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 发帖数: 1865 | 1 見過不少愚痴的人,得少為足.不信因果,不過不能怪你,善根不俱足,信根不俱足,被人誤
導故,
『世亲菩萨
这篇教証的贴文, 举証说得很明白 !
BY : RFZC
因近几十年来, 不断有所谓修习佛法的弟子诽谤大乘妙法, 诸如大乘非佛说啦, 如来藏
妙法为外道, 攻击唯识等. 其中常有人引用世亲菩萨所著《俱舍论》中的论点抨击大乘
法所述如来藏。如引用《俱舍论》卷六所说:“一因生法,决定无有。” 来说于佛法
中并没有如来藏这样的一切法等依因, 没有第一因.
这样诽谤大乘佛法的人, 其实不了解 世亲菩萨回心大乘前所造《俱舍论》,并未完全
符于佛陀圣教,彼时只知小乘罗汉法而不信大乘法,所以曾譭谤大乘法。后来其兄圣无
著菩萨施设方便而令知大乘法的殊胜,才知小乘法并非是究竟,所以后来回心大乘。
世亲菩萨在瞭解诽谤大乘的极大过失后,欲割舌以谢其罪。圣 无著菩萨乃劝其言:「
你用口舌谤法,难道将舌割去就能消去此地狱罪业吗?你应该以谤法的口舌用来讚叹你
先前所诽谤的大乘法,并加以注释、弘传,用这样的方法来忏悔先前的罪过」。世亲菩
萨听从圣无著菩萨的建议,所以不断注释且弘传大乘妙法,终成「千部论主」。 世亲...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2
这些,原则我都同意,我也希望往这种情况前进。
跑日提供一种很重要很彻底的角度,生灭的角度,很感谢。
我隐隐感觉,修行方式并不只一种。是否如此,我也不知道,可以慢慢厘清。
只是在探索另一种可能的修行方式,并企图更全面了解阿含。
包含名词所指意义,修行方式 … 等等。
有一种情况是慧解脱,是否有一种修行方式可能没有这种五蕴尽灭的涅盘呢?
而有这种五蕴尽灭涅盘经验的阿罗汉,是否叫做具解脱阿罗汉呢?
这种五蕴尽灭涅盘,叫”定解脱”吗? 或是”般涅盘”的一种吗? 不知道。
(“般涅盘” 通常指阿罗汉死掉,但应该不只如此吧,不知道)
“慧”上的成就(十结的解开),与五蕴尽灭的涅盘的关系?
……………………..
生灭角度看,这里出现一个问题,
对 识 想 的升起,感到厌离,而导致五蕴不升起,这ok
但,说是贪爱所致,有点疑问。
(1)阿罗汉 佛陀,他们在看一颗树时,眼识升起,
佛陀眼识升起,是因为贪爱眼前这颗树吗? 不是。是自然现象。
佛陀 阿罗汉 没有贪爱。
(2)因为前世贪爱的影响,有了今世的肉体诞生,
有今世肉体、活动,因此自然有眼识升起。
但,无论如何,今世眼识升起,还是前世贪爱导致...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3 以下轉個帖,對禪門及大乘經教有興趣的大德們先參究參究,
=====
六祖之所悟和唯识學間的关系,
『话说惠能大师领会了五祖的意思。三更时分进入了方丈室。五祖便以袈裟遮围。不令
其他人看见, 开始为惠能大师解说金刚经。说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 惠能言下
大悟, 发现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便向五祖提出心得报告: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
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五祖这时候知道六祖己经破参
悟了本性。便向惠能说: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以上是佛弟子耳熟能詳的六祖壇經片段,我們看到了惠能大师悟了个那个自性, 和他老
人家说返个自性的体性(本自清净, 本不生灭, 本无动摇,能生万法) 和唯识学有那门子
的关系 ?
末学於此来做个文字连接,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入楞伽经》︰「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
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於我过自性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大乘密严经》卷2:「诸仁者。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於世同
于涅槃。…」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诸法虽生,真如不动,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4
经典说的就是“无常即苦”,没有前提,所谓的有前提,是你自己觉得难以接受,然后
强行添加。实际上不但无常是苦,连任何形式的“生”都是苦。
相应部 生相应
比丘们!凡色的生起、存续、再生、显现,即苦的生起、病的存续、老死的显现
比丘们!凡色的灭、平息、灭没,即苦的灭、病的平息、老死的灭没
你显然搞错了,外道的根本不错误不是认为身心变化带来苦(其实这才是佛法正见),
而是对苦的认识不彻底,也就是仍然执着性的认为身心之内或者之外有个类似灵魂,梵
,乃至真如心这类具有主宰性的本体,仍然有神我邪见,所以才导致不能解脱。
而且外道的禅定,最终达到的目标仅仅是禅定中贪和嗔的止息,却没有达到心识的熄灭
(因为执着认为存在灵魂,梵,心等常见),这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总之,外道的根本错误在于神我常见(少部分是断灭见,认为解脱后一无所有),而不
是什么认定身心变化带来苦,而佛法则是彻底否定了神我的存在,对身心是彻底性的否
定的。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舍弃之法,且谛听。以何为一切舍弃之法耶?诸比丘!眼应
舍弃,色应舍弃,眼识应舍弃,眼触应舍弃”
外道们认为,眼不需要舍弃,色也不需要舍弃,眼识也不需要舍...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5 六识论者的窘境
楞严经经文 :
『由此许度死后俱非,后祭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
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深入佛法观行的弟子, 对于色、受、想、行、识等五阴,应该说是虚妄的呢? 或者应该
说是实有的呢? 这两个问题是所有坚持六识论者永远无法解决的大问题,所以无论他们
在为人说法时,或者他们自己在佛法的理解上,到了最后都会产生「虚实失措」的现象
出来。因为若判定五阴全都虚妄,恐怕坠入断灭空,就会因为无法解决断灭空的死胡同
而回头落入意识我见中,绝对无法明确断除我见我执,更别说是断尽五阴我执的习气种
子了。
反过来说,若是要依经中圣教来判定五阴生灭不住而不是实有,想要判定五阴终归断灭
而主张实无,想要将五阴全都判定为生灭法而不是本住法、常住法,又会变成断灭见,
与断见外道完全相同。
所以六识论者研究佛学时往往落入「有无俱非」之中,却又不知道「有无俱非」以后
究竟应该是麽境界,都在这裡面无法脱身,于是「虚实失措」。 这正是现代许多佛学
研究等人的落处,所以六识论的古今一切应成派中观师,不论是谁,全都无法脱离这个
窘境。只好一面宣称五阴全都虚妄,坠入断见中。...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6 1. 既然起什么名称没有太大关系,那么第八识是蕴处界之外的东西,而通常说的六识
,以及名色等却是蕴处界内的东西,一内一外是有很大差别的,应该是远远超过名色识
之间的差别,那么当初为什么要把这个当作是“识”的一部分,而叫做第八识?如果把
这个第八识称为灵,或者神,以示与通常的名色识的差别,说这个是蕴处界之外的东西
,那么是否更加合理?
A: 為什麼第八识是蕴处界之外的东西却要叫做识 ? 这个不难理解, 识是了别的意识,
第八识的了别不同於前六识在六麈境上的了别, 而是外於六麈的了别, 最简单的
就是业种的了别,例如某有情一直积聚畜生种 (杀盗淫),在下段分段生死,此第八识
流注的就是恶道色身的种子於此有情. 又比如有些孩子生来有缺陷,那就是第八识依业
种所成就的,因為它无我非我,只依业种. 因能识别业种,所以叫"识".
