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吴语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1
发帖数: 3240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壮泰走廊
☆─────────────────────────────────────☆
wwwhu (fc) 于 (Sat Jul 21 02:54:47 2012, 美东) 提到:
这个壮泰走廊就在现在中越边境上,左江文山红河和越北这一代,和中越老泰边界的形
成关系不小,可惜我手头也没啥书,抄不出啥名堂来,更给不出个准日子来,也和很多
广被接受的观点不太相符,朝代政府和民族有时也不完全是一回事。
越人在春秋及之前,占据的地方不小,从会稽到交趾,都是他们的生息的地方。文化特
点和北方的也不太一样,被发文身,干栏铜鼓。那时黄帝一族地方其实不大,周边什么
族裔都有,比如山东邹平的丁公龙山文化陶器上的文字就可能是古彝文的先驱。於越靠
北,和中原文化接触交流比较多和早,不过越人歌时代那时越人起码还是说古台语的。
说起这个越人歌,还是比较罕见的用汉语语音记录的少数民族语言,也是同性恋们比较
喜欢的诗篇了吧。楚灭吴越以后,当地语言就接受了古楚语,现在的吴方言也就是古楚
语的后代,当然还有少许古越语的留存。当然楚语还有另一个后代:湘语,这两兄弟到
现在还蛮像的,保留古全浊,或至少是不送气。我觉得楚...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514
2
“古楚语”啥样,除了“南蛮鴃舌”之类的间接描述外,谁也没见过。从民族流向看,
可能影响了汉语和湘语区以及部分赣语区,但不会对吴语影响太多。
“古全浊保留”之类的不知道指什么,但有一点肯定,就是湘语同吴语的亲缘关系大于
同官话的亲缘关系,相互之间说话就足以感觉出来。在本人的分类系统中,汉语族包括
四种语言:汉语,晋语,淮语,湘语。
j***g
发帖数: 11325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粤语哪朝才自立门户的?
我的意思是南京过去可能是吴语区的?
南京是唯一一个地处江南但是说江北话的城市。镇江就开始向吴语区过渡了。
s******c
发帖数: 1920
4
成龙令“Duang”一字热爆网络,好事者还为此创造出一个字,即上面是“成”,下面
是“龙”。然而,这并不是规范的汉字,为何Duang好用却没有相应的汉字表述呢?这
可不是偶然因素造成的。
新浪文化专栏的一篇文章谈到,Duang首现于恶搞版成龙洗发水广告,创作者将庞麦郎
《我的滑板鞋》与被工商部门打假的洗发水广告剪辑为《我的洗发水》,并配上了
duang。随后这个词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蹿红。
但这个duang却给人带来一个大烦恼----似乎没有任何一个合适的汉字可以用来写这个
音。虽然一些有心人做了尝试,譬如有人试图把duang解作“多党”合音,也有人把
duang写成了上“成”下“龙”的形式。不过此类诠释很难获得大众认同,所以至今
duang还是只有拼音形式流传。
当然是因为汉语(普通话)中并没有任何一个字读duang音,事实上这个音节在普通话中
根本就不存在,自然写不出。汉语存在严重的同音字现象,同时又有大量音节被白白“
浪费”,这是怎么回事?
