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 发帖数: 682 | 1 “国学”一词是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上出现的学术名称。上世纪上叶,国学出现与
民族文化自救有关。国学热有几次潮流,上世纪初是第一次。以前是没有国学这个概念
的。
国学就是本国的各种各样的学问,都可以称为国学。国史,中国的历史,国文,中
国的文学。国语,中国的语言。国术,中国的武术。国画,中国的绘画。国医,中国的
医学,都是国学。佛学也是国学。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都有佛学。佛学也体现了中国
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儒释道三教,就包括了佛学。以道学为例,魏晋玄学中的“得
意忘言”、“得意忘形”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以佛学为例,其要义在“空
”、“无常”、“缘起缘灭”,而佛学与人生的交汇处在于做本分事、持平常心、成自
在人。
一、了解儒家从何处下手?
学习国学,过去拿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入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的门径,我们如果要了解儒家的思想
,还是从四书入手。四书可以从《大学》《中庸》入手。道家是道德经。再进一步就读
周易。读周易不应仅仅停留在象数,更要去了解义理,了解宇宙的变化。
四书五经
二、中学生读什么?
过去有一本蒙学读物... 阅读全帖 |
|
G**L 发帖数: 22804 | 2 “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对“秦制”的埋怨老实说也不是晚清才有,其实中国历代的儒家经常都有一些人会有这
种埋怨。真正的儒者往往都是不满现实的,孔子就曾说:“道不行,乘槎浮于海”,现
在礼崩乐坏,这个社会已经堕落了,我现在要坐船到海外去当移民去了。朱熹也说:“
尧舜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
但不同于孔孟和朱熹的是,晚清的儒者找到了一个“仁义道德”的来源,那就是西方。
用徐继畬的话说,就是“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得三代之遗意焉”。
当然,他们讲西方比“我大清”更仁义,主要讲的是对内,就是西方的统治者对他们的
老百姓比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对中国的老百姓要仁义得多,这里不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关
系。上面提到的所有这些人,在国与国的关系问题上当然都是爱国者,他们在抵御列强
的侵略上,态度是很明确的。但是如果讲国内体制的话,他们很明显地认为西方民主政
治比中国的法家政治要“仁义道德”得多。
于是这些人介绍西方的时候,主要的精力并不放在“船坚炮利”,甚至不是放在如今公
认为西方人擅长的办公司做买卖上,而是大谈所谓“西洋国政民风之美”。王韬就大讲
,西洋“以礼义为教”,“以仁义为基”,“以教... 阅读全帖 |
|
G**L 发帖数: 22804 | 3 为什么要学习西方?是崇拜“强者”吗?
回顾一下晚清以来的中国思想界,我们就会发现,以往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以后,人们
都强调西儒的对立,这就遮蔽掉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晚清以来的很长一个时期,最
急于引进西学的人就是这种所谓的“反法之儒”。这里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中国
人在晚清为什么忽然间想到要学习西方,而且出现了那么强大的一个潮流,以至于到了
世纪之交,好像你不谈西学就不是学问。到了民国初年,甚至发展到当时能够为中国传
统进行辩护的人,往往也必须要像辜鸿铭那样本来就是一个洋人,英文比中文讲得好,
他才有资格扮演这样的角色。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局面呢?为什么会导致相当一个时期
国人都争前恐后地要学习西方呢?不管是自由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我们知道在上世纪
二三十年代,法西斯主义对中国也有很大影响,这些东西都是打着西化的旗号。为什么
晚清以来中国会出现那么强大的学习西方的潮流呢?
过去我们对此有一套“三段论”的解释:鸦片战争我们打输了,发现人家船坚炮利、经
济富裕,于是向西方学习“器物”,遂有洋务运动。马江、甲午之役我们有了现代海军
却仍然输了,发现是专制之弊,于是向西方学习“制度”,遂有... 阅读全帖 |
|
g***j 发帖数: 40861 |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SilverBlade (月色如刀),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我看《管锥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25 12:52:54 2014, 美东)
以前读《管锥篇》有些想法。最近看到在不相干的讨论里有人把此书捧到天上,于是写
几句:
据推崇,钱老是当代大儒。
一个当代大儒,如果有以儒为道这个意识的话--不是以儒吃饭或者以儒为乐,最关心的
问题是什么?显然是儒家思想的死活问题:
第一是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是否还有必要存在,在什么情况下对于什么人群有必要存在
(例如梆子戏对于某些河北人来说,就有必要继续存在)?
第二是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是否还能够生存?例如梆子戏:虽然对于一些人来说有必要
存在,但是如果没有政府动用公权力挪用其他社会资源来支持,很难靠自身在现代社会
生存。
或者换句柔和点的话:传统儒家思想如何与现代哲学契合(这里假设儒家是一种哲学)。
遗憾的是《管锥篇》看不到丝毫在这方面成系统的思考。看此书,你会知道很多莫明其
妙的知识,例如“红薯”这个名字怎么来的,或者细节方面东方... 阅读全帖 |
|
T*******x 发帖数: 8565 |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nsudaoist (三俗道),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以夷制夷,儒目寸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8 12:19:02 2018, 美东)
有文说明朝“以夷制夷”,玩出了亡国满清300年。
其实五胡乱华,当年也是引进大批难民和他们的佛教。 然后西晋八王内乱,政府军事
瘫痪,于是五胡难民看见机会,就开始大杀四方。
“以夷制夷”是鲁儒最大的外交笑话。 本身武力值低,万万不可玩“以夷制夷”。
宋朝以金制辽,以蒙制金,自己最后掉进海里。 明朝建州
齐鲁内地,尚不敢用腐儒夸夸。 华夏靠腐儒制定国策,就是死路一条
五胡乱华300年。 满清也是300年。 腐儒却以为是有教无类,民族融合,为了多吃
葡萄,儒生不用当兵为人上人, 作奴隶军粮300年也甘愿。
所谓儒目寸光。 |
|
c**r 发帖数: 2019 | 6 (老文章了。。。转贴本文并不代表在下完全支持本文的所有论点,比如,究竟什么是“
儒”,“儒”是否等同于“汉”,是否能够把因经济繁荣而导致的腐化等同于“汉化”,
而当时的奢侈糜烂的汉文化是否是能真正代表儒家,勇武刚猛且秩序井然的女真早期文化
是否就彻底与儒家思想没有关系,都是本人认为值得深入思考的)
女真的汉化道路与大金帝国的覆亡
刘浦江
【提要】应当如何评价金朝的汉化程度,中外学者历来各执一词。本文认为金朝是
一个典型的北方民族汉化王朝。与农耕民族生活方式的接近,女真人的大量移民汉地,政
治制度上采取的汉制一元化,以及汉地本位的确立,是决定女真汉化的主要因素。
金朝中期,世宗和章宗为了遏止女真人的汉化趋势,发起一场女真文化复兴运动,
企图保存女真民族传统,但却未能达到其预期的目的,最终不得不放弃了对汉文化的抵抗
。
蒙元初期,人们曾以“金以儒亡”说来解释金朝的亡国原因。本文对此的理解是:
其一,女真人的汉化改变了他们质朴的民族传统,养成懒惰奢靡的生活作风,使这个民族
最终走向衰落;其二,女真人的汉化彻底销蚀了其传统的尚武精神,使得这个昔日强大无
比的马上民族在蒙古人的铁蹄下变得不堪一击 |
|
S*********e 发帖数: 3006 | 7 以前读《管锥篇》有些想法。最近看到在不相干的讨论里有人把此书捧到天上,于是写
几句:
据推崇,钱老是当代大儒。
一个当代大儒,如果有以儒为道这个意识的话--不是以儒吃饭或者以儒为乐,最关心的
问题是什么?显然是儒家思想的死活问题:
第一是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是否还有必要存在,在什么情况下对于什么人群有必要存在
(例如梆子戏对于某些河北人来说,就有必要继续存在)?
