及朝代轮替,有时用相克,有时用相生,令人莫衷一是。如今我把一个朝代推翻一个朝代,或者有着明显的制度差别视为相克,一个朝代禅让给下一个朝代,或者朝代迁都视为相生,以此来推导。同一时代多个政权的依据中原者为正德。
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如下图:
相克关系为: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
相生关系为: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一、夏之前
邹衍说“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所以黄帝是土德。按照三皇五帝年表,依照禅让制论下来:
炎帝(火)-》黄帝(土)-》少昊(金)-》颛顼(水)-》帝喾(木)-》帝挚(火)-》尧(土)-》舜(金)-》禹(水)
二、夏至秦
夏启开创第一个朝代,视为相克,故为土德。夏朝迁都次数据说有九次,但是缺乏具体史料,姑且只以太康失国视为一次主要事件。后羿夺夏,为木克土,随即少康中兴为金克木。
接下来,商夺夏为火克金,盘庚迁殷为火生土。
周夺夏为木克土,平王迁都为木生火。
最... 阅读全帖
J*******l
发帖数: 133
13
奉Mandarin為「國語」是對漢文化的嚴重侮辱。Mandarin是滿族人學講北京話而出現的
Mandarin的由來
[400年前的北京話:吳語]
北京自建城以來經歷過了許多個朝代的變遷,自古以來北京話有過多少變化?如何變化
?從歷史上講,40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從意大利來的傳教士利馬竇曾用羅馬拼音記錄
了大量的當時的北京話,這些記錄至今尚保存著。從利的記錄中可以明白無誤地看出:
當時的北京話是有大量入聲字並且沒有zh、ch、sh等翹舌音的語言。這說明了當時的北
京話不是現在的北京話,也不是現在的普通話,因為無論北京話還是普通話都不具備這
些特徵。同時也說明了北京話和普通話的歷史都超不過400年,400年前的北京話是明朝
的官話(考證為吳語)。
[北京出現第二語言:滿語]
滿人入關進駐北京後,為了小區的安全等政治因素,滿人把紫禁城周圍10裏之內的漢人
全部趕走而專屬滿人居住,這個範圍稱為北京的內城,而10裏之外稱為外城。於是,北
京城出現了兩個社群:滿人社群和漢人社群,這是階級、語言和居住地域等都十分分明
的兩個社群,北京城也就出現了兩種語言:明朝官話和滿語。任何語言都是跟人群一體
的... 阅读全帖
f*****g
发帖数: 15860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元霸真的很厉害吗?
隋老将定彦平传了罗成几招,但是老头也看出来罗年轻气傲,而且傲到心术有点不正。
只有SB才和李元霸去拼力气,罗成的枪头一花,李连哪个是真的都没看出来,就被挑了
2枪,手下留情,否则命没了。
------------------------------
罗成使了一招儿绝枪,叫做梅花七蕊。这一枪正在李元霸的左肩头上,噗的一下,把踢
庭兽挑下去了。书中暗表,罗成因为表哥秦琼有话嘱托,知道李元霸必是来帮助破铜旗
阵的,到时候用的着他这对锤,所以手下留着情呢!要不然,这一枪就把李元霸的命要
了。李元霸吓得惊叫一声,还没定下神来。“走,看枪!”罗成又一枪奔他小肚子来了
。他赶紧两脚扎住镫,往上一长身,枪尖顺着右腿甲叶缝儿钻了进去,噢!把大腿里臁
儿肉挑下一块来。二马冲锋,李元霸没敢过镫,喊了声“姥姥!”拨马就跑。哈哈哈哈
!罗成狂笑一声,说:.“今天罗小爷饶了你这条残喘性命,逃命去吧!”
