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隆中对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x*******n
发帖数: 969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隆中对的基本问题
我说个有趣的事情。
竺可桢在他的气象学书里面,提到宋朝为了削弱西夏,搞了一个伐林外贸的政策,从水
土循环上搞死西夏,真是太毒了。大规模砍伐植被造成严重沙化的影响迟至今天。这范
老夫子办事的作风,真是有点意思。
v*****s
发帖数: 20290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隆中对的基本问题
日,这个是彻彻底底的传言了吧。
西北沙化是从唐朝开始的,汉人的撤退,党项化的开始都和这个有关。
宋朝伐灵州,就因为要过沙漠,后勤跟不上,十万大军被饿散了。
x*******n
发帖数: 969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隆中对的基本问题
唐似乎是自觉的,宋就是故意的了。这个西北沙漠化的问题,我一直很悲愤的
c********i
发帖数: 1489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隆中对的基本问题
荆州四通八达,战略要道,易攻难守。大粮仓:襄阳。
q*d
发帖数: 22178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隆中对的基本问题
几年前看过一篇science还是nature的文章,
敦煌附近某溶洞里的一个石钟乳被拿出来检测历史上气候变迁,
记得结论是,每个中华王朝灭亡的时候,都是季风减弱,干旱少雨.
尽管就一根石钟乳,观点还是挺有意思的,至少气候的好坏可以定量了

了些
s****r
发帖数: 31686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隆中对的基本问题
这个精度也太高了, 可信么?
q*d
发帖数: 22178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隆中对的基本问题
我觉得采样范围太小.
不过某年气候好还是坏,史书的记载一直不能量化.
如果全国找上几千的不同地点的石钟乳,一块分析,然后统计,
才比较可靠.
s****r
发帖数: 31686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隆中对的基本问题
局部小气候和大范围的气候之间似乎差异很大的
x****o
发帖数: 29677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隆中对的基本问题

王朝灭亡因素是多方面,其中百姓缺衣少食起来造反是关键,那能让百姓起来造反的,
肯定是天灾了。但凡有一口粮食,百姓也不会起来造反
q*d
发帖数: 22178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隆中对的基本问题
重新找到了那篇文章.重新瞄了一眼:
1.常校长灭亡的时候的都遇到了一个小的季风减弱.
2.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规模似等同于常校长的季风减弱.....
...........
此处略去10000字
x****o
发帖数: 29677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隆中对的基本问题

那作者就是完全自己驳斥自己了
只要老百姓能吃饱饭就不会造反,吃不饱了饿死也基本不会造反,要造反靠的是多方面
因素积累,吃不饱只是一个前提,不是充分条件
q*d
发帖数: 22178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隆中对的基本问题
那两点都是我观察他们的数据图,
作者似乎没做这样的结论.
x****o
发帖数: 29677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隆中对的基本问题

今天中国肯定不会出现大规模吃不饱饭现象了,要变革原因肯定不在这里
s****r
发帖数: 31686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隆中对的基本问题
这个周期, 吃饱饭的周期还没走多长呢。。。
w****j
发帖数: 5581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隆中对的基本问题
“气周瑜”
m*****d
发帖数: 13718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隆中对的基本问题
刘备资本太差,象他这种“汉室宗亲”成千上万,谁鸟他啊
没达到临界质量的时候不装孙子早就被人灭了

f*********0
发帖数: 2538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血色荆州:襄樊之战回放(1)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从七月开始至二十五年春正月结束的历时7个月的襄樊之战是三
