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心住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a**u
发帖数: 8107
1
☆─────────────────────────────────────☆
advancing (摧邪显正) 于 (Fri Jun 13 02:49:05 2008) 提到:
特别说明:此段楞严经与GYFM无任何关系,该FM只是借用了GY的名字,混淆视听。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天竺沙门般刺蜜帝译)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
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
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
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
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
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2192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习四无量心( BY性空法师)
四无量心释义
〔心平平衡衡〕
慈(mettA)、悲(karuNA)、喜(muditA)、舍(upekkhA)四无量心(appamannA)
,在《阿含经》中又名四梵行、四梵室、四梵堂、四等心;《清净道论》称四梵住(
CatubrahmavihAra)。
为什么称为无量呢?因为它普缘一切有情,对治无量戏论、烦恼,且牵引无量福德,招
感无量果报。就其圆满与真正的本质而言,缘一切众生而不起分别,是没有任何局限,
没有排他性、不公平性。达到无量境界的心,对任何国家、种族、宗教、阶级的众生,
都不会怀有瞋恨,也不会有爱执,心「平平衡衡」。
〔最胜、无过失〕
为什么又称为「梵住」?在《清净道论》中,依「最胜」和「无过失」而称四无量心为
「梵住」。「梵住」一词可解释为心超越、崇高的状态,或似梵的住所。这四种心之所
以最胜、崇高,是因为它们以最正当、最理想的行为对待有情。
「无过失」是从梵天的角度说的,梵天是印度婆罗门教最尊崇的主神、创造神,也是佛
教宇宙观中天界的神,祂没有瞋恨,住在慈悲大爱中,而无有过失。如果以持戒与禅修
培养慈、悲、喜、舍等四种心的修行者,被认为可以达到等同梵天的境界(brahm...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Fri Aug 12 11:13:16 2011, 美东) 提到:
大念住经:
。。。。。。(7)於是他持续地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持续地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
时持续地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
他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
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
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石记:
依经,在断除烦恼之前,要观察。超越执著之后,还是只有觉照。
问题:
超越执著之前的“观察”与“如实知道”跟超越执著之后的“了知与觉照”是一样的吗
?是同一种觉照吗?
☆─────────────────────────────────────☆
cpath (秋十三) 于 (Fri Aug 12 11:28:55 2011, 美东) 提到:
☆────────────────────────────────...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嗔心浅探 zt
这个还是要慎之又慎啊。
---------------------------------------------------------------------
嗔心浅探
释圣醒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是对嗔心之名义、种类及其行相乃至过患、
对治方法等作一肤浅的探讨。首先简单地探讨嗔心之名义、种类及
其行相,即对嗔心的大体形象、特征作一简单的介绍;其次探讨嗔
心的过患及其苦报,以揭示嗔心对吾人生活乃至修行所带来的困扰
与重大危害。说明嗔心生起时,不仅会令吾人自损损他,并且也会
摧毁吾人之一切善法功德,吾人之所以失戒坏德、破坏名闻等亦无
不由此而致。其不仅会给吾人的现生之修行带来极大的违缘,更障
碍吾人之究竟解脱,果报更是令人毛骨悚然。所以本文接着探讨对
治嗔心之方法,揭示我执乃是吾人嗔病生起之根源,以示吾人欲拔
除嗔病之根,必须先要修无我观以淡化私我之执,令嗔心不生。又
说明修学慈忍是对治嗔心的最佳良方,修习之不仅是吾人处世之妙
方,也可成办吾人出世之事业,对吾人修行正法乃至究竟解脱皆具
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嗔心功德菩萨戒我执
作者简介:释圣醒,闽南佛学院2007届本科毕业生。
佛法是...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解脱与慧解脱
(以下经文选自大正藏及庄春江南北阿含对照网站 http://agama.buddhason.org/SA/index.htm)
依杂阿含392经,心解脱、慧解脱显然不一样。
依杂阿含710、1027经,说的更明白「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
可心解脱,没特定指明,有时指整个十结解脱。
若有上下文,则依上下文中所指来说明心解脱。
如果上下文有谈到”喜贪尽”,”欲贪尽”
那心解脱应该只是指 断贪 而已。
(例如 杂阿含1、2、250、710经)
如果心解脱与慧解脱连用,我认为
心解脱指断欲界贪,有时又指断三界贪,或四果向
而慧解脱则指十结尽断,究竟涅盘。
依杂阿含1经,“喜、贪尽”就可以心解脱,
“喜、贪尽”依字面是断除欲界、色界、无色界之喜爱、贪,(没说 断无明)
如此就可以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也就是四果向,可以自证”我生已尽。…”
甚至,再更退一步,依杂阿含2、250经。”欲贪断者。说心解脱”。
依杂阿含2经,
也就是只要断欲界贪,就可以心解脱,可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
如此说来,三果就可心解脱。
心解脱看来有各种程度,从三果、四...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那波罗蜜
已经讲了菩萨要怎么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四度波罗蜜,现在所要讲的是
菩萨要怎么修行禅那波罗蜜?
我们现在来看 马鸣菩萨怎么说:“知法性无动无乱是清净禅度,随顺修行禅那波
罗蜜。”(《大乘起信论》卷2)
我们首先来看这一段菩萨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修学禅那的时候他要怎么转依如来藏
来修行?禅那指的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叫作八次第定,也就是说你一定要先证得初禅
,才能证得二禅乃至证得四空定;那么初禅到底要怎么修?想要证得初禅先要修定,然
而定要怎么修?定的意思就是说,制心一处而不动摇,为什么要制心一处呢?因为我们
的心不断地攀缘六尘——想东想西,所以我们就要选择一个境界来让心安住在那个境界
上面而不动摇;然而我们的心并不是说,你想要安住在那边祂就会乖乖地安住在那边!
所以要用各种方法来让祂停在那个位置上面。譬如说有人就用数息,不断地观察自己的
息进息出,用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的心安住在息进息出这个境界上面。当然制心一处不是
只有一种方法,譬如说持名念佛,把自己的心安住在自己念佛的声音上面;还有观想念
佛,观想念佛是去观想佛的形像,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然后去观想...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26187
7
☆─────────────────────────────────────☆
yushengyan (玉生烟) 于 (Mon Jul 11 23:18:59 2011, 美东) 提到:
后院有个转动的喷头在浇菜地。天快黑了,估计也差不过浇好了,就去关水。
正好出差的LD打来电话,就边接电话,边在后院信步。右边菜地都在开花结果,左边草
地绿油油如地毯,手上还有电话聊天,好不惬意。突然,脚尖前面不到10厘米远的地方
,一条长长弯弯的东西在游动!