第二是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是否还能够生存?例如梆子戏:虽然对于一些人来说有必要
存在,但是如果没有政府动用公权力挪用其他社会资源来支持,很难靠自身在现代社会
生存。
或者换句柔和点的话:传统儒家思想如何与现代哲学契合(这里假设儒家是一种哲学)。
遗憾的是《管锥篇》看不到丝毫在这方面成系统的思考。看此书,你会知道很多莫明其
妙的知识,例如“红薯”这个名字怎么来的,或者细节方面东方的某个思想点滴如何跟
西方某句名言暗合。。。但是更多的,没有了。对于我个人而言,仿佛飓风来临,发现
德高望重的老族长依然在布置家里的布艺装修细节--那样失望。
说实话,翻开此书,第一眼发现它是本笔记题材的“著作”,心里就开始失望。笔记是
记录思想最不成体系没... 阅读全帖 |
|
f*****n 发帖数: 12752 | 8 法家固然有愚民暴刑之害,在教育和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社会却是最适合治理国家的思
想。儒家本是君子修身立世之学,只能用来作为高素质人才的自我要求,不能用来治理
社会和要求全社会遵循。古代也好,当今也好,都应该以儒为思想道德基础,以法制为
现实治理纲要。当今和古代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修正法和儒的内容使之更适应现代社会而
已,若只取其一,吾未见其明也
现代人说起古代孝和礼往往匪夷莫测的样子,其实剥去历代法家和儒家的扭曲和附会,
孝和儒都源自礼,礼出自爱和真,都是自然而然的善良天性。生我育我,爱我教我,父
母之恩对应的必然有子女之敬爱。由敬爱而成礼,为孝道。失去亲人的悲伤,守护尸身
不被鸟兽分食,也自然而然地演变成服丧孝道。所以从古至今孝礼的本质都是一样,只
不过社会形式和伦理的不同采取不同形式而已,有原始进步之别,却未必有是非善恶之
分。对古代人要求把子女当朋友未免乡愿太甚,在现代把子女当朋友恐怕也只能收获作
为朋友的感情回报。即使自己不求回报,又怎样培养孩子知感恩知进退不骄傲?中国人
一向讲究言传身教,可以不讲孝和礼这两个字,却不可以不讲这两种精神。
孝礼本是爱中求
照见心中月自明
莫道千年多岐...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26 | 9 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韩星
儒学联合论坛,2006.0405
[关键词] 回儒对话 明清伊斯兰思想
韩星: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 儒学—儒
教研究所所长
原文网址:http://www.yuandao.com/dispbbs.asp?boardID=2&ID=14311&page=14
发表时间:2006-4-5 18:09:36
摘要:论文以回族为例,考察、分析伊斯兰教进入中国1300多年发展的历史,总
结伊斯兰教与中国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进行交流、融会,成为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
的历史经验,并认为这些历史经验可以为中国文化、中国伊斯兰文化的伟大复兴和走向
现代化,为当代世界文明多元共存,和平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伊斯兰教;中国传统文化;交流;融会
7世纪中叶伊斯兰教开始由阿拉伯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传播、发展和演变而形
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教。唐、宋、元三个朝代是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时
期,迄止明代,中国先后有回 |
|
n*****l 发帖数: 38 | 10 陈儒军研究生学习科研准则
1、 每周日晚9点前以电子邮件方式向我邮箱发送一份一周的学习科研总结及下周的学
习科研计划。每月最后一天、每季度最后一天和每半年给我邮箱发送一份每月、每季度
和每半年的学习科研总结及相应的下一步学习科研计划。超过5天的国家长假日可免除
周报,其它汇报一律不能以任何理由拖延提交。总结内容包括学习科研心得、包括必要
细节的学习和科研进展。计划内容包括下一步拟完成的任务及可能面临的风险。风险包
括个人能力储备不足、技术方案不完备、科研条件欠缺、和其它不确定因素等。
2、 研二和研三期间每月做一次学术汇报,汇报内容包括文献学习、科研进展和科研
计划。每次汇报用多媒体讲解,时间不低于30分钟。回答问题的时间不低于20分钟。组
内成员要积极思考,勇于提问。鼓励研究生大胆质疑。
3、 上午7点至晚上11点,手机必须处于开机状态,并开通来电短信提醒功能。5小时
内必须回复导师的短信或电话。
4、 离开校园超过20小时须向导师请假。
5、 研一期间精读导师指定的外文专著2本,对每本专著定期汇报读书心得及总结。每
本专著对应的汇报次数不低于10次。汇报方式分为书面汇报和... 阅读全帖 |
|
G**L 发帖数: 22804 | 11 为什么要学习西方?是崇拜“强者”吗?
回顾一下晚清以来的中国思想界,我们就会发现,以往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以后,人们
都强调西儒的对立,这就遮蔽掉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晚清以来的很长一个时期,最
急于引进西学的人就是这种所谓的“反法之儒”。这里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中国
人在晚清为什么忽然间想到要学习西方,而且出现了那么强大的一个潮流,以至于到了
世纪之交,好像你不谈西学就不是学问。到了民国初年,甚至发展到当时能够为中国传
统进行辩护的人,往往也必须要像辜鸿铭那样本来就是一个洋人,英文比中文讲得好,
他才有资格扮演这样的角色。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局面呢?为什么会导致相当一个时期
国人都争前恐后地要学习西方呢?不管是自由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我们知道在上世纪
二三十年代,法西斯主义对中国也有很大影响,这些东西都是打着西化的旗号。为什么
晚清以来中国会出现那么强大的学习西方的潮流呢?