李元霸败下阵来,瓦岗众将无不高兴。他们想,李元霸呀,在四平山你这双雷鼓锤
沾死碰亡,军刃着上就飞,可称没人敢惹,想不到今天我们老兄弟罗成用五钩神飞枪把
你扎了个落花流水!秦琼心说,幸亏我嘱咐过罗成,要不李元霸就完了...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2792
15
北周六典只看过前言,知道大致说的是北周官制。不过虽说隋代北周,但隋唐官制继承北周的却不多。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里说隋唐制度(礼乐典章刑政之类)有三个来源,依照所占比重排序,第一是北魏、北齐,第二是梁、陈,第三才是西魏、北周。苏绰复周改的那些官名之类,杨坚上位就废得差不多了。略论稿里好像没怎么提三省,六部是提了,大意就是六部和周六官有些形似,有些渊源罢了。
至于三省六部相当今天的什么职位,我对今天的红朝运作机制就很不了解,而且多数也很难对应,所以真不好说。
勉强说个文革的例子讲讲三省。好比太祖是皇帝,具体的讲话,发言稿之类会由秘书起草,身边的秘书参与机要自然就地位提高,好象陈伯达的角色。太祖要夺外朝的权,秘书的权力会越来越重,夺权后,秘书还有其他亲信会形成中央决策圈子,这就是中央文革小组了,相当中书省,当然是汉魏的中书,不是唐朝的。是内朝,不是外朝。如果太祖去世,太子即位,文革小组依旧存在,继续掌权,那势必就会独立性增强,成为外朝的一部分了,那就好比唐代的中书省。
汪东兴长期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和中央警卫局局长,在我看就差不多是汉魏时代的门下侍中了——宫中之事,事无大小,都由他负责。...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21909
16
你这么一比附,我就明白了。
有空讲讲清流官之类的,也要比附着讲才好。谢谢。

承北周的却不多。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里说隋唐制度(礼乐典章刑政之类)有
三个来源,依照所占比重排序,第一是北魏、北齐,第二是梁、陈,第三才是西魏、北
周。苏绰复周改的那些官名之类,杨坚上位就废得差不多了。略论稿里好像没怎么提三
省,六部是提了,大意就是六部和周六官有些形似,有些渊源罢了。
也很难对应,所以真不好说。
起草,身边的秘书参与机要自然就地位提高,好象陈伯达的角色。太祖要夺外朝的权,
秘书的权力会越来越重,夺权后,秘书还有其他亲信会形成中央决策圈子,这就是中央
文革小组了,相当中书省,当然是汉魏的中书,不是唐朝的。是内朝,不是外朝。如果
太祖去世,太子即位,文革小组依旧存在,继续掌权,那势必就会独立性增强,成为外
朝的一部分了,那就好比唐代的中书省。
下侍中了——宫中之事,事无大小,都由他负责。当然,太祖没有给汪审核权。但怀仁
堂事变就可以看出侍中的作用了。
,就不多说了。
会,红朝目下和这个距离不小啊。
r****p
发帖数: 1854
17
也是他们倒霉碰上高洋这个变态,跑到西魏的元氏就幸运多了,后裔元旻,元胄等还在
北周,隋做过高官。
I**a
发帖数: 45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窦建德的虎牢关很蹊跷
不是说轻骑比重骑战斗力强
而是因为轻骑队穿透阵型,对敌人士气的打击
在南北朝最高峰,战场上都是羌狄之后,又或者贵族苗裔,一个个为了义理悍不畏死,士气
可能没有那么重要.轻骑兵冲进去一不小心就被拼命的士兵缠死.
看高欢最后一战就很明显了
名震天下的高王,带着压倒性的优势兵力,团团围住攻城不下,就知道那个时代的士兵,已
经把生死看淡了.守城士兵那边根本不需要士气,只要义理在就战斗到最后.
隋末群雄,本质是农民起义,相对南北朝高欢宇文泰的部队,不在一个档次
表现就是,隋末唐初的部队,顺风时候往往势不可挡,逆风时候则一溃千里,很容易就开小
差准备逃跑
在面对这样的敌人时候,轻骑兵来回突刺,就可以沉重打击对手士气.士气一垮,这些乌合
之众立刻鸟兽散.
王世充东都外面野战败了一场,就再没有士气出城对阵,这种情况在东西魏时代是不可能
出现的
可以说,当时的战争,因为人种的变化,士兵行为原则的变化,已经纯粹变成了士气的较量
.所谓势不可挡,纯粹是一个势的问题.
