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发帖数: 2262 | 1
- 也不只是止禅 也可以是观禅
- 这也可以是身念处
- 就是觉知身体怎么动作
观禅,观察身体各种动作时,这时仍可知道好不好吃,只是先不把注意力放在这部份而已
当然,也有人先练止禅,然后才练观禅,也都可以,可能要看个人
- 这分很多层次 其实就是受念处
- 首先是要观察到触与受的分别,然后观察中间的转换过程,
- 然后再仔细观察”受”是甚么,是如何升起消失
- 然后,止观都进步了,能稳定观察不飘移,就会自然观察到"受”的来源,缘起
- 这个过程是随止观的进步,整个自然发生
我说错了,更正,应该是
首先是要观察到触与受的分别
然后再仔细观察”受”是甚么,是如何升起消失
再仔细观察”受”是甚么,是如何升起消失
然后观察中间的转换过程,
另外,我的看法是,”重点”是随着练到何处而定
例如,
只是刚开始练,那重点就是先分辨”触”、”受”
进一层了,重点就是观察”受”是甚么? 也就是观察感受本身
这又像观察”身”一样,观察四大…..黏湿滑冷热…..一大堆
“受”也一大堆……… 真的观察到假的观察到,师父一问你就露馅
这个重点也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重要
"触... 阅读全帖 |
|
i****n 发帖数: 12 | 2 横看成岭侧成峰(中)
——谈《菩提道次第略论》和‘拉萨禅密之诤’
另外,你问的后面这四个问题都很深,涉及的
层面也较广,回答这些问题,只能扼要地说。
首先说明,我所谓佛法解脱的原理不离止观,
是指凡正宗的、上乘的佛教修行方法,其中必含有
和止观同样或者相似的内容--也就是心志念念分
明统一有力(止),以及深信深解、感触感悟五蕴世
间苦空无常无我如梦如幻(观)。不过,这并不意味
所有佛教上乘的修行方法都要顺着经论通说的止观
次第、止观要领修习;进一步说,经论通说的止观
次第与要领对于各个众生而言,也未必就是最善巧
迅捷的解脱法,这不是经论上的佛菩萨、祖师大德
智慧方便不足,而是因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根器,
并且也由于佛法甚深难以言诠,古人说‘五经久远
,圣意难明’约略有这样的意思。这是首先要说明
的。
如果根据经论上通说的止观修习法,四禅根本
定最能引发无漏慧是没错的,理由简单地说,身心
轻安的初禅未到地定,尽管这个层次的止心,已足
以寻伺观察空义,藉由先前所习得的空见,缓慢转
动念头观察日常散乱心无法拣择决断的甚深微细空
义,从而破除潜藏在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颠倒梦想;
不过由于行者止中 |
|
a*******g 发帖数: 867 | 3 净慧:柏林寺禅七开示(二)
http://www.hrzh.org/culture/p/2009-6-11/3831.shtml
本文为净慧长老于1993年11月3~9日在赵县柏林禅寺禅七开示的全文,由明海整理成文。
第一天、学佛的三大纲目
去年本寺举行了第一次禅七法会,今年又到举行禅七的时候了。我们在座的不少人参加
过去年的禅七,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好象这两次法会中间没有时间上的距离,似乎这
两次法会就是接在举行的。也可以这样说:不但这两次禅七法会,还有其它法会,没有
任何时间的距离,即使同佛在灵山会上说法的那种情景、那种因缘,也没有时间的距离
。所以,我们说一次法会的殊胜因缘,往往用“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来形容。我想今
天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在这里共同修学,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事因缘。
这一次禅七法会的人数比去年增加了一倍以上,有一百二十多位居士来参加;地理覆盖
面也比去年广,最远有从新疆来的,南边有上海、杭州来的。大家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参
加共修,这种为道的心、求法的心,使我本人和常住大众都非常感动。只是作为一个主
七的 |
|
h***s 发帖数: 1716 | 4 说说我的观点/猜想.
对于问题1和2, 我猜想, "止"和"观"有相同的神经认知机制, 对应到禅修的实践上, 就
是两者的共同点, 活在当下,或者关注于当下(current moment). 这个有点象是禅修实
践中关于"正念"的核心思想.
对于3, 4, 我不知道.
对于问题5, 这个心到底指什么, 理论上还是模糊的. 这其实和人的"意识"这个概念可
以紧密类比. 意识可以为任何一个普通人所体验和实际知道, 但是没有一个确切的客观
对应. 既然这是个开放的问题, 话就只能说到此. 我相信, 心或者意识, 有对应的神经
学(物质)基础. 不过现在的科学还没有揭示它.
6, 关于"心路历程", 我相信, 现代神经生理/心理学,神经认知学和相关的其他学科已
经给出了线索. 简言概之, 应该就是一系列的外部/内部刺激(input/stimuli), 引发的
反应(output/response, 比如记忆, 联想, 预期, 模式匹配, 概念抽象, 等等), 而这
些输出可以作为反馈刺激, 也可以作为下一级处理的输入刺激, 如此连续不断的发生.
这些个假想, 可以和问题1, 2联系起来, 解释... 阅读全帖 |
|
h***s 发帖数: 1716 | 5 说说我的观点/猜想.
对于问题1和2, 我猜想, "止"和"观"有相同的神经认知机制, 对应到禅修的实践上, 就
是两者的共同点, 活在当下,或者关注于当下(current moment). 这个有点象是禅修实
践中关于"正念"的核心思想.
对于3, 4, 我不知道.
对于问题5, 这个心到底指什么, 理论上还是模糊的. 这其实和人的"意识"这个概念可
以紧密类比. 意识可以为任何一个普通人所体验和实际知道, 但是没有一个确切的客观
对应. 既然这是个开放的问题, 话就只能说到此. 我相信, 心或者意识, 有对应的神经
学(物质)基础. 不过现在的科学还没有揭示它.
6, 关于"心路历程", 我相信, 现代神经生理/心理学,神经认知学和相关的其他学科已
经给出了线索. 简言概之, 应该就是一系列的外部/内部刺激(input/stimuli), 引发的
反应(output/response, 比如记忆, 联想, 预期, 模式匹配, 概念抽象, 等等), 而这
些输出可以作为反馈刺激, 也可以作为下一级处理的输入刺激, 如此连续不断的发生.
