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黄仁宇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g
发帖数: 9656
1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425
芦笛

适才见到网友转贴的钱文军兄的《历史选择与选择历史》,觉得所说尚未到位,是以不
揣冒昧,补充两句。
众所周知,“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与“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之类,乃是我党常规话
语,大众早已听熟了,却很少有人想到,这类屁话,与过去圣旨上写的“奉天承运皇帝
诏曰”毫无区别。所谓“历史潮流”、“社会发展规律”等等,完全就是新时代的天命
论,都是无从落实、无从捉摸、毫无可证伪性的形而上存在。所谓“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一语,与“毛泽东是真命天子”完全等价,半点区别都找不出来。这种霉烂馊货,也
只有弱智国家的弱智政客以及更加弱智的御用文人,才敢在21世纪宣讲,还要乐此不疲
;也只有迟钝如刘太子者,才会意识不到那其实是心虚情怯的表现——政权全靠暴力抢
来,靠暴力剥夺人民的选择权利把持,却又不敢不在宪法中写上“主权在民”的“普世
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要为这种土匪政权找点合法性,不乞灵于冥冥之中的“历史
潮流”,还能有什么别的说法?
可笑的是,刘太子居然就想不到,...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亡的太可惜了
呵呵,你对明财政了解还太不够了。滥发宝钞,那是从太祖就开始了的。按照老黄的统
计,太祖仅仅在1390年就发行了7500万贯新钞,相当于明两年半的田赋收入。通货膨胀
是很明显的。宣德死后明开始正式大量使用铜钱,宝钞的下场可想而知。当然,这个铜
钱也一样很失败,明低效的财政制度严重影响了铜钱铸造的质量和效果。政府方面生产
能力十分低下,因为铸币厂没有成本预算,使用的是征来的工匠按劳役算,没工钱,所
以效率低,生产标准低,铸出的铜钱数量少,质量差。盗铸因此也出现,更加搅乱市场
。再加上钱币外流,最后退到银作为流通的媒介也是无可奈何。
内外库的问题,太祖建国的时候就没外库,内库有十库:
1.内承运库,贮缎匹、金银、宝玉、齿角、羽毛。(属于户部管理)
2.广积库,贮硫黄、硝石。(属于工部管理)
3.甲字库,贮布匹、颜料。(属于户部管理)
4.乙字库,贮胖袄、战鞋、军士裘帽。(属于兵部管理)
5.丙字库,贮棉花、丝纩。(属于户部管理)
6.丁字库,贮铜铁、兽皮、苏木。(属于户部管理)
7.戊字库,贮甲仗。(属于工部管理)
8.赃罚库,贮没官物。(属于户部管理)
9.广惠库,贮钱钞。(属于户部管理)...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每一个中国人应该记住的日子
每一个中国人应该记住的日子 - 1942年10月10日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双十节已经很陌生了,更不会知道六十六年前的那一个双十节
在中国发生了什么,对中国人有何等的意义。然而正是在那一天,鸦片战争以来爱国志
士们为积弱的中国所作的百年抗争终于有了结果。 那一天,中华民国政府庄严宣告自
清朝末年100多年来强加于中国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被废除了!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尚在满清时期就发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喊。满清政府,北
洋政府,国民政府都曾作过的持续不断的努力来修改或废除这些不平等条约(这一段历
史绝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我将另外发表文章来阐述)。只是到了1931年日本在东北发
动了九一八事变,形势骤变,迫使中国外交的重心随之转变。如何对付日本的侵略成为
当务之急,修约之事便降到了次要的位置。
全面抗战爆发后,作为对中国的一种道义支持和精神声援,美英等国政府多次表示
,将在适当条件下与中国政府讨论废除在华特权问题。欧战爆发后,美英与日本关系恶
化,国民政府借美英希望中国继续抵抗日军的有利时机,频频向美英当局提出重订新约
的问题。1940年10月10日,驻英大使郭泰祺在国庆演说中指出“提到中国在...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3897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历史的主要矛盾
看黄仁宇的书,据说中国在宋之前的整体心态还是外向开拓性的,到宋亡之后,国民被
蒙古野蛮人杀怕了,就此一蹶不振,到明清两代,完全转变成了内向保守的心态。
v*****s
发帖数: 20290
5
嗯,财政是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以前的研究太缺乏了,要不也不会轮到黄仁宇上位。
您老推荐几本讲晚清的财政书?晚明和两宋的有没有?
