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3 发帖数: 586 | 1
确实,骂人脑残未必下恶道,被骂脑残却可能下恶道。因果轮回就是这样啊。
骂人脑残,假如没起嗔心,则可能是没有慈悲心,但这不是恶心所啊。也不是解脱所必
须的。
被骂脑残,如果生气发火,则绝对造下恶道的业,如果再念念不忘,想着怎样报复,甚
至恶意报复,颠倒黑白,捕风捉影,那么堕恶道就机会大大了。 |
|
r****n 发帖数: 8253 | 2 摔东西这些算不上太严重,呵呵。
我个人是觉得除非是特别严重的状况,要采取克制压制的方法,一般而言,都要迎上去
观察它,这个最给力,也最有趣。
不过我现在如果起了比较大的嗔心,第一反应还是不太好意思吧,这个时候,就消去了
大半,只有余势,一会就好了。
这个是惭愧心升起,也算如理做意的一部分。
另外昨晚回去看女儿,女儿专门提出要和我一起睡,在睡之前,对我进行了一番认真的
思想教育工作。其中有两条,不要发脾气,不要说脏话。其他几条,我就不好意思说了。
我女儿才四岁多一点,惊人的懂事啊,经常把我教育的服服帖帖。
我觉得,她也许上辈子是天界的,呵呵。
以后如果发脾气,就应该想想女儿嘟着小嘴,非常认真的劝告:爸爸,以后不要发脾气啊。 |
|
w**u 发帖数: 311 | 3 我的理解:
身念住就是取一个特定的 “体位,运动" (呼吸,腹部运动,脚步,和其他)为所缘
作持续觉知
受念住就是取 “感受”(乐,不乐,舍受)为所缘 作持续觉知
心念住就是取 “起心” (我按难易分“嗔”,“慢”,“贪”,“痴”)为所缘 作
持续觉知
核心是正念,警觉。
每天身念住可以以主要手段专门练习
受念住,心念住,还是先以先培养 警觉速度 为主,不宜分太细,
法念住我不知道怎么实际操作,高手再来来讲讲吧。 |
|
n**********a 发帖数: 438 | 4 再從正面想:現在我不生嗔心,就能消除多生的業障,就能修集很大的福德,
就能成就安忍波羅蜜,所以我應當歡喜順受。像這樣思維好嗔恚的過患和安忍的利益後
,就讓心安住不動,由此讓自己所行的善法達到圓滿。
敬錄自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http://www.weibo.com/yixipengcuo |
|
k****s 发帖数: 1209 | 5 供参考。
阿閦佛(梵文:अक्षोभ्य,
Akshobhya),又名不动佛、无动佛,五方如来之中的东方佛。阿閦佛在成佛久远之前
,曾发“对众生不起瞋恚”的誓愿。即便为人所怨恨,也不退转,不为嗔恚而动,是为
“不动”。另译为无怒佛、无嗔恚佛。
Namo Ratna Trayaya. Om. Kamkani Kamkani. Rotsani Rotsani. Trotrani Trotrani.
Trasani Trasani. Pratihana Pratihana. Sarva Karma Parampara. Nime Sarva
Sato(Sattva). Nantsaya Soha(Svaha).
出自唐玄奘法师所译《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21/1395_001.htm |
|
n********n 发帖数: 8336 | 6 心理技术
- 自由观想术
室友酣睡,鼾声不止。某君无法入睡,嗔心四起。遂灵机一动,观想室友为猪,与猪同
居一室,责怪室友之心顿无,心下坦然入睡矣。 |
|
S**U 发帖数: 7025 | 7 我的建议,是查觉“贪心"、"慢心"时标记“贪心"、"慢心",不是都标记为“烦恼”。
因为“贪心"、"慢心"是不同的,都标记为“烦恼”会混淆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无法明
查一个烦恼引起另一个烦恼。如果不知道是什么时(这很正常),就先暂时标记为”烦
恼”。
要明辨自己心里生起的烦恼,可以学习<摄阿毗达摩义论>中的法相-心、心所的特性
。下次生起时就能分辨。 |
|
r****n 发帖数: 8253 | 8
现象,也就是名色,依然是因为无明而产生。
这是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是基于错误的日常经验而产生的问题。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总是认为有个根本源头,但是轮回现象是没有“第一因”的,无明
也并不是第一因。
现象,是无始的,无明也是无始的。我们只能从从没有起始的五蕴生灭之流截取出一个
片段,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对现象不能如实看清的,还是现象本身。具体的说,比如在五蕴生灭之流当中。
当下升起的识伴随着一些心所,其中心所是名法。而所缘对象是色法或者名法。
这当中,被观察对象,是名色,是现象。而观察者本身还是名法,还是现象。而绝对不
是在这之外,有个本体的“心”
大多数人完全不理解这个,当佛陀说对五蕴不能有贪爱,他错误的认为是某个所谓的心
或者本体性的东西,对五蕴不贪爱,这里的心,和五蕴是不同的,是五蕴之外的。
实际上对五蕴熄灭贪爱,并非某个五蕴之外的主体对作为客体的五蕴不贪爱,而是当下
的五蕴生灭之流当中不再升起贪心所。这当中没有主体,是五蕴生灭之流内发生的。
是缘, 没有主题, 可可以又说这三个相互依靠。。。。如果可以, 是不是又可以说
行缘无明和现象了。。 |
|
q****n 发帖数: 4574 | 9 "有时自己感觉别人要害我", 但同时要想想是否自己可能误会别人了. 我就有过这样那
样的经验,事后是自己误会别人了. 即使非常肯定别人有不好的心,自己要如镜子一样,
了然于心,站高点,居高临下看,同时还可以不要点破他/她. 这时,也是要怀慈悲心,宽恕
别人的.