吓死我了,一条大蛇啊, 尖叫声也吓着了电话那边的LD, 还好,手机没吓掉。
看我停住了,蛇也停住了。是条黑色(墨绿)花纹的蛇,在绿草地里里面,傍晚已经看
得不是十分清楚了。请示LD, 是放走还是正法, LD说,赶走算了,你别打不死反弄出
危险了。
遭到LD鄙视后,看旁边正好扔这个除草的长柄锄刀, 就一只手握着电话直播,另一只
手握着锄刀打蛇。
几次下刀均没伤到要害,蛇先是想朝篱笆外面方向逃,后又转过头来攻击锄刀。吓得我
一度后退连连。正要扔下手机,双手作战,突然锄刀好像正好打到了7寸,蛇不游动了。
于是又连续作战,确认它不会再窜起来给我... 阅读全帖
x*****3
发帖数: 89
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西游记完整贯穿了中国人文化根流的整个生态系统,所以跟着西游记走是没错的,能让
你游历一个完整的文明系统.....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1) 真不真 假不假 (2) 妖怪变帅僧变傻 (3) 三藏变老虎 (4) 寻常之中有非
常 (5) 须从头收拾旧山河 (6) 为什么会有笑话 (7) 方向是不可以错的
PDF TXT订阅 PDF订阅 mp3播客 mp4播客
(1)真不真假不假
却说那怪把沙僧捆住,也不来杀他,也不曾打他,骂也不曾骂他一句。这是为何?从妖
怪的角度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的。那妖怪绰起钢刀,心中暗想道:“唐僧乃上邦人物,必
知礼义;终不然我饶了他性命,又着他徒弟拿我不成?——噫!这多是我浑家有甚么书
信到他那国里,走了风汛!等我去问他一问。”也就是说,妖怪认为虽然是沙和尚也跟
着来捣乱,但是这事情貌似根子不在老沙身上,他只是个敲边鼓的角色。
那么,其实,你知道,我不会只从妖怪的角度来分析的。我认为,乃是因为老沙这次关
难中的表现超好超合格,所以菩萨他们就不让妖怪为难他。让那妖怪想老沙师父唐僧去
了。他以妖怪之心,度唐僧之腹“唐僧乃上邦人物,必知礼义;终... 阅读全帖
x*****3
发帖数: 89
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西游记完整贯穿了中国人文化根流的整个生态系统,所以跟着西游记走是没错的,能让
你游历一个完整的文明系统.....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1) 真不真 假不假 (2) 妖怪变帅僧变傻 (3) 三藏变老虎 (4) 寻常之中有非
常 (5) 须从头收拾旧山河 (6) 为什么会有笑话 (7) 方向是不可以错的
PDF TXT订阅 PDF订阅 mp3播客 mp4播客
(1)真不真假不假
却说那怪把沙僧捆住,也不来杀他,也不曾打他,骂也不曾骂他一句。这是为何?从妖
怪的角度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的。那妖怪绰起钢刀,心中暗想道:“唐僧乃上邦人物,必
知礼义;终不然我饶了他性命,又着他徒弟拿我不成?——噫!这多是我浑家有甚么书
信到他那国里,走了风汛!等我去问他一问。”也就是说,妖怪认为虽然是沙和尚也跟
着来捣乱,但是这事情貌似根子不在老沙身上,他只是个敲边鼓的角色。
那么,其实,你知道,我不会只从妖怪的角度来分析的。我认为,乃是因为老沙这次关
难中的表现超好超合格,所以菩萨他们就不让妖怪为难他。让那妖怪想老沙师父唐僧去
了。他以妖怪之心,度唐僧之腹“唐僧乃上邦人物,必知礼义;终...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原始佛法所说无相心解脱
原始佛法所说无相心解脱有种种不同,有的共外道,有的究竟解脱。
* 不思惟一切相,无相心三昧止住的无相心解脱,是共外道。对于相的生起之因-贪嗔痴-还没断除。
* 漏尽的比丘,舍弃贪嗔痴,为未来不生之法。于无相心解脱中,这个不动心解脱为第一。
依相应部注解,舍弃贪嗔痴,是由于现观无常、苦、无我。
【南传相应部】第41相应7经
尔时,尊者牛达多住于摩叉止陀山之安婆陀伽林中。
二 时,质多居士来诣尊者牛达多住处,礼拜尊者,坐于一面。
三 尊者牛达多言坐于一方之质多居士曰∶『居士!此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此等诸法是意义有别?抑名辞有别耶?或意义为一,唯名辞有别耶?』
四 『大德!或依于事由,此等诸法谓于意义有别,且名辞亦有别,有其事由。大德!又或依于事由,谓此等诸法意义为一,唯有名辞各别,而有其事由。
五 然大德!或依于事由,此等诸法谓于意义有别,且名辞亦有别。何者为其事由耶?
大德!于此有比丘,以与慈俱起之心,满于一方而住,同于第二、同于第三、同于第四方、上下横、一切处、于一切情况下、一切具有之世界,与慈俱起,广大远行无量而无怨念,...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1
Some people encounters dharma, and get no benefit whatsoever from it. Some
get great benefits. If Lord Buddha is bothered that some of his audience has
impure mind, oh boy, then he is not enlightened :-) Lord Buddha considered
to remain silent after his enlightenment because he was aware that fools
were aplenty; he changed his mind only after he found some can benefit from
his teaching.
You can only purify your own mind, for your own benefit. Don't worry too
much of the mind of others. If you c...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心经略说
心经略说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95.htm
黄念祖老居士主讲
以一九八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心经两种形式
玄奘大师承受本经的殊胜因缘
经题
经文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一、心经两种形式
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其
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作
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季共有七
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玄奘、罗什
两大师译本的不同,乃由于他们的简化,心经正宗分(即常见的心经)只二百多字,首
尾两部份所占的百分比数过大,为了重点突出,故删除未译。
现在把玄奘大师没有译出的部份,简单介绍于下:
甲、序分(证明分),‘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
俱,尔时婆伽梵入深明法门三昧,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蜜多深妙
之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尔时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自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
佛的聚会在王舍城灵鹫山,很多...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191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摄心为戒 by 谢安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a4e6a001011qm9.html
摄 心 为戒
“摄心为戒”的这个心,是什么东西呢?为什么修行的人从最根本上来说要摄心呢?因
为这个心,就是你生与死的源头。这个心,它实际上,在万法万有当中,所有的众生都
是不存在的。咱们不要讲寂灭法在“般若法”、在“空性律法”当中的彰显,咱们就讲
三界内。三界内实无一个“心”可言。三界内的众生都把假的这个自我,这个观念、这
个幻想和欲望当成了自己,这个就是心。
这个心,它体现着什么东西呢?这个心,它体现着一切众生偏离了根本清净本性的妄
动,这个心是建立在贪求幻想之上的一切的自私、一切的索取和一切的欲望。当人的真
性进入到三界内的初期,这种真性他原本无我,原本无存,原本不自觉的那种觉性,就
会被三界内构成的众生的妄想所成为、所形成一种自知的一种确定,就是一种存在。这
个就是心的最根本的一个构成,它是存在的。这个心无论你怎么干净,无论你怎么样的
无私无我,无论你怎么样的彰显你的所谓的法性境界,这个心的根本是“存在”的。
因为有了存在,在这个“存在”之上,就会体现出来被存在所附着的,所承...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14
心经略说
2011-08-22 21:23:06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98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这是先师夏莲老讲《心经》时的一句宝贵开示..... 正
是画龙点晴。修行无论那一宗,都必须以般若为导引,才能直趋觉岸......(以一九八
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心经两种形式
玄奘大师承受本经的殊胜因缘
经题
经文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一、心经两种形式
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
其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
作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季共有
七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玄奘、罗
什两大师译本的不同,乃由于他们的简化,心经正宗分(即常见的心经)只二百多字,
首尾两部份所占的百分比数过大,为了重点突出,故删除未译。
现在把玄奘大师没有译出的部份,简单介绍于下:
甲、序分(证明分)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尔时婆伽...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15
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以一九八七年讲于美国华府佛教会录音为基础
( 1)光明与安乐,理体并妙用。
今天我有机缘在华盛顿华府佛教会向大家汇报《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十分荣幸
。听起来这个题目好象生一些,新奇一些。其实还都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放大光明”,
“光明普照”;“拔苦与乐”,“离苦得乐”。这也就是佛法的基本,自觉觉他,自利
利他。由于光明,方消痴暗,垢障消除,才得真乐。慧光破无明,正是自觉觉他,是觉
心除幻结,正是自他俱利。这个光明与安乐非一切世间诸法所能相比。故称之为大。
光明有两种:(一)色光(指日月火珠及佛菩萨天人的身光)。(二)智光或称智
慧光,心光(指妙法能除众生愚痴的垢暗)。《大智度论》说:“光明有二种,一者色
光,二者智慧光。”昙鸾大师说:“佛光能破无明,故佛又号智慧光。”憬兴师说:“
光从佛无痴善根心起,复除众生无明品心,故智慧。”故《瑜伽论》称之为法光明。以
现法破暗为义,别于色光。但佛光具一切光,故《往生论》说:“佛光明是智慧相也。
”蕅益大师九天写一部《弥陀要解》,人称这是从蕅益大师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思
益经》说:“如来身者,即是无量光明之藏。”如来身是... 阅读全帖
x*****3
发帖数: 89
16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1)初登天门 (2)人身乐与苦 (3)谜语和暗示 (4)以面子的名义折腾你 (5)
金星与悟空 (6)孙悟空越来越傻
(1)初登天门
太白金星领着孙悟空上天受箓。孙悟空比太白金星跑得快,先到了南天门,然后南天门
这群守护天门的天王、武将就禁止孙悟空进去。孙悟空忒大的本领,却挤不进去了。后
来孙悟空多次强行出入,也没见他如此的气馁,莫非是第一次到这儿孙猴子怕生?
