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科举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x****o
发帖数: 21566
1
来自主题: Joke版 - 我建议中央重开科举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ckhamT1 (奥卡姆剃刀),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TG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人才上升渠道不畅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1 18:09:34 2014, 美东)
尤其是在意识形态和宣传方面,这些年南方系公知猖獗,邪气横行,就是因为我共在这
两个部门没有新鲜血液来填充。一个周小平远远不够,我们迫切需要一支立场坚定,理
论扎实,业务过硬,作风硬朗,敢打敢拼的队伍。
倒不是我国没有人才,只不过上升渠道不通畅,一方面国家需要人才,另一方面很多有
才华的热血青年又感到报国无门。
我建议中央重开科举,一方面能最大范围内招揽人才,另一方面也让草根出身的读书人
有个盼头。中央一旦开恩科,我就回国备考,横下一条心,博个功名,将来也能封妻荫
子,出人头地。
y****g
发帖数: 36950
2
来自主题: Joke版 - 我建议中央重开科举 (转载)

公务员没级别吧?科举中了至少派去做个县官,处级干部啊
z**********e
发帖数: 22064
3
他不是代考代的,而是装屄装的。
他本来考秀才、举人都是第一名,而且早就名满天下,所以去北京考会试,认为自己必
中状元。
你牛屄就牛屄吧,别瞎牛屄啊。
他去拜访一个同乡前辈,那人早年中进士,已经是很大的京官。京官一看大名鼎鼎的小
同乡上门拜访,也很高兴,就拿出几道题目让他做。
明清两朝,秀才举人考的都是八股文,进士考的是策论,类似于时政议论文。
他照着命题写文章,写得很好,那京官看了很高兴。
他在北京,也有很多粉丝,出门的时候后面跟着一大帮。
他就把他根据同乡前辈命题写的文章给这些粉丝,说是请他们“指正”,其实就是在牛
屄,在炫耀。
要命的是,那个京官不知道,自己就在这年被皇帝任命为会试主考官(唐伯虎去拜访他
、他给唐题目时还不是),他也没多想,就把自己给唐的题目出在会试上了。
结果可想而知,有人就给举报了,说主考官给唐伯虎漏题。
这可是砍头的死罪啊,唐伯虎和主考官都赶紧争辩,说给题的时候,主考官还没有任命。
还好,把那些粉丝拿到唐的文章的日子跟皇上任命主考官的日子一对,发现前者早于后
者,说明唐伯虎不知道自己拿的是考题。
但是,主考官明知道自己已经把题目泄出去,还拿这题目考人,完全是失...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对于西方学者来说
天朝能一直保持统一,是一件极为有魅力的事情
值得他们研究
保持统一的原因有很多,楼主说的科举算是其中一个
m***n
发帖数: 12188
5
科举还有AA制
比如熊文灿,四川人,特意跑到贵州冒充贵州籍去考试。
后来居然还有史学家为他的籍贯争论起来。
l**1
发帖数: 1875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发信人: lot1 (花开花落知多少), 信区: Faculty
标 题: Re: 做faculty像出家做和尚还是想考科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30 18:01:22 2013, 美东)
秀才是乡试中的童生,还没有出县城呢!所以中了秀才比如孔乙己,应该是考上个清华
北大复旦科大之类的高中生,
出国拿博士拿教授职位,应该是中举人了。有的助理教授拿到tenure以后欣喜若狂,跟
范进中举应该是一样的心情。
美国科学院院士和中科院院士相当于三甲。
l**1
发帖数: 1875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发信人: lot1 (花开花落知多少), 信区: Faculty
标 题: Re: 做faculty像出家做和尚还是想考科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30 18:01:22 2013, 美东)
秀才是乡试中的童生,还没有出县城呢!所以中了秀才比如孔乙己,应该是考上个清华
北大复旦科大之类的高中生,
出国拿博士拿教授职位,应该是中举人了。有的助理教授拿到tenure以后欣喜若狂,跟
范进中举应该是一样的心情。
美国科学院院士和中科院院士相当于三甲。
S**V
发帖数: 405
8
来自主题: _OurFantasia版 - 为什么不能参加科举?
现代的书法爱好者挺多的,我读中学的时候班上几个毛笔字写的好的同学那字可真是了
不得.到古代书法混个中等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口音问题我们还是直接忽略吧,不然大家都是怪口音,不做文官也不好吧啊.再说如果是
回到1900年,那时候的口音和现在的区别应该比较小了.如果时空门可以自由选择去的时
间,我们可以把两三个致力于科举的放到4-5年前,等大部队过去的时候,那几位仁兄早就
是进士,或者至少举人了.
A*V
发帖数: 3528
9
来自主题: _OurFantasia版 - 为什么不能参加科举?