战场上人种的变化,才是轻骑兵取代重骑兵的根本原因.
r****p
发帖数: 1854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发信人: crdd (装神弄鬼), 信区: Prose
标 题: 南北朝历史小说- 金指环01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7 16:15:43 2012, 美东)
公元499年春夏之交,河南南阳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
夜色中的北魏大军沿着沔水(1)扎寨延绵十数里,黄龙旗所环绕的中军大帐更是灯火
通明,皇帝元宏斜卧在大帐中央的床榻上。他虽然脸色苍白双手枯瘦,但是双目炯炯有
神,看似平和柔弱的目光却透露出一股坚毅。他将床榻四周所站立的众人来来回回的扫
视几遍后,最后定格在一个一身戎装的老年将军身上。
“广阳王辛苦了。你且说说,前方战事如何?”元宏虽然声音微弱,但依旧语气里透露
着似乎是能够洞察一切内心的威严。
这位戎装的老年将领便是广阳王元嘉,他浑身泥浆,花白的胡须上已经分不清是汗水还
是雨水。元嘉连忙回奏道,“启奏陛下,老臣奉旨率军赶到均口截断齐军退路。果不出
陛下所料,陈显达等率残兵败将从这里突围。臣率军掩杀,齐军大溃,丢盔弃甲,投沔
水而死者无数…”
元宏打断了他的话,说:“且慢,广阳王说率军掩杀,难道说被陈显达等突...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6824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二)
北魏以后又是东西魏,高欢高洋一家又是大极品。
E******u
发帖数: 3920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二)
北魏分为东西魏
梁纪九
高祖武皇帝九 中大通元年(529年):北海王元颢与陈庆之攻魏,颢即皇帝位于睢阳,
陈庆之取虎牢,颢入洛阳。尔朱荣大破陈庆之,北海王颢败,死。魏侯渊破韩楼。万俟
丑奴拔魏东秦州。梁武帝欲出家。
梁纪十
高祖武皇帝十 中大通二年(530年):尔朱天光破万俟丑奴、萧宝寅;败王庆云,三秦
、河渭等州皆降。六镇之乱平。九月,敬宗(子攸)杀尔朱荣、元天穆。尔朱世隆、尔
朱兆反。魏十月,尔朱氏奉长广王元晔为帝。十二月,尔朱兆入洛阳,杀元敬宗,及司
空元彧等人,纵兵大掠。梁陈庆之击魏。
梁纪十一
高祖武皇帝十一 中大通三年(531年):尔朱氏奉广陵王元恭为帝,元晔“禅位”。魏
刘灵助反,侯渊平之。四月,梁昭明太子卒。晋安王纲为皇太子。魏高欢起兵讨尔朱氏
,奉勃海太守元朗为帝。十月,高欢大破尔朱兆于广阿。
四年(532年):高欢大败尔朱兆、天光、度律、仲远于邺。洛阳解斯椿杀尔朱世隆,
降欢。高欢入洛阳,奉平阳王元修为帝。元修鸩杀节闵帝元恭、前帝元朗、元晔。高欢
败尔朱兆于晋阳,兆北走秀容。
梁纪十二
高祖武皇帝十二 中大通五年(533年):魏窦泰破尔朱兆,兆自缢。魏主赐死高乾。贺...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6824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二)
北魏以后又是东西魏,高欢高洋一家又是大极品。
E******u
发帖数: 3920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二)
北魏分为东西魏
梁纪九
高祖武皇帝九 中大通元年(529年):北海王元颢与陈庆之攻魏,颢即皇帝位于睢阳,
陈庆之取虎牢,颢入洛阳。尔朱荣大破陈庆之,北海王颢败,死。魏侯渊破韩楼。万俟
丑奴拔魏东秦州。梁武帝欲出家。
梁纪十
高祖武皇帝十 中大通二年(530年):尔朱天光破万俟丑奴、萧宝寅;败王庆云,三秦
、河渭等州皆降。六镇之乱平。九月,敬宗(子攸)杀尔朱荣、元天穆。尔朱世隆、尔
朱兆反。魏十月,尔朱氏奉长广王元晔为帝。十二月,尔朱兆入洛阳,杀元敬宗,及司