这些个假想, 可以和问题1, 2联系起来, 解释... 阅读全帖 |
|
r**m 发帖数: 1825 | 6 有啊,初果是一个名字而已,有修行人没有学过什么理论,虽然证到了,但并不知道这
就是初果。
蒂帕嬷弟子的故事 - 只要两三天
Daw Than Myint 讲述
每天晚上我都带我母亲去寺院,有一天我遇到一位缅甸女士告诉我她带着年幼的孩子在
家里修行。白天她要干活,晚上孩子睡了后她就禅修。两个月内她就证到了初果。
所以我全职教书和同时进修硕士课程的时候就以此为榜样。我早晨四点起床,禅坐到五
点半,去学校待到下午三点半,接着我带我母亲去寺院,然后做作业直到晚上九点。之
后我带着我的狗做行禅一小时,再坐禅一小时直到十一点上床就寝。
同时,在坐公车时,在课堂上,无论何处,我都修习标名作观(心中对每一个感官经验
都标识),两到三周之后,慕宁达(Munindra)让我休 假去禅修。我告诉他根本不可能
从学校请假,他说:“那好,两三天也行。”。于是我就在周四到周日去那儿。由于时
间不多,我决定周四整晚不睡,一直禅坐到周 五。
周五晚上一点左右,我发现有件事“不对劲”。早晨我告诉了母亲和蒂帕嬷所发生的奇
怪事情。她们笑了起来,笑个不停。接着她们告诉我这就是初果,她们非常为我高兴。
===========...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7 至于第二点, 我没有看到帕奥禅师说所有观禅必须有光。帕奥禅师主张先修止禅,再修
观禅。而止禅禅相必须有光;依止禅而修观,也就有光了。<清净道论>也主张止禅的
似相有光。
如果是马哈希尊者的纯观,不一定会有光。这是纯观系统与传统止观系统的不同。不能
说帕奥禅师的「先止后观必然有光」就错。系统不同而已。
和帕奥禅师 ,说明 |
|
S**U 发帖数: 7025 | 8 帕奥尊者在小参时没有更详细的说明,因为帕奥主张得安止定后才修观,观禅支先提升
定力,想入定就能入定,以后修观能够先入定再修观。那次帕奥禅修营只有九天,时间
不足以教完整的观禅,所以以修止禅为主。能入定自在,以后修观就过了无法入安止定
的一大门槛。
清净道论的修行顺序是戒定慧,阿含经说正定指四禅,没有人能根据经论反对得定修观
。马哈希系统主张纯观行者有刹那定,所以符合经论的说法,我认为如此解释合理。帕
奥尊者主张以四禅为基础修观,那是经论明文,佛陀就是入四禅然后观四谛成佛。双方
的差异,不是入安止定然后修观是否正确(双方当然承认佛陀用的方法是正确的),而
是是不是一定要有安止定。 |
|
t******g 发帖数: 17520 | 9 你的意思是不是說 佛陀的品質就是能把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 ?????
---
答: 禅修问题的回答都很简单和实际,都是可以学以致用的,
但是有些琐碎, 尤其是这样已经有答案的问题, 哈哈哈, 我尽量长话短说。
想着佛陀的品质, 是“佛随念”, “佛随念”是什么那, 网上的解释有很多,
抓不抓地住精髓就看个人了, 弄成对佛陀权威的无条件服从, 盲目歌功颂德,
也是很多的。。。更甚者, 是定力强, 能够观想出佛陀形象, 然后和身体合一
这就是“过”太多了。。。
因为佛随想
个人来看就是以心目中对佛陀品质的崇敬而获得修行动力
或使心情平静,这篇文章是阿姜李在1957年的时候对没有禅修基础的居士说的,
当时泰国是佛教国家, 接触佛教的人多, 所以佛的功德品质的概念深入人心, 加以
开发可以积极地安定人心, 所以他提出了这个。。。除了佛岁念, 还有其他随念,
目的都是相同的, 对本人来说, 佛随念的作用没有其他随念,比方说死随念的作用大
,还有慈心禅, 因为相对来说开发的时候比较费力。或许是我对佛的神话光环比较弱。
我遇到的一个人用的观音菩萨,来作为随想的目标, 他说可以让其迅即...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10 你的意思是不是說 佛陀的品質就是能把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 ?????
---
答: 禅修问题的回答都很简单和实际,都是可以学以致用的,
但是有些琐碎, 尤其是这样已经有答案的问题, 哈哈哈, 我尽量长话短说。
想着佛陀的品质, 是“佛随念”, “佛随念”是什么那, 网上的解释有很多,
抓不抓地住精髓就看个人了, 弄成对佛陀权威的无条件服从, 盲目歌功颂德,
也是很多的。。。更甚者, 是定力强, 能够观想出佛陀形象, 然后和身体合一
这就是“过”太多了。。。
因为佛随想
个人来看就是以心目中对佛陀品质的崇敬而获得修行动力
或使心情平静,这篇文章是阿姜李在1957年的时候对没有禅修基础的居士说的,
当时泰国是佛教国家, 接触佛教的人多, 所以佛的功德品质的概念深入人心, 加以
开发可以积极地安定人心, 所以他提出了这个。。。除了佛岁念, 还有其他随念,
目的都是相同的, 对本人来说, 佛随念的作用没有其他随念,比方说死随念的作用大
,还有慈心禅, 因为相对来说开发的时候比较费力。或许是我对佛的神话光环比较弱。
我遇到的一个人用的观音菩萨,来作为随想的目标, 他说可以让其迅即...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阿含道的念佛与禅修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Sep 27 23:19:53 2009, 美东)
可以这样比喻,正念就是你咬了一口苹果,你如实知道它是甜的,你又咬了一口柠檬,
你如实知道它是酸的,无论你咬的是什么,你都能立刻识别出来
注意,这里并不是说正念是给与对象以概念,而是如实识别出对象本身的性质。
这个性质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相,一类是共相。
打坐时身体出现的疼,痛,痒,包括腹部的移动起伏这个叫做自相,它是对象的本身特有的性质。
而共相则是所有的五蕴对象的共同特征。共相只有三个:生灭无常,不圆满并且非实(
苦),非我非我所非主宰非独立非恒常(无我)
在修观刚开始阶段,看到的多是自相,随着五盖的去除,定力的提升,共相将越来越
明显。无常,苦,无我的三共相将使得禅修者建立起观智,直到取证涅槃。
而专注,就是只盯着苹果,不需要管它是苹果,不需要管它是甜是苦,只盯着苹果,时
时刻刻心不离苹果,随着专注的加强,苹果竟然变成了光(禅相出现),然后 |
|
f*******8 发帖数: 3612 | 12 没法绝对判断,但也有法否定一些明显不是的。
最少,一个法师不应该在别人没找到的时候,让人认为自己找到了。
某些法师、导师念一辈子经,你让他修念住,他一点兴趣也没有,
就显然什么都不是。
嘴上说苦集灭道,实际上不过是“少年时即使唱悲歌,也带着欢乐的调”。
老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已。
重点还在自己有心无心,现在看来很多很多人是没那个“一杆子插到底的心劲”,
所以再多说也没什么用。
一杆子插到底,就是念住,剩下的差别只是方法。
(别人无心时自己强行表达,确实是有好为人师的问题。
按说这些事都应该随缘最好。
强行把标杆提得太高,也会挡别人的路。
人家需要的时候就说,不需要的时候就歇着。这是对的。
我的我执主要在这儿)
贴一篇waichi的老文。
============================================
在世明师与名师
佛,乃印度语之音译 = 意译即"在世明师" = 其人己尽了解及实证 最究竟之道足以教导
一切众生.