2.先不管这个蕴处界之外叫什么名称,先假设叫“Y”,而蕴处界之内称为“X”。那么
你所说的对于生死的根本因的解释,其实就是说Y因,导致了X果,那么这个是不是“他
作”呢?从科学的角度有一种定义,是说我们这个宇宙是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和能够影响
到我们的事物的总和。那么这个Y现...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7 六识论者的窘境
楞严经经文 :
『由此许度死后俱非,后祭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
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深入佛法观行的弟子, 对于色、受、想、行、识等五阴,应该说是虚妄的呢? 或者应该
说是实有的呢? 这两个问题是所有坚持六识论者永远无法解决的大问题,所以无论他们
在为人说法时,或者他们自己在佛法的理解上,到了最后都会产生「虚实失措」的现象
出来。因为若判定五阴全都虚妄,恐怕坠入断灭空,就会因为无法解决断灭空的死胡同
而回头落入意识我见中,绝对无法明确断除我见我执,更别说是断尽五阴我执的习气种
子了。
反过来说,若是要依经中圣教来判定五阴生灭不住而不是实有,想要判定五阴终归断灭
而主张实无,想要将五阴全都判定为生灭法而不是本住法、常住法,又会变成断灭见,
与断见外道完全相同。
所以六识论者研究佛学时往往落入「有无俱非」之中,却又不知道「有无俱非」以后
究竟应该是麽境界,都在这裡面无法脱身,于是「虚实失措」。 这正是现代许多佛学
研究等人的落处,所以六识论的古今一切应成派中观师,不论是谁,全都无法脱离这个
窘境。只好一面宣称五阴全都虚妄,坠入断见中。...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8 1. 既然起什么名称没有太大关系,那么第八识是蕴处界之外的东西,而通常说的六识
,以及名色等却是蕴处界内的东西,一内一外是有很大差别的,应该是远远超过名色识
之间的差别,那么当初为什么要把这个当作是“识”的一部分,而叫做第八识?如果把
这个第八识称为灵,或者神,以示与通常的名色识的差别,说这个是蕴处界之外的东西
,那么是否更加合理?
A: 為什麼第八识是蕴处界之外的东西却要叫做识 ? 这个不难理解, 识是了别的意识,
第八识的了别不同於前六识在六麈境上的了别, 而是外於六麈的了别, 最简单的
就是业种的了别,例如某有情一直积聚畜生种 (杀盗淫),在下段分段生死,此第八识
流注的就是恶道色身的种子於此有情. 又比如有些孩子生来有缺陷,那就是第八识依业
种所成就的,因為它无我非我,只依业种. 因能识别业种,所以叫"识".
2.先不管这个蕴处界之外叫什么名称,先假设叫“Y”,而蕴处界之内称为“X”。那么
你所说的对于生死的根本因的解释,其实就是说Y因,导致了X果,那么这个是不是“他
作”呢?从科学的角度有一种定义,是说我们这个宇宙是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和能够影响
到我们的事物的总和。那么这个Y现...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9 接下来的文章,要应答魔龙先生的第叁问 (叁)懂如来藏究竟能干麻?能够达到
什麽目的?这个目的是人类必须去追求的吗?换言之,懂如来藏能有什麽实际用途?对
生活有什麽实际改变或助益?
首先要不要懂如来藏,这牵涉到个人对生命课题的选择,如笔者前篇文章曾经提
及,一个人一但起念欲探求宇宙实相或生命实相,这时便跟无始无明相应,好比许多学
佛或信一神教的人,有人为了事业顺利,有人为了姻缘美满 ,有人想升官发财,这并
不能跟无始无明相应,因为他们的贪着还只是世间法的量程;可是如果有人,有着「我
到底生从何来,死从何去?」或是「我来人间辛辛苦苦到底为何?」或是「佛到底是什
麽?生命又是什麽?」甚至是「到底有没有轮回?」等等与生命实相极度相关之问题在
心中升起,这时便跟无始无明相应,可是要如何打破这无始无明?只有从大乘佛教下手
,去查找生命的实相--如来藏。
因此如果你的欲求是在世间法上的升官发财,或希求神通,那麽一定跟这个大乘佛
教的般若妙法--如来藏不能相应(但其实这些世间法,与如来藏依然是息息相关,容
後详述),那麽你就不会认为这是需要去追求的智能;相反的,若你对於生...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594 | 10 杂阿含经第372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一、粗抟食。
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
时。有比丘名曰颇求那。住佛后扇佛。白佛言。世尊。谁食此识。
佛告颇求那。我不言有食识者。我若言有食识者。汝应作是问。我说识是食。汝应问言
。何因缘故有识食。我则答言。能招未来有。令相续生。有有故有六入处。六入处缘触。
颇求那复问。为谁触。
佛告颇求那。我不言有触者。我若言有触者。汝应作是问。为谁触。汝应如是问。何因
缘故生触。我应如是答。六入处缘触。触缘受。
复问。为谁受。
佛告颇求那。我不说有受者。我若言有受者。汝应问。为谁受。汝应问言。何因缘故有
受。我应如是答。触缘故有受。受缘爱。
复问。世尊。为谁爱。
佛告颇求那。我不说有爱者。我若说言有爱者。汝应作是问。为谁爱。汝应问言。何缘
故有爱。我应如是答。缘受故有爱。爱缘取。
复问。世尊。为谁取。
佛告颇求那。我不说言有取者。我若说言有取者。汝应问言。为谁取。汝应问言。何缘
故有取。我应答言。爱缘故有取。取缘有。
复问。世尊。为谁有。
佛告颇求那。我不说有有者...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11 你说出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A B 是世间法, C D 是出世间法
牛顿是世间法, 因为看地到, 有计算
而相对论在能实证之前是出世间法?
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方式, 你不能够把世间和出世用刀切的, 也是龙树在中论中解释
了的
有前世后世就要有一个个体贯通? 这是一个你被时间欺骗了的结果
你觉得时间像河流一样过去就是寂灭
龙树是这样解释时间的, 这和现代物理学对时间的诠释很像了
观时品第十九
此下有三品,明从因到果──向得中的问题。向与得,是通于三乘的。三乘圣者,
由现观而悟证圣果,所经的时劫不同。如说:声闻,利根三生成办,钝根六十劫证果;
缘觉,利根四生成办,钝根百劫证果;菩萨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所以现观品以下,说观
时品。三乘圣者的修因证果,也有不同。如说:声闻修四谛的因,证阿罗汉果;缘觉修
十二因缘的因,证辟支佛果;菩萨修六度万行的因,证无上佛果:所以说观因果品。三
乘圣者的修行,到某阶段,即成就他所应成就的功德;在某些情形下,又失坏了他的功
德。如初果有退或无退;七地前有退或无退等:所以说成坏品。上来所说的诸品,是各
就一事说;这三品,虽约向得中的问题而说,却可以通于一切,而含有普遍性...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12 你说出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A B 是世间法, C D 是出世间法
牛顿是世间法, 因为看地到, 有计算
而相对论在能实证之前是出世间法?