清朝可以买官,明朝行不? 反正是咱自己玩,口音之类的问题想忽略就忽略吧。展开
以后大家主要各守一摊,你要是准备考科举,我们支持就是了--偷个考卷,传个小
条,雇几个枪手在外面答题,贿赂考官,这些都不成问题。 :)
w********9
发帖数: 8613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江南后来状元多的问题。
刚查到这个。族群、政治或地域人脉的影响就非常明显而且有依据。
“随着战争的平息和军功的减少,众多的满族旗人家族开始参加科举考试,科举功名成
为其入仕的主要途径,如嵩申家族。《清代科举家族》通过对八旗科举家族的履历和其
他史料的分析,考证了江苏、浙江省的进士人数所占比例由清初约35%下降到了清末的
约15%,这主要是因为八旗科举家族在清末的崛起对汉族科举家族形成了冲击。朝廷重
用满族科举家族的倾向也在逐步加强,满族军机大臣中科举出身者不少,如雍正时期的
大学士鄂尔泰、乾隆帝重用的大学士阿桂皆为举人出身,而嘉庆帝时的军机大臣那彦成
,道光帝时的耆英、穆彰阿皆为进士出身。”
http://tangsong.blog.hexun.com/16377378_d.html
评张杰《清代科举家族》
陈小锦
2007-05-17 20:05:41
《清代科举家族》,张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科举是一个争议性很强的话题,涉及面非常广,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方方
面面。自近代学者涉足这一研究领域以来,已有一个多世纪。科举家族研究在上世纪80
年代后有所突破,高质量的论著主要在明清科举望族...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1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4/c_122189314.htm
2011年10月24日 09:06:54 来源: 光明日报
考试场景
殿试录
殿试
试卷
访谈嘉宾:
李弘祺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所讲座教授
刘海峰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陈文新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金惠经 韩国国立Hanbat大学中国语科教授
水上雅晴 日本琉球大学教育学部国语教育讲座准教授
丁克顺 越南《汉喃杂志》副总编辑
主 持 人: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杨 华)
(光明日报 国学版 梁 枢)
时 间:2011年9月24日晚
地 点:武汉大学珞珈山庄
主持人(杨华):各位先生,去年开始,我们就和光明日报国学版共同筹划发起一
个讨论,叫做“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专注于中国文明的独特性。这是一个非常大的
题目。前一段时间,主要就20世纪思想家们在这个问题上给我们留下的思想遗产进行梳
理,这方面的讨论今后仍将继续进行;而同时另外一种讨论正在酝酿开展,就是讨论文
明发展过程中,中国文明所独有的一些侧面,比如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的宗法制度,
中国的礼乐制度,等等。今...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704
12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0/200609/9957.html
一、前言
传统中国县以下的基层权力结构,始终是中外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十分关注的研究对象
。费孝通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即巳注意到“从县衙门到每家大门之间的一般情形”
“是有趣的,同时也是很重要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中国传统中央集权的专
制体制和地方自治的民主体制打交涉的关键。如果不弄明白这个关键,中国传统政治是
无法理解的” 。在中国二千年来的地方政府层级变迁过程中,县级政区是最稳定的一
级基层政区。皇帝任命的地方官员到县级为止。但是,我们不能据此而认为县衙以下处
于一种 “权力真空”状态。事实上,在县衙以下的基层社会,实际存在着三个非正式
的权力系统在运作:其一,是附属于县衙的职业化吏役群体。如清代州县吏役人数,大
县逾千,小县亦多至数百名 。其二,是里甲、保甲等乡级准政权组织中的乡约地保群
体。这一群体每县亦有数十至数百人不等 。其三,是由具有生员以上功名及退休官吏
组成的乡绅群体。据张仲礼研究,19世纪前半期中国士绅总数巳达到100余万 ,平均每
县有六七百名...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2314
13
来自主题: _GoldenrainClub版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7:00 2009), 站内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paladin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6:46 2009), 转信
eBookCN|Txt电子书籍下载 http://www.ebookcn.com
目 录

前言
第一讲 汉代
第二讲 唐代
第三讲 宋代
第四讲 明代
第五讲 清代
总论
钱穆年表
钱穆先生小传
王昆吾: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毕明迩:关于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则我认为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尤其如中国,其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其是儒家的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一只鸡引发的兵变(ZT)
1631年,皇太极率清兵攻辽宁锦州大凌河城,将祖大寿包围于城内。登、莱巡抚孙元化