空元彧等人,纵兵大掠。梁陈庆之击魏。
梁纪十一
高祖武皇帝十一 中大通三年(531年):尔朱氏奉广陵王元恭为帝,元晔“禅位”。魏
刘灵助反,侯渊平之。四月,梁昭明太子卒。晋安王纲为皇太子。魏高欢起兵讨尔朱氏
,奉勃海太守元朗为帝。十月,高欢大破尔朱兆于广阿。
四年(532年):高欢大败尔朱兆、天光、度律、仲远于邺。洛阳解斯椿杀尔朱世隆,
降欢。高欢入洛阳,奉平阳王元修为帝。元修鸩杀节闵帝元恭、前帝元朗、元晔。高欢
败尔朱兆于晋阳,兆北走秀容。
梁纪十二
高祖武皇帝十二 中大通五年(533年):魏窦泰破尔朱兆,兆自缢。魏主赐死高乾。贺...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二)
侯景之乱
梁纪十七
高祖武皇帝十七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乱:慕容绍宗败侯景于涡水,侯景南奔梁
,据寿阳。东魏复得悬瓠、项城。八月,侯景反于寿阳,急攻建康;十月入建康,围台
城。临贺王正德自称梁帝。邵陵王纶等援军击景,皆不利。
梁纪十八
高祖武皇帝十八 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与梁武帝立盟,帝拜景为丞相。景毁约复攻
台城,景克台城。梁援军皆远望,遂散去。五月,武帝殂,太子萧纲即皇帝位。东魏高
澄被杀,弟高洋继之。始兴太守陈霸先起兵讨侯景。
梁纪十九
太宗简文皇帝上 大宝元年(550年):侯景之乱继续:江南大旱,三吴晋渡遗民殆尽。
湘东王萧绎遣王僧辩克长沙,杀河东王誉;入据郢州,逐邵陵王纶。东魏齐王高洋代魏
,即皇帝位。东魏亡,北齐立。侯景自封“宇宙大将军”。西魏八柱国。
梁纪二十
太宗简文皇帝下 大宝二年(551年):魏杨忠克汝南,杀邵陵王纶。侯景遣宋子仙等克
郢州,杀鲍泉。宋子仙围巴陵,王僧辩抗之,景师退。湘东王绎以王僧辩为征东将军讨
景。侯景立豫章王栋为帝,杀前帝萧纲及其子、王侯二十余人。十一月,侯景废梁帝,
自即皇帝位。齐主洋杀(前魏帝)中山王见善。
世祖孝元皇帝上 承圣...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二)
西魏破江陵, 陈霸先崛起
梁纪二十一
世祖孝元皇帝下 承圣二年(553年):梁帝遣陆法和、任约抗武陵王纪。七月,纪被杀
,并其诸子圆照等。梁帝定都于江陵,以王僧辩镇建康。齐主北击契丹,大破之。
三年(554年):魏宇文泰废魏主(后鸩杀之),立其弟齐王廓。魏九十九姓改为单者
,皆复其旧。齐梁战于广陵、泾州。十月,魏遣于谨、宇文扩、杨忠五万攻江陵。十一
月,江陵城破。梁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十二月,魏人杀帝,立梁王詧为梁主,资以
荆州之地三百里。魏益州刺史尉迟迥督十八州,治剑阁以南。
梁纪二十二
敬皇帝 绍泰元年(555年):(后)梁王詧即皇帝位于江陵。晋安王于建康即皇帝位,
齐立贞阳侯渊明为梁主。王僧辩迎萧渊明返建康即皇帝位。陈霸先杀王僧辩义子,复立
晋安王为皇帝。徐嗣徽、任约据石头反,败,奔齐。突厥逐柔然,地广五六千里。
太平元年(556年):正月,魏初建六官,一切皆法《周礼》。齐击建康,陈霸先大破
之。齐显祖高洋肆虐。魏宇文泰卒,世子觉嗣位,中山公宇文护揽大权。宇文护讽魏恭
帝退位。
陈纪一
高祖武皇帝 永定元年(557年):正月,周公宇文觉即天王位,中山公护卫大司马。周
人杀魏恭帝...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26
王皇后是太原王氏西魏名将王政君的后人。代表的是世家大族,换皇后是为了打压世家
大族。
这个一般史书都有记载。南北朝世家大族到隋唐实行科举后才逐渐没落,唐朝科举势力
和贵族拉锯战,武则天之后世族势力和平民势力此消彼长。到牛李党争势均力敌了。到
宋朝就彻底成为平民社会了,贵族世家消失了。。
K*****2
发帖数: 9308
27
北边汉中、剑阁,还有很多入蜀的栈道?东面要守住东川,似乎是要守住几条江?
