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两河流域的泥板书究竟是何种神奇的存在
相关主题
子虚乌有的赫梯帝国从逻辑上看还是本土论更可能
我们为什么要探索过去呢 (ZT)苏美尔文化太伟大了
中国人是苏美尔人的后裔?(ZZ)这里不是幼儿园
苏美尔文字和中国古陶文比较中国的政治落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国可能本来就没有上古史用象形字的部落是不是说明在部落内部语言不统一?
《吉尔伽美什史诗》--最早的文学作品有人八卦一下越南历史么?
我老研究过晚期苏美尔象形文字和巴比伦楔形文字zt 难忘的1977全国高考(上
研究一下西方历史的历史很有必要 (转载)对苏美尔文明感兴趣的可以看苏琴的地球编年史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泥板话题: 烘培话题: 出土话题: 两河话题: 泥砖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d**s
发帖数: 4741
1
赫梯和亚述原本都是《旧约》寥寥数行中的模糊身影,两百年后的今天却摇身一变成为
如雷贯耳的两大军事帝国,完成这个华丽转身,靠的肯定不是三千年以来一以贯之的历
史记载,也不是大量出土金属武器和战车残骸。事实上,赫梯和亚述至今没有一辆战车
残骸出土,青铜和铁制武器也少得可怜。这两个尚武之国虽然武器稀少,文字工作却做
得特别好。两大帝国的历史在十九世纪得以重构,完全有赖于一种神奇的书写材料——
泥板书。赫梯的都城遗址哈图沙有多达三万块的楔形文字泥板出土。亚述所在的两河流
域更不得了,包括巴比伦在内,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数以十万计,时间跨度从公元前三
千年一直到公元前后,而且迄今还有多达五十万块的泥板书等待考古发掘。这些泥板书
的内容包罗万象,大到祭祀的祷文,国王的敕令,系统的法典,小到民间的契约,商品
交易记录,个人的诉状,什么都有。泥板书还是人类第一部长篇玄幻史诗《吉尔伽美什
》的载体,最近据说又有人在泥板书上发现了上古时代的短篇小说。更加神奇的是,泥
板书不但数量巨大内容丰富,且能被近现代西方历史学家全部破译,不留死角。
反观鄙支,虽有大量甲骨出土,但每片甲骨上的文字都很少,且内容单一,记录的基本
上是殷商王室贵族的占卜结果。甲骨文虽然是作为活文字的汉字的祖先,但时至今日,
被辨识出的甲骨文仅仅是出土甲骨文总数的三分之一。鄙支也有长篇青铜铭文,但所有
青铜器铭文加起来字数只有一万左右。青铜器的铸造正好需要土胚制作模型,如果要在
青铜器上铸写铭文,则必须先把铭文刻在泥制模型上,将模型烧制成型,然后浇铸青铜
。现在问题来了,从赫梯和亚述的经验来看,泥板如此方便保存,难道鄙支的先民们果
真不知道在泥板上写字?通过上述青铜器铭文的铸写过程我们知道,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或许泥板并不容易保存?需知鄙支出土了大量体型硕大做工精美的青铜器,而用于铸
造青铜器的泥范的数量却相对较少。两河流域的泥板是如何被大量保存下来的?带着这
些疑问,我翻阅了一些亚述学的资料,愈发觉得两河流域的泥板是一种十分神奇的存在。
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教授Edward Chiera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时侯出版了一本介绍
亚述学的通俗读物——They wrote on clay. 该书在开始的章节对两河流域的泥板的特
性进行了大量描述:
1 河泥是上天对美索不达米亚的恩赐。用河泥烧制的砖十分坚硬。一位英国考古学家想
把一块刻了字的泥砖带走,苦于泥砖太重,于是找来斧头想把泥砖有字的那部分削下来
,削了半个小时硬是没削动。
