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译为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U
发帖数: 7025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宗神会禅师对缘起法的无知
Tathagata 是如来的意思;tatha: 如;gata: 来、去; 梵文的来跟去都可以用这个字
。所以金刚经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这是梵文的 pun。Tathagata 英文有
时义译为 thus come, thus gone
garbha 胎藏
如来藏 Tathāgata-garbha
http://en.wikipedia.org/wiki/Tath%C4%81gatagarbha_doctrine
英文有时取佛性义,义译为 Buddha nature
r****r
发帖数: 755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立场,以释迦佛为外道
闻慧不需要实证就可以建立啊
至少别人忽悠你,你能够马上辨别出来,
例如现在大陆有个吕真观博士,写了本《实证佛教导论》,其中有如下言论:
《中阿含经》圣弟子的第六见处:「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常不变异
,恒不磨灭法。」因为第八识能生万法,所以《中阿含经》称之为「神」。《阿含经》
当中讲的识界、入胎识、持身识、我、取阴俱识,其实都是在讲第八识,
圣弟子的第六见处说:「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神,是表示能生万法。因为它能
生万法,所以世间万法和它不相异,所以又将它称为「世」(《杂阿含经》译为「世间
」,《汉译南传阿含经》译为「世界」。我,是指轮回中不生不灭的主体。这三种名称
,是根据它不同的体性而命名的。万法即是真如,在《中阿含经》便表述为「此是神,
此是世」。
如果正确地解读《阿含经》,就会发现大乘法并没有违背《阿含经》,而且是《阿含经
》的开展。《阿含经》没有详细开演的法义,必须由大乘经来补足,因为《阿含经》只
教人如何取证无余涅盘,没有教人如何成佛。
声闻法中已经证初果的人,绝对不会说大乘法不是佛法,因为他们必须实证六见处
,而第六见处就是在讲「我」(第八识)。大乘经讲...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
—修习七觉支的方法
班迪达尊者 著 钟苑文 译
若能充分发展七觉支,便可止息轮回之苦,由名色所组成的有情生死,得以完全停
止;
觉支同时能完全击垮十魔军──系缚我们于苦轮与轮回的内在破坏力量。
为此,佛陀与觉悟者发展七觉支,因而能超越欲界、色界与所有的无色界。
第 1 觉支 念
第一个觉支是「念」(sati ),此字多少有些让人误解的消极涵意。「念」必须
是充满活力与直接面对的,在密集禅修时,我教导「念」应跳到所缘上,完全地覆盖、
穿透,不错过任何部分。为了表达这积极的感觉,我常将之译成「观察力」(
observing power),而非「念」(mindfulness)。然而,为了简化的缘故,在此我仍
会继续使用「念」一字,但我希望读者们记住它应有的积极特质。
要充分了解「念」,可由特相、功能与现起等三方面来检视,这三者阿毗达磨──
佛教的描述──用来描写心所的传统分类。我们在此会运用它们来学习每个觉支。
念的特相、功能、现起与近因
﹝特相──非表面的﹞
念的特相是非表面的,意指念是很深刻且深奥的。如果我们丢个软木塞到河里,它
会在河面上下摆动漂浮,顺流而下;假如丢的是块石头,它立...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僧侣与科学家》
第二章 存在与不存在
宇宙可有开端?
开天辟地观念是所有宗教与科学的根本。声明宇宙连同时间和空间起源于一百五十
亿年前的“大爆炸论”[1],是说明宇宙形成的最佳科学解释。佛教对这问题的说法则
大不相同,主张原初开端的观念是错误的,认为我们这个世界乃是无量大千世界的一环
。究竟这“大爆炸”真是原初的爆炸,还是无始亦无终的无尽量宇宙中一个特定宇宙的
开端?时间和宇宙开端的观念是否有根本上的缺失?
郑:就目前所知,“大爆炸”是最能解释宇宙的源起的理论。我们认为,宇宙创生
于一百五十亿年前左右,当时有一难以想像的微小、致密和集热的能量急速膨胀,过程
中同时也形成时间和空间。
自此以后,宇宙即不断膨胀。美国天文学家哈伯在一九二九年观察到,绝大部分的
星系都以极高速度离开我们的银河系,于是理论成型。更奇特的是,距离越远的星系,
移动速度越快;十倍距离外的星系,移动速度也快上十倍。科学家从哈伯观察中推测,
所有星系都是同时从起始点移动到目前的位置。现在,我们不妨想像有一部影片拍到星
系在宇宙中各自散开,一倒带便可发现,所有星系都循着原路,在同一时间会合在太空
中的同一点上。这种见解衍生出大爆炸形成膨...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
词语解析
1、金刚:指金刚石,喻坚利之意,即以金刚之坚,喻般若体;以金刚之利,喻般
若用。历百劫千生,流转六道,而觉性不坏。
2、般若:为梵语,华语当译为妙智慧。(比世间智慧高深得多)。
3、波罗蜜:为梵语,华语译为到彼岸。众生因有我执,故陷于烦恼之苦海。倘能
从生死烦恼苦海,渡到不生不灭、清净安乐之地,即为到彼岸,即脱离了苦海。
4、经:经字当径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条路径。常道也,贯摄也,贯穿所应说义,
摄持所化众生。
5、顿悟:就是一闻法,就知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立即开悟,而明大道。(六祖
慧能为代表)
6、渐悟:由信而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次第渐修,方可悟入。顿渐虽殊,而
到彼岸则一也。(神秀为代表人物)
7、三藏:它是指经藏(佛所说的教法典籍)、律藏(戒律典籍)、论藏(所说的
法相问答,及佛弟子或佛灭后,诸菩萨所解释的经义,及辩论法相的典籍)。
【如是我闻一时】 佛告阿难,结集时必以此数字冠诸经之首,如是者,表佛说皆
如,所谓诸法如义,我闻是阿难自称,以凭信实也。一时,言说法时也,佛说般若经六
百卷,凡四处十六会,一王舍城鹫峰山七会,二给孤独园七会,三他化天宫摩尼宝藏殿
一会,...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时轮金刚法概说(下)zz
http://www.shilun.org/1_introduction/sljgjjb.htm
时轮金刚法概说
作者:陈士东
依据时轮乘中心思想的指导,该派对自然界作了划分,得出外轮、内轮、密轮三个时轮
概念,用以说明宇宙和生命在时间中的生灭规律。其中,外轮是指天体四大洲、八小洲
、山河大地等物质世界的形成、存在、变化乃至毁灭的运转规律;内轮是指人体的 (
色、声、香、味、触 ) 五种体觉、十六禅觉 ( 由初禅到四禅的禅定体察 ) 的变化规
律;密轮是指修生起次第的本尊、圆满次第的气、脉、明点等修治法门。
时轮乘对时间有着独特的计算方法,他们对宇宙的运动规律了如指掌,修持也是按规律
进行,因现象幻变是随着时间变化而运转,必须对时间进行很好把握,才能增进修持的
进度,这种把握的前提是必须学习 “ 时轮金刚时间计算法 ” 。此种算法较为复杂,