一旦发脾气, 你对别人做了的一百件好事, 别人就会忘记了,只记得你对他发了脾气了.
更重要的是, 对自己非常不利, 不管你发脾气了理由有多么的充分,如别人做错事了.
"退一步海阔天空", 念法,念佛,圣僧事迹, 让心住于清净状态,是非常快乐的事,还要在
乎世间的这些小事让它们来烦心呢? 丢下这些垃圾.
智慧在"忍让"中长. 好像台湾的广钦老和尚有过这样的开示, 大意如此. |
|
|
r****n 发帖数: 8253 | 11
念住,巴利文satipatthana
sati,正念,觉知,深切有力的注意,警觉
patthana:建立起,及作为念的立足处。
satipatthana的整体意思是建立起有力的(对所缘目标)警觉,觉
佛陀说,四念住是唯一解脱的路(一乘道),意思是指建立对当下所发生的的警觉,是
唯一解脱的路。
而被这个freeman篡改了,他将“念住”给篡改成了所谓的“一门深入,老实修”,是
唯一解脱的路。
两个区别非常的大。按照第二个,一旦跟了邪法,就走不出来了。
为什么建立对当下念的警觉是唯一解脱的路。
这是由于这种方法完全符合五蕴生灭的机制,由于实际存在的只有当下这一念(包含它
的所缘),觉知它才能更清晰的了解它。并且贪嗔痴都是在当下这一念体现出来。
外道禅定为什么不能解脱,这是由于那个实际违背了五蕴生灭的机制。
整个佛法体系是非常紧密的,一会扣一环。 |
|
x******i 发帖数: 14369 | 12 六度里安忍真的是很难修的一个,特别是在家居士,外界环境和自身因素都给修安忍带
来很多违缘。不过越是难修的修起来越起劲呵。嗔恨心是大乘修行人主要的对治对象。
品 |
|
h********i 发帖数: 87 | 13 受教了,感恩师姐的分享。 顶礼寂天菩萨和祖师菩萨们!
末学也分享一点浅见,有时候我们听(看)了法后很欢喜,可是没有接着对法的内容做
反复的思维,遇到境界时还是经常就跟着烦恼跑了,所以思维很重要;我们一直习惯看
外境,遇到境界需要训练自己赶快看内心,用聞思的法义马上对治;这样嗔心发生的频
率就越来越小,发起的幅度也越来越低。 |
|
|
Z******O 发帖数: 37 | 15 真正令你受尽折磨的, 实际上是心魔- 法王如意宝开示
在佛陀的教言里,经常会提到四魔中的“天魔”。通常,人们认
为这是指魔王波旬,但实际上,真正的魔王,就是我们的无明迷乱。
这个魔王每天躲在愚痴的阴暗角落里,为阻碍我们获得永恒的
安乐,不断射来五支箭——贪心、嗔心、吝啬、傲慢、嫉妒,让中箭
者饱尝生不如死的剧苦。为了断除他每日对我们的伤害,最殊胜的对
治方法, 就是证悟一切万法的本性,这即是文殊菩萨手中的“智慧
宝剑”。
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哪怕身处睡梦中,都渴望安乐无恙、
远离痛苦,但事实上,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赐予我们这些。在这个世
界上,有人正在安享无边快乐,有人却感受剧烈痛苦,这种巨大的差
异,难道是随他们各自心意而变现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谁也
不愿遭受痛苦。
就拿财富而言,绝大多数人都愿意拥有,而不希望自己一贫如
洗。但如果前世没有积累福德,今生即使非常渴望,拼命追求,也往
往事与愿违。
当然,我们所感受的这些苦,若从外境中寻找, 其始作俑者根
本不存在。假如真有一个“苦难创造者”, 那对他恨之入骨也无可厚
非。但往外去苦苦寻觅的话, 结果必然是徒劳无获。
真正令我们受... 阅读全帖 |
|
r*******c 发帖数: 1060 | 16 要明辨自己心里生起的烦恼,可以学习<摄阿毗达摩义论>中的法相-心、心所的特性
。下次生起时就能分辨。
--------------哦。 |
|
c***h 发帖数: 2262 | 17 受/
我认为不需要非要用地水火风来区分,主要是看你观察到什么,
但是,观察到那个地步,每个人感觉到的应该都一样,不会因为你对身体有研究就与他
人不一样? 我想应该如此。
比如,很清晰肉的感觉,身体哪里温热、凉,筋肉推撑,呼吸推撑,口水由食道流下去
冰凉的感觉,
或其它更仔细的感觉。
观察得很清楚,就是很清楚,清楚到你会震惊,
就算不用地水火风来区分,哪种感觉每个人还是一样。
观察不到时,硬去观察,也不好。要自然观察到(就是心清净(禅定)到那地步,自然会
观察到那么细)。
若特意用地水火风来看,或你研究所之得人体结构来看,又会落入概念式的观察。
先有概念,再硬套硬观察,那又不对了。
所以,干脆忘掉地水火风。也忘掉你熟知的人体结构。
用念住所缘,引导让心清净。
用心清净,再念住更细的所缘。
不过,这部份还是要请教SeeU法友的意见,我说的不算数。
四念住,就是内观缘起,
四念住就够。 |
|
r****n 发帖数: 8253 | 18
识缘名色,意思是以识为依赖条件,而产生名法和色法。
这里的缘,是依赖条件,不是什么“攀缘”,既然是依赖条件的意思,那么你问识怎么
依赖条件名色,这个问题就是个错误的问题。
认为心攀缘名色而产生名色,这个是神我邪见。
的。
如果这里的菩萨是没有断无明烦恼的菩萨,那么依照愿力生于世间就是可以成立的。因
为愿力在这里只是一个条件,还有一个条件是无明贪爱。
但如果是已经彻底断无明烦恼的佛,那么单纯依愿力生于世间,就是严重错误的。
因为十二因缘明确说明五蕴名色都是因为无明贪爱而有,而佛已经断尽无明贪爱,所以
就不可能再出现在世间。
如果你认为佛竟然还可以再来,还可以出现于世间,那么你要么创造出除涅槃以外不生
不灭的某东西,要么就要重新改写十二因缘法,创造出自己的一套新的缘起系统。
实际上只要无明烦恼灭,就不能再来世间,诸佛和阿罗汉共入无余涅槃,这本来是大小
乘公认的。龙树创立的大乘,本来只是强调菩萨的菩提心,悲心。但佛最终也是要无余
涅槃的。
但是大乘发展到后期,又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逐渐将所谓的不住涅槃,不取涅槃当成