先列举一下蜀地的割据:
公孙述、刘焉刘璋、蜀汉、成汉、谯纵、前蜀、后蜀、明玉珍、张献忠
公孙述明玉珍不太清楚,刘璋被刘备从东面攻破,蜀汉是被北边偷袭攻破,成汉和谯纵
都是被东晋西征消灭,前蜀被后唐一战打败,后蜀被北宋两路攻破。张献忠好像也是被
两路攻破。
这是网上找到的,至少还漏掉了南梁侯景之乱后期的萧纪,被江陵萧绎消灭,但旋即益
州又被北边的西魏攻取。
K*****2
发帖数: 9308
28
北边汉中、剑阁,还有很多入蜀的栈道?东面要守住东川,似乎是要守住几条江?
先列举一下蜀地的割据:
公孙述、刘焉刘璋、蜀汉、成汉、谯纵、前蜀、后蜀、明玉珍、张献忠
公孙述明玉珍不太清楚,刘璋被刘备从东面攻破,蜀汉是被北边偷袭攻破,成汉和谯纵
都是被东晋西征消灭,前蜀被后唐一战打败,后蜀被北宋两路攻破。张献忠好像也是被
两路攻破。
这是网上找到的,至少还漏掉了南梁侯景之乱后期的萧纪,被江陵萧绎消灭,但旋即益
州又被北边的西魏攻取。
h******g
发帖数: 11250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希腊文明到底有多少水分?
敦煌大部分是当时当地的民工画匠画的,只能代表当时民间绘画艺术的平均水平
但不能代表当时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平
敦煌壁画从西魏时期一直到宋元时期都有,和雕塑一起可以考察当时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比如不同时期的审美取向,技法演变等
h******g
发帖数: 11250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希腊文明到底有多少水分?
敦煌大部分是当时当地的民工画匠画的,只能代表当时民间绘画艺术的平均水平
但不能代表当时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平
敦煌壁画从西魏时期一直到宋元时期都有,和雕塑一起可以考察当时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比如不同时期的审美取向,技法演变等
l*****f
发帖数: 13466
31
恩,蛮切实的,我也再说几句杨忠吧,可能看得角度不同,我觉得“坚忍凶悍”不是特
别确切,或者只是一面;江陵之难,原因复杂,但是无论哪方面杨忠似乎都不是第一位
的,从统军主帅来说,他位在于瑾之下,但是更大的原因恐怕是北魏/西魏军队东征西
掠由来已久的残暴习惯,攻城,掠奴,屠杀。至于萧纶之死,由萧绎之逼,萧绎之死,
由萧詧之复仇;似乎杨忠责任都要靠后。而外他用兵相当有谋略胆气,经营汉东一带“
宽以御众,甚得新附之心”,可见不是残暴之人。政治上也明智的保持中立,与独孤信
,韦孝宽等人也建立良好关系,且攀附弘农杨氏(不确定弘农杨氏的人有木有承认他)
,从杨坚交往情形看,杨忠的确算得上甚得众心,而且交往里面颇多汉族或汉化士人。
杨坚后来一定的去鲜卑化,我怀疑也离不了父亲的影响。
萧詧这个“梁奸”也自有他不得己值得同情的地方,萧绎对兄弟子侄也是如此;庾信在
哀江南里也说过,“虽借人之外力,实萧墙之內起”。萧詧跟他关系,史书无载,只是
揣测,萧詧原来拒绝尹德毅趁机起兵的建议,因为他以为魏人待他甚厚,那么魏人可能
就是于瑾与杨忠了,怕还是杨忠更可能,因为跟萧衍的关系嘛。不过杨坚这个殊眷的确
大有水分,但...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史盲才认为李唐是鲜卑
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就有人争论李唐的源流问题,及至今日,网络上关于此的篇幅也
非常多,争论不已,今写一篇以为论述.
首先李唐的父系的确是出自汉族华夏,网络上有的人说是史学大师陈寅恪论证出李唐源
出胡人,此类人要么是故意捣乱,信口开河,要么就是根本就没有看过陈寅恪的原文或者
是没有看懂,陈寅恪恰恰是证明了李唐出自华夏.而且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就有人争
论李唐的源流问题,及至今日,网络上关于此的篇幅也非常多,李唐是否是汉,争论不已,
今写一篇以为论述.