命令孔有德领八百精锐骑兵从山东沿海出发,去救援锦州。走到今天河北吴桥的时候,
由于实在没有给养了,孔有德的士兵从一个貌似中产的普通人家强行抢走了一只鸡。就
是这么普通的一只鸡,确诱发了一连串让人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原来这个貌似普通的中产人家虽然地位不高,但人家是《东林点将录》内称“浪里白条
”东林党干将之一 王象春的家仆。王象春是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二,官至南京吏部考
功郎,官并不大,但进士出身的人,和孔有德这种没有功名的人,那是天上地下2种人
。在明朝的以科举决定政治地位的体制下,王象春的地位要比也就是领着几千人打仗的
孔有德高的太多,以至于他的家奴的地位,也比提着脑袋为帝国打仗的士兵高的多的多
。偷鸡也要看主人,因为这只鸡,抢鸡的士兵被穿箭游营(仅次于斩首的重刑,应该是
用军棍责打后在耳朵上插箭游街)。这些在辽东已经失去亲人,用生命去保护帝国的士
兵们当然想不通,他们为帝国拼命,结果因为实在没有吃的了去抢一只鸡就遭受如此的
惩罚,他们如何接受的了。于是那些与被穿箭的士兵同伴在夜里回到当初抢鸡的地方,
...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15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3629226
书接上回,上回分析了米帝的国际形势,其国际形势与春秋后期的老霸主晋国颇为相似
。霸权几起几落,在击败秦,楚,齐后霸主地位稳固后,反而因为内部的问题,最终因
为三家分晋自行解体。这一回,我们也来去着重分析霸主内部的问题,看看帝国内部的
体制问题,在帝国后期的一般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
简陋的分割线
1631年,皇太极率清兵攻辽宁锦州大凌河城,将祖大寿包围于城内。登、莱巡抚孙元化
命令孔有德领八百精锐骑兵从山东沿海出发,去救援锦州。走到今天河北吴桥的时候,
由于实在没有给养了,孔有德的士兵从一个貌似中产的普通人家强行抢走了一只鸡。就
是这么普通的一只鸡,确诱发了一连串让人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原来这个貌似普通的中产人家虽然地位不高,但人家是《东林点将录》内称“浪里白条
”东林党干将之一 王象春的家仆。王象春是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二,官至南京吏部考
功郎,官并不大,但进士出身的人,和孔有德这种没有功名的人,那是天上地下2种...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只鸡引发的兵变(ZT)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一只鸡引发的兵变(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5 17:20:06 2011, 美东)
1631年,皇太极率清兵攻辽宁锦州大凌河城,将祖大寿包围于城内。登、莱巡抚孙元化
命令孔有德领八百精锐骑兵从山东沿海出发,去救援锦州。走到今天河北吴桥的时候,
由于实在没有给养了,孔有德的士兵从一个貌似中产的普通人家强行抢走了一只鸡。就
是这么普通的一只鸡,确诱发了一连串让人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原来这个貌似普通的中产人家虽然地位不高,但人家是《东林点将录》内称“浪里白条
”东林党干将之一 王象春的家仆。王象春是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二,官至南京吏部考
功郎,官并不大,但进士出身的人,和孔有德这种没有功名的人,那是天上地下2种人
。在明朝的以科举决定政治地位的体制下,王象春的地位要比也就是领着几千人打仗的
孔有德高的太多,以至于他的家奴的地位,也比提着脑袋为帝国打仗的士兵高的多的多
。偷鸡也要看主人,因为这只鸡,抢鸡的士兵被穿箭游营(仅次于斩首的重刑,应该...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21039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只鸡引发的兵变(ZT)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一只鸡引发的兵变(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5 17:20:06 2011, 美东)
1631年,皇太极率清兵攻辽宁锦州大凌河城,将祖大寿包围于城内。登、莱巡抚孙元化
命令孔有德领八百精锐骑兵从山东沿海出发,去救援锦州。走到今天河北吴桥的时候,
由于实在没有给养了,孔有德的士兵从一个貌似中产的普通人家强行抢走了一只鸡。就
是这么普通的一只鸡,确诱发了一连串让人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原来这个貌似普通的中产人家虽然地位不高,但人家是《东林点将录》内称“浪里白条
”东林党干将之一 王象春的家仆。王象春是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二,官至南京吏部考
功郎,官并不大,但进士出身的人,和孔有德这种没有功名的人,那是天上地下2种人
。在明朝的以科举决定政治地位的体制下,王象春的地位要比也就是领着几千人打仗的
孔有德高的太多,以至于他的家奴的地位,也比提着脑袋为帝国打仗的士兵高的多的多
。偷鸡也要看主人,因为这只鸡,抢鸡的士兵被穿箭游营(仅次于斩首的重刑,应该...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古代甘肃出人才?
说的是江南才子中能够成为人才的比例比别的地方小。因为科举方面江南才子很多,很
好,可是科举出来的才子们,人才却未必比例就高。明朝就更别提了,江南才子把持的
文官集团最后把整个明朝后期搞的一塌糊涂。没说江南人才总数和别的地方比有什么劣
势,而是指科举以八股为主之后,才子的总数大大多于人才的总数,其中人才占比劣势
就大了,而北方和其他地区出的人才总数未必比江南少,可是在科举八股之后在才子中
的占比就很大了。说元朝种族歧视,好像明朝开始的时候文官集团没有地域歧视似的。
最后不分南北榜事情还不知道闹到多大。可是科举中举的才子多少,显然和人才多少未
必是正相关,尤其是八股。别把宋代的科举和明代科举相提并论。宋代科举和明代科举
那是两个东西。多谢。元朝朱世杰就算再怎么种族歧视,也成就秒杀北方各色才子了。
另外老大,广东都成江南地区的了?