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方式, 你不能够把世间和出世用刀切的, 也是龙树在中论中解释
了的
有前世后世就要有一个个体贯通? 这是一个你被时间欺骗了的结果
你觉得时间像河流一样过去就是寂灭
龙树是这样解释时间的, 这和现代物理学对时间的诠释很像了
观时品第十九
此下有三品,明从因到果──向得中的问题。向与得,是通于三乘的。三乘圣者,
由现观而悟证圣果,所经的时劫不同。如说:声闻,利根三生成办,钝根六十劫证果;
缘觉,利根四生成办,钝根百劫证果;菩萨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所以现观品以下,说观
时品。三乘圣者的修因证果,也有不同。如说:声闻修四谛的因,证阿罗汉果;缘觉修
十二因缘的因,证辟支佛果;菩萨修六度万行的因,证无上佛果:所以说观因果品。三
乘圣者的修行,到某阶段,即成就他所应成就的功德;在某些情形下,又失坏了他的功
德。如初果有退或无退;七地前有退或无退等:所以说成坏品。上来所说的诸品,是各
就一事说;这三品,虽约向得中的问题而说,却可以通于一切,而含有普遍性...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13
呵呵,现在的某些佛学词典很垃圾,看看下面的这些证明涅槃是五蕴灭除,没有任何五蕴的具体经文吧。
经典:
杂阿含51经:
"诸比丘!色是坏法;彼色灭,涅盘是不坏法。受、想、行、识是坏法;彼识灭,涅盘
是不坏法"(这是在说涅槃是色,受,行,想,识的灭”
相應部22相應32經
“诸比丘!色是坏法,彼若灭、息、没者,则是不坏法,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证明涅
槃是没有任何五蕴)
杂阿含463经:
“一切諸行一切思想滅界。是名三出界”(所有的思想灭除,所有的有为法灭除,就是
三出界,就是涅槃)
杂阿含464经:
一切行灭。是名灭界(这里的行,就是行法,就是造作法,就是所有的有为法,也就是
五蕴,而灭界表示的就是涅槃)
长部坚固经
“于此处,长、短、细、粗、净、不净亦然。于此处,名与色灭尽无余。由识之灭,此
一切之灭也”(同样是说涅槃是名色灭尽)
小部.自说.第一涅槃相应经
“在彼(涅槃)处,无地、水、火、风、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
处;无此世、他世;无月、日。”(证明涅槃是没有任何的色法,而后面的空无边处等则是名法,涅槃也没有名法)
杂阿含351经:
“有之滅,即涅槃“(”有“的对 |
|
s********h 发帖数: 938 | 14 (六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尔时。世尊晡bu1时从禅起。出
讲堂。于堂阴中大众前。敷座而坐。尔时。世尊叹优陀那偈
法无有吾我 亦复无我所
我既非当有 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脱此 则断下分结
时。有一比丘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无吾我。亦无有
我所。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脱此。则断下分结。佛告比丘。愚痴无闻凡夫
计色是我.异我.相在。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
.异我.相在。不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见者。此色
是无常。受.想.行.识是无常。色是苦。受.想.行.识是苦。色是无我。受.想.
行.识是无我。此色非当有。受.想.行.识非当有。此色坏有。受.想.行.识坏有
。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当有。如是解脱者。则断五下分结。时。彼比丘白佛言
。世尊。断五下分结已。云何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
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佛告比丘。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
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
无我无我所 二俱非当生
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 阅读全帖 |
|
f*******8 发帖数: 3612 | 15 相宗的根本经典与传承
综述
以下内容皆取自成观大法师撰写之“相宗系列”书籍
要了解相宗(即法相宗,又称瑜伽宗,或唯识宗),也必须稍微了解一下中观派;
因为正如唐代义净三藏在其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中所言:“所云大乘,无过二
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化;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
”由是可知,大乘佛法有两大法脉或学派,一是中观学派,二是瑜伽学派。
中观学派是尊龙树菩萨为始祖,以其《中观论》及《十二门论》为根本论典,其后
传至提婆菩萨,着有百论,即与龙树之二论合称“三论”其传承者为罗睺罗跋多罗、青
目、婆薮、佛护、青辩等。在中国之弘传者则为鸠摩罗什,至唐,吉藏大师而集其大成
,因而开创“三论宗”。此处所说的中观学派是狭义的中观派;此派虽名“中观”实是
以空观(第一义空、一切法空)而涵摄空、假、中三观,故名:中观,又称“空宗”。
其根本经典为般若诸经与三论。
广义的中观学或空宗则包括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因为这些宗派都以中观学派
的创始者及其经典为立宗之主要根据,故在大乘八大宗中,除法相宗与律宗外,其余诸
宗基本上都属于性宗(空宗)所摄(以其相对于“相宗”,切研习之本...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16
关于这个,经典里面有个比较形象的描述。
“名色缘识,譬如三芦立於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
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
这段经文实际是准确指出,识(心识),名(心所),色三者的互相依赖,彼此支撑的
关系。(相当多人对这段经文做了曲解,将其狭义化,以为仅仅指的是人的出生后身
体的生长,但实际绝对不是这么肤浅)
在我最上面的图中,就是对应了一组的红黄蓝圆的基本单位,其中识是下面圆当中的黄色
部分,名,也就是心所,是下面圆当中的红色部分,而色,是上面的蓝色圆。。
这三者,是彼此互相依赖,一起产生,一起灭去,绝对不是各自独立,更不是心识独立
存在。这也是缘起法的很关键部分(缘起,即依赖于条件而生起)。经文后面所说的"辗转
相依,而得生长",实际指的五蕴生灭之流的不断相续。
而这个freeman说的前一秒是“能”,后一秒是“所”,已经严重违背了识,名,色三
者互相依赖的经文。
这个“能和所同生同灭”也是佛法关于五蕴生灭认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而大部分人,往往根据感觉经验,误认为能观察的那个能缘,是持续存在,是不变化的...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17
关于这个,经典里面有个比较形象的描述。
“名色缘识,譬如三芦立於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
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
这段经文实际是准确指出,识(心识),名(心所),色三者的互相依赖,彼此支撑的
关系。(相当多人对这段经文做了曲解,将其狭义化,以为仅仅指的是人的出生后身
体的生长,但实际绝对不是这么肤浅)
在我最上面的图中,就是对应了一组的红黄蓝圆的基本单位,其中识是下面圆当中的黄色
部分,名,也就是心所,是下面圆当中的红色部分,而色,是上面的蓝色圆。。
这三者,是彼此互相依赖,一起产生,一起灭去,绝对不是各自独立,更不是心识独立
存在。这也是缘起法的很关键部分(缘起,即依赖于条件而生起)。经文后面所说的"辗转
相依,而得生长",实际指的五蕴生灭之流的不断相续。
而这个freeman说的前一秒是“能”,后一秒是“所”,已经严重违背了识,名,色三
者互相依赖的经文。
这个“能和所同生同灭”也是佛法关于五蕴生灭认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而大部分人,往往根据感觉经验,误认为能观察的那个能缘,是持续存在,是不变化的...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18
庄春江网站整理了佛陀悟道成佛的经历
是由四禅、四圣谛、因缘法而成佛
七天之内 直破无明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02.htm
002.佛陀的修学历程
一、出家
二、修定
「比丘们!出家后,我清净地守护着自己的身、口、意,首先来到大家尊称为『仙
人』的阿罗罗迦摩罗处修学。阿罗罗告诉我,他已修得了超越『一切识处』的『无所有
处』禅定境界。我心想,阿罗罗能,我也能。于是精进修行,过了不久,我也体证了『
无所有处』的境界。阿罗罗知道了,对我极为恭敬,与我平起平坐,且邀请我与他一同
领众弘法。然而,我心知『无所有处』之境界,仍不离情爱,不得解脱涅盘。所以,带
着对这种修行法的不满意与失望,我离开了。
接着,我来到郁陀罗摩罗子处修学。郁陀罗告诉我,他已修得了超越『无所有处』
的『非想非非想』禅定境界。我心想,郁陀罗能,我也能。于是精进修行,过了不久,
我也体证了『非想非非想』的境界。郁陀罗知道了,也对我极为恭敬,与我平起平坐,
且邀请我与他一同领众弘法。然而,我心知『非想非非想』之境界,仍不离情爱,不得
解脱涅盘。所以,带着对这种修行法的不满... 阅读全帖 |
|
f*******8 发帖数: 3612 | 19
谢谢,后来看他们写的,也确实是等同的,这是名词问题。
确实8识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名称。
就像一个王五,一会儿叫南方人,一会儿叫男人,一会儿又叫高个子一样,都是一个人。
八识能不能破,我觉得是能破的,终究是万物同一体,不一不二。
我理解,所有的识,包括八识都是根本无明所生,除去八识并不是断灭,
然后才有不生不灭,寂灭为乐。不过我也没资格水平说太多。
从引用的阿含经里,10/12因缘故事中,第一次所止以及第二次所破的识,
看不出是指的两个识,从连贯性来看,更应该是指同一个识。
(他们因为害怕断灭见,所以认定是两种不同的识,那是他们的看法,
我的看法是即使破了八识也不断灭)
猜测的好处是引起兴趣,如果不把猜测当成知道,或许害处不大?
