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惠能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
g***m
发帖数: 465
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我的千岁寒
俺说的是这个故事,终于看完了一遍.大约花了三个晚上睡觉前的时间.还是不错的,比较
耐看那种.不枉俺花十几刀大老远买回来.
粗略的来说,就是百年孤独的魂用王朔自己创新的语言说出来.主观角度上的描写狠多也
狠新鲜,因为是讲述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事,文字间也的确有些哲意,说是有些,实际上是俺
第一遍还不太明白.
王朔在语言上似乎追求一种东西,他以前作品里没有的新风格.而且文字间戏谑的那种态
度好象感觉不出来了.难道他悟了?
先在在看宫里的日子,讲武则天的那事儿,目前还好.
N****f
发帖数: 25759
2
BTW,“不是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难道不是六祖惠能法师所言?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385670457628565
wed_day%26articleTabs%3Darticle
N****f
发帖数: 25759
3
I see...不过六祖惠能似乎离佛祖级别还差几个pay scale,呵呵。
E*****l
发帖数: 2662
4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 谈因信得救
因信得救,很简单,虽简单却有其内涵。
我们相信做人应有良好的道德,道德规范是各种文化之间最相通的。
如果把各个文化里的道德规范都抄下来让你学,你就能成为道德良好的人吗?
孔子弟子三千,唯有颜回能“三月不违仁”,还不幸早逝。
道德规范如果学的人不能坚持去遵守,写的再好又有多少用处呢?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贡说孔夫子讲的文化知识,是可以听而有所得的,但孔夫子讲的人性和天道,不是靠
听就能懂得的。
修身要靠知与行的相互回馈,据说禅宗六祖惠能悟道前挑水砍柴了几十年。
可在现在这个社会大染缸里,别提修身了,能不学坏就不错了。一个人真能靠自己达到
道德的完善吗?
论语里一次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孔夫子更贤。”子服景伯把这一番
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围墙来作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
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你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富丽堂皇,和房屋的绚丽多彩。能够找到门进
去的人并不多。叔孙武叔那么讲,不也是很自然吗?
子贡说的真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
或寡矣。”
现在有
B********e
发帖数: 19317
5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不同的境界 (转载)
神秀和惠能都只是人,对佛理有不同的理解。
摩西是神的传话人,虽是传话,却还是人。
但保罗却是神的马甲,某种意义上已经不是人了。
d********d
发帖数: 1424
6
(1)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从亚伯拉罕谈起
亚伯拉罕是世界三个大宗教的始祖,是耶和华救赎计划的开端。但这个人小错误
不少,他的后人雅阁,大卫王都是如此。
一开始耶和华令他独自去迦南,他却带足了家眷,这个耶和华没管他。然后到了
埃及,亚伯拉罕怕人夺妻杀己,谎称妻子是妹妹,埃及王娶走了他妻子,被耶和
华降罚,这个事情后面又发生过一次,亚伯拉罕有点屡教不改。
但亚伯拉罕在救罗德的事情上很英勇,后来因遵旨愿意活祭儿子以撒而深得耶和
华欢心。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孔子
说,不必在小节上考察一个君子,却可以委以重任,而对品行不够的小人,不能
让其干大事,不过可以做好些小事情。
亚伯拉罕就是这样一个不拘小节,却能担当的起大事的人,他的后人雅阁,大卫
王等也是如此。我们历史中的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在年轻时是个混混,三十多岁
也不成家立业,和别人老婆搞出一个私生子。刘邦不爱学习,也非常讨厌儒生,
有次把一个儒生帽子拿过去撒尿,可刘邦建国统一天下后,却能独尊儒术,开启
了中国相对稳定的政治文化制度。
我不由联想到保罗对旧约律法的取舍,耶稣说他来是要成全律法的...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请教一下这里的基督教朋友们
惠能也需要五祖这样的善知识才能真正了解金刚经不是。
t*******r
发帖数: 2940
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耶稣是种族主义者。
泥马你看到过我否认基督徒在历史上犯下的罪行吗?
就请引用两篇“典籍”(什么阿猫阿狗的都行)论证传教士大规模参与对印第安人的种
族灭绝。
另外一直被南大师批评不学无术也真不好意思,请顺便将以前几个一再请教但你总是扭
头开骂的问题解惑一下:
1,南师检到的那本几近失传,又确影响深远的什么什么经典,确定是大乘还是小陈了
吗?
2,惠能大师经您鉴定到底开悟没有,汉传佛教的一大宗的定位还等你一句话呢。
3,加尔文派是否认为有得救的确据?一大票加尔文派基督徒也等你话呢。
j*******7
发帖数: 6300
9
活在当下——现代人需要基督信仰吗?