一个音节在汉语中不存在,一般可能有几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汉语里头没这个音,所
以音节根本没有存在的基础。譬如英语中z的发音,在普通话里缺失,...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5
汉字没有拼音,谁告诉你两千年前的上古汉语和闽南语相似?相反,上古汉语发音要比
闽南语,客家话和广东话复杂很多。
不仅闽南语客家话粤语的发音和上古汉语没有太大关联,就连语法都和上古汉语根本不
同。我们汉语从中古汉语开始一直到今天,就逐步演变为“分析语”。而且如今不论任
何方言,词的不同格和不同词性的发音都不变,最多就是今人读古汉语时不同词性的声
调会变化。比如普通话的名词 “语” 读 yu 三声。普通话里读古汉语如果碰到“语”
作动词,就要读成四声。但是本质上不论什么词性,发音都不变。但是上古汉语不同,
上古汉语汉字也和诸如英语语言一样带有词前缀。比如一个汉字当做使动用法时,前面
就要加词缀s发音。当然,由于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所以这些古老的发音都消失了。举
个例子:“登”普通话读deng,但是在上古汉语里,如果“登”作为使动,使某人登,
那么就要读“steng”。
而今天陕西话里的“大大”就是上古汉语里 “大” 的古老发音Dades的残留。再比如
,现代汉语里 “窟窿” kulong 就是上古汉语“孔(klong)”的残留。我估计你(这
里的“你”应当指与作者争论的其他评论者。除与文旨过...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8922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汉语方言的一些数据
中古汉语:根据韵书资料,声母33个,韵母(含声调)206个。(数据来源,王力《汉
语语音史》)
北方方言:以哈尔滨为例,声母22个,韵母38个,声调4个。(数据来源,《哈尔滨方
言词典》)
温州话:声母29个,韵母36个,声调8个。(数据来源,《温州方言词典》)
吴语:以苏州话为代表,声母27个,韵母49个,声调7个。(数据来源,《苏州方言词
典》)
湘语:以长沙话为代表,声母23个,韵母41个,声调6个。(数据来源,《长沙方言词
典》)
客家话:以梅县方言为代表,声母17个,韵母73个,声调6个。(数据来源,《梅县方
言词典》)
粤语:以广州话为代表,声母16个,韵母94个,声调9个。(数据来源,《广州方言词
典》)
闽南话:以厦门话为代表,声母17个,韵母82个,声调7个。(数据来源,《厦门方言
词典》)
总的来说,北方方言的声母比中古汉语少了三分之一,韵母x声调少了一半。
长江流域的方言
温州话,声母数量比中古汉语略少,韵母x声调数量相当或多。
吴语、湘语声母数量比中古汉语少,韵母x声调数量相当或多。
华南的方言
客家、粤语、闽南话声母比中古汉语少了一半,韵母x声调变多了。
M****h
发帖数: 4405
7
台湾香港曾经繁荣一时,那是因为全国各地的人都去了
现在都处在快速衰落通道中
原因很简单,人种本地化,极度排斥大陆人
中国各地的人,都有各自的优点缺点,而且是比较鲜明
北方或者官话区的人,心胸比较宽广,能很容易团结起来,
没有南方人那么强烈的地域意识
但是思想比较保守,缺少南方人的冒险,竞争意识,寻求安逸
官本位浓厚,经济不甚发达
整个官话区构成了中国统一的基石,谁的到了这块地盘,谁就能稳定统一中国
长三角吴语区,商业发达,有一定的海洋意识,但是民风比较柔弱
当然浙南浙西有所区别,民风比较彪悍,有古越人的余绪。
这个地方也是中国地域歧视最为厉害的地方,这也是这里虽然发达,却影响力越来越小
吴语区从江北一步步收缩,现在区域越来越小,而且生育率低下,未来可以预见。
广东和珠三角,有着强烈的中国古代文明和海洋文明的结合,是汉朝人特征保留最多的
地方
敢于冒险,志在四方,志存高远,现在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创新能力最强的地方
而且不像长三角那么排外,对周边各省的影响力极大,从近代其,广东屡次都是革命的
先行者,先驱。广东现在也是中国统一的一个重要因素。广东人认为粤语继承了古代汉
语最多的
特征,也... 阅读全帖
a****t
发帖数: 7049
8
不是吴语成为国语,是国语里会带有吴语音韵元素,而不是通篇官话。如果是那个版本
,争议会少一点,因为普通话就是和各方言都非常不同的语言了。
d*********2
发帖数: 48111
9
胡族到了关中中原是被同化.
汉人衣冠南渡以后还不知道谁度谁呢.
吴语越语至少不是汉语正溯. 偏偏一批被吴语影响更深的天天号称自己最近接古汉语.
