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淮南子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
m******j
发帖数: 5079
1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俗话说-4
俗话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名联谈趣》)
可俗话又说:老婆孩子热炕头!
俗话说:人定胜天! (宋.刘过《龙州集.襄阳歌》)
可俗话又说:天意难违! 《山海经》
俗话说:愚公移山 《列子.汤问》
可俗话又说:胳膊拧不过大腿!
俗话说:哪里跌倒哪里爬起!
可俗话又说:一失足成千古恨! (明.杨仪《明良记》)
俗话说: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
可俗话又说: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
言》)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
可俗话又说:人多嘴杂!
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
可俗话又说:亲兄弟,明算帐!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
可俗话又说:靠人不如靠己!
俗话说:众志成城! 《国语.周语下》
可俗话又说:众口难调! 《名贤集》
俗话说:笨鸟先飞!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
可俗话又说:枪打出头鸟! (清.《增广贤文》)
俗话说:双喜临门!
可俗话又说:乐极生悲! 《淮南子.道应训》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
可俗话又说:滚石不生苔,转业不生财!
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红楼梦》八十一回)
可俗话又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103
2
在中国国学文化中,经典的名句比比皆是。这些经典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人品质和
内涵的一种代表,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这十句最具智慧的国学精语。
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
,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
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大智若愚,勿恃聪明
大智若愚,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
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解释: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
笨。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致都是一个
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若愚,已入理
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
淡泊恬适,明心立志
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诸葛亮的《诫子书》也
有引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 阅读全帖
a***t
发帖数: 53
3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道家小史
【紫辰子】
关键词:道家 道教
中国的黄老道家[注1]学术,综罗万象,博大精深。可以说,全部中华文化,都扎根于
道家学术。
中国的道家,是综汇了以黄帝为代表的医学、政治学、军事学、天文地理化学(丹石)
等诸多实用学术与以老庄为代表的纯粹道家哲学、养生修炼的精华之后而形成的,所以
后代称黄老道家。
道家也因此可称为国家学术之总括,为诸子之首。
自有文字记载的商、周以下,儒家、法家、兵家、纵横家都与道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观世则以《周易》,学医必依《黄帝内经》,治国则尊《老子》、《庄子》,早期道
家的经典著作还包括《列子》、《关尹子》、《鬼谷子》、《文子》、《吕氏春秋》、
《淮南子》、《抱朴子》,影响历史甚多的苏秦、张仪、庞涓、孙膑,相传俱曾从鬼谷
子而学。
汉代尊儒术,道家归隐于民间,聚战国方家神仙家阴阳家为一体的天师道教成了道家在
世俗的代名词。
历经汉、魏、晋以及隋唐、两宋各代人的努力,道家形成精深的内丹修炼学术思想体系。
东汉丹道家魏伯阳推出了《周易参同契》,这部著作融合了周易思想、外丹[注2]和内
养的最高学术成就,被誉为“万古丹经王”,为后代修炼家所宗。
此时也已经有了五斗米
h*****i
发帖数: 64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hattori (看朱成碧心迷乱),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发个厉害的,神的来历和行为解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30 11:38:52 2010, 美东)
今天在网上瞄到的,来源是百度百科。。。好像也无法证伪,哈哈哈
《淮南子》: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
,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共工撞不周山之后,帝颛顼就放过了他。因颛顼是仁慈的君主,不会赶尽杀绝的。但
共工却没因此而罢休。他起身去了西亚之地,碰巧救了诺亚一家。因此就拣选了他的后
人即犹太人做他的子民,创立了犹太教,要实现他的复仇计划!希伯来文中上帝(GOD
)就是共工的谐音。从一开始就对打败他的颛顼及后人充满了仇恨,因此立下了教规:
1、龙就是撒旦,是他及他的教众的最大的敌人。(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和女娲都
是人面蛇身的形象,因而中国人一直以龙的传人自居)。
2、占卜、算卦都是邪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河图、洛书、八卦等都来源于伏羲)
3、只能崇拜他自己,他
l*****y
发帖数: 9433
5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康熙
汉语扫盲

yì ㄧˋ
◎ 合宜的事情。
《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淮南子•齊俗》:“為義者,
布施而德。”
◎ 正道、正理。
《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 死節、殉難。
《禮記•禮運》:“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
《宋史•卷四五○•忠義傳五•尹穀傳》:“尹務實,男子也,先我
就義矣。”
◎ 法則。
《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無偏無頗,遵王之義。”
◎ 意思。如:“意義”、“字義”。
漢•孔安國《尚書序》:“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
。”
◎ 功用。
《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
。”
◎ 姓。
如漢代有義縱。
◎ 合於正義的。如:“義民”、“義婦”、“義舉”。
《書經•康誥》:“汝陳時臬事,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
◎ 用來周濟公眾的。如:“義莊”、“義塾”、“義舍”。
《三國志•卷八•
E*****l
发帖数: 2662
6
作者:辛可
第七封信:保一方平安的猪八戒
贞观十二年夏四月壬午
一旦有利可图,一切就变样了。所谓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成了把朋友扔进火坑
,在朋友的两肋插上两刀。很多时候,朋友就是那种随时准备用来出卖的东西,或者说
贪婪的本性使友谊成为人世上风险最大的投资,因为只有朋友最熟悉你,最明白怎么置
你于死地。
亲爱的观音老师:
急着给您写信,是想就这几天发生的事,向您解释一下。供奉您法相的观音寺被烧
得一干二净。虽然是悟空干的,但首先是我的责任。毕竟我是师父,我没有管好他。希
望您千万要见谅。可话说回来,真正的始作俑者,是那些无良的僧人。我并不想为自己
辩护,但为人要是非分明。我知道您不会追究这件事,这是爱护我,我心里感激不尽。
至于悟空嘴上又骂您的娘,您就大人大量,千万不要记在心上,他毕竟当小混混惯了,
一时半会改不过来!
一切都因为您送的那件袈裟,整个事情基本上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们在观音寺借宿,本来没什么事,睡一晚就走。出门人随遇而安,何
必惹太多麻烦。可悟空硬要跟方丈斗富,跟长安城贩卖大力丸的暴发户完全一个嘴脸。
所谓奴才变成地主,比地主...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257
7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基督教 佛 道的本质相通之处
......