h*h
发帖数: 27852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税负曲线牵扯千年兴衰
税负曲线牵扯千年兴衰
1279年,在元军的猛攻之下,雷州失守,逃至崖山的赵昺君臣,相对而泣,束手无策。
当元军的撕杀声渐行渐近时,丞相陆秀夫毅然负上8岁幼主赵昺,面向大海,纵身一跃
,自此南宋灭。
300多年后的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克北京外城,次日凌晨,崇祯帝朱由检在极度悔
恨之中自缢煤山,明朝亡。
不管是南宋赵昺,还是明末崇祯,他们可能至死都不明白,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葬
送了他们的大好河山。
穿越千年的历史薄雾,重温这些王朝更迭的悲剧结局,看似刀光剑影的力量对决,背后
都有一条神秘的税负曲线,勾勒出王朝大致相同的兴衰轨迹:
立国之初,吸取前朝教训,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人民安居乐业,府库充盈殷实,并达
盛世状况;盛世之时,享乐奢靡之风日盛,官府消耗逐年猛增,税负也就水涨船高,人
民开始不堪重负;盛世之后,官府开始穷奢极欲,横征暴敛,以致税收枯竭,民不聊生
,直至灭亡。
税负松紧看兴衰
作为维系王朝运转最为重要的经济基础,税负之松紧,不但是国家兴衰的晴雨表,也是
万民苦乐的温度计。
赵宋之殇,朱明之亡,原因杂陈,而其中一个关键,正是明末黄宗羲所说的“税负积累
莫返之弊”,也... 阅读全帖
f******7
发帖数: 210
7
如何, 出版, 辛亥革命, 蒋介石日记, 北伐战争
当下,与蒋介石相关的书籍可谓是汗牛充栋,即使不论各种野史、戏说,近年来有影响
的著作就有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李敖与汪荣祖《蒋介石评传》、
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以及布赖恩•克罗泽《蒋介石
传》等好几种,但尚缺少一部成体系的学术传记,给蒋介石一个公允的评说。
杨树标《蒋介石传(1887-1949)》初版于1989年,先后印刷11次,畅销海内。在此书
中,作者将蒋介石的前半生划分为五个时期,充分肯定了其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以及
抗战中的功绩。在此书出版20多年后,它的后半部分《蒋介石传(1950-1975)》终于
面世。本书自抗战胜利后,陈仪奉命接收台湾写起,由败退台湾、稳住阵脚、“反攻大
陆”和迟暮岁月四部分内容组成,将蒋介石的后半生完整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蒋介石没有做华盛顿
蒋介石于1949年12月10日入住台北草山官邸,直到1975年4月5日去世,在那里度过了人
生中最后的26年。台北之外,即使是在老家奉化溪口,蒋介石也仅仅生活了18年而已。
在台湾的几十年,蒋介石自始至终担任着...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37081
8
核心提示:本帖子提供严肃的数据来让某些沉浸在所谓黄金十年迷梦中的人清醒。从钢
产量就能看出中国这个国家在抗日战争时期,基本没有什么工业。
所谓在民国前期趁一战爆发中国有了所谓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不过是痴人说梦,那些所
谓工商业,基本都是依靠出卖茶叶丝绸等农业产品或者矿业资源暴富的资本家买办购买
西洋机器开办的纺纱业,面粉业。因为这两个行业最来菜,赚钱最多最快。
真正的民族工业之根,重工业几乎就是零,因为不能生产出钢铁,所以造不出任何飞机
大炮,连生产子弹的能力都极低。蒋公所谓领导抗战,就是依靠擅长英语和卖弄风骚的
老婆去舔洋人屁眼,
获得西方援助,把洋人伺候舒服了,洋大人就给一点枪炮,如果不舒服,拿金山银海民
脂民膏来换。而换得的枪炮弹药蒋公自己中饱私囊,囤积在昆明等地堆积如山,极不愿
意给非嫡系的广大抗日军人尤其是共产党使用。其目的就是留着坐等胜利后好来统一全
国。
前不久看到一个说法是如果日本拆掉大和号,可以造2万多架零式战斗机,反观日本在
蒋公迁居重庆后,每次轰炸重庆才出动几十架的规模,我们真要为国民政府能够胜利的
领导抗战
大声疾呼,阿弥陀佛,蒋公也许自己心里说“上帝保佑”。
还... 阅读全帖
r*******3
发帖数: 10886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蒙古的崛起
个人对黄仁宇的那套说实话不是特别喜欢
w****j
发帖数: 5581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蒙古的崛起
黄仁宇搞的是明财政吧?他的那个数字化管理实在是无法恭维。
p*****e