国历史中极为重要的一场战役,它大体确定了魏蜀吴的疆界和势力范围,三国鼎立态势
最终形成。在这场战役中,蜀国名将关羽先胜后败,痛失荆州,自己也不屈被杀,成就
流传千古的遗恨。
这场襄樊之战的整个过程,正是本文要详细介绍的。成文匆匆,错漏之处,恳请海涵并
不吝赐教。
首先介绍一下荆州。我们平时多有议论的三国荆州,其实是只是历史上东汉荆州的一部
分,大体上是襄阳、南郡、江夏这一带,而事实上,荆州辖有九郡:襄阳、章陵、南阳
、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史称“荆襄九郡”。此地原为刘表所
有,但他多谋少决,“无四方之志”。建安十三年,刘表病死,同年曹操南征,刘琮举
州降曹,荆州易手。赤壁之战后,曹、刘、孙三分荆州:曹操据南阳、襄阳、南郡;刘
备据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孙权则有江夏。建安十四年,周瑜打败曹仁夺得南郡大
部,驻江陵。建安十五年,周瑜死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江陵“借”给刘备。刘备得
益州之后,孙权开始猜疑刘备,两家为荆州归还问题起了龌龊,建安二十年,孙权、刘
备商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双方矛盾...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备拿下汉中之后
确实,当时蜀汉的机会非常大,如果孙吴不捣乱的话。
曹操的实力确实也非常强,比刘备和孙权中任何一方都强很多。但是,曹操的弱点很大
,诸葛亮早在隆中对的时候就认识到了。(所以说诸葛亮很可能是穿越的,眼光远远高
于他的手)
曹氏政权的成功,不不过是如后来满清一样,以诈力取天下,加上天时和运气耳。
曹操的最大问题,就是多行不义,不得人心。当初征南大军南下,在刘琮不战而降的情
况下,还是有十万百姓,不但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反而追随刘备南逃。庐江十余万
户民众皆渡江不肯留在曹操那边。考虑到三国的人口数,这些数字其实都不少了。除此
之外,曹魏的内部也非常不稳,经常有成规模的民变。
所以曹操本人的一大特点,就是危机感比较强。主力永远带在身边。其他的战略方向,
则安排自己的家族亲信。草包夏侯惇守家,能力比较强的曹仁和夏侯渊各安排在一个战
略方向,汉中和荆襄。合肥则是五虎大将中的两位,张辽和乐进,不过却只给了8千人。
这样安排的好处也很明显,曹操自己集中兵力,他的主力加到哪一个战略方向上都是很
大的优势,也因此击破了马超张鲁。但劣势是,在其他战略方向上实力不足,只能采取
守势。一般这样也没问题,但战线... 阅读全帖
r***l
发帖数: 9084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备拿下汉中之后
同意啊,蜀汉机会不小。关羽败给徐晃并没有伤筋动骨,襄樊一线,关羽仍然有很大战略优势,即使曹操亲来,胜负也未知。所以关羽得到孙权偷袭的消息,宁肯相信是谣言,也舍不得马上回援。曹魏最后有惊无险的根本原因,还是孙权跳槽,不但亲自痛下杀手,还让曹操腾出张辽驰援,关羽本事再大,也打不过几乎是全中国的主力部队。
另外曹操亲征关羽回师很快就病死了,曹操去世后,青州兵根本不听调度,擅自离
开营地。要是早去世几个月或者关羽晚动手几个月,曹操一旦去世,很大可能曹魏外受刘备关羽军事压力,内部群龙无首情况下崩盘。这tmd就是诸葛亮说得天下有变,可惜了,就差不到一年。
隆中对短短几段文字,描述的战略太nb了。刘备集团也走得不错,但就是这个天下之变,刘备集团运气差了些,差了不到一年,功亏一篑了。
m******r
发帖数: 4351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备拿下汉中之后
以前我说过,湖南湖北的好地方都在东边,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什么的。西边呢,就
是湘西鄂西,穷山恶水而已。可以说蜀汉对东吴已经做到了让步的极限。南郡要是再给
了东吴,北伐的出发基地就没有了,更别说贯彻隆中对的战略了。
荆襄7郡,除了曹操那个南阳郡,孙刘占得六个郡里面有5个半是刘备的功劳,如果不考
虑孙吴赤壁之战的贡献的话。想想孙吴为啥要借荆州給刘备,那时因为有求于人耳。周
瑜打南郡,自己灰头土脸,骑兵克制不了曹仁,自己还中了一箭。无奈之下,才请刘备
派关羽北上,绝了曹仁的粮道(孙吴内部没人有这个能力)。作为有求于人的代价,就
是表刘备为荆州牧,同时也是想让刘备利用他的声望分化瓦解拉拢曹魏手下原刘表那些
人。作为荆州牧,还得有一个像样的治所啊,所以在南岸划了一片地给刘备,改名叫公
安。一句话,世界上本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东吴偷袭南郡,不过是从锐意进取到守家奴的战略转换的结果。
p****t
发帖数: 11416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比蒋百里和老毛的持久战
蒋百里的话影响了几个人?
白崇禧的话,又影响了几个人?