名师 = 非常有名气之师
谈到明师, 真有些慨叹!
话说小弟某日无意中打开电视, 正好看到某位禅师说法, 这位师父闻名多时, 亦偶有看
到其佛学著...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13 我一直脾气大得很,不是最近才,是最近版上有了很多让我发脾气的借口而已,哈哈。
说密里没有禅的估计没看过这个:
恒河大手印偈颂
Tilopa's Mahamudra Instruction to Naropa in Twenty Eight Verses.
谛洛巴口传那若巴的二十八颂大手印教授
敬礼金刚空行!
Homage to the Eighty Four Mahasiddhas!
Homage to Mahamudra!
Homage to the Vajra Dakini!
敬礼八十四位大成就者!
敬礼大手印!
敬礼金刚空行母!
大手印法虽无表,然于上师具苦行,
具忍具慧那若巴,具种修心如是行。
Mahamudra cannot be taught. But most intelligent Naropa,
Since you have undergone rigorous austerity,
With forbearance in suffering and with devotion to your Guru,
Blessed One, take this secret i...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14 谈到修行,你真正唯一需要的是由诚实与正直开始,无须大费周章。你可能未研究过三
藏,但还是认得出贪、嗔、痴,不是吗?你从哪里学习这些事?必须读三藏或阿毗达磨
才会知道贪、嗔、痴吗?那些事早就存在你的心里,无须去书里找寻它们,佛法就是为
了探索与断除这些事。
让觉知从你的心中自然散发出来,你就会正确地修行。若你想看火车,就去中央车站,
无须沿着北线、南线、东线与西线游遍全程,去看所有的火车。若你想看每辆火车,那
最好在大中央车站等。那是一切火车的终点站。
有些人对我说:「我很想修行,但不知如何做。我不适合研究经典,我老了,记不住东
西。」只要看这里,就在「中央车站」,贪、嗔、痴都在这里生起。只要坐在这里,就
会看见一切生起,就在此修行,因为你就被困在这里。世俗法在此生起,「法」也在此
生起,任何地方都能修行佛法。
很早以前,我因不知如何修行,一直害怕自己修错了,故而四处行脚找寻老师。我经常
从一山到另一山,从这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直到停下来省察为止。现在,我了解我在做
什么。我过去一定很笨,因为当我四处行脚找地方禅修时,并不了解最好的地方就在我
的心里。
一切你想要的禅定,都在你的心里,所以... 阅读全帖 |
|
x****c 发帖数: 25662 | 15 ☆─────────────────────────────────────☆
zx1106 (某人) 于 (Sun Sep 26 01:27:41 2010, 美东) 提到:
摄影作者张望,历时九年深入佛门,与僧侣同吃住,与法师共禅道,将深奥的佛境教义通过摄影艺术的形式传播,以期待给观者一种空灵恬静之禅美享受。
http://hi.baidu.com/%D2%D7%C9%FA%B9%A4%D7%F7%CA%D2/blog/item/5263a71baf72f5fdaf51339c.html
☆─────────────────────────────────────☆
walkingalive (walkingalive) 于 (Sun Sep 26 03:49:37 2010, 美东) 提到:
个人感觉相当好
☆─────────────────────────────────────☆
projective (贪玩的粉丝) 于 (Sun Sep 26 03:52:05 2010, 美东) 提到:
great
☆───────────────────...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16 宝峰禅寺禅修营
2007年6月2日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3X)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等觉者! (三遍)
从今天开始就由我马兴德比库,跟各位同学、各位法师、各位大德一起来学习《清净道
论》,这次马兴德比库很荣幸能够接受我们的大和尚衍真法师邀请来这边,跟大家一起
来学习《清净道论》以及《律藏》关于犍度部分的内容,还将举行一次止观的禅修营。
在这次学习当中,课程我们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清净道论》为主的讲关于戒律的
,也就是《清净道论》里面的前面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品;第二部分是说戒品还有
第二品是说头陀品;之后将会依据《律藏》里面记载,在《巴利律藏》里就是Mahàvag
ga,C??avagga,就是《大品》和《小品》里面,讲到有关于比库、比库尼他们生活的一
些规范,在戒律里面主要涉及到作持的部分,因为戒律基本上可以分为止持与作持,那
么我们在这个课程当中主要会着重讨论作持部分。
那现在我们将要一起来学习《清净道论》,《清净道论》巴利语叫Visuddhi Magga。Vi
suddhi的意思是清净,magga |
|
p******0 发帖数: 200 | 17 http://bookgb.bfnn2.org/books/0427.htm
虚云老和尚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
(1953年2月22日—3月8月)
初七第一日开示(2月22日)
这里的大和尚(苇舫法师)很慈悲,各位班首师傅的办道心切,加以各位大居士慕道情
殷,大家发心来打静七,要虚云来主七。这也可说是一种殊胜因缘,只以我年来患病不
能多讲。世尊说法四十余年,显说密说,言教已有三藏十二部之多,要我来说,也不过
是拾佛祖几句剩话。至于宗门下一法,乃佛末世升座,拈大梵天王所献金檀木花示众,
是时座下人天大众皆不识得,惟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乃曰:‘吾有正法眼藏,涅
槃妙心,实相无相,咐嘱于汝。’此乃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下承当之无上法门,后
人笼统,目之为禅。须知《大般若经》中所举出之禅,有二十余种之多,皆非究竟,惟
宗门下的禅,不立阶级,直下了当,见性成佛之无上禅,有甚打七不打七呢,只因众生
根器日钝,妄念多端,故诸祖特出方便法而摄受之。此宗相继自摩诃迦叶以至如今,有
六七十代了。在唐宋之时,禅风遍天下,何等昌盛。现在衰微已极,惟有金山、高旻、
宝光等处,撑持门户而已。所以现在宗门下的人材甚 |
|
r****n 发帖数: 8253 | 18
亡所必定入流,但入流不一定亡所。入流,即入涅槃之流,它是初果须陀洹的代称。
亡所,实际就是证涅槃,只有涅槃才是真正的能所双亡。而证涅槃,只有入流以上的圣
者才能有。
但是没有证涅槃,不代表不是入流,因为存在慧见涅槃的情况,即通过对五蕴生灭无常
