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文句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r****n
发帖数: 8253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经第七卷经文出处考
《大佛顶首楞严经》第七卷,主要内容是建立道场、楞严咒文和持诵功德等。《楞严百
伪》说,“建立道场一段,窃取《陀罗尼集经·佛顶法》之文,恣意改窜,纰缪尤多(
日本另有《大佛顶别行法》伪书一种,即合《集经》《楞严》而一之)”。这里提到的
“大佛顶别行法”,全称为“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般怛罗大神力都摄一切咒王陀罗尼
经大威德最胜金轮三昧咒品第一,又名大佛顶别行法,无畏出”,见于日本大正藏第十
九册。《楞严百伪》的意思,似乎是说大佛顶别行法乃日本所出,先是楞严抄袭陀罗尼
集经,然后大佛顶别行法又再抄袭陀罗尼集经与楞严经,将两者杂而为一。这个说法并
不完全准确,大佛顶别行法其实并非日本人所自出,在敦煌遗书当中就发现有它的写本
,题名同为“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大神力都摄一切咒王陀罗尼经大威德最胜金轮三昧
品”,其大部分文句,与大正藏中的大佛顶别行法一模一样,只有抄录笔误的小区别,
它正是大佛顶别行法的异传本。这表明,大佛顶别行法是从中国流入日本的。吕澂先生
本人在作《百伪》时,应该还没能见到它的敦煌写本。既然如此,大佛顶别行法与楞严
的关系,谁先谁后,究竟谁抄袭谁,便需再加考证。
大正藏中
r******4
发帖数: 178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楞严经第七卷经文出处考
大佛顶首楞严经第七卷,主要内容是建立道场、楞严咒文和持诵功德等。《楞严百伪》
曾经指出,“建立道场一段,窃取《陀罗尼集经•佛顶法》之文,恣意改窜,纰
缪尤多(日本另有《大佛顶别行法》伪书一种,即合《集经》《楞严》而一之)”。这
里提到的“大佛顶别行法”,全称为“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般怛罗大神力都摄一切咒
王陀罗尼经大威德最胜金轮三昧咒品第一,又名大佛顶别行法,无畏出”,见于日本大
正藏第十九册。《楞严百伪》的意思,似乎是说大佛顶别行法乃日本所出,先是楞严抄
袭陀罗尼集经,然后大佛顶别行法又再抄袭陀罗尼集经与楞严经,将两者杂而为一。这
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大佛顶别行法其实并非日本人所自出,在敦煌遗书当中就发现有
它的写本,题名同为“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大神力都摄一切咒王陀罗尼经大威德最胜
金轮三昧品”,其大部分文句,与大正藏中的大佛顶别行法一模一样,只有抄录笔误的
小区别,它正是大佛顶别行法的异传本。这表明,大佛顶别行法是从中国流入日本的,
吕澄先生本人在作《百伪》时,应该还没能见到它的敦煌写本。既然如此,大佛顶别行
法与楞严的关系,谁先谁后,究竟谁抄袭谁,便需再加考证。
H******9
发帖数: 2766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经中说世间五明
大乘的,小乘好像不说学习五明,犯戒地吧。
世间五明:
一、因明--明白考定正邪,詮真偽之理法。
二、聲明--明白語言文字。
三、內明--明白自家佛法的宗旨。
四、醫方明--明白所有醫術。
五、工巧明--明白一切工藝、技術、算曆等等。
《瑜伽师地论》
菩萨何故求闻正法。谓诸菩萨求内明时。为正修行法随法行。为广开示利悟于他。
若诸菩萨求因明时。为欲如实了知外道所造因论是恶言说。为欲降伏他诸异论。为欲于
此真实圣教未净信者。令其净信。已净信者。倍令增广。
若诸菩萨求声明时。为令信乐典语众生于菩萨身深生敬信。为欲悟入诂训言音文句差别
于一义中种种品类殊音随说。
若诸菩萨求医明时为息众生种种疾病。为欲饶益一切大众。
若诸菩萨求诸世间工业智处。为少功力多集珍财。为欲利益诸众生故。为发众生甚希奇
想。为以巧智平等分布饶益摄受无量众生。
菩萨求此一切五明。为令无上正等菩提大智资粮速得圆满。非不于此一切明处、次第修
学、能得无障一切智智。
如是已说。一切菩萨正所应求。如是而求、为此义求。
a*******g
发帖数: 867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非佛说"初探zt
http://club.xilu.com/mbrun/msgview-950431-96648.html
"大乘非佛说"初探
作者:吉祥颂 发表时间:2008/07/09 16:17收藏 修改 加精 置顶 锁定 标题 来源 删除
点击:317次
一、 文献史、语言学、思想史、考证研究不足作唯一证据
近代欧美、日本学者运用文献史、语言学、思想史等多种方法,对不同文字,版本的佛
教文献考证研究,一般认为南传大藏经源出原始佛教时代(佛陀在世时至灭度后百年内
)写成文字的时间略早些或与大乘经同时出现。其经藏中的《经集》(大部分相当于汉
译《义足经》)、《如是语经》(唐译《本事经》)和《无问自说经》,(或译《即兴
自说》)及一些戒律最早,最接近佛陀说法原义,至于大乘经,在公元1世纪左右才陆
续出世,流行,当时正处在佛教变革的时期,认为大乘经是大乘佛教徒所造,日本学者
姊崎正治等,曾力主大乘经典非佛说论,在学界,教界影响很大。
至于佛经的文句,以学术研究的方法看,肯定经过后人的修饰,传到今天的大藏经,已
几经结集,增添进不少东西,已非第一次结集的原本。尤其是南北二传佛教的藏经,内
容上有很大的差异
B***o
发帖数: 133
5
For 农历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 Selected from <<夏莲居佛学文集>> http://www.jingtu.org/xljzj.htm
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偈
《法华·普门品》三十五应,与《楞严》大致相同,是以此章仅录偈颂。又此品偈
颂,鸠摩罗什大师未译,故旧本皆无,《文句》、《义疏》亦皆不释。《续高僧传》云
:“偈系阇那崛多所译。”见灵峰大师《法华会义》。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
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
“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
宏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
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
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
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
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
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
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
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
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
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咒诅诸毒药
r******3
发帖数: 586
6


两个说的完全不是一个东西。阿姜查那个是说贪嗔痴的风,导致了心(叶子)动。而觉
知到对象目标的真实本质(无常,苦,无我),烦恼就不会生起,所以不动。
而六祖那个却是大乘特色的玄说。意境高深,但实际什么也不是。或者根本就是错误的。
六祖文句里面的幡是指客体的意思,而心是引发动的本体。这句带有强烈的唯心色彩,
即真正促使幡动的,并不是风,而其实是“心”。这是典型的一切唯心造,境由心造的
大乘理论。
如果用小乘阿毗达摩的认识论来解释这个过程,就没有丝毫的神秘之处。旗子的动,是
色法中的风大作用(移动),促使旗子动的缘是风的作用。而人看到整个过程,是眼门
心路过程。
式的
S**U
发帖数: 7025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讨论一段阿含经文
This paragraph is quoted from
长阿含(一八)自欢喜经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1/0001_012.htm
相当于长部28经。
Your difficulty probably comes from reading it out of context. Considering
the context, it's Sariputta praising the Buddha's enlightenment is
unsurpassed, and when the Buddha asked him how he would know, Sariputta
enumerates the ways in which the Blessed One's wisdom is unsurpassed.