d*****l
发帖数: 8441
10
越说越白痴了吧。
巢洪片是官语区典型的代表之一,根本不是什么过渡,扬州话跟吴语
差别大了。你知道官话的来历吗?官语区大的很,上面早跟你说了,
边缘不在巢洪片,在如太片。不知道就别乱说。还吴语口音呢?上海
人说扬州话都说不象的。
n*******n
发帖数: 7628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Top 100 Languages by Population
吴语,又称吴方言、江南話、江浙话,是一種屬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語言。主要通行
于中国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浙江大部分地区、江西东北部和福建西北角及香港
、台湾、日本九州岛、美国旧金山等地说吴语的移民中间。
a****t
发帖数: 7049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Top 100 Languages by Population
你要这么分,mandarin也不存在统一的mandarin,有晋语、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中原
官话、北京官话。
吴语还是相对统一的,除了这南鸥语(温州话),那边是吴语和闽语的杂种语。
w****s
发帖数: 4430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Top 100 Languages by Population
实际苏南都讲吴语。不讲吴语的不算苏南。 你问问南京人是否认为是苏南。
c***c
发帖数: 21374
14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
:“为了突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了突出我们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所以
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决定不采取国语这个叫法。如果叫国语的话,担心会被误解为把汉
语凌驾于国内其他民族之上。”
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叫普通话。
在这次会议上,与会者就普通话的方言基础产生了激烈争论,最后,大会决定采用
投票办法,从覆盖汉语区的15种主要方言中,选出一个作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
当时的投票结果是:北京官话(以北京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52
票位居榜首;西南官话(以西南官话为基础方言,以成都语音为标准音)获51票,以一票
之差名落孙山;第三名是吴语(以吴语为基础方言,以苏州或上海语音为标准音),获46
票;粤语(以粤语为基础方言,以广州语音为标准音)获25票,名列第四。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
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
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 阅读全帖
n*******9
发帖数: 234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苏州做什么的?半年GDP5000亿?
呵呵,本人对于江南历史也很感兴趣,江南中心六府论是公论也同意,但杭州从吴越国
后,政治地位就一直高于苏州,你悲愤也没用,至于谁是江南中心,难道你苏州人说苏
州是,就是了?不要说在两浙路范围内,就算在苏南范围内,无锡,南京都不会同意
还有,江南文化是吴越文化,语言被称为吴语,其实真正名称应该是吴越语,当年赵元
任假公济私,叫吴语,不少苏空头还真以江南文化中心自居了
n*******9
发帖数: 234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苏州做什么的?半年GDP5000亿?
呵呵,现在讨论江南地区,你扯北京干什么,中心当然应该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
化,如果光说经济,就算现在光算GDP,也轮不到苏州,说富裕程度,更轮不上苏州,
杭州话是否属于吴语范畴,吴语特征是什么,这我没兴趣扫盲,这是基本常识,无锡从
常州府中划出,何来历史太嫩
n*******9
发帖数: 234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苏州做什么的?半年GDP5000亿?
你胡扯什么,两浙路到元朝,划为江浙行省,到明朝朱元章强夺浙西五府,并不是什么
两浙路地方大,而是分化吴语区,留下几百年苏南,苏北不和而已
你要是觉得苏州属于浙江,不舒服,好,那原贴就改成苏州属于两浙路,这该开心了吧
谈到江南文化研究,吴语发展,建议你多看看书,从吴越春秋,越绝书。。。,苏州博
士,别老是选择性失明,应该多
看看各方观点,至于江南文化中心,其实别人不见得多关心,只是看到几个苏空头吹得
忘乎所以,感到厌恶而已
b****l
发帖数: 23606
18
杨振宁,安徽合肥人,官话区。
吴健雄,江苏太仓人。吴语区
江泽民,江苏扬州人,官话区
胡锦涛,江苏泰州人,官话区。
李政道,江苏苏州人,吴语区。
s***a
发帖数: 2141
19
哈哈哈哈笑死了
官话区跟官话区差远了
杨江胡属于江淮官话区,江淮官话跟吴语比较接近,而北京官话比吴语差远
你们怎么忘了你们毛邓二公了?这么多毛轮邓轮都哪去了?
s******o
发帖数: 328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突然对韩寒深表同情
这个有点扯吧,我觉得在吴语中韩字和园字是同一个发音而已。至少在我们那片的吴语
方言是这样的。不知道上海话中是怎样的?
w****s
发帖数: 4430
21
温州应该算吴语吧,其实吴语区的人听不懂,福建人也听不懂。
h*****n
发帖数: 2415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无数老中把army发音成“阿米”
北方人是这样的,至少吴语里“一”和“衣”发音是相当不同的。
绝对没有99%,吴语区的人绝对不止1%.