你搞错了几个观点,一,我没说江南没有人才,二,我没说江南人才不多,我说得是人
才和科举尤其是八股之后的科举人才占才子的比例。事实上明代之后,很多都没有经过
八股,或者八股科举方面成就不突出的人,成为人才的那群人比例更大。所以,科举,
尤其是八股科举之后,人才和参加... 阅读全帖
a********k
发帖数: 32
19
http://www.theamericanconservative.com/articles/chinese-social-
社会达尔文主义如何造就了现代中国
“中原国家”的千年任人唯贤
作者:Ron Unz
邓小平于1978年启动改革以来,30年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经济规模以人类历史上最快
的速度翻了40倍,目前蓄势待发,即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十亿华人在
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将自己的经济生活从用牛耕作、骑车出行,提升到汽车即将普遍
走入千家万户。
中国人的学业成就也同样惊人。根据2009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的测试结果,上海(总人口1500万的
大都市)学生雄踞全球之冠。1 中国其余地区的PISA结果显示,那些地区的学生的优异
表现也相差无几,中国广大农村数以亿计的学生(大多出自年收入低于2000美元的农民
家庭)的平均成绩足以与欧洲最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瑞士)的学生相匹敌,甚或
超过,与美国比较更是远远胜出。2
在上一代,邻近中国的多个小型华人国家或地区(比... 阅读全帖
V****n
发帖数: 651
20
http://www.theamericanconservative.com/articles/how-social-darw
邓小平于1978年启动改革以来,30年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经济规模以人类历史上最快
的速度翻了40倍,目前蓄势待发,即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十亿华人在
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将自己的经济生活从用牛耕作、骑车出行,提升到汽车即将普遍
走入千家万户。
中国人的学业成就也同样惊人。根据2009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的测试结果,上海(总人口1500万的
大都市)学生雄踞全球之冠。1 中国其余地区的PISA结果显示,那些地区的学生的优异
表现也相差无几,中国广大农村数以亿计的学生(大多出自年收入低于2000美元的农民
家庭)的平均成绩足以与欧洲最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瑞士)的学生相匹敌,甚或
超过,与美国比较更是远远胜出。2
在上一代,邻近中国的多个小型华人国家或地区(比如台湾、香港、新加坡)也取得了
类似的经济和技术成就。而在以白人为主导的国家(如美国... 阅读全帖
o**n
发帖数: 2130
21
热衷于科举是费拉民族的显著特征,从历史上来看,没有一个文化发达,科学昌明的国
家是以科举来立国的,而科举本身实际上和博彩的性质一般,通过给人以事先许诺的幻
想,来刺激更多的民众参与赌博。再这种前提下,无论考试名额如何扩大,总是会导致
参与赌博人口的增加和更为激烈和下做的竞争。小黄人是最明显的科举受害者。
科举不会产生科学,工业社会/近代大学教育,本质上都是中世纪行会制度的产物,行
会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产生的荣誉感,促使工匠们精益求精,发展技术。科举的本质
是鼓励人人相斗,世代为敌,唯个人利益。同时由于科举制度的套路性,衍生出各种短
期的速成的与知识本身无关的行为。依赖于大型团队协作,和长期积累的社会制度/科
学技术也因此而失去了产生的可能。最重的后果就是一切像粗鄙简单的实用主义退化,
造成今天中国的现状。科举通过抽取各个行业中的“贤能之士”的同时,也剥夺了剩余
人员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导致整个社会风气热衷于钻营“知识”,鄙视劳动伦理。
科举所培养的是“吏”,只适与各行各业打杂,没有任何创造能力。而吏治社会腐败程
度最高。科举作为一种赌博行为,参与者往往把自己家族前途以及婚姻都押在上面,... 阅读全帖
o**n
发帖数: 2130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zin (ozi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以分数论决定大学录取为什么是错误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28 10:25:02 2018, 美东)
热衷于科举是费拉民族的显著特征,从历史上来看,没有一个文化发达,科学昌明的国
家是以科举来立国的,而科举本身实际上和博彩的性质一般,通过给人以事先许诺的幻
想,来刺激更多的民众参与赌博。再这种前提下,无论考试名额如何扩大,总是会导致
参与赌博人口的增加和更为激烈和下做的竞争。小黄人是最明显的科举受害者。
科举不会产生科学,工业社会/近代大学教育,本质上都是中世纪行会制度的产物,行
会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产生的荣誉感,促使工匠们精益求精,发展技术。科举的本质
是鼓励人人相斗,世代为敌,唯个人利益。同时由于科举制度的套路性,衍生出各种短
期的速成的与知识本身无关的行为。依赖于大型团队协作,和长期积累的社会制度/科
学技术也因此而失去了产生的可能。最重的后果就是一切像粗鄙简单的实用主义退化,
造成今天中国的现状。科举通过抽取各个行业中的“贤能之...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2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floor10(10楼), 信区: Thoughts
标题: 再谈古代科举制度的优劣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Sat Sep 16 19:08:45 2017,GMT)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究竟是好是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我个人觉得科举制度形
式上是好的,实质上却有很大的缺陷。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科举制度也
是其中之一。
科举制度自隋朝初步形成,到清朝灭绝。其中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时间。如果科举制度
没有存在的合理性,它不可能维持这么久的时间。它在形式上,保证了寒门子弟有晋升
为官员的可能性,使得古代的读书人有了改变地位和命运的机会,还可以促进他们学习
书本,报效朝廷和治理天下的抱负。
这种形式上的公平,使读书人有了奋斗的动力,使封建制度的稳定也得到了保障。读书
人有了登上仕途的渠道,就势必会减少造反和消沉的可能性。而且读书人的命运被牢牢
的拴在科举制度之上,一辈子围绕它转,一百多岁了还要考进士,这些现象都是对统治
阶级有利的事情。国家通过科举选取人才的同时,顺带分一杯羹给读书人。使得他们的
命运与皇权兴衰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都是科举带来的好处。
但是科举制度... 阅读全帖
c****x
发帖数: 6601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周孝正:如何面对高风险的社会
周孝正:如何面对高风险的社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tz0Y3VknCI&t=86m16s
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节日快乐。
青年节92周年,今天晚上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著名的社会学家,来自人民大学的博士
生导师,周孝正教授。
周孝正是我们国家非常有名的学者,我们看到周教授可能更多是他的论著,他的学术论
文,见到他的学术风采,我们还在电视媒体上,看到周教授做为主讲嘉宾,参与了一些
热点问题的访谈,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也非常荣幸地邀请了周孝正
给我们做讲座。
讲座开始
一.世界级的风险
周孝正:
今天,我就借这个机会,我从社会学的角度,讲讲如何面对现代这个高风险的社会,传
统社会也有风险,风险大家也都知道,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
那么“现代高风险”这个概念,是吉登斯提出来的,吉登斯是目前世界上顶级的社会学
家之一,他是伦敦大学经济学院的院长,现在已经退休。
现代高风险,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全球的风险是什么,核子大战么?不是,因为美国
和前苏联,都搞了上万件核武器,叫做第二次打击,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你先下
手,把我的... 阅读全帖
c****x
发帖数: 6601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ccpwx (暱稱太短),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周孝正:如何面对高风险的社会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11 00:47:17 2018, 美东)