作者:庄祖鲲 文章来源:《麦种》期刊
人生中有太多无可捉摸、无法掌握的事,佛教称之为“无常”。圣经的《传道书》则以
“生有时,死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痛有时,跳舞有时…”来表达人生的变幻莫
测。
在华人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当中,特别是受到禅宗及“人间佛教”思想影响的华人,“
活在当下”似乎是大部分人所共同认可的人生观。“活在当下”原来是佛教禅宗的一种
人生观,而“当下”一词是指“现在的、眼前的”。禅宗六祖惠能曾说,那些 “迷妄
之人”才会企望来生能去到西方净土;真正已经“了悟”人生的人,则只求“当下了断
”。
禅宗这种“活在当下”的人生观,一方面是反映儒家传统“未知生,焉知死”的务实观
点,另一方面也似乎与二十世纪西方“存在主义” (Existentialism)的论调相呼应
。而存在主义的“存在”一词,也就是“当下”的意思。存在主义思想家不想追究生命
的本质问题,也不想探索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他们只看重那些对他们切身有关、
此时此地的问题。
因此,现代人关心的是眼前的事物,不太关心遥远的未来;他们认为只要能掌握人生中
最主要的几件东西(...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95
10
回的内容,杂于你原文中。

----
基本赞同。没有识本心,从而他的学习没有得到大益处。他的学习,虽然还没有得到大
利益,但这学习也许会导致它后来的“识本心”,所以这学习,学法,也可以说有大益
处的。我想说的是:只有学法,才有后来的“识本心”,从而有大益处。
打个比喻:学法是栽树,浇水,以后树结果了,就有收获了,这树结果,就是比喻“识
本心”。它那话的意思大致是说:“树没有结果,栽树无益”。
---
在前面那文章中,有这么段话:
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这里明确的说了:识了本心,就是佛了。这样就是不要修了,还谈什么“悟后起修”?
y***i
发帖数: 11639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对WaiChi言论之评论(4)
我动动嘴皮子插两句。根据我看过waichi的文章,
就是禅宗,虽然直指究竟,修证上也必须经过阿罗汉的证量(就是神秀的证量)。
二麻子的文章所谈契入空性的证量实际水平,其实还在阿罗汉证量以下,惠能问那个追
他的人“不思善不思恶之时。。。。”,二麻子提到的正是那个人达到的不思善不思恶
的证量。
W****i
发帖数: 565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对WaiChi言论之评论(4)

这句是你自创.
出自惠能的金句, 不思善, 不思恶, 正这么时, 如何是明上座
本来面目.
是.
p*****n
发帖数: 1415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修问答
【禅修问答】
林崇安
1问:什么是禅修?
答:「禅修」这一术语,是由梵语「禅那」演变而来。「禅那」又译作静虑,是佛教训
练内心专注的一门功夫,后来禅宗六祖惠能提升其内涵为:「何名坐禅?此法门中,一
切无碍,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
不乱曰定。」因此将修行的功夫,已扩大到行住坐卧当中,要能面对一切境界,内心清
楚明白而不乱。今日将这一切动静的修行训练,通称作「禅修」,英语是meditation。
2问:禅修的法门有哪些?
答:禅修的法门很多,汉地有祖师禅、念佛法门、密宗法门,西藏有大手印、大圆满的
法门,南传国家有内观法门等等。今日社会注重生活化,因而有生活禅、动中禅、安祥
禅、内观禅等等术语的出现。
3问:禅修的基本目的为何?
答:佛法的禅修目的只有一个:灭除自己的痛苦,并进而帮助别人灭苦。这个目的也可
用「证得涅盘」、「获得心解脱、慧解脱」等词句来描述,而内涵不外是苦的止息。众
生的痛苦是来自「无明」:在生活中迷迷糊糊,看不清楚真相,因此,想要止息痛苦,
就必须要有「明」,也就是要有觉性,要能够正念正知。所以,禅修便是在于培养「明
」、培养
p****y
发帖数: 23737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读经和实修
依你的说法,禅宗岂不是也成了附佛外道了?
禅宗的顿悟法门的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达摩面壁打坐九年,六祖惠能是个文盲,依你的说法,他们没有读佛经就没有正见了?
z********y
发帖数: 109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马哈西尊者说无常

在只发生一种的情况。
我不认为,这三者绝对是同时发生的。无常较浅,无我较难。领悟也分为理入和行入,
我想你指得是行入。我看的大乘的书,对苦的描述不太多。
这些是无我的一部分,而非全部。这些只是人无我。无我包括,人无我和法无我两方面
。人无我易见,法无我难立。(相对而言)
我理解的证无我次序是,先见人无我,再通万法,最后立法无我。
坛经里讲定和观很少。坛经里有一部分论真常和无常的,和龙树菩萨的中论结合起来看
,很有意思。
有个问题问一下,坛经里提到了六祖的传承,从迦叶到惠能共33代,小乘有没有类似的
传承?