过去我们对此有一套“三段论”的解释:鸦片战争我们打输了,发现人家船坚炮利、经
济富裕,于是向西方学习“器物”,遂有洋务运动。马江、甲午之役我们有了现代海军
却仍然输了,发现是专制之弊,于是向西方学习“制度”,遂有... 阅读全帖 |
|
w***3 发帖数: 387 | 12 听党的话是中共建政以来,一直拿来教育、衡量中国人民是非好坏的标准,特别是在重
大的问题上和重大的历史时刻,“听党的话,与党保持一致”又变成了一句说的最多、
讲的最彻底的一句政治口号。
身为现代的中国人,从小就在这种宣传教育的口号下长大成人。比如:从幼儿园受的教
育是“听党的话,做党的好孩子”,上小学后变成了“听党的话,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做工作了,又变成了“听党的话,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唱的歌曲是,“我
把党来比母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行动的指南是“党叫干啥就干啥”政
府救灾时,灾民首先要感谢党,再感谢政府,法官穿的法袍上面的四颗纽扣分别象征着
党、国家、人民、法律,“党”在国家、人民、法律之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
属于人民,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但还要接受“党”的领导,
“党”成了至高无上的化身。那么“党”到底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了什么?我们
反思一下中共篡政以来这段历史,才能使智慧善良的中国人在事实面前辨真伪,在是非
面前辨忠奸,在善恶面前分好坏。从而达到正本清源,使中国人从新找回丢失的民族魂。
一、马列主义引入中华、传统文化被破...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54598 | 13 这是金的汉化介绍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6%9C%9D
金朝文化在發展中已達到很高水平,它「一變五代、遼季衰陋之俗[38]」,「大定以後
,其文筆雄健,直繼北宋諸賢[39]」。在某些方面亦非宋朝可比,啟後世文化發展之先
聲。金朝推行汉化政策,從“借才异代”[40]走向“国朝文派”[41],逐渐形成了不同
于宋朝的独特气派、风貌,但其剽悍勇猛的崇武精神隨著金朝政權的穩固而逐漸消失,
最後終至亡國。元朝时,亡金故老喜言“金以儒亡”,此說未必正確[42],但金人全盤
漢化則是不爭的事實。刘祁说:“南渡后,诸女直世袭猛安、谋克往往好文学,喜与士
大夫游。”金熙宗以下的帝王都具有相当高的汉文化素养。元代有一说:“帝王知音者
五人:唐玄宗、后唐庄宗、南唐后主、宋徽宗、金章宗”[43]。金朝中期以降,女真人
改汉姓、着汉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朝廷屢禁不止[44]。金世宗一向反对女真人全盘汉
化,积极倡导学习女真字、女真语,但仍挽不回女真漢化的速度。接受汉文化最快、汉
化程度最深的首先是女真上层貴族社会,郝经谓金朝“粲粲一代之典与唐、汉比隆,讵
... 阅读全帖 |
|
s******g 发帖数: 5074 | 14 颜回与“颜 氏 之 儒”探 微
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卒于鲁哀公
十三年(公元前482年),享年仅32岁(据熊赐履:《学统》)。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
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
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对他也无不推尊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寻孔、颜乐处
”。自汉高帝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三国魏正始年间将此举定为制度以来,历代
统冶者封赠有加,无不尊奉颜子。由此可见,颜回尽管享年不永,却实为儒学史上一位
很值得重视的人物。
一、颜回的政治志向
论及颜回,学者每每赞其“安贫乐道”。其实,这只是其思想非主流性的一面。他思想
的主流乃在于救世淑人。这就关涉到对其政治志向的考察。
政冶志向上,颜回以舜为志。《孟子•滕文公上》记其语曰:“舜何人也,予何
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显然,孟子以颜回与舜、稷“同道”。颜回很赞赏舜“无为而
治”,即后来儒家所倡导的以“民”为本的“王道”政治思想。他尝曰:“昔舜巧于使
民,而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穷其马;是 |
|
u***r 发帖数: 4825 | 1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dr7g.html
最近的一点思考(2)
(2011-08-03 16:29:56)
转载
标签:
杂谈
二
其实现在看来,北非移民的方向,主要是以法国为主。
因为北非的不少国家,是旧法国殖民地,也是法语流行的国家,这些地方的移民,自然
是以法国为主。虽然这次挪威出来砍人的白人右派哥们,认为社会主义对欧洲的危害太
大,强调多元文化已经侵蚀了基督教,所以希望欧洲能够恢复天主教传统,重振当年的
十字军的斗志,针对穆斯林的侵袭,采取另一场圣战。
当然当年十字军的圣战,从大的战略意义上来讲,是一场保卫战,应对东罗马帝国,被
塞尔柱突厥占领。但是从战术上来讲,是一场进攻战,是以今天的法国和德国等地方为
主的基督徒向东边征讨,而且最后是屡战屡败,在技术先进和战力优势的穆斯林军队的
打击下,是一败涂地。
对欧洲的极端右翼来说,今天的对抗,不论是战略和战术上,都是一次背水之战,因为
觉得给人家杀到老家来了。这样的情绪,虽然没有出现在欧洲的主流媒体上,但是从瑞
士的制止建造尖塔、法国的制止穆斯林女人戴面纱、还有...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126 | 16 不同一不同一不同一:)
汉代以后,即使法家得势,也得外示以儒。而法家也确有
不得势之时,内外皆儒的情况,所在多有。即以明朝为例,
万历朝张居正下台后,申时行以次诸首辅,以自我克制为
楷模来求得数万文官的合作,以乡间绅老的教化威德来基
本取代州县官的民事权力(而且这非该朝独有),这样的政
治文化,绝不能说是法家主导。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
年>>论述于此甚为精详。自然任何时候都有功利主义的某
些用武之地,偶已说过主导只是相对的。 |
|
j*******7 发帖数: 6300 | 17 http://www.cclw.net/gospel/explore/fjdz/htm/9.htm
信耶稣,不用去轮回
余 磊
一个人信了耶稣,就拥有永恒的生命,他像个天路客,往天国直奔;即使离开了这
个人世,也不必下到阴间,去阎罗王那报到,生生世世在「六道」轮回。举例来说,我
住台中,「明天过后」,我要到台北,就一路北上,直到目的地。在明天过后的同一时
间,我就不可能南下到彰化、员林,转到南投、草屯,经过芬园、快官,再进入彰化,
重绕一圈又一圈……。简单地说,在理性上,同一时间,我不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方向
或空间。
约翰福音一章十二节说:「凡接受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给他们权利,成
为上帝的儿女。」(新译本)自然而然,上帝的儿女就不必、也不可能在「六道法轮」
绕来绕去,或跳进跳出。因此,基督徒不相信轮回是很正常的,他选择的是回应上帝的
呼召,他也不可能同时两个都选。
六道轮回
「上帝爱世人」,当然包括印度人,可是,印度文化的佛教东传,进入中国,也带
进来「六道轮回」的思想。站在爱护中国文化的立场,「轮回」思想进入中国文化,实
在是一场大浩劫,把一个超大的「病毒」注入千千万万中国... 阅读全帖 |
|
s******g 发帖数: 5074 | 18 隋唐科举制与儒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调和儒、释、道的文化政策。