(不过,说实在,到底破(灭)第八识是什么意思?我都不知道,
如果强行类比破第七识,那么破七识还稍微能体会,就是破除一个迷惑,
这个迷惑就是把非我当成我)
但是破八识是什么意思、什么境界 、什么感觉?所以说了也是白说。
意,
识就
,说 |
|
c***h 发帖数: 2262 | 20 是的
嗯…不太明白你的”根本”意思
我只是认为: 辗转相依,只是确定了身心内容就是五蕴
由老死、生、有、取、爱…. 一路上来,都找到所缘(缘起),
所以就会一路往上探索,看还有没有新的东西
但”识、名色”就不是这样了,变成互依,在探索”所缘”上,没有新的东西了
这到底算不算你说的”根本” ? : )
但我可不认为缘起是由”识”开始发动
你的”第一义”,是指五蕴运作的第一个发动吗?
如果是,那我也认为五取蕴运作的第一个发动不是”识”,而是”行”
以上这个,我只是解释”齐识而返”其实就是”识与名色”互依 : 互为所缘、互为缘起
但是上述那段里面,我没解释也没提到”识”上面为何还有一个”行”
“识”上面当然有个”行”,我一点也不否认
只是……明明就说”识与名色”互依、互为所缘,那不就是缘起到此为止的意思吗? 怎
么又来个”行”?…..
这是怎么一回事?
前面我提过,可能没说清楚
好的,我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说清楚一些
举个类似的例子
“触、受”,是不是该到此为止?
“触”而不产生”受” ok
“触”而产生”受” 不ok
好了,不再探究了吗?
不 不,这中间还有更细的东... 阅读全帖 |
|
g**r 发帖数: 425 | 21 佛说胜义空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佛世尊。一时在俱卢数国。与苾刍众俱。
佛告诸苾刍言。诸有法门我如前说。复有正法名胜义空。汝等谛听。极善作意。今
为汝说。诸苾刍。此中云何名胜义空。谓眼生时而无少法有所从来。又眼灭时亦无少法
离散可去。诸苾刍其眼无实离于实法。以要而言。有业有报作者不可得。此蕴既终复他
蕴摄。别法合集因缘所生。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彼意生时而无少法有所从来。又意灭
时亦无少法离散可去。诸苾刍。彼意无实离于实法亦如前说。别法合集。此合集法无实
可得。因缘所生。此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
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即一大苦蕴
生。此所生法无实可得。生已即灭。由是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
。名色灭即六处灭。六处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
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即一大苦蕴灭。如是等所说是为胜义空
。诸苾刍。诸有法门如前已说。今此正法汝等当学。
佛说胜义空经 |
|
r****n 发帖数: 8253 | 22 原文: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數,問
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
翻译:比丘们!如果说,离开色、受、想、行而有识的安住处,那是无法理解,也无法
经验的,只有徒增大家的困惑而已。
========================
以上这段经文,是对大乘7识和8识的一个很好的否定。这里的识就是五蕴中的识蕴,就
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种识,对应的是阿毗达摩中的心法,也就
是citta,"心法"依据性质的不同总共有89种心,之所以有这么多是因为阿毗达摩将“意
识”这个第六识根据所属地(比喻欲界,色界,无色界,出世间)以及所缘(心识的对
象)的不同做了细分,分出了了欲界心,色界心,无色界心,贪俱心,嗔相应心,愚痴
心等。
任何的识,都是刹那生灭的,而且是生灭最快的,根据义注的说法,在一弹指间,或一
眨眼间,就已经有几万亿个心生灭过去了,而且每一个心识剎那都有心和许多心所同时
执行各种作用。如果我们不知道识本身是生灭的,而由于我们定力的微弱,无法观察的
仔细,那么我们在打坐中就会错误的以为有个恒常的东西在作用,于是造成了有人以为
有所谓不 |
|
r******2 发帖数: 1021 | 23 苦谛:因为诸法都是缘生缘灭的,所以是非恒常的,不实的,是苦的。
集谛:缘起法的表现,也就是十二缘起的流转支,无明 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
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
恼苦,纯大苦聚集,这个是集谛。
灭谛:缘起法的表现,也就是十二缘起的还灭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
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
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纯大苦聚灭,这个是灭谛
道谛:对十二因缘法流转还灭的观察而导致解脱,这个就是道谛,
所以,缘起法和四圣谛其实是相通的,缘起法是核心,四圣谛是具体的开展。
上根慧强之人,如舍利弗尊者,听到一句“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就足够证果了。
因为它本来其实就是佛法的高度浓缩。 |
|
r******2 发帖数: 1021 | 24
因为有我见,所以才有这种思维定势。因为不明白缘起法,所以才有这种认识错误。
识(观察),名(伴随观察的意识行为,属于心所),色(被观察对象),这三者是彼
此相依相生,犹如芦笛的枝条。并不存在哪个是主,哪个是附,或者属于某个主体。
不对,如果没有这种错误,我们所感知的现象包括生命本身就不会存在。
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
将现象误认为真实,并不断进行观察识知行为,是无明而引发的贪爱,这种错误行为一
旦彻底灭除,则生命将彻底终止,轮回彻底终止。观察测量行为终止,波函数不再坍塌。
生命的特征是什么?获取外界信息,识知。然而这种获取信息,这种识知的行为却造成
了波函数坍塌,造成了我们所谓的真实世界,造成了轮回。
所以,生命本身其实是个错误。只是这个错误无始以来就在继续,我们把错误当成天经
地义
2500年前,有一个叫做释迦牟尼的人看到了这种错误,它发现了无生的涅槃,即观察识
知终止,我们所感知的物质和意识现象彻底终止灭尽的涅槃。那才是真正的真实
因为这个,他宣说佛法。“我为涅槃,故说佛法”。 |
|
r****n 发帖数: 8253 | 25
意思一样。
阿罗汉和佛陀在证果之后,都是彻底灭除贪嗔痴,但是却都有过去贪爱的影响,这个影
响来自于此一世投生前那个“取缘有”的缘起支,即因为贪爱执取,而造成了“转生”。
在这缘起支的影响下,这股五蕴生灭之流必定要维持一个生死周期的生灭。哪怕中间断
除贪爱,但是这个生死周期还没有完成,所以五蕴还会生灭,直到这个生死周期中止,
色身死亡。
在这色身死亡的刹那,此时缘起支导致下一世转生的“取缘有”无法成立了,因为此时
没有了执取,那么“有”就生不起来,五蕴生灭之流于是彻底终止,涅槃。
十二缘起说的非常清楚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灭” |
|
f********4 发帖数: 253 | 26 以下摘自马哈希尊者的内观基础
除了涅槃之外的实相──名与色,一开始并不存在。每当有因出现,它们就会生起
,生起后它们就消失。因此,我们说名与色的实相为无常。以看为例,开始时没有“看
见”,但如眼根完整,对象生起,有了光线,注意力被吸引,如这四个因素同时发生,
那么就有“看见”。一旦生起,随即消失,不再有。因此我们说看是无常。要一般人知
道看为无常并不容易,听则比较容易了解。开始时并没有听,但如耳根完好,声音产生
,没有阻碍,注意力被吸引,如这四个因素同时发生,那么就有“听见”。它生起,然
后消失,不再有。因此我们说听是无常。
现在你听到我讲话,你听到一个接一个的声音。一旦听到它们,它们就消失。听,
“声音(sound)、声音、声音”。当我说s,你听到,接着它就消失。当我说ound,你
听到,然后它消失,这是它们的生灭。对其他的心理生理现象也是这样。它们生起和消
失。看、听、嗅、尝、触、想、弯、伸、移动──全部都生灭。因为它们不停地消失,
我们说它们无常。
在这些名色的生灭之中,心识的消失非常清楚可知。假如在观注上升、下降时,你
打妄想,你观注“妄想”。当你观注它时,打妄... 阅读全帖 |
|
i********7 发帖数: 808 | 27
My old post:
在原始佛教的《杂阿含经》,有说 「刹那」与「刹那生灭」吗?