发帖数: 466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郑和下西洋的船是谁造的
最近在精读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关于明朝,作者持深恶痛绝得绝对否定态
度,认为明朝是中国步入大黑暗的开始,从此陷入酱缸文化中不能自拔。作者尤其提到
了八股文和文字狱使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陷入停滞。具体说来,文字狱造成一片肃杀氛
围,知识分子如履薄冰,再也不敢奢望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而八股文更是干脆阉割了知
识分子创新的欲望,因此,一切与科学人文相关的发展都嘎然而止,这也就是柏杨所说
的中国所特有的酱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同时作者提到郑和下西洋却充满了崇敬,书中对郑和船队的描述也让人
印象深刻,当时郑和船队的旗舰长一百二十米,宽四十米,可载一千余人,最远航行至
非洲东海岸的赞比亚。如此巨大的工程,若无精湛的造船工艺和高超的大型工程管理水
平,简直不可想象。而同一时期的欧洲造船强国威尼斯王国,甚至都无法造出与之吨位
相近的巨舰,造出的大型舰只常常有不胜重负而船体破裂的问题发生。
这段关于郑和船队的描述让我非常困惑,感觉明朝领先世界的造船技术与同一时
期的酱缸文化显得十分矛盾和突兀,试问在一个文字狱和八股文主宰的社会氛围之下,
究竟是谁在进行与造船... 阅读全帖
l**k
发帖数: 45267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国历史上的官民比例】
根据黄仁宇提供的数据,明万历朝时全国文官数目约为两万,而县的数目接近两千。吏
的数目以每县50个来算也有10万,其实知县以上的府台道台巡抚衙门也有大量的吏,我
就不知道怎么估算了。武将和品级宦官的数目我也不清楚。原文里的当代官民比例实际
上是指公务员比例,也就是吃公家饭的比例,用同样标准的话整个皇宫里的太监宫女侍
卫加上几百个王府的都得算上。所以我是不知道比例是多少了,嘿嘿

好几
c***h
发帖数: 1862
13
清末100多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是如何被废除的?
作者:轶名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双十节已经很陌生了,更不会知道六十六年前的那一个双十节
在中国发生了什么,对中国人有何等的意义。然而正是在那一天,鸦片战争以来爱国志
士们为积弱的中国所作的百年抗争终于有了结果。 那一天,中华民国政府庄严宣告自
清末100多年来强加于中国的所有不平等条约(除苏俄以外)被废除了!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尚在满清时期就发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喊。满清政府,北
洋政府,国民政府都曾作过的持续不断的努力来修改或废除这些不平等条约。 过去的
宣传格调多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民间兴起五四爱国运动,似乎中国参加一战成为
战胜国后反而又丢掉了更多主权。 其实北洋政府1919年就全面展开修约,并且获致初
步的成果。这些修约成果,既有国内外有利的背景,也有北洋政府外交部本身的努力。
(这一段历史绝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我将另外发表文章来阐述)。 1931年日本在东北
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形势骤变,迫使中国外交的重心随之转变。如何对付日本的侵略成
为当务之急,修约之事便降到了次要的位置。
全面抗战爆发后,作为对中国的一种道义支持和精神声援...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14
空战英豪 孤臣孽子:蒋介石的侍从武官(图文)
作者:论语1972.2
一、 老英雄割腕血谏
前不久,陆以正在台湾《联合报》上发表了文章,悼念10月18日去世的同为著名外交官
的老友夏功权。承蒙凯迪“天会亮”网友的转载(“热血爱国真英雄 悼抗日英雄夏功
权”,链接后附),我们得窥了该文的原貌。根据杨天石介绍,1974年,美国出版了一
本小册子,内容是蒋夫人宋美龄和罗斯福总统特使威尔基的“偷情绯闻”,于是时为中
华民国驻纽约新闻官的陆以正代夫人向纽约最高法院提起对于出版者的民事诉讼,该案
以夫人全胜告终,诽谤者不敢再以此话题造谣牟利,因此陆先生在大陆也是颇有知名度
的。但是夏功权这个名字知道的人不多,大概关心台北时事的朋友才会蓦然记得,原来
此翁就是2001年7月31日制造“割腕血谏党中央”事件的老英雄。