隋、唐两代,弥漫着浓郁的宗教气息。佛教的净土地狱、因果报应、六道轮回,道教的
长生久视、羽化登仙,征服了无数苦难生灵和广大士人的心,也博得了统治者的垂青和
服膺。然而,佛教和道教虽然能使统治者对权力、财富和生命的无限欲求在灵间世界待
到虚幻的满足,虽然能使他们通过预置死者的虚幻权力来愚弄和鱼肉活人,但是,为了
维持宗法等级制度的现实统治和正常的社会秩序,就须臾不得离开儒学。秦皇焚书、项
王焦土、刘邦在儒士冠中溲溺,均为愚夫所为,为后代聪明的统治者所不齿。当然,与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所不同,隋、唐时代的统治者所实施的文化政策,则
大致是以儒学为中气而兼採佛教和道教。
隋文帝将知尊卑长幼之序者升之于朝,任以要职,故多有儒臣襄理政务。他下诏杨素等
“缀往圣之旧章,兴先王之茂则”,修定五礼,颁苏威所作《五教》于天下并令长幼诵
习,又诏令褒扬“穷政教之本,达礼乐之源”的贤哲,征马光、张仲让、孔笼、窦士荣
、张黑奴、刘祖仁等山东六儒为太子博士,还亲幸国子学,与诸儒论说礼仪,敕封孔子
“先师尼父”。(1)由是,儒学开始复兴。《 |
|
s******g 发帖数: 5074 | 19 李顒与清初山林儒学
清初儒林,呈早期启蒙儒学、庙堂儒学和山林儒学鼎足而立之势。黄宗羲、顾炎武、傅
山、王夫之、唐甄、方以智、颜元等为代表的早期启蒙儒学,顺承着明代中后叶以来儒
学发展之势,进一步变革思想观念,显露出儒学由传统而向近代转变的迹像。康熙、雍
正、乾隆三帝及熊赐履、李光地等为代表的庙堂儒学,以王权专制国家政权的力量强化
程朱理学一元化思想统治,反映了清廷为核心的统治阶层的利益意愿,是有清一代的官
方哲学。山林儒学的代表者,学术上或倾向王学如孙奇逢、李顒,或信奉朱学如刁包、
陆世仪,然多系明室遗民,不愿在清廷做官而隐逸山林,潜心学术,砥砺名节,从各自
不同的层面对儒学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兹以李顒为个案,略窥清初山林儒学之斑。
李顒(1627一1705年),字中孚,陕西周至人,人称二曲先生。生平提倡讲学,同孙奇
逢、黄宗羲并称为清初三大儒。清廷对他十分重视,康熙帝曾经亲书“关中大儒”四字
以赐,但如同众多的明室遗民,李顒始终坚守民族气节,固辞清廷征召,不愿为其“缯
弋”所及,甚至以生命相拒。他隐逸山林,肆力于学问,著作甚富,今传有《关中李二
曲先生全集》46卷。 |
|
b*******t 发帖数: 258 | 20 一个是“静”,静以修身养性。
《道德经》上有言,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清静为天下正。儒家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家的圆觉经中一种修行方法: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从现代物理和马克思主义来看,静是相对的,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一样的时候他们相对是静止的,静是相对于外界或其他的运动方向、速度或频率的一种“同步”。
另一个是“善”,儒释道三家都提倡善。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道德经上也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佛家更不用说了,信因果的岂能不注重为善,金刚经上也讲“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易经》的大名貌似是个中国人都听过吧,甚至很多外国人也听过,上面有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道德经上还讲了一段“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 阅读全帖 |
|
a****r 发帖数: 12375 | 21 http://weibo.com/p/1001603924044620692822
失传的屠龙术
2015年12月25日 21:03 阅读 90463
今天我们先从一位皇帝讲起,史上最会卖萌皇帝,雍正:
一直以来,雍正皇帝夹在乾隆康熙两帝之间,总是容易被人忽略,便如“康乾盛世”也
是取了爷爷和孙子的名号,跟他这个爸爸没什么太大关系。而看一些晚清、民国时期士
大夫们的评论,雍正的形象多半是一个严酷、苛刻、吝啬的暴君,而乾隆则是一个慷慨
、宽厚、仁慈的明主。
谈起雍正,多半跟宫廷八卦有关,包括他继位是否正当、对自己兄弟多么残酷,但极少
有人对他的治国理政的政策有一个应当的重视,雍正朝的政治向以严猛著称,其诸多政
治与经济的改革亦向被学界视为开启康乾盛世的重要举措。可以说,雍正宝宝的坏名声
很大程度上是他得罪了一个阶层——一个便如皇帝的他也得罪不起的阶层。
康熙帝晚年,多半有些慵怠朝政,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雍正帝在一片质疑声
中登基,虽然面临着帝位认同的危机,但是,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对国家财政状况及吏
治败坏而采取的果断措施。雍正上台后的第一个月,就干了一件注定要让自己为千夫所
... 阅读全帖 |
|
s******g 发帖数: 5074 | 22 儒学与现代民主
儒学是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核心,民主是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主题之一。因此
,如果说传统与现代化关系问题是二十世纪中国人关注的一大热点,那么,在这热点中
最具实质性意义的则是如何看待和处理儒学与现代民主的关系问题。(1)这问题至少
内蕴着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传统儒学中是否具有近、现代性的民主思想?二是儒学传统
能否自发地开启出现代民主?三是在现代社会生活条件下,儒学能否作为一种传统资源
而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明建设有所贡献?倘若有此可能,
我们又应如何充分而又有效地开掘并利用儒学传统资源?正确地解析这些问题,无疑既
具学术理论意义,亦有现实实际价值。
一、
在中国儒家经籍中,“民主”一词古已有之,但其含义却与现代民主风马中不相及。现
代民主指的是一种以自由、平等和公正等为基本原则与基本前提而形成发展起来的思想
精神,以及与之相吻合的以“主权在民”为基本特质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方式。
而儒经中所谓“民主”绝无这样的意义。如《尚书•多方》“天惟时求民主 |
|
s******g 发帖数: 5074 | 23 儒家“民本”传统及其历史命运
民主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理想追求。儒学是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之核心,而“民本”
传统则是儒学中很重要的思想内容,对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及中国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
均有重要影响。源于上古文化传统的原始儒学、尤其是孟子所提出的“民本”思想,本
具民主精神特质,但在后世却不仅未能“一线”开出具有近代意义的民主政治和民主文
化,而且更成为专制君主用以愚弄民众的饰物。这是由传统中国农业一一宗法社会和王
权专制主义的现实所决定的。迨至晚明清初、尤其是晚清以来,随着农业一一宗法型社
会的逐渐解构、专制王权的愈益式微,以及近代化进程的不断推演,启蒙学者多返归元
典儒学,借重倡“民本”论以建构其民主思想。至于或以“民本”传统了解、宣传以至
吸纳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文化,或以近代西方民主对“民本”传统作出适应时
发展需求的新诠释,或将“民本”传统与近代西方民主冶于一炉而提出其具有中国特色
的民主思想,均大有其人。并且,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建
设角度看,儒家的“民本”亦非毫无价值。
一、 上 古 文 化 传 统 与 原 始 儒 学 |
|
G**L 发帖数: 22804 | 24 “三代”为民主,秦汉始堕落?