说了这不是科学论文署名权,哪怕老毛根本是个弱智,这些话都是别人教
他,他照着念稿子,都改变不了老毛的《论持久战》的地位
这就好像鲁肃早于猪革提出三分天下的预测,但猪革的隆中对却更被后世
认可一样道理
q*d
发帖数: 22178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比蒋百里和老毛的持久战
问题是研究三国,
如果有人说鲁肃的榻上策早于诸葛的隆中对,
没人会出来说这是对诸葛的污蔑和贬低,甚至一口咬定鲁肃的榻上策根本不存在.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蒋百里和老毛身上,
为什么某些事情就会发生?因为某些人一直在轮毛.

空间
j***h
发帖数: 4412
23
杂谈: 谈自谦得度
作者:三郎 作于:2010-6-17 19:03:08
谈自谦得度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已成格言,是大有益的座右铭。只有虚怀若谷、
永不自满,才能博大精深、博采众长、有所建树。虚心必然谦虚。谦虚做为人的一种品
德和品格,有固定的含义。谦虚是人主观态度的表现,从主观方面说,谦虚首先表现为
自谦。
正常的恰当的自谦是谦虚的表现,不自谦是自傲,过于自谦则近于自卑,也不可取。
因此,自谦得适度。
伟大的人物、大学问家,都是谦虚的,但却不一味自谦、过分自谦。不是不分场
合、不讲条件一味说自己不行才是谦虚。真正的谦虚是知己知彼,既要看到自己离公共
水准、离自己追求的目标之间的差距,也要正确评价自己,正常的适时的表现自己。
马克思撰写《资本论》,从解剖商品开始,他发现了“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二
重性”。马克思对这一发现自我评价很高,认为“这一发现在人类发展史上划了一个时
代”。马克思的这个自我评价是不谦虚、不自谦吗?不,这是恰如其分评价自己,是在
具体历史条件下掌握了自谦...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和珅为何被称和大人?
你那个太不靠铺了
说个靠铺的,
隆中堂为什么不叫佟中堂?
r***l
发帖数: 9084
25
秦的贡献当然很重要,但统一秦朝毕竟才10几年,秦灭亡时,6国遗民可都是弹冠相庆
复国有望了。所以两汉400年的影响我觉的更重要。首先是400年很长了,占到了秦朝以
来中国历史的1/6多。 等东汉灭亡时候,经过400年的潜移默化,大中国概念已经彻底
形成了。隆中对是以统一天下为最终目标,曹操以扫平天下为人生理想,就是最没上劲
心的东吴,也是要全居长江之险,伺机而动。秦开启了统一中国的大门,而地基是汉朝
打的,而且这个地基很牢靠,一直延续了2000年。
a*********n
发帖数: 2526
26
汉中荆州不能互为犄角是隆中对的死穴。关羽外交和战略上也出现了巨大失误
a*******e
发帖数: 3897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的人才
看来诸葛亮的作品全是代笔啊,隆中对也是请人作好提前背熟的
s******l
发帖数: 6898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OckhamT1 (OckhamT1),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另开一贴,讨论荆州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4 20:28:07 2012, 美东)
诸葛亮在荆州问题上的策略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首先作为荆州的地理位置,是兵家必争之地,隆中对时就明确提出,所以占也好,赖也
好,决不能还给东吴。再说荆州本来属于刘表,也不是孙权的地盘,当时天下大乱,根
本没有“义”不“义”的。
再说,周瑜死后,鲁肃是联刘派的代表,诸葛亮也不好撕破脸皮,只能推说借荆州,主
要是给鲁肃一个面子,要不然鲁肃在孙权那里没法交代,也是权宜之计。
如果说西蜀失策,还是要归咎于关羽的任命上,诸葛亮其实早就看出关羽的心性不适合
守荆州。如果我是刘备,我会大胆启用赵云镇守荆州。
最后诸葛亮不随军东征,是因为刘备如果御驾亲征,诸葛亮必须留守成都,因为刘备集
团在西蜀属于外来势力,第三方势力。当时的成都还有本地势力和刘璋残余势力,如果
诸葛亮和刘备都离开成都,太危险了。
发信人: sysywjel (苹...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596
29
摘一段看看,好像说的有些道理, 尤其说陈寿的那段.