于此不便详述,其基础是要理解三轮运转的相应规律。
时轮乘指出,天地时间周期以年为 “ 时 ” ,日行十二宫,时行 21 , 600 次分为
“ 轮 ”( 时轮历上,一昼夜平均为 60 时分, 360 日 ×60=21600) ,按此周而复始
,流转... 阅读全帖
r**m
发帖数: 1825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是正遍知么? ZZ
DENG兄熟读《阿含》,引证确当,先转引如下:
“正遍知”是佛十号之一,“阿罗汉(应供)”亦是佛十号之一。被问到何者为佛,佛
陀曾说:“佛见过去世,如是见未来,亦见现在世,一切行起灭,明智所了知,所应修
已修,应断悉已断,是故名为佛。历劫求选择,纯苦无暂乐,生者悉磨灭,远离息尘垢
,拔诸使刺本,等觉故名佛。”(《杂阿含经》一○○经)另外的场合,佛陀在般涅盘
前,又说:“阿难,我所说法,内外已讫,终不自称所见通达。……阿难,当自炽燃,
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长阿含经》卷二“游行
经”)
旧译“正遍知”,梵语“Samyaksambodhi”,音译曰三藐三菩提,用意译的话,旧译“
正遍知”不如新译确切,新译为“正等正觉”,也就是能导向不共一切世间、外道之究
竟解脱的正觉菩提。用于佛之称号,梵语“Samyaksambuddha”,音译三藐三佛陀,意
译为“正等正觉者”,意味佛陀是具足正等正觉之觉者。
从DENG兄的引证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佛之“正等正觉”,是觉悟了三世一切诸
行之生灭无常,从而断除烦恼、远离尘垢、止息轮回,佛陀也正是依此 “等觉故名佛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8
比对佛教人物的年代,可以发现某事说法是否可信。以下为最近读书发现的两个疑问。
求那跋陀罗(394年-468年),又译为求那跋多罗,意译为功\\德贤,印度佛教高僧、翻译师。南北朝元嘉十二年(435年)到广州,当时宋文帝刘义隆派人迎至建康,并集力先后译出《杂阿含经》、《楞伽经》、《大法鼓经》、《相续解脱经》、《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等,对汉传佛教影响深远。卒于明帝泰始四年(468年),享年七十五。
一、胜天王般若经的梵本
如果采信上述求那跋陀罗的年代,则《大唐内典录》所说∶"『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的梵本,是于阗沙门求那跋陀,在梁太清二年(西元548年),遇到传给月婆首那。" 就是不可信的,因为西元548年,求那跋陀罗已经去世八十年了。
印顺法师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中说到此事,写成∶"「胜天王般若」∶...到了陈天嘉六年(西元五六五),月婆首那Upas/u^nya才译为华文,名『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这部经的梵本,是于阗沙门求那跋陀Gun!abhadra,在梁太清二年(西元五四八),带到建业来的。" 不知是否意识到年代的问题了。
http://www.yinshun.org....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9
比对佛教人物的年代,可以发现某事说法是否可信。以下为最近读书发现的两个疑问。
求那跋陀罗(394年-468年),又译为求那跋多罗,意译为功\\德贤,印度佛教高僧、翻译师。南北朝元嘉十二年(435年)到广州,当时宋文帝刘义隆派人迎至建康,并集力先后译出《杂阿含经》、《楞伽经》、《大法鼓经》、《相续解脱经》、《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等,对汉传佛教影响深远。卒于明帝泰始四年(468年),享年七十五。
一、胜天王般若经的梵本
如果采信上述求那跋陀罗的年代,则《大唐内典录》所说∶"『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的梵本,是于阗沙门求那跋陀,在梁太清二年(西元548年),遇到传给月婆首那。" 就是不可信的,因为西元548年,求那跋陀罗已经去世八十年了。
印顺法师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中说到此事,写成∶"「胜天王般若」∶...到了陈天嘉六年(西元五六五),月婆首那Upas/u^nya才译为华文,名『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这部经的梵本,是于阗沙门求那跋陀Gun!abhadra,在梁太清二年(西元五四八),带到建业来的。" 不知是否意识到年代的问题了。
http://www.yinshun.org....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0
(三)「偈颂品」相关经文
魏译 T16n0671_p0583c08(00)
我姓迦旃延,  首陀会天出;
为众生说法,  趣于涅盘城。
是过去行路,  我及彼诸佛,
三千修多罗,  说于涅盘法。
欲界及无色,  佛不彼成佛;
色界中上天,  离欲成菩提。
唐译 T16n0672_p0638a16(00)
「我姓迦旃延,  净居天中出;
为众生说法,  令入涅盘城。
缘于本住法,  我及诸如来;
于三千经中,  广说涅盘法。
欲界及无色,  不于彼成佛;
色界究竟天,  离欲得菩提。
------------------------------
这段说明「偈颂品」的佛,姓迦旃延,在色界究竟天成佛,不是人间成佛的释迦佛。
梵本 789 颂
吠陀祠祀与供养,以及法等又重兴
议论长行短颂等,释义我闻惑世间
Verse 789
The Vedas, worship, and charity will again prevail with the revival of the Dharma; by narratives, histories, prose-composition...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11
摘自:
http://www.szjt.org/xuexiu_daoh/rufozhijian/contents/fodao_15.h
我还没有细看,就贴过来了. 好像还是不太谨慎, 呵呵. 可以多看几位法师的讲法,相互
印证比较. 我觉得讲得非常好.
------------------------------------
三十七道品之四神足
尊者雷迪

现在我将简要描述“神足”(iddhipadas),这个字的解释是:「证得圆满的境界
(ijjhanam iddhi)。」(译按:依照PTS巴利字典的说法,“iddhi”此字在英文中找
不到对应字,因为在欧洲并没有这样的观念,也没有单独使用的“iddhi”,其主要的
意义是指一种能力。而根据本文的脉络,无论是“iddhi”或“iddhi padas”并不是指
超自然的神力,而是指在法上修持的成就基础。本译文中,将“iddhi”译为“如意”
,“iddhipadas”译为“神足”,以示区别。)
在佛陀的教法中,总共有五种“如意”(iddhi),分别是:
对於诸如“名”、“色”等需要特别的知识,达到圆满的境界。
对於诸如“苦圣谛”等... 阅读全帖
f*****a
发帖数: 253
12

【推荐】谈忍辱和吃亏——别人骂你、批评你的时候,你要向他致敬、感激他的深恩大
德!