的认识,对苦的彻底认识,进而认识到五蕴存在的熄灭,必定是涅槃,“有之灭,即涅
槃”,因而破除疑惑,破除我见,此时也是入流,这是经典所说的见苦得道。
“诸比丘!见苦者,亦见苦集、亦见苦灭、亦见顺苦灭道”
其实五蕴和涅槃本就是同一的两面,彻底认识了五蕴,也必定洞见涅槃。
要实现涅槃,是有条件的,它大概需要四禅左右的定力(此处的四禅是指毗婆舍那四禅
,绝不是现今佛教或者外道所认为的四禅),乃至禅坐当中贪和嗔的彻底克
服,心高度平衡,无贪,无嗔,然后在此基础上舍弃名色,则识必定灭,于是涅槃被证。
井水喻经那个三果向的圣者,也没有身触涅槃。
尊者殊胜语尊者那罗言:“今当说譬,夫智者以譬得解。如旷野路边有井,无绳、无罐
得取其水。时有行人,热渴所逼,绕井求觅,无绳、无罐,谛观井水,如实知见而不触
身。如是我说有灭则寂灭、涅槃,而自不得漏尽阿罗汉。”
他之所... 阅读全帖 |
|
|
W*********E 发帖数: 197 | 20 “坐脱立亡则不无,先师意尚未梦见在。”公案出處 :
【先师意未梦见在, 在那裏 ?】
由于古代与今时言语隔閤, 再加上一般的文字障, 致使阅读古时禅门公案往往漫无头绪
. 以下这则公案, 如果能明白几个关链字, 便容易明白其所述意旨. 禅友们务请耐心细
看, 就算是不同意白话翻译部份所说, 那便当提升国文程度也是很有意思的,
先师意未梦见在
『天童宏智禅师举: 九峰在石霜作侍者,霜迁化后,众欲请堂中首座接续住持。峰
不肯,乃云: 「待某甲问过,若会先师意,如先师侍奉。」 遂问: 「先师道」: 『休
去歇去,一念万年去,寒灰枯木去,一条白练去。且道: 明什么边事? 』
座云: 『明一色边事』。 峰云: 『恁么,则未会先师意在。』, 座云: 『 尔不肯我
哪? 装香来 ! 』, 座乃焚香云: 「我若不会先师意,香烟起处,脱去不得。」, 言讫
,便坐脱。
峰乃抚其背云: 「坐脱立亡则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宏智禅师〕颂曰: 石霜一
宗亲传九峰,香烟脱去正脉难通,月巢鹤作千年梦,雪屋人迷一色功。坐断十方犹点额
,密移一步看飞龙。… 《宏智禅师广录》卷二. 』
以上就是天童宏智禅师對這則... 阅读全帖 |
|
d**********6 发帖数: 237 | 21 山间的清晨,空气湿润而清新,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那叫爽。
溪声潺潺。小鸟出窝,落在枝头,抖抖翅膀,惬意地叫几声,万物都醒了。
草木欣欣。溪边的灌木叶片上挂满了露珠,被初升的太阳一照,晶莹剔透,尽显精彩。
露珠们互相打量着,越看越得意,原来我们这么美,啊!生命,真奇妙!
有欢喜就有烦恼。有个叫知识渊博的露珠说:“我听人讲,人生如朝露,短暂极了。”
“啊呀!人类好歹还有几十年的生命,可我们正好是那被形容短暂的露珠啊!”有个多
愁善感的露珠一边说着,就一边哭了起来。
有个喜欢较真的露珠很精确地算了一下,悲哀地说:“我们这些享受阳光的露珠只剩下
十八分二十六秒表的生命了。”
露珠们都哭了起来,它们已经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强烈的爱意执著。它们埋怨这个千差
万别的娑婆世界很不公道,于是它们使劲地哭着,把整个身体都哭成了眼泪。然而它们
太渺小了,整个身体都变成眼泪也只有那么一滴,想哭个涕泪横流都做不到。
佛陀在虚空看着这些横生烦恼的露珠众生,心生悲悯,便对它们说:“各位稍安勿躁,
请回头观察自己,你们的身体只是一个众缘和合的暂有假象,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体性存
生,这种自我的感觉只是一个无端的妄想罢了。你...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2449 | 22 禅宗法脉传承
禅宗法脉的传承对于禅宗来说,是重要的一环。第一个到中国来传授禅宗的是西天法灯
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菩提达摩在中国是第一祖,经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
慧能。至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禅宗便是一花开五叶,演变成临济、曹洞、法眼、沩仰、
云门五宗。
禅宗的传承编辑
传承在禅宗来说,也是重要的一环,第一个到中国来传授禅宗的,正是大名顶顶的「菩
提达摩」,菩提达摩是西天法灯第二十八祖,在中国是第一祖。
达摩祖师传慧可大师,慧可大师是第二祖。
慧可大师传僧璨大师,僧璨大师是第三祖。
僧璨大师传道信大师,道信大师是第四祖。
道信大师传弘忍大师,弘忍大师是第五祖。
弘忍大师传慧能大师,慧能大师是第六祖。
而慧能大师之后,便是一花开五叶,演变成五宗,这五宗,就是临济宗,曹洞宗,
法眼宗,沩仰宗,云门宗。 [1]
一花开五叶编辑
这一花开五叶,其次序如下:
六祖慧能传南岳让传马祖传百丈海传沩山佑传仰山寂。
六祖慧能传南岳让传马祖传百丈海传黄茱蘖运传临济玄。
六祖慧能传青原思传石头迁传药山俨传云俨晟传洞山价传云居膺与曹山寂。
六祖慧能传青原思传石头迁传天皇悟传龙潭信传德山鉴传雪峰存传云门偃。... 阅读全帖 |
|
p***l 发帖数: 1391 | 23 17世纪40年代,沙皇俄国入侵黑龙江流域,建立雅克萨等殖民点,到处烧杀抢掠。此时
清朝刚入关,主力部队在长城以南,满洲防务空虚,1647年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只
有130余名驻军。1652年(顺治九年),清朝将军海色率600清兵在1500名赫哲族、达斡
尔族等民众援助下与俄国206名哥萨克人进行乌扎拉村之战,清军武器落后,战术失当
,惨败。1653年(顺治十年),清廷在宁古塔设立昂邦章京,以沙尔虎达为首任章京,
增派300兵力驻防,并联络赫哲族、费雅喀族等被俄国骚扰的原住民共同抗击哥萨克。
但清军火器不足,清朝要求属国朝鲜援助,特别嘱咐要“善使鸟铳”的朝鲜军士。[1]
朝鲜受华夷之辨影响,对清朝很鄙夷,1627年丁卯之役后更是厌恶清朝,1636年丙子胡
乱后被迫成为清朝属国,松锦之战中,清朝就征调朝鲜兵参与。但朝鲜国内反清思想浓
厚,“北伐论”甚嚣尘上。朝鲜孝宗暗中策划“北伐”,并支持中国的“反清复明”运
动。清朝对朝鲜有所察觉,因而发生了六使诘责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清朝征调朝鲜士
兵也有试探朝鲜的意图。
1653年1月底,俄国沙皇阿列克谢一世决定加大侵略黑龙江流域力度,派3000军...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922 | 24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今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面见阿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铜床并铁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阿弥陀佛化身永明延寿大师垂诫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汝等但能消除情念。断绝妄缘