细说三国》二七、诸葛亮德为人
在所有的三国人物之中,最能受到当代与后世的人崇敬的,是诸葛亮。孙权与蜀汉
结盟,盟书中没有提到后主,也设有提到他孙权自己,却明明白白标出了“诸葛丞相”
四个字。赞扬诸葛丞相“信感阴阳,诚动天地”。
被诸葛亮打得抬不起头来的司马懿,一生不曾在别人手中吃过败仗,应该是对诸葛
亮“恨之入骨”了。这位司马懿却在蜀汉军队撤退以后,视察了一番诸葛亮的营垒布置
,忍不住说出“天下奇才”四个字,表露了内心对诺葛亮的佩服。
诸葛亮不仅有才,更重要的是他有德。刘备在临死的时候,一面对诸葛亮亲口说:
“君才十倍曹丕”;一面写给后主与鲁王、梁王等几个儿子,说“能叫人佩服的不是才
,而是德。……你们应该以(诸葛)丞相为师”。字里行间,刘备向儿子们称许了诸葛亮
的道德足以服人。
刘备左右的两员虎将,具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关羽、张飞,膂力与诸葛亮不成比例,
在年龄上也比诸葛亮多出了一大截,而且关羽也念过《左氏春秋》之类的书,张飞写字
也写得出够资格刻在石头上作为碑铭的雄浑的字;这两人虽然在刘备开始对诸葛亮礼遇
之时,有点儿不以为然,过不了...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30
本文摘自《中国历史的教训》,作者:杨师群,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诸葛亮为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可称中国古代最受赞誉崇拜,也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
、军事家,《三国演义》还将他描绘成一个能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的智慧之神。他辅佐
刘备建立蜀国,其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人生与品格,是人们心目中最完美的辅弼大臣
形象,成为中国人理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英雄人物。诸葛亮的形象已
经深深扎根在民众的心中,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的地位极为重要。那么,历史上真实的
诸葛亮是否符合这一形象?如果有相当差距的话,人们为什么要刻意塑造这个完美偶像
?这个偶像在中国传统政法文化中又象征或意味着什么?……千万不要小觑这些问题,
其中可隐藏着许多传统政治文化的秘密。
应该承认,诸葛亮是一位颇有智谋与成就的历史人物,二十七岁时的《隆中对》已见一
斑,此后在辅佐刘备建立蜀国的过程中,也时有出彩的计谋或过人的胆略。然而从三国
历史的大局来看,蜀汉是一个战败之国,许多战略上的失误与战术上的败笔,也都与诸
葛亮有关。如关羽大意失荆州,不但是关羽的责任,同时也是掌握总局的诸葛亮几乎不
作为的结果。再有刘备死后,诸葛亮对蜀国...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31
本文摘自《中国历史的教训》,作者:杨师群,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诸葛亮为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可称中国古代最受赞誉崇拜,也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
、军事家,《三国演义》还将他描绘成一个能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的智慧之神。他辅佐
刘备建立蜀国,其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人生与品格,是人们心目中最完美的辅弼大臣
形象,成为中国人理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英雄人物。诸葛亮的形象已
经深深扎根在民众的心中,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的地位极为重要。那么,历史上真实的
诸葛亮是否符合这一形象?如果有相当差距的话,人们为什么要刻意塑造这个完美偶像
?这个偶像在中国传统政法文化中又象征或意味着什么?……千万不要小觑这些问题,
其中可隐藏着许多传统政治文化的秘密。
应该承认,诸葛亮是一位颇有智谋与成就的历史人物,二十七岁时的《隆中对》已见一
斑,此后在辅佐刘备建立蜀国的过程中,也时有出彩的计谋或过人的胆略。然而从三国
历史的大局来看,蜀汉是一个战败之国,许多战略上的失误与战术上的败笔,也都与诸
葛亮有关。如关羽大意失荆州,不但是关羽的责任,同时也是掌握总局的诸葛亮几乎不