别人骂你、批评你的时候,你要向他致敬、感激他的深恩大德!
不必回头看骂你的人是谁
广钦老和尚说:受戒是受忍辱。
耳听得别人骂你,刺激你,而不理会,那就是戒。
与其别人说你好话,远不如别人骂你来得痛快。
别人骂你、批评你的时候,
是冒着作恶、折损福德的危险来提醒你
要积福,
你应该自我反省
向他致敬
感激他的深恩大德!
————————————————
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无怨,必为人尊。
——《四十二章经》
一、忍力最大
世间最大的力量是“忍” ,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
任何力量在忍者的面前,都要甘拜下风。
所以,《罗云忍辱经》说:
忍之为明,愈于日月。
龙象之力,可谓盛猛,
比之于忍,万不如一。
七宝之耀,凡俗所贵,
然其招忧,以致灾患;
忍之为宝,终始获安。
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
《法句经》说:
“舍恚行道,忍辱最强。”
二、忍的真义
忍辱,是对无端横逆,能不以“忿怒心”迎之,而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因此,能忍的人,并不是懦夫,是勇敢的,有力量的。
忍,是一种认...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心经略说
心经略说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95.htm
黄念祖老居士主讲
以一九八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心经两种形式
玄奘大师承受本经的殊胜因缘
经题
经文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一、心经两种形式
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其
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作
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季共有七
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玄奘、罗什
两大师译本的不同,乃由于他们的简化,心经正宗分(即常见的心经)只二百多字,首
尾两部份所占的百分比数过大,为了重点突出,故删除未译。
现在把玄奘大师没有译出的部份,简单介绍于下:
甲、序分(证明分),‘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
俱,尔时婆伽梵入深明法门三昧,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蜜多深妙
之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尔时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自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
佛的聚会在王舍城灵鹫山,很多...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篇无名氏的心经注解
正在学习心经。看到一篇注解(无名氏所做),感觉非常好, 推荐一下。
摘自 http://www.hudong.com/wiki/%E5%BF%83%E7%BB%8F
顺便一句,前面有人对“色受想行识”中“行”的意思,有疑问。这里也是解释为“行
为”,宣化上人也是解释为“行为,去做”等等意思。
******************************************************************
心经 - 概述
心经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 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 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
卷中的一节。 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
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共有八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
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
品般若》。
...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六章 初转法轮

    八支道中胜,四句谛中胜;
离欲法中胜,具眼人中胜。
——《法句经》
前绪
古印度因其著名的哲学家和宗教师而闻名于世。他们对人生以及人生目的有着各
种不同观点和见解。《长部》中的《梵动经》讨论了佛陀时代流行的六十二派哲学思想。
与当时宗教信仰大相径庭的是顺世派的断灭论,叫做车婆克,以其创始人命名。
根据古印度的顺世派(1)(巴利语和梵语称之为--lokayata),人死之后,丢下他产
生的一切能量,不再有任何存在。在他们看来,死亡是一切存在的终结,只有现在才是
真实。“尽情地吃喝玩乐,死亡将降临每一个人身上。”这好象就是他们的思想体系。
他们主张“宗教是愚昧的背,精神方面的病态。”“道德是一种欺骗,只有及时行乐才
是真实。”死亡是生命的终止,不相信一切善良、高贵、纯净和悲悯的东西。纵欲主义
,自私自利,对庸俗意念的断然肯定等被认为是一种荣耀。人们不需要控制自己的情欲
和本能,因为这些全是人类的自然产物。”(2)
另一种极端思想认为,解脱只能由严酷的苦修而达到。这完全是一种宗教思想,
被当时享有盛名的宗教团体的苦行僧所信奉。在菩萨精进求证佛道时,侍奉他的五...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329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久离恐怖的佛陀(转载)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游化,住在摩鸠罗山。那时,佛陀身边的侍者还不是尊者阿难
,而是尊者那伽波罗。
这天傍晚,天色才暗,天空飘着细雨,又有间歇的闪电,佛陀在室外的空地上经行。
这时,三十三天的统领释提桓因,知道佛陀在屋外经行,於是变化出一座毘琉璃宝
塔,带着去拜见佛陀,以表示对佛陀的崇敬。当他见过佛陀,向佛陀顶礼後,就跟随在
佛陀後面经行。
佛陀为了提供天帝释多一些经行的机会,所以经行的时间,比平常要久。尊者那伽
波罗看不到佛陀後面的天帝释,更不知道佛陀比平常经行的时间久,是为了天帝释。而
依据当时的惯例,侍者要等到所侍奉的老师结束禅修後,才能去睡觉,所以尊者那伽波
罗一直没办法就寝。
或许是因为感到太疲惫了,尊者那伽波罗开始想办法要让佛陀停止经行,以便自己
可以赶快去睡觉。当时,摩揭陀国人有一个习俗:当小孩子夜间哭闹不停时,大人们便
说,住在摩鸠罗山的摩鸠罗鬼来了,小孩就会害怕而停止哭闹。尊者那伽波罗竟然异想
天开,想装成摩鸠罗鬼来吓佛陀,以为佛陀会害怕而停止经行。於是,尊者那伽波罗就
将一件毛织物翻转过来,披在身上,让自己身上看起来像是长满了长毛的摩鸠罗鬼,然
後躲到佛陀经行小路的...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7
《正知--时时彻知无常》(内观研究所) (2012-09-10 )
每当有人请求佛陀讲解sati (觉知/正念),他的开示总是包括正知(sampajan
na)这个词。
Katama ca bhikkhave, samma-satisamma-sati? Idha, bhikkhave, bhikkhu
kaye kayanupassi viharati atapi sampajano satima vineyya loke
abhijjhadomanassam.1
「比丘们,什么是正确觉知(正念)呢?在这里,禅修者热诚安住于时时彻知和正确觉
知,就身体观察身体,去除对这个世间(心和物质)的贪爱和瞋恨的习性。」(注1)
从这段话可以明白看出,按照佛陀的意思,只要谈到正念(sammasati)或念处(s
atipatthana),总是离不开正知,也就是离不开般若(panna,慧)。否则就只是念住;
只是忆念或觉知而已。
在经藏里,佛陀针对「正知」这个词给了两个解释。在《相应部》(Samyutta Nik
aya)中,他对「正知」作出如下的定义:
Kathanca...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18
一时,佛在舍卫城(Rajagadha)。城中有一施主(Pindadayaka),财富圆满如多闻天
子(Vaisravana,四天王中北方天王,佛教中为护法并恒施福之神。《法华义疏》云:
“恒护如来道场而闻法,故名多闻天子。”),崇奉外道宗派,娶妻后过着幸福美满的
生活。不久,其妻生下一子,肤色金黄,头如宝伞,鼻形妙高,具种种相好。施主为孩
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以牛奶、酸奶及酥油等各种食品喂养
,孩子如海中莲花般迅速成长起来。到他蹒跚学步之时,施主为他买了只聪明活泼的小
母狗(Soni)。这只狗不喜外道,喜欢内道,每次见到外道信徒总是发狠狂吠,扑上去
撕咬他们的衣服,看见内道比丘(Samana Bhikkhu)时却高兴地摇尾、转绕、舔脚,如
是等等,行为十分恭敬。
我等大师释迦世尊(Bhagava)及十方三世诸佛(Buddha),均具有二种智慧、四无畏
(Catasso Appaman Nayo,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尽苦道无所
畏)、七菩提支(Saptabodhyanga,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
、定觉支、行舍觉支)、八...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涅槃本身也是一种识
【 比丘,应如是问:
水、地、火、风于何处不坚住?
