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厌离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a***b
发帖数: 4
1
来自主题: Family版 - 老话题,该不该离
不是坑, 潜伏多年, 今日浮头求个正解后即刻隐身继续潜窥.
承认本人是不设防凤凰男;小硕有工作,收入低(40K); 外貌长相, 为人处事不若人厌;
因为出身不好, 自觉低微, 天生无号召, 无太大抱负; 自认总体还是人类的好朋友. 其
人,为把钱看得很重, 非常自私的小城市女;大博有活干, 低薪. 属于先天没有什么优势
, 后天能力有限, 但心性很高的那类女人,非常敬崇那些大人物和成功人士. 大学同班,
女追男. 沟搭前对其没什么特别印像.只觉新鲜, 不知不觉就上了道. 后来才知道彼此
性格, 思想和生活方式实在是相差太大了. 作为男人, 最悲剧的是, 恋爱结婚25年了,
从来没有kiss, 女方也从没有touch男方的身体. 夫妻活是睁眼闭眼的事. 通常的情况
是,无奈的死鱼眼一闭,"上来吧,不用脱衣",途中不忘提醒"得没有,我都快睡着
了!"强奸犯般贼下来后,总有一种白走一遭的感觉,多少次发誓以后不走这口了。感
觉这极品要么是心有强人,要么是幼小的心灵受过性重创。虽然聚多离少,男儿自当强
比实战还多。这极品神经极其敏感,看谁都问题一大堆;而且很懂得揣摸别人心态,专
攻击别人的最薄弱...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辨别那些是伪佛陀所说
请问尊者:因为读了英国学者沃德儿所著的印度佛教史,对于现在所流传的经文中哪些
是体现了佛陀的本怀感到困惑,或说对那些所有的经典应该持怎样的心态跟对待?或说
需要辨别哪些是伪佛陀所说?
答:这句话我要引用增支部叫做sadassanasudam导师言教经里面一段话来说就可以了。
有一次古巴里尊者就来到了世尊的地方,去到之后呢,礼敬世尊,然后坐在一旁,坐在
一旁的古巴里就是优玻利尊者问世尊说:mangdai也就是世尊啊,请你跟我略说法要,
我听闻了之后呢,我将要独处、精进、日成的禅修。
那世尊就跟他说:古巴里,如果你听到有一个人说“此是法、此是律、次是佛陀的言教
”,然而你发现到这种说法它不能够导向到-------
-就是这一种法它不能够导向绝对的厌离、不能导向离贪、不能导向正智、不能导向寂止、
不能导向正觉、不能导向涅磐,那么,你可以肯定的受持:此非法,这个不是法、这个不
是律、这个不是导师的言教、这个不是佛陀的教导。假如你听到了一种法,有人说:这是
法、这是律、这是导师的言教。而如果你发现到这种法、律它可以导向绝对的厌离、导向
离贪、导向离贪导向灭、导向寂止、导向正智、导向正觉、导向涅磐
r****r
发帖数: 755
3
止观的实践-兼评《菩萨道次第广论》的奢磨他及毗钵舍那
林崇安
一、前言
「奢摩他」汉译为寂止,简称为「止」。 「毗钵舍那」汉译为胜观、内观,简称为「
观」。止与观是佛法的二大主题,其内容依次相同于定与慧。西藏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
士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在上士道的最后段落,特别详译止与观,本文一方面探讨止与
观的实践,一方面评论宗师的观点。
二、止的实践
什么是止?广义的说,止是心意的集中,由浅而深分成九种心住:(1)内住、(2)等
住、(3)安住、(4)近住、(5)调顺、( 6)寂静、(7)最极寂静、(8)专注一
趣、(9)等待。狭义的说,止是达到第九心住的等待之后,并且产生了「身轻安」及
「心轻安」,这时才算是修成了「止」。 [注一]
修止的时候,心中专注的对象,称作「所缘」。所缘的种类有很多种,依据《阿含经》
的记载,有五种重要的净行所缘:(1)不净所缘、(2)慈愍所缘、(3)缘性缘起所
缘、(4)界差别所缘、(5)阿那波那念所缘。这些所缘,依个人的习性来选用,依次
是(1)贪行者、(2)瞋行者、(3)痴行者、(4)慢行者、(5)寻思行者。这是《
瑜珈师地论》中〈声闻地〉的解说[注二...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掌中之叶
止禅(禅修)的基础 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悉达多学院 编译