南传经文只有「智慧无上」,没有「神通无余」。
汉传经文中「智慧无余,神通无余」是一再重复的定型文句,其实依上下文「智慧无余
」或「神通无余」之一较适当。
The paragraph of 长部28经 is quoted be
S**U
发帖数: 7025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认识《正见经》
《正见经》中舍利弗以知善不善根、知食、知四圣谛、知十二支缘起、知漏等十六项目及知其集、灭、道,来解释有关概念正见所理解、经验知见所洞澈的缘起法则。每一个项目都以简要与详细两种方式加以说明,所以说《正见经》是所有巴利五尼柯耶中,唯一各以32种情况解释四圣谛与阿罗汉境界的一部经典。
《正见经》的内容架构
《正见经》是属于法义问答的毘陀罗体裁,因此经里每一问答,必有领解赞叹的定型句,相对的汉译《杂阿含·344经》(《大正藏》卷2·页94)却完全没有领解赞叹的定型文句,如此就与一般的问答没有什么差别。了解毘陀罗的体裁形式之后,就可以清楚《正见经》的内容架构。
首先,舍利弗提出要具足何种正见,才能对法产生不坏净信且悟入正法。舍利弗自问自答后,比丘们欢喜、赞叹之外,再问舍利弗是否还有其他获得正见的方法,如此共问了十五次。
舍利弗解说的十六个方法可以「世间正见」与「出世间正见」的获得来了解。知「善不善」、知「食」属于世间正见的解释;「四圣谛」、「十二支缘起」与「漏」则是出世间正见的说明。下图说明本经的架构。
S**U
发帖数: 7025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缘起 : 法性、法住、法界
瑜伽师地论卷十○ 披寻记338页第9行
问∶
如世尊言∶是诸缘起,非我所作,亦非余作。所以者何?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安住法
性、法住、法界。
云何「法性」?云何「法住」?云何「法界」?
答∶是诸缘起,无始时来,理成就性,是名「法性」。
如成就性,以无颠倒文句安立,是名「法住」。
由此法住,以彼法性为因,是故说彼名为「法界」。
杂阿含296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因缘法及缘生法。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
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若佛出
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
、显发,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
界,彼如来自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生故有老病死、忧悲恼苦
。此等诸法,法住,法定,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
。如是随顺缘起,是名缘生法,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
、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缘生法。多闻圣弟子,于此因缘法、缘生法,正智
Y**u
发帖数: 5466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临济录(白话)
当自信大丈夫
师又说:今天学道的人, 一定要自信,不要念念向外, 总被各种境界牵引, 而不能
辨别邪正。 就像说有佛有祖, 也都是方便。 见到有人举一句话,或显意或隐意, 就
开始琢磨起来, 望天看地, 到处找人来问, 忙的不行。做一个有志气的大丈夫 吧,
不要再去讨论什么是主人贼人, 什么是非,以急色财等闲话来打发日子。 我这里,
不管是僧是俗, 只要来的人, 我都能识破他的想法, 不管是为什么目的而来,只要
有声名文句, 都犹如梦幻。做一个能够超越见解这一境界的人,才是各种禅机来往交
换的要点。有佛境界的人, 不会说我有佛境界,因为根本就是这个无依道人, 依境界
的化现。 如果有人来向我问佛, 我就展现给他清净的境界, 如果有人向我问菩萨,
我就给他展现慈悲的境界, 如果有人问菩提, 我就回应净妙的境界, 如果有人问涅
槃, 我就回以寂静。 境界有千差万别, 而人却还是那一个。我用不同的物来展示不
同的形, 就好像水中的月亮一样。 求道的人啊, 你要想得到这个法, 就必须做一个
有志气的大丈夫,如果是萎萎琐琐的样子,就算了吧。 这就好像普通的容器不能用来
盛放醍醐。 如果是大根器的
a**u
发帖数: 8107
11
☆─────────────────────────────────────☆
Yisu (yisnotme) 于 (Mon May 31 11:00:54 2010, 美东) 提到:
庄朝晖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都是关于认识论的,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
尝试进行南传概念法、有为究竟法与涅盘法与北传唯识学的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
性和圆成实性)的比较,或许有助于双方的交流。
1、 概念法与遍计所执性
概念法属于世俗谛的范畴,根据阿毗达摩:“世俗谛是指世俗的概念或观念和表达方式
。它包括组成我们世间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如:有情、人、男人、女人、动物,
以及看似恒常不变的事物。于《阿毗达摩论》的观点,这些现象并没有究竟实质,因为
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在实际上并不是不可再分解的究竟法。它们的存在方式是概念化与
不真实的。它们只是由心构想而成的产物,并非基于其自性而存在的究竟法。”
唯识学的遍计所执性是指:遍计为‘周遍计度’义。所执是指对象。即于因缘性诸法,
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观的、虚妄的揣度,加上我法的妄执所现的对象。《
解深密经》云:“遍计所执性者...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新人求解惑
心净或不净,利他或损他∶善行不善行,佛子应谛察。
佛说的世间正见,经中说有一定的文句,现在略分为四类。一、正见有善有恶。确
信我们的起心作事,有善的与不善的,也就是道德的与不道德的。佛法的正见,从确见
世间(出世间)有道德的定律著手。如坚决的否定道德,那便是邪见了,如印度的六师
外道,怀疑哲学,唯物论的共产主义等。
什么是善不善呢?从自己的内心说∶「心净」是善的;如「或不净」,那就是不善
的。我们的内心,经常有一些烦动恼乱(烦恼)的不净因素,如不起 [P68] 杂染的烦
恼,而心起清净的因素,就是善。这如与贪,瞠,痴,相反的无贪,无瞠,无痴,崇尚
贤善而轻拒暴恶的惭,愧,使心安定清净的信心,实现止恶行善的精进。这些,都是净
的,善的;反之,如贪,瞠,痴,无惭,无愧,不信,放逸等,就是不净的不善了。从
见于事行的对他影响来说,那么如有「利」于「他」的,是善;如「或」有「损」于「
他」的,是不善。人与人(人与众生),都有著关系,应该是互助共济的合作,遵行自
他共处的和乐法则。如所作为而有害于他,那即使有利于己(损他利己),也是不善而
不可为的。如有利于他,那即使有损于己(损己利他),也是善...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汉传佛教--维基百科