是呀,为什么“增长天王领着庞、刘、苟、毕、邓、辛、张、陶,一路大力天丁,枪刀
剑戟,挡住天门”孙悟空就真的进不去了呢?后来赶上来的太白金星解释说:“你自来
未曾到此天堂,却又无名,众天丁又与你素不相识,他怎肯放你擅入?等如今见了天尊
,授了仙箓,注了官名,向后随你出入,谁复挡也?”也就是说,因为孙悟空在天上是
无名无号的,尽管他修炼上来了,但是上边没有留他的位置,就算他强挤硬塞,也没他
的空隙。这个可不是现在人挤公交,死命的夹三儿就上去了。
还有两个大大的问题。为什么是太白金星领着孙悟空?因为天门就是在金星方位,定时
定期的开阖,任何生灵的上下出入,都经由天门,而且总是金星相伴。... 阅读全帖
i****r
发帖数: 1803
17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
,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
文登大学的小礼堂中人头涌涌,中间摆着两排桌子,面对面坐着两排人,每边有五
个,就如同后世的辩论会一般,一名身着青衫的学生正在大声说着话,周围围观的学子
围了几重,连窗户上都站了人。
对面心学一方一人站起来打断道:“此句早有阳明先生驳之,不值一文,,孟子亦
说人人‘皆可为尧舜,亦为之而已矣’。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尧舜与
途人一,圣人与凡人一,所谓圣人,不过偶得一二条理,终究不过是一人而已。”
开始说话之人,便是习儒学者,而起来反驳这人,便是机械系一人,兼学了心学,
两派在文登大学堂中日日争斗,尖锐对立。今日这番辩论,实际是校长组织的,两派在
学校中多次打闹,校长请示了刘民有,就让他们每月辩一次,把武斗变为文斗。
儒学那边站起一人,大概二十来岁,他风度翩翩的对上首的教习行礼,然后向对面
的心学之人道:“人皆可为尧舜,然不必人皆为圣贤,阳明先生说心存良知便可为圣贤
,那田间猛夫也有心存良知者,亦可成为圣贤乎?”
“百姓日用是道,田间猛夫日日耕作,耕作是学,耕作亦... 阅读全帖
a****l
发帖数: 87
18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拔魔 第二百一十章 斗心

陈知味心里充满了恐惧,他居然绑架了王殿下,即使这是王上已经不喜欢的儿,甚
至破天荒将其送进道统,但他的行为仍是再明显不过的背叛与大逆不道。
为了掩饰这种恐惧,他必须将王定为十恶不赦的罪人。
“你身为王室孙,竟然背叛西介国!”陈知味声嘶力竭,脖以上青筋毕露,在他面
前,两名庞山道士被细长的花蛇所缠绕,蛇头就在他们眼前晃来晃去,“你将庞山的利
益置于西介国之上,都城最危急的时候,你不想着保卫王上与臣民,却带着一群小道士
跑来断流城争权夺势!王室刚刚移驾,尚且下落不明,你就心急火燎地想当摄政王!可
你瞒不过我,几句话我就诈出你的野心。”
辛幼陶耸耸肩,“看来还是老狐狸比较厉害,你既非王室,也非符箓师,身上居然
也有祭火神印,瞧这两条小蛇,活灵活现的,一看就是高级符箓化出来的。”
符箓等级众多,低级的谁都能使用,高级些的就必须身负祭火神印才能发挥效力。
王与“将军”过于镇定,陈知味慌张起来,后退一步,撞在椅上差点摔倒,又退了
两步才重新稳住,双手抬起重重拍了两下。
一群人从后堂走出来,全都穿着皮甲皮盔,手里握持长剑,快速将两名道士...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19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楞严经(卷六)
卷六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
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
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
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
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
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
入诸国土。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
。令其解脱。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
其解脱。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
法。令其解脱。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
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
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
。而为...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20
第二部 沙场兵
第一章 一剑东来逢叛乱 独守营门定军心
春来四月,山花乍放,林深幽静,鸟鸣啾啾。林外树前的草地上,正有几只
野兔嬉戏觅食。忽然,其中一只抬头竖起耳朵静听,另外几只也偏头侧目,跟着
便四散逃去。未久,有几个手持简陋兵器的青壮从林中深处走了出来,踏在刚刚
被野兔啃噬过的青草之上,向四周打量。其中一人如猿猴般迅捷地爬上树梢,向
远处瞭望了一会,喜悦地向下喊道:「陆二郎,这股金兵貌似过去了!」
树下被称作陆二郎的那人二十余岁年纪,眉清目秀、乍背蜂腰,打了个赤膊,
前胸后背有几处看似痊愈未久的伤疤。听到树顶那人喊话,欣喜笑道:「好!你
下来与众人先行,我返林中喊乡亲回村。」
树下另一人调笑道:「二郎喊乡亲是假,与周家小娘子厮磨才是真吧!」
陆二郎满面羞赧,强项道:「只你这泼才心内腌臜!」
众人见他脸色通红,齐发一阵哄笑,七嘴八舌指点议论。陆二郎吃不住众人
戏谑,抛下句「路上仔细些个」便一头扎回来路林中。走了一会儿,耳根热烫渐
消,心中浮起兰秀的柔情美貌,笑容浮上唇角,脚步更加快了些。
崎岖中行了顿饭工夫,又跨过一条小溪,乡民藏匿的山洞便现于眼前。陆二
郎使洞口放哨之人知会...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华严心要法门注
答顺宗心要法门
唐清凉国师 澄观 撰
圭峰沙门 宗密 注
至道本乎其心(诸佛众生迷悟本也)心法本乎无住。(万法之宗。本乎无住。即心体
也。净名经云。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心体。灵知不昧(莹净之理)。
性相寂默。(性即空空绝迹。相即星象粲然)包含德用(性包含于神用。具尘沙之无
边)。
该摄内外。(相该摄于内外。亦不在于中间)能广(无外也)能深(无内也)。
非有非空。(妙有不空。真空不有)不生不灭(非四相所迁也)。
求之不得。弃之不离(明一真心地。绝取舍之情)。
迷现量则惑苦纷然。(迷本逐末)悟真性则空明廓彻(返本还源)。
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凡圣一真。犹来见隔。见在即凡。情忘即佛。智与理
冥。境与神会者。方知也)。
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存证知。则弃内而外求。即滞于有)。
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若忘智忘照。则外忘缘而内忘照。即滞于无)。
但一念不生。前后际断。(妄心不生。二际俱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真智现前。
我及我所。悉皆同体)。
直造心源。无智无得。(至理虚玄。言忘虑绝。不可以识识。不可以行得)不取不舍
。(性自天真。本无取舍)无对无修。(本非对待。岂有修...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2
☆─────────────────────────────────────☆