【掌中之叶――止观】
一时,世尊在憍赏弥黄檀树林里。那时世尊捡起几片黄檀树叶放在手中,然后问比丘们
说:「诸比丘,你们认为如何?是我捡起来放在手中的这几片黄檀叶子比较多呢?还是
头顶上黄檀树林里的叶子比较多?」比丘们回答说:「世尊捡起来放在手中的黄檀叶子
很少,而头顶上黄檀树林里的叶子很多。」世尊说:「同样地,诸比丘,我所了悟但没
有宣说的法很多,而我(志在)宣说的法很少……。」――出自《相应部.56谛相应.
第 31经》为何世尊只对弟子们宣说「掌中之叶」这般少的法呢?因为这「掌中之叶」
的法是有利益的、与梵行的基础相关、导向厌离、离贪、灭尽、寂静、胜智、正觉、涅
槃,所以佛陀志在对弟子们宣说「掌中之叶」的法。这便是本书的缘起。这「掌中之叶
」的法又是什么呢?这「掌中之
叶」的法就是四圣谛。只有四圣谛才是真正导向厌离、离贪、灭尽、寂静、胜智、正觉
、涅槃的法。虽然世尊还宣说其它如布施、持戒、生天、感官享受过患、出离殊胜等善
巧法门,但是一切善巧法门都志在归向这究竟解脱法门――止观禅法。四圣谛是诸佛不
共(特有)的...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代南传大师及其教法
莫哥西亚多
观察五蕴生灭的现象即涵盖整个四圣谛,
这种内观才是真正毗婆舍那的目的,
毗婆舍那禅修应该愈早做愈好。
我们应该记住,
在这个充满压力的时代,
随时都有疾病和死亡的危机,
因此必须尽早做禅修的练习。
毗婆舍那是预防来世危机,
止息今生痛苦的唯一道路。
佛法的目的是为了导向解脱、得到涅盘,它的教法富有次第性;道德(戒)是这条道路
的第一阶段,
而道德的实践带给我们内心的快乐与宁静。专注(定)是第二个阶段,它带给我们更高
的喜乐,因为专注
所得到的内心纯净,可使人体验到天堂般的快乐、轻安、喜悦。然而,祇有专注仍是不
够的,仍缺乏将内
心的染着永远根除的力量,唯有再加上毗婆舍那的智能方可使我们得到解脱,导向最高
境界的涅盘,这是
第三阶段。
要得到解脱必须知道毗婆舍那,了解它的目的以及如何修学。佛陀说,行者须用毗婆舍
那来清除他对
自我及整个世界的错误观念。毗婆舍那使我们对世界看得更清楚,我们种种不正确的观
念造成我们在生死
苦恼中轮回,所以我们应该赶快修学毗婆舍那来摆脱轮回之苦,就像一个人头发着火或
者胸口被矛所刺中
般紧迫;有机会接受毗婆舍那的练习真是非常宝贵的啊!
当我们透过...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杂含读记:舍断五蕴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杂含读记:舍断五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27 00:31:03 2011, 美东)
你把重点搞错了。那群阿罗汉说的是自己是慧解脱,强调的是慧解脱不需要经历禅定,
重点在于“慧解脱”上。
佛经本身对禅定也是相当重视的,有很多涉及禅定的经文,而且正定还是八正道的一个
,而没有禅定,就证阿罗汉果,确实很奇怪,自然会引起疑问。
因为重点在于慧解脱上,所以回答就应该是围绕为什么慧解脱不需要禅定。
而佛陀的答案是“先有法住智,后有涅盘智”,法住指的是对缘起的认识,涅盘智是对
涅盘的认识。
这个回答,不太好理解。也很难关联上。
因为这个法住智和涅盘智的先后顺序,是通用的。看不出慧解脱的特殊性。
===
通常我们对杂阿含347须深经的注意重点--慧解脱不需禅定。
而后世就很奇怪,为何慧解脱不需禅定? 怪。
妤是焦点就放在 --------是”先有法住智,后有涅盘智”,这很特别,这是慧解脱阿
罗汉的特色? 慧解脱到底是什么?
还有就是,禅定不重要吗?
一般讨论焦点可能如此。
这是很有名,很...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如何辨别是否佛法?
☆─────────────────────────────────────☆
SeeU (See you) 于 (Thu Sep 22 11:48:06 2011, 美东) 提到:
AN 7.79
"Upali, the qualities of which you may know, 'These qualities do not lead to utter disenchantment, to dispassion, to cessation, to calm, to direct knowledge, to self-awakening, nor to Unbinding': You may categorically hold,
'This is not the Dhamma, this is not the Vinaya, this is not the Teacher's instruction.'
"As for the qualities of which you may know, 'These qualities lead to utter disenc... 阅读全帖
m****i
发帖数: 17
8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感恩节的感恩
志曰:“得之苦,弗得亦苦,其苦不堪言;得之乐,弗得亦乐,其乐无穷。是人生之真谛
,博大精深,其深,不可测,其妙,不可言。”
这段话是现代的大哲学家李嘉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来试着解释一下。
在人年轻的时候,看到自己什么都没有,而别人什么都有,因为自己的匮乏而感到痛苦。
於是便什么都想要,名也好,利也好,学位,地位,金钱,爱情,家庭。。。总而言之,
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这便是逐求的苦。然而,一旦功成名就,学位,地位,金钱,爱情
,家庭,要有的都有了的时候,又会觉得人生的理想,追求不过如此,由此感到空虚和厌
倦,这便是厌离的苦。所以,得到是苦,得不到也是苦,这痛苦是没有尽头的。正如另一
位当代哲学家梁漱溟所说的,人生如钟摆,在逐求与厌离之间痛苦挣扎。
佛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这“岸” 便是第二句话。
在人年轻的时候,自己什么都没有,但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生活是充实的。便应该
珍惜这追求的过程,是苦也好,乐也好,都是不可多得的人生体验。象西人所说的,痛苦
,快乐并生活着。有朝一日,功成名就,便要感恩。这要感恩的第一个人,便是自己。想
想自己,一路走来,有快乐,有悲伤,有失意,有
m****i
发帖数: 17
9
来自主题: NewYork版 - 感恩节的感恩
感恩节的感恩
志曰:“得之苦,弗得亦苦,其苦不堪言;得之乐,弗得亦乐,其乐无穷。是人生之真谛
,博大精深,其深,不可测,其妙,不可言。”
这段话是现代的大哲学家李嘉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来试着解释一下。
在人年轻的时候,看到自己什么都没有,而别人什么都有,因为自己的匮乏而感到痛苦。
於是便什么都想要,名也好,利也好,学位,地位,金钱,爱情,家庭。。。总而言之,
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这便是逐求的苦。然而,一旦功成名就,学位,地位,金钱,爱情
,家庭,要有的都有了的时候,又会觉得人生的理想,追求不过如此,由此感到空虚和厌
倦,这便是厌离的苦。所以,得到是苦,得不到也是苦,这痛苦是没有尽头的。正如另一
位当代哲学家梁漱溟所说的,人生如钟摆,在逐求与厌离之间痛苦挣扎。
佛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这“岸” 便是第二句话。
在人年轻的时候,自己什么都没有,但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生活是充实的。便应该
珍惜这追求的过程,是苦也好,乐也好,都是不可多得的人生体验。象西人所说的,痛苦
,快乐并生活着。有朝一日,功成名就,便要感恩。这要感恩的第一个人,便是自己。想
想自己,一路走来,有快乐,有悲
m****i
发帖数: 17
10
来自主题: Heart版 - 感恩节的感恩
感恩节的感恩
志曰:“得之苦,弗得亦苦,其苦不堪言;得之乐,弗得亦乐,其乐无穷。是人生之真谛
,博大精深,其深,不可测,其妙,不可言。”
这段话是现代的大哲学家李嘉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来试着解释一下。
在人年轻的时候,看到自己什么都没有,而别人什么都有,因为自己的匮乏而感到痛苦。
於是便什么都想要,名也好,利也好,学位,地位,金钱,爱情,家庭。。。总而言之,
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这便是逐求的苦。然而,一旦功成名就,学位,地位,金钱,爱情
,家庭,要有的都有了的时候,又会觉得人生的理想,追求不过如此,由此感到空虚和厌
倦,这便是厌离的苦。所以,得到是苦,得不到也是苦,这痛苦是没有尽头的。正如另一
位当代哲学家梁漱溟所说的,人生如钟摆,在逐求与厌离之间痛苦挣扎。
佛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这“岸” 便是第二句话。
在人年轻的时候,自己什么都没有,但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生活是充实的。便应该
珍惜这追求的过程,是苦也好,乐也好,都是不可多得的人生体验。象西人所说的,痛苦
,快乐并生活着。有朝一日,功成名就,便要感恩。这要感恩的第一个人,便是自己。想
想自己,一路走来,有快乐,有悲
m****i
发帖数: 17
11
来自主题: Memory版 - 感恩节的感恩
感恩节的感恩
志曰:“得之苦,弗得亦苦,其苦不堪言;得之乐,弗得亦乐,其乐无穷。是人生之真谛
,博大精深,其深,不可测,其妙,不可言。”
这段话是现代的大哲学家李嘉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来试着解释一下。
在人年轻的时候,看到自己什么都没有,而别人什么都有,因为自己的匮乏而感到痛苦。
於是便什么都想要,名也好,利也好,学位,地位,金钱,爱情,家庭。。。总而言之,
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这便是逐求的苦。然而,一旦功成名就,学位,地位,金钱,爱情
,家庭,要有的都有了的时候,又会觉得人生的理想,追求不过如此,由此感到空虚和厌
倦,这便是厌离的苦。所以,得到是苦,得不到也是苦,这痛苦是没有尽头的。正如另一
位当代哲学家梁漱溟所说的,人生如钟摆,在逐求与厌离之间痛苦挣扎。
佛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这“岸” 便是第二句话。
在人年轻的时候,自己什么都没有,但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生活是充实的。便应该
珍惜这追求的过程,是苦也好,乐也好,都是不可多得的人生体验。象西人所说的,痛苦
,快乐并生活着。有朝一日,功成名就,便要感恩。这要感恩的第一个人,便是自己。想
想自己,一路走来,有快乐,有悲
m****i
发帖数: 17
12
来自主题: Prose版 - 感恩节的感恩
志曰:“得之苦,弗得亦苦,其苦不堪言;得之乐,弗得亦乐,其乐无穷。是人生之真谛
,博大精深,其深,不可测,其妙,不可言。”
这段话是现代的大哲学家李嘉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来试着解释一下。
在人年轻的时候,看到自己什么都没有,而别人什么都有,因为自己的匮乏而感到痛苦。
於是便什么都想要,名也好,利也好,学位,地位,金钱,爱情,家庭。。。总而言之,
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这便是逐求的苦。然而,一旦功成名就,学位,地位,金钱,爱情
,家庭,要有的都有了的时候,又会觉得人生的理想,追求不过如此,由此感到空虚和厌
倦,这便是厌离的苦。所以,得到是苦,得不到也是苦,这痛苦是没有尽头的。正如另一
位当代哲学家梁漱溟所说的,人生如钟摆,在逐求与厌离之间痛苦挣扎。
佛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这“岸” 便是第二句话。
在人年轻的时候,自己什么都没有,但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生活是充实的。便应该
珍惜这追求的过程,是苦也好,乐也好,都是不可多得的人生体验。象西人所说的,痛苦
,快乐并生活着。有朝一日,功成名就,便要感恩。这要感恩的第一个人,便是自己。想
想自己,一路走来,有快乐,有悲伤,有失意,有
m****i
发帖数: 17
13
来自主题: PsychoAnalysis版 - 感恩节的感恩
志曰:“得之苦,弗得亦苦,其苦不堪言;得之乐,弗得亦乐,其乐无穷。是人生之真谛
,博大精深,其深,不可测,其妙,不可言。”
这段话是现代的大哲学家李嘉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来试着解释一下。
在人年轻的时候,看到自己什么都没有,而别人什么都有,因为自己的匮乏而感到痛苦。
於是便什么都想要,名也好,利也好,学位,地位,金钱,爱情,家庭。。。总而言之,
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这便是逐求的苦。然而,一旦功成名就,学位,地位,金钱,爱情
,家庭,要有的都有了的时候,又会觉得人生的理想,追求不过如此,由此感到空虚和厌
倦,这便是厌离的苦。所以,得到是苦,得不到也是苦,这痛苦是没有尽头的。正如另一
位当代哲学家梁漱溟所说的,人生如钟摆,在逐求与厌离之间痛苦挣扎。
佛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这“岸” 便是第二句话。
在人年轻的时候,自己什么都没有,但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生活是充实的。便应该
珍惜这追求的过程,是苦也好,乐也好,都是不可多得的人生体验。象西人所说的,痛苦
,快乐并生活着。有朝一日,功成名就,便要感恩。这要感恩的第一个人,便是自己。想
想自己,一路走来,有快乐,有悲伤,有失意,有