是"
t*******l
发帖数: 3662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无数老中把army发音成“阿米”
讲英文 简单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流利程度,这个其实更重要些。另一个是发音准确,
这个就是搂住讨论的。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南方或吴语区在英文发音上有天然优势。实际上由于北方使用卷舌多
些,所以单纯从发音
上看,大部分都是比较准确的,当然有个别几个组合发音,北方人通常读错,但是这不
表示读不出来,或者
是因为语言的影响。
如果有吴语区上海讲英文流利这种印象,我认为接近沿海,和西方打交道早些,还有就
是更多城市和农村的
教育水平差异,而不是所谓的方言带来的什么发音优势。
w*********r
发帖数: 42116
24
内地学生要求普通话授课 与香港学生爆发骂战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3/10/14/2721975.html
小矛 发表评论于 2013-10-14 01:24:39
查一下这学生的背景,我不相信普通人家的孩子来到人家地盘敢这样放肆。
tchen4562 发表评论于 2013-10-14 03:33:50
滚你妈的蛋,谁告诉你14亿人讲满语。8000万人讲的吴语不是语言吗。只有讲吴语,粤
语的才是汉人,北方满狗去死吧。
lexm5 发表评论于 2013-10-14 04:10:45
中国人确实自傲得很,难怪新疆西藏不愿意呆在中国。我的专业词汇都是在美国学的,
平时专业讨论用英文惯了,不小心碰上有的中国人在美国称“是中国人就得说中国话”
,没辙。
sprucespruce 发表评论于 2013-10-14 05:39:14
大陆脑残富二代们霸气!以后收复钓鱼岛和西伯利亚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了!
r*****1
发帖数: 3465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江苏省的苏州人看不起南京人
讲吴语的装B而已,他们觉得讲江淮官话的南京是安徽人的地方。不过他们上大学还得
去南京。
00后讲吴语的越来越少了。
p**********n
发帖数: 1470
26
有一个比较搞笑的事实:
解放前的北大清华和解放后直到文革的中科院和中科大,官方授课和交流语言是吴语。
吴语区虽口音略有不同,但基本都能用上海话作为lingua franca通话。所以上海话长
期以来成为了中关村地区事实上的通用语言,直到文革。
现在我们看一些文革前大学生的回忆录里面,经常看到抱怨听不懂老师上课用的江浙话。
但是解放前大学生的回忆录里面看不到这个,因为解放前北大清华学生也基本都是江浙
人。
因为科学界完全被江浙人dominate,特别是数学界几乎全是浙南人外加苏南的华罗庚,
文学界几乎全是浙北人(鲁迅,周作人,矛盾,郁达夫,徐志摩,金庸)外加苏南的钱
钟书。
m********r
发帖数: 718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要坚持普通话,消灭方言
这里讨论的就是谁是官话。你直接把官话作为前提条件定了,自己把吴语定位为方言了
,还讨论个毛啊
假设中国境内一切语言一律平等,不管北京话四川话吴语粤语,平等讨论,谁的受众更广
s*******y
发帖数: 988
28
锦涛无论祖籍还是出生地都不算吴语区,吴语区有个狠人康师傅
a****r
发帖数: 12375
29
康师傅狠么?也就是淫人吧

锦涛无论祖籍还是出生地都不算吴语区,吴语区有个狠人康师傅
w***u
发帖数: 17713
30
南方方言保留古全浊比较厉害的也就是吴语和旧湘语了,从吴语分出来的徽语,以及新
湘语,全浊都改成不送气了。浊音在传统上南方的区域现在也不怎么宽。
s*******y
发帖数: 988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当年广州话差一票就成了国语
南蛮子又在YY了,当年的国语之争和粤语毛关系都没有,当时和北方话争国语地位的
是吴语,原因简单,当时有决定权的语言学家大多都是吴人,如吴稚晖、钱玄同等人,
一度把吴语操作到几乎成为国语,后来在众人的反对之下作罢。
s*******y
发帖数: 988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真实的历史上的“国语之争”
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国语周刊》第133、134期(1934年4月14日、21日)连载了语言学
家黎锦熙的文章《民二读音统一大会始末记》,详细介绍了民国二年(1913年)制定国音
和注音字母的过程[1]:
民国教育部成立读音统一会筹备处最后确定下来的成员一共80人,其中由教育部任命的
有50人左右,其余为各省推举。结果来自江苏的会员有17人,浙江9人,直隶7人,此外
福建、广东、湖南各4人。从这个组成名单来看,来自广东的会员只有4人而已,根本不
可能左右会议结果。当时来自北方直隶省的著名语言学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的发明人
)对于会员构成非常不满,指出江浙人占25人之多,其中来自无锡的就有5人。经过激
烈争论,最后决定会议实行一省一票制度,而不是每个会员一票。
国音统一会议过程花了一个多月,对有争议的字音,以多数票决定 国音,所以说在审
定的这么多汉字(6500个字,引者注)中,也许有一些是'差一票'通过的,但不存在某一
个方言整体差一票被定为国语的情形。整体来说,最后的结果还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
,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语音特点,如区分尖团音和保留入声,后人称之为“老国音”。
从以上国音统一... 阅读全帖
n*****t
发帖数: 22014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汉语确实比英语交流效率高多了
Nian Sa,廿在吴语里比较常用,廿七路电车,廿块八角,好像是古吴语来的
a****a
发帖数: 3411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普通话”的惊人内幕
作者: 田强
老端注:为什么普通话和南方方言差别巨大?以至于竟然互相听不懂?为什么用南方方
言念古诗反而顺口押韵?为什么民国初年在制定国语标准的时候,粤语仅仅以一票之差
输给北京话?本文将告诉你其中的秘密。
我们都知道日本人讲英语讲得极其蹩脚,但如果日本统治了英国,那么统治者那蹩
脚的英语就会成为通用的语言。这种天方夜谭的事儿就发生在中国。现在通行的普通话
,其实是操阿尔泰语系的蒙古族、鲜卑族、女真族等等游牧民族学习汉文时所说的蹩脚
汉语,但他们成了统治阶级,于是他们说的蹩脚汉语就成了国语。
[400年前的北京话:吴语]
北京自建城以来经历过了许多个朝代的变迁,自古以来北京话有过多少变化?如何
变化?从历史上讲,40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从意大利来的传教士利马窦曾用罗马拼音记
录了大量的当时的北京话,这些记录至今尚保存着。从利的记录中可以明白无误地看出
:当时的北京话是有大量入声字并且没有zh、ch、sh等翘舌音的语言。这说明了当时的
北京话不是现在的北京话,也不是现在的普通话,因为无论北京话还是普通话都不具备
这些特征。同时也说明了北京话和普通话的历史都超不过40... 阅读全帖
R*****5
发帖数: 4915
35
吴语快不行了,小孩子母语都成普通话了
吴语是不经官话,一步到位普化了
w**1
发帖数: 271
36
中国说的方言,放到欧洲妥妥的就算另一种语言,何止发音不同。吴语、粤语,闽南语
什么的,用词都不一样。也就是汉字没什么语法,谁都可以拿来用。朝鲜、越南、日本
当年还都用汉字呢,你说他们也都是汉语吗?汉字不是拼音文字。
在推广普通话之前,中国各地区的人说话就是鸡同鸭讲,战友的话都互相听不懂。别说
吴语里最难懂的温州话了,站你边上讲半年,你能听懂算是天才。
f*********t
发帖数: 11092
37
刚查了下WIKIPEDIA,是这么说的:
苏北,即江苏省的长江以北,常常与苏南相对。
地理上的苏北指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所有地区;
传统观念上的苏北则仅指江苏省操江淮官话的扬州、淮安、南通、盐城、泰州、连云港
一带,而非徐州、宿迁等操中原官话的“北方”地区;
政府官方表述的苏北包括江苏省北部的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5个省辖市;
以上海人为代表的吴语地区,则認為苏北一词涵盖所有操江淮官话的地区,包含江苏省
长江以南的南京、镇江以及安徽省的皖南部分地区(包括芜湖、马鞍山等地),但不包
括启东、海门等操吴语的江北地区,也不包括淮北地区的徐州、宿迁等真正意义上的北
方地区。
z*****3
发帖数: 1793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汉族都是混血儿吧
保留大量古汉语成分[编辑]
粤语保留相当多的古词古义(一些中国南方语言如吴语亦有此特色)[16],而且现代粤
语仍然有较高使用单音词的倾向。一些被粤语使用者视为通俗的字辞可在古籍中找到来
源。[16]。
第一及第二人称用“我”、“你”,与官话相同,但粤语音“我”(ngo5)更保留了中
古汉语唐音(*ngɑ̌ )之疑母(ng-)。第三人称不用“他”,而是“渠”(俗