w*********r
发帖数: 2192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咒语非佛说zt
他曾经说了判断是不是佛法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不是用了三法印这个名词我就不知道了。
但是他说的HAS NOTHING TO DO WITH我下面查到的。
三法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法轮
本文屬於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基本教義
三法印 四圣谛 八正道
佛性 三寶 五蘊 涅槃 緣起
三无漏学 十二因缘
修行位階
佛 菩萨 辟支佛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人物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鳩摩羅什
龍樹 慧遠 菩提达摩 智顗
玄奘 蓮花生 惠能 虚云 印光
宗派
大乘 小乘 上座部 藏傳 漢傳
顯 密 宗 教
佛教典籍
法华经 華嚴經 楞嚴經 楞伽經
心經 金剛經 地藏經 淨土經
大日經 維摩詰經 藥師經 坛经
阿含經 百喻經 涅槃经 圆觉经
大般若经 大智度论 成实论
瑜伽师地论
聖地
八圣地 四道場 汉地
相关内容
艺术 制度 历史 音乐
维基主题:佛教
三法印出於《大智度論》卷二十二:
“ 「通達無礙」者,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問曰:何
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
法無我;三者、寂滅
r****n
发帖数: 8253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所谓的大乘祖师们
被吹捧为大乘八宗共祖,第二佛陀的龙树是个小混混,强奸宫女,玩弄神通,在宫廷斗
争中被迫自杀。
被吹捧为观音菩萨,佛陀化身的莲花生,宗喀巴是老淫棍,一生阅女无数,发明各种性
爱技巧,性爱姿势。
而禅宗六祖惠能,则是禅宗后人门派斗争,并被包装出来的人物。
至于现代的净空,宣化,元音,月溪等等,一个个也是邪得厉害。
大乘吹得再玄妙,可是也掩盖不住这些祖师的真实面目。
Y**u
发帖数: 5466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 基督
金刚经讲的是成佛的本质, 但并不是人人都能一步走到那里。 就说心无所住而生其心
吧。 惠能听了就行了, 换一个人就不行。 一个人成佛要经过很多的轮回, 这其中不
修轮回善法, 是不可能的。
a*******g
发帖数: 867
19
唉,六即佛中前五位都是理上佛,只是最后才是事上佛。明白了吧。
这个六即佛义,是天台宗开山祖师智者大师提出来的(智顗(538—597) ,南朝陈、隋
代高僧),比六祖惠能(638年-713年)还要早。这已成为大乘的共识。
不是现代的法师提的。明白了吗?
a*******g
发帖数: 867
20
南无阿弥陀佛!
r****n
发帖数: 8253
21
阿姜查听说的慧能,只是他听说的慧能,他承认的是他听说的慧能,以为的慧能,而不
是真实的慧能。他连完整的坛经都没读过,又怎么可能了解真实的慧能。
如果阿姜查知道真实的慧能认为自性能生万法,知道慧能认为佛陀成佛后还可以自由出
入三界,度无量众生,他是不是还会这样说,就不一定了。
更何况,六祖也确实是个智能挺敏锐的人。但是不是真的解脱,那是另外一回事情。
用阿姜查这样一位已经死去的人,这样一位实际根本就不了解慧能的一个泰国森林派的
禅师,往六祖脸上贴金,往大乘脸上贴金,不是什么高明,甚至可以说是可悲。
a*******g
发帖数: 867
22
runsun听说的慧能,只是他听说的慧能,他不承认的是他听说的慧能,以为的慧能,而不
是真实的慧能。runsun虽然读过完整的坛经,又读过完整坛经的人实在太多了,不是人
人读过了就都了解真实的慧能。
r****n
发帖数: 8253
23
我所了解的慧能,确实未必是真实的慧能,但却是99%以上大乘佛教徒以为的那个慧能
,所以如此足够了。
历史上真实的慧能,可能是个很平凡甚至平庸的人。
是后人,把他神化了。连那本坛经,大部分恐怕都根本不是他说的。

而不
a*******g
发帖数: 867
24
呵呵,又来信口开河。说的都是没边的话。
l*******l
发帖数: 13923
25
善哉善哉
省点时间精力,由他去吧
Y**u
发帖数: 5466
p*******y
发帖数: 782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道在日常生活间
大家念佛的功夫为何不得力?原因是没有看破、没有放下;也就是对
于宇宙人生的真相未能明了。一切大乘经,如《楞严》、《楞伽》、
《华严》、《法华》,都曾详细的讨论到这些问题。《金刚经》的文
字虽然不多,但是内容绝不逊色于其他的大乘经论,经文字字句句都
含无量义;且《金刚经》在中国佛教,已经超越了宗派,无论修学任
何法门,几乎没有不读《金刚经》的。
佛法所求的是高度智慧,究竟圆满的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
题,大则超越生死轮回、成佛作祖;小则现前身心清净安乐。心清
净,身就清净,百病不生,身体、容貌,一年比一年健康圆满。
佛法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都是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得
到‘法喜充满’。我们现前的生活怎么过得这么苦恼?原因就是没有
智慧。读《六祖坛经》,我们实在羡慕惠能大师见五祖时所说:“弟
子心中常生智慧。”足见他是生活在智慧里;我们则是弟子心中常生
烦恼,我们都是生活在烦恼里。
怎样转烦恼成菩提?