2 两河流域燃料有限,大部分泥砖无法被烘烤,只能在阳光下自然风干,这些未经烘培
的泥砖用于建筑,一旦遇到雨季,经雨水浸泡后会膨胀变形,进而导致房屋的坍塌,很
快曾经的宏伟建筑就会沦为一堆土丘。泥砖如此,大部分泥板书也未经烘培,为了保持
干燥通常被放置在陶制容器中。
3 未烘培的泥板书可以重复使用。即使泥板未经烘培且在地下埋藏了几千年,除了外观
因为吸收了水分而膨胀外,楔形文字的识读并不受影响,且用硬刷子刷洗这些泥板的表
面也不会破坏上面的楔形文字。
4 未经烘培的泥板书再出土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干燥即可进行烘烤,烘烤之后的泥板坚
如磐石,开水强酸都不怕。
5 如果出土泥板书在入土之前未经烘烤,那么干燥过程中泥板一定不能暴露在阳光之下
,否则会因为丧失水分过快而解体。
6 泥板不但可以作为书写工具,也可以作为信封使用,且“信封”“信纸”互相叠加不
会发生粘连。
从上面的描述看来,Chiera教授似乎在给读者塑造一种泥板坚不可摧的印象。用黏土制
成的泥板书除了重量超过纸张以外,很多性质都超过了鄙支发明的纸张,用来写信连胶
水都省了,最大的优点是耐久性——纸张易腐而泥板在潮湿的地下保存三千年依然不影
响阅读。但是很多现代考古学的资料又完全否定了上述神奇:
1. 大英博物馆针对使用馆藏泥板书所制定的守则中就明确指出泥板易碎,很多大型泥
板在自身重量下就会发生断裂。 守则中又有禁止使用牙刷对泥板书表面进行清洁,禁
止用铅笔钢笔接触泥板表面等规定,完全不像Chiera书中说的那样可以用硬刷子刷洗。
2. 迈锡尼文明遗址也有一批泥板出土,这批泥板均未经烘烤,因此特别脆弱。如今有
一批学者正在论证烘培的可能性以便于泥板保存。可见出土的泥板书是否应当烘培存在
争议。
3. 两河流域的泥板书之所以能大量保存,是因为战火把那些未经烘培的泥板书全部烘
培了一遍,尼尼微的泥板书图书馆就是例子。
综上所述,个人的结论是:烘培过的泥板书脆弱,未经烘培的泥板书更不利于保存。
Chiera书中的内容相当不负责任,而数以十万计的泥板书如何在地下沉睡千年又完整出
土,实在令人费解。
c***r
发帖数: 4631
2
“泥板书不但数量巨大内容丰富,且能被近现代西方历史学家全部破译,不留死角。”
啥?
m***n
发帖数: 12188
3
气候不同。
无论从哪种逻辑看,甲骨都不可能是书写的唯一载体,而仅仅是祭占和神学用途。
但是能保存。
木头和竹子保存不下来,泥板也一样。
c***r
发帖数: 4631
4
就没人提一下“粘土片”烧了之后叫“陶片”?
d**s
发帖数: 4741
5
两河流域没有那么多木材去烧制泥板书,莫说泥板书,就是很多建筑用的砖也没有烧过

【在 c***r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没人提一下“粘土片”烧了之后叫“陶片”?
c***r
发帖数: 4631
6
有石油和沥青

【在 d**s 的大作中提到】
: 两河流域没有那么多木材去烧制泥板书,莫说泥板书,就是很多建筑用的砖也没有烧过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对苏美尔文明感兴趣的可以看苏琴的地球编年史中国可能本来就没有上古史
读书冒邪火的故事 willams《吉尔伽美什史诗》--最早的文学作品
陕西新出土西周青铜器铭文今译我老研究过晚期苏美尔象形文字和巴比伦楔形文字
俺来说一下吧:)Re: 有人能说说古代酒的度数和味道吗?研究一下西方历史的历史很有必要 (转载)
子虚乌有的赫梯帝国从逻辑上看还是本土论更可能
我们为什么要探索过去呢 (ZT)苏美尔文化太伟大了
中国人是苏美尔人的后裔?(ZZ)这里不是幼儿园
苏美尔文字和中国古陶文比较中国的政治落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泥板话题: 烘培话题: 出土话题: 两河话题: 泥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