当时,年过八旬的国民党中评委夏功权在中评会讨论“开除李登辉”提案后,上台发言
,要求党主席连战拿出魄力,开除李登辉,夏认为,三党联合是打败陈水扁的最好办法
。他还说:“若不及时处理,下次我就不会回国民党开会,若三党不合作,两年半后不
拿回政权的话,很多人都要死谏,但两年后我们都不在了,今...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0345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谈史要有一种超脱的态度
如黄仁宇所说,放长放宽历史的视野才行。最好不要太情绪化,不做到超脱,一开始
就给自己定个立场,给别人扣个帽子,很多问题是看不清楚的。
C*******r
发帖数: 10345
16
难怪你有那个头像。汉贼不两立是常公思想,黄仁宇也有讲过。可惜发明汉贼不两立的先
主(也是常公模仿的对象,故称先总统),当年不知委身多少各类贼。所以常公也未能
理解汉贼不两立的辩证法。
a*********3
发帖数: 660
17
我知道自己是独裁者,但我会以专制手段来结束专制制度。--蒋经国
从 1974 年葡萄牙走上民主化的道路开始,到1989年柏林墙倒塌,10多年间,大约 30
个国家由非民主政治体制过渡到民主政治体制,相继走上了民主道路。民主制度在如此
短的时间内急速成长,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壮观也是最重要的政治变迁。在这次世界民主
浪潮中,日裔美国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发表了"历史终结论",指出"人类社会的发
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从这个意义上,蒋经国无疑是
一个伟大的"历史终结者",他结束了专制的历史,开创了一个民主的现
亚里斯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把权力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
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对一个权力人物而言
,他在没得到权力之时,是非常希望得到民主权利的;但他一旦掌握了极权,便热衷于
巩固权力、享用权力,极力剥夺别人的权利。从来没有哪个独裁者会主动交出自己的权
力,也从来没有一个既得利益者甘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蒋经国在他生命之火即将熄灭
之时,他毅然决定还权于民,让人民来选择他的接班人。这艰难而伟大的一步,使蒋...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969
18
按语:
孔老此篇访谈是近期的扛鼎力作,水平很高。用《四世同堂》做切入口,对许多重大事
件做了阐释,坊间已有不少讨论。
1,《四世同堂》这部戏其实写中国人坚韧的力量,什么力量呢?中国人的力量就是比
过日子,这是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华文明不善于抢东西,不善于打仗,一打仗我们经常
失败,中国人打仗是胜少败多。但是你看中国人越来越厉害,靠什么起来的呢?靠过日
子。因为打仗的时间毕竟少,打完仗不还得在一块过嘛。
2, 老百姓就是有这样的一种默默的力量,不是简单地喊口号,不能都跟侵略者同归于
尽,这也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说都去当朱自清,宁可饿死。毛泽东说得好,“民族的抗
战力量深藏于民众之中。”
3,而汉奸呢,第一是无能,第二做事不符合日本人的忠义的道德观,日本人迫不得已
用汉奸,汉奸还往往给自己留后路,还偷偷给重庆甚至延安通风报信,日本人心内最看
不上这种人。日本人老说良心大大的坏啦,其实是说汉奸良心大大的坏。所以《四世同
堂》里说的整个是一个东亚的文化问题。
4,都是同人同种,都是黄种人,都反抗英美白种人侵略,必须建立一个东亚文明,高
级汉奸就用这个理由给自己开脱。但即使这些人感到日本人的焦土政策...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1223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国军练级确实运气不好
黄仁宇大概是说按正道根本拼不过:农业国对现代化战争机器——而且当时那些横竖势
力靠整合是肯定不行了,必须得太祖这样的从土地改革做起重整基础
其实当时的名人里说蒋“真天子也”的也不少。一个振武高中肄业的,管着那么多士官
学校毕业的,在那个层面上成就客观,可惜底下根子烂了
a*******e
发帖数: 3897
20
看黄老自传产生疑问,他这么老实的人也不会调戏女(男)学生吧,有知道真相的吗?