wuyu (wuyu) 于 (Fri Sep 9 12:23:52 2011, 美东) 提到:
行禅在念住修行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跟大多数这儿的同学们一样,我没有福气有专门时
间在一个清静的地方做行禅。只能在上班路上做行禅,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千里之行
,始于脚下,希望为将来有机会密集禅修打下基础。
我曾经试着给每一步脚掌的移动分解标识“按,移,推,提”。开始感觉效果不错
,但缺点是标识经常跟不上所缘变化,导致标识变成了念口诀。后来请教卡玛兰蒂禅师
,她建议我只用察觉“左脚,右脚”。用这个方法我基本上能跟上所缘变化。但是很容
易走神被杂念打乱。到最后,我想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跟我练习安般息念的经验有关
,我一般用数息(吸呼1-10)来使自己沉淀杂念。在行禅中,我也试着以“数步”让自
己能持续专注。我发现数七步是最好的:(一)容易持续专注;跟数息的道理一样。(
二)可进可退;如果环境嘈杂,或专注力弱,可只觉知“一三五七”步。如果专注力强
,可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左右脚全部觉知(三)易于平衡;因为是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的修持方法
一般说来,这是个大多数修行人都很感兴趣的题目,但是也很容易引起诤论的题
目。这归纳起来有几个因素:第一点,是因为佛法真的是甚深极甚深,要经过三大无量
数劫的修行才能够究竟圆满,所以很难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将佛法的真实义理说明清楚
;第二点,则是众生的根器差异很大,所相应的法门也不一样,所以很容易就依著过去
生的习性来选择今生修行的法门;第三点,同样是由于过去生的因缘使然,众生大多数
会选择自己相应的善知识,不论这位善知识所教导的法义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往往就
是一跟到底而绝不改变;第四点,众生很容易受到道场规模大小、庄严度、住持师父的
知名度以及信众人数多少的影响,甚至只要懂得利用媒体,用一些吸引大众的题材,就
很容易招来许多的徒众,近二、三十年来,这是很普遍的现象;第五点,随著时代的演
变,现代人越来越讲求简便、速效,所以大多数人都希望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达成自己想
要追求的修学目标。由于上述种种的原因,使得许多修行人都是凭著直觉乃至于错觉来
选择道场、名师以及法门;但是,往往对于这个道场、这个名师、这个法门所传的到底
是不是佛教正法,这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却几乎从来不曾仔细想过。...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菩提心的修法
菩提心的修法
——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菩提心的修法若讲广一点,内容就比较多,但因为时间关系,我只是给大家略说。
大概在半年以前,我要求大家每天早上要观菩提心,时间最少是半个小时,可是我当时
比较忙,没有详细讲怎么样观修,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比较茫然。有些人早上起来之后
,想一想“我今天要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就可以了,有些人观到胜义菩提心的空性方
面去了,这种现象最近比较多,所以我今天简单介绍一下观修方法。
一、观修菩提心的必要性:
学过《入行论》等大乘论典的人都知道,在所有的修行当中,菩提心的地位举足轻重。
如果没有修成菩提心,一切显宗和密宗的修法功德不大,甚至很可能修偏了,所以首... 阅读全帖
R***o
发帖数: 308
25
2。续住心
初习定者,虽然将心收摄于所缘对象...
3。安住心
此时,心已较习惯安住于所缘对象...
4。近住心
心已能安住于所缘对象...
请教, 这里所缘对象指的是什么?
a***n
发帖数: 1993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消除头脑里的“应该”zz
你是说关于哪地不退么?好啊。
这里有个简短的总结:
http://www.bodhiinstitute.org/forums/index.php?topic=30965.10;w
南无布达亚:
不退转为梵文Arinivarta-niya 或 Avaivartika的意译,音译“阿毗跋致”、“阿惟越
致”,略称“不退”。谓所修功德善根不再退失。   菩萨之不退转有信、位、行、
证等说,诸宗所立有别。法相宗以第六信为信不退位,第七住为住不退位,初地以上为
证不退位,八地以上为行不退位。天台宗就别教谓,初住至七住为位不退(断见思惑,
不退堕三界生死),八住至十回向为行不退(不退失利他之行),初地以上为念不退(
不失中道正念);就圆教而言,则初至七信为位不退,八信至十信为行不退,初住以上
为念不退。
南无布达亚:
修行佛道过程中,以既得悟之功德,而入于不退失之地位称为不退。三不退即:1
。位不退:既修得之位不退失。2。行不退:所修之行法不退失。3。念不退:正念不退
转。此三不退配以菩萨之行位,诸宗说法不一。   法相宗依万劫修因入十住之位,
成就唯识观,无复退堕恶业流转生死之位,称位不退;既入...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7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自心取自心”这一句,一般的善知识,他们可能会这样解说:“我们这个离念灵知出
现以后,都是在执著自己这个离念灵知,所以就是在六尘里面去打转。”说老实话,能
够这么讲的人,虽然只是依文解义,却已经很难得了!纵使只是似是而非的说法,我还
是要赞叹的。因为他至少不落入意识中,不会把意识认定为常住无染的心。
那么“自心取自心”的真正意思是怎么说的呢?意思是说,其实都是如来藏在取如来藏
自己。譬如说,从如来藏心中出生了六根,接著以六根为缘而从如来藏心中又出生了六
尘;再由如来藏将自已所出生的六根与六尘为缘,如来藏因此又出生了六识;当六根、
六尘、六识都从如来藏心中出生了以后,接著是由如来藏出生的六识觉知心以及六根中
的意根,来执取如来藏所出生的五色根及六尘诸法,这不是如来藏心取如来藏心自己吗
?这就是“自心取自心”。
如来藏自己不取六尘,却出生了意根与六识觉知心,来共同执取如来藏自己所出生的六
尘,这才是自心取自心的的真正意思。当六根与六尘相触的时候就有六识生起,六识生
起了就会攀缘六根来执取六尘。请问六根是谁所生的呢?是如来藏生...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237
28
黄念祖居士主讲
以一九八七年于北京居士林录音为基础
诸位大居士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建立道场共修忏法,持诵观世音菩萨大悲真言,功德实
是不可思议。法界众生同蒙利益。所以我除了随喜赞叹之外,仅以自己对观音耳根圆通
法门的一点体会,向大家汇报,供养观音大士以及在位的每一位大居士。
今天观音道场,大家持咒共修,皆得不可思议功德。先师夏老常说:‘理明、信深、愿
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我们若能明白观音的发心是心佛众生,三无差
别;所得之果是上与十方诸佛同一心,下和六道众生同一体,所以感应道交,普门示现
,我们的信就深哪,我们愿就切,行就专哪。所以我们对于观音大士的成就,有所闻,
有所信,有所解,能够悟入,那就大大的不一样了。一点都不明白的人,你修啊,修一
劫。你要真能入了观音耳根法门,那就是圆修啊。你修一天等于不明白的人修一劫,所
以日劫相倍,大家实修是肯定的,但是我们还须读诵大乘,希望能解第一义谛。要能解