发帖数: 1
14
有时候,我们可能心血来潮想要修行,不仅仅是阅读而已,然而在没有任何东西阻碍你
,你还是修不下去——这是“自我”因你偶然瞥见实相,并且生起修行的心而面临的威
胁,所以它便用多生的习性障碍你和攻击你。
如果你打算在下午静坐修慈悲,到了那个时候,又有某种娱乐向你招手,于是你决定把
修行延到晚上。到了晚上,你又发现有个非看不可的电视节目,或者突然发现柜子太乱
了需要整理等等——一旦你决定开始修行,就会有各种借口出现。
即使在理智上,你知道修行慈悲可能是你自由时间里所能做的最好的事,但是你仍然无
法修行——因为你是习性的奴隶,你缺乏决心;只在理论上了解慈悲的利益,而对看电
视和购物的乐趣却有实际的体验。
就如同你花了一段时间才培养出这些习惯,你也必须开始逐渐地去修行,譬如从一天修
一分钟慈悲开始,直到你体会到慈悲的功德和利益;经过一阵子,修行成为你有意识建
立起来的好习惯,到最后变成一种瘾头——就像看电视一样。
你可能会想,如果对修慈悲上了瘾,这只是另一种习性,而修行的目标却是要超越它才
对;你甚至会担心,对别人太慈悲,会让你依赖别人。但是,你不可能一下子就跳出习
性与瘾头的状态中,因此不妨开始... 阅读全帖
r******3
发帖数: 586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To RunSun

不对,类似我那种骂人,才是真正的大恶(因为数量很多),真正难以去除的(甚至无
法发现)。也是造业的主要部分。
类似的恶,只有三果,四果的圣者才能真正断除。
初果只树立了正见,贪嗔大量。二果,贪嗔减少。
我现在只断除了比较大的贪和嗔,对于目前这种微细的,暂时还无能为力。
另外,我的这种对我个人修行也有一定帮助,我努力将其转化为“厌离”,而不是“厌
恶".
我厌恶的是愚痴的行为和愚痴的人。我应该生起正确的厌离,舍下世间,舍下不切实际
的度众之心。
a**u
发帖数: 8107
16
☆─────────────────────────────────────☆
arthury (和而不同) 于 (Sun May 23 10:55:35 2010, 美东) 提到:
文章内容
☆─────────────────────────────────────☆
danalake (戒网) 于 (Sun May 23 15:07:32 2010, 美东) 提到:
就是你时时刻刻所感受的东西.