汉传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漢傳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是佛教的三大地理分支之一。另外两个为南
传佛教(即上座部佛教)和藏传佛教。佛教經由兩條路徑傳入中國,一支由古印度經西域
傳入中原地区,爾後傳入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处,故汉传佛教又称北传佛教[1]。
传入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則由南印度經海路傳至中國南方,为南传佛教,并不包括在漢傳
佛教中。
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同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传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
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藏傳佛教。實質上,漢傳佛
教可以說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別於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漢傳佛
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另外,尽管漢傳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当年經西域傳入中原地区
的佛教也包括了流传远不如大乘佛教广泛的小乘佛教。
目录
[隐藏]
* 1 詞語釋義
* 2 发展过程
o 2.1 秦漢
o 2.2 三國時期
o 2.3 晋朝
o 2.4 南北朝时期
+ 2.4.1...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佛教-百度百科
维基主题:佛教
上座部佛教(巴利语:theravāda,梵文:sthaviravāda)又称作南传佛教、巴利语
佛教,与大乘佛教并列现存佛教最基本的两大派别。属上座部分别说系大寺派传承,流
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地。
目录 [隐藏]
1 起源
2 锡兰时期
3 对外发展
4 基本教义
5 主要经典
6 南传菩萨道
7 僧俗关系
8 关于“小乘”称呼
9 注释
10 引用
11 相关条目
12 外部链接
[编辑]起源
佛教发展于印度,后来向外传播发展,分成两大系统:向北方流传的,经过中亚转到中
国汉地及西藏,再传到韩国、日本、越南、蒙古等地,属于北传佛教;向南方流传的,
传到斯里兰卡,然后再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地
区,属于南传佛教。
在佛陀灭度之后百年,印度西部摩偷罗国的上座耶舍比丘,往东方毗舍离城,见当地的
跋耆族比丘,在布萨日向民众求施金钱。耶舍比丘认为此举非法,遂向民众宣说此为非
法,却令当地比丘大怒而赶他出城。耶舍比丘回西方动员其他大德比丘前往东方,跋耆
族比丘也动员,与西方比丘辩论戒律。结果有七百人集会,会中做出决议,认为东部...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宗--百度百科
禅宗
百科名片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
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
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
具独特的性格。禅宗祖师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求达到这种境界,这又称开悟。其核
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
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
目录
简介
宗义概述
印度源流
禅宗的早期发展
禅宗的成熟期
中期禅宗
明清禅宗
现代禅宗
展开
编辑本段
简介

在中国历史上,禅宗发展可分成四个时期,由菩提达摩至中国开始,至六祖慧能大
师大宏禅宗为止,此为禅宗的开始,可称为早期禅宗。由六祖慧能门下,洪州、石头二
宗,发展为五宗七派,此为禅宗的发展期,时间约当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临济宗
大慧宗杲起而倡话头禅,曹洞宗宏智正觉倡导默照禅,至于明朝中晚期,此为禅宗的成
熟期,又可称为中期禅宗。至于明朝中叶净土宗兴起,此时佛教的特色为禅净合一,与
儒、释、道三教合一,...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度教的不二论
http://philosophy.cass.cn/facu/sunjing/yinduzhexue/01.htm
第一章 乔荼波陀与《圣教论》
第一节 导言
《圣教论》1一书是印度婆罗门教正统派哲学吠檀多不二论派的经典性著作,作者为乔
荼波陀。乔荼波陀(GauaDpAda)是否为一历史人物,至今仍有争论。在名字GauaDpAda
,pAda是尊称,有时人们也称他为GauaD,以及还有一些别的称谓,如Gau-dacarana,
GauaDpAdAcArya,或者GauaDAcArya。乔荼波陀的生平不详,只有一些传说。据说印度
古代的拘罗尸陀罗国(Kuruksetra)有一条叫做希罗拉瓦蒂(HirarAvati)的河流,在
河岸上住着一个叫做乔荼(GauDa)的种族,其首长就被尊称为乔荼波陀。有关他的生
卒年代,我们只能进行推测。印度传统上认为乔荼波陀是商羯罗(700一750)的祖师,
是商羯罗的老师哥宾达(Govinda)的老师。商羯罗在对《圣教论》所作注疏中2称乔荼
波陀为“祖师”(paramaguru),或者“老师的老师”(guror garIyasa)。印度哲学
家达斯古普塔甚...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2192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习四无量心( BY性空法师)
总说慈悲观
〔慈悲是佛道的根本〕
四无量心中,慈悲常一起连用。慈心是培养无分别的爱,是四无量心的基础,如果没有
无量的慈心,悲、喜、舍等无量心,也无法达到高的层次。慈心是给众生快乐,而悲心
是不忍众生苦,二者虽然不同,但我们常把它们连在一起,变成一个味道。慈悲是菩萨
最重要的德行,如经典中有「(菩萨)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
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盘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
大正》卷二五,页256c)。因为「慈以功德难有故,悲以能成大业故」( 《大正》卷
二五,211c),所以经论常以种种文句赞叹慈悲,若无慈悲心就是自修自证的自了汉。
〔观世音菩萨的法门〕
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的象征,菩萨甘露遍洒,拔苦与乐。印度或西藏的观世音菩萨是
男性,在中国,观世音菩萨多数转变成女性。为什么会转变成女性呢?这其中有它隐含