:对照北传汉译《杂阿含经》和南传巴利文的《相应部》,近于「刹那生灭」的说法见于
:北传的《杂阿含经》, 而不见于南传的《相应部》。所以「刹那生灭」的说法应当属于
:部派佛教,而且跟说一切有部有关。
非常同意,「刹那生灭」是部派的说法,但是现在的南传教的禅法也是按照「刹那生灭」
的线路走的,比如马哈西,而且他们的论里有进一步的探讨,如果没有记错的话
What's common between 2 诵本 is the mind changes quickly, much faster than
material body change. What's in question is the unit of time for change.
杂阿含290经
:愚痴无闻凡夫,宁于四大色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识系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
:,或见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复少过;彼心、意、识,日夜、
:时克,须臾不停,种种转变,异生异灭。譬如弥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技条,放
:一取一,彼心...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28 两年前写的帖子
====================================================
网友问:涅槃是在五蕴之内还是五蕴之外?
如觉答:涅槃不在五蕴之内,也不在五蕴之外,是和五蕴互斥又互补。
互斥:意思是说五蕴和涅槃完全排斥。五蕴在,就不可能有涅槃。涅槃在,就绝无可能
有五蕴。
当众生身处轮回,有无明贪爱或者“识”在的时候,则仅仅是生灭相续的五蕴,除此无
它。
还未解脱的众生,仅仅是五蕴;已经解脱的圣者,还有识在的时候,也仅仅是五蕴。
当圣者在有色身的情况下以涅槃为所缘的刹那,也绝无任何五蕴,此刹那也并不存在能
缘的识或者出世间道心。(南传阿毗达摩此处有严重错误,为分别说部见解,不符经典
)
当圣者色身灭,则是无余涅槃,五蕴完全灭尽不会生起,此也没有任何五蕴。
互补:意思是指五蕴和涅槃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存在形式。当众生有无明,有贪爱,有识
,则表现为五蕴。无无明,无贪爱,识灭,则表现为涅槃。熄灭无明,熄灭贪爱,熄灭
识,于是由生灭相续的五蕴"成为"毫无任何五蕴的涅槃。这里的"成为"类似于水加热成
为水蒸气,是由一种存在形式成为另外一种存在形式,而不是产生...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29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经文语译:
【佛陀所开示的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佛门内外许多的的知识们,都不能知道.「如
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如此甚深的义理。十方诸佛所证如来无垢识,其实就是由因地时的
阿赖耶识辗转所修成的。由因地的阿赖耶识修成三大阿僧祈劫以后的如来无垢识的过程
,就显示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无垢识心体,是没有差别的;就如同将黄金打造成金
指环的过程,金指环是由金体辗转打造而成,金指环还是原来的金体,所以金体与金指
环体是没有差别的。】
行者在因地时证得阿赖耶识,虽然能观见阿赖耶识体如同黄金一样的清净无染,但却是
函藏著无明贪爱等业种、函藏著七识心所相应的不净种、所知障随眠…等,所以透过福
慧双修、定慧等持而努力修行三大阿僧祈劫,把阿赖耶识体中的所有不净种子修除净尽
、把阿赖耶识体中所有一切法种都全部证得,成为如来无垢识而成就佛道。过程如同在
找到黄金以后,把黄金打造成金指环。所以经文中的「金」是比喻阿赖耶识,所以经文
接著开示:
《大乘密严经》卷3:
「譬如巧金师,以净好真...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30 摩诃衍撰 (依据敦煌本辑校)
问曰:今看心除习气,出何经文?
谨答:准佛顶经云:一根既反源,六根成解脱。据金刚经及诸大乘经皆云:离一切
妄想习气,则名诸佛。所以令看心,除一切心想妄想习气。
问:所言大乘经者,何名大乘义?
答:楞伽经曰:缘有妄想,则见有大小乘,若无妄想,则离大小乘,无乘及乘者,
无有乘建立,我说为大乘。
第一问:或有人言,佛者无量多劫已来,无量(一九)功德,智聚圆备,然始成佛
;独离妄想,不得成佛。何以故?若只离(二〇)妄想得成佛者,亦不要说六波罗蜜,
十二部经,只合说令灭妄想,既若不如是说,于理相违。
答:一切众生,缘无量劫已来,常不离得三毒烦恼,无始心想习气妄想,所以流浪
生死,不得解脱。准诸法无行经上卷云:若一切法中,除却其心缘相不可得故,是人名
为已得度者。又金刚三昧经云:佛言一念心动,五蔭俱生,令彼众生,安坐心神,住金
刚地,既无一念。此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又金光明经第二云:一切烦恼,究竟灭尽。
是故法如如,如如之智,摄一切佛法。又楞伽经第二云:但离心想妄想(二一)㈨则诸
佛如来法身不思(二二)议智慧,自然显现。又法身即顿现,示报身及以化身。又诸法
无行经:佛...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329 | 31 这段经文里讲的情况对很多人应该都有同感,就是明白佛陀说的非我,非我所,却经验
上或者平时行事为人还是觉得有我。但是并不能因为这些就失去信心。结尾关于花香和
洗衣服的譬喻真的很精辟。尤其是很多人会觉得非要把花香分到根茎叶或者花瓣花蕊的
譬喻很滑稽,但是在解脱圣人的眼里,我们非要说“是”或者“不是”,“存在”或者
“不存在”又何尝不是这么滑稽呢?关于洗衣服的譬喻更是告诉我们该如何精进思维修
行才能解脱生死。
如果感觉文言文难懂,可以看白话文,白话文的翻译在下一篇。
另注:差摩比丘证悟之后,重病也好了,但这并不是重点!!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一○三)
如是我闻
一时。有众多上座比丘住拘舍弥国瞿师罗园
时。有差摩比丘住拘舍弥国跋陀梨园。身得重病
时。有陀娑比丘为瞻病者。时。陀娑比丘诣诸上座比丘。礼诸上座比丘足。于一面住
诸上座比丘告陀娑比丘言。汝往诣差摩比丘所。语言。诸上座问汝。身小差安隐。苦患
不增剧耶
时。陀娑比丘受诸上座比丘教。至差摩比丘所。语差摩比丘言。诸上座比丘问讯汝。苦
患渐差不。众苦不至增耶
差摩比丘语陀娑比丘言。我病不差。不安隐身。诸苦转增无救。譬如多力士夫。取羸劣
人。... 阅读全帖 |
|
i********7 发帖数: 808 | 32 观五阴的集灭法成就断无明的经文:
相应部22.126
一一 「比丘!於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有色集法
者,如實知有色集法。有色滅法者,如實知有色滅
法。有色集、滅法者,如實知有色集、滅法。
一二 有受集法者……乃至……
一三 有想集法者……乃至……
一四 有行集法者……乃至……
一五 有識集法者,如實知有識集法。有識滅法者,
如實知有識滅法。有識集、滅法者,如實知有識
集、滅法。
一六 比丘!說此為明,如是為明人。」
指出观五阴的集灭法则可得明,断无明.