。对世间一切爱欲境界。心如木石相似。直饶未明道眼。自然成就净身。若逢真正导师
。切须勤心亲近。假使参而未彻。学而未成。历在耳根永为道种。世世不落恶趣。生生
不失人身。才出头来。一闻千悟。须信道。真善知识是人中最大因缘。能化众生得见佛
性。深嗟末世诳说一禅。只学虚头。全无实解。步步行有。口口谈空。自不责业力所牵
。更教人拨无因果。便说饮酒食肉不碍菩提。行盗行淫无妨般若。生遭王法。死堕阿鼻
。受得地狱业。消又入畜生饿鬼。百千万劫无有出期。除非一念回光立即翻邪为正。若
不自忏自悔自修。诸佛出来也无救尔处。
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若饮酒如屎尿相似。便可饮酒。若见端正男女如死尸
相似。便可行淫。若见己财如粪土相似。便可偷盗。
饶尔炼得至此田地。亦未可顺汝意在。直待证无量圣身。始可行世间 |
|
h***s 发帖数: 1716 | 25 我理解他说的念力应该是泛指的"止禅"的能力(专注的定力), 慧力是"观禅"的能力(内
观“真实法”的能力).
关于概念法(concept)与真实法(reality), 其实和我们直觉的理解很接近的. "The
Essentials of Insight Meditation Practice--A Pragmatic Approach to Vipassana
" by Ven. Sayadaw Sujiva, 舍弃我禅师著《Mahasi毗婆舍那禅修法要》的附录II里有
很清楚易懂的解释. 下面是这本书的下载连结:
http://mahasi.5d6d.com/viewthread.php?tid=37
其他的四禅八定,近行定,初禅, 我也还不知道. 不过现在知道的理论好象够我用了..
. 哈! |
|
h***s 发帖数: 1716 | 26 我理解他说的念力应该是泛指的"止禅"的能力(专注的定力), 慧力是"观禅"的能力(内
观“真实法”的能力).
关于概念法(concept)与真实法(reality), 其实和我们直觉的理解很接近的. "The
Essentials of Insight Meditation Practice--A Pragmatic Approach to Vipassana
" by Ven. Sayadaw Sujiva, 舍弃我禅师著《Mahasi毗婆舍那禅修法要》的附录II里有
很清楚易懂的解释. 下面是这本书的下载连结:
http://mahasi.5d6d.com/viewthread.php?tid=37
其他的四禅八定,近行定,初禅, 我也还不知道. 不过现在知道的理论好象够我用了..
. 哈! |
|
r*******c 发帖数: 1060 | 27 上半年有好几次机会去密集禅修,都没有去哦。
平时打坐每天一个小时,日常生活中也尽量观照。这半年心情蛮平静的,纠结少了很多
,很多新问题旧问题都能自己想通了,遇到烦恼纠结,能够抽离出来观察观照,而不是
像过去一样沉陷其中。所以,我对禅修能“解脱烦恼”的作用有切身的体会。
理智上,我是知道密集禅修的重要作用的,平时禅修就像煮温吞水一样,总也烧不开的
,所以要平时禅修+密集禅修的搭配。所以我还是祈祷早日参加多参加啦。
间。 |
|
r*******c 发帖数: 1060 | 28 上半年有好几次机会去密集禅修,都没有去哦。
平时打坐每天一个小时,日常生活中也尽量观照。这半年心情蛮平静的,纠结少了很多
,很多新问题旧问题都能自己想通了,遇到烦恼纠结,能够抽离出来观察观照,而不是
像过去一样沉陷其中。所以,我对禅修能“解脱烦恼”的作用有切身的体会。
理智上,我是知道密集禅修的重要作用的,平时禅修就像煮温吞水一样,总也烧不开的
,所以要平时禅修+密集禅修的搭配。所以我还是祈祷早日参加多参加啦。
间。 |
|
W**N 发帖数: 1037 | 29 读印光文钞精华录,见大师分禅净界限,基于根性,可专修亦可兼得。
修禪者,机锋犀利,可否尽断烦恼丝?断后去往何处?!
--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悟彻证,不能超出生死。故沩山
云: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又云:初心从缘,
顿悟自性,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尽。须教渠尽除现业流识。弘辨谓顿悟自性,与
佛同俦。然有无始习气未能顿尽,须假对治,令顺性起用。如人吃饭,不一口便饱。长
沙岑谓天下善知识未证果上涅槃,以功未齐于诸圣故也。所以五祖戒又作东坡,草堂清
复为鲁公。古今宗师,彻悟而未彻证者,类多如此。良由惟仗自力,不求佛加,丝毫惑
业不尽,生死决不能出。净土、则具信愿行三,便可带业往生。一得往生,则永出生死
。悟证者顿登补处,未悟者亦证阿鞞。所以华藏海众,悉愿往生。宗教知识,同生净土
。良由全仗佛力,兼自恳心。故得感应道交,由是速成正觉。为今之计,宜屏除禅录,
专修净业。于一尘不染心中,持万德洪名圣号。或声或默,无杂无间。必使念起于心,
声入乎耳,字字分明,句句不乱。久之久之,自成片段。亲证念佛三昧,自知西方宗风
。是以观音反闻闻自性...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037 | 30 ◎禅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门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宗门语不说破,令
人参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实即无能无所,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离念
灵知者,了无念虑,而洞悉前境也。〗净土者,即信愿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净
土,自性弥陀也。有禅者,即参究力极,念寂情亡,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明心见
性也。有净土者,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禅与净土,唯
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机修须
依教起行,行极证理,使其实有诸己也。二者文虽相似,实大不同。须细参详,不可笼
统。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有信
愿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虽精进,心恋尘境。或求来生生富贵家,享五
欲乐。或求生天,受天福乐。或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宏扬法道,
普利众生者。皆不得名为有净土矣。(正)净土决疑论
http://www.buddhism.com.cn/ygfs/cczl/ygfswc/wcjhl/ygjhx7.htm |
|
W**N 发帖数: 1037 | 31 读印光文钞精华录,见大师分禅净界限,基于根性,可专修亦可兼得。
修禪者,机锋犀利,可否尽断烦恼丝?断后去往何处?!