c****x
发帖数: 6601
21
好端端的南开的电机工程辍学。
抗日参军,结果抗战胜利了,自己被赶出大陆了。
一生的命运就被侵华战争和内战被改变了。
最后和沈志华差不多,想不开,还去研究了清贫悲催的历史。
真是中国越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越悲哀。
a*******e
发帖数: 3897
22
能写出一部《万历十五年》这样的好作品,开创一种新的历史研究方法,足以留名青史
,黄老这辈子,值了
b****r
发帖数: 2555
23
费正清看不上老黄,他去哈佛耶鲁啥的是没指望的。
h***i
发帖数: 89031
24
peng
b****r
发帖数: 2555
25
哈哈,peng这个东西也算是本站一大发明;估计好多人都不知道这个东西的
历史了。
a*******e
发帖数: 3897
26
看来费正清这厮是个学霸啊,难道当时全美汉学研究都是出自这老东西门下?
m********y
发帖数: 21909
27
有他写的英文书吗?给个书名就行。
还有那个唐德刚,好像也不是很得志,写的那本晚清70年,说是教材,我的天啊,那个
教材可以给台湾人讲,给大陆人讲,怎么给美国人讲?
m********y
发帖数: 21909
28
差不多。
m********y
发帖数: 21909
29
黄的传记叫什么?
a*******e
发帖数: 3897
30
《黄河青山》
网上可以找到一本他的《关系千万重》,回忆初到美国留学时的经历,也很有趣。还提
到他在美几次与老黑白垃圾冲突,都没吃亏,真是硬汉本性,不是小破熊之流能比的,
呵呵
b****r
发帖数: 2555
31
万历十五年和自传黄河青山应该都有英文版。
c*****1
发帖数: 3240
32
呵呵,黄很有成就?第一次听说,也许学了些年鉴派的东西?在美搞历史的华人受排挤
很正常,但是真有能力的还是会露头的,比如前阵子刚去世的何炳棣。
可整个历史版愣是没人提一下他的去世,看来是我这个版务不称职
l*****s
发帖数: 2109
33
黄在美国学术界没地位,就是在大陆台湾炒作的厉害。
他那个学校差不多是个社区学校,档次本来也不高。
到大陆台湾出书算是救了他一命。
余英时也是,他不是历史学家,到大陆炒作,死炒钱穆。
出头的也就是张何。
何有回忆录,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不过西南联大的人对他印象不太好。
而且说自己文革说的话不作数,没必要,作为研究历史的不用这么急功近利。
张地位高,但是不爱出风头。
c*****1
发帖数: 3240
34
自己没说。。。可是方法上的借鉴很明显
张何算是立住的,余么,还不如许卓云。。。
r**y
发帖数: 731
35
恩,万历十五年最初就是英文写的。好像到80年代受大陆哪个出版社邀请,他自己翻译
成汉语的。英文版一般大学图书馆都有
w****j
发帖数: 5581
36
老黄从明财政入手,倒是年鉴派的路数。不过他的成就还是比较有限的。他的书不经看
。俺最早看15年的时候也是相当惊艳,不过俺那会儿对明清史根本就是史盲,看什么都
觉得好。现在再看老黄的书就不觉得如何了。他不断鼓吹的数字化管理是让我最反胃的
东西,说了半天都没有一个清晰概念什么叫做数字化管理。我觉得他想从明清两代的历
史里面摸出条粗绳子来把社会发展的线索串起来(这个和年鉴派还是比较一致的吧),
这个方向是对的,不过按照学术要求来看他的作品,就觉得严谨性上不足,有点虚张声
势的味道。
另外,张光直主要还是人类学和考古学,严格的说和历史学方法上就不一样,路数毕竟
不同。何炳棣那个也是从社会学入手搞历史,我决得对历史学家有意义,对历史爱好者
来说太专门了一些吧?就像物理学爱好者一般不会考率怎么算圈图吧。余英时么,我对
新儒学没啥好感,不提也罢。
在美国搞汉学确实不容易,没多少美国人对中国历史有兴趣吧?欧洲史那就不然了,爱
好者写的书都一堆一堆的。
s******6
发帖数: 748
37
万历十五年很垃圾,却老是被一些不知所谓的人捧臭脚
万历十五年先有英文版,再有中文版,本来就是写给美国人看,告诉他们中国的落后是
文化制度上的落后,我反正看了一半就恶心的看不下去了
w****j
发帖数: 5581
38
万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这本在Amazon上就可以买到。
黄河青山貌似是Yellow River and Blue Moutain,这本我不确定有没有英文版,反正
Amazon上是没有。
w****j
发帖数: 5581
39
那你觉得中国落后是因为啥呢?