老子、孔子、孟子、等都追求天道,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即一旦寻获古代
真道,就一切心满意足,人生宗旨大业既已完成,死也不足惜矣。但他们都惋叹在他们所
处时代,先贤往圣之大道已荡然无存,甚至沦丧殆尽,孔子曾伤感于自已未能赶上大道之
行的日子。他追念往昔说∶古时候「天下为公,讲信修睦,如今大道既隐,各私其私。」
孔子虽励精图治,毕生辛劳,想重修古道,恢复先人 “仁义礼”而不果.最后以 一曲悲歌
为绝唱,凄怆长逝人世。今日华人虽也追念孔子,修庙宇燃香烛,礼服道具齐备,仪式隆重
热闹, 甚至锣鼓喧天,却多为商业利益或其他动机,而大搞形式主义。对孔子在世时所戚
戚于心之失传天道及未竟大?,却毫不在意,无所知晓,也不问古代圣贤崇奉之 “大道”
究竟何所指?孔子离开炎黄时代几近二千年,对华夏文明尚知追忆惋惜,处于四千多年后
的今日二岸三地之多数华人,确实早已忘本迷失,徒然借先圣名义,雕塑偶像,粮]庙堂,标
榜崇尚国粹,以此招徕群众或游客,如此而已,虽然也有人提倡四维(礼义廉耻),五常(仁
义礼智信)等古训,
惜乎都将如此重要的以敬 神为先的崇高道德准则,加以人伦化,仅用作处理...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8493
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转贴]中国服饰 (1)
自《华商报》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
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
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
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
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
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万年左
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
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
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距今约1万年,进入
了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发明,服装材料从此有了人工织
造的布帛,服装形式发生变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贯头衣
和披单服等披风式服装已成为典型的衣着,饰物也日趋繁
复,并对服饰制度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在纺织品出现之
后,贯头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在相当长时期、极广
c***i
发帖数: 188
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转载] 中国服饰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bluebird 所发表 】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
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
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
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
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
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万年左
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
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
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距今约1万年,进入
了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发明,服装材料从此有了人工织
造的布帛,服装形式发生变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贯头衣
和披单服等披风式服装已成为典型的衣着,饰物也日趋繁
复,并对服饰制度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在纺织品出现之
后,贯头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在相当长时期、极广
阔的地域和较多的民族中普遍应用,基本上替代了旧石器
时代部件衣着,成为人类服装的祖型。新石器时代除有笼
统式服装外,还从
c***i
发帖数: 188
1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转载] 中国文学史--神话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bluebird 所发表 】
发信人: NBASD@fjubbs (解连环), 信区: FJ_Chinese
标 题: 中国文学史--神话
发信站: 辅大美少女梦工场 BBS 站 (Sat Nov 22 07:11:51 1997)
转信站: fjubbs (local)
【中国的“神话”】
·何谓神话?
神话是人对其所存在的世界、宇宙所做的一种臆测和解释。但又因自然
环境改变和民族之灵的差异,而有了不同意识形态的神话。
·中国神话可分三种:创世神话、变形神话与救世神话。
楚辞天问篇、淮南子、山海经、列子等,都有神话的记载。

1、创世神话─盘古开天
(表达了人与宇宙万物同源的思想 → 天人合一 → 宇宙整体和协)
Ex:《楚辞.天问篇》:「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谁能极之?……。」
「明明□□,惟时何为…圜则
x*****u
发帖数: 3419
1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发展zz
http://www.wildlifewarden.net/wcs/edu/diaocha/016.htm
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发展
李冰 陈珉 张恩迪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项目
摘要
中医药根植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本身也代表着一种文化。目前中医药已越来越多地
受到国际的重视,其功用卓著也为世人称道。但由于其传统文化性,中医药中的某些方面
至今还保留着受神学影响的微弱残迹,但这并不意味其不科学性。
随着传统文化的逐渐退出,中医药的地位受到一定的挑战。我们对中学生、大学生、成人
和中医药大学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随着年龄的下降,人们对中医的不信任率逐渐上升;
目前多数人患病时都首选西医;对中药功用非常相信,表示怀疑和不相信的,都是中医药
大学学生最多,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药队伍本身的分歧。
但同时中医药目前面临的挑战也可能预示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师古而不泥古”,随着中
医药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突破,中医药将最终成为绽放于世界医坛的奇芭。
主题词:中医药 传统文化
医药的历史与发展总是与文化休戚相关的。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我们的祖先炎帝又称为神农的是中国医药学的创始者,《淮南子·修
s***y
发帖数: 7034
1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古文、诗词、史书软件推荐
中华诗词系列 http://www.zhsc.com/
包括:
《中华诗词博览》是一套中华历代诗歌总集,收录上自先秦、下至清代的传世诗词曲
作品。计收:先秦诗九卷,采录歌谣逸诗、谚语杂辞;汉诗十二卷,兼及古诗和乐府;魏
诗十二卷,包括蜀、吴之作;晋诗二十一卷;宋诗十二卷;齐诗七卷;梁诗三十卷;北魏
诗四卷;北齐诗四卷;北周诗六卷;陈诗十卷;隋诗十卷;《全唐诗》九百卷;宋诗七千
余家;《全宋词》一千三百三十家;《全元曲》二百余家;元诗十四卷;明诗八十卷;《
清诗汇》二百卷。
“中华散文”分《经》、《史》、《子》、《集》四部,收录古往今来重要的散文作
品,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见诗词部分)、《尚书
》、《礼记》、《仪礼》、《周易》、《春秋(三传)》、《国语》、《战国策》、《老
子》、《庄子》、《列子》、《荀子》、《公孙龙子》、《鬼谷子》、《孙子》、《尹文
子》、《墨子》、《韩非子》、《淮南子》、《金刚经》、《四十二章经》、《心经》、
《六祖坛经》、《世说新语》、《茶经》、《聊斋志异》、《文心雕龙》、《昭明文选》
、《古文观止》……等(若有必要,您可从《中华诗