而下几篇经文指出,初果是如实知见十二因缘:
杂阿含经845,846,846次,指出初果如实知四圣谛,十二因缘以及八正道
“如實知見賢聖正道,彼聖弟子能自記說:『地獄、畜生、餓鬼惡趣已盡,得須陀洹,
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何等名為聖道如實知見?謂: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
跡聖諦如實知,是名聖道如實知見。”
“何等為聖道如實知見?謂:十二支緣起如實知見,如所說: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
起故,是事起;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
,觸;緣觸,受...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97 | 33 唯识与唯心是同还是异
正源
这个问题应该说有两个面向的问题存在:第一个就是说佛教中常说的「万法唯识」与「
三界唯心」是同还是异呢?这两个的关系是怎麽样呢?其二就是佛教中的唯识,跟哲学
上的唯心论,是同还是异呢?有这两个面向的问题。因爲要探讨这第二个面向的问题,
就是说唯识跟哲学上的唯心论是同还是异,我们就必须要先了解佛教所说唯识的真实意
涵是什麽,因此还是得要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
佛法中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一句话其实已经指陈了有情生命的实相,也显示
了万法的本质。它的意思就是说,三界中的一切法,包括有漏法,以及一切的无漏有爲
法,都是因爲八识心王而出生;乃至於无漏无爲法,也是因爲八识心王而才能显现;如
果离了八识心王,就没有一切法可得,因此说「万法唯识」。十方三世一切的有漏无漏
法,既然都因爲八识心王而出生或者显现,而八识心王又依第八识以及无明才会现於三
界中;可是众生的无明业种以及上烦恼的随眠,又都是由各自的第八识所执持而藉缘变
现,变现出我们这个色身的正报,以及世界山河的依报,因此说「三界唯心」——三界
一切法都唯依第八识心而有,依着第八识心而变现,以第八识爲根本。
我们就...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34 http://baike.baidu.com/view/7831133.htm
识缘名色
佛学术语,瑜伽九卷十三页云:又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种、若根处所、若彼能生大种、
曰色。所余、曰名。由识执受诸根,堕相续法,方得流转。故此二种、依止于识,相续
不断。
二解 瑜伽十卷七页云:问名色亦由大种所造,及由触生;何故但说识为缘耶?答:识
能为彼新生因故。彼既生已;或正生时;大种及触、唯能与彼为建立因。问:如经中说
:六界为缘,得入母胎;何故此中唯说识界?答:若有识界;决定于母胎中,精血大种
腹穴无阙故。又识界胜故。又依一切生、一切有、生时,而说故。
三解 瑜伽九十三卷二页云:又即此识、当续生时,能感生业、与异熟果。异熟生识,
复依名色相续而转。谓依眼等六依转故。由是说言:名色缘识。俱生五根,说名为色。
无间灭等,说名为名。随其所应,能与六识作所依止。识依彼故;乃至命终,数数随转。
四解 俱舍论九卷二十页云:识为先故,于此趣中,有名色生;具足五蕴。展转相续,
遍一期生。于大因缘辩缘起等诸经,皆有如是说故。
五解 法蕴足论十卷十页云:云何识缘名色:谓有一类、贪嗔痴俱生识为缘故;起贪嗔
痴俱生身业语...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35 行缘识
http://baike.baidu.com/view/7823681.htm
佛教术语,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七页云:复言世尊!诸所有行,与六识身,相应俱有,
同生同灭;何缘故说行是识缘?世尊告曰:以六识身,与福非福及不动行,相应俱有,
同生同灭;异熟识中,安置诸行熏习种子;引发余生新异熟识。由此道理,是故宣说行
是识缘。
二解 瑜伽十卷七页云:问:识亦以名色为缘;何故此中但说行为缘耶?答:行为识杂
染缘。能引能生后有果故。非如名色,但为所依所缘生起缘故。
三解 俱舍论九卷二十页云:由引业力,识相续流;如火焰行,往彼彼趣,凭附中有,
驰赴所生,结生有身;名行缘识。若作此释;善顺契经分别识支通于六识。
四解 法蕴足论十卷八页云:云何行缘识?谓有一类、贪嗔痴俱生思为缘故起贪嗔痴俱
生诸识。是名行缘识。复有一类、无贪无嗔无痴俱生思为缘故;起无贪无嗔无痴俱生诸
识。是名行缘识。复次眼及色为缘,生眼识。此中眼是内有为行,色为外缘,生眼识。
是名行缘识。乃至意及法为缘,生意识。此中意是内有为行,法为外缘,生意识。是名
行缘识。复次瓮喻经中,佛作是说:造福非福不动行已;有随福非福不动识。云何造... 阅读全帖 |
|
y****w 发帖数: 39 | 36 ──诺贝尔奖物理学家与医学家的观点汇述
人到底有没有灵魂(实在该称灵识──佛经不称为灵魂,只称为灵识)?有没有可以移物
或遥控的心力?
我确信那是有的,我自己有过不少无法解释的遥控心力实验,及“离体”经验。世上很
多人都有过此类经验,虽则程度因人而殊。
有些“超常心理学家”称此类经验仅为“超常心理状态”,又有些心理学家视之为“太
丰富的想象”;一般人嗤之以鼻,认为那些心灵经验都是“幻想”、“活见鬼”。可是
,在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我知道都是真实的,既非幻想,亦非幻象,亦非想象,更不是
活见鬼。我的精神状况完全正常,心理健全,我的新科学知识水平不低于一般人,我的
医学知识也过得去,我知道我的精神状况和健康状况无可能产生幻想。
我不时在修行佛家禅定时离开自己的躯体,看见躯体仍在打坐,而真我已经飞翔进入太
空深处。从彼处可以看见娑婆世界的过去与未来,自然更可看见这个五浊世界的过去和
未来。因为在宇宙深处,时间是零,空间多度综合交错,以无限观察有限,以静观动,
一切因果、动向有一定的运动往复方向和轨道,都历历在目。
所谓过去,所谓现在,所谓未来,在多度空间的宇宙之中,根本都是虚妄而不存在的,
也...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7644 | 37 诸仁者。于彼何禅声闻缘觉如来共。
若有众生。求乐离苦观后世畏。是人修行布施清净平等时。若有正趣正发心者。应到其
所起卑下心随顺供养。从彼人边得闻正法。
闻已知义如法修行。 心乐离欲流注相续。是人得离诸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入初禅。
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
离喜行舍念增上正知入第三禅。
舍苦舍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
度一切想灭有对想不念别异想入无边虚空处。
度无边虚空处入无边识处。
度无边识处入无所有处。
度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
度非想非非想处入灭受想定。
诸仁者。
住初禅者灭音声刺。
住第二禅者灭觉观刺。
住第三禅者灭喜刺。
住第四禅者灭出入息刺。
住无边虚空处者灭色刺。
住无边识处者灭虚空刺。
住无所有处者灭识刺。
住非想非非想处者灭无所有刺。
住灭受想者灭受想刺。
是名身行得倚口行得倚意行得倚。八解脱禅士。得灭尽定到彼岸。 |
|
S**U 发帖数: 7025 | 38 杂阿含957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亦于彼住。时有婆蹉种出家,诣尊者大目揵连所,与尊者目揵连面相问讯慰劳,慰劳已,退坐一面。语尊者大目揵连∶「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以不」?
目连答言∶「婆蹉!随意所问,知者当答」。
时婆蹉种出家问尊者目揵连∶「何因何缘?余沙门、婆罗门,有人来问∶云何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皆悉随答;而沙门瞿昙,有来问言∶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而不记说」?