究竟了,并强烈的滑向了神我邪见。
只要将不取涅槃,不离世间当成解脱的最高境... 阅读全帖 |
|
Z******O 发帖数: 37 | 19 真正令你受尽折磨的, 实际上是心魔- 法王如意宝开示
在佛陀的教言里,经常会提到四魔中的“天魔”。通常,人们认
为这是指魔王波旬,但实际上,真正的魔王,就是我们的无明迷乱。
这个魔王每天躲在愚痴的阴暗角落里,为阻碍我们获得永恒的
安乐,不断射来五支箭——贪心、嗔心、吝啬、傲慢、嫉妒,让中箭
者饱尝生不如死的剧苦。为了断除他每日对我们的伤害,最殊胜的对
治方法, 就是证悟一切万法的本性,这即是文殊菩萨手中的“智慧
宝剑”。
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哪怕身处睡梦中,都渴望安乐无恙、
远离痛苦,但事实上,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赐予我们这些。在这个世
界上,有人正在安享无边快乐,有人却感受剧烈痛苦,这种巨大的差
异,难道是随他们各自心意而变现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谁也
不愿遭受痛苦。
就拿财富而言,绝大多数人都愿意拥有,而不希望自己一贫如
洗。但如果前世没有积累福德,今生即使非常渴望,拼命追求,也往
往事与愿违。
当然,我们所感受的这些苦,若从外境中寻找, 其始作俑者根
本不存在。假如真有一个“苦难创造者”, 那对他恨之入骨也无可厚
非。但往外去苦苦寻觅的话, 结果必然是徒劳无获。
真正令我们受...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7644 | 20 俺觉得悲心自己练习就好了,如果给人知道你很悲悯他,容易引起人家的嗔心。 |
|
r*******c 发帖数: 1060 | 21 修行的一些核心部分,其实都很简单,一点也不复杂,难的就是这么简单的东西,有人
就是不愿做,非要去折腾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嗯,您说的对。点头。
我在这个版混了八个月了,截至到目前,感觉,其实只要坚持观呼吸和练习正念,对我
这辈子,就够了。我这辈子,肯定离那个什么解脱什么的远得很,运气好的话,最多最
多给以后若干世埋点种子,积点善业慧根什么的。就是精卫填海夸父追日那种心态,已
经做好了很多很多世的心理准备了。运气不好的话,就像您多次警告的那样,没准更糟。
您说呢?这两样(对我这辈子)够了吗?
什么五蕴啊四念住啊八正道啊缘起啊心所啊风大啊巴拉巴拉,其实不知道/不懂也没太
大关系哦。
我这个理解/体会,错了吗?
为主 |
|
|
p*******r 发帖数: 4048 | 23 那有那么复杂。
警觉就是保持去观的心, 然后就仔细观察,观察了解了真相,就解脱了。
很简单的事,怎么被你一搞就复杂了呢? |
|
w**u 发帖数: 311 | 24 对,不要去特意压制或断,
"善恶不两立",正念一起,心就清凉了许多.
如果正念紧贴,密集,就"漏断"了 |
|
|
r****n 发帖数: 8253 | 26 完整的毗婆舍那,或者说四念住,除了建立警觉之外,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就是要观
察到无常,苦,和无我。以观察到无常,苦和无我为取向,为目的。
毗婆舍那,巴利文Vipassana,其中的Vi是多种方式的,种种方式的。passana则是观察
的意思。其中的Vi,指代的是以无常,苦,和无我的方式。
大乘很多宗派尤其是禅宗也有所谓活在当下,比如什么砍柴就砍柴,吃饭就吃饭。在外
道当中,比如那个《当下的力量》一书的作者埃克哈特·托利也强调观察警觉当下,包
括克里希那穆提也强调对当下的觉察。
然而他们都缺乏一个最为主要,也是最为关键的,就是一定要去观察当下身心现象的无
常性,苦性,无我性,而绝对不是什么安于当下,活在当下的一种生活态度。更有些人
,是通过观察当下,通过建立起强有力的正念,竟然用在所谓“转物”(其实是神通)
,起心(所谓真如起用)之上,这更是严重的错误,
佛法所说的警觉,所说的正念觉知,不是拿来过什么轻轻松松的生活的,而是为了要导
向最终的目标,即五蕴熄灭的涅槃而服务的。
建立起对当下的警觉,还不足够,如果仅仅是所谓的活在当下,享受当下,也不是什么
佛法
关键是,要观察当下身心现象的不...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27 我这里所说的现象这个词,对应的是全部的五蕴,全部的有为法,包括心,包括识。
这个“现”,是比较准确的一个词。名色是显现出的,是现实性的。
名法和色法,是涌现出的事件。是在时空之内的,是现象界。
玻尔在自己关于量子力学的描述当中,也大量用现象这个词,而不是传统的物质概念。
我觉得这个词,也确实比较贴切。玻尔有句话比较有名,”任何一种现象,只有被记录被测
量才是一种现象“,这个很准确。
有现象界,自然就有非现象界,它就是涅槃界,它不是现象,不是时空当中的事件。
现象界,是世间,非现象界,是出世间,是涅槃界 |
|
r****n 发帖数: 8253 | 28
无明当然缘现象啊。无明缘行本身就是一个反应啊。
无明缘行,意思是因为无明这个条件,而产生了”行“,”行“本身就是现象啊。
为了避免误解,需要更准确使用词汇,无明不能产生现象,而是无明是名色现象产生的一个条件。
以无明缘行来说,其中最少需要以下条件。
1.代表无明的痴心所,属于行法。
2.伴随痴心所升起的心识。
3.识产生所依赖的重要条件:色法
4.以某某对象为所缘。
再次说一遍,无明是没有起始的,作为现象的名色本身,也是没有起始的,佛法不承认
第一因的存在。你是因为不理解这个,所以才会产生疑问。
你的问题,是指向第一因的问题,因为第一因不存在,所以就是个错误问题。 |
|
f*******8 发帖数: 3612 | 29
这个精神很不错,而且还能引起点感恩的心。天天吃buffet.