首先李唐的父系的确是出自汉族华夏,网络上有的人说是史学大师陈寅恪论证出李唐源
出胡人,此类人要么是故意捣乱,信口开河,要么就是根本就没有看过陈寅恪的原文或者
是没有看懂,陈寅恪恰恰是证明了李唐出自华夏.陈寅恪先生当年就是为了反驳日本学者
金井忠和满遗学者刘盼遂等人的李唐出自鲜卑的无稽之谈才对李唐源流作了详细的考证
并作以文章加以叙述.
在陈寅恪的原文"李唐氏族之推测"一文中,发现新旧唐书记载的李唐皇室自述之世系中,
李唐先祖李重耳此人的生平事迹和"魏书","宋书"中记载的李初古拔的生平事迹几乎雷
同,从而判断李唐疑是出自李初古拔一系,而...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1090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史盲才认为李唐是鲜卑
没有明确的血统记录。这个问题深挖恐怕也没太大意思。而且中华历来重文化而不重血
统。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
那个时候,高欢,李虎,杨忠这些的家族世代在六镇生活,习俗早已跟北地的胡人没有
两样。
经过西魏和北周的改革,胡汉又一次混同。这就更分不出来了。
f*******e
发帖数: 2791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史盲才认为李唐是鲜卑
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就有人争论李唐的源流问题,及至今日,网络上关于此的篇幅也
非常多,争论不已,今写一篇以为论述.
首先李唐的父系的确是出自汉族华夏,网络上有的人说是史学大师陈寅恪论证出李唐源
出胡人,此类人要么是故意捣乱,信口开河,要么就是根本就没有看过陈寅恪的原文或者
是没有看懂,陈寅恪恰恰是证明了李唐出自华夏.而且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就有人争
论李唐的源流问题,及至今日,网络上关于此的篇幅也非常多,李唐是否是汉,争论不已,
今写一篇以为论述.
首先李唐的父系的确是出自汉族华夏,网络上有的人说是史学大师陈寅恪论证出李唐源
出胡人,此类人要么是故意捣乱,信口开河,要么就是根本就没有看过陈寅恪的原文或者
是没有看懂,陈寅恪恰恰是证明了李唐出自华夏.陈寅恪先生当年就是为了反驳日本学者
金井忠和满遗学者刘盼遂等人的李唐出自鲜卑的无稽之谈才对李唐源流作了详细的考证
并作以文章加以叙述.
在陈寅恪的原文"李唐氏族之推测"一文中,发现新旧唐书记载的李唐皇室自述之世系中,
李唐先祖李重耳此人的生平事迹和"魏书","宋书"中记载的李初古拔的生平事迹几乎雷
同,从而判断李唐疑是出自李初古拔一系,而...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1090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史盲才认为李唐是鲜卑
没有明确的血统记录。这个问题深挖恐怕也没太大意思。而且中华历来重文化而不重血
统。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
那个时候,高欢,李虎,杨忠这些的家族世代在六镇生活,习俗早已跟北地的胡人没有
两样。
经过西魏和北周的改革,胡汉又一次混同。这就更分不出来了。
c*****1
发帖数: 3240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敦煌石刻壁画以及阿富汗石刻
敦煌的时间跨度比较长,早期十六国时期,比如北凉窟的风格比云岗更接近西域的,而
北/西魏时期的就跟云岗比较像了。而且不仅犍陀罗,更加印度化的抹菟罗也对中土佛
教有很大影响,特别是服饰上的,你这个恋脚癖光讲脚是不行的,从下摆谈起会让大家
更容易接受一些。
r****p
发帖数: 1854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独孤信嫁女比宋查理还牛
你关于八柱国的介绍,细节有点不太准确.
直接带兵的独孤信等六柱国你说的不错,但是另外两个一个是宇文泰自己而不是皇帝,还
有一个如你所说是西魏皇族,广陵王元欣.
元欣并无节制其他柱国的实权,纯粹是象征意义上的对元氏皇族的一种安抚.跟随孝武帝
出奔, 去长安投奔宇文泰的宗室里面,元欣辈分最高是孝武帝堂叔,身份最尊(元欣的弟
弟元恭,就是北魏节闵帝).而且根据史料记载,元欣"性粗率,好鹰犬",估计是那种胸无大
志整天斗鸡走狗的人,所以宇文泰也乐得拉他来装点门面.