☆─────────────────────────────────────☆
hubtraveler (on my way home) 于 (Sun May 23 21:23:21 2010, 美东) 提到:
这个问题也太泛了
☆─────────────────────────────────────☆
arthury (和而不同) 于 (Sun May 23 23:28:43 2010, 美东) 提到:
那么细化一下,烦恼对应的生理心理机制是什么?
☆─────────────────────────────────────☆
run...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不下地狱的方法
☆─────────────────────────────────────☆
Yisu (yisnotme) 于 (Mon Aug 16 11:50:50 2010, 美东) 提到:
我知道一个不下地狱的方法
《甘地传》中一段。一个印度教徒对甘地说,我要下地狱了。在宗教仇杀时,我杀了一
个穆斯林小孩,把他的脑袋活活撞碎,因为他们杀了我的儿子。甘地说:我知道一个不
下地狱的方法,找一个父母双亡的小男孩,只是要确认他是穆斯林。把他当做自己的儿
子一样养大,并且要把他还养成一个穆斯林。那人哭着跪倒。
http://bbs.cnffi.com/viewthread.php?tid=41044&extra=page%3D1
☆─────────────────────────────────────☆
runsun (runsun) 于 (Mon Aug 16 12:38:03 2010, 美东) 提到:

这是外道的业力论,不是佛法的。
佛法的业力理论,是只要作恶必然会有恶报,善恶不能相抵,不是说做了恶以后再做点
好事,那么恶就免了,没有这么简单。
业力法则是很死板的东西...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真实观不以概念为所缘
南传主张 vipassana 的对象是真实法,不是概念。这其实是南传,中观,唯识的共识
。不同处是各家对真实法的界定不同。
概念是稳定不变的,如果修观落于概念,看的是不变的现象,如何破常见?
瑜伽师地论将「获得真理的方法」分为现量,比量,圣教量。真实观,「现观」(
abhisamaya),必是现量。在概念上思惟无常,无我,缘起,是「相似」vipassana, 不
是真实观,不能以此得解脱。
看到好久不见的人变老了,这是比较两个概念,比量,看到这种无常无法解脱。禅修观
到腿一直在痛,这是痛所引起的概念,没有观到真的受,所以没有观到受无常。
南传主张观真实法的显现特性,作用。摄阿毗达摩义论就详细描述真实法。
这样理解,下引阿含经的意义就清楚。
相应部22.12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色无常,受无常,想无常,行无常,识无常。如是观者(evaṃ passaṃ),诸
比丘!多闻圣弟子则生厌离,厌离则喜贪尽,喜贪尽则解脱,解脱已生智∶我生已尽,
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Pali
Evaṃ me sută... 阅读全帖
s********h
发帖数: 938
19
(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
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
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
。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
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时。诸比丘闻
佛所说。欢喜奉行。
石记:
观色无常,一切色无定性,无定质。我们所见色,只是局部如此,瞬时如此,而非固定
如此,本来如此。更有甚者,一切色,没有一个“本来的样子”。一切见,主观上依能
观观时的状态,客观上依所观观时的状态而定。受想行识,都是这样。
看到这个本质,就不会再贪执,贪执喜好就尽了,贪执喜好尽了,心就自由了。跟观无
常一样,苦,空,非我,也这样观。
问题:
心解脱。什么是心?
“自知不受后有”, 谁自知?此能知者是有是无?
c***h
发帖数: 2262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
直接证据说明,”有余涅盘”是三果或三果向,
看起来还提到三果圣者死了,不知还活着算不算,应该算”有余涅盘”
”无余涅盘”是四果,不管死了没有。
”有余涅盘”、 ”无余涅盘”,看起来是境界上的差异(十结有没有解开),
不是阿罗汉死了没有。
(以下杂阿含与增ㄧ阿含,引自大正藏)
大正藏 增壹阿含经火灭品第十六(二)
"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法涅盘界。云何为二。有余涅盘界.无余涅盘界。
彼云何名为有余涅盘界。于是。比丘灭五下分结。即彼般涅盘。不还来此世。是谓名
为有余涅盘界。
彼云何名为无余涅盘界。于是。比丘尽有漏成无漏。意解脱.智慧解
脱。自身作证而自游戏。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实知之。是谓为无余涅
盘界。
此二涅盘界。当求方便。至无余涅盘界。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间接反驳 ”有余涅盘”是阿罗汉还活着,”无余涅盘”是阿罗汉死了。
有多处杂阿含经文,解释起来很憋忸。
1. ”有余涅盘”指活着时证阿罗汉果及”无余涅盘”指阿罗汉死亡
在阿含经文中的矛盾憋忸之处。
杂阿含740说的“谓现法智有余涅...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1
有一个叫做罗陀的比丘问佛陀:「佛陀!你常常在开示中说到魔,到底什么是魔呢?」
当时佛陀回答罗陀:「观五受阴身心为魔,观五受阴为杀人犯、为瘤、为刺刀,如是的
观察,是名为正观。
为什么要如实观察?为厌离五受阴所生的祸患,所以要如实观察。
为什么要厌患五受阴?为远离欲贪而厌患五受阴。
因为有欲贪、渴爱执取五阴,就会引生烦恼。
为什么要远离欲贪?为解脱烦恼而远离欲贪。
为什么要解脱?为达到涅盘。
什么是涅盘?
佛陀说: 罗陀!虽然你问这么多,但对实际修行没有帮助,我只能开示涅盘的方法。
罗陀再问为何要涅盘呢? 佛陀说,何必再问。
我多嘴,帮佛陀回答,涅盘就是要离苦(烦恼)。佛陀已经说过了。
我认为,除非见苦谛,见灭谛,不然会如同罗陀一样生”疑”结。有一堆疑问。
当然,我也还没解开”疑”结,大家共勉,努力精进。

五受阴
f********4
发帖数: 253
22
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
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感觉你对我见的理解很奇怪……
r****n
发帖数: 8253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的墓是怎么掘的
再深入一点说吧,那龙树包括六祖这些大乘祖师,为什么会犯错误。

龙树曾经说过一切法皆有涅盘性,大乘经典也说诸法本无生灭,甚至大般若经说五蕴非
常非无常非乐非苦,这些和原始佛法的五蕴无常,苦,无我鲜明对立。

大乘之所以提出这些奇怪的理论,缘于他们以理性思考和逻辑的角度,部分猜测出了诸
法的“空有二像”的性质。但是遗憾的是,根本就没有搞清楚,反而弄错很多。

任何五蕴,包括色蕴,确实都有涅盘性,都有无为法之一面。也就是说无常的五蕴,也
有恒常的,无为的另外一面,如果将五蕴的概念进行延伸,将对立但是又统一的无生灭
的,无为的另外一面纳入,确实可以说五蕴是非常,非无常,非苦,非乐。