当时,很多学者都在这样论述,如郭嵩焘就明确地说:“三代以前,独中国有教化耳…
…自汉以来,中国教化日益微灭。而政教风俗,欧洲各国乃独擅其胜。其视中国,亦犹
三代盛时之视夷狄也。”(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中国文化很了不起,但那是
指的三代,三代只有中国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地方,但是秦汉以后就不行了,自汉以来中
国似乎已经逐渐成了“夷狄”,而“三代”却跑到西方去了。而谭嗣同说得更绝:秦后
“二千年由三代之文化降而今日之土番野蛮者”。总之孔孟之道似乎在中国早已被毁灭
,就像徐继畬所说:惟西方尚“得三代之遗意”。
薛福成也是这样,他说:“唐虞以前,皆民主也。……匹夫有德者,民皆可戴之为君,
则为诸侯矣。诸侯之尤有德者,则诸侯咸尊之为天子。此皆今之民主规模也。迨秦始皇
以力征经营而得天下,由是君权益重。秦汉以后,则全乎为君主矣。若夫夏商周之世,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说,犹行于其间,其犹今之英、义诸国君民
共主政乎?……所以三代之隆,几及三千年之久,为旷古所未有也。”(《薛福成日记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712页)在他看来,西方搞的那一套其... 阅读全帖 |
|
p******e 发帖数: 1151 | 25 中国古代两千年,从来就不是超稳定的结构
从秦始皇统一以降,核心统治思想都是法家的,所谓儒法一家;儒表法里
真正决定这个长时间的王朝轮回更替是基于法家筛出来的皇帝(中央集权)制度:这个
制度一直在试图完善,也很有一些进步。到了到了宋明,慢慢的走进死胡同。
而真正落后西方的原因, 还是因为皇权制度, 错过了赶上近代工业化:这里的核心问
题是皇帝制度,绝不是孔孟的思想。和满清的统治当然也是有关系的,但核心还是皇权
制度。
后世的儒家也不是孔孟的儒家。
自己不灵就怪祖宗,甚至怪到几千年前,也真是让人醉了 |
|
M****7 发帖数: 2334 | 26 中国自汉以来搞的就是外儒内法, 以法为骨以儒为血肉. 一帮子不知道儒家为何物的在
批儒,搞的跟真的一样. |
|
h******d 发帖数: 1891 | 27 For your reference.
出自: http://www.cqzg.cn
发布日期: 2006-11-12
作者:曲黎敏
提要:儒释道三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它们对于生与死的界定从根本上诠释了它们
对大千世界的的认识的不同。无论是儒家的畏天命,修身以俟;还是道家的不信天命,
勇猛精进;以及释家的根尘幻化,业不可逃,都为我们对生命的认知与参悟提供了可贵
的帮助。
关键词:儒释道 生死观
东方源远流长的"死生之学"令西方震惊。总体而言,在死亡的观念上,西方大多抱
有悲观的态度,如死亡是人生"黯淡的旅伴"(尼采),"死亡是人生计划和希望的总失
败"(萨特),死亡是"灵魂离开肉体的监狱而获得释放",研究哲学是"死亡的练习"(
柏拉图)。相形之下,东方关于生命的理念则明显乐观,它牢牢掌握因循自然的原则,
对生与死有着大无畏的态度,甚至在中国,从来都不尝有过地狱的概念,至多是鬼界,
在那里有阎王或恶鬼,但也有栩栩如生、娇媚如常人的好鬼。道教索性另造仙界,生命
不是向下,而是向上变形。释家更为博大精深,死亡之学更为圆融,甚至成为一种可操
作的学问,在那里,死亡也成为一种艺术,成为一种 |
|
j********z 发帖数: 3242 | 28 ☆─────────────────────────────────────☆
bluewater23 (here) 于 (Wed May 28 12:28:48 2008) 提到:
随着全球化的进行,基督教可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希望中国人跟着老外读圣经,希
望新创立一个宗教,在中国国内,为华人服务。
国内儒,道,佛有传统。道,佛离生活远一些。儒很好,但是很松散,新的宗教以儒为
基础,大家觉得可能吗
☆─────────────────────────────────────☆
edwardgao (猪猫熊与熊猪猫的故事) 于 (Wed May 28 12:32:37 2008) 提到:
no way
子不语子不怪力乱神,也不能给人好处,没人信
☆─────────────────────────────────────☆
bluewater23 (here) 于 (Wed May 28 12:35:58 2008) 提到:
关键是看方法吧,法轮功证明新的宗教是可能的,短短几年就发展到2000万会员。
☆──────────────────────── |
|
s******g 发帖数: 5074 | 29 金华朱学:洪武儒学的主流
元、明之际,襄助朱元璋成就帝业的儒士如宋濂、王袆、胡翰、苏伯衡、许元、吴沉、
章溢等,多出自渐江金华。这正如时人刘基所说:“圣天子龙兴江右,文学之士彬彬然
为朝廷出者,金华之君子居多。”(1)他们不仅对当时的政治举措、文化教育、民风
士习等有很大影响,而且更在学术思想、尤其是儒学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清代名儒阮元
曾说:“元、明之间,守先启后,在于金华。”(2)诚如斯论,金华朱学的确堪称洪
武儒学的主流。
宋室南渡以后,理学重心转移,金华逐渐成为程朱理学的主要传扬之地。朱熹曾亲至丽
泽书院讲学,接引弟子,传播理学,徐侨、叶由庚、杨与立、王翰等均曾恭聆其教。其
后,由朱熹高弟黄幹授学的何基及其弟子王柏、柏弟子金履祥、履祥弟子许谦,皆“纯
然得朱子之学髓,而柳道传、吴道传以逮戴叔能、宋潜溪一辈,又得朱子之文澜”,故
“数紫阳之嫡子,端在金华也”(3)。可见,金华学派是程朱理学传承中的一个重要
宗派。谢这一学派统系之传人,洪武诸儒对其先辈极为推崇,如王袆说:“尧、舜、禹
、汤、文、武、周公相传之道,至孔子乃集其大成。宋周(敦颐)、程(颢、颐兄弟)
氏者作 |
|
r****n 发帖数: 8253 | 30
不求解脱,就不是佛法,就不必谈了。
现代人喜欢把佛法当做心理学,用来调整自己的所谓生活心态,以获得一个更有质量的
生活,这本身就是对佛法的背离。也是佛法衰落的一个特征。
认为佛和儒可以贯通,佛教不会同意,儒也不会同意。这种喜欢融合的特性,更是大部
分中国人的一种典型性格。 |
|
G**L 发帖数: 22804 | 31 “三代”为民主,秦汉始堕落?