长、短、细、粗、净、不浮于何处不坚住?
名与色于何处灭尽无余耶?
有此解答:
不可见无量之识,于一切处舍弃2。
则于如是之处所,水、地、火、风不坚住。
于此处,长、短、细、粗、净、不净亦然。
于此处,名与色灭尽无余。
由识之灭,此[一切]之灭也。’”】

2 日译版paham谓不明其义,从觉音注而译为“偏通”。这样和前文连起来“偏通”甚难
解其
意义。依据水野博士之巴利辞典,paham就是Pajahati的PPr,pajahati是舍离
或舍弃
之义,而译为一切处舍去较妥当。

==================================

这一段是台湾元亨寺版翻译,不可见,无量,一切处都正确翻译了,却错误翻译了pabh
am。

注意,...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0
五部大论的《中观论》依梵文应该译为《入中论》。
藏传的习惯,将所有印度中观的著作都称为《中观论》。不过依汉传的习惯,《中观论
》是专指龙树的著作;月称的著作,法尊法师译为《入中论》Introduction to the
Middle Way,这是中观的入门书。

右。
B***o
发帖数: 133
21
心经略说
2011-08-22 21:23:06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98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这是先师夏莲老讲《心经》时的一句宝贵开示..... 正
是画龙点晴。修行无论那一宗,都必须以般若为导引,才能直趋觉岸......(以一九八
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心经两种形式
玄奘大师承受本经的殊胜因缘
经题
经文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一、心经两种形式
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
其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
作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季共有
七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玄奘、罗
什两大师译本的不同,乃由于他们的简化,心经正宗分(即常见的心经)只二百多字,
首尾两部份所占的百分比数过大,为了重点突出,故删除未译。
现在把玄奘大师没有译出的部份,简单介绍于下:
甲、序分(证明分)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尔时婆伽...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6)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六节课
昨天讲了“三轮体空”的布施是一切布施中最殊胜的,这种福德资粮所摄的果位——佛
的庄严色身并不存在,因为凡有相状皆非究竟实相。今天继续讲: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
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
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
须菩提问佛陀:“世尊,将来很多众生听到如此甚深的般若法门,能否生起真实的信心
?”佛告诉须菩提:“你不要这么说。我灭度后末法五百年时,有持戒清净、修积福德
的三藏法师,将对《金刚经》生起无比的信心,这一点毋庸置疑。你要知道,这些人不
是一般的缘分,他们往昔并不是在一尊佛、两尊佛、三四五尊佛面前种过善根,而是在
无量千万尊佛前种过善根。乃至有人听闻《金刚经》的词句,仅仅生起一念清净的信心
,须菩提,如来以无漏智慧悉能了知彻见,此众生将获得无量福德。”
〖...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六节课
昨天讲了“三轮体空”的布施是一切布施中最殊胜的,这种福德资粮所摄的果位——佛
的庄严色身并不存在,因为凡有相状皆非究竟实相。今天继续讲: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
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
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
须菩提问佛陀:“世尊,将来很多众生听到如此甚深的般若法门,能否生起真实的信心
?”佛告诉须菩提:“你不要这么说。我灭度后末法五百年时,有持戒清净、修积福德
的三藏法师,将对《金刚经》生起无比的信心,这一点毋庸置疑。你要知道,这些人不
是一般的缘分,他们往昔并不是在一尊佛、两尊佛、三四五尊佛面前种过善根,而是在
无量千万尊佛前种过善根。乃至有人听闻《金刚经》的词句,仅仅生起一念清净的信心
,须菩提,如来以无漏智慧悉能了知彻见,此众生将获得无量福德。”
〖后五百岁〗有两种说法:1、通常指现在五浊兴盛的末法时代,“五百”不是一个具...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十节课
前面说不管是预流果、一来果,都必须远离执著,证悟法无我空性,否则连自果的解脱
也无法获得,同时还提到沙门四果如何包括在“二十僧伽”中。昨天已经讲了两个,今
天接着讲第三个不来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佛陀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不来果圣者是否认为:我已经得到了不来果?”须
菩提回答:“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不来果虽然在名言中不来欲界,但胜义之中没
有来与不来的分别,这才是真正的不来果。”
〖阿那含〗:亦名不来果、不还果,是小乘三果。此果断除了五种“顺下分结”[ 顺下
分结:使众生不能脱离欲界的烦恼,包括坏聚见、戒禁取见、怀疑、欲贪、害心。]、
欲界的最后三品修惑,能安住于色界或无色界,不需要再来欲界受生,故称为“不来”
。不来果有10个僧伽位,即1个不来向、1个中般、3个生般、3个超越、1个现法寂静、1
个身证。
与前一样,不来果虽在名言中不来欲界投生,但依胜义理论观察,所谓“来”与“不来
”根本不可得。
按理来说,佛经理应由弟子提问,释迦...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六节课
昨天讲了“三轮体空”的布施是一切布施中最殊胜的,这种福德资粮所摄的果位——佛
的庄严色身并不存在,因为凡有相状皆非究竟实相。今天继续讲: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
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
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
须菩提问佛陀:“世尊,将来很多众生听到如此甚深的般若法门,能否生起真实的信心
?”佛告诉须菩提:“你不要这么说。我灭度后末法五百年时,有持戒清净、修积福德
的三藏法师,将对《金刚经》生起无比的信心,这一点毋庸置疑。你要知道,这些人不
是一般的缘分,他们往昔并不是在一尊佛、两尊佛、三四五尊佛面前种过善根,而是在
无量千万尊佛前种过善根。乃至有人听闻《金刚经》的词句,仅仅生起一念清净的信心
,须菩提,如来以无漏智慧悉能了知彻见,此众生将获得无量福德。”
〖后五百岁〗有两种说法:1、通常指现在五浊兴盛的末法时代,“五百”不是一个具...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十节课
前面说不管是预流果、一来果,都必须远离执著,证悟法无我空性,否则连自果的解脱
也无法获得,同时还提到沙门四果如何包括在“二十僧伽”中。昨天已经讲了两个,今
天接着讲第三个不来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佛陀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不来果圣者是否认为:我已经得到了不来果?”须
菩提回答:“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不来果虽然在名言中不来欲界,但胜义之中没
有来与不来的分别,这才是真正的不来果。”
〖阿那含〗:亦名不来果、不还果,是小乘三果。此果断除了五种“顺下分结”[ 顺下
分结:使众生不能脱离欲界的烦恼,包括坏聚见、戒禁取见、怀疑、欲贪、害心。]、
欲界的最后三品修惑,能安住于色界或无色界,不需要再来欲界受生,故称为“不来”
。不来果有10个僧伽位,即1个不来向、1个中般、3个生般、3个超越、1个现法寂静、1
个身证。
与前一样,不来果虽在名言中不来欲界投生,但依胜义理论观察,所谓“来”与“不来
”根本不可得。
按理来说,佛经理应由弟子提问,释迦...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oudu (青青子衿),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何新世界史札记:基督教也有一部伪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2 15:04:13 2013, 美东)
何新世界史札记:耶稣是人还是神?