‘菩提’的样子就是法喜充满,就是圆满的智慧。
‘金刚般若’是智慧里最圆满、最究竟的。所以《金刚经》一开端,
释迦牟尼佛就将大圆满、大自在表现在生活上,教我们体悟、学习。
一般经典多
a**u
发帖数: 8107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佛 基督
☆─────────────────────────────────────☆
Yisu (yisnotme) 于 (Fri Jun 18 09:30:01 2010, 美东) 提到:
季羡林
昨天早上,著名的国学大师、佛学家、翻译家季羡林以九十八岁的高龄逝世。季羡林大
师和其徒弟钱文忠教授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发现了佛家与基督教之间的联系,那就是“
佛家的未来佛弥勒佛和基督教的救世主弥赛亚是同一个人”。
我们汉语当中弥勒这个词语从何而来?这实际上蕴含着人类文明世界一个大谜。
弥勒和弥赛亚
弥勒是音译,不是意译。弥勒作为一个曾为古代文明世界所普遍信仰的人物形象,他最
早的基本含义是两个:朋友,和平。这都跟太阳有关,弥勒是类似欧洲太阳神神话传说
中阿波罗这样的神。虽然我们普遍认为弥勒信仰源于印度,但实际上,它是古代包括希
腊罗马在内的所有文明世界里所共同接受的一个信仰,因而也是佛教当中的国际性极强
的一个信仰分支。
弥勒和弥赛亚的关系紧密。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包括西亚、北非、小亚细亚、两河流
域、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流行着一种未来救世主的信仰,当时人们普遍相信,有这样一
个神给人无穷...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922
29
七、修如来藏的法器
但修学密宗,也需要很多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作为凡夫,即使条件具备,也要循序渐
进一步步来,而不能揠苗助长,妄想瞬间成佛。
《宝性论》是半密宗半显宗的法,它告诉我们:佛与众生仅有“执着”的距离,一经打
破,众生即可成佛。
但我们都知道,虽然以动手术的方式治疗疾病通常较快,而吃药打针等保守治疗的方法
则较慢,然而,如果身体基础不好,动手术治病就可能会死掉。因此,在身体条件不具
足的情况下,就只能慢慢吃药解决病痛。
同理,为破除执着,密宗就会采用种种方便法门。因此,修持密宗需要具备一定的承受
能力,若没有这些承受能力,则会更麻烦。比如“誓言甘露”,虽然常人无法接受,但
它就是为了打破干净与不干净的执着。与之相比,显宗因为没有这些方便,所以成佛的
速度很慢。
显宗修持常人能够接受的观点,而密宗却推翻了我们原来的一切观点,大多观点行为都
与常人背道而驰。虽然从外表上看,密宗使用了一些凡夫无法理喻的方便,但实际上却
很有用,它能强迫我们丢掉原有的、固定的分别念,达到迅速成佛的目的。
如果条件具足,就会很快、很方便、易如反掌地达到我们修行的目的。这并非信口雌黄
、凭空杜撰,而是凿...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922
30
二、显密的不同点
显密之分主要是在证悟空性的方法上。虽然证悟空性的总体目标没有差别,但方法却有
许多不同。
先看看显宗是用何种方法来证悟空性的。净土宗以念佛作为证悟空性最根本的方式;禅
宗的方法则主要针对根机极好的人,所以显得很简单,缺乏从加行到正行的一整套系统
。我们看六祖惠能大师证悟的过程,对一般人而言这根本不是个方法,但是,对于像他
那样根机如此成熟的人而言,这确实不失为一种证悟之法。
除此之外,其它的显宗证悟方法就是因明(逻辑)的思维。譬如一个瓶子,我们确实看
到它存在,但它也是由许多的微尘组合而成,不是一体性的东西,而这些微尘也可再分
,到最后分完时,就是空性了。这并不是说,它到最后变成空性,而是它永远没有离开
过空性。我们的肉眼是无法看到这个空性的,而这种方法只是教给我们一种理论上的概
念,并用因明去作推理。譬如这一块布,把它拆开来就是一堆毛线,那么布到哪里去了
呢?是消失了吗?而我穿的到底是布还是毛线?这毛线也是由羊毛织成的,那我穿的是
布、毛线、还是羊毛?如将羊毛分割至最细的微尘然后放在一旁,则当初的那块布去了
那儿?难道我原来穿的就是微尘?显宗是经由此种推理方法去了解...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4192
31
在帝王里,你对秦王赢正怎么看,对刺杀他的靳可怎么看.
你看的帝王多是法家的吧.
帝王中也有很多豪杰,是人类社会历史创造的主体.
帝王中也不乏弘扬佛教的人,武则天还接见过惠能大师吧.

也是
r*******c
发帖数: 1060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祖坛经学习阅读兴趣小组
学习内容:TJ卷一
学习时间:2011年2月12日
学习方法:先看一遍经,再看看那个讲座。
学习笔记:
1)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囧里个囧。
[赤果果的地域歧视啊,嘻嘻。]
2)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和慧能的这两个偈子太有名气了,没想到出自坛经!]
3)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
为说金刚经。
[原来西游记里面,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敲了孙悟空的三下脑袋,居然是出自这里!!