作为的结果。再有刘备死后,诸葛亮对蜀国... 阅读全帖
w******t
发帖数: 16937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公元219-222 蜀汉死了多少猛将
从出隆中,到托孤,到岐山。
诸葛亮本身不是名门王族,没有血统和士族根基,也无兵无将。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从刘备几千人马到后来雄霸一方,几十年啊,没有真本事,怎
么可能这么长久的一直是刘邦刘禅政府中央政治局的第一常委。
Z*********i
发帖数: 3422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项羽起码智力比诸葛亮高
诸葛亮有隆中对,这是个统一天下的战略。项羽提出过什么靠谱的战略?除了猛打猛冲
,还会什么,这和张飞差不多,比关羽还不如。
q**********7
发帖数: 857
34
当然得是隆中对了,唔哈哈哈哈
HQ
发帖数: 19201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刘备很有才华了
刘备完全是白手起家,这是他比所有人更大的困难。
你看看曹操,袁绍,袁术,孙权,甚至刘表,张鲁
哪个不比刘备容易?曹操要是刘备的出身,可能连成为一方诸侯都难。
你看看曹家+夏侯家多少能人,曹家比不上袁家,但是背景也不一般
刘备自己无可奈何的跟曹操较劲了半生是他最大的失误。
为什么隆中对那么有名?因为诸葛亮确实是提醒了刘备,别跟曹操斗了,先去发展自己。
f****y
发帖数: 7425
36
没错,三国演义里面最精彩的就是隆中对,出师表,那些都是照抄史书。罗贯中自己写
的三气周瑜都比舌战群儒这块儿值得推敲多了。
J*******3
发帖数: 1651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司马懿大传
司马懿大传 一 观新军校场遇恶少 看猛虎洛阳显英才
东汉未年,天下纷争。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一方面灵帝献虎讨欢,一方组建新
军邀宠;人群中,有两帮少年对峙:“我叔叔是新军校尉曹孟德!”“我爹爹是 京兆
尹司马建公!”   汉灵帝中平五年。   动荡朝代中最不平静的一年。   以宦
官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与外戚、大将军何进争权夺利,矛盾演化到白
热化的阶段。   何进是何皇后的哥哥。他们深知灵帝是个喜怒元常而又宠信宦官的
主儿,在王美人为灵帝生下个儿子后,生怕失宠而被废遭贬。便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地
讨好灵 帝。何进见灵帝每日不理朝政,不是在裸游馆偎红依翠,便是在西园斗狗玩鸡
骑驴车,便投其所好,以重金让人捕捉了几只猴子和一只老虎,进献灵帝消遣。
“十常侍”听到消息,赶紧密谋策划,借口保护皇宫,防止黄中军余党造反,建议皇上
组建一支护卫京师安全的西园新军。这新军的统领便是“十常待”之一的 赛硕。
这天,风和日丽,是何进向皇上进献猛虎的日子,也是新军成立的日子。   整个洛
阳城轰动了。天不明,人们就涌向街头翘首以望猛虎,涌到校场观看新军军威。
等着看热闹的人群前头,早早就来了... 阅读全帖
p*******b
发帖数: 169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羽攻樊城的感慨
按光荣的三国志,从成都派兵到江陵(荆州的中心城市),的确很远,比洛阳、长安、
许昌等地过来要长很多时间(游戏中30天左右吧)。隆中对的缺陷我觉得不是战术层面
上的,战略层面上是可行的。问题是益州平定后安稳地供兵供粮,屯兵永安的话是可以
做到很快就能响应的。
c*******r
发帖数: 2012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诸葛亮和曹操比谁贡献大
木马流车-鸡公车
文艺作品-隆中对,前后出师表
l******s
发帖数: 3045
40
人才不够多是第一原因。拿三国时的蜀来说,隆中对的构思尚可,但执行起来一塌糊涂
,丢了荆州就是人的原因,之后几乎就是败局已定,因为出祁山的后勤是没有保障的。
再加上诸葛武侯的军事能力稀松平常,还要考虑内部政治斗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使用上
捉襟见肘,很多不合适的人在关键位置上,比如关羽的荆州无援,魏延的被排挤,马谡
的不恰当使用,后期托权杨仪等等一系列失误。
而当时蜀本地土产的人才更是缺乏,也是因此张鲁刘璋才能被刘备拿下。但面对曹魏的
和东吴的人才集团,蜀国的后备严重匮乏。
f****y
发帖数: 7425
41
三国的历史千古传唱且在中国史学文学地位上不断抬高,得益于两点。
一,政治正确
二,好笔杆子一个接一个