其实感恩也不是感恩,更像一种欣赏。
我原来的长处是在出离。
但在入世的日常生活上的自选和创造方面就相对忽视。现在正在关注这方面。
you |
|
z**n 发帖数: 22303 | 30 这个帖子我还真没起嗔心,看到罗罗嗦嗦讲了一大堆,居然忘了禅宗史和藏传还有那么
多特立独行的狂僧和疯行者觉得哭笑不得而已。 |
|
x*m 发帖数: 276 | 31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佛教圣典 佛教圣典
关世谦居士译
每个人都有迷与苦为渊源的烦恼,想从这烦恼的羁绊中挣脱,有五种方法:
第一,对事物的见地须正确,辨别它的前因与后果。一切苦的根源,是由于心中有
了烦恼,一旦烦恼祛除,就会显现出无苦境界的正知。
因为见地有错误,生起对‘我’的思虑及忽视原因与结果的法则,被这错误的思虑
所拘束而生起烦恼,陷入苦与迷的境地。
第二,抑制欲望,使烦恼镇伏。以光明正大的心,制服眼、耳、鼻、舌、身、意六
根所发起的欲望,把产生烦恼的根本斩断。
第三、使用物品须合适,思考要正当。选用衣著和食物时不要考虑是为享乐,考虑
到衣服是为防御寒冷和暑热,以及遮护羞耻;食物是维持修道的根本,是为滋养身体。
有了如此正当的思考,烦恼将无由生起。
第四,凡事都须忍耐。忍耐寒、暑、饥、渴、辱骂,毁谤更要忍耐,因为接受忍耐
可以消灭燃烧己身的烦恼之火。
第五,远离不应去的所在,远离不可交的朋友。如能做到这一点,烦恼的火焰则消
逝殆尽。(——巴利本中部二·一切漏经)
佛陀篇
第一章 历史上的佛陀
第一节 伟大的生命历程
(一)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在罗希尼Rohini河流域,释迦族老早就建都在迦毗罗
Kapila城。国... 阅读全帖 |
|
r*****e 发帖数: 176 | 32 有没有真正修习大圆满法门的师兄?对达照法师这篇文章有没有什么评价?
——————————————————————————————————————
——————————————
前言
近几年来,汉地有不少人在学习汉传佛法的净土法门,但是因为不懂其圆妙高深的道理
,故而把净土法门看成老太婆、没文化的人修行的法门。因此,他们不愿继续修行净土
法门,而去向往藏传密教,去修藏传佛教的“大圆满”。事实上,历史上汉人修藏传密
教有成就的实不多见,反而是修行净土法门,自东晋至今约一千五百多年以来,在汉地
有所成就的人非常之多。
佛经上记载,不仅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还是大势至菩萨,他们都提倡修净
土法门,就连印度的龙树菩萨、无著菩萨和世亲菩萨,也是大力提倡修净土法门;自佛
法传入中国以来,历代高僧大德先修禅后入净,得大成就者比比皆是;更重要的是在佛
教史上,特别是在居士的佛教史上,在传记中可以看到,修净土法门得大成就者举不胜
举;不但过去如此,就是现在,我们汉地因修净土法门而成就金刚不坏体的人也不少。
如此圆满微妙的大乘法门,现在却被一些诸如“我们汉传佛教没有传承”、“光念念佛
没有用”,这些...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3821 | 33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陈义孝居士著
一、极乐世界的有无问题
在我们还未针对问题作出分析之前,要请您且先看看,一些关于佛教与科学十分巧合的
数据如下:
●古人普遍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佛却说地不是方的,而是圆的,叫做‘地轮’。
此事后来科学发达了,测知地的确是圆的,叫做‘地球’。
●《华严经》和《梵网经》等记载,华藏世界,如云似海,重重无尽。
近代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以数理证明宇宙是四度空间的连续体,认
为宇宙是膨胀的,而且是极其宏大乃至无穷无尽的!他引用‘相对论’来说明质量与能
量所表现的一个静的宇宙和一个动的宇宙,两者间的错综组合,形成了变化莫测的宇宙
。这与佛教所说的重重无尽的宇宙观,相当接近。
●佛教说,百亿须弥,百亿日月,构成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那只是一佛之化土而已。
所谓‘三千大千世界’,即一千个太阳系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
,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现代的天文学家已探测到在银河系中,有著本身发光
如同太阳的恒星近十亿个,依理推测应有三百亿个之多。并在太阳系的空间,还有数不
尽、算不清的星云星系,而且每一个星球都有一或两个卫星月球。这与... 阅读全帖 |
|
J******s 发帖数: 7538 | 34 ☆─────────────────────────────────────☆
rainbowcc (去嗔师太cece) 于 (Fri Apr 8 23:06:43 2011, 美东) 提到:
4/1/11
没打坐/修心/观照。
4/2/11
同上。
4/3/11
同上。
4/4/11 周一
打坐:1小时
跑步:2迈
练舞:半小时
阅读: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记录:
新工作虽然基本适应了,生活中也有不少值得开心得事情,但身心仍无法轻安,心态有
细微的压力/焦虑。早上开车上班的路上看到初升的太阳和广袤的天空,提醒自己,修
心比工作重要多了,事实上没有什么比修心更重要了。虽然我。。。。。,可仍然充满
缺乏感和不安全感,深深地感到缺乏/不饱足/不轻安,什么都没有,一无所有。况且,
除了修心,还有什么好玩/有意思/有兴趣的么?修心已经上升到了人生意义的高度了。
可是一进公司,这些提醒就全部抛到脑后了,就沉陷进工作中去了,完全无法观照,连
观照的想法都不曾升起过。唉。
晚上回来,跑步练舞淋浴,然后,散盘,设置闹钟1小时。试图观照,很难观照,思绪
被工作粘连,很容易被工作上的事情纠着粘着,...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35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契理契机。
(仅供参考)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选自《心声录》:http://www.jzxh.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31)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2011-08-22 21:01:21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203
在佛教正道之中,居首位的便是正知正见。所以本文之目的,试图用浅显的道理与文句
,指一指佛教的根本胜义与修行的要径。(一九八七年演讲于北京莲舍)
(一) 本师证悟的无上胜义谛
(二) 生死苦海六道轮回
(三) 背觉合尘与背尘合觉勤
(四) 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五) 真觉路会归净土
(六) 觉路进程
要盖摩天大楼,必须有坚固的地基;要入汪洋大海,必先具有航海地图与罗盘
;欲证究竟果觉,成就无上菩提,对于无上的圣教,必先有正确的基本认识。在修行的
道路上,能辨别重要的途径,在佛教正道之中,居首位的便是正知正见。在密法中见,
修,行,果,先有正见,才有正修。所以本文之目的,试图用浅显的道... 阅读全帖 |
|
j*******1 发帖数: 182 | 36 庚二、(修安忍)分二:辛一、认嗔境;辛二、真修安忍。
辛一、(认嗔境):
不欲吾与友,历苦遭轻蔑,
闻受粗鄙语,于敌则反是。
我不乐意自己和亲友遭受痛苦,为他人轻蔑,听受当面的粗恶语与背后毁谤的卑鄙言词
,但是对于敌人却刚好相反。
在进入“真修安忍”前,我们要先对自己嗔恨境进行分析。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生嗔的
原因为他人“行我不欲”与“挠吾所欲”,该偈从不欲与所欲的对境上,再进行阐述。
有我执的凡夫众生,他们不希望、不乐意的对境,总括起来,不外乎有四种:历苦、遭
受轻蔑、闻受粗语、鄙语,而且由于众生强烈的我所执,他们对自己的亲友眷属,也不
希望遭受这四种不欲之境。如果自己和亲友遭受到这些不欲境,马上就会生起忧恼,大
发嗔恚。相反,有我执的凡夫,对仇敌有“敌对”、“相反面”的分别念,因而总是希
望敌人得到这四种不乐境,如果有人阻碍敌人遭受这些,他们也会因此而大发嗔恨。从
字面上解释本颂的内容,就是上述的八种不欲与四种所欲,共十二种嗔境。
再深入本颂的内容,详细地分析,有些讲义中说可分为三十六种不欲境与三十六种所欲
境。从不欲上分析,自己不欲历苦、遭轻蔑、闻受粗语与鄙语;不欲自己的亲友历苦、...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37 照见清净心 禅修入门指引
MEDITATION:ADVICE TO BEGINNERS
(本书已根据原版书校对,电子版请上 www.guanyin123.com 佛学网免费下载 南无观
世音菩萨)
作者:波卡仁波切(Bokar Rinpoche)
译者:吴嘉真 陈玲珑
审阅:丁乃竺
出版社:张老师文化
作者简介:
波卡仁波切(Bokar Rinpoche)
一九四〇年诞生于藏西地区的游牧家庭中,经第十六世大宝法王认证为上一世波卡仁波
切之转世。二十岁那年,随着其他上师由西藏……至印度,在印度受教于藏传佛教中最
伟大的上师之一卡卢仁波切(Kalu Rinpoche),在其指导下完成两次三年三个月的传
统严谨闭关。他是藏传佛教香巴噶举传承之法脉持有者,担任多所寺院之闭关总导师,
亦广受其他教派所推崇,……也时常邀请他互相交换心得及讨论。
封面推荐:
随着禅修的进步,缠心的念头会减少,即使念头仍然存在,也已失去了牵制力,不再是
痛苦的原因。我们的心会平静下来,升起愉悦的觉受;甚至我们的脸会变得开朗、和善
及欢喜。我们会变得平易近人;别人会希望时常看到我们。
波卡仁波切是噶举派首席禅修老师,在...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662 | 38 来源“佛教导航”
http://www.fjdh.com/fjask/2011/08/062037174413.html
问:如何当好妻子?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6日
来源:学佛网 作者:了幻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如何当好妻子