公元4世纪,基督教虽然取得合法地位,但教内并不太平。君士坦丁大帝的米兰敕令宣
布基督教合法化以后,出现的问题是基督教中教派林立,对教义的解释因人而异,争论
不休。
于是君士坦丁大帝决定召开一次神学辩论会来统一认识,这就是早期基督教史上著名的
尼西亚神学会议。
尼西亚会议辩论的最重要主题之一,就是关于耶稣的神性问题——耶稣究竟是神还是人?
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因为犹太教认为宇宙间只有唯一神——上帝存在。而罗马的密特拉
教认为,除了上帝宇宙中还有许多神存在。
基督教是耶稣传布的宗教。那么耶稣是人还是神?以及圣母玛利亚是人还是神?如果耶
稣只是凡身,那么他是否真正的救世主?基督教本身的神性何在呢?
尼西亚会议(即第一次基督教大公会议)于公元325年在小亚细亚的尼西亚城召开。
尼西亚会议的参加者有两派。多数一派主...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厉鬼“阿甲”
Z.T.
在上师的家乡,流传着一个故事。上师嘱我录下,其中密意,不言而明。
在四川阿坝州下阿坝洼多村,有个喇嘛叫阿甲,专修莲花生大师忿怒咒,此人精进异
常,却乏悲心,于菩提心 法全不修及。因持莲师忿怒咒满一亿遍,贡高我慢,目中无
人,无般若智慧,遂致走火入魔,终而自杀。因其持咒修得定力,而成厉鬼。此鬼生时
贡高,死后仍自大 无比,每见出家人过来,便叉双腿,站于两山间,令其从裤裆下而
过,见土司贵人,也是如此。因无神通,钻其裤裆者多不知已受其辱。村中有位修证极
好的老太太 已证得天眼,看到这事,广为传扬,人们遂知。一次,五世嘉木样来阿坝
,路过两山间,遥见此厉鬼叉腿于山间,想叫他钻裆,嘉木样佯装不识,偷握白芥子,
到近 前,抛打芥子,将厉鬼打下山崖。
此后,厉鬼仍不改悔,老在村里显身,自 称是"阿甲活佛",屡屡做祟,迷人到河中
淹死。村人遂请江贡活佛的舅舅谢朗仁波且做大威德诛法火供,降伏厉鬼,令其护法。
至今,该厉鬼虽被摄伏,仍有慢 心,亦乏悲心,仍不能超脱。因他分别心大,对洼多
村的村民多有护持,别的村子必须在每年秋月19日给他烧供,不然他总会制造违缘。
江贡活佛开示说:法门再好,仍要...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来点儿真格的---断

http://agama.buddhason.org/ad/adSearch.php?keyword=%E6%A2%B5%E8
庄春江的解释是 :
brahmacariy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圣洁的生活」(the holy life)。按:「梵行」
为「梵」(brahma,音译为「婆罗门」)与「行」(cariya,另译为「行为」)的复合词,
应是指修往生梵天界的行为,判断是当时「婆罗门」宗教思想的传统用语,成为「修清
净行」的意思,而为佛陀所沿用。
可能是佛陀当时婆罗门教的用语。
是否只是后期的印度教的用语,非佛陀当时婆罗门教用语?
这就不知了,要请教SeeU
但可能不是。
因为印度教出现较晚,后于大乘,也后于南传巴利文阿含的形成。
G****t
发帖数: 1799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萨钦哲仁波切:三现分
宗萨钦哲仁波切:三现分
来自: 央金(不如去玩儿) 2010-09-07 03:27:23
(编按:宗萨钦哲仁波切于2003年在新加坡开示「三现分」,这是有关三种感知的教授
。在第一天的开示里,仁波切论及学佛闻法的动机──「我们为何要听闻佛法?」以及
「三现分」中的「不净现分」,亦即第一种感知「不清净感知」。)
临终中阴
我们首先讨论动机发心。你们现在在这里一定有很好的理由,特别是在周末,你们有很
多事情可以做,却牺牲那些事情来到这里!尤其是有些人已经听过这个教法很多次了,
却仍然决定牺牲别的事情来这里。当然,你们可以响应说,来这里是为了接受教授,为
了听闻佛法。有时候我们是因为传统而如此做,或因为这样做是对的,或因为某位宗教
老师刚好来这里开示,而你觉得有义务要来,假如你不在这里,特别是亚洲人,可能会
觉得丢脸,我们觉得至少应该把房间填满。这可能就是动机,我们并不知道。
检视自己的动机很重要,但愿这触发我们想要接受教法的动机,能够使我们成佛。我说
「但愿」,是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听闻教法或修持佛法并不是为了要成佛。成佛几乎
像是:假如发生的话很好,没有发生也没关系。大多时候我们去寺庙...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1
禅修前行
我现在解说如何修习禅定。开始前,跪下来,双手合十置于心前,虔诚礼敬三
宝,口诵下文:
Arahaṃ sammā-sambuddho bhagavā:
Buddhaṃ bhagavantṃ abhivādemi
薄伽梵[7]是阿罗汉、正自觉者:
我顶礼佛陀、薄伽梵。(一拜)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Dhammaṃ namassāmi.