--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悟彻证,不能超出生死。故沩山
云: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又云:初心从缘,
顿悟自性,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尽。须教渠尽除现业流识。弘辨谓顿悟自性,与
佛同俦。然有无始习气未能顿尽,须假对治,令顺性起用。如人吃饭,不一口便饱。长
沙岑谓天下善知识未证果上涅槃,以功未齐于诸圣故也。所以五祖戒又作东坡,草堂清
复为鲁公。古今宗师,彻悟而未彻证者,类多如此。良由惟仗自力,不求佛加,丝毫惑
业不尽,生死决不能出。净土、则具信愿行三,便可带业往生。一得往生,则永出生死
。悟证者顿登补处,未悟者亦证阿鞞。所以华藏海众,悉愿往生。宗教知识,同生净土
。良由全仗佛力,兼自恳心。故得感应道交,由是速成正觉。为今之计,宜屏除禅录,
专修净业。于一尘不染心中,持万德洪名圣号。或声或默,无杂无间。必使念起于心,
声入乎耳,字字分明,句句不乱。久之久之,自成片段。亲证念佛三昧,自知西方宗风
。是以观音反闻闻自性...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037 | 32 ◎禅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门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宗门语不说破,令
人参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实即无能无所,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离念
灵知者,了无念虑,而洞悉前境也。〗净土者,即信愿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净
土,自性弥陀也。有禅者,即参究力极,念寂情亡,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明心见
性也。有净土者,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禅与净土,唯
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机修须
依教起行,行极证理,使其实有诸己也。二者文虽相似,实大不同。须细参详,不可笼
统。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有信
愿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虽精进,心恋尘境。或求来生生富贵家,享五
欲乐。或求生天,受天福乐。或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宏扬法道,
普利众生者。皆不得名为有净土矣。(正)净土决疑论
http://www.buddhism.com.cn/ygfs/cczl/ygfswc/wcjhl/ygjhx7.htm |
|
t******g 发帖数: 17520 | 33 下面的转贴也提出了正念的的三个心所,
所以这个就是修行的核心之一, 三篇文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不尽相同,
虽然都在讲一个东西。。。初期修行, 正念是多么的重要
==================
转自
智慧之树,不返之流
——观禅的修行与进程
慈济瓦禅师 著
。。。。。。。
多年修行和教学之后,我觉得正念始终在场。正念都是前导,需要存在于每一个作用中
。多修习之后,正念似乎无所不在,经文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圣弟子具足正念,守护根门,能避免杂染,修行清净。避免过患,
修行无过,保持清净,比丘的领域和父家是什么?四念处。」
-增支部第七卷(Aṅguttara Nikāya VII)
「于五根门处,遍布正念之网,精密而细微,可以捉住烦恼,以清明观智消灭之。」
-阿那律尊者(Anuruddha Thera)
「善友入灭,大师已远。如今没有友情能够等同于有正念引导的身守护。」
-阿难长老偈(Ānanda-Thera Gāthā)
「阿难,比丘以自为洲渚,以自为皈依,莫...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34 下面的转贴也提出了正念的的三个心所,
所以这个就是修行的核心之一, 三篇文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不尽相同,
虽然都在讲一个东西。。。初期修行, 正念是多么的重要
==================
转自
智慧之树,不返之流
——观禅的修行与进程
慈济瓦禅师 著
。。。。。。。
多年修行和教学之后,我觉得正念始终在场。正念都是前导,需要存在于每一个作用中
。多修习之后,正念似乎无所不在,经文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圣弟子具足正念,守护根门,能避免杂染,修行清净。避免过患,
修行无过,保持清净,比丘的领域和父家是什么?四念处。」
-增支部第七卷(Aṅguttara Nikāya VII)
「于五根门处,遍布正念之网,精密而细微,可以捉住烦恼,以清明观智消灭之。」
-阿那律尊者(Anuruddha Thera)
「善友入灭,大师已远。如今没有友情能够等同于有正念引导的身守护。」
-阿难长老偈(Ānanda-Thera Gāthā)
「阿难,比丘以自为洲渚,以自为皈依,莫... 阅读全帖 |
|
|
r*****d 发帖数: 922 | 36 张伯端的思想可大致划为三个时期,大约可以以他的三本著作为界:
1、《悟真篇》代表早期的出儒入道,倡道教内丹为中心的三教合一思想;
2、《禅宗诗偈》(即《悟真篇后遗》)代表中期思想,出道入禅,以彻了禅宗性
学为归宿;
3、《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代表晚期的转变,禅道双融,而正式酿成
一种独具特色的内丹学说。
张伯端的内丹学说主张以内丹为修仙途径,而以“性命双修”为其内炼大旨。认为
以人体为鼎炉,以精气为药物,以神为火候,通过内炼,使精气凝聚不散,结成金丹。
同时,他继承陈抟内丹修炼的系统方法,将炼养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即:筑基、炼精化
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张伯端虽然认为道、儒、释 “教虽分三,道乃归一”,但与全真不同,他主张先
修命、后修性,尤其推崇佛教禅宗“明性”境界。《佛祖统记》说他“尝遍参禅门,大
有省发”,他自己亦声称“仆得达磨、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可因一言而悟万法”。
张伯端认为:“老氏以炼养为真,若得其要枢,则立跻圣位;如其未明本性,则犹
滞于幻形”。因此,他将道教炼形气作为修命,以禅宗“明心见性”、“顿悟圆通”释
内丹「炼神返虚」之境为修性,主张:“先以神仙命脉 |
|
W**N 发帖数: 1037 | 37 诗人白居易的一生佛缘,暮年潜修净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4f18960101e26c.html?tj=1
白居易是唐代继杜甫之后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极虔诚的佛教徒,自称香山居士。
白居易,字乐天,山西太原人,公元七七二年正月二十日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县东郭村
,父亲白季庚,母亲陈氏,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识声律,白居易始祖为楚国白胜,
传至秦朝有名将白起,祖父白湟,父亲白季庚及外祖父都是诗人,他自幼勤学苦读,“
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成厚茧)。”
白居易时逢中唐动乱年代,藩镇割据,吐番、回纥入侵,兵荒马乱,民不聊生,骨肉流
散,写有“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悲叹骨肉手足散居五处,只能泪眼对
明月,遥寄思乡情了。唐德宗贞元三年,十六岁的白居易在长安写下了不少好诗传诵一