悟的话,你就成为圆人,你圆修一天等于其他的人修一劫。这也就是我愿意来作一些供
养的基本原因。
观音耳根圆通章在《首楞严经》,这个经的全名叫《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
行首楞严...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29
以一九八七年于北京居士林录音为基础
诸位大居士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建立道场共修忏法,持诵观世音菩萨大悲真言,功德实
是不可思议。法界众生同蒙利益。所以我除了随喜赞叹之外,仅以自己对观音耳根圆通
法门的一点体会,向大家汇报,供养观音大士以及在位的每一位大居士。
今天观音道场,大家持咒共修,皆得不可思议功德。先师夏老常说:‘理明、信深、愿
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我们若能明白观音的发心是心佛众生,三无差
别;所得之果是上与十方诸佛同一心,下和六道众生同一体,所以感应道交,普门示现
,我们的信就深哪,我们愿就切,行就专哪。所以我们对于观音大士的成就,有所闻,
有所信,有所解,能够悟入,那就大大的不一样了。一点都不明白的人,你修啊,修一
劫。你要真能入了观音耳根法门,那就是圆修啊。你修一天等于不明白的人修一劫,所
以日劫相倍,大家实修是肯定的,但是我们还须读诵大乘,希望能解第一义谛。要能解
悟的话,你就成为圆人,你圆修一天等于其他的人修一劫。这也就是我愿意来作一些供
养的基本原因。
观音耳根圆通章在《首楞严经》,这个经的全名叫《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
行首楞严经》(大家称《楞...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小雜染經--摘
小雜染經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拘睒彌城瞿師羅園。
當時,拘睒彌城的比丘們生起爭論,生起紛爭,陷入諍論,住於彼此以舌鋒互刺。那時
,某位比丘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那位比
丘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這裡,拘睒彌城的比丘們生起爭論,生起紛爭,陷入諍論,住於彼此以舌鋒互
刺,大德!請世尊出自憐愍去見他們,那就好了!」世尊以沈默同意了。
那時,世尊去見那些比丘,抵達後,世尊對那些比丘這麼說:
「比丘們!夠了,不要爭論,不要紛爭,不要爭吵,不要諍論。」
當這麼說時,某位比丘對世尊這麼說:
「等等!大德!世尊是法主、無為者,大德!請世尊專心住於當生樂的住處,我們將知
道[處理]這爭論、紛爭、爭吵、諍論。」
第二次,世尊對那些比丘這麼說:
「比丘們!夠了,不要爭論,不要紛爭,不要爭吵,不要諍論。」
第二次,那位比丘對世尊這麼說:
「等等!大德!世尊是法主、無為者,大德!請世尊專心住於當生樂的住處,我們將知
道[處理]這爭論、紛爭、爭吵、諍論。」
第三次,世尊對那些比丘這麼說:
「比丘們!夠了,不要爭論,不要紛爭,不要爭吵,不要諍論。」
第三次,那位比丘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真如门之立空与真实不空
上已经谈到心真如门的部分,谈到真如跟五阴十八界,祂不是两个法,不是一也不
是异,就是论文所说的非一相、非异相。这一集节目当中,我们要继续探讨 马鸣菩萨
对心真如门之立空与真实不空的法义。在这论文当中,菩萨有以下的开示,在《大乘起
信论》的卷上略说:【以一切众生妄分别心所不能触,故立为空。据实道理:妄念非有
,空性亦空;以所遮是无,能遮亦无故。言真实不空者,由妄念空无故,即显眞心常恒
不变、净法圆满,故名不空;亦无不空相,以非妄念心所行故,唯离念智之所证故。】
(《大乘起信论》卷1)
首先来探讨为何论文当中说这心真如立为空?论文中说:“以一切众生妄分别心所
不能触,故立为空。”这在说明这心真如祂是一个空性,这心体不是众生所知的色法,
不是物质的法,所以祂无形无色,更没有方位处所可言。那么众生希望去找到这个心眞
如如来藏,他想要从烦恼、妄想、妄念的出生源头去找到这个心真如,这是因为经论当
中常会说到妄想、妄念是由这个心真如所出生;那他就想,既然妄想、妄念由祂所生,
那我就从妄想、妄念的源头去追,就一定可以找到祂。但是 马鸣菩萨论文当中说到:
这心真如是“一切众生妄分别心所不能触”,...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32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Re: 念佛-心识-能所-止安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OfQingWu 俱乐部 】
发信人: qingwu (瑜伽士--清悟), 信区: PathOfQingWu
标 题: Re: 念佛-心识-能所-止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13 05:11:55 2013, 美东)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请教大家qxc,j,max,oops....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un Jun 29 21:54:08 2003) WWW-POST
可住中 "念佛号", 住而念, 念而住, 直至极处时, 然后你会发现业识与心识之别, 业
识心识会分家, 此时需继续念佛号, 然后你会发现业识, 心识与心之别, 心者决定也
, 心识, 依相之拘策行也, 业识, 因心而非策而运转也. 即心一决定, 万法即运行,
根本不用多此一举, 还继续不断策其行(心识即策其行), 无策而业识(念佛号)亦继续
运行, 策? "能" 也, 运行? 所也, 惑时则以 "心识" 为 "心" 立能所而堕两边, 悟时
则"心" 一立, 即不用能(破除... 阅读全帖
j********0
发帖数: 47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宗的开悟明心是什么意思?
禅宗的开悟明心是什么意思?
禅宗的五祖弘忍大师曾经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意思就是说学佛人如果没
有开悟亲证自己的本心,那么修学佛法是没有益处的!因为在佛法修行中,开悟明心是
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学佛人入门的一个枢纽。开悟明心之后才能进入菩萨内门中修行
,如果还没有开悟明心,那这个人即使努力行善积德,仍属于世间善法,未来世都还可
能会起无明,去造作诸不善业,而堕入三恶道中,因为没有亲证本心,无法受用本来自
性清净的功德,那都还可能在佛道上会有退转的机会。佛陀《楞严经》卷9中也说:「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淫故。」由此
可知开悟明心的重要!
那什么是禅宗的开悟明心呢?现在佛教界都公认开悟明心是亲证「第八识如来藏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禅宗最有名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中说:「祖以
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惠能言下大悟,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
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
本心,...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34
萧平实暗示已达三地菩萨果位,现有证据,证明其不及三地,故其未证言证,大妄语成!