周孝正:如何面对高风险的社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tz0Y3VknCI&t=86m16s
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节日快乐。
青年节92周年,今天晚上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著名的社会学家,来自人民大学的博士
生导师,周孝正教授。
周孝正是我们国家非常有名的学者,我们看到周教授可能更多是他的论著,他的学术论
文,见到他的学术风采,我们还在电视媒体上,看到周教授做为主讲嘉宾,参与了一些
热点问题的访谈,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也非常荣幸地邀请了周孝正
给我们做讲座。
讲座开始
一.世界级的风险
周孝正:
今天,我就借这个机会,我从社会学的角度,讲讲如何面对现代这个高风险的社会,传
统社会也有风险,风险大家也都知道,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
那么“现代高风险”这个概念,是吉登斯提出... 阅读全帖
s****7
发帖数: 2507
26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
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
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因为:第
一,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第二,要巩固统治
,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第三,全国统一,封
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这样
,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隋
文帝正式废“九品中正制”。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进
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
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
(二)科举的科目
科举与以往的选士制度有承袭关系,但又有重大区别。最突出的区别是,以往的察举和
九品中正制都是以主管官员的推荐作为选士的关键,所以又统称荐举;而科举则是以统
一考试的成绩作为选士的基本依据,所以考试是科举的核心。
唐代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两类。常科是固定时间举行的...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27
摘 要: 中国传统数学曾一度辉煌,呈现出鲜明的“东方数学”色彩,而且其对于世界
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到了明代却逐步走向衰落。作者从社会、教育
制度和数学自身发展条件的缺陷等方面展开叙述,分析中国明代数学衰落的原因,特别
从当时中国明代的教育制度致使数学衰落的几方面原因来阐述它给当今中学数学教育的
启示。
关键词: 中国明代数学 衰落 原因 启示
作为古代文明发源地区之一,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3―13世
纪,中国持续发展着,特别是从汉代到13世纪,数学研究从未间断,宋、元年间,数学
发展盛况空前;在金元之际可以说是达到了全盛时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全
盛时期之后,中国传统数学骤转衰落,整个明代不仅没有再产生出能与《算术九章》、
《四元玉监》相媲美的数学杰作,而且至清朝中期以前这样一些数学的精髓,竟失传,
无人通晓。明初开始长达三百余年的时期内,除了珠算的发展及与之相关的著作(如陈
大位《算法统宗》,1592)外,中国传统数学研究没有其他重要创作,数学的一般论著
也是凤毛麟角,中国传统数学出现了明显的衰退现象,几乎是处于停滞状态。至于衰退
或中断的... 阅读全帖
s****7
发帖数: 2507
28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
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
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因为:第
一,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第二,要巩固统治
,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第三,全国统一,封
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这样
,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隋
文帝正式废“九品中正制”。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进
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
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
(二)科举的科目
科举与以往的选士制度有承袭关系,但又有重大区别。最突出的区别是,以往的察举和
九品中正制都是以主管官员的推荐作为选士的关键,所以又统称荐举;而科举则是以统
一考试的成绩作为选士的基本依据,所以考试是科举的核心。
唐代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两类。常科是固定时间举行...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9
http://hx.cnd.org/?p=113854
—中国贪官衍生机制分析
罗慰年
以德不能治国
清华大学外籍教授贝淡宁的《中国模式》新书,在海内外掀起一阵涟漪。“美国之音”
予以高度重视,又是讨论,又是采访。中国新锐媒体“南风窗”也给予版面,让他畅谈
“中国贤能政治的未来”。贝淡宁胆子不小,在书里公然建议中国共产党改名。贝淡宁
希望中国共产党改个什么名字呢?他认为,中国共产党代表的精英集团领导中国“贤能
政治”(Meritocracy),因此,不妨把中国共产党的名称改为“中国贤能联盟”。
要共产党改名的想法,基于他对共产党的“贤能政治”(Meritocracy)的判断。什么
是“贤能政治”?“贤能政治”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是《礼记》“天下为公”的政
治理想;第二,是“选贤与能”,选拔道德优秀的领导实现天下为公的理想。贝淡宁把
Meritocracy翻译成“贤能”而不是“精英”。精英可能有能力但是没有道德;贤能则
强调官员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贤能政治”的标准是:热情(Passion)、美德(
Merit)、责任(Responsibility)。“贤能政治最重要的是能力和道德。”... 阅读全帖
P**5
发帖数: 7467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元璋缘何下令杀光山东人
《山东师范大学》 2013年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明清胶东望族与基层社会
董文强
【摘要】:明清胶东望族中有部分是外来移民发展起来的。这些移民望族多传说着自
己先祖是洪武二年从小云南迁移而来,家谱等家族文献中的记载也如是记载。小云南在
哪里,成为了一个历史性问题。本文通过以历史记忆和文献资料的互证的方法,分析认
为小云南不仅仅是一个历史记忆,它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理区域的俗称,指的云南祥云
县。洪武二年(1369),云南虽然没有纳入明朝版图,但其人口移居到胶东的可能性很
大。至于胶东望族缘何称始祖是洪武二年迁移到胶东的?本文通过逐步解构洪武二年(
1369)云南的历史,分析认为洪武二年,即1369年,小云南地区的人口因为逃避战乱而
迁居到明朝控制地区。洪武二年是一个始迁时间,在小云南与明控制区的纪年称谓不同
,因为之后小云南移民一直生活在明朝纪年法则的环境中,对其从小云南到明朝控制区
时的时间记忆名称就更容易倾向于“洪武二年”。故洪武二年(1369),胶东望族的始
祖从小云南移居当地的可能性很高,而不是简单的附会永乐年间的云南移民。 元末明
初移民到胶东的人口逐渐融入到当地基层社会中去...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31
甘阳:穿透中国灵魂看西方精神
发信站: 燕南社区 http://bbs.yannan.cn
编者按: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北大演讲时, 也曾谈到应该如何认识中国 :如何和深刻全
面的认识中国。基于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渺小的个人见识在如此庞大的文明面前
无从下手,非常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状况:每个人都认为中国是这个样,而其实他们的
感知之间的差异却极其明显。
如何认识中国,基辛格博士个人认为:这的确是个挑战 !