!我要告诉我爸爸。]
4)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什么是本心呢?本心,自性,佛性,菩提心,如来藏,我,说得是一回事儿吗?]
5) 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吃素是汉传佛教的一贯传统么?好奇。]
6)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哈,高中政治课本里有名的一句!!!课文里的态度是抨击慧能的,但高中政治老师
是赞同慧能的,我记得他还在黑板上写了“心之官,思也”。哇!]

卷一 课后疑问:
1) 不识...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漫谈自性zz
http://www.jiqun.com/dispfile.php?id=136

漫谈自性
自性,是佛学典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佛教的各个宗派中,不论是小乘
,还是大乘,是教下,抑或是宗下;都谈到它。但由于各家的核心思想不同,所以赋予
的含义也往往不一样。本文将举出几种代表性的说法并作一比较说明。
一、各家所说的“自性”
(一)有部的自性。有部,具称说一切有部,是上座部流出的大部派,盛行于西北
印加湿弥罗一带,人才辈出,注疏丰富。主要论典有“六足一身”。“六足”即《法蕴
足论》、《集导门足论》、《施设足论》、《品类足论》、《界身足论》和《论身足论
》;“一身”是《大毘婆沙论》,及《发智论》等。其理论特点是三世实有,法体恒有。
有部之所以得名一切有部,就是因为它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缘故。有部将一
切法加以归纳分类,其中最完整的分类,要算世友的《品类足论》及世亲的《俱舍论》
中所说的五位七十五法。五位.即色法、心法、心所注、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色法
分为十一种,心法一种,心所法分为四十六种,心不相应行法分为十四种,无为法分为
三种,共合七十五种法。这些法在有部...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4
如來藏非意識修定境界, 以減少妄想為禪修,『以定為禪』的錯誤知見 六祖大師早
已破斥過了, 定境並非佛門的開悟証真: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曰:
『臥輪有伎倆  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長』
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
『惠能沒伎倆  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  菩提作麼長』」
臥輪禪師以斷掉妄想為證悟菩提, 六祖聞後便開示:這是沒有證悟自心如來的人所說
的話,如若依此「斷掉妄想」為禪修,則是加深繫縛、障礙開悟。所以這些是誤解了「
禪」。隨後六祖則開示在不斷妄想、依境而起的念頭之當下,就有不生不滅、不來不去
、不垢不淨之自心如來。所以禪乃是在二六時中、行住坐臥之間去尋覓本來面目 – 自
心如來藏,而不是在斷妄想上用心。
當然,在參禪尋覓自心 – 如來藏之時,因心專注而發起定力,然而這定力並不是「
禪」的標的,而是條件。若妄念紛飛,心則太粗,根本無法參究;當正知見具足之後,
專注參禪之時,妄念自然不起,定力隨增,心則轉細,方能於緣熟之時一念相應,而親
見自己未生前之本來面目也。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2章 曹溪一脉
第2章 曹溪一脉
一、慧能求法
慧能,一作惠能,原籍范阳(今北京大兴、宛平一带)人,俗姓庐。父名行瑶,早
年做官,后来遭贬,于唐武德三年(620)被流放至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娶当地
李氏女为妻,唐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八日生下慧能。慧能三岁时,父亲不幸亡
故,母守志鞠养,孤儿寡母,穷苦无依,生活极为艰辛,在如此境遇中长成的慧能,聪
颖早慧,事母至孝,日日砍卖柴,奉母度日。不觉光阴荏苒,慧能已长大成人。
慧能二十四岁那年,一日去市上卖柴,忽闻有人诵读佛经,据说慧能“一闻经语,
心即开悟”,便问客人读的是什么经?客人告诉他,读的是《金刚经》。又问客人从何
处来?如何得到此经?客人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今湖北黄梅县西北)东山寺来,那里
有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主持传法,门徒有一千多人,我前往礼拜,总得以听受此经。慧
能一听。心生羡慕,萌发了去黄梅跟从弘忍大师学习佛法的念头。客人本是一位热心的
信徒,见慧能对佛法如此虔诚,便赠送他十两纹银,让他回去安置好老母的衣食生活,
再到黄梅去参见五祖弘忍大师。
慧能辞别母亲后,便来到黄梅求见弘忍。据说,慧能...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4章 南宗分灯
第4章 南宗分灯
一、荷泽神会
作为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中国佛教史的一个研究“热点”,荷法神会及其思想和作