O*********y
发帖数: 633
1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昨天看中央电视台
正灌水灌的不亦乐乎,猛不丁看见 nun 的这个诗经体签名,看了半天前面的愣没看懂
。第一句似乎是套用伐木丁丁劳动号子的典故,第二句可能是淮南子“是故贵虚者,以
豪末为宅也”的意思。
后面的看懂了,可又不明白讲啥。佛家语常以浅喻深,哗。。确实高深呐。
L*****e
发帖数: 8347
1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征文】讀帖雜記 (不定期更新)
最難揣摩的還是“始獲此出,意不剋申”這两句,這两句的句意似乎是把握全文的關鍵
。經過考虑,我以為“出”在這裡的意思无非有两種可能:一是指“出仕”,二是指“
出門远宦做官”。伯遠寂寂無闻,未必有資格玩“托病不仕”這一套,然而王珣少年得
志,弱冠之年就為权臣桓温所重,后又以才學文章受知于孝武帝,歷任要职,應該也和
“不仕”沾不上邊。看来確實是指伯遠遠宦临海太守這件事了。
“意不剋申”這句的關鍵是要了解“申”是何指。“剋”是“克”的異體,“不剋”即
為“不克”,也就是“不敵”之意。那么“意”不敵神馬東西呢?亂翻辭典,發現“申
”可做約束講:
申,束身也。——《说文》
约车申辕。——《淮南子•原道》。注:“束也。”
畏忌自申。——《汉书•韦元成传》。注:“言自约束也。”
勒兵申教令。——《汉书•元帝纪》
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礼记•杂记》
申体防以自持。——曹植《洛神赋》
一下子豁然开朗,“始獲此出,意不剋申”當是說“当伯遠知道要遠宦临海時,自己的
意愿(優遊之志)得服从規矩(为人臣的規矩)的約束”。這麼说来,前面的“自以羸
患,志在優遊”确...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4923
15
王力老师的几本书《诗词格律》《格律概要》《中国音韵学》一直在读。心里不知道崇拜多久了,今天才知道,原来王力老师跟我父亲是同一个祖籍的,同一个氏族。那边的客家话是音调最多的客家话,一共有11个音调,其他地方客家话音调有些没这么多。难怪他研究古汉语这么厉害。
用客家话读先秦以来的诗文很方便,不少汉字,唯有客家话仍旧保留古读音,其他方言都没有保留了。记得很小的时候跟父亲回祖居,晨曦微露,族里的少年聚在中庭练武,一招一式间,少年们口中诗诀朗朗而出,伴着曦光印染的矫健身影,令人仿佛身置古时。还有岁末跳大傩,以前觉得很土,现在觉得当初为啥不好好看。
我记得李白诗句里有“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阿那,即哪里,那里。以前用普通话甚至粤语都念不明白。后来用客家话念才晓得了。唯有我父亲那边的客家人仍称哪里、那里为“阿那”。其他地方的客家话都不这样称了。
宋万俟咏词:“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初霁,双燕微风斜。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唯有在客家话中,家、斜、赊(包括:车)、花,仍押同一个韵。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客家话仍称渠,即他,第三人称。
...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4923
16
王力老师的几本书《诗词格律》《格律概要》《中国音韵学》一直在读。心里不知道崇拜多久了,今天才知道,原来王力老师跟我父亲是同一个祖籍的,同一个氏族。那边的客家话是音调最多的客家话,一共有11个音调,其他地方客家话音调有些没这么多。难怪他研究古汉语这么厉害。
用客家话读先秦以来的诗文很方便,不少汉字,唯有客家话仍旧保留古读音,其他方言都没有保留了。记得很小的时候跟父亲回祖居,晨曦微露,族里的少年聚在中庭练武,一招一式间,少年们口中诗诀朗朗而出,伴着曦光印染的矫健身影,令人仿佛身置古时。还有岁末跳大傩,以前觉得很土,现在觉得当初为啥不好好看。
我记得李白诗句里有“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阿那,即哪里,那里。以前用普通话甚至粤语都念不明白。后来用客家话念才晓得了。唯有我父亲那边的客家人仍称哪里、那里为“阿那”。其他地方的客家话都不这样称了。
宋万俟咏词:“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初霁,双燕微风斜。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唯有在客家话中,家、斜、赊(包括:车)、花,仍押同一个韵。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客家话仍称渠,即他,第三人称。
...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1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中国古代有没有书店?
考据考据,书林清话这么写的
书有刻板之始
书有刻本,世皆以为始于五代冯道。其实唐僖宗中和年间已有之。据唐柳比《家
训序》(诸书称引多作《柳比训序》,无家字。此殿本《薛五代史·唐书明宗纪》注
引。)云:“中和三年癸卯夏,銮舆在蜀之三年也。余为中书舍人。旬休,阅书于重城
之东南。其书多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又有字书小学。率雕板印纸,浸
染不可晓。”是为书有刻板之始。先六世祖宋少保公《石林燕语》(八)云:“世言雕
板印书始冯道,此不然。但监本《五经》板,道为之尔。柳比《训序》言其在蜀时,
尝阅书肆。云字书小学,率雕板印纸。则唐固有之矣,但恐不如今之工。”此虽节载《
训序》之文,固信以为唐有刻板书之证。特当时所刻印者,非经典四部及有用之书,故
世人不甚称述耳。宋朱翌《猗觉寮杂记》云:“雕印文字,唐以前无之。唐末益州始有
墨版,后唐方镂《九经》。悉收人间所收经史,以镂板为正。见《两朝国史》。”据朱
氏亦谓刻板实始于唐矣。近日本岛田翰撰《雕板渊源考》,(所撰《古文旧书考》之一
。)据《颜氏家训》称“江南书本”,谓书本之为言,乃对墨板而言之。又据陆深《河
汾燕闲录》引隋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 阅读全帖
L******e
发帖数: 651
1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中国5000年历史沉积下来的三千精华语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6.苛政猛于虎。(礼记)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
1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经)
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12.知耻近乎勇。(礼记)
1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易经)
15.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
16.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1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冠子)
18.放之四海而皆准。(礼记)
19.皇皇不可终日。(礼记)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21.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2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27.君子坦荡荡...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3199
19
作为被科普的普罗大众留个学习体会,即使我们连汉字也不大识、修养差的爱好者而言
,我个人也从一开始就觉得全译既无趣,对程度低的人而言也未必帮大。。。
比如我去找了个「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一本正经翻了大半的四书,淮南子,传习录全
译etc,体会是一家言的译文太多糊涂账,不明就里,看不出鱼龙。。。
另外觉得译文如果和白文对照,感觉确实是奇怪的编排。。。注好了典,文意自明。。
。不注只译,止于讲故事,铺陈道理,不要原文也罢。。。
相比之下另一个极端集注、校注这种,虽然我也觉得有无聊考据的嫌疑,但至少的有趣
,有点点用。。。
折衷下,作为大众我还是最想读有眼光选注,翻译白话其实不必*,详略得当的注,我
觉得基础差些也能接受的。。。
*诗经的翻译我还没见过不囧的。。。
也有例外,<绝妙好词译注>中的白话文翻译,很赞,有时候我当作两个版本欣赏。
g***e
发帖数: 1168
2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拜个年
恩,freshly on my mind的有李渔全集,文心雕龙校释,文选(李善注本),陶渊明集
,李白全集,淮南子,六朝文絜,,,我看书没定心,看着这本想翻那本,所以还有很
多同时在看的想不起来了,去ipad/ipod上找到文件才记得起来。。。
另外,2012年想前四史认真翻一遍,以前零落看过点故事,偶像们能推荐推荐好的注本
咩?//bow
s**********n
发帖数: 3199
2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史说汉字
好像被官方禁过,哈哈。。。不过待遇我就完全不懂了(也不排除看过但忘光。。。-.