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297079&highlight=%C8%FD%
轉:《宗通與說通》(第59頁第四行起)、《燈影》(第52頁第七行起)、(第226頁最後一
行)、(第235頁最後一行起)、(第241頁最後一行)、《真假開悟》(第370頁)。
轉:蕭外道在《燈影》一書裡意有所指地說他尚未證得三地「滿心」境界;但他又「認
證」玄奘、克勤....等祖師大德為三地「入心」狀態。依經論上所說,「智不知上地心
。義唯能知自地、下地。」、「下地菩薩起智慧。不能了達於上地」───請問,若非
蕭邪師自以為已證得三地菩薩「入心」境界,他又如何知道這些祖師大德的真實證量呢
? ﹝註﹞:登地菩薩每一階地都有「入心、住心、滿心」等階段。
【如上可知,萧邪人暗示自己至少三地入心境界。下面来看他到底有无达到三地境界】。
1、菩萨二地,亦名离垢地,而离垢地菩萨,离一切犯戒垢。【瑜伽师地论】: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增上戒住。谓意乐净故。性戒具足故。离一切种毁犯戒垢故。一切业
道一切因...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5
寻 伺
一般佛教徒对“寻伺”的使用大部份限于对禅定的描述,或对这对“心所”的意义的解
读,在生活中,“寻伺”往往被其它名词所取代。但是“寻伺”有不可取代的独特性,
无法用别的心法来涵盖,若对于“寻伺”不了解的话,对行持来说,总是有缺损。
寻伺的定义
在经中并未对各别对“寻”“伺”下定义,阿毘达摩中,有对“寻伺”这对究竟法下定
义,令其意义明确。
《分别论.禅那分别品》(vibhavga,12. jhanavibhavgo,no.565. cscd版)说 :“
savitakkam savicaran”ti atthi vitakko, atthi vicaro.有“寻”、有“伺”称为
“有寻、有伺”。
tattha katamo vitakko?什么叫做“寻(思)”?
yo takko vitakko savkappo appana byappana cetaso abhiniropana samma savkappo
ayam vuccati “vitakko”.无论什么寻、寻思、思惟、安止、极安止、心的安置、正
思惟,是名为“寻”。... 阅读全帖
c*******u
发帖数: 12899
36
☆─────────────────────────────────────☆
iloveguai (elfamy) 于 (Sun Jul 1 08:21:59 2012, 美东) 提到:
老公奔四的人了,还像个孩子极其不懂事。除了好吃懒做,其中一个臭习惯让我恨之骨
--每周六下午去踢足球三小时,经常为此事二人大吵。在我剖腹产出院才三天时,老
公穿上球衣就吵着去踢足球,全然不顾我的感受,不管孩子,我发飚他没去。但变本加
利,之后每周六只要我不让其去踢足球他就在家作,不带孩子,自己睡觉看电影看球。
不顾及我父母和我的感受。孩子尚小,带小小娃的辛苦版上姐妹都深有体会,总吵影响
母乳分泌,让我父母也跟着操心,我妥协让其每月踢2次,可还是不依不挠,今天又大
吵。一周基本不带孩子,周日能和我说上几句话。实在不知道怎么和他沟通了。难道我
要因为他的爱好而离婚?又可怜孩子。苦不堪言,真心求教版上各位美妈如何调教老公
。谢谢。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 中文网站浏览器
☆─────────────────────────────────────☆
Ki...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来自主题: Heart版 - 不贪求,心满足
2017-01-31 来源:澳洲东方华语电台 浏览:202 分享到
女孩子稍微化化妆,人家看着很漂亮,如果浓妆艳抹的,走出来像个什么样子啊?什么
东西过头了,就没有了美感。所以吃东西的时候,要想到我少吃一点、我够了,一碗汤
喝两口,真好喝,如果你把一大碗都喝下去,你还有胃口吗?所以,中国茶文化里过去
上茶,都是一点点来的,喝茶可以看出你的品质,看出你的风格,这些都是有窍门的,
拿一个盖子慢慢地把茶叶弄弄,就看你的稳重。如果你今天来跟别人谈生意,他看你喝
茶的样子,就知道你的为人素质。
中国茶道文化和饮食文化在桌子上都是一样的。你慢慢地把茶杯拿起来,手不抖,说明
你今天心不慌。然后,你很耐心地把茶叶去掉,慢慢地用嘴巴吹一吹,再慢慢地喝下去
,这叫什么?胸有成竹。你今天能够这么稳得住,你这个人做事情一定能够成功。你看
我们现在有的人,拿起茶杯就喝,马上烫得全部吐出来,这种人能够做什么事情啊?学
中国的文化,学佛教的禅,都是一种意境和意念。所以师父跟你们讲,“少吃一口”是
原则,经常说“我够了,我饱了”就是圆融啊。
我们要住得简朴,一个人住得越简朴,越是容易开悟。这句话怎么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来自主题: Heart版 - 不贪求,心满足
2017-01-31 来源:澳洲东方华语电台 浏览:310 分享到
女孩子稍微化化妆,人家看着很漂亮,如果浓妆艳抹的,走出来像个什么样子啊?什么
东西过头了,就没有了美感。所以吃东西的时候,要想到我少吃一点、我够了,一碗汤
喝两口,真好喝,如果你把一大碗都喝下去,你还有胃口吗?所以,中国茶文化里过去
上茶,都是一点点来的,喝茶可以看出你的品质,看出你的风格,这些都是有窍门的,
拿一个盖子慢慢地把茶叶弄弄,就看你的稳重。如果你今天来跟别人谈生意,他看你喝
茶的样子,就知道你的为人素质。
中国茶道文化和饮食文化在桌子上都是一样的。你慢慢地把茶杯拿起来,手不抖,说明
你今天心不慌。然后,你很耐心地把茶叶去掉,慢慢地用嘴巴吹一吹,再慢慢地喝下去
,这叫什么?胸有成竹。你今天能够这么稳得住,你这个人做事情一定能够成功。你看
我们现在有的人,拿起茶杯就喝,马上烫得全部吐出来,这种人能够做什么事情啊?学
中国的文化,学佛教的禅,都是一种意境和意念。所以师父跟你们讲,“少吃一口”是
原则,经常说“我够了,我饱了”就是圆融啊。
我们要住得简朴,一个人住得越简朴,越是容易开悟。这句话怎么理... 阅读全帖
m*v
发帖数: 4
39
来自主题: Prose版 - 第三住心(序)
第一住心就是食、色動物的心,第二住心是屬於人倫的心,三綱五常人道的心,第三住心
就是阿修羅的心。

我本是阿修罗,因为爱他而坠如人间。可惜他是为她而来的,我的福报改变不了因果。为
此我在佛前跪了五百年。当我把他的名字念成了咒语,佛说你们有十二年的缘。十二年以
后,他的心会跟一个属蛇的女子走,她才是他命定的妻。
我正欲转身投胎,佛拂尘一挥,在我颈上留下了三颗痣:这是福、禄、寿,保你衣食无忧
,记住你是有慧根的,末在红尘中失了心。
二十四年后,我遇见了也是二十四岁的他。人群中第一次的注视,他把心给了我。我知道
这颗心只能在我这里停留十二年。
d******y
发帖数: 3668
40
心中心密法灌顶开示
无论儒释道各家教意,根本总在摄心,儒家但求功名,释子但求福报,道派徒练精
气,都不知归宗。宗者,忠也,中心也,尽其己也,尽己而后可以为人。下手第一求降
伏其心。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但有三问,曰何者为心,曰以何降伏,曰如何降伏。