如何为妻,佛陀教诫甚多。如佛言:女人当“一心向夫,不得邪淫”;“不得轻慢夫婿
”;“夫婿远行,整理家中,无有二心”;“甘心苦乐,无有二心,慕修妇道,不择衣
食”等等。
在佛经中最有代表性、最具戏剧性的当属《玉耶女经》。它讲述了印度玉耶女,经佛陀
教诫后,从一个骄慢的女人变成一个谦虚的女人的故事,既生动又有说服力,全经详细
说明了该如何当好妻子。
据《玉耶女经》等载:玉耶是王舍城护弥长者的女儿,出生“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
。”玉耶因长得姿容美丽,身材楚楚动人,加之从小娇生惯养,故养成骄慢性格。后嫁
给舍卫国须达多长者第七子为妻。须达多为波斯匿王大臣,其性仁慈,是当时著名的佛
陀在家护法者,因常怜愍贫穷、孤独者,好行布施,故人誉为“给孤独长者”。须达多
长者的家庭非常和睦,六个儿媳不仅温良贤慧,并且都信奉佛法。而玉耶女嫁到夫家后
,仍然...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662 | 39 来源“佛教导航”
http://www.fjdh.com/fjask/2011/08/062037174413.html
问:如何当好妻子?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6日
来源:学佛网 作者:了幻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如何当好妻子
如何为妻,佛陀教诫甚多。如佛言:女人当“一心向夫,不得邪淫”;“不得轻慢夫婿
”;“夫婿远行,整理家中,无有二心”;“甘心苦乐,无有二心,慕修妇道,不择衣
食”等等。
在佛经中最有代表性、最具戏剧性的当属《玉耶女经》。它讲述了印度玉耶女,经佛陀
教诫后,从一个骄慢的女人变成一个谦虚的女人的故事,既生动又有说服力,全经详细
说明了该如何当好妻子。
据《玉耶女经》等载:玉耶是王舍城护弥长者的女儿,出生“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
。”玉耶因长得姿容美丽,身材楚楚动人,加之从小娇生惯养,故养成骄慢性格。后嫁
给舍卫国须达多长者第七子为妻。须达多为波斯匿王大臣,其性仁慈,是当时著名的佛
陀在家护法者,因常怜愍贫穷、孤独者,好行布施,故人誉为“给孤独长者”。须达多
长者的家庭非常和睦,六个儿媳不仅温良贤慧,并且都信奉佛法。而玉耶女嫁到夫家后
,仍然... 阅读全帖 |
|
y****w 发帖数: 39 | 40 一篇因果观察的文章。
包含阿秋喇嘛的观察,亚青寺白玛呈列活佛的观察,阿松活佛的观察。
还有通过回忆,催眠等方式追忆到前世等等情形的。
一系列公案,让我们在诚信因果的同时,回顾自己的所作所为,或欣慰,或惭愧。
一一对应,比照自身,过咎自改,功德增上。
本文分作八类(一,杀生之异熟果;二,对世间物质生贪之异熟;三,说粗暴语之异
熟;四,享用僧财之异熟;五感受诸业之异熟;六,善业异熟;七,因业力而真实回忆
前世之情况。八,依催眠而忆前世者。)大神通者讲述148例真实的前世今生因果故事
!请见者多多转载,利益有缘!
前世今生因果分类直指
(来自阿秋喇嘛、白玛呈列活佛、阿松活佛的观察)
先发殊胜菩提之心,
继攒三阿僧祗二资,
终获究竟圆满佛果,
敬礼第四佛释迦佛!
其无欺教言之甘露精华,
惠施法恩于堪忍刹众生。
然因众生业显不思议力,
而有不悟或错解之士夫。
故以佛经典及正法教言,
成就者所见境界之实证,
对现前之无欺因果分类,
而成此圣者教言之汇编。
一般而言,古往今来,传播到南瞻部洲许多国家的佛法。虽有兴有衰,但其精华至今
未泯灭!不仅皈依三宝之世风尚存,且有具缘众生依...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662 | 41 大家谈谈。。。
来源“佛教导航”
http://www.fjdh.com/fjask/2011/08/062037174413.html
问:如何当好妻子?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6日
来源:学佛网 作者:了幻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如何当好妻子
如何为妻,佛陀教诫甚多。如佛言:女人当“一心向夫,不得邪淫”;“不得轻慢夫婿
”;“夫婿远行,整理家中,无有二心”;“甘心苦乐,无有二心,慕修妇道,不择衣
食”等等。
在佛经中最有代表性、最具戏剧性的当属《玉耶女经》。它讲述了印度玉耶女,经佛陀
教诫后,从一个骄慢的女人变成一个谦虚的女人的故事,既生动又有说服力,全经详细
说明了该如何当好妻子。
据《玉耶女经》等载:玉耶是王舍城护弥长者的女儿,出生“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
。”玉耶因长得姿容美丽,身材楚楚动人,加之从小娇生惯养,故养成骄慢性格。后嫁
给舍卫国须达多长者第七子为妻。须达多为波斯匿王大臣,其性仁慈,是当时著名的佛
陀在家护法者,因常怜愍贫穷、孤独者,好行布施,故人誉为“给孤独长者”。须达多
长者的家庭非常和睦,六个儿媳不仅温良贤慧,并且都信奉佛法。而玉耶女嫁...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538 | 42 批评得太片面了吧。要是你看到这篇,岂不说佛祖贬低或压抑女性?