当时,很多学者都在这样论述,如郭嵩焘就明确地说:“三代以前,独中国有教化耳…
…自汉以来,中国教化日益微灭。而政教风俗,欧洲各国乃独擅其胜。其视中国,亦犹
三代盛时之视夷狄也。”(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中国文化很了不起,但那是
指的三代,三代只有中国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地方,但是秦汉以后就不行了,自汉以来中
国似乎已经逐渐成了“夷狄”,而“三代”却跑到西方去了。而谭嗣同说得更绝:秦后
“二千年由三代之文化降而今日之土番野蛮者”。总之孔孟之道似乎在中国早已被毁灭
,就像徐继畬所说:惟西方尚“得三代之遗意”。
薛福成也是这样,他说:“唐虞以前,皆民主也。……匹夫有德者,民皆可戴之为君,
则为诸侯矣。诸侯之尤有德者,则诸侯咸尊之为天子。此皆今之民主规模也。迨秦始皇
以力征经营而得天下,由是君权益重。秦汉以后,则全乎为君主矣。若夫夏商周之世,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说,犹行于其间,其犹今之英、义诸国君民
共主政乎?……所以三代之隆,几及三千年之久,为旷古所未有也。”(《薛福成日记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712页)在他看来,西方搞的那一套其...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939 | 32 我的大学
——从自由到特色到新儒最后归结为左派思想的心路历程
今年大四了,回首这三年多的时间,我开始反思,开始总结。现在,我很想把自己大学
以来的文章,汇总一下,印个文集,也算对自己,对父母,对师长,对社会,对国家,
对人类,对这孕育生灵的宇宙天地一个交代。这篇文章且做序言吧!
曹丕《典论·论文》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我的小文,虽无有此巨
用,我也虽未有经天纬地之才,但仍然希望拙文可以使我的信仰更加的坚定。更希望能
为同志们更加的团结一致,为阶级兄弟们早日的觉醒,略尽绵薄之力。
我大学的心路历程可谓跌宕起伏。有时各种思想纠结不能释怀,有时又自认为找到真理
,可一生信持。如今重回首,真是感慨万千。以前所经历的各种思想转变时的痛苦,也
已化成幸福的微笑,而今以一个初步觉悟者的左派看待自己,一阵阵“会当击水三千里
,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豪迈气概喷涌而出,人生呀,我终于找到了可以为之奋斗一生而
又有益于中国人民,有益于全人类的光荣事业!
一、 自由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大一上学期
刚刚经历了高考,来到一个新环境,特别是思想、理念完全有别于高中的大学,我那一
颗放荡不羁的 |
|
w***h 发帖数: 112 | 33 Box博客 | 2018-03-27
北大出了三朵奇葩,属文“拒做犬儒”,同仁暴走点赞,称之为北大“三君子”。
可是我要说了,wait a minute,你们怎么称呼都可以,就是别把他们称之为君子。
因为君子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儒家所倡导的理想人格,既然三位奇葩都明
言“拒做犬儒”了,你们确信他们还愿意做儒家的“君子”?
所以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右派根本不懂儒家为何物,却又相信君子是个好东西
,双手捧来,当成桂冠送人,这算哪一出狗血剧啊?其实除了君子之外的可选项很多,
比如称骑士、贵族、大虾等等,也许更能深得彼心。
再说“犬儒”,三勇士把“好死不如赖活着”称之为犬儒的生活教条,因此激扬文字,
呼吁“挺直脊梁,拒做犬儒”。但我又要说了,你们TMD这点智商和不学无术,恐怕连
做“犬儒”都不配的,毕竟你们所说的“犬儒”好歹还带个儒字,比你们这类文盲强多
了。
犬儒派(Cynicism)原本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哲学思潮,犬儒派认为人不应被一切世俗的
事物所束缚,提倡对道德的无限追求和生活的极端简朴。而当代的犬儒主义也对伦理及
社会风俗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因为“拒绝被收编”而被称作是愤... 阅读全帖 |
|
w**t 发帖数: 3247 | 34 汉化是有的,程度么不敢说,只列一些事实:
武宗即位后,随即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对孔子的家族、弟子等加封了种
种称号。他为了摆脱财政危机,下令重新设立尚书省。
延祐二年,仁宗下令恢复科举制度,将儒家学说中的程朱理学定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从
此程朱理学成为元朝(以及其后的朝代)的官方思想。
英宗继承了其父仁宗的以儒治国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并于至治三年下令编
成并颁布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他还下令清除朝廷中铁木迭儿的势力,但随着清
理的扩大,再加上朝廷中的蒙古保守势力对元英宗以儒治国的施政不满,导致铁木迭儿
的义子铁失在至治三年夏天趁英宗去上都避暑之机,在上都以南15公里一个名叫南坡的
地方,刺杀了英宗及宰相拜住等人,史称南坡之变。
文宗天历二年二月,文宗设立了奎章阁学士院,掌进讲经史之书,考察历代治乱。又令
所有勋贵大臣的子孙都要到奎章阁学习。奎章阁下设艺文监,专门负责将儒家典籍译成
蒙古文字,以及校勘。同年下令编纂《元经世大典》,两年后修成,为元代一部重要的
记述典章制度的巨著。
至正三年,惠宗,ie, 顺帝,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由右丞相
脱 |
|
g*******0 发帖数: 5 | 35 西藏历史地位明辨(转载)
拨云现日
关于西藏的历史地位,可谓众说纷纭,然而不基于历代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政权所采取
的羁縻政策来谈西藏乃至其他民族政权的历史地位都是无法说清的。本文从阐述羁縻政
策的层次及由此划分的三种羁縻关系入手,对西藏从元朝至清朝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进
行了辨析,同时驳斥了诸多不正确的见解与观点,希望有助于读者对西藏的历史地位建
立实事求是的认识。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三章 明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四章 清朝与前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五章 清朝与过渡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六章 清朝与中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结论 吐蕃历史地位简评
附录一 驳《西藏历史地位辨》
附录二 驳《西藏地方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属领关系》
附录三 正史对于各朝疆域的记载
附录四 零星驳斥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藏区,藏族人称为吐蕃(藏文བོད,Bod,英文Tibet),国际