关于元欣,元恭兄弟俩以及他们的父亲,第一代广陵王元羽,我曾写过一篇短文.
http://www.mitbbs.com/article0/History/31807355_0.html
r****p
发帖数: 1854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木兰诗的疑问
北朝时期汉族人口基数虽然大,但是当兵的还是鲜卑人,高车人为主。直到西魏北周,
汉人参军才多了起来。
木兰姓“花”,是后来人所杜撰的,好像是明代的戏曲。
所以有一种说法,她的真名其实是“穆兰”,那么就非常有可能是鲜卑人邱穆陵氏,在
孝文帝汉化时期由改姓氏而来的。
s**r
发帖数: 669
39
是的,隋朝大修粮仓积累大量粮食还有其他实物物资,应当是从宇文泰开始的政策,
从八柱国时代一直到杨隋。
宇文泰当政时西魏对东魏实力不占优,积累大量物资,准备打仗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天
下一统后确实需要调整政策。隋炀帝的大工程大手笔受客观条件限制效果很差,失败后
他又一厥不振,最终导致隋朝灭亡。
Y******u
发帖数: 1090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烟花易冷
据方文山说歌词创意来自《洛阳伽蓝记》。
不过《洛阳伽蓝记》并没有记载类似这样的故事。应该是方文山脑补的。
《洛阳伽蓝记》作者生活在北魏末年,记载的是洛阳在尔朱氏掌权以后经历南北朝和东
西魏一系列战争前后的兴衰对比。其中破坏最大的一次,我觉得是宇文泰与侯景的河桥
之战,洛阳城大部分毁于火灾。
r****p
发帖数: 1854
41
我比较喜欢用怀疑的眼光来读史,这个事情我觉得一定程度上是后人看历史的角度所致
现在一般认为的汉族政权两次"亡天下",是蒙元和满清. 而隋灭陈那一次,则被看成和三
国归晋类似的大一统.但是既然一般认为北朝正统的传承是北魏-西魏-北周-隋, 而北魏
是鲜卑人的王朝,那么从钻牛角尖的态度讲,隋灭陈也可以说是一次汉人"亡天下".司马
光就有类似观点,修资治通鉴坚持用南朝作为正统纪年.
我觉得现在我们认为"隋朝是汉人的王朝"很大原因是因为,隋之后的唐也属于关陇集团
体制内人物,而且还是表亲.所以对于隋亡唐兴,李世民在思想舆论上更多是宣传杨广如
何残暴不仁失天命,而不是着重民族问题.
蒙元和满清则不同,朱八八和孙大炮都出身草根,和前朝也没有什么瓜葛,想要造反都必
须拿民族问题做文章.
如果啊,隋末群雄最后是窦建德一统天下,修史的时候多半就会说隋朝是胡虏.
f*******e
发帖数: 2791
42
西魏鲜卑不过数万,经过连年战乱数量和汉人比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北周不得不依靠汉
族士族。
r****p
发帖数: 1854
43
为什么南朝的正统汉人不行了?
从宏观上说,国家实力摆在那里,安史之乱之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从微观上说,侯景之乱梁朝元气大伤,之后的宗室战争又让西魏趁乱攻取益州和江陵,
N********w
发帖数: 132
44
古代中国的经济主要在北方,北方离西域更近,方便贸易,所以汉朝的汉武帝才搞丝绸
之路连接中原与西域。南方经济比北方强是在海上贸易得到发展后的结果。
---------------
为什么南朝的正统汉人不行了?
从宏观上说,国家实力摆在那里,安史之乱之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从微观上说,侯景之乱梁朝元气大伤,之后的宗室战争又让西魏趁乱攻取益州和江陵,
r****p
发帖数: 1854
45
我比较喜欢用怀疑的眼光来读史,这个事情我觉得一定程度上是后人看历史的角度所致
现在一般认为的汉族政权两次"亡天下",是蒙元和满清. 而隋灭陈那一次,则被看成和三
国归晋类似的大一统.但是既然一般认为北朝正统的传承是北魏-西魏-北周-隋, 而北魏
是鲜卑人的王朝,那么从钻牛角尖的态度讲,隋灭陈也可以说是一次汉人"亡天下".司马
光就有类似观点,修资治通鉴坚持用南朝作为正统纪年.
我觉得现在我们认为"隋朝是汉人的王朝"很大原因是因为,隋之后的唐也属于关陇集团
体制内人物,而且还是表亲.所以对于隋亡唐兴,李世民在思想舆论上更多是宣传杨广如
何残暴不仁失天命,而不是着重民族问题.