t***o
发帖数: 19256
40
老黄的书还是很不错的,提供了新思路
h***i
发帖数: 89031
41
余英时就是个纯扯淡的八,学术上一屁
o*****h
发帖数: 2082
42
何类似于杨振宁,有货,我行我素,脾气火爆,不善于与人合作
张貌似忠厚,实质上也是一个学霸,偶尔也玩点小阴招
当然学术上两人各有所长,见仁见智
黄就是那本万历十五年吵红的,实质上和张、何之类差了至少一个档次,学历史的家,
非历史学的家
费正清的书比较有名的有US & China,类似于通俗读物,但也有他自己的一点观点,出
发点还是从美国的角度怎样处理中国的问题,个人感觉此书写得很圆滑(不知道这个词
是否恰当)
s******6
发帖数: 748
43
落后的是技术而不是文化,也就是没赶上工业革命的趟
其实是争论100多年的东西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全盘西化
可惜54之后选择了后者
n*******e
发帖数: 2213
44
万历十五年是从英文版翻译过来的。
叫做什么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c**v
发帖数: 1936
45
去amazon按作者search ‘Ray Huang’
k******1
发帖数: 2883
46
zkss ?
碰? 捧?
c*****1
发帖数: 3240
47
恩,黄的方法是借鉴年鉴学派的,可惜他的眼界和思路就差得远了。万历十五年是本普
及读物,老兄所说的数字化管理论述模糊还有借口的话,读其学术著作十六世纪明朝的
赋税与财政?就知道黄硬功夫就没下够,后面的自然是盲人摸象了。这一方面是和到美
国后的培训有关,另一方面是他半路出家的缘故。
张光直确实是以人类学入考古学,也正因为此他本人在美国考古界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这虽然是所谓新考古学的趋势,但是我个人却不大喜欢。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东西能套
来套去么,我总觉得这种方法解释历史有些含混和牵强,当然这是我个人的偏见,这种
偏见来自很早时候读张光直关于商文明的一系列书籍,当时是兴趣极大所以说每行每字
的读,但到最终他还是没说服我相信昭穆那套体系,或者是我太愚钝了。。。
再说何炳棣,他实际比张,黄他们都长一辈的,所以国学的根基也好。虽然他的性格我
很不喜欢,但是他的文章我却爱的要命。琢磨起来,还是因为我是理科生的缘故,而他
老人家也以研究中国农业起源的文章发表在科学期刊上为荣。你所说何从社会学入手是
否是指他关于明清阶层流动的文章。不知道你看过黄土与中国农业起源没有,至少年轻
时候的我看过后心潮澎湃,研... 阅读全帖
O****X
发帖数: 24292
48
老黄其实一贯的是常粉,为常的大陆失败做辩解的
基本上啥书都是这PG
不说水平,这PG当年即使米帝也不受欢迎
O****X
发帖数: 24292
49
其实连台湾的都不怎么捧黄,倒是大陆的捧得不亦乐乎
O****X
发帖数: 24292
50
本来就是给老常出的主意嘛,数字化管理就能一统全国资源打败TG了,国军下级军官也
就这么个水平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