的象征意义 ── 如同母亲的爱。就像《慈经》中说:我们对待一切众生,要如同母亲
对待自己唯一的孩子一般,永远呵护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
在印度,观世音菩萨是很厉害的大修行者,祂的造像与印度的大神湿婆很类似,因祂能
吸入很多毒...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古史辨派考据的一些逸闻笑话
关于《老子》其人其书
20世纪初年,诸子学勃兴,老子其人其书再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中心,特别是二三十年
代古史辨派所发起的疑古思潮,更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名家大师纷纷加入这场讨论
,结果形成二种不同的观点:一派以胡适、唐兰为代表的“早出论”,认为《老子》在
春秋末年或战国早期就已形成;一派以梁启超、钱穆、冯友兰为代表的“晚出论”,认
为《老子》成书于战国中晚期,顾颉刚甚至持秦汉间说,他说:“《吕氏春秋》……的
作者是很肯引用书的,所引的书是不惮举出它的名目的。……《吕氏春秋》的作者用了
《老子》的文词和大义这等多,简直把五千言的三分之二都吸收进去了,但始终不曾吐
出这是取材于《老子》的。……于是我们可以作一个大胆的假设:在《吕氏春秋》著作
时代,还没有今本《老子》存在。”[28]钱穆意识到老子其人其书的重要性,他说:“
余尝谓老子之伪迹不影,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终不明,其源流派
别终无可言。”但他考证后说:“据其书思想议论及文体风格,盖断在孔子之后。当自
庄周之学既盛,乃始有之。”并认为老子可能是楚人詹何,《老子》产生于《庄子》之
后,《荀子》之前。[29]双方针锋相...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古史辨派考据的一些逸闻笑话
关于《老子》其人其书
20世纪初年,诸子学勃兴,老子其人其书再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中心,特别是二三十年
代古史辨派所发起的疑古思潮,更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名家大师纷纷加入这场讨论
,结果形成二种不同的观点:一派以胡适、唐兰为代表的“早出论”,认为《老子》在
春秋末年或战国早期就已形成;一派以梁启超、钱穆、冯友兰为代表的“晚出论”,认
为《老子》成书于战国中晚期,顾颉刚甚至持秦汉间说,他说:“《吕氏春秋》……的
作者是很肯引用书的,所引的书是不惮举出它的名目的。……《吕氏春秋》的作者用了
《老子》的文词和大义这等多,简直把五千言的三分之二都吸收进去了,但始终不曾吐
出这是取材于《老子》的。……于是我们可以作一个大胆的假设:在《吕氏春秋》著作
时代,还没有今本《老子》存在。”[28]钱穆意识到老子其人其书的重要性,他说:“
余尝谓老子之伪迹不影,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终不明,其源流派
别终无可言。”但他考证后说:“据其书思想议论及文体风格,盖断在孔子之后。当自
庄周之学既盛,乃始有之。”并认为老子可能是楚人詹何,《老子》产生于《庄子》之
后,《荀子》之前。[29]双方针锋相...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
亦名禅那理行诸诠集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
禅源诸诠集者,写录诸家所述,诠表禅门根源道理。文字句偈,集为一藏,以贻后代。
故都题此名也。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惟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
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称
为禅那。此性是禅之本源,故云禅源。亦名禅那理行者,此之本源是禅理,忘情契之是
禅行,故云理行。然今所集诸家述作,多谈禅理,少谈禅行,故且以禅源题之。今时有
但目真性为禅者,是不达理行之旨,又不辨华竺之音也。然亦非离真性别有禅体。但众
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背尘合真,方名禅定。若直论本性,即非真非妄,无背无合,
无定无乱,谁言禅乎?况此真性非唯是禅门之源,亦是万法之源,故名法性。亦是众生
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藏识(出楞伽经)。亦是诸佛万德之源,故名佛性(涅槃等经)
。亦是菩萨万行之源,故名心地(梵网经心地法门品云,是诸佛之本源,是菩萨道之根
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万行不出六波罗蜜,禅门但是六中之一,当其第五,岂可
都目真性为一禅行哉?然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德万
...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1
第8章 临济法门(三)——杨歧宗的建立
一、杨歧宗的创立
杨歧方会(992-1049),袁州宜春(江西宜春)人,俗姓冷。二十岁在
筠州(江西高安)九峰山出家,曾到潭州(湖南长沙)随石霜楚圆习禅,后到袁州杨歧
山和潭州云盖山开辟道场,禅林称为杨歧方会禅师。古德评之曰:“杨歧天纵神悟,善
入游戏三昧,喜勘验衲子,有古尊宿之风。”方会本人也以担荷如来大法,赓续临济正
脉自任。楚圆迁化,方会将先师遗像挂在禅堂,集众举哀。方会指着遗像谓众曰:“我
昔日行脚时,被这老和尚将一百二十斤担子放在我身上,如今且得天下太平。”是说临
济宗风到他这里,纔传扬开来,取得一统天下的态势,从禅宗整个发展史看,正是从杨
歧方会开始,临济宗的影响和地位超过云门、曹洞,成为禅宗主流。
(一)心法双忘性即真
方会上堂法语有云:“百千诸佛,天下老和尚出世,皆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若
向这里明得去,尽与百千诸佛同参;若向这里未能明得,杨歧未免惹带口业。”是说方
会也别无伎俩,只是如历代祖师一般让人明心见性。真正的大禅师必然是对“心”、“
性”深有体悟,纔会以种种方便指导学人...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下可见-正法的特性之一
阿含经中证阿罗汉的定型文句,是「若欲自证,便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
已办,自知不受后有,得阿罗汉。」阿含称为「解脱知见」,自知证果。
金刚经说,阿罗汉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意义是阿罗汉不作是念「我证果」,因
为无我。不是说阿罗汉不知道自己证果。
S**U
发帖数: 7025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 中 庸 》- 道不远人
这是佛经定型文句。从经文记载看,大部分情况是如此。自个儿读经吧。
你要说佛经记载不实,拿出证据。我认为阿含记载,基本是历史事实。学术界也没听过什么反对证据。
印度不重历史,很多书呢事实与传说混杂,连国王统治年代都难确定,考古能证实的也有限。不过相比下,佛教的记载还是相对可信的。

呢?