-)。
抄一段兵部侍郎林栗淳熙十五年的话吧,当初读到,笑死了:
"(朱熹)本无学术,徒窃张载、程颐之绪余,为浮诞宗主,谓之道学,妄自推尊。所至
辄携门生十 人,习为春秋战国之态,妄希孔、孟历聘之风,绳以治世之法,则乱人之
首也。"
谨慎怀疑朱舜水个人的影响力--偶然事件能影响一国两三百年,后面或许有什么好玩
的。。。对朱舜水倒是很感兴趣,就是完全不了解。。。对郑成功也感兴趣。。。好像
历史上血统不纯、背景复杂的对某些归属问题特别敏感。。。拉上科西甲和奥地利两兄
弟,都是rise and fall 12年阿,折腾的欧陆。。。
文心雕龙,汗,我又胡说了。。。先秦诸子不说,六朝人书也都没看过,就妄言文心特
异啦,汗,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哈哈。。。一直想看抱朴子,囧。。。对了,淮南子
还没看完,不过感觉虽然七抄八抄还很民科,但是架子(体系)很大,有模有样挺完整
的强调。。。囧
还有忽然觉得荀子好厉害阿-.-b 肃然起敬,很感兴趣~~~
恩,西哲中哲都不懂哈,个人模糊感觉和你相同--完全不搭界--想起上世纪初争论
中...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2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被赞为绝代佳人的西施到底有多美
西施是我国古时候一位绝代佳人,她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西施原名夷光,是战
国时代越国苎罗山施姓樵夫的女儿,因家住西村,所以叫西施。她长得红颜花貌,芙蓉
之姿。当时,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领兵打进了越国。越军被打败,越王勾践作了战
俘,越国大夫范蠡作为人质跟随越王夫妇到吴国做奴隶。三年以后,吴王夫差放回了勾
践夫妇和范蠡,勾践回国以后,卧薪尝胆,准备十年生聚,力图报仇雪耻。他采用范蠡
所献美人计,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西施凭她倾国倾城之貌和高超的琴棋歌舞,致使吴
王日日深宫醉不醒,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在她的内应下,勾践终于灭吴复国。
历来,由于在评书、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及戏剧中,把西施作为爱国爱民、勤劳朴
实、美丽动人的古代妇女形象广为传颂。特别是把西施塑造成春秋末期吴越关系史上起
过重大作用的一位女性加以渲染后,西施的优美传说在民间更是世代流传不衰。
但是,近年来,有些史学工作者撰文认为,历史上实无西施其人,他们的依据:在
先秦诸子著作中就已屡见“西施”之说。如《管子·小称》篇中就载有“毛嫱、西施,
天下之美人也”。该书作者管仲系春秋初期人,可见,“西施”至少比勾践早出生200
多年,管...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刘正教授论文《<易>、<老>相通初探》
《易》、《老》相通初探
《老子》一书为道学之祖,其后学称《老子》之术为“黄老之学”。史传黄帝尝作《归
藏》之易,然其人其事已不得详考。黄帝之陵尚在,却给人一种“昔人已乘黄鹤去,此
地空余黄鹤楼”之感觉。《老子》成书则取法于《归藏》、《周易》二书,是论古已有
之。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论述一番,初浅之探,希求得到同道斧正。
一、老子尝传易理于孔子
史载先秦诸子治易者自孔子始。《论语·述而篇》:“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
易》,可以无大过矣。’”又:《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
易》,韦编三绝。”是为明证。孔子于《易》精熟之极,乃至顺口引《易》以明事理。
《论语·子路篇》所载孔子援引《易·恒卦》“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一例可证。实则
孔子之前已有人尝研读《周易》,其学之形成咸与《易》相关。斯人即为老子,其学则
以尚柔、主静、贵无三论为主。《易》、《老》相通之论,前贤早有高论。然老子讲《
易》之语,史书无徵,似不可得而闻。本节试为述之。
《孔子家语·执辔篇》:“子贡问于孔子曰:‘商闻易之生人及万物、鸟兽昆虫各有奇
偶,气分不同。而凡人莫知其情,唯达德者能原其本焉。……是以至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墨子是如何把墨家发扬光大的?
墨子(约公元前168年~约公元前376年),墨家学派创始人,名翟,今山东省滕州市人。
墨子出身低贱,是小工业者。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他自称
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
墨子曾经学习儒术,因不满“礼”之烦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在代表新兴地主
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和儒家,并列“显学”。
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长期奔走于各国之间,他的足迹东到齐,西到郑、卫,
南到楚、越。墨子还曾和鲁班论战,成功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
此外,墨子还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有数百人之多。他把墨家打造成了一个组
织严密、纪律严明、旗帜鲜明的组织,这在当时是唯一的。
墨子的政治主张,都是以解救时弊为目的,倡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宣传天
志、明鬼,针对当时流行的命定论,墨家又主张“非命”。
在真理的原则上,主张经验论。伦理思想上,墨家的根本观念是“义”,“义”的
观念来源于“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义利统一的道德观。
墨子提出了“实”是第一性,“名”是第二性的哲学观点,他以“耳目之实”的直
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这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一个很大的进步。
墨...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5127
25
赫赫,手头有本《老子译注》查到
淮南子 精神训
使耳目精明玄达而无诱慕,气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五藏定宁充盈而不泄,精神内守形骸而不外越,则望于往世之前,而视于来事之后,犹未足为也,岂直祸福之间哉?故曰: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少。以言夫精神之不可使外淫也。
g***y
发帖数: 16371
2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李商隐的三首爱情诗(转)
转——谈李商隐的三首爱情诗
青年时代的李商隐在未中进士之前,曾在河南济源玉阳山和王屋山一带隐居学道,读
书习业,准备应考。在此期间,诗人与女道士宋华阳姊妹交往甚密,并与宋华阳相爱。