法由薄伽梵善说:
我崇敬法。(一拜)
Su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Saṅghaṃ namāmi.
薄伽梵的僧伽弟子行道正善:
我礼敬僧伽。(一拜)
以你的意、语、行表达对佛陀的敬意: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a.
礼敬薄伽梵、阿罗汉、正自觉者。 (三遍)
归依三宝:
Buddhaṃ saranaṃ gacchāmi.
Dhammă...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印顺法师对中论的诠释,
其他人的注释, 看的也是大同小异
-----------------------------
观六情品第三
世间,不但指山河大地;反而主要的是指有情的自体。阿含经中有人问佛:什么是
世间,佛就拿『眼是世间,耳鼻舌身意是世间』答复他。不断变化中(世间)的现实生命
,由过去的业力所感;感得的,佛说是五蕴六处六界。这蕴处界的和合是有情的自体。
有了有情的自体,就有来去的活动。所以外人建立实有的六情,目的还是成立来去,来
去成立了,一切也自然成立。六情,理应译为六根。什公却译做六情。情是情识,这是
因为六根与六境相涉,有生起六识的功能。同时,六根和合是有情的自体。眼等五根取
外境;意根取内境,他就是情,能遍取五根。五根与意根,有密切的关系,五根所知的
,意根都明白;有了意根,才有五根的活动。六根中意根是重心,所以就译为六情了。
蕴处界,这是一般的次第,但古时却每每是六处为先,阿含经中的六处诵,就是专谈这
六处中心的世间集灭的。我们的一切认识活动 [P103] ,就因为这六根,六根照了六尘
,引发心理的活动──六识。根境识三者和合就有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
有等...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印顺法师对中论的诠释,
其他人的注释, 看的也是大同小异
-----------------------------
观六情品第三
世间,不但指山河大地;反而主要的是指有情的自体。阿含经中有人问佛:什么是
世间,佛就拿『眼是世间,耳鼻舌身意是世间』答复他。不断变化中(世间)的现实生命
,由过去的业力所感;感得的,佛说是五蕴六处六界。这蕴处界的和合是有情的自体。
有了有情的自体,就有来去的活动。所以外人建立实有的六情,目的还是成立来去,来
去成立了,一切也自然成立。六情,理应译为六根。什公却译做六情。情是情识,这是
因为六根与六境相涉,有生起六识的功能。同时,六根和合是有情的自体。眼等五根取
外境;意根取内境,他就是情,能遍取五根。五根与意根,有密切的关系,五根所知的
,意根都明白;有了意根,才有五根的活动。六根中意根是重心,所以就译为六情了。
蕴处界,这是一般的次第,但古时却每每是六处为先,阿含经中的六处诵,就是专谈这
六处中心的世间集灭的。我们的一切认识活动 [P103] ,就因为这六根,六根照了六尘
,引发心理的活动──六识。根境识三者和合就有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
有等...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50
34
阿赖耶识与修行
——摘自《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华夏出版社,2010年)
作为心体的第八阿赖耶识,在《阿含经》中已见提到。如唐译《本事经》 卷三、卷六
佛说“害阿赖耶”、“灭阿赖耶”;《增一阿含经﹒如来出现四德经》中佛说世间众生
爱、乐、欣、熹阿赖耶。此阿赖耶,释为着落处、依处、窟宅、家、藏,指被末那识执
为内在自我的深层心识或心体。
到部派佛学,对深层心识的探讨,成为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建立了“细意识”、“有分
心”、“根本识”、“一味蕴”、“穷生死蕴”、“果报识”、“实法我”、“胜义补
特伽罗”、“异熟果识”、“根本蕴”、“非即蕴非离蕴补特伽罗”等深层心识,以解
释仅用六识说难以说清的轮回主体和随眠(潜在的烦恼)等问题,实际上都是阿赖耶识
的“密意说”。但其说法较显粗糙,与诸法无我之佛法核心义较难调和,不足以圆满解
释心识及轮回现象,互相之间也争议不决。后来大乘唯识学依据《解深密经》、《阿毗
达磨大乘经》、《楞伽经》、《密严经》等,用第八阿赖耶识来代替部派佛学所立细意
识、有分心等,对此识作了精致的论述,建立了以阿赖耶识为本的阿赖耶识缘起论。
阿赖耶(梵ālaya),亦译阿梨耶、...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49
35
来自主题: NJU版 - 宋氏三姐妹学历钩沉
宋氏三姐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光耀后人的篇章,在关于她们传奇经历的各种著述
中,其时留学美国卫斯理女子学院的岁月被描述得如同昨日。
在彼时的美国,除了Wellesley College(译为卫斯理学院)外,还同时存在过另外
一所读音极其相似的Weslegan College(译为威斯理安学院)。威斯理安学院(Wesleyan
College)坐落于美国南部佐治亚州的梅肯市(Macon,Georgia),卫斯理学院(
Wellesley College)则位于北部的马萨诸塞州。在历史渊源上,两校存在着千丝万缕的
关系。宋氏三姐妹究竟是在哪个学院?她们三人是在同一座学院完成学业的吗?