爰有三答,曰集起者为心,曰以心降心,曰如是降伏。总是用个复字功夫,使之回复到
本来地,明见本来清净性,自然降伏。然此理论,非事功也。人人说得,人人不肯做。
人每以为明了此理即得,又曰明师一点即成,不用别的法子,谈何容易。佛言理属顿悟
,事属渐除,为有多生习气在,所以理悟的人或有,实证的人太少,悟前悟后,同有个
如丧考妣,理事二障,均得打净。如双轮并进,缺一不可。理以辅事,事以证理,到一
切无碍时,才至无学位。
性固是不动不变,不生灭,不污染,但能生万法,起诸妙用,是名心用,乃一时之
幻影,所谓不变而能随缘者也。心本如水之流通无著,无可不可,惟住着不得,水住不
流,便成腐水,血止不流,便成腐毒,心住于物,便成执妄,要无所住而活泼泼地,起
诸妙用,这是一心的相貌,名曰真心。以由真如性体中流出,故曰真。一心者,无著无
住之心也。虽起万千变化,本体
h********7
发帖数: 54
41
行菩提心
愿与行
在四无量心的摄持下,愿一切众生获得无上正等觉,彻底摆脱痛苦,获得安乐,这
种发愿称为愿菩提心。发菩提心之后,我们还是会自私、愚昧。没有关系,每个人都会
这样。从生起菩提心到圆满证悟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种有力的方法摄持自己的言行,
以帮助实现愿望,这便是行菩提心。大乘菩萨所有的行为,可以归摄为这六波罗密多。
愿、行菩提心统称为世俗菩提心。经过长期修行,不断积累福、慧资粮,我们最终
将见到诸法实相,即胜义菩提心。
布施
对已拥有的,随时能放弃;对未拥有的,不再贪求,内心满足,这便是最好的布施。
面对乞丐,不要急于表达厌恶或不信任。若真的生活优裕没人愿意低三下四出来乞
讨。就算被骗被利用,至少也不会给自他造成妨害。人生何处不受骗?何必跟一个笑脸
相向,比你弱势的人较量。其实当我们在伸过来的空手中放下钱物,我们所做的不是布
施就是供养,不用担心会有第三种情况。
为了布施而刻意争取、积累财物,布施便也成为一种执著。
修持布施的目的是减轻自己的贪执,如果因为布施的结果沾沾自喜,或者为了显示
自己高人一等而行布施,这都有悖于布施的初...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ZZ)
各经中重复出现的话语,原始经典中收录的有《法句经》。
《法句经》被作为僧团中的入门教科书背诵。
此外,南传长部第三十三部经《等诵经》,对应北传《长阿含经·众集经》、《大集法
门经》,是把佛常说的法依数字编排。南传增支部、北传增一阿含,也是依法的数字编
排。此类经是把相关的法组织在一起,对法作比较整体的说明。
摘录《等诵经》∶
http://agama.buddhason.org/DN/DN33.htm
一切众生皆因食而存续、一切众生皆因行而存续
...
哪些二呢?
名与色。
无明与有的渴爱。
有见与无有见。
无惭与无楚C
惭与楚C
恶言与恶友。
...
界善巧与作意善巧。
处善巧与缘起善巧。
...
哪些三呢?
三不善根∶贪欲不善根、瞠恚不善根、愚痴不善根。
三善根∶不贪欲善根、不瞠恚善根、不愚痴善根。
三恶行∶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
三善行∶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
三不善寻∶欲寻、恶意寻、加害寻。
三善寻∶离欲寻、无恶意寻、无加害寻。
...
哪些四呢?
四念住∶学友们!这里,比丘住于在身上随观身,热心、正知、有念,能调伏对于
世间的贪与忧;在受上随观受……在心上随观心……住于在...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察情绪与受心念住

比较常看法师论作如下
大愿法师
影片
http://www.tzulien.org.tw/?page_id=3733
有许多演讲影片。实修者或信众提各种问题的影片
著作
http://www.maha-sati.com/22823390002786124107.html
马哈西著作
http://dhamma.sutta.org/books/ncdaszt/ncds001.htm
性空法师
念处之道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E5%BF%B5%E8%99%95%E4%B9%
也看其它一些论文,或各大师的著作
一般是原始佛教或南传的著作。
阿姜念的身念处也看过。
也从中得到启发,让我知道,
原来我们一般人真的是一举一动一思一念都在苦中
“就像看着舞台上的演员一样,观众只是注视着演员,而不会去控制他的行动或演出”
但因为我一直觉知呼吸,自然就会像上述有个自己在旁边看着自己呼吸,
所以,我倒没刻意如此练习,是自然有的。
阿姜念的禅法
一开始就会强调各种动作不是”我”,并随时观察贪念,去除贪念。
这应该也算是“无碍解道”的七种随观之一...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死轮回是没有“主体”的
無我的輪迴─ ─佛教的生死觀
郭朝順
華梵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元培學報
第五期 (1998.12)
一、印度傳統的輪迴思想
生死問題是一切宗教的大問題,更是人生的大問題。吾人因何有生?為何有死?在生之
前,在死之後,吾人存在嗎?還是並不存在?這些問題並不是只有宗教家或者宗教信徒
才會追問的,而是只要知道這世上存在死亡現象之人,在他內心的深處,都會不由自主
地興起種種關於生死的諸般疑問。相傳釋迦牟尼佛出家的因緣之一,便是當其為悉達多
太子時出遊,親眼目睹老病死的現象而引發[1]。
悉達多第一次看到死亡與葬禮,死亡的現象大大地震動了他的心靈,因為「死亡」就是
離開人世,就是無論父母、親人都無法再見到死者,而死者也無法再見父母、親人、愛
人。讓我們想像一下躺在墓地的死者,孤零零地一個人處在他的棺木之中,至親至愛的
親人,在喪禮結束之後,就算再留戀,遲早也會離去,所有的生者都要去過他們人世間
的生活,有陽光,有活力,有喜,有悲的生活﹔只有那棺中之人,一個人被留在墓穴的
棺木之中,身上布滿細菌,爬滿蟲蟻,流出膿汁,化為枯骨。印度以火葬為主,火葬雖
沒土葬那般令人對於地底幽冥產生想像與畏懼,但喪禮...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4361
45
过去只剩回忆,了不可得,未来还没到来,只有畅想,人脑杂念似瀑布,一秒几百念头
,此又称意识流,瞬间即誓,刚想抓住,早就流逝,也了不得到。既然如此,心定如镜
子,“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熟练之后就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过去心不可得」者,前念妄起,瞥然已过,若追寻之,无有处所,了不可得。了不
可得就是真心,但是真心亦无相,亦了不可得,若谓可得,真心却又成为妄心。
既然过去心不可得,便应该没有冤家,为什麽还有怨?因为我们还未达到「不可得」。
既然过去心不可得,一切罪都不可得,为什麽还有罪?因为还未达到「不可得」,所以
还有罪。若果了达过去心不可得,罪亦不可得,一切罪即时灭;但是我们仍然是「有所