已故著名学者吴调公先生说,“诗人青年时代的恋爱对象”,“现在从史实得到证明的
有洛阳女儿柳枝和女道士宋华阳”(《李商隐研究》)。李商隐写了不少爱情诗,本文只
研究和论述诗人写给女道士宋华阳的三首爱情诗,写作年代不详。为研究方便,就按其
二、其一、其三的顺序予以叙述。

诗人写给宋华阳的第二首爱情诗,即《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曰: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首句用了两个典故。“偷桃”,《博物志·史补》曰,汉武帝好仙道,王母为帝索
备仙桃,东方朔却盗食此桃,故世人谓东方朔为神仙。“窃药”,《淮南子·览冥训》
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姮)娥(按:羿之妻)窃以奔月。”汉代因避汉文帝刘
恒讳,故改称姮娥为嫦娥。李商隐诗中两种称谓皆有。首句明确告诉宋华阳,想入道修
仙,又想过正常的夫妻爱情生活,是不可能的。次句“十二城”,虽是用典,但这...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5226
27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关于妩媚
徐娘奔老尚风韵雨谷,
大奶临堂兴虎威狐梁。
媚含威
雨谷和狐梁实两个典故
指布谷鸟。 宋 卢祖皋 《月城春·寿无为赵秘书》词:“雨谷催耕,风帘戏鼓,家家欢笑。”
狐梁古善歌者。《淮南子·齐俗训》:“故 狐梁 之歌可随也,
上联儿:是拿别人作个对比,
下联儿:是说大妈应该如何,
横批儿:是说应该不单纯的妩媚。
v********e
发帖数: 1985
28
商成的酒意也就是那么一阵,喝了一盏醒酒汤和半盏热茶汤,后劲就去了一小半。
此时使女们早把酒馔摆布上来,鸡鸭牛羊碗盘碟杯,东山鲜梅西坳葱翠,每张条案上都
是红绿错落琳琅满目。案后都有侍女捧壶静立,见人盏中稍落就悄然斟齐;厅角有歌姬
抚琴弄管,清音柔调仿佛竹间细溪般潺潺流淌;夹壁墙连通着中庭外不起眼角落里的柴
禾房,和煦暖风在壁间转圜不断,厅中不寒不热宛若阳春三月,却是半点烟火气息也不
闻……
但是,所有这些都掩盖不住席间各人的尴尬与难堪。主人邀饮,客人举杯,此外就是各
自埋头有一口没一口地品尝咀嚼菜肴,宴席上很安静。安静得就不象是个烛火交辉友朋
聚首的燕饮宴会。
陈璞知道,自己大约又把事情搞岔了。她不点出田青山就是田岫,本来是想和商成开个
不大不小的玩笑,捉弄他一下,哪想到却在无意间使得李穆和田岫都很难堪。她很想化
解当前的冷清,却完全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只好一遍再一遍地捧起盏,为师尊祝酒、
为朋友祝酒、为战友祝酒、为姐姐祝酒……
这个时候,南阳原本该出来替她妹妹活泛席间的气氛。这本来就是她的擅长。她以书法
技艺高绝而闻名,早就是毫无疑问的名仕。她又擅茶艺精舞姿,还出身尊贵,这些都是
吸... 阅读全帖
w**w
发帖数: 5391
29
商成本意是想使陈璞误会,陈璞也确实是信实了七分,但他却忘记了,这书房里不止有
陈璞和南阳,另外还有一位定州王以及田岫。定州王便不说了,老实得就象一个傻瓜,
可田岫却不是能够轻言哄骗的人。她本来就对攸缺先生的过往和来历有所怀疑,商成说
周翔手里有半幅《蜀道难》,落在她眼里就颇有些欲盖弥彰的意味。再加四幅字贴里有
三幅是出于商成之手,《滚滚长江东逝水》成于枋州,《攻心》写在京城,时间地点都
与商成的行程切合,而她恰恰又听说过商成是坚决反对南征的,主张对作乱西南的僚人
进行安抚……如此众多的线索聚集到一起,她的心头顿时就有了一些猜测。
但她并没有声张,再和南阳陈璞讨论了两句字贴,这才装出一付兴味索然的模样过来坐
下了喝水。
她喝了两口茶汤,又嚼了一颗蜜枣,昂着脸四下打量过书房里的几幅字画,百无聊赖似
地瞧见商成正捧着卷书册,就问道:“应伯看的是什么书?”全然就是一付没话找话的
搭讪口气。
商成哪里料想到自己一句画蛇添足的话已经露了马脚,他正抱着书本看得入神,乍然听
到田岫说话,随口就说道:“《天问》。”又翻了翻卷首扉页。“……哦,是宪宗显德
五年的抄本。”
田岫只是想找个说话的籍口而已,哪里...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2761
30
这厮简直是考据狂魔
====================================================
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请来西天如来佛祖,将他镇压在五行山下。直到唐僧解开封
印,他才恢复自由,从此甘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这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五行山
是《西游记》的大关窍,到了这里师徒相认,西游记才算是正式开始。
那么这座五行山,究竟在哪里呢?
我们来回顾一下唐僧离开长安以后的路程。贞观十三年九月三日,唐僧西出长安,先到
白马寺暂歇,再至巩州城。这里吴承恩犯了一个写小说常犯的错误,巩州其实在唐代叫
渭州,一直到宋代才改名为巩州,所辖大致为今陇西临洮地区。
离开巩州城以后,唐僧来到河州卫。河州卫的历史沿革有案可查:秦代这里叫罕羌候邑
,西汉初建枹罕县,后改名金城郡。前凉始置河州,隋代河州改名枹罕郡。到了唐代,
复置河州,治所枹罕。到了今天,这里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
唐僧在河州福原寺稍事休息,次日出发,走了数十里,抵达双叉岭。在这里,唐僧的侍
从被寅将军、牛处士、熊山君三只妖怪捉去,幸蒙太白金星化成老叟相救。《西游记》
原文里说“相随老叟径出了坑坎之中,走上...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21
31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zt: 評黃遵憲詩
《談藝錄》讀本
(二八)評黃遵憲詩

(1)
近人論詩界維新,必推黃公度。《人境廬詩》奇才大句,自為作手。五古議
論縱
橫,近隨園、甌北;歌行舖比翻騰處似舒鐵雲;七絕則龔定庵
。取徑實不甚高,
語工而格卑;傖氣尚存,每成俗艷。尹師魯論王勝之文曰:「贍而不流」;公度
其不
免於流者乎。大膽為文處,亦無以過其鄉宋芷灣。差能說西洋制度名物,掎摭聲
光電
化諸學,以為點綴,而於西人風雅之妙、性理之微,實少解會。故其詩有新事物,而無
新理致。譬如《番客篇》,不過胡稚威《海賈詩》。《以蓮菊桃雜供一瓶作歌》
,不
過《淮南子﹒俶真訓》所謂:「槐榆與桔柚,合而為兄弟;有苗與三危,通而為
一家」;
查初白《菊瓶插梅》詩所謂:「高士累朝多合傳,佳人絕代少同時」;公度生於
海通
之世,不曰「有苗三危通一家」,而曰「黃白黑種同一國」耳。凡新學而稍知存古,與
夫舊學而強欲趨時者,皆好公度。蓋若輩之言詩界維新,僅指驅使西故,亦猶參軍蠻語
作詩&#
s**********n
发帖数: 3199
32
哦,原来狗狗和鹅对举啊,哈哈,我都超喜欢。山阴道士那个一般般,我更喜欢被老妇
煮了招待大王得那只~~冤啊,冤啊,比美女、伯仁都冤~~哈哈,我超没文化,很长
时间都以为羲之笼鹅而归是大王将鹅抱在怀里带回家得意思,搞得我很想变成鹅啊,可
以跟偶像回家,还可以蹭偶像胸脯,后来发现最佳结局也不过是被装在笼子里 @___@~
、、
曹丕典论要不要更早点?丽是丽,文心之类,沈约那么得意,一朝我也有所醒悟,还真
觉得他的自得不过分--是做工程甚至理论上的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恩,但是感觉玄
学还没发育完,就被横斩了。与其说六朝人穷尽什么,不如说后人止步不前,竟然不能
超越。哀哉!惜哉!痛哉!