S**U
发帖数: 702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理解阿含经 (一)
部派佛教如何解读阿含经
原始佛教时代,佛弟子对阿含经的解读是一致的,但是并没有写下来。我们现在只知道部派佛教时代,佛弟子如何解读阿含经。方法与原则下述∶
1. 字义与文法分析。一个例子是经文用「舍念清净」描述四禅,舍、念、清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依梵文或巴利文文法,就可以排除某些解释的可能性。即使不懂梵文或巴利文,也可以参考不同论师的字义、文法分析、与解释。从中文望文生义,并不可取。
2. 解释阿含必须全面。部派的共识,阿含大致是ㄧ个完整自洽的说法,解读时也是看成一个完整系统。如果采用某种解释解释此经,会与其他阿含经意义矛盾,就必须解决矛盾,否则只能放弃这种解读。假如以大乘不共的观点来解读阿含,而造成阿含经间(原来没有的)互相矛盾,只能说这是大乘自宗立场,而不能说观点符合阿含。
3. 以阿含经解释阿含经。一篇阿含经常会出现未定义名词,或是略说而意义不明显,或是定型文句而省略,以相关的其他阿含经来帮助解读是最可靠的。部派论师对未定义名词,也有整理,辨别同义词与相近词,如<法蕴足论>,<瑜伽论>摄异门分,阿毗达磨的传统是更进一步的系统整理。
s********h
发帖数: 938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理解“慎独” (ZT)
传统上多数解释为“独处要谨慎”。但放到上下文中则显牵强。
搜到一篇新解,各位看看 (以下为转贴部分):
朱熹论“慎独”
梁涛
【摘要】据出土简帛材料,慎独的“独”并非空间上的独居、独处,而是心理上的
“未发”或未与外物接触,指“舍体”,即内在的意志、意念;“慎”应从《尔雅》训
“诚”,独慎独即“诚其意”。朱熹看到郑玄释慎独为“慎其闲居所为”的不足,故扩
大了独的内涵,使独包含了精神性、内在性的含义,这是他的一个创造。但由于独居、
独处的先入之见,他在解释《大学》“小人闲居为不善”一段,完全偏离了文本的原意
,对后人曲解慎独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中庸》文本的特殊性,朱熹在解释《中
庸》慎独时也存在种种问题。从宋代理学“居敬涵养”、“惟精惟一”的修养方法看,
慎独的原意可能更符合其思想,朱熹等人之所以不能丢掉独居、独处的成见,与古籍的
失传造成的慎独原意佚失有关,慎独理解上的这种变化成为经学诠释中的特殊案例。
【关键词】朱熹 慎独 人所不知己所独知之地 诚其意
慎独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容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
也要谨慎不苟”(...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2192
26
《大智度論》中四無量心的地位及修持
釋海實
大   綱
一、前 言
二、四無量心
(一)慈、悲、喜、捨義
(二)無量義
三、龍樹對四無量心的立場
(一)承續《阿含經》解脫的立場
(二)以三種緣明不共二乘之差別
四、四無量心的修習方法
五、結 論
【參考書目】
一、前 言
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在原始佛教中,本是佛陀所重視的修行法門之一。世
尊不但順應當時沙門、婆羅門等,希求生梵天而教授其法,[1] 更進而開示,修四無量
心能得無量心解脫的要義。但至部派時期、聲聞學者卻將四無量心視為是勝解觀(假想
觀)、一般的世俗定法,僅能降伏煩惱,不能依此引發無漏慧得証解脫。直至大乘佛法
的興起,龍樹菩薩以一切法無自性空的立場,來解說四無量心,這才又回復佛陀的本懷
,並以三種緣(眾生緣、法緣、無緣),來論述當時聲聞學者對四無量心的錯誤觀點。
此外,慈悲本是佛教的精髓,大乘行者無不以此為要著。而長養慈悲的方法,不外乎是
修習四無量心。那四無量心要如何修習才能與菩薩道相吻合呢?龍樹又如何解說四無量
心,如何會通原始佛教解脫的立場呢?今即對此等問題,以本文略加探討。
二、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又名四梵行...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 中 庸 》- 道不远人
☆─────────────────────────────────────☆
waterer (快义恩仇之灌水山寨王) 于 (Tue Apr 26 22:40:08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
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谨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5)?”(
第13章)
【注释】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
斧柄。则,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2)睨:斜视。(3)违道:离道。违,离。(
4)庸:平常。(5)胡:何、怎么。慥慥(zao),忠厚诚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诗经》说:...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 中 庸 》- 道不远人
☆─────────────────────────────────────☆
waterer (快义恩仇之灌水山寨王) 于 (Tue Apr 26 22:40:08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
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谨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5)?”(
第13章)
【注释】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
斧柄。则,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2)睨:斜视。(3)违道:离道。违,离。(
4)庸:平常。(5)胡:何、怎么。慥慥(zao),忠厚诚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诗经》说:...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9
一、前言
根源于佛陀自觉的佛法,自印度南北分传,为了有益于人心,为了(部分或澈底)解决世间的苦痛,法门竞出∶或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或说「世间一切善法皆是佛法」;或说「不净观是甘露门」;或说「无我我所离贪瞠痴」,真是波澜壮阔、浩瀚无涯。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即在契机(适应不同根机)的原则下,将一切法门(不论是主张空或有)以四种悉檀(宗趣、教法)加以统摄,并以「第一义悉檀」许\为真实而不可破坏的究竟了义。
与佛有缘的朋友,不论是新学或老参,假如他是真诚的关注生命,而且不一味的「信仰增上」(以信仰为先,不重视理性的分别观察力,致缺乏适当的简择批判精神)应当含触及一个终极关怀的问题∶「法海汪洋,固然是法书无量,在遍尝法味云深不知处时,到底洲褚(彼岸)在何方?」本篇习作除尝试会通三法印与一实相印外,更愿意与道友们共同探讨、寻找并归向那「清净解脱宁静」的「第一义洲褚」。
二、世代圣典的启示
面对多方面传出的经与律,应如何的不轻信、不诽毁,古来在南北传阿含及各部律典中(如《增壹阿含》「声闻品」及《长阿含》「游行经」等)即有「四大教说」的提示。
四大教说的大意为∶各处传来的经律,如果与固有经律之... 阅读全帖
j*****6
发帖数: 1059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雍也第六
论语雍也篇第六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共包括30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质胜
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vk 乐之
者”;“敬鬼神而远之”;“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本篇里有数章谈到颜回
,孔子对他的评价甚高。此外,本篇还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
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原文】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评析】
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天子、诸侯和官员听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所以这里孔子是说可
以让冉雍去从政做官治理国家。在《先进》篇里,孔子将冉雍列在他的第一等学科“德
行”之内,认为他已经具备为官的基本条件。这是孔子实行他的“学而优则仕”这一教
育方针的典型事例。
【原文】
6·2 仲弓问子桑伯子(1)。子曰:“可也,简(2)。”仲弓曰:“居敬(3)而行简(4),以
临(5)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6)大(7)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
(1)桑伯子:人名,此人生平不可考。
(...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31
转贴自:北京龙泉寺出家博客
僧团的学习分不同的阶段,净人、沙弥、比丘等等。随着不断地学习,以前有个疑惑被
澄清,似乎并不是越往上学就越有高深的东西去学习。
似乎是越学越简单。