一、留学肇始:宋霭龄与威斯理安的情缘
1904年,年轻的宋蔼龄登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前往彼岸求学。
她是随同父亲的朋友步惠康牧师一家前往。步牧师是宋蔼龄的父亲宋耀如在万德毕尔
特大学的同窗好友。也正是得之于他的大力引荐,宋蔼龄才得以进入位于佐治亚州梅肯市
的威斯理安女子学院入学就读。
在中国名不见经传的威斯理安学院在当时的美国可是大名鼎鼎,因为这是美国第一所
得到政府认可的女子大学,属于卫理公会教派,是专为
a*****a
发帖数: 1085
36
你这个56,态度比水平要好,呵呵。实质性内容译为substantial contents要好一些吧,
我拿不准的是意向性协议,只好简单译为general agreements。
C*********g
发帖数: 3728
37
转一篇刘道玉的青年时代,看看他老人家的反思精神。
貌似他老人家喊口号是一以贯之啊。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
因为刘维宁而想起了校友刘道玉
最近网上报道方舟子又开始了新的打假活动,目标是“首席科学家”刘维宁,
并称他是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先生的公子,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件往事。那是在
上世纪80年代的初期,一天我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偶然发现《化学通报》1982年
第11期的“读者,作者,编者”栏目中刊登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史专家袁翰青院士
等的一封信,指出刘道玉在该刊1982年第6期上发表题为《征服“不可驯服”元
素的启示》一文中的错误,因为当年刘道玉先生正在母校武大校长任上,所以引
起了我的关注,印象自然很深,感觉母校的校长犯这样的错误,有些难堪。
近三十年过去了,又见到刘先生的儿子犯了类似的错误,难道真的“有其父
必有其子吗”?为了让朋友们详细了解该文中的错误,我将袁先生信的原件抄录
如下:
《化学通报》编辑部:
我们都是重视和喜爱《化学通报》的读者,最近我们读了《化学通... 阅读全帖
G***Y
发帖数: 9698
38
来自主题: Cantonese版 - 香港亚视落幕 广州观众叹当年
亚视落幕广州观众叹当年
日期:[ 2016-04-03 ] 来源:[信息时报]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吉媛媛
陪伴了观众59年的亚视,虽然惨淡落幕,但在59年的时间里也创造了华语电视的一段
辉煌历史,制作过很多经典剧集,这些闪闪发光的过往,几代观众朋友和亚视一起见证。
4月1日亚视正式停播,不少网友在微博上“忆往昔”,一部部经典剧集的海报、一个
个鲜活的经典角色剧照、一段段充满人情味的点滴回忆在微博“洗版”。亚视熄灯之后
,多位亚视的忠实观众和《信息时报》记者分享了他们与亚视的故事——亚视,是我们
成长的一部分。
文化影响
《大地恩情》更新了对风俗的“知库”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亚视前身丽的电视台成为了广州观众接触香港电视的一个重要
窗口,从未见识过的粤语电视剧和粤语节目,让母语为粤语的广州本土观众感到既兴奋
又新奇。
观众李先生说:“那时候收看丽的没有正式的渠道,大家都在天台竖一根天线,几乎
家家户户都有,场面还是蛮壮观的。看到粤语电视剧很兴奋,因为广州很少能看到粤语
的节目,所以不管好不好看,当时觉得有得看就很满足。”
新事物的到来更新了很...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6668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BMN66 (rain),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成为首位获奖中国作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1 09:55:47 2012, 美东)
中新网北京10月11日电(刘欢)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已于北京时间19:00公布。中国作家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著称曾屡次获奖
莫言原名管谟业,于1956年生于山东省高密县,童年时因经济贫困和政治上受歧视
,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12岁读五年级时因“文革”辍学回家,在农村劳动多
年。1976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政治教员、宣传干事。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鲁迅文
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自1980年代中期起,莫言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
复杂情感。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新奇著称,作
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例如成名作《红高粱家族》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
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在“屎尿横飞”的场景之间,是演...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40
来自主题: Xibei版 - 论作爱与做爱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ebRadio 讨论区 】
发信人: huochai (买女孩的小火柴), 信区: WebRadio
标 题: 论作爱与做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7 11:53:29 2014, 美东)
这个贴始于大鱼问我,为什么狐老道是“作法”而不是“做法”。答他的时候习惯性扯
淡远了,于是单独列个贴讨论一下。
这是个大题目,牵扯到两个动词的区别,“做”与“作”
貌似前者倾向于具体的特指的行为,而后者则是抽象的广义的行为,但很多时候区别也
没有那么泾渭分明。
语言文字学家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一书中提出的意见,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
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色彩重一点
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
价,作曲,作文,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不过,吕叔湘认为,区别的标准不是
绝对的,遇到没有把握的词,他宁可写“作”不写“做”。
回到“做法”还是“作法”。 “作法”一般来说有三种用法:1.旧时指道士等施行法
术;2.写文章或绘画等的方法,如“小说作法”、“国...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anslation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Translation
标 题: 【征文】不是生蚝,就是石球——读莎剧《亨利四世》中译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25 15:33:09 2012, 美东)
上周去听莎学讲座,前一晚临时补习被称为莎士比亚最出色的历史剧《亨利四世》,翻
开第一页:
“So shaken as we are, so wan with care,
Find we a time for frighted peace to pant,
And breathe short-winded accents of new broils
To be commenced in strands afar remote.”
一边查字典,一边仍不甚了了。于是重施大学时的故伎,从网上找来一个中译本,中英
对照读得省力。中译本的第一句让我眼前一亮:
“在这风雨飘摇、国家多故的时候,我们惊魂初定,喘息未复,又要用我们断续的语音
,宣告在辽远的海外行将开始新的争战。”
开首连用四个成语,似比英文更提升语言的雅丽;对我这样...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征文】金安平初印象——在美国上儒家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21 15:24:13 2013, 美东)
金安平是搞中国历史的台湾美籍教授;大家更熟悉的是她为张家四位才女(元和、允
和、兆和、充和)写的传记《合肥四姐妹》——说来耶鲁几位女教授都拿百岁高龄的同
事张充和做文章,除了金安平写传,孙康宜录其昆曲生涯,作《曲人鸿爪》;编其
书法,作《古色今香》。
以前在讲座上见过金安平,最有特色的是她眯成一条缝的眼睛,似乎永远也睁不开。这
学期开学,试听了她的左传史记、儒家传统两门课,印象刷地一变。她虽然眼睛和声音