用一真是备受瞩目的“热门”话题。自1930年胡适发表《神会和尚遗集》以来,学
术界关于这一课题的考辨可谓不遗余力,直至1996年7月中华书局还出版有中国社
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杨曾文研究员所编校的《神会和尚禅话录》一书。
是书取材宏富,整理精致,既全面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神会著述的校勘和研究成果,
又收有著者深入精湛的研究考证,在大陆的该课题研究领域内颇具有代表性,当然,这
并不意味着对于神会的研究就可以到此止步,相反,这一研究应当而且事实上也正在进
入更为具体和细致的境地。但是,正如同史料的过于粗疏容易妨碍我们对于历史真相的
了解一样,对于史料的尽可能细致的梳篦辨析,固属必要,但未赏没有遮蔽历史真义真
精神的危险。从这一意义而言,荷泽神会的独特价值是否会淹没在越来越多的历史细节
之发现与阐释之中——就格外需要佛教学者警醒了。
事实上,在南宗“分灯”的壮丽行列中,作为擎灯者的祖师级人物,其生平经历与
劳绩之中,最重要的未必就是体系...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5章 沩仰法脉
第5章 沩仰法脉
一、怀海及《古清规》
中唐时期,安史知乱,藩镇割据日益加强,江西地区的地方官僚又对佛教采取扶
植政策,并且使之保持了相当的连续性,这就为道一禅系成为中唐最大的禅系创造了良
好的外部条件。道一门人“亲承弟子八十八人。”其徒以江西南昌为中心,分布于潭州
(长沙)、朗州(常德)、沣州(沣县东)、池州(安徽贵池)、杨州、常州、越州(
绍兴)、泉州(福建)、杭州、处州(江西赣州),韶州(广东韶关)、鄂州(武汉)
、随州(湖北隋县)、荆州(沙市)、襄阳(襄樊)、唐州(河南泌阳)、两京等地。
道一(709——788)俗姓马,汉州什邡(今四川什坊)人。于资州唐和尚处
寂门下削发,受俱于渝州圆律师。曾师事金和尚无相,后入衡岳怀让的“顿门”,禅诵
于抚州西里处州龚公山,悍戾之徒,无不受感化。又得刺史裴公的信奉,闻名于世;大
历中路嗣恭连帅请其至“里所”,贞元四年(788)坐化,春秋八十,长元元年(8
21)谥大觉。权德舆碑文载,道一最后之说曰:“大抵去三就一,舍权以趋实,示不
迁不染之性,无差别次第之门。”常曰:佛不远人,即心而证;法无所著,触...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8
第7章 临济法门(二)——黄龙宗派
一、慧南思想
慧南(1002-1069),一作惠南,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县)人。他十
一岁出家于本州定水庵智銮。十九岁落发受具足戒,后到各地参访游学,先后师事于庐
山归宗自宝、栖贤澄湜、泐潭怀澄、福岩审承等人,又与丛林奇士云峰文悦、芭蕉谷泉
相友善。景佑三年(1036年),坚请入石霜慈明室,蒙其印可。又作短期游学之后
,开法于同安寺(在今江西永修县艾城乡凤栖山),后移住归宗寺(在庐山),因归宗
寺失火遭罪入狱,出狱后主临济祖庭黄檗寺,于溪旁结积翠庵居住。治平二年(106
2),应洪州太守程师孟等人请,入主黄龙寺(在江西修水县黄龙山),直到圆寂并瘗
于黄龙山。
慧南是临济宗自五代以来,第一位影响巨大、法席鼎盛的弘法大师。早在他参学的
时候,即在泐潭怀澄门下为书记,分席接纳,远近知名。他开法同安,刚一到座开堂,
即有传云“石霜一派迸入江西也”,当时在泐潭寺的僧徒即纷纷投到他的门下。住归宗
寺时,他的佛法机锋已为时所重,远近参学日增。原石霜门下的僧人也往往随其倡法(
翠岩可真即为其首座),当时名士如程师孟、潘延之...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10章 法眼宗风
第10章 法眼宗风
一、文益创法眼
文益(885-958),俗姓鲁,余杭(杭州)人。年甫七岁,即投新定之智
通院全伟落发,弱龄即受具戒于越州(绍兴)之开元寺。后于明州(宁波)育王寺希觉
禅师门下习律,同时“傍探儒典,游文雅之场”,希觉称他为“我们之游、夏”。后到
福州长庆寺谒长庆慧棱,未契玄旨,乃结伴从西湖出游,因大雨,停留在城西之地藏院
,得参桂琛。桂琛问他:“行脚作么生?”文益曰:“不知。”琛曰:“不知最亲切。
”文益豁然开悟。又指庭下片石问他:“寻常说三界惟心,万法唯识。且道此石在心内
。在心外?”文益曰:“在心内,”琛云:“行脚人著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益窘
无以对,遂放下包袱,依止月余。从“词穷理绝”处悟“一切见成”、言下大悟。至临
川(江西抚州),州牧请住崇寿院。由此传法,四远参徒翕然而至,不下千人。南唐初
(937后)受江南国主李氏之请,住金陵报恩院,号净慧禅师,再迁清凉寺,持续开
堂。异域慕其法者,涉远而至。玄沙正宗,兴于江表。周显德五年(958)卒,谥大
法眼禅师。著有偈颂、真赞、铭记、诠注等,共数万言,流布天下。现存《语录》、《...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时轮金刚法概说(上)
时轮金刚是密宗无上瑜珈的重要本尊,其法脉传承在当今藏传佛教各大派系中都占有重
要的地位。在五大金刚法中,独大威德经能海上师于内地有所传承,仍然有人在灌顶传
其法外,另外四大无上瑜珈部法要于汉地却未闻传修信息。虽能海当时亦曾带回时轮和
乐胜的经续,但由于因缘不和,未能将这二尊的法脉传下。今趁此密法大兴于世的时节
,向诸位金刚同道介绍一下时轮法的基本内容,以此因缘,希诸同道引生正见,同修密
法,共证无上悉地。
一、时轮乘源流