两年前有个因缘开始学习背书,因为自己比较老实,心眼少,法师一说,就做了,基本
没有间断,过去也陆续写过关于背书的文章,就是背下来后默写,最早是《弟子规》,
后来就是自己喜欢的一些文章,《论语》、《入行论》的一部分,《广论》的科判,以
及一些偈诵等等,当定课来做的。
这个方法极简单,背下来,再默写下来。而已。
如今两年过去了,开始背四书,四书是师父让学的,其实,自己的这个状态读四书根本
没法读,首先对文言文就不了解,语境和用词都很陌生,加上对历史背景的模糊,根本
就没法学。
但是,用这个方法一点点地啃,非常有效果,每天啃几百字,每天几百字,就啃出道道
来了,真的是感慨万千,早怎么就不知道这么干呢?白白荒废了前面那么多年的时光。
总结一下,坚持背默四书乃至各种经论确定可以获得如下的好处。
一、渐渐地对文言文的语境有了潜移默化的理解,有了这个语境的训练,以后读文言的
大乘经典就会更容易深入。
二、对古代圣贤的思想有了深...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4956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泰伯第八
论语泰伯篇第八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不谋其
政”等。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
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见解

【原文】
8·1 子曰:“泰伯(1),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2)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3)。”
【注释】
(1)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
(2)三:多次的意思。
(3)民无得而称焉: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赞扬他。
【译文】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
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评析】
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
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
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
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4956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子罕第九
论语 子罕篇第九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共包括3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生可畏,焉
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本篇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
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原文】
9·1 子罕(1)言利与(2)命与仁。
【注释】
(1)罕:稀少,很少。
(2)与:赞同、肯定。
【译文】
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
【评析】
“子罕言利”,说明孔子对“利”的轻视。在《论语》书中,我们也多处见到他谈“利
”的问题,但基本上主张“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可以说孔子很少谈“利”。此
外,本章说孔子赞同“命”和“仁”,表明孔子对此是十分重视的。孔子讲“命”,常
将“命”与“天”相连,即“天命”,这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孔子还讲“仁
”,这里其思想的核心。对此,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也已评论,请参阅。
【原文】
9·2 达巷党人(1)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2)。”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
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4956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先进第十一
论语 先进篇第十一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共有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过犹不及”等。这一篇中包括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并以此为例说明“过犹不及”的
中庸思想;学习各种知识与日后做官的关系;孔子对待鬼神、生死问题的态度。最后一
章里,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各述其志向,反映出孔子政治思想上的倾向。
【原文】
11·1 子曰:“先进(1)于礼乐,野人(2)也;后进(3)于礼乐,君子(4)也。如用之,则
吾从先进。”
【注释】
(1)先进:指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
(2)野人:朴素粗鲁的人或指乡野平民。
(3)后进: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
(4)君子:这里指统治者。
【译文】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
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评析】
在西周时期,人们因社会地位和居住地的不同,就有了贵族、平民和乡野之人的区分。
孔子这里认为,那些先当官,即原来就有爵禄的人,在为官以前,没有接受礼乐知识的
系统教育,还不知道怎样为官,便当上了官。这样的人是不可选用的。...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4956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颜渊第十二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2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以
文会友,以友辅仁”。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弟子向他问怎样才是仁。这几段,是研究者
们经常引用的。孔子还谈到怎样算是君子等问题。
【原文】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为仁由
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
【注释】
(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一说为“能够使自己”(《榖梁》曰:克者何,能也)
。复礼,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2)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3)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4)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
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4956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子路第十三
论语 子路篇第十三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共有30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欲速则
不达”;“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本篇包含的内
容比较广泛,其中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
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原文】
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1)。”请益(2)。曰:“无倦(3)。”
【注释】
(1)先之劳之:先,引导,先导,即教化。之,指老百姓。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
劳。
(2)益:请求增加一些。
(3)无倦:不厌倦,不松懈。
【译文】
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子路请求多讲一
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原文】
13·2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1),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
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2)?”