都不大,但一开口便流露出对专业的强烈的热爱与信心。她用英语主讲,引用四书五经
时则中英文并举。原文背得既熟,翻译又准确而不带半点模糊;且中英文切换之际没有
丝毫思考余地,脱口而出,显然双语文字了然于心。学生问孔子自己是否用过“儒”,
她说这是个好问题——她很注意鼓励学生——一边回忆孔子说“君子”多,几乎不用“
儒”……突然想起《论...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3446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ci (海螺子),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一部关于iPhone的惊险小说(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24 03:42:01 2012, 美东)
你真的认为iphone只是一部手机么?告诉你iphone中的惊天秘密
闲言不表,直奔主题。我是一个程序员,上周参加了一个开源软件交流大会,其实会上
并没有听到什么新鲜的东西。但是在会中,偶然间听到了一个关于iphone的秘密,却着
实令我震惊了,事情具体是这样的,听我慢慢道来。大会是上午9:00点开始,主持人
寒暄了一会,就由国内国外的一些it行业的从业人员来分享自己在开发中的一些经验,
心得等等!由于我是被.派来参加的,所以,本来也没什么兴趣,于是就在下面悄悄的
玩起了手机。我旁边坐的是一位文质彬彬的台湾人,个子不高,带着眼镜,书生气很浓
,大概40岁上下,他也没怎么听大会的内容,看我在玩iphone,就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我
聊了起来。我们简单的互相介绍了一下,他告诉我他叫Vincent,是个美籍华人,在美
国工作了很久,去年刚刚回台湾,... 阅读全帖
f*******d
发帖数: 339
44
译的不太准确, scalar field 应译为标量场, dark energy 一般译为暗能量。
唉, 两年前我就知道这个塌缩的结果, 还和当时的老板讨论过,
不过没想到要深入研究下去写成文章, 因为当时觉得没太大意义,而且以前也有人写过文章。
现在想想亏了, 后来Steinhardt, Ovrut, Turok, Linde 这些大腕往string, Supergravity 上一扯,
硬是把这玩意炒火了。
m***e
发帖数: 428
45
黄有光:十年后回顾杨小凯的贡献
2014年07月11日 14:37 来源于 财新网
大家强调后发优势,他强调后发劣势;大家强调民主,他强调共和;多数人对中国经济
发展前景持乐观看法,他认为如果没有在基本制度上进行深入的改革,则经济发展难以
长期持续
黄有光 ∣文
中国改革开放后出国成大名的几个学者之一杨小凯,患上肺癌数载,终医疗无效,
不幸于2004年七月七日早七时(七七)49分离开了世界。当时我已经写过纪念杨小凯的
文章。弹指一挥,十年过去。根据以前的资料修改补充成为本文。为求真实与对历史的
见证,本文采取实话实说的原则。
杨小凯到Monash大学任职
我于1987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访问时,杨小凯打电话给我,有意到澳大利亚Monash
大学任职(我于1974-2012年都在此大学工作)。我读了他寄给我的好文章, 又知道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杨曦光(“文革”时因撰写 《中国向何处去?》的文章而被打成“现
行反革命”而入狱十年), 马上安排他到Monash 大学任讲师 (1988), 以后又支持他
于1989年升任高级讲师,于1990年获终生教职,1993年升任教授(Reader), 200...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255
46
来自主题: Pharmaceutical版 - 中文剂型的英文翻译
膏药类的贴剂,外涂类的膏剂,口中含着的含片类,喷雾剂,膏剂译为cream,气雾剂
译为aerosol,但不知是否对,另外两个不知到如何翻译,谢谢。
a****o
发帖数: 124
47
非常感谢sasa. 这篇文章好。
转一下(原文在博览群书2007年第3期):
“合法性”与“正当性”译词辨
刘 毅
英文中的“Legitimacy”应当译作什么?“合法性”,抑或“正当性”
?如果译成“合法性”,那么“Legality”又作何称呼?Legitimac
y/Légitimité(法文)/Legitimitt(德文)与Legal
ity/Légalité(法文)/Legalit
at(德文)这一对概念在西方学术思想源流中,特别是在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之为核心逐渐形成了一个特定的问题域和问题史,有相当规模
的学术论著是以之为主题或与之相关的。“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众多涉及该主题的著
作文章被翻译过来,拓展了汉语思想的视野和畛域。但是,问题亦随之而来:Legi
timacy和Legality究竟应当译作什么?答案可谓五花八门,莫衷一是。
试以几个重要且典型的译著为例:哈贝马斯的著作“Faktizitt undG
eltung”的中译本《在事实与规范之间》中,译者将Legalitt译为“
合法律性”,将Legitimitt译为“合法性”。同样是德文著作
m****s
发帖数: 18160
48
来自主题: board版 - [合集] 申请TrustInJesus版版主
☆─────────────────────────────────────☆
GWM (要乖哦,要不圣诞没礼物喽) 于 (Tue May 1 14:37:59 2012, 美东) 提到:
是否已阅读:1)《站规》2)《版务操作简易手册》?:

[申请ID]:
GWM
[申请版面]:
TrustInJesus
[申请职务]:
版主
[版务经验]:
现任belief版版主
[申请纲领]:
完全按照现在钻风的执法原则和尺度管理基版。我担任版主能使基版的问题得到及时的
处理,比如昨天就有一个ID
到基版捣乱,直到晚上钻风上班才被处理。另外,我会找至少两名常驻基督徒做版副。
版务将奖励原创文章,鼓励文明辩论。
[版规草案]:
完全按照现在钻风的执法原则和尺度管理基版,保证言论自由,禁止人身攻击。
☆─────────────────────────────────────☆
Dramaer (思无邪) 于 (Tue May 1 14:40:26 2012, 美东) 提到:
支持!
有版务经验的要比没有版务经验的好!

☆────────────────────────...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49
康正果,民主中国

为什么要“毛”和“共”并称?因为毛泽东的是非功罪处处都与中国共产党连在一起,
你不可能把毛泽东只作为孤立的个人盖棺论定,要评毛批毛,必须把毛这个人置于中共
集团从建立直至发展壮大的整个脉络中予以剖析和评判,而且要放在百年中国的大历史
框架中进行透视和检讨,才能把问题梳理清楚。这就涉及到如何“还原”的问题。对当
今从大陆到海外的华人群体来说,历史观的转变乃是一个根本的转变,特别是历史观从
小即受到党化教育熏染的大陆华人,来一个根本的转变尤为紧迫和必要。按照党化史观
的说法,中国曾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压在我们头上的
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才
站起来了……若按照这一历史图景认识百年中国的历史,不管毛泽东做过多少错误的或
罪恶的事情,仅就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功劳而言,即已登峰造极,最最伟大
,根本不容你有丝毫的否认。
比如曾任毛泽东秘书的李锐近年来一直在严词批毛,甚至大胆控诉毛“罪恶滔天”,但
他却仍不忘称赞毛“功劳盖世”,此盖世之功劳即毛所领导的武装斗争在1949年取得了
全面...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50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佛教中标志“卐” (zt)
佛教卐(Wan,万)字是srivatsalakslana的意译,意为吉祥海云,吉祥喜旋。鸠摩罗
什、玄奘等曾译为“德”字,菩提流支译为“万” 字,寓以“万德庄严、功德圆满”
之意。卐字之音,起初在佛经中似无定论。从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开始,才规定此
字读“万”字。唐慧苑《华严音义》载: “卐本非汉字,周长寿二年,权制此文,音
之为万,谓吉祥万德之所集也。”从此,“卐”正式被用作汉字,成为一切成就,吉祥
如意的象征。
几乎所有的佛教寺院中,每个佛像的胸前都有卐字这个吉祥符号,它象征佛菩萨的
清净庄严、慈悲智慧和圆满功德。关于象征吉祥美好的卐字符,中国的佛教典籍中也广
有记载。据《大乘义章》记载,释迦牟尼的头、面、手、足、眼、耳、鼻、口等长相奇
特,殊胜异常。其中第八十种随形好即为佛祖胸前有吉祥右旋的卐字之相。新译《华严
经》云:“如来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卐字,名吉祥海云。”《楞严经》云:“即时如来
从胸卐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晃有百千色。”《宋高僧传》也有 “如佛胸前卐字”之语
。不但佛的胸前有卐字,佛的发间亦有卐字。《庄严经》谓转轮圣王有三十二大人相,
八十种随形好。其中:“七十八,发有...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