当今之世,有学人谓密法非佛法,视之为外道,甚至一些佛学大家也对密法持有异辞,
如印顺法师等将佛教在印度绝迹的责任委诸密教,谓之“律以佛教本义,几乎无不为反
佛教者”。这种说法我们不敢认同,回教徒入侵印度,实是佛教在印度灭亡的主要原因
(圣严法师语),怎能降罪密教?所谓密法非佛说,则更是犯了诽谤之罪,太虚大师曾
说:“香拨拉与南天铁塔所流出之密法,决不能以无史实可稽而斥之!”密教尊大日如
来为教主,但亦不否认释迦牟尼曾经讲说密法,佛陀在世时亲讲了《时轮本续一万二千
颂》及许多密法,在他入灭前又宣说《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法陀罗尼法术灵要门经》,而
且不仅释迦牟尼演讲密法,诸佛...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41
我觉得先断恶修善,再超越善恶吧,阿含里好像说先伏住欲望,再断,超越欲望。六祖
惠能大师的顿悟,说给上上根的人说的吧。
Y**u
发帖数: 5466
42
☆─────────────────────────────────────☆
GWZW (GWZW) 于 (Tue Mar 29 14:33:47 2011, 美东) 提到: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经文语译:
【佛陀所开示的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佛门内外许多的的知识们,都不能知道.「如
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如此甚深的义理。十方诸佛所证如来无垢识,其实就是由因地时的
阿赖耶识辗转所修成的。由因地的阿赖耶识修成三大阿僧祈劫以后的如来无垢识的过程
,就显示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无垢识心体,是没有差别的;就如同将黄金打造成金
指环的过程,金指环是由金体辗转打造而成,金指环还是原来的金体,所以金体与金指
环体是没有差别的。】
行者在因地时证得阿赖耶识,虽然能观见阿赖耶识体如同黄金一样的清净无染,但却是
函藏著无明贪爱等业种、函藏著七识心所相应的不净种、所知障随眠…等,所以透过福
慧双修、定慧等持而努力修行三大阿僧祈劫,把阿赖耶识体中的所有不净种子修除净...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个佛法爱好者的一点经历
謝謝你的分享,enjoy the reading very much. 關於你說的這個 :『六祖的" 不思善,
不思恶, 如何是你的本来面目?"』,和以下一文有沒有關係,你參考參考:
=====================
『法身非意识, 非修定境界. 以减少妄想为禅修,『以定为禅』的错误知见 六祖大
师早已破斥过了, 定境并非佛门的开悟証真: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
『卧轮有伎俩  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长』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
『惠能没伎俩  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  菩提作么长』」
卧轮禅师以断掉妄想为证悟菩提, 六祖闻后便开示:这是没有证悟自心如来的人所说
的话,如若依此「断掉妄想」为禅修,则是加深系缚、障碍开悟。所以这些是误解了「
禅」。随后六祖则开示在不断妄想、依境而起的念头之当下,就有不生不灭、不来不去
、不垢不净之自心如来。所以禅乃是在二六时中、行住坐卧之间去寻觅本来面目 – 自
心如来藏,而不是在断妄想上用心。
当然,在参禅寻觅自心 – 如来藏之时,因心专注而发起定力,...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44
Bless。
下面不是说qxdren, 而是借题发挥一下。hehe
---------------------------------------------
我觉得世俗的文化里,人们分不清忏悔和内疚,造成很大伤害。
忏悔是好的,忏悔的本质是,认识一个错误怎么发生,为什么发生,什么是正确,
然后就按正确的做就是了。
而内疚是:也知道错了,但不知道为什么这叫做错,更没有用心探讨什么叫对,
结果既没改正原来的错误,又加了一段自我惩罚的程序。
【忏】(术语)梵语忏摩Ks!amayati之略。悔过之义。
【悔】止观七下曰:“悔名改往修来。”
用编程序作比喻,
一个程序错了,忏悔。
忏,就是debug, 发现问题。
悔,就是探讨如何才是正确的方法,然后从新编程序,就这么办了。
比如,编个加法器,别人都是3+6=9, 自己的加法器是3+6=10。
知道错了,改过来就对了。以后3+6总是等于9就对了。这是忏悔的正解。
而内疚是,每次别人输入3+6,自己输出还是10,没改过来,但是又加了一段自我
谴责或客气的程序。
计算器输出10以后,又加一句,不好意思,我这个计算器不太准。我不好。
或者,再多加几句...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5
☆─────────────────────────────────────☆
qxdren (清虚道人) 于 (Thu Dec 8 08:52:54 2011, 美东) 提到:
前有版主的大乘佛法与人生的帖子, 后有人对我的学佛修行有点好奇,我就随便谈谈自
己的事情.随意而谈,扯到哪算哪.