面对和平与发展,东西方的需要了解,需要应对这个挑战
100多年来实际上我们都是用西方的视角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也是西方的。中国人从
20世纪以来,当我们说“中国是这样这样”时,实际总是隐含着“西方是那样那样”的
看法。20世纪以来,所有谈论中国其实都是在做这类比较。
历史惯性与时代步伐
从时代的连续性着眼,我们不应该把改革25年来的成就与过去的时代对立起来,而是要
作为一个历史连续来思考,我认为我们需要摆脱那种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把改革的25
年完全孤立起来,把它与前面的中国历史对立起来,同样,我们也不应该把现代中国与
中国的历史文明传统对立起来,而是要看传统中国与现代... 阅读全帖
U*E
发帖数: 3620
32
甘阳:穿透中国灵魂看西方精神
发信站: 燕南社区 http://bbs.yannan.cn
编者按: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北大演讲时, 也曾谈到应该如何认识中国 :如何和深刻全
面的认识中国。基于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渺小的个人见识在如此庞大的文明面前
无从下手,非常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状况:每个人都认为中国是这个样,而其实他们的
感知之间的差异却极其明显。
如何认识中国,基辛格博士个人认为:这的确是个挑战 !
面对和平与发展,东西方的需要了解,需要应对这个挑战
100多年来实际上我们都是用西方的视角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也是西方的。中国人从
20世纪以来,当我们说“中国是这样这样”时,实际总是隐含着“西方是那样那样”的
看法。20世纪以来,所有谈论中国其实都是在做这类比较。
历史惯性与时代步伐
从时代的连续性着眼,我们不应该把改革25年来的成就与过去的时代对立起来,而是要
作为一个历史连续来思考,我认为我们需要摆脱那种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把改革的25
年完全孤立起来,把它与前面的中国历史对立起来,同样,我们也不应该把现代中国与
中国的历史文明传统对立起来,而是要看传统中国与现代... 阅读全帖
f*****n
发帖数: 12752
33
先看维基关于科举: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在乡试及会试皆以四书的内容命题,要求考生以古人的语气阐述经义
,“代圣人立言”,用八股文作答。八股文有很多格式上的要求,极为讲究形式。只有
到了科举最后一关,用以决定名次的殿试,才会改为考时务策问。但是考生答策的内容
很多时都并不重要,清朝便惯以试卷的书法高下,取定殿试名次的高低。
热衷科举的人只识四书五经,其他以外的知识,统统都成了“杂学”,很多读书人都是
一概不通。讽刺科举的小说《儒林外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进士出身的山东学道范进
的幕宾对范进讲了个笑话,说有一个四川学差在上任前其老师说:“四川如苏轼(苏东
坡)的文章,是该考六等的了。”该学差后来向老师汇报,他在四川三年,查不到苏轼
来应考。范进不知谁是苏轼,答道“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
而就算是对四书五经的内容,科举亦只要求因循前人的思想,以华丽词藻作出合乎格式
的漂亮文章,近乎文字游戏;不能有独立思考、创新见解。考生的实际见识和才学在八
股文的要求下反而被忽略。不少考生索性舍四书五经,专门钻研为应付考试而设,称为
“帖括”的八股文范文选刻本。当时一些人称八股文为“敲门砖”,意即考取...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226
34
中国科考制度延续一千多年,其产生的影响是极为重大而深远的,不管是利是弊,而且
不仅仅是对中国,对欧美国家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5月5日,历史学者、南京信息工
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倪方六表示,早在100年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先生即点破了—— 现在各国的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
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的。孙中山说的这话是有根据的,并非臆断。
英国对此兴趣最盛申请考试招聘官员
5日,历史学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倪方六介绍,在14世纪,欧
洲来华人士便将中国自隋唐以来实行的通过科举,即统一考试的选拔人才模式,向本国
做了详细介绍和推荐。其中,英国人对此最有兴趣,“英国当时的学术界和开明官员,
力主仿效中国文官取仕手段,机会均等,公开考试。1853年,英国王室任命查理·特罗
维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两位爵士,负责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和方案草拟。后他们向国
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中的主要观点就是建议学习、实
行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公开、竞争性的考试手段来招聘官员。”
影响了全球用人观可与四大发明媲美
据倪方六介绍,两爵士的...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古代甘肃出人才?