但是万法都有有为和无为的两面,绝不等于只要不执着,无分别,那么生灭就是不生灭
,更不等于所谓无分别就是当下涅盘,当下解脱,相反,由于有为和无为是互斥性的,
要么是生灭的有为,要么无生灭的无为,只能二择其一,而要实现解脱,只能舍弃有为
的一面,选择无为的一面。

所以,尽管空色不二,轮回涅盘不二,五蕴涅盘不二,它们本质确实同一,可是却绝不
等于可以不取涅盘,不离生死。解脱恰恰就是要离生死,取涅盘!这才是... 阅读全帖
m****i
发帖数: 17
24
来自主题: DUT版 - 感恩节的感恩
感恩节的感恩
志曰:“得之苦,弗得亦苦,其苦不堪言;得之乐,弗得亦乐,其乐无穷。是人生之真谛
,博大精深,其深,不可测,其妙,不可言。”
这段话是现代的大哲学家李嘉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来试着解释一下。
在人年轻的时候,看到自己什么都没有,而别人什么都有,因为自己的匮乏而感到痛苦。
於是便什么都想要,名也好,利也好,学位,地位,金钱,爱情,家庭。。。总而言之,
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这便是逐求的苦。然而,一旦功成名就,学位,地位,金钱,爱情
,家庭,要有的都有了的时候,又会觉得人生的理想,追求不过如此,由此感到空虚和厌
倦,这便是厌离的苦。所以,得到是苦,得不到也是苦,这痛苦是没有尽头的。正如另一
位当代哲学家梁漱溟所说的,人生如钟摆,在逐求与厌离之间痛苦挣扎。
佛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这“岸” 便是第二句话。
在人年轻的时候,自己什么都没有,但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生活是充实的。便应该
珍惜这追求的过程,是苦也好,乐也好,都是不可多得的人生体验。象西人所说的,痛苦
,快乐并生活着。有朝一日,功成名就,便要感恩。这要感恩的第一个人,便是自己。想
想自己,一路走来,有快乐,有悲
m****i
发帖数: 17
25
来自主题: Psychology版 - 感恩节的感恩
志曰:“得之苦,弗得亦苦,其苦不堪言;得之乐,弗得亦乐,其乐无穷。是人生之真谛
,博大精深,其深,不可测,其妙,不可言。”
这段话是现代的大哲学家李嘉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来试着解释一下。
在人年轻的时候,看到自己什么都没有,而别人什么都有,因为自己的匮乏而感到痛苦。
於是便什么都想要,名也好,利也好,学位,地位,金钱,爱情,家庭。。。总而言之,
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这便是逐求的苦。然而,一旦功成名就,学位,地位,金钱,爱情
,家庭,要有的都有了的时候,又会觉得人生的理想,追求不过如此,由此感到空虚和厌
倦,这便是厌离的苦。所以,得到是苦,得不到也是苦,这痛苦是没有尽头的。正如另一
位当代哲学家梁漱溟所说的,人生如钟摆,在逐求与厌离之间痛苦挣扎。
佛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这“岸” 便是第二句话。
在人年轻的时候,自己什么都没有,但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生活是充实的。便应该
珍惜这追求的过程,是苦也好,乐也好,都是不可多得的人生体验。象西人所说的,痛苦
,快乐并生活着。有朝一日,功成名就,便要感恩。这要感恩的第一个人,便是自己。想
想自己,一路走来,有快乐,有悲伤,有失意,有
i******s
发帖数: 566
26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杂阿含经】第1经 (第1卷)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
。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
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
不受后有。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z*****n
发帖数: 95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新手应该怎么对佛教入手
佛是承认世间有乐的。佛说:受有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我们的5官感受,
有时觉得乐,佛是承认的,佛是客观观察它,实事求是的,也不否认它。佛也曾说到六
道(或者说5趣)众生中各类的感受。人类是苦乐参半,鬼类苦多乐少,地狱是苦不堪
言,极为苦,天类乐多。
佛说四圣真谛,里面讲苦。这苦有很多,如生老病死,爱别离苦等等,这也是世间的客
观存在。
佛讲法时,讲苦讲得多,讲乐讲得少,并且告诉大家不要贪图这世界的乐,要厌离这世
间的乐,寂静涅磐才是真乐。为什么世间的乐不可贪爱?因为它是无常,一贪爱,就有
执着,就会轮回,一轮回,就有无量苦聚集。所以要厌离这世间的乐。
佛有个弟子(他的堂弟),不想跟佛修行了,想还俗了,佛用神力带他到天界看了下,
非常乐,又带他到了地狱看看,有个油锅空着,问那里的人,说是他天福享尽后会堕落
这里,等着他。他从而认真修行的。这故事也就是说,即使天人很乐,他们当时很乐,
由于没有脱离轮回,他们也会堕落的,如人类或者其他类等。所以从根本上还是苦的,
是很危险的,也就是说三界火宅,要赶快出离。
有许多人讲法,我们也常听到:要无分别心。其时这“无分别心”的含义要正确理解。
r******3
发帖数: 586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妄自菲薄的说一点感想

胡扯!如果是这样,佛法早就灭了。因为解脱者从来都是极为稀少,仅仅靠解脱者来传
法,那意味着佛法很容易就灭绝。
佛陀对于什么样的人是说法师也有明确的开示,佛陀并没有说什么说法师必须是得到解
脱,而是说教导别人离欲,生厌,灭尽的佛弟子就是说法师
「如世尊所说说法师,云何名为说法师」?佛告比丘:「汝今欲说法师义耶」?比丘白
佛:「唯然,世尊」!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比丘于色,说厌,离欲
,灭尽,是名说法师。如是于受、想、行、识,〔于识〕说厌,离欲,灭尽,是名说法
师」
r******2
发帖数: 1021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烦恼”所指的是什么?
烦恼是菩提,贪嗔痴是梵行都属于大乘不二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邪说邪见。
密宗搞男女双修,就是把贪嗔痴是梵行给具体实践化。
这种邪说导致人变成香臭不分,善恶不分,佛魔不分。更难以产生对五蕴的厌离,而没
有对五蕴的厌离,则不可能解脱。24

reality
~~~~~~~~~~~~~~~~~
这就是这种邪说所导致的后果!再进一步就是enjoy轮回。不需要出离。
r****n
发帖数: 8253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禅法与六祖禅法的对照
“优波离,你了解的素质中,‘这些素质不趋向彻底的厌离、无欲、止息、宁静、直观
智、自觉醒、也不趋向解脱’: 你可以确认:‘这不是法,这不是律,这不是师尊的教
导。’ “至于你了解的素质中,‘这些素质趋向彻底的厌离、无欲、止息、宁静、直
观智、自觉醒、解脱’: 你可以确认:‘这是法,这是律,这是师尊的教导。'” ——
AN7.80(增支部,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r******4
发帖数: 178
31