写“佢”;东汉《孔雀东南飞》:“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跟吴语一样。复数
人称不用“们”,而是上溯至端系的同源形式 [taʔ] 或 [ti](现代粤语写作“
哋”,本字为“等”,见圣公会的公祷书)。粤语用“係”而不用“是”来代表正面答
复,“係”是明清两代常用字。这些字眼在中共接管政权初期,仍然有作书面语用,例
如李俨《中算史论丛》第一册 (1955年版本,第210页) 提及18世纪数学家 Issac
Wolfram 时,就写为“渠系荷兰炮队副队长”。
在文言文和现代粤语中,“卒之、畀”都等同“终于、给予”的意义。古代常用的“文
钱”,粤语也保存了“文”的用法(但常用通假字“蚊”)。“寻日”(昨日)的“...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11325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为什么别人说苏南从来不提镇江
苏南苏北基本上是按照方言划分的。所以说南京也是正宗苏北,因为方言完全是江淮方
言。虽然地理位置是苏南
另外,长江以北也有吴语区,比如启东,海门。靖江也基本算吴语区。这些都不能算苏
北。
d*****u
发帖数: 793
40
上海话是吴语苏北话安徽话的混合,相对于吴语的绵软悦耳,上海话相对尖硬刺耳,确
实不好听。
c*********e
发帖数: 16335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苏北 - 竟然有这么多种版本。
苏北,即江苏省的长江以北,常常与苏南相对。
地理上的苏北指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所有地区;
传统观念上的苏北则仅指江苏省操江淮官话的扬州、淮安、南通、盐城、泰州、连
云港一带,而非徐州、宿迁等操中原官话的“北方”地区;
政府官方表述的苏北包括江苏省北部的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5个省辖
市;
以上海人为代表的吴语地区,则认为苏北一词涵盖所有操江淮官话的地区,包含江
苏省长江以南的南京、镇江以及安徽省的皖南部分地区(包括芜湖、马鞍山等地),但
不包括启东、海门等操吴语的江北地区,也不包括淮北地区的徐州、宿迁等真正意义上
的北方地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B%8F%E5%8C%97
a*******s
发帖数: 117
42
在各种版本的战斗力排行榜中,为什么多是东北人排在最前面?如果真有“战斗力”一
说,它与什么有关?中国什么地方才称得上是“战斗民族”?
文/黄章晋 鲍君恩
在中国地图炮中,流传最广的是各地战斗力排行,虽然版本不同,但整体结论却惊人的
一致,即战斗力基本是由北往南逐次递减,食物链最顶端的是东北人,最底层的则是上
海人——当然,有的版本非常政治正确地把台湾也加了进来,而台湾人的战斗值是负分。
这大概是中国人最容易形成共识的地域刻板印象,它甚至很隐蔽地体现在春晚之类的主
流话语中。问题是,如果中国真有地域性的战斗力差别,这种说法靠谱吗?
【爱打架=战斗力?】
几乎所有地图炮在描述各地战斗力时,都以争端进入拳脚状态的时间长短作为判断标准
。进入动手状态越快,则得分越高,启动越慢,则得分越低,上海人得零分,是因为上
海人发生争端,几乎永远处于口角模式。
这显然是把是否足够缺文明少教养当成是否有战斗力。
如果以此作为战斗力强弱的标准,那么,有战斗民族之称的俄罗斯人,放在中国的战斗
力排行榜上,大概只能排在上海人之后,因为他们甚至很难像上海人那样为一点小事就
会发生口舌争端,大街上碰到不爽的事,俄罗斯... 阅读全帖
n*****t
发帖数: 22014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据说日语的起源是古代东吴
发音确实比较容易,吴语系没什么音调,不光是日语,英语也比较容易。经常听到其他
地方人说英语带音调,耐死、古德猫宁 。。。
日语用上海话读很容易:四面买山、鞋子么坏鞋带先坏。
另外,宁波话不是吴语系,音调也很重。
R*****5
发帖数: 4915
44
他想象中的吴语区,其实吴语都要完蛋了,皖南也不少讲江淮官话
我才发现,楼主是要黑南京,估计是苏南人。
h*****l
发帖数: 3857
45
在中国地域偏见的段子中,流传最广的是各地战斗力排行,虽然版本不同,但整体结论
却惊人的一致,即战斗力基本是由北往南逐次递减,食物链最顶端的是东北人,最底层
的则是上海人——当然,有的版本非常政治正确地把台湾也加了进来,而台湾人的战斗
值是负分。
事实证明,东北人并不是中国最能打的人群
这大概是中国人最容易形成共识的地域刻板印象,它甚至很隐蔽地体现在春晚之类的主
流话语中。问题是,如果中国真有地域性的战斗力差别,这种说法靠谱吗?