【注释】
(1)有司:古代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
(2)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译文】
仲弓做...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7
你的想法,正是许\多大乘经与中国祖师的立场∶为了你好,说谎没关系。说谎的原因,是因为说了实话,众生不爱听,不会照著作。等到时机成熟,你自然会懂∶喔,原来是这个意思,也会谅解。例如大乘<解深密经>说的甚深秘密。儒家把人际关系放第一,与古希腊文明把真理放第一,是不同的取向,造成中国佛教以圆融为主的特色,而不是较真。
好。那佛陀的立场是什么呢?
经说∶「佛法」的特色是「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初善、中善、后善」。念法的功\德,是「正向涅盘」。三句都属于出现很多次的定型文句,表示它很重要。<瑜伽师地论>解释,「纯」是没有混杂(任何与解脱不相应的法)。「正向涅盘」,中文是指∶直接指向解脱。巴利文这句话,是「引导到涅盘」,汉译本「直接」的意思不明显。「初善、中善、后善」,有论师解释为发心、手段、结果都是好的。
综合经文,佛陀的立场如<金刚经>说∶「真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原因呢?佛法以如实知见得解脱,虚假的东西,非解脱因。随顺众生而开的药,不能变成假药。

家可以考虑一下,谎言本身是否是一种伤害和过错,
r****n
发帖数: 8253
38
这帖子写得很好。

因,是因为说了实话,众生不爱听,不会照著作。等到时机成熟,你自然会懂∶喔,原
来是这个意思,也会谅解。例如大乘<解深密经>说的甚深秘密。儒家把人际关系放第
一,与古希腊文明把真理放第一,是不同的取向,造成中国佛教以圆融为主的特色,而
不是较真。
功\德,是「正向涅盘」。三句都属于出现很多次的定型文句,表示它很重要。<瑜伽
师地论>解释,「纯」是没有混杂(任何与解脱不相应的法)。「正向涅盘」,中文是
指∶直接指向解脱。巴利文这句话,是「引导到涅盘」,汉译本「直接」的意思不明显
。「初善、中善、后善」,有论师解释为发心、手段、结果都是好的。
变成假药。
r*******c
发帖数: 1060
39
MARK SEEU 这一整段话。
另外,
儒家把人际关系放第一,与古希腊文明把真理放第一
----------嗯。
不过YISU的那个例子,我觉得我还是会掩盖隐瞒,甚至指出一条完全相反的方向把强人骗走。

因,是因为说了实话,众生不爱听,不会照著作。等到时机成熟,你自然会懂∶喔,原
来是这个意思,也会谅解。例如大乘<解深密经>说的甚深秘密。儒家把人际关系放第
一,与古希腊文明把真理放第一,是不同的取向,造成中国佛教以圆融为主的特色,而
不是较真。
功\德,是「正向涅盘」。三句都属于出现很多次的定型文句,表示它很重要。<瑜伽
师地论>解释,「纯」是没有混杂(任何与解脱不相应的法)。「正向涅盘」,中文是
指∶直接指向解脱。巴利文这句话,是「引导到涅盘」,汉译本「直接」的意思不明显
。「初善、中善、后善」,有论师解释为发心、手段、结果都是好的。
变成假药。
S**U
发帖数: 7025
40
你的想法,正是许\多大乘经与中国祖师的立场∶为了你好,说谎没关系。说谎的原因,是因为说了实话,众生不爱听,不会照著作。等到时机成熟,你自然会懂∶喔,原来是这个意思,也会谅解。例如大乘<解深密经>说的甚深秘密。儒家把人际关系放第一,与古希腊文明把真理放第一,是不同的取向,造成中国佛教以圆融为主的特色,而不是较真。
好。那佛陀的立场是什么呢?
经说∶「佛法」的特色是「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初善、中善、后善」。念法的功\德,是「正向涅盘」。三句都属于出现很多次的定型文句,表示它很重要。<瑜伽师地论>解释,「纯」是没有混杂(任何与解脱不相应的法)。「正向涅盘」,中文是指∶直接指向解脱。巴利文这句话,是「引导到涅盘」,汉译本「直接」的意思不明显。「初善、中善、后善」,有论师解释为发心、手段、结果都是好的。
综合经文,佛陀的立场如<金刚经>说∶「真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原因呢?佛法以如实知见得解脱,虚假的东西,非解脱因。随顺众生而开的药,不能变成假药。

家可以考虑一下,谎言本身是否是一种伤害和过错,
r****n
发帖数: 8253
41
这帖子写得很好。

因,是因为说了实话,众生不爱听,不会照著作。等到时机成熟,你自然会懂∶喔,原
来是这个意思,也会谅解。例如大乘<解深密经>说的甚深秘密。儒家把人际关系放第
一,与古希腊文明把真理放第一,是不同的取向,造成中国佛教以圆融为主的特色,而
不是较真。
功\德,是「正向涅盘」。三句都属于出现很多次的定型文句,表示它很重要。<瑜伽
师地论>解释,「纯」是没有混杂(任何与解脱不相应的法)。「正向涅盘」,中文是
指∶直接指向解脱。巴利文这句话,是「引导到涅盘」,汉译本「直接」的意思不明显
。「初善、中善、后善」,有论师解释为发心、手段、结果都是好的。
变成假药。
r*******c
发帖数: 1060
42
MARK SEEU 这一整段话。
另外,
儒家把人际关系放第一,与古希腊文明把真理放第一
----------嗯。
不过YISU的那个例子,我觉得我还是会掩盖隐瞒,甚至指出一条完全相反的方向把强人骗走。

因,是因为说了实话,众生不爱听,不会照著作。等到时机成熟,你自然会懂∶喔,原
来是这个意思,也会谅解。例如大乘<解深密经>说的甚深秘密。儒家把人际关系放第
一,与古希腊文明把真理放第一,是不同的取向,造成中国佛教以圆融为主的特色,而
不是较真。
功\德,是「正向涅盘」。三句都属于出现很多次的定型文句,表示它很重要。<瑜伽
师地论>解释,「纯」是没有混杂(任何与解脱不相应的法)。「正向涅盘」,中文是
指∶直接指向解脱。巴利文这句话,是「引导到涅盘」,汉译本「直接」的意思不明显
。「初善、中善、后善」,有论师解释为发心、手段、结果都是好的。
变成假药。
C****i
发帖数: 1776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宪问第十四
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44篇。其中著名文句有:“见危授命,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
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原文】
14·1 宪(1)问耻。子曰:“邦有道,谷(2);邦无道,谷,耻也。”“克、伐(3)、怨、
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释】
(1)宪:姓原名宪,孔子的学生。
(2)谷:这里指做官者的俸禄。
(3)伐:自夸。
【译文】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
,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
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评析】
在《述而》篇第13章里,孔子谈到过有关“耻”的问题,本章又提到“耻”的问题。孔...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776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宪问第十四
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44篇。其中著名文句有:“见危授命,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
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原文】
14·1 宪(1)问耻。子曰:“邦有道,谷(2);邦无道,谷,耻也。”“克、伐(3)、怨、
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释】
(1)宪:姓原名宪,孔子的学生。
(2)谷:这里指做官者的俸禄。
(3)伐:自夸。
【译文】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
,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
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评析】
在《述而》篇第13章里,孔子谈到过有关“耻”的问题,本章又提到“耻”的问题。孔...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776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卫灵公第十五
论语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42章,其中著名文句有:“无为而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
以成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
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
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原文】
15·1 卫灵公问陈(1)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2)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
之学也。”明日遂行。
【注释】
(1)陈:同“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
(2)俎豆:俎,音zǔ。俎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被用作祭祀时的礼器。
【译文】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