目揵连言∶「婆蹉!余沙门、婆罗门,于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出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于如来有后死则取著;如来无后死,有后死无后死,非有后死非无后死,则生取著。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出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于如来有后死生取著;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生取著。如来者,于色如实知,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出如实知,如实知故,于如来有后死
则不著;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则不著。受……。想……。行……。识如实知,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出如实知,如实知故,于如来有后死,则不然;无后死,有...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39 有因有缘:
向解悟请教四个问题:
一:第四禅,舍念清净,心一境性,请问此时是否有贪?若无,第四禅=涅槃?
二: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此句怎么解呢?受、想、行、识非生
灭法?非应生灭灭已?
三:证涅槃必灭无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触灭则受灭,问
题来了,无触了,受还没灭吗?
四:以色受想行识中的 “受 ” 举例:您所说离贪爱即能涅槃,不必灭诸受,那您看
一下这段对话,怎么解释
【舍利弗有一次说:“同修啊!涅槃真是快乐!涅槃真是快乐!”优陀夷问 他:“可
是,舍利弗,我的朋友,如果连感觉都没有了,怎么会有快乐呢?” 舍利弗的答案具
有高度的哲学意味,而不是一般所能了解的。他说:“没有 感觉本身就是快乐。”】
请问:涅槃中有受吗?受不灭吗 |
|
Y**u 发帖数: 5466 | 40 ☆─────────────────────────────────────☆
heyes (hoooyou) 于 (Fri Aug 12 13:21:56 2011, 美东) 提到:
佛就是佛,道就是道,是修生养性,和人生和哲学扯扯还行。
不要再和什么爱因斯坦,量子力学,薛定谔猫啊狗的瞎联系了,好不好?再这么下去,
你们要把人类所有的光辉成果都给吞食到佛的肚子里了,还怎么个这个空空,那个空的
呢?这种文章都mark实在太。。。佛告诉我,沉默是真空。所以我就不沉默了。
如果你们硬要扯人类的光辉思想是佛早就知道的,我来问你们那些自以为懂猫啊狗的一
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你们那种马后炮就可以蒙混过去的,要真刀真枪干的。
哦,老爱已经做了相对论了,你们偷过来这么一说,就成佛的“预见”了?人物理学家
辛辛苦苦几代搞的量子力学,你这一猫啊狗的一吹,就又成佛“早就知道”的了?蛋不
是这么扯的,慧根不是这么修炼的吧?
好吧,问题来了,很简单。
“请问人能不能回到(时间)的过去?”
请给出佛的答案,看看佛会不会早已经预料到了物理学家的“光辉思想”(以后或者将
来,或者佛说没有过去,现在和未...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41 以上连接很深奥,为响应现代人事事求快的精神,八识心王简介如下,
心王有八:第八识阿赖耶识、第七识末那识,第六识意识及前五识;有时合说为前六识
,是指第六识及前五识。八识心王依体性之不同可分类为四种,略说如下:
(一)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恒而不审」;前七识及六尘万法皆从祂而生,无始以来
心体常住,是不生不灭的常住心,祂离见闻觉知故不分别六尘万法,故六尘万法虽从祂
而生,祂却对它们从不思量亦不作主,这就是开悟明心所找到的真实心。
(二)第七识(称为末那或意根)是「恒审思量」;祂遍缘一切法,因为恒时于其所缘
诸法思量该取该捨、该作不作,所以祂是六尘万法中时时作主、处处作主之心。
祂从第八阿赖耶识中出生却不自知,反执第八识为自内我,将第八识据为己有。由不肯
承认自己虚妄故,由遍计(贪著)诸法故,恒令第八识流注自身之种子而使意根自己不
断的从第八识出生,而能于三界中现行不断,吾人之五阴亦因此而不断的于三界中生了
又死,死了又生。故吾人于六道中轮回生死不能出离,皆因意根之执著而起;而意根这
个执著性,却是由意识的无明──错误认知──而使意根不断的产生执著性。
所以顺观十二因缘法时「无明」排在第一...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42 北传:杂阿含263经
佛告诸比丘∶
「我以知、见故,得诸漏尽,非不知见。
云何以知、见故,得诸漏尽,非不知见?谓∶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想
……行……识,此识集,此识灭。
不修方便随顺成就,而用心求∶『令我诸漏尽,心得解脱。』当知彼比丘终不能得
漏尽解脱,所以者何?不修习故。不修习何等?谓∶不修习念处、正勤、如意足、根、
力、觉、道。
......
南传:相应部22相应101经
「比丘们!我说诸烦恼的灭尽是属于知者、见者的,非不知者、不见者。比丘们!知、
见什么者有诸烦恼的灭尽呢?『这样是色,这样是色的集,这样是色的灭没;这样是受
……这样是想……这样是行……这样是识,这样是识的集,这样是识的灭没。』比丘们
!这么知、这么见者有诸烦恼的灭尽。
比丘们!不住于专心一再努力修习的比丘,即使生起这样的欲求∶『喔!愿我的心
以不执取而从诸烦恼解脱。』但他的心终无法以不执取而从诸烦恼解脱,那是什么原因
呢?应该回答∶『未亲自修习。』未亲自修习什么呢?未亲自修习四念住、未亲自修习
四正勤、未亲自修习四神足、未亲自修习五根、未亲自修习五力、未亲自修习七觉支、
未亲自修习八支圣道。
比丘们!犹... 阅读全帖 |
|
y****w 发帖数: 39 | 43 ──诺贝尔奖物理学家与医学家的观点汇述
人到底有没有灵魂(实在该称灵识──佛经不称为灵魂,只称为灵识)?有没有可以移物
或遥控的心力?
我确信那是有的,我自己有过不少无法解释的遥控心力实验,及“离体”经验。世上很
多人都有过此类经验,虽则程度因人而殊。
有些“超常心理学家”称此类经验仅为“超常心理状态”,又有些心理学家视之为“太
丰富的想象”;一般人嗤之以鼻,认为那些心灵经验都是“幻想”、“活见鬼”。可是
,在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我知道都是真实的,既非幻想,亦非幻象,亦非想象,更不是
活见鬼。我的精神状况完全正常,心理健全,我的新科学知识水平不低于一般人,我的
医学知识也过得去,我知道我的精神状况和健康状况无可能产生幻想。
我不时在修行佛家禅定时离开自己的躯体,看见躯体仍在打坐,而真我已经飞翔进入太
空深处。从彼处可以看见娑婆世界的过去与未来,自然更可看见这个五浊世界的过去和
未来。因为在宇宙深处,时间是零,空间多度综合交错,以无限观察有限,以静观动,
一切因果、动向有一定的运动往复方向和轨道,都历历在目。
所谓过去,所谓现在,所谓未来,在多度空间的宇宙之中,根本都是虚妄而不存在的,
也... 阅读全帖 |
|
s********h 发帖数: 938 | 44 咬文嚼字一下哈:
你的取不是十二支中的取,
你说的有也不是十二支中的有啊。
你看,那个取缘有,都在生以前,而我取与我不取,都在生以后。生了以后用心,大有
学问。请看楞严说法:
***************************
阿难即从座起。闻佛示诲,顶礼钦奉,忆持无失。于大众中重复白佛。如佛所言五阴相
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来微细开示。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
尽。如是五重,诣何为界。惟愿如来发宣大慈。为此大众清净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
,作将来眼。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
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
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是
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
传命。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醋物未来。汝
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醋出。是故当知,汝现色身,...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45 基本上是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了。本质上说,还是把涅磐和状态莫名其妙地连接起来
了。
==========
涅槃不是什么状态,而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抽象存在方式。它实际是特指意识的波性存在
方式(经典里面用非显现的识来形容)。而我们所说的意识,比如受,想,行,识四蕴
,都是意识的粒性存在方式,前者是连续性的,弥散性的,后者是非连续的,凝聚性的。
基本上理解了物质的波粒二象,也就可以理解意识的波粒二象,二者有密切联系。
所以,你说的“瞬间的”的意思,是离散的,也就是说,佛都自己不能控制了,中间快
速地在涅磐和非涅磐之间“不由自主”地转换。
===========
呵呵,控制就是主宰啊,而主宰必定是神我见的。你自己强大神我见都不知道。佛法所
说的“我”,核心就是主宰控制性。佛陀否定了存在主宰控制性的独立本体。
哪里有什么控制主宰呢,只有缘生缘灭而已。
涅槃被实现,那是因为五蕴的识的熄灭。要实现五蕴的识的熄灭,就需要如实的认识到
五蕴本身的无常性,苦性,无我行,进而产生厌离舍弃,这些都是一环扣一环的。中间
也没有一个主体在进行控制。
如果你认为涅槃可以和五蕴和生灭相容,那么你就没有任何可能产生对五... 阅读全帖 |
|
W****i 发帖数: 565 | 46 >这代表你白日做梦外加无耻造谣。
>我何处有说我(7识)的五蕴?