陈寿裴松之罗贯中等等确实都是相当好的写手甚至是上等史家,这里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上面没有人说政治正确的问题,我就扯几句。
三国衍生的史学文学作品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对于统治者最为政治正确的。整个三国故事
的一个主线就是崇儒尊道。在这里面,一个个人物被不断塑造的光芒万丈。忠君第一,
爱故国第二,先讲礼数,再讲道义。篡国窃政者要不横死暴亡,要不国祚无长。忠君者
分二,文人片言点谋可立世,武将一战胜可立威名而后败而成仁。别说诸葛亮前有隆中
对后有出师表身兼文武这种级别的了,就算是郭嘉这样给曹操出一两个策略性主意都没
有具体可行方略的都已经是备受尊崇了。武将就更有趣了,几乎都是一战流,周瑜吕蒙
陆逊张辽徐晃张合刘备关羽张飞黄忠后期姜维邓艾,平生拿得出手的战绩往往就是一战
。都成了天下名将。于禁这样的,有一次污点在历史上再也无法翻身了。
关羽就非常典型,也就是攻了个樊城,就号称威震华夏了。周瑜搞个赤壁,在史学地位
堪比斯大林格勒了,不过很快胜势之下拿不下个江陵。陆逊夷陵之后就剩下点防御战可
以说一下...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7425
42
整个三国故事的一个主线就是崇儒尊道。在这里面,一个个人物被不断塑造的光芒万丈
。忠君第一,爱故国第二,先讲礼数,再讲道义。篡国窃政者要不横死暴亡,要不国祚
无长。忠君者分二,文人片言点谋可立世,武将一战胜可立威名而后败而成仁。别说诸
葛亮前有隆中对后有出师表身兼文武这种级别的了,就算是郭嘉这样给曹操出一两个策
略性主意都没有具体可行方略的都已经是备受尊崇了。武将就更有趣了,几乎都是一战
流,周瑜吕蒙陆逊张辽徐晃张合刘备关羽张飞黄忠后期姜维邓艾,平生拿得出手的战绩
往往就是一战。都成了天下名将。于禁这样的,有一次污点在历史上再也无法翻身了。
总结一点,就是三国这里面,大家水平都差不多,三家互攻不多不少,各位君主按照皇
家史学和文学需要被分配了不同的角色任务,各位‘名将’都是政治正确,这就可以了
。老百姓听了皇上安心,小士大夫们学了皇上放心。这真真是极好的!
相反,真论科学进步,技术进步,思想进步,社会革新,文化发扬,艺术繁荣,乃至真
正的人才辈出,春秋战国的历史尤其是战国无疑是华夏文明中最灿烂的。但是政治上绝
逼不正确。所以,再漂亮的战国也得给三国让路。这一点上有多少绝世写手都解决不了
...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3640
43
照你这么个逻辑,隆中对也是伪造了。

..
d******0
发帖数: 3640
44
照你这么个逻辑,隆中对也是伪造了。

..
G********1
发帖数: 1341
45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 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 箪
含壶浆。
不过后来外部没变,倒是荆州先丢了。诸葛亮逆水行舟,机会不多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L*********2
发帖数: 10195
46
子午谷汉将奇谋这档子事真的有吗?三国演义上的6出祁山,除了第一次是军事失败以
外,最后一次诸葛亮挂了,还是粮草问题。隆中对的本身其实忽略了很多东西。汉中四
川人口少,生产不发达,经济上没有可能击败曹魏的可能。失掉荆州以后,能自保都不
错了。
s*****i
发帖数: 1170
47
三国上在隆中对时已经说了,诸葛是生逢其主,不逢其时。操丞相出道早,占用资源多
,孔明和贩履的从开始到最后都是穷寇。
每战必胜,到最后还是被灭。没有大局观,逃脱不了楚霸王的命运。
G********1
发帖数: 1341
48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 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 箪
含壶浆。
不过后来外部没变,倒是荆州先丢了。诸葛亮逆水行舟,机会不多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L*********2
发帖数: 10195
49
子午谷汉将奇谋这档子事真的有吗?三国演义上的6出祁山,除了第一次是军事失败以
外,最后一次诸葛亮挂了,还是粮草问题。隆中对的本身其实忽略了很多东西。汉中四
川人口少,生产不发达,经济上没有可能击败曹魏的可能。失掉荆州以后,能自保都不
错了。
s*****i
发帖数: 1170
50
三国上在隆中对时已经说了,诸葛是生逢其主,不逢其时。操丞相出道早,占用资源多
,孔明和贩履的从开始到最后都是穷寇。
每战必胜,到最后还是被灭。没有大局观,逃脱不了楚霸王的命运。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