~~~~~~~~~~~~~~~~~~~~~~~~~~~
这个反了,南传认为嗔行者是几类人当中相对比较容易解脱的。而贪行者是比较慢的。
为什么嗔行者比其他类型的人容易解脱呢。
嗔行者容易不满,而对五蕴的不满,则容易导致解脱的关键因素:厌离的产生。
嗔行者性格往往比较真实,不压抑,比贪行者,痴行者更容易做到如实观。
嗔行者,通常慧力相对要好一些。
大乘的这句话,其实正是针对小乘的厌离倾向的。也是为自己宣扬的慈悲服务的。
从解脱的角度来说,保留适当的嗔,某些时候对于解脱反而有利。而贪则是任何情况都要尽力避免的,因为贪的粘着特性是解脱的大忌。
嗔,带有"离"的倾向,而贪,则是强烈的"取"。
Y**u
发帖数: 5466
32
☆─────────────────────────────────────☆
rapier (Avanti) 于 (Fri Jul 22 02:19:15 2011, 美东) 提到:
一片乱象:
大,小乘经典都开示了轮回的主体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178118/
一网友引了《中阿含经》相关原文:
比丘复问曰:『世尊!云何因外有恐怖也?』
世尊答曰:「比丘者,如是见、如是说:『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
这是阿含系列,在大乘法义里,“此”即是第八识,入胎识。 第八识所含种子起现行
,生出五阴及万法,五阴被意识执为“我”(妄我),故会带来恐怖。
可见无论阿含系列还是大乘经典,都开示有一个论回的主体。
==================================================
宣扬这种观点的人居然是中科院宗教博士
☆─────────────────────────────────────☆
SeeU (See you) 于 (Fri Jul 22 11:37:59 2011, 美东...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学佛开始依我见
咱们这个论坛里经常有一些刚刚开始对佛法感兴趣, 但是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我在其
它的佛教论坛里请了这么个问题, 主要是针对大乘佛法的, 我精选了一些回答, 和这里
感兴趣的朋友们分享一下, 可以看的出来, 有深有浅, 大家也可以补充. 多少给那些想
了解佛法的朋友们一点方向..谢谢大家:
标题: 替希望了解大乘佛法的朋友问个问题
问: 经常在网上会遇见一些朋友, 开始对佛法感兴趣, 询问到底应该从哪个地方开
始入手。。在这里, 我想代问他们一些问题, 请这里的师兄们给出出主意:
1: 有那些书或佛经比较合适开始学习
2: 除了读佛经, 还有哪些心理上的准备, 或者说是见解上的初步树立。
3: 初步了解后, 下一步的大致方向又如何?
烦恼即菩提:
具体从哪里开始学佛,其实挺难讲。但对于藏传佛教道次第,个人认为一定要学,因为
佛法在理论上树立一个系统框架和修学路线图是非常重要的。藏传佛教各派都有自己的
道次第。比较流行的主要是格鲁派宗喀巴大师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
略论》和《三主要道》和宁玛派华智仁波切所著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另外末学强烈推荐慈诚罗珠堪布的博客和慧灯...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一章 太子出家
第一章 太子出家
返回网站首页

  为了千百万众生的裨益和幸福,出于对世界的悲悯;为了人天的喜益和快乐
,稀有圣者应现于世间。何为此无上觉者?如来,世尊,圆满觉者。
--《增支部》
公元前623年(1)五月间的月圆日(2),当今尼泊尔和印度交界处的古边毗罗卫国(3
)的兰砒尼(4),一位高贵的太子诞生了,他必将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导师。
他的父亲是释迦族(5)的净饭王(6),生母摩耶夫人在生下他后的第七天不幸去世
,他的姨妈,也是他父亲的另一个妃子,波奢波提乔达弥收养了他,她把自己亲生儿子
难陀托付给其他人照看。
这位神异太子的出生,给人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阿私陀尊者是净饭王的国师,
在修行上已有高深证悟,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万分,立即来到王宫,看望太子。但是,
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婴儿伸出一只小腿,触及到苦行僧头顶上的发髻。苦行僧马上站
起身来,以天眼观看婴儿的未来,预言他的前途,双手合十行礼(7),净饭王也跟着示
以礼拜。
苦行僧起初时面露微笑,但过了一会儿,却又现出悲伤的样子。在一旁围观的人
都被他的怪异神情弄得不知所措。...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5

可笑!是厌离导致贪爱灭,而不是厌离等于熄灭贪爱,这明显是两个过程
杂阿含第一经说得非常清楚。“生厌离,喜贪尽,心解脱"
胧。
朦胧什么朦胧?清楚的不能再清楚,只不过不符合你的那些大邪见而已。
了。
识灭必定有涅槃,这是再清楚不过的事情了。
我已慧见“有之灭,即涅槃”
完全就是所见所证!丝毫不差。
我能回复你这帖子 ,实在是对你太慈悲了点。
c***h
发帖数: 2262
36

当然是一个修行方法 且是内观的基础方法
灭苦的方法
聚焦来说是”味患离”
广泛来看所有基础步骤一步一步垫上来 全是灭苦方法
整个三十七道品(含各种禅定) 外加乐善好施人间善法 全包含在灭苦方法中
刚开始 谁不是not sure
寺庙理的僧侣都sure了吗?
如果你都sure了 基本上就是初果以上了
这就是信任的原则
当我们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 先暂时信任什么 然后开始?
例如 你做论文研究一个题目, 有真有假众说纷纭的时候
你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 是怎么开始?
假设 你想研究 细胞内醣份导电度与癌细胞突变的关系
是随便听一个生物学家说说 就信以为真 以此为基础来研究 写论文
还是找国际公认够可靠的期刊上的文献以此基础来研究 写论文
是呀 关系到你的前途
关系到你会不会被口试委员骂你胡说八道 钉死在台上 毕不了业
你不敢乱参考
不是说谁说的一定不对 是你不会乱参考 乱相信
有人盯 有人检视 你就正经了 不敢乱参考了
就是可不可靠的问题
是呀 每一步都是疑问 做下去就是花心血 甚至是一生的心血
我们每一步不都在找最可靠最...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7