南北分榜当时是有典故的,当时的主考从是否偏帮南方人方面没什么说的,是属于秉公
主考。以文录取,可是问到为什么北方当时不如南方,当时的主考自己都说,因为北方
在唐以后不断战乱和被胡人统治。因为百姓困顿所以学习的条件不足,可是就算如此,
也依然只是为了自己心中公正的以文取材,而去选中举的文章。可是这样一来自然造成
两地差距更大,孔子有说有教无类。如果真的心怀天下,没有歧视,那么也就谈不上那
么注重以文取材这个说法。事实上,主考自己都清楚,不是北方人本身素质不如南方,
而是实际条件造成的。即便如此,文官集团当时也没有因为全国的局面去考虑而酌情去
提升北方学习受教育的条件,反而是要加大南北差距。建文年间更是如此,南方文官集
团直接就开始撺掇建文减免江南赋税,并且是以公平这种名义来进言的。这本身就是自
我立场带来的一种偏见罢了。
至于说“参加科举的人我更多是看中他的政治上的能力,这不是科举选拨人才的主要目
的么?”
我真没看出来八股之后的科举选拔出来的有啥政治能力,说实在的,我更相信科举出来
的所谓政治人才,是人家本身的能力,和科举没啥关系。即便不走科举,这些人照样是
人才。而且八股之后科举那些...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95
36
温世霖及其教育世家(上)
高成鸢
小引
温世霖,天津宜兴埠镇人,开北方女校先河,作为首次全国学运领袖,被流放新疆而
备受举国注目。他曾影响过张伯苓、李大钊的人生道路。
他的多彩人生后来转趋黯淡,以至几被遗忘。这全因他痛心于国事日非,壮年愤而退
出政坛。
大户人家的生命在于“家业”。温家创办的普育女校与南开学校可谓形同兄妹。普育
的特殊,在于学校的家族性;温姓“教育世家”的值得注意,在于其事业和精神是转而
由同族晚辈传承的。
地域背景:津郊古镇宜兴埠与老城厢风气相应
温世霖的生平和他一家的事业,是从天津北郊的古镇宜兴埠开始的。
“宜兴埠”这个名称,传说跟江南名城宜兴有关。700多年前的元朝初年,当时的上海
总管奉朝廷之命,漕运粮食到直沽,一批宜兴籍的船工最早在这里搭棚聚居。宜兴埠镇
的历史比天津建城还要古老。明成祖2年(1406年)朝廷遣发一批山西移民到这里居住
,这只比天津筑城建“卫”晚两年。都知道老城厢是天津文化形成的核心,而想不到有
个古镇历来就跟老城厢两相呼应,它就是宜兴埠。
天津人以性格直率豪爽闻名,用古语来说就是“任侠好义”。研究天津史的学者公认
,早期天津的民风“尚武”,明... 阅读全帖
k**a
发帖数: 1181
37
你不要诬蔑中国人。
中国自古有科举,科举制度领先世界一两千年,是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正是有了严格
公正的科举制度,才让“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给了老百姓一线翻身的
希望。历朝历代,对维持科举规则,都极端重视。科举给国家输送人才,给人民社会流
动的渠道,是维持中国社会健康流动的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如果这个制度受到破坏,统
治阶级就要丧尽民心。所以考场舞弊,考官是要杀头的。不是说没有科举腐败,而是说
科举腐败在价值上原则上,历来是受到严厉谴责和惩罚的。科举混乱腐败,惩治不力,
常常被视作一个王朝没落的象征。
二战结束后,东亚各国不约而同恢复了高考科举。现在中国的教育腐败不公,是历史的
倒退。
w*******e
发帖数: 15912
38
新闻来源: 南周知道 于 2017-07-03
南宋是南北方状元人数置换的分水岭。南宋的政治重心南移与农业重心再一次重合
,使得南方的马斯洛需求层次进一步向高处走。
“知道”跟你谈谈,南方状元为何多于北方?
高考季谈状元是常态。如今的高考状元,本质上跟古代的状元性质已完全不同了。
古代状元的地域性分布十分明显,具体表现是由唐及清,状元和进士数量逐步呈现南多
北少的趋势。换言之,南方学霸多过北方在古代是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南方比北方多呢?这是一个吃的问题。
“天命所在地”的北方
老管早在战国就告诉世人,仓库有了粮,身上有了衣服,才会去考虑礼节和道德,
这跟现代的马斯洛需求层次不谋而合。科举选拔制度出现之前,由于士族门阀牢牢把持
着社会上升通道,基层人才的流通处于一潭死水状态。然而科举一开,一个地区的富裕
与否,直接影响教育投入的多寡,进而该地区的人才的产生,也就表现出了对前者的强
烈依赖。
西晋之前,无论是政治还是农业和商业经济的重心,都绝对在北方地区。八王之乱
后,黄河流域的世族大家们首次成规模的南迁。北方原有的农业生产技术理念被带到南
方,于是在农业上,南方头一次可以和北方平起平坐了...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9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956486
「我们国家培养一个领导干部比培养一个飞行员的花费要多得多。」干部能力的增强、
水平的提高、经验的积累,很大程度上是以各种社会成本的消耗为代价的。培养不易,
能修不弃。正因如此,唯有阳光重启、正当起复被问责的官员,才算是真正爱护珍惜,
才体现对党和人民的负责,也才能令他们在未来工作中赢得群众心甘情愿的支持。(《
人民日报》:谈问题官员复出)
这是谁要复出了啊……
理解是为了作出预测。
首先要清楚,为什么要培养领导干部,答案很简单,为了壮大我们的势力,维护我们的
利益。在中国古代,最大的利益就是人力资源,争夺人口就是最大的利益,培养领导干
部就是为了打响品牌,吸引别国的人口迁移至我国,什么品牌最重要?安定,和平,有
秩序,有发展前途。有了这个品牌才能招揽人口。因此,政治集团是一个稳定的秩序的
生产商,培养干部就政治集团集团的再生产秩序的过程,而政治集团在再生产能力直接
决定在政治斗争中的胜负问题。与此同时,最大的空头,老天爷专门生产混乱,
disorder。
春秋战国的政治集团的秩序的最终供应商就是国君家族和士...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1028
40
贾宝玉撕扇子冲着谁?