时,奠定了他在诗坛占据的一席之地,比如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少年时代白居易的才华,他的《长恨歌》、《... 阅读全帖 |
|
r**m 发帖数: 1825 | 38 新皮夹克发表于 4 天前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皮夹克 于 2015-8-28 21:50 编辑
马哈希禅法有三个特点,一个是对象全面,包含六根,这样可以很快看到它们之间的联
系也就是缘起,缘起直接引发无常苦无我,一个是标记,也就是把微细的现象变成粗的
现象,因为不标记这种全面种类的对象初学者就观不过来,第三个是慢也就是把现象放
慢了给你观。这三点是入手的好方法,大幅度提升前期的效率,基本上后期所有观禅的
方法都是一样的,随观无常苦无我缘起而已。当然除了帕奥禅法是去观注疏里发光的那
粒色聚,看过去未来世去了,这是不明白缘起无常苦无我是一体。 |
|
p******n 发帖数: 2449 | 39 三玄三要与修行次第
2017-06-24 09:44
三玄三要与修行次第
作者简介:苏树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元音老人参学。遵元音老人嘱咐,2000年后,
随缘传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门。若人发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
,即可打开本来,见到本性。有缘行者,莫失良机。
临济三玄三要,系统地说明了由“初悟至究竟”的全过程。临济云:
山僧今日见处,与祖佛不别。若第一句中荐得,堪与祖佛为师。若第二句中荐得,堪与
人天为师。若第三句中荐得,自救不了。
僧便问:如何是第一句?
师曰: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按:第一句荐得,堪与祖佛为师。)
曰:如何是第二句?
师曰:妙解岂容无著问,沤和争负截流机。(按:第二句中荐得,堪与人天为师。)
曰:如何是第三句?
师曰: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按:第三句中荐得,自救不了。)
乃曰:大凡演唱宗乘,一句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实,有照有用。汝
等诸人作么生会?师谓僧曰: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狮子,有时一喝
如探罕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汝作么生会?
僧拟议,师便喝。(《五灯会元》卷十一,〈临济义玄禅师...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2449 | 40 三玄三要与修行次第
2017-06-24 09:44
三玄三要与修行次第
作者简介:苏树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元音老人参学。遵元音老人嘱咐,2000年后,
随缘传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门。若人发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
,即可打开本来,见到本性。有缘行者,莫失良机。
临济三玄三要,系统地说明了由“初悟至究竟”的全过程。临济云:
山僧今日见处,与祖佛不别。若第一句中荐得,堪与祖佛为师。若第二句中荐得,堪与
人天为师。若第三句中荐得,自救不了。
僧便问:如何是第一句?
师曰: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按:第一句荐得,堪与祖佛为师。)
曰:如何是第二句?
师曰:妙解岂容无著问,沤和争负截流机。(按:第二句中荐得,堪与人天为师。)
曰:如何是第三句?
师曰: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按:第三句中荐得,自救不了。)
乃曰:大凡演唱宗乘,一句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实,有照有用。汝
等诸人作么生会?师谓僧曰: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狮子,有时一喝
如探罕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汝作么生会?
僧拟议,师便喝。(《五灯会元》卷十一,〈临济义玄禅师...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阿含道的念佛与禅修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28 00:15:07 2009, 美东)
是的,正念根本不需要固定的所缘对象,它的对象是在不断变化流动的。
“随”,“系念”是正念的比较适合的表达。
紧密跟“随”所缘的变化,这是正念。
紧密系住不同的所缘,在当下出现的所缘对象系上“绳子”标志(绳子比喻的是识别禅
所缘的性质),这是正念。
正念不是“一心不乱”,而是“系心不乱”
是的,正念是个移动流动的过程,它和专注是不一样的,专注是静止的。
强迫是一种嗔,它阻碍正念的培养,正念是自自然然的,是不加干涉的,是不带善恶判
断的。是无拣择的觉察。
是,强迫是我见的结果。当错误的认为一直有个我(恒常的我),认为我可以去主宰控
制的时候(主宰的我),于是人会习惯性的去控制。这时正念就失去了。
必须要去清楚,当下的一切仅仅是缘生缘灭,觉知它就足够了。什么都不要做,不必做
,仅仅是觉知觉察,也就是让正念持续不断,这足够了。
以上这些非常有克里希那 |
|
q*c 发帖数: 9453 | 42 刚和 jstar 请教了一下, 越发觉得这家伙真是令人高山仰止。
我看了看 waichi 前面得文章, 和佛经, 我现在估计刚刚明了心向, 能入初禅, 问
题是初禅内部还有次第! 简直就合修仙小说一样。。。。。准备筑基。。。嗯, 先来
练气 10 层。 请问这位英雄, 你代号是几层? 呵呵。
初禅得开始是能置心一处, 巅峰是能心一境性, 下面才有机会认识无二。。。。
心一境性啊。。。最起码得条件也得亡身。。。。这么多年除了昏迷, 我这可是 一秒
钟也不能亡身。。。。也许下周? 也许就是10年。。。
谁言闻道夕死可, 漫漫长路覆大千。
一声叹息啊, 只能慢慢死磕去了。。。 |
|
q*c 发帖数: 9453 | 43 刚和 jstar 请教了一下, 越发觉得这家伙真是令人高山仰止。
我看了看 waichi 前面得文章, 和佛经, 我现在估计刚刚明了心向, 能入初禅, 问
题是初禅内部还有次第! 简直就合修仙小说一样。。。。。准备筑基。。。嗯, 先来
练气 10 层。 请问这位英雄, 你代号是几层? 呵呵。
初禅得开始是能置心一处, 巅峰是能心一境性, 下面才有机会认识无二。。。。
心一境性啊。。。最起码得条件也得亡身。。。。这么多年除了昏迷, 我这可是 一秒
钟也不能亡身。。。。也许下周? 也许就是10年。。。
谁言闻道夕死可, 漫漫长路覆大千。
一声叹息啊, 只能慢慢死磕去了。。。 |
|
c***s 发帖数: 70028 | 44 香港首富李嘉诚被承建商追讨逾3亿港元的官司,却无意中泄露这位现年85岁的大财主,为求安心拜佛,竟斥下巨资在他资助兴建的寺院中,建造一个防子弹、防炸弹的个人禅修室。
李嘉诚建全球次高观音像
据香港媒体8月12日报道,李嘉诚早前捐出10亿港元(1美元约为7.76港元)在大埔新界兴建了一座名为慈山寺的佛寺以及一个全球次高的观音像,但因工程进度等问题与承建商“俊和建筑”发生争执,遭俊和入禀法院追讨逾3亿港元的工程费用。这宗钱债官司却无意中披露,慈山寺内建有高设防私人禅修室,装设防弹门窗,更以电网包围。而由于慈山寺的建材选料刁钻,指定要来自日本、瑞典,高层对工程十分挑剔,改完又改,令成本暴升,工程延误,触发俊和兴讼索偿。
由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担任社长,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担任名誉顾问及主要赞助人的香港正觉莲社,获得政府批准发展慈山寺的计划,该地位于新界大埔的洞梓地区,占地4.67万平方米。当中还包括兴建一座高76米并为全球第二高的户外青铜观音圣像。
具有防弹防爆功能的私人禅修室,位于寺庙最西北方的一幢独立房子,位置隐蔽,外观毫不起眼,然而根据俊和的入禀状,却揭露此小屋内有乾坤。
此屋面向吐... 阅读全帖 |
|
T*******x 发帖数: 8565 | 45
你每天行禅一小时?你在哪里行禅啊?户外?户内?