经典说的就是“无常即苦”,没有前提,所谓的有前提,是你自己觉得难以接受,然后
强行添加。实际上不但无常是苦,连任何形式的“生”都是苦。
相应部 生相应
比丘们!凡色的生起、存续、再生、显现,即苦的生起、病的存续、老死的显现
比丘们!凡色的灭、平息、灭没,即苦的灭、病的平息、老死的灭没
你显然搞错了,外道的根本不错误不是认为身心变化带来苦(其实这才是佛法正见),
而是对苦的认识不彻底,也就是仍然执着性的认为身心之内或者之外有个类似灵魂,梵
,乃至真如心这类具有主宰性的本体,仍然有神我邪见,所以才导致不能解脱。
而且外道的禅定,最终达到的目标仅仅是禅定中贪和嗔的止息,却没有达到心识的熄灭
(因为执着认为存在灵魂,梵,心等常见),这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总之,外道的根本错误在于神我常见(少部分是断灭见,认为解脱后一无所有),而不
是什么认定身心变化带来苦,而佛法则是彻底否定了神我的存在,对身心是彻底性的否
定的。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舍弃之法,且谛听。以何为一切舍弃之法耶?诸比丘!眼应
舍弃,色应舍弃,眼识应舍弃,眼触应舍弃”
外道们认为,眼不需要舍弃,色也不需要舍弃,眼识也不需要舍...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本着学习的心问一个
我们这个世间是由五蕴所组成的,在出离五蕴、涅磐之前,任何东西都必然是属于五蕴
、处于五蕴之中的。
真如这个词虽然在不同部派的理解上略有不同,但其本质大致是一样的。真如巴利原文
是tathata, tatha是形容词,指真实的,真正的意思,tathata是真实,如此的相像的
意思。那么真如就是指世间的实相、本来、本性、本源,另外也有称作佛性、法性、如
来藏,如此种种。真如的特点是常住不变、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由此可以
看出,真如即是指的空性。所以在早期汉译佛典中被译作本无。
既然真如只不过是空性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空性是五蕴的另一个侧面,所谓“空不异
色,色不异空”,空与五蕴在本质上是一种东西。那么真如也就是属于五蕴的,而不是
属于涅磐的。涅磐是对五蕴的厌离,是对空的厌离。
f*******e
发帖数: 5594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下的力量
你应该问,阿含经里哪句没有提到对世间的厌离。
杂阿含经第一经“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
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五蕴就是世间啊。
依法不依人是学习原始佛法的基本原则,怎么会不对呢?佛法的根本并不是什么对治的
方法,对治只不过是达到中间目标所采用的一些技巧而已。就比如我们生病时要吃药,
吃药就是一种对治,但仅靠吃药是不能达到完全的身体健康的。
f*******e
发帖数: 5594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下的力量
你应该问,阿含经里哪句没有提到对世间的厌离。
杂阿含经第一经“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
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五蕴就是世间啊。
依法不依人是学习原始佛法的基本原则,怎么会不对呢?佛法的根本并不是什么对治的
方法,对治只不过是达到中间目标所采用的一些技巧而已。就比如我们生病时要吃药,
吃药就是一种对治,但仅靠吃药是不能达到完全的身体健康的。
t******g
发帖数: 17520
41
发信人: fivestone (fivestone), 信区: Wisdom
标 题: 五受蕴是利刃(焰摩迦的故事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31 01:24:31 2014, 美东)
话说焰摩迦得法眼净后,舍利弗又对焰摩迦说了一个故事。舍利弗说,我说这个故事作
为一个比喻,有智慧的人听了这个比喻以后,就会了解到背后的含义,进而有机会获得
解脱。
故事是这样的。过去,有一个家族里的长者,是大富之家,有用不完的钱财。为了要保
护好这些钱财,他就广发告示,想要招一些仆从来帮忙看家护院。这时,他的一个仇家
恶人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于是心生一计。这个恶人就假装对这个长者非常友好的样子,
前来应聘仆从。果然,他顺利地被长者选中了,成为家里的仆从之一。这个恶人于是就
常常伺候在长者的身边,表现的尽心尽责,晚上很晚才睡觉,第二天又很早地起床,说
话非常谦卑,做事非常谨慎、恭敬。长者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
孩子一样看待,对他没有丝毫的戒备与怀疑。这时,这个恶人看到机会来了,于是偷偷
准备好了一把锋利的匕首,藏在身边。一日,乘着长者不注意的时候,迅猛地将利刃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切众生以四食存--抟食
佛说:“一切众生以四食存。”(《长阿含经卷》20)三界有情会有这四食的意
涵,便是因为有情众生受用物质的食、精神的食,而能令有情生命在世间安住长养。弥
勒菩萨也说:【饮食受用者,谓三界将生、已生有情寿命安住。此中当知:触、意思、
识三种食故。一切三界有情寿命安住。段食一种唯令欲界有情寿命安住。】(《瑜伽师
地论》卷5)四食中最容易观察到而了解的,就属于物质色法的抟食,也就是欲界人间
有情的一切吃喝饮食。《增壹阿含经》中,如来开示说:【彼抟食者,如今人中所食,
诸入口之物可食噉者,是谓名为抟食。】(《增壹阿含经》卷21)所以简单的说,只要
欲界有情能入口而食用的就是抟食,但为什么称作团食、或者抟食、段食呢?这是因为
人间的食物或为一圑之状、或是一段之状、或以人工抟成各种形状的缘故。四食有共通
的一个要件,所有的食都是要能长养众生,所以 弥勒菩萨也是基于这个道理,来说明
段食的建立:【问:“段食何时建立为食”?答:于“变坏时、若受用时建立”。】(
《瑜伽师地论》卷57)欲界的食物具有形色,可分段分聚,欲界的有情食用抟食,便是
以烂坏为相,方得成就欲界饮食的作用。
以科学的道理来说...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1919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litiG 俱乐部 】
发信人: betonthis (资深赌徒), 信区: PolitiG
标 题: 泼墨习近平:一种古代镇压、厌胜的成功现代应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5 06:38:13 2018, 美东)
现在唯一比较确定的成果(注:本文写于七月十六日前后),只是习近平的画像遭撤,
而且这还不能排除,旨意来自习本人、为了防范某种进一步打击。
有人借此造势,是可能的,但不能指望太多。任何效果都必须是看得见、看得到的,在
这上面、在效果上不能搞玄学。不能放松。
但电视镜头上,习明显看起来不顺、萎靡,说明大范围墨攻一定是有效的,而且效果说
不定还很不错。脑控并不是单方面的、如果存在,也可以是底层对于官兵这个方向。古
代这就是所谓镇压、厌胜之术。
(一)
要清楚,即便习的气势低落来自党内围攻 —— 这很成疑,当年赵紫阳刚一声称要降低
特权、就轻松把老同志们立刻全推到对立面去了,更不用说他们清楚自己身上的各种罪
行、尤其近些年来监督松弛所犯下的。没人、体制内的,会在这种时刻把事情闹大。
即便习近平萎靡,是被党内对手警告、有限攻击的结果...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44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楞严经(卷三)
卷三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即彼目精瞪发劳者。兼目与劳
。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
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
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
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
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
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
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
。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是
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
。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808
45
〓佛经经典名句356句
读诵名句 开启智慧
觉悟无常 生厌离心
了知无我 洞达人生
万缘放下 死尽偷心
老实念佛 求生净土