发信人: baofoen (喜悦), 信区: Wisdom
标 题: 转: 如何当好妻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13 00:46:15 2011, 美东)
大家谈谈。。。
来源“佛教导航”
http://www.fjdh.com/fjask/2011/08/062037174413.html
问:如何当好妻子?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6日
来源:学佛网 作者:了幻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如何当好妻子
如何为妻,佛陀教诫甚多。如佛言:女人当“一心向夫,不得邪淫”;“不得轻慢夫婿
”;“夫婿远行,整理家中,无有二心”;“甘心苦乐,无有二心,慕修妇道,不择衣
食”等等。
在佛经中最有代表性、最具戏剧性的当属《玉耶女经》。它讲述了印度玉耶女,经佛陀
教诫后,从一个骄慢的女人变成一个谦虚的女人的故事,既生动又有说服力,全经详细
说明了该如何当好妻子。
据《玉耶女经》等载:玉耶是王舍城护弥长者的女儿,出生“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
。”玉耶因长得姿容美丽,身材楚楚动人,加之从小娇生惯养,...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162 | 43 强烈推荐回家人老师的戒淫
戒淫(上篇)
这篇《戒淫》上篇,共分7大部分,分别是:
1.为什么要戒淫;
2.从相上看,正淫与邪淫的区别;
3.相上戒淫的原理(相上的淫是如何生成的);
4.如何戒;
5.戒不住相上淫的关键(戒淫的以后的事情);
6.根据不同的人建立的不同的戒邪淫模式(系统戒邪淫程序,心理测试等);
7.以后的问题。
里面还有很多小的标题,如现代人普遍的正淫观点,如现代人一些邪淫现象的生成等等
。总之会纵文化,含历史,看宗门,分正邪,破无明,说详尽,适现在,晓厉害。因此
对于大家的问题,如前面已经讲述范围中的,会立刻回答的,对于后面的要讲述的,可
能要过几天回答,见谅。
戒淫(上篇)
前言
偶尔心动,想写篇修行人如何将情执布施给法界的文章,将这个想法告诉白眉,白
眉嚷嚷道:“老师,你的烂尾工程太多。”想来也是,有好几篇文章都没有结束,还到
处心动发愿,实在不妥。
今日是佛陀的成道日,就找这个借口将《戒淫》上篇写完吧。
《戒淫》一共有3篇。
上篇是针对事相上淫欲心重,习气深,连相上的淫欲心都戒不了的人看的,主要就
是“誓不沉心”到“如如升起心”的应用。
中篇是针对事相上已经持... 阅读全帖 |
|
y****w 发帖数: 39 | 44 一篇因果观察的文章。
包含阿秋喇嘛的观察,亚青寺白玛呈列活佛的观察,阿松活佛的观察。
还有通过回忆,催眠等方式追忆到前世等等情形的。
一系列公案,让我们在诚信因果的同时,回顾自己的所作所为,或欣慰,或惭愧。
一一对应,比照自身,过咎自改,功德增上。
本文分作八类(一,杀生之异熟果;二,对世间物质生贪之异熟;三,说粗暴语之异
熟;四,享用僧财之异熟;五感受诸业之异熟;六,善业异熟;七,因业力而真实回忆
前世之情况。八,依催眠而忆前世者。)大神通者讲述148例真实的前世今生因果故事
!请见者多多转载,利益有缘!
前世今生因果分类直指
(来自阿秋喇嘛、白玛呈列活佛、阿松活佛的观察)
先发殊胜菩提之心,
继攒三阿僧祗二资,
终获究竟圆满佛果,
敬礼第四佛释迦佛!
其无欺教言之甘露精华,
惠施法恩于堪忍刹众生。
然因众生业显不思议力,
而有不悟或错解之士夫。
故以佛经典及正法教言,
成就者所见境界之实证,
对现前之无欺因果分类,
而成此圣者教言之汇编。
一般而言,古往今来,传播到南瞻部洲许多国家的佛法。虽有兴有衰,但其精华至今
未泯灭!不仅皈依三宝之世风尚存,且有具缘众生依... 阅读全帖 |
|
g*********n 发帖数: 808 | 45 〓佛经经典名句356句
读诵名句 开启智慧
觉悟无常 生厌离心
了知无我 洞达人生
万缘放下 死尽偷心
老实念佛 求生净土
佛经经典名句300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
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
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
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
,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
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
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
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 阅读全帖 |
|
r**t 发帖数: 214 | 46 来自主题: PsychoAnalysis版 - 炎夏飘雪 英文链接 www.buddhanet.net/pdf_file/jotleeds.pdf
炎夏飘雪
[缅] 西亚多乌祖迪迦著
译序一:来自伊洛瓦底江畔的祝福 – 克玛叠帕比丘(Bhikkhu Khemadipa)
在世尊的教导中,最简单然而却是最深奥的便是:唯一的实在就是当下出现的任何事物
。如实地活在当下的一刻,这样你便会活在真理中。事实上,世尊把当下的一刻说作是
「唯一值得的执着」。
然而,在修行的路上满是圈套,比如想要有些不一样的体验、判别当下那一刻的素质、
抱持着期望等,即使是修行已久的禅修者,都仍会掉进这些陷阱中。「我至今已禅修二
十年了,但我仍有愤怒,我到底做错什么?」
从阅读乌祖迪迦的内心世界,我希望你们得到的是,能认识到当你沿着这条法的道路往
前走着,但却否认你自己的人性,这便是不智。爱、迷惘、绝望,与恐惧等都是现实的
,它们都是自然的,它们就在面前,而且,跟所有其他东西一样,都是从缘而生,并会
消逝。在这条道上只有一样「正确」的体验,那就是你现在正觉知到的。
只要你是一个人,你都会有人的遭遇。活在其中,从中学习,并将之放下吧!