你上次跟我说行禅,我觉得真是个好方法,虽然我还没有开始做。
不过我一定会做的。
我想象中觉得这个行禅----被人看见的话----挺可笑的。
因为刚开始行禅的时候,我觉得动作应该慢,这样才能关注到每一步。
而这样慢慢地走路,还若有所思状,被人看见多可笑啊。呵呵。 |
|
n****f 发帖数: 905 | 46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者。其人彻悟禅宗,明心见性。又
复深入经藏,备知如来权实法门。而于诸法之中,又复唯以信愿念佛一法,以为自利利
他通途正行。观经上品上生,读诵大乘,解第一义者,即此是也。其人有大智慧,有大
辩才。邪魔外道,闻名丧胆。如虎之戴角,威猛无俦。有来学者,随机说法。应以禅净
双修接者,则以禅净双修接之。应以专修净土接者,则以专修净土接之。无论上中下根
,无一不被其泽,岂非人天导师乎。至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上品。一弹指顷,华
开见佛,证无生忍。最下即证圆教初住。亦有顿超诸位,至等觉者。圆教初住,即能现
身百界作佛。何况此后,位位倍胜,直至第四十一等觉位乎。故曰,来生作佛祖也。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者。其人虽未明心见性,却复决志
求生西方。以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子忆母,志诚念
佛,则感应道交,即蒙摄受。力修定慧者,固得往生。即五逆十恶,临终苦逼,发大惭
愧,称念佛名,或至十声,或止一声,直下命终,亦皆蒙佛化身,接引往生。非万修万
人去乎。然此虽念佛无几,以极其猛烈,故能获此巨益。不得以泛泛悠悠者 |
|
b*******n 发帖数: 1267 | 47 九张机(禅偈)
禅词
本帖最后由 清一子 于 2010-3-29 08:00 编辑
九张机
戒
一张机,本自灵灿有威仪,戒中训戒无实义。何曾分别,境风起灭,性相总如一。
定
二张机,说禅打坐费心机,只需对境心不起。心如明镜,不留不送,真定在随时。
慧
三张机,思闻求道是愚痴,骑驴找驴无真智。精勤戒定,人间文字,烧埋亦真知。
信
四张机,抱着死话不违移,以为便是如来义。虚空粉碎,见得实相,真信必真疑。
愿
五张机,修行莫叹力不足,真愿必具大悲力。心留此地,嘴说彼岸,大愿不自欺。
行
六张机,修行盲目怎的归,真信切原才实际。盯着心灯,更无旁骛,方能路不歧。
随缘
七张机,理虽圆融事难及,随缘二字不容易。贤人过苛,俗人太堕,圣者却如一。
皈依
八张机,终究自在看物齐,圆融理事知实义。虽千人挽,亦吾往矣,弥陀引余归。
悟迷
九张机,亦无解悟亦无迷,圣凡颠倒世间戏。狂客说禅,痴人说道,醒梦有消息。
收藏 分享 00 0 顶 踩 |
|
w**u 发帖数: 311 | 48 是的,另外你的上面的贴子也很正确。
安般吸念中,一般要求只取呼吸的“入出”“长短”为所缘。因为他们属于概念。
如果取“触觉”“温度”为所缘,就变成练观禅了,所以禅师会明确要求你不要拿触觉
来练止禅。
我一般平时日常生活坐姿时,也通过观触点的温度练观禅。但在早上宝贵的一个半小时
,只用安般吸念练止禅。 |
|
r*******c 发帖数: 1060 | 49 哇!原来是这样子的!!!!!喜笑颜开/心花怒放/恍然大悟中(猜测类似法喜的感觉
吧)。。。。。。
我一直好好奇止禅观禅的这些神经生物学的原理,可惜不知道用什么关键词去搜索,太
感谢您的回答了!!!!!
禅修能影响神经原的生长和功能。从细胞亚细胞水平猜,可能是增加了管理某个“概念
“的神经元丛的突触密度和轴树突的生长。
---------------哦,原来是这样子!太好玩了。我一定要耐心持续的刺激其生长,三
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行的。
止禅的专注“觉察”可能使相关神经元的SPIKE更同步,从而引发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合
成新蛋白,形成功能类似的新突触(所以,需要耐心等蛋白合成哦)。细化所缘,能使
“觉察”的作用集中到固定的神经元丛。
---------------哦,原来是这样子。重述:我一定要耐心持续的刺激其生长,等蛋白
合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行的。
原来如此。太好玩了,哈哈。
好吧,虽然我倾向于这些推测,但同时,我会保持开放的心态的。
测,各 |
|
w**u 发帖数: 311 | 50 是的,另外你的上面的贴子也很正确。
安般吸念中,一般要求只取呼吸的“入出”“长短”为所缘。因为他们属于概念。
如果取“触觉”“温度”为所缘,就变成练观禅了,所以禅师会明确要求你不要拿触觉
来练止禅。
我一般平时日常生活坐姿时,也通过观触点的温度练观禅。但在早上宝贵的一个半小时
,只用安般吸念练止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