上称为大藏区,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传... 阅读全帖 |
|
J*****U 发帖数: 852 | 36 儒释道文明,以儒家,佛教,道家思想的融合为核心的文明,以其包容性,是否为缓解
基督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提供解决之道? |
|
发帖数: 1 | 37 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汉化不足为奇,但有人居然说中华文明只对这些文化尚且浅
的民族有吸引力,面对基督教伊斯兰等成熟文明就黯然无光,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历史
学家陈垣有名著《元西域人华化考》,里面详细列举了蒙元时代大量回回背景基督教背
景摩尼教背景的色目人主动华化的全过程,涉及儒学佛老文学艺术生活礼俗乃至女学方
方面面。色目人当年是蒙古治下的二等人,地位高于汉人南人,主动汉化只能说明"中
国之声明文物,一旦尽发无遗,西域人羡慕之余,不绝事事为之效仿"。
=====================================================================
杨发明委员:扎根中华文化沃土 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 "......明代,伊斯兰
文化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深度结合,内地的少数民族穆斯林普遍讲汉语、改汉姓、着汉
装,伊斯兰教以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方式传承扎根。清代,穆斯林知识分子继续推进“
以儒诠经”,内容涵盖哲学、道德、伦理、生活等方面,主张“忠于真主,更忠于君父
,方为正道”,伊儒会通达到历史高峰......" |
|
w********2 发帖数: 632 | 38 在牟先生的提法裡,基本上對於康德哲學背後思想史變遷的意涵,以及相關的社會史、
政治史、經濟史各方面種種,是暫時擺一邊的。他只是就康德哲學體系建構之為何,抓
住了第一批判和第二批判,之後以儒學為主導,加上道家跟佛學,而把握住康德學第二
批判作一個對比,強化了儒學、道家、佛學裡頭所強調的道德哲學的側面,並且把這樣
一個方式提到通過一個道德修養論,而強調它具有智的直覺(intellectual intuition)
,並藉此來解決人的有限性的問題。換言之,一個有修養的人,或者一個理想的人,一
個道德的人,一個具有性智、具有玄智、具有空智之人,依他說就如同是上帝一樣,可
以具有intellectual intuition。[23]我們可以發現到牟先生高揚了人的主體性,而把
人的「主體」往上提到那個「道體」,提到那個絕對之體,提到那個God的地位上去說
。 |
|
w********2 发帖数: 632 | 39 在牟先生的提法裡,基本上對於康德哲學背後思想史變遷的意涵,以及相關的社會史、
政治史、經濟史各方面種種,是暫時擺一邊的。他只是就康德哲學體系建構之為何,抓
住了第一批判和第二批判,之後以儒學為主導,加上道家跟佛學,而把握住康德學第二
批判作一個對比,強化了儒學、道家、佛學裡頭所強調的道德哲學的側面,並且把這樣
一個方式提到通過一個道德修養論,而強調它具有智的直覺(intellectual intuition)
,並藉此來解決人的有限性的問題。換言之,一個有修養的人,或者一個理想的人,一
個道德的人,一個具有性智、具有玄智、具有空智之人,依他說就如同是上帝一樣,可
以具有intellectual intuition。[23]我們可以發現到牟先生高揚了人的主體性,而把
人的「主體」往上提到那個「道體」,提到那個絕對之體,提到那個God的地位上去說
。 |
|
发帖数: 1 | 40 杨发明:扎根中华文化沃土 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融合发展,逐渐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教,为我
国回、维吾尔等十个少数民族的大多数群众所信仰。明代,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儒家
文化深度结合,内地的少数民族穆斯林普遍讲汉语、改汉姓、着汉装,伊斯兰教以符合
中国社会实际的方式传承扎根。清代,穆斯林知识分子继续推进“以儒诠经”,内容涵
盖哲学、道德、伦理、生活等方面,主张“忠于真主,更忠于君父,方为正道”,伊儒
会通达到历史高峰。” |
|
发帖数: 1 | 41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融合发展,逐渐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教,为我国
回、维吾尔等十个少数民族的大多数群众所信仰。明代,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儒家文
化深度结合,内地的少数民族穆斯林普遍讲汉语、改汉姓、着汉装,伊斯兰教以符合中
国社会实际的方式传承扎根。清代,穆斯林知识分子继续推进“以儒诠经”,内容涵盖
哲学、道德、伦理、生活等方面,主张“忠于真主,更忠于君父,方为正道”,伊儒会
通达到历史高峰。 |
|
发帖数: 1 | 42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明代,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深度结合,内地的少数
民族穆斯林普遍讲汉语、改汉姓、着汉装,伊斯兰教以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方式传承扎
根。清代,穆斯林知识分子继续推进“以儒诠经”,内容涵盖哲学、道德、伦理、生活
等方面,主张“忠于真主,更忠于君父,方为正道”,伊儒会通达到历史高峰。 |
|
发帖数: 1 | 43 伊斯兰教徒也可以被汉化
“明代,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深度结合,内地的少数民族穆斯林普遍讲汉语
、改汉姓、着汉装,伊斯兰教以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方式传承扎根。清代,穆斯林知识
分子继续推进“以儒诠经”,内容涵盖哲学、道德、伦理、生活等方面,主张“忠于真
主,更忠于君父,方为正道”,伊儒会通达到历史高峰。”这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
的话 |
|
e***d 发帖数: 8248 | 44 崇尚佛教的汉唐是中国最强盛繁荣的时期
----
汉先以黄老学说治国,后以儒孝治国,应与佛教无关。
汉地佛教的兴起应是汉后的事情,主因是南北朝的连年战乱。
中国宗教思想的特色是儒释道的融合。 |
|
l*****f 发帖数: 13466 | 45 汗,陈先生是大书读薄,区区在下是就看到表面一点点;metaphysics这种词听起来好
吓人的,感觉你对形而上的东东蛮偏好滴,我一般只能看懂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做了某事
这种,所以看见哲学要躲开滴。meta level 的问题,不明白,感觉我们跟西方似乎不
太一样,西方的meta physics到physics是不是有关系呢?但是我们的形而上学是什么
,儒家形而上学究竟是啥不知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hoho. 世俗
经济则应该是儒应用的那一面。葛的书没看过,是"围剿"道么?我怎么印象里唐朝释
家经过南北朝阶段进一步中土化,也发展迅猛,又有六祖立南禅宗,所以儒家道家都有
反对佛家行为,韩愈排佛,武宗灭佛,所以该是儒道对付释家?