愿你们得到解脱。
西亚多乌祖迪迦(自传)...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162 | 47 今天继续学习恶语方面的道理。说恶语的过患非常大,将生生世世堕入三恶趣,即便获
得人身也会感受不悦意的果报。
在各种恶语中,指责佛像、佛塔等的过患尤为严重。从前有一个人对着一尊断了手指的
佛像说:“断指佛”,话音刚落,他的手指就断了。本来,那尊佛像的确没有手指,在
一般人看来这样说不会有过失,但由于佛是严厉的对境,所以他当下就感受了断指的果
报。所以,我们不能随便评价佛像,如果说某位佛菩萨身相不庄严,自己必定会感受痛
苦的果报。有的人请佛像时说:“我请一个胖胖的弥勒佛”,这样说将生生世世变成肥
胖的人。还有的人看见佛像造型不好或工艺不是很精美,就直接说:“这个佛像不好看
”,这也将造下严重的口业。如果觉得佛像的外观不理想,只能说工匠的手艺不好,不
能直接说佛像不好。
释迦牟尼佛涅槃以后,佛像就是我们的皈依处。《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中记载:当年世
尊到天界为母亲说法,优填王因为思念佛陀,便用黄金造了世尊的像。当佛陀从天界返
回人间时,优填王用大象载着金像迎接世尊。那尊金像居然从象背上走下来,在虚空中
行走,足底降下花雨,并大放光明。金像对世尊合掌作礼,世尊也对金像长跪合掌,并
对金像授记说:... 阅读全帖 |
|
d**********6 发帖数: 237 | 48 元音老人著
連載於《禪》刊 1991 年 1~4 期
緒說
(甲)明心見性之意義
明心見性者,明心虛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見真性也
明心見性者,乃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體而起;從用見體,從流得源也
明心見性者,明心本無,見性本有也
明心見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
明心見性者,明心性無住,一物不立,歸無所得也
(乙)明心見性之證成
禪宗
淨土宗
密宗
(丙)悟後真修
(丁)證體啟用
(戊)歸宿問題
(己)結 論
緒說
我等眾生,從無始曠劫以來,迷失自己本來面目,認妄為真,喚奴作郎,妄起貪嗔,造
業受報,如春蠶作繭,自纏自縛,無解脫時。愚者無知,安受困苦,不求解脫;智者雖
知生死事大,苦海無邊,欲求解脫而苦無其門。如古之外道六師,探宇宙萬有之緣起,
不曰神我,即謂冥諦、斷滅;今之科學、哲學,究人生萬物之根源,不言二元,即言一
元,雖各言之鑿鑿,極盡玄妙;然皆如盲人摸象,無有是處。
釋迦文佛,悲憫眾生,出苦無由,應現世間,教化眾生。四十九年隨順時節機宜,說大
、說小,說偏、說圓,說頓、說漸,披肝瀝膽,委曲開示二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
,二者菩提涅槃原清淨體,以闡明人生宇宙之奧秘,揭示生死... 阅读全帖 |
|
d**********6 发帖数: 237 | 49 略论明心见性
元音老人著
连载于《禅》刊 1991 年 1~4 期
绪说
(甲)明心见性之意义
明心见性者,明心虚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见真性也
明心见性者,乃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体而起;从用见体,从流得源也
明心见性者,明心本无,见性本有也
明心见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
明心见性者,明心性无住,一物不立,归无所得也
(乙)明心见性之证成
禅宗
净土宗
密宗
(丙)悟后真修
(丁)证体启用
(戊)归宿问题
(己)结 论
绪说
我等众生,从无始旷劫以来,迷失自己本来面目,认妄为真,唤奴作郎,妄起贪嗔,造
业受报,如春蚕作茧,自缠自缚,无解脱时。愚者无知,安受困苦,不求解脱;智者虽
知生死事大,苦海无边,欲求解脱而苦无其门。如古之外道六师,探宇宙万有之缘起,
不曰神我,即谓冥谛、断灭;今之科学、哲学,究人生万物之根源,不言二元,即言一
元,虽各言之凿凿,极尽玄妙;然皆如盲人摸象,无有是处。
释迦文佛,悲悯众生,出苦无由,应现世间,教化众生。四十九年随顺时节机宜,说大
、说小,说偏、说圆,说顿、说渐,披肝沥胆,委曲开示二种根本:一者无始生死根本
,二者菩提涅槃原清净体,以阐明人生宇宙之... 阅读全帖 |
|
P****S 发帖数: 2286 | 50 《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第二百〇七》转自
http://www.weibo.com/p/2304186b1c70e60102v8hy
趣入最胜大乘——发殊胜菩提心分三:一、修四无量心;二、发殊胜菩提心;三、愿行
菩提心学处。首先宣讲“第一、修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分四: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如果讲解的话,应该从慈心开始宣讲,但这
里是从实修的角度而顺序修心,所以首先要修舍无量心。如果没有修舍心而去修慈心或
者悲心的话,修行会偏堕一方,无法达到清净和圆满,所以修心之时,首先从舍心开始
修心。因此之故,首先宣讲舍无量心。之前宣讲了“什么称之为舍心”以及“如何观修
舍无量心”的部分内容,今天继续宣讲。
昨天宣讲了什么叫舍心。舍心指的是舍弃对怨敌的嗔恨心,也舍弃对亲友的贪恋和贪爱
之心,相续生起对一切众生无有亲疏、无有爱憎的平等心。但此等舍心是无法随意生起
的,仅仅嘴上说“要断除对怨敌的嗔恨之心和对亲友的贪恋之心”,是无法断除的。断
除的方式就是历代传承祖师们修四无量心的方法。尤其按照舍无量心的修行方式如理如
法思维而修心,自然能断除和舍弃对怨敌的嗔心以及对亲友的贪恋之心。总之,断除对
...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