说起来,南人(模糊讲,各时期范围很不同)在思辩方面,形而上的理论方面更有兴趣
;比照北方孔儒的南楚老庄似乎也是。后来理学也是。。。我前段时间倒是想翻翻理学
,还是觉得无趣作罢--淮南子颠来倒去那几句我已经烦了,汗。倒是因此对小学非常
非常有兴趣,觉得可能是对西人现代科学的补充,甚至发幽创见也未必。
喔,要怎么样算文人?
s*******w
发帖数: 2257
33
王康:思与诗:漫话毛泽东诗词(上)
2015.11.23 00:21
打扮成红卫兵的少女手持《毛主席语录》,在北京一家名为“红色经典”的餐厅中的毛
主席像前表演(2006年4月7日)
打扮成红卫兵的少女手持《毛主席语录》,在北京一家名为“红色经典”的餐厅中的毛
主席像前表演(2006年4月7日)
我今天自投罗网,漫话毛泽东诗词。先作几点说明。第一,明年毛泽东死40年,文革发
动50年,在中国大陆公开独立评价毛泽东及其思想文章诗词,还很犯忌。海外中国人,
因为人生经历各异,价值观、审美意识不同,对毛观感的分歧不小,我不愿陷入类似分
歧,但也不回避争论。第二,本人少年时代曾是毛的狂热信徒,——整个中国恐怕找不
到几人不是毛的崇拜者或恐惧者;但经历了文革、上山下乡、林彪事件,本人跟很多人
一样猛然惊觉,成为一个对毛深恶痛绝的青年,终身不变。第三,本人曾自定规矩,不
再引用毛任何话语诗词,今天是自废规矩。现在言归正传。
1976年10月1日,毛泽东死后中共第一个国庆(江青还有6天才被拿下),余英时先生引
毛诗句作了一首七律:“帝子乘风御翠华,不周山下万旗斜。倦随夸父追炎日,漫访吴
刚问桂花。恒...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34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写食主义--食蛇者说
食蛇者说
《淮南子》说:“越人得蚺它以为上肴,中国得之无用。”苏东坡的妾侍,在惠州时
将蛇羹误做海鲜吃下,事后得知所吃为蛇,竟然于数月后死于非命。即使在今天,对于居
住在“中国”的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广东人的这种爱好,仍然是一种可怕的风俗。
不过,山东人偶尔也有吃蛇的。“聊斋”里面有一则《蛇癖》说道:“予乡王蒲令之
仆吕奉宁,性嗜蛇。每得小蛇,则全吞之,如啖葱状。大者,以刀寸寸断之,始掬以食。
嚼之铮,血水沾颐。且善嗅,尝隔墙闻蛇香,急奔墙外,果得蛇盈尺。时无佩刀,先噬其
头,尾尚蜿蜒于口际。”
蒲松龄或许相信,广东人吃起蛇来,与吕奉宁大同小异。但是在广东人看来,这种吃
法虽然生猛,却未免过于浪费。不吃小蛇,不吃蛇头,更不生吃,天生一只能闻出“蛇香
”之鼻的广东人,非但善于不厌其烦地炮制蛇羹,还能炒蛇片,酿蛇脯,近年来又推陈出
新,涮蛇和“椒盐蛇禄”风行广州。广州的连锁食肆“惠食佳”,即以“椒盐蛇禄”为招
徕,并且在本地的高级杂志上大做整版广告。那广告,黑底,衬着一盘金灿灿的“椒盐蛇
禄”,下书一行小字:“始创于1987年”,绝对不输给同一本杂志上矜贵的进口皮具
广告。
传统蛇馔中的
C***3
发帖数: 2226
35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俺购存的国人哲学书籍目录
(唐)马总:
意林全译
(宋)朱熹 撰 陈立 校点:
四书章句集注(一、二)
(汉)董仲舒/著 阎丽/注:
董子春秋繁露译注(二十二子详注全译)
(战国)慎子 尹文 公孙龙:
慎子、尹文子、公孙龙子全译
(晋)葛洪:
抱朴子外篇全译(上、下)
抱朴子内篇全译
(春秋)管仲?:
管子全译
(西汉)扬雄:
扬子法言译注(二十二子详注全译)
(战国)尸佼:
尸子译注(二十二子详注全译)
(隋)王通:
文中子中说译注(二十二子详注全译)
(战国)荀子:
荀子简注
荀子全译
(战国)韩非:
韩非子全译
韩非子选
(东汉)王充:
论衡全译(上、中、下)
白话尚书
(西汉)刘向:
说苑全译
《新序》选注
新序全译
淮南子
(春秋)孙武:
孙子全译
(清)孙诒(言字旁加襄):
礼记译注
仪礼译注
周礼正义(第十四册)
周礼·大学·中庸
(战国)商鞅:
商君书全译
庄周:
庄子浅注
庄子现代版(流沙河译)
黄帝内经(上、下)
(秦)黄石公:
白话鬼谷子
白话黄石公三略
素书
(上古)太古真人:
黄帝内经(白话全译)
陈鼓应:
黄帝四经今注今译——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参照简帛本最新修订版)
(鲁)墨翟:
...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456
36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中国名著精华全集 - 李敖
总类:
俞樾:《春在堂全书》
纪昀:《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阮元:《揅经室集》
英廉等:《禁毁书目》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
胡应麟:《少室山房全集》
姚际恒:《庸言录》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永瑢等:《四库全书》
刘勰:《文心雕龙》
刘知几:《史通》
章学诚:《章氏遗书》
章炳麟:《章氏丛书》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哲学类:
李耳:《老子》
孔丘:《论语》
列御寇:《列子》
庄周:《庄子》
荀况:《荀子》
吕不韦:《吕氏春秋》
刘安:《淮南子》
扬雄:《太玄》
桓谭:《新论》
王充:《论衡》
王符:《潜夫论》
仲长统:《昌言》
柳宗元:《柳河东全集》
周敦颐:《周子通书》
张载:《张子全书》
程颢·程颐:《二程全书》
胡宏:《知言》
陆九渊:《象山全集》
陈亮:《龙川文集》
叶适:《水心集》
刘基:《诚意怕文集》
陈献章:《白沙子全集》
李顒:《二曲全集》
颜元·李塨:《颜李丛书》
戴震:《戴氏遗书》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王廷相:《王氏家藏集》
顾炎武:《亭林先生遗书汇辑》
金人瑞:《唱经堂才子书》
何心隐:《何心隐集》
李贽:《李温陵集》
焦循:《焦氏丛书》
严复:《侯...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37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断龙台 (1)
蒲远很早就从酒店出来步行去公司,这是他的生活习惯之一。在路上,他接到了妻子文
玲的电话。
“忘记给你准备毛衣了,早上起来看天气预报你那边要降温,你自己去买一件好不
好?”