我没有多少修行, 算个佛学爱好者, 但不怕献丑. 一个人的经历, 不论好坏,对有的人
或者也有点益处. 为何? 好的东西,别人也许有启发,坏的东西,别人也可从中知道教训
和警惕.
我的学佛过程, 从最开始到现在的状况, 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期间有过两次主要的
思想转变.
1. 接触佛法和起步阶段
在大陆, 过去学佛的人不多的, 现在好像多些了. 我们受无神论的教育多年. 小时候,
看《西游记》,或者算是最早因缘吧. 那是也不是信, 只是喜欢这故事. 到了大学, 在
学校图书馆有佛教经典,于是自己看了几本,觉得不错,感觉有道理啊,喜欢. 当然这佛经
,是汉传大经典了. 那时,根本没有想什么修行, 书看完就完了, 就算知道些道理, 如选
修了一两门文化课. 那时, 我也会去逛寺庙, 感...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6
☆─────────────────────────────────────☆
qx02 (sted) 于 (Tue Dec 20 02:49:23 2011, 美东) 提到:
搜狐总裁张朝阳,其弟已出家多年
钟书荣:张朝阳的弟弟果义法师
当代高僧果义大师,是搜狐总裁张朝阳的弟弟,也是我的方外好友。今年暑假期间
,我专程去法门寺看望了他。
从广元坐了一夜的夜行车,7月12日早晨6点到达宝鸡市,从火车站穿城而过,到达
宝鸡汽车南站后,正好有一班开往乾县经过法门寺的班车,我坐上了这趟班车。9点40
分我来到了想往已久的国际佛教圣地法门寺,果义法师已在山门前等候我多时了。一见
面,我们合十问询后,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久久不松开,直径把我带到了他住的单间
寮房,用太白山上的雪水煮茶款待。多少回在梦中我看到他纯净的笑容,听到他轻柔的
话语,这一次我们终于又见面了,多少往事浮现在我的眼前……
1.
2000年,我到河北赵县柏林禅寺参加“生活禅”夏令营,在这之前,我曾连续两年
参加了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的冬季禅七,腿子练得有点功夫。夏令营期间,我和北京...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7
(一)引论
《楞伽经》(梵文∶Lankāvatāra-sūtra),是大乘佛教中综合了『虚妄唯识系』及『真常唯心系』之重要经典,亦即说明唯心、如来藏及阿赖耶识之教义。
印度论师中,属「瑜伽行中观派」的都重视《楞伽经》,如将佛法传入西藏的寂护论师,他的《中观庄严论》,就说《楞伽经》「偈颂品」已包括了大乘所有义理。《楞伽经》对汉传佛教影响也很大,相传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曾将宋译本《楞伽经》授与慧可,并云∶「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因而此经成为禅宗祖师传承所依据之重要经典,达摩以后,直至弘灿无不注释、读写此经,以此经为修禅之蓝
本。《传灯录》记载五祖曾在墙壁上画有楞伽修定图,可见到五祖时,还以此经为禅宗主要根据。到了六祖惠能,因听《金刚经》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后,才以《金刚经》代替了四卷《楞伽经》。藏传宁玛派的最高法门「大圆满」,也把《楞伽经》列为基本经典。
这一部重要的大乘经,在「偈颂品」中竟然将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与外道并列,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二)《楞伽经》译本
《楞伽经》共有五种汉译本。第一个译本是中印度三藏法师昙无谶译出,...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8

及『真常唯心系』之重要经典,亦即说明唯心、如来藏及阿赖耶识之教义。
师,他的《中观庄严论》,就说《楞伽经》「偈颂品」已包括了大乘所有义理。《楞伽
经》对汉传佛教影响也很大,相传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曾将宋译本《楞伽经》授与
慧可,并云∶「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因而此经成为禅宗祖
师传承所依据之重要经典,达摩以后,直至弘灿无不注释、读写此经,以此经为修禅之蓝
宗主要根据。到了六祖惠能,因听《金刚经》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后,才以
《金刚经》代替了四卷《楞伽经》。藏传宁玛派的最高法门「大圆满」,也把《楞伽经
》列为基本经典。
得注意的问题。
有没有可能是不同作者产生的问题?
也就是楞伽经不同部分,是不同作者
??
目前仅存以下四种汉译本∶
多罗(Guna-bhadra,,此云功\德贤)译,简称宋译本。
Bodhiruci,此云觉爱)译,简称魏译本。「入楞伽」意思是进入楞伽岛,楞伽岛一般皆
以为指锡兰。「入」可能是指佛陀来到楞伽岛上,一般皆假定本经是佛陀驻锡在岛上所
宣说的,本经是佛陀与菩萨众中的上首之一─大慧(Mahamati)的对话集结而成。
度三藏法师实叉...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度众生”另解
你说的度众生,几分像是<坛经>的「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都是自度,只是<坛
经>的「众生」指无边烦恼,你指无量生死。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忏悔品第六
http://www.daode.org/rdbook/lztj/06.htm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
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
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
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
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
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
为真度。
d******e
发帖数: 4192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