爱打架=战斗力?
几乎所有地图炮在描述各地战斗力时,都以争端进入拳脚状态的时间长短作为判断标准
。进入动手状态越快,则得分越高,启动越慢,则得分越低,上海人得零分,是因为上
海人发生争端,几乎永远处于口角模式。这显然是把是否足够缺文明少教养当成是否有
战斗力。
如果以此作为战斗力强弱的标准,那么,有战斗民族之称的俄罗斯人,放在中国的战斗
力排行榜上,大概只能排在上海人之后,因为他们甚至很难像上海人那样为一点小事就
会发生口舌争端,大街上碰到不爽的事,俄罗斯人通常表现出的温和不会比台湾香港人
更差。
所以,这类地域偏见的段子完全是在偷换概念。像“你瞅啥?瞅你咋地?...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17713
46
你们说的自相矛盾的挺多了,综合纠正一下:
1)上海人和美国人嗓子都有磁性的原因是因为都有浊音,普通话没有bdg浊音;
2) 南北吴和旧湘语也有;
3)虽然部分浊音字发音靠后靠下,但吴语也有大量的字比普通话靠前,比如尖音。整
体听起来吴语给人感觉更靠前。
t****n
发帖数: 10724
47
应该来自吴语, 吴人发音‘lese’(垃圾) 好几千年了。 当年要是定吴语为汉语的
标准发音
, 就都是这个样子了。

发帖数: 1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方言里面安徽话最难懂
比较公认的最难懂的方言是属于南部吴语的温州话,就连同属吴语的上海苏州都听不懂
温州话,其次应该是属于闽语的闽南话,潮汕话,福州话,再其次才是粤语,和其他吴
语。

发帖数: 1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卡桑,日语发音难吗?
和日本语最接近的汉语方言是吴语,其次是闽语,闽语就是从吴语分出来的,日本语的
吴音就是原来古代江浙一带的汉字发音。以前有个温州同学,他说日本语和他们温州话
有好多词的发音太像了,估计日本人的祖先确实是古代江浙一带移民过去的。
k**********4
发帖数: 16092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普通话真相:满州人的蹩脚汉语
发表于 2016 年 09 月 20 日 由 lixindai
[作者:金启孮(1918~2004年),满族,原辽宁省民族研究所所长、教授、《满族研
究》杂志主编,国内外著名女真文、满学、清史、蒙古史专家。金启孮姓爱新觉罗氏,
名启孮,字麓漴,为清乾隆帝第五子荣纯亲王永琪七世孙。五世祖母为清代著名女词人
顾太清,父金光平(恒煦)为女真文和满文的著名学者。]
我们都知道日本人讲英语讲得极其蹩脚,但如果日本统治了英国,那么统治者那蹩脚的
英语就会成为通用的语言。这种天方夜谭的事儿就发生在中国。现在通行的普通话,其
实是操阿尔泰语系的蒙古族、鲜卑族、女真族等等游牧民族学习汉文时所说的蹩脚汉语
,但他们成了统治阶级,于是他们说的蹩脚汉语就成了国语。
400年前的北京话:吴语
北京自建城以来经历过了许多个朝代的变迁,自古以来北京话有过多少变化?如何变化
?从历史上讲,40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从意大利来的传教士利马窦曾用罗马拼音记录
了大量的当时的北京话,这些记录至今尚保存着。从利的记录中可以明白无误地看出:
当时的北京话是有大量入声字并且没有zh、ch、sh等翘舌音的语言。这说明了当时的北...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