“呵呵……我知道了,小瑶起床没有?”
“起来了,正在吃早餐……”
“是不是爸爸的电话?”一个可爱的声音在电话那端响起,蒲远的嘴角浮起一丝微
笑。
“爸爸!你不要忘记给我带一件礼物回来,你答应过我的!”
“知道知道,我怎么会忘记给自己的宝贝女儿带生日礼物?”
“不要以为随便买个价格昂贵的东西就可以打发我,只准买50元以内的东西,但一
定要是我喜欢的!”蒲瑶在那边撒娇。
“好好好……我一定亲自去给你挑生日礼物!”蒲远拿自己这个十五岁的女儿一点
办法也没有。
“好啊!我上学去了,拜拜!”蒲远听见蒲瑶啪嗒啪嗒地跑开,电话又被妻子拿了
起来。
“你既然答应了小瑶,可别又像上次那样买金表什么的给她了,她不喜欢这些东西
。”文玲叮嘱蒲远。
“是啦,老婆大人,你不也一样吗?最喜欢的不是钱,是我亲笔写给你的情书……”
“讨厌!老提这事干嘛?注意休息,别整天像个工作狂一样!公司又不是只有你一
个人。”
蒲远诺诺连声地答应着,挂掉了电话。...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清明本来就不是节好吗?
01
清明,本不是“节”,而是“节气”。
和其它古老节气一样,是咱们的祖先对大自然气候变化进行观察后所做的规律总结
描述命名。
作为节气的清明,汉代便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
之清明。”
常说,“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而春播则是以清明为重要标志。
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02
清明作为节日,是大唐时候的事。 而清明之所以在成为一个节日,却是与另一个
真正的节日有关——寒食节。
说到寒食节,其来源更为古老悠久。
可以久远到原始时代。 远古的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
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而古人不...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64
39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发个厉害的,神的来历和行为解释
今天在网上瞄到的,来源是百度百科。。。好像也无法证伪,哈哈哈
《淮南子》: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
,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共工撞不周山之后,帝颛顼就放过了他。因颛顼是仁慈的君主,不会赶尽杀绝的。但
共工却没因此而罢休。他起身去了西亚之地,碰巧救了诺亚一家。因此就拣选了他的后
人即犹太人做他的子民,创立了犹太教,要实现他的复仇计划!希伯来文中上帝(GOD
)就是共工的谐音。从一开始就对打败他的颛顼及后人充满了仇恨,因此立下了教规:
1、龙就是撒旦,是他及他的教众的最大的敌人。(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和女娲都
是人面蛇身的形象,因而中国人一直以龙的传人自居)。
2、占卜、算卦都是邪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河图、洛书、八卦等都来源于伏羲)
3、只能崇拜他自己,他才是唯一的真神。(对中华文明有影响的远古人物众多,
因而多神崇拜是很自然的)。
共工的战败,自然会对与战争对手相关的东西深恶痛觉,并期待着将来的胜利。
对自己的追随者,述说时自然会将自己的期望(在将来把龙打败)和痛恨的东西(
龙的形象、东方的核心文化)向追随者说明,同时当然要
i*****t
发帖数: 24265
40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关于过年拜年的问题
还有中国传统文字据说是这样的:
“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
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里面与鬼神有关,是不是应该放弃文字?
j*****6
发帖数: 1059
4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世界各地有关大洪水的传说
约拿单牧师
世界各地有关大洪水的传说
圣经记载了发生在距今大约有4500年之前大洪水的故事(创5-8章)。
这件故事的概述如下:
那时,人类在世界上的罪恶日益加增,地上充满了强暴,引起圣洁公义之耶和华上帝的
震怒,于是上帝决定用大洪水毁灭这个世界。在当时的世界上,唯有挪亚是一个敬畏上
帝、行为正直、远离罪恶的人,于是上帝就叫挪亚建造一个方舟,这方舟长一百三十三
公尺,宽二十二公尺,高十三公尺。方舟造成之后,挪亚一家八口以及各样动物都在方
舟内避难,过了七天,地下深渊的泉源都裂开,天空所有的水闸也都打开,倾盆大雨连
降四十昼夜,整个地球都被淹没在大洪水中,水势甚至比当时最高的山还高出七公尺,
地上人类及动物全都丧生在洪水中。
挪亚方舟在水上漂浮了一百五十天。之后,上帝纪念挪亚一家和方舟中的动物,他叫风
吹起,于是洪水渐渐消退,最后方舟就停在亚拉蜡山上。
到了第二年,地面全部干了,于是挪亚一家以及动物就走出方舟,重新在地上生活繁衍

从圣经的记载可见一斑,大洪水是一件非常巨大的历史事件,因为这次大洪水,给整个
世界留下无法泯灭的痕迹。这是一场全球性的灾难,这场灾难之后,地球的地质、生态
... 阅读全帖
i*****t
发帖数: 24265
4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世界各地有关大洪水的传说
大禹治水,是圣经的洪水么?