耿定向这个,想起来黄宗羲明儒学案里写过这桩公案,贴一下耿定向学案,蛮有趣的
先生之学,不尚玄远,谓“道之不可与愚夫愚妇知能,不可以对造化;通民物者,不可
以为道,故费之即隐也,常之即妙也,粗浅之即精微也”。其说未尝不是,而不见本体
,不免打入世情队中。共行只是人间路,得失谁知天壤分?此古人所以贵刀锯鼎镬学问
也。是故以中行为学,稍一不彻骨髓,其下场不... 阅读全帖 |
|
h*****n 发帖数: 1630 | 46 第一,你不了解中国历史。一直到明朝,中国的农业,冶炼,建筑,制造技术都是位居
世界前列的,以商业论,中国开始用纸币的时候西方还在用硬币。说华人没有创造力那
是你的幻觉。中国技术上的落后是最近几百年闭关锁国造成的。
第二,你也不了解儒佛道。儒家的精神是敏而好学,孝义为先,修身治国平天下。如果
你认为这是复古,会阻碍科技发展,那我无话可说。不要把后来的程朱理学和孔孟之道
混为一谈。
佛道两家虽然讲无为出世,但一样也讲众生平等,而且并不强迫人信教,也不象基督教
和伊斯兰教那样强烈的敌视“异教徒”,这说起来只怕比西方宗教要高明点吧。
你崇尚西方的个性自由,这没什么不可以,但是要小心随之而来的自私。如果你相信自
私是人的本性,那么也要看到这种本性必须有限度。孔子也知道利与义并不矛盾,但是
因利灭义则不可,这应该是做人的常识。
中国的问题不在于宗教,而在于长时间的封建社会导致了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比
如地方官还被称为“父母官”,老百姓惹不起,以现在的时代而言,这种概念太过时了
。不过情况正在改变。
中国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百年来的挫折导致一些人在西方面前有自卑心理,动辄中国
如何,华人如何,中 |
|
Y**u 发帖数: 5466 | 47 ☆─────────────────────────────────────☆
xwa (信望爱✟八福) 于 (Mon Aug 27 16:03:28 2012, 美东) 提到:
请问这里有没有关于道家与儒学的讨论,请推荐一读。
☆─────────────────────────────────────☆
Hermes99 (Hermes99) 于 (Mon Aug 27 16:13:19 2012, 美东) 提到:
版内,可以参考前人做的精华区。版外阅读,可以参考道藏和四库全书。
☆─────────────────────────────────────☆
ruibarca (rui) 于 (Mon Aug 27 16:22:37 2012, 美东) 提到:
浪子板斧继续继续开贴讲道家吧,要是有什么方法论透露一下就更好了。那些宣传真神
正法什么的女人实在烦...
☆─────────────────────────────────────☆
Hermes99 (Hermes99) 于 (Mon Aug 27 16:29:35 2...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8818 | 48 嗯,是很好,尤其是和你一起读。。(不过我看到我给你的电子书里仿佛有很多错别字)
下面这一段也超级好玩,真是把这些思想全部骂了个遍,哈哈
******
捣乱分子墨家被打下去了,上面只剩了儒与道,他们本来不是绝对不相容的,现在
更可以合作了。
合作的方案很简单。这里恕我曲解一句古书,《易经》说“肥遁,无不利”。我们不妨
读肥为本字,而把“肥遁”解这肥了之后再遁,那便说一个儒家做了几任“官”,捞得
肥肥的,然后撒开腿就跑,跑到一所别墅或山庄里,变成了一个什么居士,便是道家了
。——这当然是对己最有利的办法了。
甚至还用不着什么实际的“遁”,只要心理上念头一转,就身在宦海中也还是遁,所谓
“身在魏阙,心在江湖”和“大隐隐朝市”者,是儒道合作中更高一层的境界。在这种
合作中,权利来了,他以儒的名分来承受,义务来了,他又以道的资格说,本来我是什
么也不管的。儒道交融的妙用,真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在这种情形之下,称他们偷儿
和骗子,能算冤曲吗?
******
读到后面能笑疼肚子。。很多诗歌里的向往隐居的心情被这么一解释,今晚的景象就又
再破灭一次了。哈哈 |
|
E******u 发帖数: 3920 | 49 美育可以代宗教吗?——从蔡元培看“五四”启蒙的偏颇面
作者:周小安 来源:成言艺术
在二十世纪行将落幕之际,我们遇上了"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的纪念。无论褒贬,"五四"
运动在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影响是无须质疑的。
什么是"五四"的根本精神?蔡仲德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即有激进的'五四',也有
渐进的'五四';既有排他的'五四',也有启蒙的'五四';即有救亡的即政治的'五四',
也有启蒙的即文化的'五四'。'五四'有启蒙与救亡两层含义,其救亡一面与历史上的救
亡有同也有异,同在爱国,异在君国分离,人民自觉参政议政,即救亡建立在启蒙基础
之上。何况,唯有启蒙才能真正救亡(蔡元培是明确认识这一点的,所以他主张教育救
国)。而救亡是紧迫任务,常导致激进、排他,启蒙非一蹴而就,必要求渐进、兼容。
故'五四'的根本精神不是救亡、爱国,而是启蒙、民主,作为新文化运动,其本质更不
在救亡而在启蒙。"1)
在对"五四"的根本精神提出上述观点以后,蔡仲德紧接着对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之三
人的思想特征作了如下比较:"陈独秀还对政治有浓厚的兴趣,一九二0年九月起,更明
显的将其旨趣由文化...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Jia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FaJia
标 题: 汉代黄老之学到老庄之学的演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22 19:12:54 2011, 美东)
刘晓东:汉代黄老之学到老庄之学的演变
作者:[刘晓东]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浏览:[432] 2010-07-30
摘要:本文探索了西汉初年崇尚黄老之学的社会原因以及其“因循”与“无为”的具体
内容,指出将黄老之学作为政治观念转移到老庄之学作为人生观念的变化过程,强调了
东汉时期“独行”与“逸民”的风气对魏晋崇尚老庄的作用和影响。
就一般情形来看,大凡一种学说,在其泛化性承传中,既有与其他学术思想的交融
,又有其自身的分化,正如一条河流,在其流经过程中,既有与异流的交汇,又有其自
身的歧出。尤其当这一学术具有较长时期的社会需求时,其承传过程中的历史境遇便规
定了它盛衰承变的命运,也正如一条河流,其所流经的地势通塞形成了它直huí@①
流演的状态。对学说来说,社会要按照时代的需求对它...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