得」,所以罪亦有所得。所谓「了知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了达「不可得」
,业障空;未了达「不可得」,必须还宿债。
2)「现在心不可得」者,现在妄心无相,所以不可得,识得现在心非心,是名真心,但
真心亦了不可得,若谓现在真心可得,真亦变成妄。
现在心亦不住,住则可得,不住则不可得,犹如流水不停,流水不可得,现在心刹那不
住,刹那时都不可得。傅大士云∶「依他一念起,俱为妄所行,便分六十二,... 阅读全帖
l*********m
发帖数: 16971
46
2013年03月28日 11:00 来源:南方网 参与互动(0)0音乐人小虫谈旧作:“心太软”
是赌钱输光后的感慨  有些情歌写得感人心肺,但你万万想不到,这些情歌真实的创
作动机和背景,可能会跟歌词营造的伤感意境相隔十万八千里。
本月初,小虫发行了一张以翻唱自己旧作为主的专辑《有你真好》,其中收录了《
心太软》、《葬心》、《亲密爱人》等数首当年他为各路歌手做嫁衣的经典名作。
上周末,小虫为宣传这张专辑来到广州,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专访时,聊到了这
些老歌创作时的故事。他说,这些歌已经红了十几年,大家耳熟能详,但却极少人知道
它们是怎么写出来的。小虫破例向南方都市报记者道出了歌曲背后的故事,你绝对想象
不到,原来《心太软》是他某次去赌城豪赌后,输光了钱在回家路上写下的一首失意之
作;而写给梅艳芳的那首《亲密爱人》,则隐藏着一个梅姐当年在录音室里跟男友煲电
话粥的故事。
小虫坦言,他很擅长把一些看似有关,但其实完全没关系的故事,写成双关语的歌
,而他写的很多经典疗伤式情歌,其实出发点根本就无关爱情。
为什么自己唱自己
想让大家知道,这些歌最初的模样
小虫已经不是第一次翻唱自己的创作,早在... 阅读全帖
h**y
发帖数: 1232
47
我的姥姥已经快七十岁了。她这一辈子,只有母亲一个孩子。母亲去世后,姥姥谢绝了
父亲的挽留,义无反顾地搬到了敬老院去住。
我离开父亲家的时候,是个大雪纷飞的星期天的早晨。我的背包和旅行袋里装着我从家
里带出来的全部的财产,几本书,几件衣服,再就是妈妈的照片。走出家门 后,就在
我犹豫着要不要回头与父亲道别时,只听到 “嘭”的一声,身后的门重重地摔上了,
我被隔绝在这寒冷的冬季里。泪水如同雨帘一般,使我的视线越来越模糊,也使我的心
越来越冰冷。一种说不出是恨还是怨 的情愫,如同雨后的蘑菇一般,很快就铺满了我
心灵的最深处。我便咬牙切齿地告诉自己:“小欣,你要牢牢地记住,从此后你没有家
、没有父母,除了姥姥没有任 何亲人。你必须坚强,必须勇敢,必须一个人面对未来
的日子里有可能发生的一切。”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想,我只知道,有一股倔强的力量猛地冲破了心灵的结痂,像粒
种子一样,在我的心头生根发芽,并逐渐地茁壮起来。
我非常庆幸,昨天晚上我趁爸爸和薛菲在厨房里忙活的时候,悄悄地把熟睡着的谭悦抱
到了我的房间,狠狠地把他数落了一顿。我用手指轻轻地点着他的脑门,气呼 呼地对
他说:“你和你的妈妈... 阅读全帖
h**y
发帖数: 1232
48
夜已深了,偌大的办公室里,我蜷缩在沙发的一角,双手擎着母亲留给我的遗书,心口
又是一阵疼痛。我强忍着疼痛,从沙发上爬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把信装回信 封,锁进
保险柜,向洗手间走去。我打开水龙头,掬了一捧水拍在脸上。我看到了镜中的自己那
憔悴的面容,不禁叹了口气,心口的疼痛也加剧起来。
当我重新回到沙发上的时候,情绪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登时,焦躁与恐慌像两条躁动
的蛇,在我的心底不停地游动和纠缠。只一会儿的功夫,我的心里就被搅成了粘稠的沼
泽。我不敢再去看笔记本电脑,我怕我会完全失控。
田笑光告诉我,他通过丁行长,找到了叶青。田笑光告诉我,他在盛军的老家,找到了
重病中的他。田笑光告诉我,丁行长的爱人,名字叫夏晴。田笑光告诉我,洪 亮给鲁
郁夫打过电话,向鲁郁夫透露,他实在是太累了,想要结束我们这场婚姻。他鼓励鲁郁
夫,如果真心喜欢我的话,要把握机会。过了几天,洪亮又给鲁郁夫打 电话,他说他
终于征服了我,又不想离婚了,让鲁郁夫离我远一点——这个电话,正是在田笑光和鲁
郁夫陪我去医院的那天打的。然后,田笑光用通红的眼睛逼视着 我,用着近乎哀求的
口吻对我说:“小欣,你不能再这样混沌下去了。... 阅读全帖
h**y
发帖数: 1232
49
我的姥姥已经快七十岁了。她这一辈子,只有母亲一个孩子。母亲去世后,姥姥谢绝了
父亲的挽留,义无反顾地搬到了敬老院去住。
我离开父亲家的时候,是个大雪纷飞的星期天的早晨。我的背包和旅行袋里装着我从家
里带出来的全部的财产,几本书,几件衣服,再就是妈妈的照片。走出家门 后,就在
我犹豫着要不要回头与父亲道别时,只听到 “嘭”的一声,身后的门重重地摔上了,
我被隔绝在这寒冷的冬季里。泪水如同雨帘一般,使我的视线越来越模糊,也使我的心
越来越冰冷。一种说不出是恨还是怨 的情愫,如同雨后的蘑菇一般,很快就铺满了我
心灵的最深处。我便咬牙切齿地告诉自己:“小欣,你要牢牢地记住,从此后你没有家
、没有父母,除了姥姥没有任 何亲人。你必须坚强,必须勇敢,必须一个人面对未来
的日子里有可能发生的一切。”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想,我只知道,有一股倔强的力量猛地冲破了心灵的结痂,像粒
种子一样,在我的心头生根发芽,并逐渐地茁壮起来。
我非常庆幸,昨天晚上我趁爸爸和薛菲在厨房里忙活的时候,悄悄地把熟睡着的谭悦抱
到了我的房间,狠狠地把他数落了一顿。我用手指轻轻地点着他的脑门,气呼 呼地对
他说:“你和你的妈妈... 阅读全帖
h**y
发帖数: 1232
50
夜已深了,偌大的办公室里,我蜷缩在沙发的一角,双手擎着母亲留给我的遗书,心口
又是一阵疼痛。我强忍着疼痛,从沙发上爬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把信装回信 封,锁进
保险柜,向洗手间走去。我打开水龙头,掬了一捧水拍在脸上。我看到了镜中的自己那
憔悴的面容,不禁叹了口气,心口的疼痛也加剧起来。
当我重新回到沙发上的时候,情绪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登时,焦躁与恐慌像两条躁动
的蛇,在我的心底不停地游动和纠缠。只一会儿的功夫,我的心里就被搅成了粘稠的沼
泽。我不敢再去看笔记本电脑,我怕我会完全失控。
田笑光告诉我,他通过丁行长,找到了叶青。田笑光告诉我,他在盛军的老家,找到了
重病中的他。田笑光告诉我,丁行长的爱人,名字叫夏晴。田笑光告诉我,洪 亮给鲁
郁夫打过电话,向鲁郁夫透露,他实在是太累了,想要结束我们这场婚姻。他鼓励鲁郁
夫,如果真心喜欢我的话,要把握机会。过了几天,洪亮又给鲁郁夫打 电话,他说他
终于征服了我,又不想离婚了,让鲁郁夫离我远一点——这个电话,正是在田笑光和鲁
郁夫陪我去医院的那天打的。然后,田笑光用通红的眼睛逼视着 我,用着近乎哀求的
口吻对我说:“小欣,你不能再这样混沌下去了。...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