女娲用泥土造人的传说,怎么变伏羲女娲通婚了?
这个天神是玉帝?还是什么?

在中国的古籍中,也有大洪水的记载,“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
下。”《孟子·滕文公》“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岛岛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
蛐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淮南子·览冥训》
并且,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还流传着伏羲、女娲兄妹通婚的故事。故事中说,伏羲和女
娲本是兄妹关系,因为天神降下洪水毁灭这个世界,于是兄妹俩爬进一个大葫芦里,躲
过了劫难,这个大葫芦后来漂流在昆仑山上,只是世界上的人都死了,于是,天神叫他
们兄妹结婚,繁衍了人类。
在唐朝李冗所撰《独异志》中记载:
R*o
发帖数: 3781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bleStudy 俱乐部 】
发信人: kid (kid), 信区: BibleStudy
标 题: 天無形體…無所不聞…無所不見(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4 00:41:49 2011, 美东)
有的基督徒认为我们的祖先是没有指望,没法得救的。
但是我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我们的先祖有敬畏上帝的传统。
有的反基则认为我们的祖先是无神论者,关于上帝的信仰是外来的迷信。
但是我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我们的先祖有敬畏上帝的传统。
或者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祖先的信仰与基督教不同,
但是我们无法否认他们敬畏上帝的传统。
或者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祖先的信仰夹杂着迷信成分,
但是我们无法否认他们敬畏上帝的传统。
或者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祖先的信仰过于简单朴素,
但是我们无法否认他们敬畏上帝的传统。
请看:
http://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2086&tid=1306894&tyid=G
尚書-白話譯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說命(中)-上帝託夢給高宗2A
天無形體…無所不聞…無所不見
說命(中...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6791
44
上回你们讨论什么结果?拿出有耶稣这么个人的历史证据了么?
仓颉的历史文献见《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D*****r
发帖数: 6791
45
上回你们讨论什么结果?拿出有耶稣这么个人的历史证据了么?
仓颉的历史文献见《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l*****a
发帖数: 38403
4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答小草问——何为神州
李欣磬
小 草问:问你,为啥中国叫神州?
李欣磬答:中国为什么叫神州,这个问题包含两个含义。
第一,“神”是什么意思,神在这里不是神明不是神仙而是具有高等文明精神之意
。“神”在中国古代的用法是形容词和虚词, 如果当名词用必须要和名词同用。《说
文解字》: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第二,“州”,水中可居曰州,周绕其旁,
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诗》曰:“在河之州。”一曰州,
疇也。各畴其土而生之。
神州——中原地区。 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王丞相 愀然变色曰
:‘当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 楚 囚相对!’”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
邦衡待制赴新州》词:“梦绕神州路,悵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金 刘昂霄
《题裕之家山图》诗:“万里神州刼火餘,九原 夷甫 有餘辜。”
神州——京都。《文选·左思<咏史诗>》:“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吕向
注:“神州,京都也。” 唐王勃《秋晚入洛于毕公宅别道王宴序》:“山人卖药,忽
至神州,惊帝室之威灵,伟皇居之壮丽。”
神州——中国的别称。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6383
4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问基督徒一个问题

相同之处只有一个 “七”字,其他一概不同。
老七的名字也带个七,难道也说明了上帝7日造物?

伊甸园等于淮南子说的天下?
再说了一个流玛瑙,一个和药。



既然承认采石补天,那女娲造人也得承认了吧。
你这个东西太牵强了。
就算是两边说得是一个事, 为什么不是基督教后来越来越偏离事实呢?为什么一定是
中国人越来越偏呢?你倒是说说看。
很可能是犹太人只知道一点道得皮毛,然后又借鉴了苏美尔人得神话,就编出来那些故
事,后来西方科技强大起来,国力强盛,然后就把这套故事带来了。又让一些对自己老
祖宗对自己文化没有信心的人好像找到祖宗了。
l*******s
发帖数: 1258
48
“我们是凭着已证明的内容,作为证据,相信其它不能证明的部分也是可信的。“
--咱不说《封神榜》了,说点别的。
--《淮南子》、《太平御览》、《尚书》、《礼记》这几本书里面被证实属实的内容,
十之八九,这个是现代文献学历史学文学界的共识,你可以去查相关论文,相关论述卷
帙浩繁汗牛充栋。
--按照你的逻辑,我们凭着这些书中已证明的内容,作为证据,相信其它不能证明的东
西也是信的。这几本书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记载了女娲造世造人,是惟一的神,
是最早的神。
所以说,其实这个万能的存在应该是女娲。
”这里还是要回到之前强调的大前提,属灵的事在属灵的范畴找答案。既然所有的属灵教
训都不能被证明,那么我们相信证据最多的,并且可以解释其它教训的那个教训是真理
。这就是信心。”
--那咱就回到这个大前提,只在属灵的事找答案。难道女娲不是属灵的事?不在属灵的
范畴。
--退一百万步讲,即便我们应该按照你说的“大前提”在属灵的范畴找答案,那么这个
所谓的“大前提”也是有问题的。如果你说的“大前提”是逻辑学里的大前提,那么,
你又在用人类的逻辑认知体系来探讨上帝的存在。如果你说的“大前提”不是逻辑学里
的...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607
49
这个就和用手机比较自然规律是一类的问题了。《淮南子》、《太平御览》、《尚书》
、《礼记》这些里面有没有关于自然规律的记载,并且是当时人类文明不可能了解的知
识?有没有类似于圣经的预言体系,并且其中的超过90%的预言都找到历史事件的印证
?我不敢完全说他们属灵的内容完全没有,因为我没研究过。但是还是回到之前提过的
。属灵教训很多,哪一个更真的问题。一本书有大量的预言被印证的证据,有很多自然
规律被印证的证据;其他书的证据局限在人类文明记载的真实性方面(《圣经》也记载
很多真实历史,也有很多证据。);哪个更可信?我一本书记载人类历史再多,不能说
明这本书有超人智慧介入。《圣经》有清楚的超人智慧介入的证据。哪个更有说服力是
真实的记录属灵的事?一本书如果没有证据说明自己真的是在记录属灵的事,它的内容
再多被证明是对的,我们可以说它记录关于人文历史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相信,如果我
们硬说一个没有属灵真实性证据的书记录的关于属灵的部分的记录是可信的。那么那本
有证据的书更应该信,而那本有证据的书是排它的。
女娲是属灵事。那再强调上段讲的。一本没有证据说明它的成书有超人、超自然介入的
书,它记录的关...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