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评析】
卫灵公向孔子寻问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孔子对此很不感兴趣。从总体上讲,孔子反对
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当然在具体问题上也有例外。孔子主张以礼治国
,礼让为国...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776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季氏第十六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1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生而知
之”;“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本篇主要谈论的问题包括孔子及其学生的政治活动、与人相处和结交时注意的原则、
君子的三戒、三畏和九思等。
【原文】
16·1 季氏将伐颛臾(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2)于颛臾。”孔子曰
:“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3),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
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
(4)有言曰:‘陈力就列(5),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6)矣?
且尔言过矣,虎兕(7)出于柙(8),龟玉毁于椟(9)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
臾,固而近于费(10)。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1)。盖均无贫,
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776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阳货第十七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共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一篇
中,介绍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对仁的进一步解释,还有关于为父母守丧三年问
题,也谈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等等。
【原文】
17·1 阳货(1)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2)。孔子时其亡(3)也,而往拜之,遇诸
涂(4)。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5),可谓仁乎?”曰:
“不可。”“好从事而亟(6)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7)。”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注释】
(1)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
(2)归孔子豚:归,音kuì,赠送。豚,音tún,小猪。赠给孔子一只熟小猪。
(3)时其亡:等他外出的时候。
(4)遇诸涂:涂,同“途”,道路。在路上遇到了他。
(5)迷其邦:听任国家迷乱。
(6)亟:屡次。
(7)与:在一起,等待的意思。
【译文】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
到阳货不在...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776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微子第十八
论语 微子篇第十八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1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
可追。”这一篇中有如下内容: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孔子弟子与老农谈孔子、孔子关
于塑造独立人格的思想等。
【原文】
18·1 微子(1)去之,箕子(2)为之奴,比干(3)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注释】
(1)微子:殷纣王的同母兄长,见纣王无道,劝他不听,遂离开纣王。
(2)箕子:箕,音jī。殷纣王的叔父。他去劝纣王,见王不听,便披发装疯,被降为奴
隶。
(3)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屡次强谏,激怒纣王而被杀。
【译文】
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被杀死了。孔子说:“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
啊!”
【原文】
18·2 柳下惠为士师(1),三黜(2)。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
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注释】
(1)士师:典狱官,掌管刑狱。
(2)黜:罢免不用。
【译文】
柳下惠当典狱官,三次被罢免。有人说:“你不可以离开鲁国吗?”柳下惠说:“按正
道事奉君主,到哪里不会被多次罢官呢?如果不按正道事奉君主,为什么一定要...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776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子张第十九
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25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见危致命,见得思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
则仕”;“君子之过,犹日月之食”;“其生也荣,其死也哀”。本篇中包括的主要内
容有:孔子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精神;孔子对殷纣王的批评,孔子关于学与仕的关系
,君子与小人在有过失时的不同表现,以及孔子与其学生和他人之间的对话。
【原文】
19·1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
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
,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评析】
“见危致命,见得思义”,这是君子之所为,在需要自己献出生命的时候,他可以毫不
犹豫,勇于献身。同样,在有利可得的时候,他往往想到这样做是否符合义的规定。这
是孔子思想的精华点。
【原文】
19·2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译文】
子张说:“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有,
又怎么说他没有?”
【原文】
19·3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776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尧曰第二十(完)
论语 尧曰篇第二十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共3章,但段落都比较长。本篇中著名的文句有:“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
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宽则得众,信则民任”;“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等。这一篇中,主要谈到尧禅让帝位给舜,舜禅让帝位给禹,即所谓三代的善政和孔
子关于治理国家事务的基本要求。
【原文】
20·1 尧曰(1):“咨(2)!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3)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4),敢用玄牡(5),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
。帝臣不蔽,简(6)在帝心。朕(7)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
赉(8),善人是富。“虽有周亲(9),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10),
审法度(11),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
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注释】
(1)尧曰:下面引号内的话是尧在禅让帝位时给舜说的话。
(2)咨:即“啧”,感叹词,表示赞誉。
(3)允:真诚:诚信。
(4)履:这是商汤的名字。
(5)玄牡:玄,黑色谓玄。牡,公...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