佛经经典名句300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
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
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
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
,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
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
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
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6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Fri Aug 12 11:13:16 2011, 美东) 提到:
大念住经:
。。。。。。(7)於是他持续地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持续地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
时持续地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
他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
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
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石记:
依经,在断除烦恼之前,要观察。超越执著之后,还是只有觉照。
问题:
超越执著之前的“观察”与“如实知道”跟超越执著之后的“了知与觉照”是一样的吗
?是同一种觉照吗?
☆─────────────────────────────────────☆
cpath (秋十三) 于 (Fri Aug 12 11:28:55 2011, 美东) 提到:
☆────────────────────────────────...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177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请教什么是“法”?
http://xmwk.zgfj.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2591&id=26554
法的真义
信息来源:中国佛教网 发布时间:2010-07-07 [法增法师]
法的真义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敬法偈 Dhamma Vandana
(PALI 原文)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Sanditthiko Akāliko Ehi-passiko Opanāyiko
Paccattam veditabbo viññuhi ti.
([大典尊经],六)译文
「彼世尊所善说之法,是现见、即时、来见、诱导,有智者应自知。」
[杂阿含931经]:
佛对释子摩诃男言:「复次。圣弟子念于法事,世尊法、律,现法能离生死炽然,不待
时节,通达现法,缘自觉知。圣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法所
熏,升进涅槃。」这是指随法行能得涅槃。
(崇圣寺[佛教朝暮课诵]法增法师译)
「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须经学习和奉行(现见),亲自体会和自见(即时),是可
奉行,可得成...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8
为了千百万众生的裨益和幸福,出于对世界的悲悯;为了人天的喜益和快乐,稀有圣
者应现于世间。何为此无上觉者?如来,世尊,圆满觉者。
--《增支部》
公元前623年(1)五月间的月圆日(2),当今尼泊尔和印度交界处的古边毗罗卫国(3
)的兰砒尼(4),一位高贵的太子诞生了,他必将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导师。
他的父亲是释迦族(5)的净饭王(6),生母摩耶夫人在生下他后的第七天不幸去世
,他的姨妈,也是他父亲的另一个妃子,波奢波提乔达弥收养了他,她把自己亲生儿子
难陀托付给其他人照看。
这位神异太子的出生,给人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阿私陀尊者是净饭王的国师,
在修行上已有高深证悟,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万分,立即来到王宫,看望太子。但是,
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婴儿伸出一只小腿,触及到苦行僧头顶上的发髻。苦行僧马上站
起身来,以天眼观看婴儿的未来,预言他的前途,双手合十行礼(7),净饭王也跟着示
以礼拜。
苦行僧起初时面露微笑,但过了一会儿,却又现出悲伤的样子。在一旁围观的人
都被他的怪异神情弄得不知所措。他解释说,他微笑是因为太子必定觉悟成佛;他悲伤
是因为他自己不久于人世,往生无色界(arupa...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49
某种意义上,凡夫人要感谢“隔阴之迷”
凡夫人要感谢“隔阴之迷”,某种意义上
问曰:若造善业,则能获得增上生的安乐,因而应爱著有漏善业。
智者畏善趣,亦等同地狱,
彼等于三有,难得不生畏。
智者们畏惧善趣,也等同于地狱一般,他们于三有世间,难得不生起畏怖。
此处智者是指如理通达三界苦谛以上的圣者。在这些圣者敏锐明利的智慧前,三有世间
如同火宅,如同苦海一般,地狱恶趣固然充满着痛苦的猛火,而人天善趣中也无处不在
为烦恼毒火所烧,衰老死亡瀑流所冲袭。《念住经》中说:“地狱有情受狱火,饿鬼感
受饥饿苦,傍生感受互食苦,人间感受短命苦,非天感受争斗苦,天境感受放逸苦。轮
回犹如针之尖,何时亦无有安乐。”再说圣者畏因如同恶果一样,善趣中安逸享受实际
上是后世恶趣之因,因而他们对增上生的人天善趣,也会如同恶趣地狱一样怖畏,对整
个三有世间,圣者们很难做到不生怖畏厌离。 “难得不生畏”一句,还可理解为:除
了登地以上菩萨圣者们,其余智者难以做到对三有不生怖畏。登地菩萨已证得了有寂平
等的大智慧,为救渡众生,他们对地狱也会如同鹅王趋莲池一般,不但毫无畏惧,反而
会充满喜乐,如寂天菩萨云:“如是修自心,则...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50
索达吉堪布 著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在当前这样一个充斥着邪见与欲望的社会中,直接向众生讲述佛法的甚深义理,恐怕不
但打动不了多少听众,反而会引起一些愚痴者及怀抱极大偏见与误解者的憎恶、厌烦、
错解甚或诽谤。在这种情况下,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他们能够理解并接受的语言、
事例,在佛法的观照下,既不失佛法本义,又方便善巧地随顺世人的思维习惯,然后再
向广大民众宣讲佛理,这种方法也许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讲法策略。故我在这篇文章
中即以世间语言宣说不违佛法正理、且能完全印证佛陀所言的世间正见,并真诚希望一
切有缘见闻触到此篇文章的读者,自此后都能在心相续中生起善妙之心及向道之意;特
别是那些终生沉迷于娱乐圈中的人物,以及把全部身心都扑在明星身上的非明星的追星
族们,也都能在心中生起真正的智慧与慈爱之意。
这篇短文主要阐释一些明星的学佛之路及学佛心态,因时下毕竟有为数不少的演艺界名
人皈依佛门。他们的目的及动机如何、闪光点或盲点又何在,这些问题相信也是不少读
者朋友们非常感兴趣的。提笔行文之前,我忽然想到了弘一法师,这...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