蒙元和满清则不同,朱八八和孙大炮都出身草根,和前朝也没有什么瓜葛,想要造反都必
须拿民族问题做文章.
如果啊,隋末群雄最后是窦建德一统天下,修史的时候多半就会说隋朝是胡虏.
f*******e
发帖数: 2791
46
西魏鲜卑不过数万,经过连年战乱数量和汉人比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北周不得不依靠汉
族士族。
r****p
发帖数: 1854
47
为什么南朝的正统汉人不行了?
从宏观上说,国家实力摆在那里,安史之乱之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从微观上说,侯景之乱梁朝元气大伤,之后的宗室战争又让西魏趁乱攻取益州和江陵,
N********w
发帖数: 132
48
古代中国的经济主要在北方,北方离西域更近,方便贸易,所以汉朝的汉武帝才搞丝绸
之路连接中原与西域。南方经济比北方强是在海上贸易得到发展后的结果。
---------------
为什么南朝的正统汉人不行了?
从宏观上说,国家实力摆在那里,安史之乱之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从微观上说,侯景之乱梁朝元气大伤,之后的宗室战争又让西魏趁乱攻取益州和江陵,
p******e
发帖数: 1151
49
第一次征高句丽就是好大喜功, 搞笑去得; 后宫/还有很多朝觐的各国使节都带过去
了。 最后以闹剧悲剧收场---几十万大军只回来几千人; 史书记载更夸张。
第二次局面不错, 但是杨玄感反叛, 给了杨广很大的打击。 但是这次并没有全军覆
没之类。 杨广大军回来灭了杨玄感。其实这次杨玄感叛乱主要原因之一是给他爸杨素
报仇---虽然轰轰烈烈, 实际威胁不大。所谓李密三策, 实际那时候根本没有成功
的机会。 (和后来李渊直取长安此一时, 彼一时)
这时候如果朝中还有高熲, 杨素这样文韬武略的人物, 应该可以阻止第三次征高句丽
。隋朝这时候实力受损很大, 但是根基还在。 可惜杨广过于刚愎自用。 第三次征高
句丽, 以名义上胜利(主要估计是为了面子)回朝 (回到了洛阳, 后来又回去了西
京大兴)。这一次失败之后, 杨广应该已经丧失了斗志, 只想偏安江都。
于是从西京又回到了洛阳, 最后从运河去了江都---去了江都之后, 他就失去了当
时核心政治力量关陇集团的支持。
这和他自己比较倾向南方汉人/文化有关。 说是汉胡之争不是特别准确。 关陇集团胡
汉都有, 西魏北周以胡人为主导。但是到了杨坚杨广以汉人为...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669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载] 评汉武帝(3)
匈奴和东突厥还是大有不同的:
匈奴的崛起从冒顿单于开始,四方扩张,疆域最东达到辽河流域,最西到达葱岭(现帕
米尔高原),南至河北北部及山西、陕西北部的黄河以东以南地区,北抵贝加尔湖一带。
以狼为图腾的突厥民族在西魏-东魏对峙时兴起,到北周的时代达到鼎盛。不久以后杨
隋代周而起,北面边境频频受到突厥侵扰,甚至拖延了杨隋南征的进程。于是杨隋采取
分化瓦解之政治手段和整兵打击之军事手段,逐渐成功地让突厥一分东、西两个部分。
两个突厥大致以阿尔泰山为界:西突厥分到西域,其王庭建于三弥山,即今天的新疆库
车县北;东突厥占据北部草原大漠,在于都斤山设立牙帐,即今天外蒙古的哈尔和林附
近。
可以说东突厥的疆域只有匈奴的一半多,而且匈奴的对手东胡,月氏,西域诸国早就被
打服了,内部虽然也有争权夺利,但是还没有内战。东突厥内部矛盾重重,颉利可汗重
用汉人赵德言和中亚来的胡人,变更旧俗,政令烦苛,民众普遍不满。颉利挥霍用度无限,
对各部加重赋敛。连年征战,入寇唐朝边境,财困民贫
,属民不堪其苦。因为汗位继承的问题,颉利可汗和两房侄子不合,薛延陀、回纥、拔
野古诸部造反,贞观元年,又遇大雪,牲畜很多被冻死,...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