>我说的是”我“就是五蕴的生灭,明白???
超愚. 这代表你严重自欺, 7识就是五蕴的生灭幻出, 明白?
>根本不存在我的五蕴,你的五蕴。
不存在我的五蕴, 你的五蕴, 此Anicca (无常)文是五蕴出的,
此Anicca (无常)文不是Waichi写的? 超搞笑. 呵呵.
>我说的是”我“就是五蕴的生灭,明白???
"我" 就是五蕴的生灭! 我是我, 或是我是你, 或是你是我呀?
我Waichi就五蕴生灭, Anicca的文是五蕴生灭, 因此Anicca
的文正是我Waichi写的! 奇怪你却硬说是你(7识)写的! 超搞
笑. 呵呵. 3d.........3d.......... :)
>大乘是把所有都说成是错觉,说成是幻起啊,连五蕴六识都
>全部是幻起。
>你以为我说的7识不存在的存在,和你大乘的幻起而不存在
>是一个意思?
>我说的不存在,是无论梦里还是醒著都不存在,根本子虚乌有
>而你的不存在,是醒来不存在,但是梦里却存在,相对于梦而
>存在。
超低级, 我会于下一文独立写, 标题是: Anicca (Run |
|
r****n 发帖数: 8253 | 47
禅宗的灭病是啥?是总想着压念头,灭念头。如此越压越灭,念头越多妄想越多。
而正确的是,通过如实观察五蕴的无常,苦(非实,不圆满),非我(不是主宰),灭
除对五蕴的贪执,如此达到五蕴灭尽的涅槃。
并不是想让念头停止,想让识灭(观察测量作用),念头就可以停止的。这种欲望已经
带有微细的嗔心。这只会适得其反。
五蕴就如熊熊燃烧的炉火,世人是火中取栗,执着于五蕴带来的刹那的“乐”。由于痴
迷太重,世人已经完全觉察不到五蕴的“滚烫“。
而如果想解脱,路只有一条,就是如实认识到五蕴是滚烫的,是刺人的。杂阿含经“此
五受阴勤方便观: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当知道五蕴是滚
烫的,是刺人的,必然导致对五蕴失去兴趣(即经典当中说的厌离),于是关键性的“
行”(造作)以及识(对五蕴的观察测量作用)停止,于是五蕴名色灭尽。
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五蕴寂灭,无为法的涅槃现前。
所以在修观禅,修四念住的时候,并不是拼命让念头停止,相反,是要让正确的念头不
断密集性的升起(正思维,正念),通过正念正思维,如实认识到五蕴身心现象的无常,
苦,非我,认识到五蕴是刺,是病,是 |
|
r****n 发帖数: 8253 | 48 戒除贪爱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并不是强迫自己不去贪,而是清楚了解被贪的对象根本
就是垃圾,是大便,是脓疮,根本就不值得贪。同样,让识不再生的方法,并不是行动
上不让识生起,这实际根本不能阻挡识的产生,甚至可能会加强。正确的是要如实认清
“识的对象”是无常,苦,无我的,生起厌离,“扭头不再看”(识灭)
所以佛陀教导要观察五蕴如针,如刺,如杀。所以佛陀说五蕴如大火,眼在燃烧,色在
燃烧,眼识在燃烧,一切都在燃烧。。。。
而某些人嘴上光喊着灭除贪爱,但是却又认为五蕴就是涅槃,色即是空,空色不二,认
为解脱并不是灭除五蕴,涅槃仅仅贪爱的灭,不是五蕴的灭。
如此就像抽鸦片的人嘴里大喊,我不能对鸦片上瘾,但是还一边狂抽鸦片而不舍。
五蕴是大火,贪爱是燃料,有了燃料,才有大火的产生,没有了燃料,大火就不会再产
生。
"诸比丘,一切在燃烧。诸比丘,何为一切在燃烧? 眼在燃烧,色在燃烧,眼识在燃
烧,触在燃烧,从眼而生起的苦乐,或非苦非乐的感受亦在燃烧。因何而燃烧?我说此
由贪、嗔、痴、生、老、死、忧悲、苦恼,点着而燃烧。
- |
|
r****n 发帖数: 8253 | 49
经中说五蕴都是魔罗,世间就是魔罗。
=========================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园。
时,尊者三弥离提来诣世尊之处……白世尊言:“大德!魔罗、所称魔罗,
如何为魔罗、或魔罗之名义耶?”
“三弥离提!凡有眼、有色、有眼识,以眼识所识知之法,则有魔罗、或为
魔罗之名义。有耳……有鼻……有舌……有身……
有意,有法,有意识,有以意识所识知之法,则有魔罗,或为魔罗之名义。
三弥离提!凡无眼,无色,无眼识所识知之法,则无魔罗,或魔罗之
名义。无耳……无鼻……无舌……无身……
无意,无法,无意识,无意识所识知之法,则无魔罗,或无魔罗之名义。”
===============================
本经也是对那些错解世间就是涅槃的人的揭穿。
如果大乘经典是真,难道佛陀精神分裂吗?一会说五蕴是魔罗,一会说五蕴是涅槃?所
谓的了义不了义就可以解释这个???
证涅槃的刹那本就是五蕴要灭,否则不会有涅槃。
阿罗汉无余涅槃后,过去的业因为失去了成熟的条件,变成了无效业。
就说
在阿罗汉在世证涅槃的刹那,导致五蕴还会相续生起,主要是上一世的业有(有缘生的
有),从...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50
破我执(我的意思是指十结之ㄧ的”我见结”),不会认为”我”是名色。
我认为,如果没有我执(我的意思是指十结之ㄧ的”我见结”),也不会执着于名色为实
有。
要除去有个”我”的认知,很难。
基本上就快初果了。
首先要有很强的觉知作用。发现身心是身心,其中没有我。
在南传,就是清净道论第一智,名色分别智。
方法是,一直觉知自己的一举ㄧ动,进而觉知各种感受、念头。
在四念处,就是身念处一直感知身体的一举ㄧ动,
进而观察到身体的肉(地)是一生一灭,生灭无常,再生再灭与之前又不一样。
观察到身体的水(液体流动)是一生一灭,生灭无常,再生再灭与之前又不一样
观察到身体的火(温度变化)是一生一灭,生灭无常,再生再灭与之前又不一样
观察到身体的风(呼吸、筋骨支撑)是一生一灭,生灭无常,再生再灭与之前又不一样
进而体会到身体只有地水火风,身体是身体。
(如果是安那般那,就是观察呼吸一生一灭,呼吸有长有短,进而发现每次呼吸都是不
一样长短、气重气轻)
“定”到一定程度,感知力(内观)强大了,会体会到身体(色)非我,只是地水火风。
受念处、心念处,一直感知 受、心的一念ㄧ念生灭,感知力(内观)更强大了,
...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