咦?怎么是贾宝玉撕扇子,不是晴雯吗?其实扇子虽然是晴雯撕的,但是那个主意
可是宝玉出的,撕扇子的道理是他讲的,所以说贾宝玉撕扇子也讲得通。
这篇小文就通过分析下他讲的这个道理,探讨一下《红楼梦》的这个第一男主的思
想境界,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去理解宝黛爱情。
你爱这样,我爱那样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宝玉早上出门前因为晴雯跌折了扇
子,斥责了几句,惹恼了她,加上前来劝架的袭人,三个人炒作一团。晚上宝玉吃酒回
来,他是个不记仇的人,知道躺在枕榻上的是晴雯后,又去哄她。晴雯故意说自己慌张
,不是跌了扇子,就是打了盘子,这个话头倒是惹得宝玉一时兴起,发表了一番“爱物
论”。
宝玉笑道:“你爱打(指打盘子)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
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
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欢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
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它出气,这就是爱物了。”

我一直很奇怪,其中两句,“你爱这样,我爱那样”,中...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李白凭什么跪不得?
苏大学士都跪了,李白怎么就跪不得?
一个是词道大宗,一个是诗道首席,苏轼和李白都是震古烁今的大家,两人官场境
遇却不相同,大约都和跪有关。
苏大学士果断给跪了,一辈子都当官,最高礼部尚书(重要正部)。
李白则不给跪、或跪得有问题,所以当官也不安稳,长时间老百姓状态,所谓“斯
人独憔悴”。
且问,苏大学士能跪,你李白怎么就跪不得呢?
孩子没娘说来话长。首先两人的来路不同。
苏轼有个好爹,是同为“唐宋八大家”的苏洵,曾得大文学家、大官欧阳修推荐(
文坛、官场)。有这样的爹,当然家教不会差。而且苏家本身有官宦背景,经济条件也
不错,读书求学完全投得起资。
李白家世模糊,平日自己语焉不详,只是说“陇西布衣、流落楚汉”,想来有什么
难言之隐,甚至有人说他是“罪人之后”。就算不是什么罪人家庭,看来也是借不上大
力的。
所以出身家世方面,两人天生并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这个在古代影响很大。
苏轼是正规科举考试出身。早年他一直在家读书,偶尔交友、附近游学,安稳得很
,直到二十一岁积累得厚实无比,才由父亲带领,跟弟弟一起出去考试...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Jia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FaJia
标 题: 《王权论》王权政治的社会与民众观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 21:03:43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
标 题: 《王权论》王权政治的社会与民众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30 02:00:34 2010, 美东)
兴亡周期律和国强民弱局面之形成(1)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10:36 新浪读书
提要:
当政治试图严密控制社会的时候,实际上是国家锁死了社会;静止僵化的社会反过来又
锁死了国家,即社会结构又制约了政治的作为。在“国家—社会双向锁死”的情况下,
中国社会就会保持在农业文明的状态中,只有量的累积,而没有质的突变。一个试图控
制社会一切的国家,是以牺牲社会发展为代价换取稳定的。它虽免于社会变革对政治的
威胁,却崩溃于社会固... 阅读全帖
t****u
发帖数: 8614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元朝汉化的扫盲贴 (转载)

问题是几个官儿是靠科举上去的,其中汉人又占几个?网上随便搜搜。

元代科举考试,共举行过9次(其间由于伯颜擅权,执意废科,还曾停科两次)。科
举规模,无论就取录人数或进士的地位前途,都和唐、宋相两朝难以相比。元代后期50
多年,科举取士(包括国子监生员会试中选者)共 1200余人,占当时相应时期文职官员
总数的4%。按比例,只相当于唐代和北宋的十分之一强。元行复科举后54年间,可以确
定以科举进身参相者共9人,其进士中官至省部宰臣(包括侍郎)、行省宰相及路总管者
,据目前所知,亦不过六七十人(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上册)。
如上所述,元朝科举制度的规模很小,它对有元一代的既定用人格局,没有产生多
大影响。不过,元朝最先把程朱理学规定为考试取士的标准,"非考亭(朱熹 --引者)之
学"的作品,被当作"邪说"而毁掉(《金华先生文集》卷26)。此后经明代直到晚清改革
科举制度,以理学科士,维持了将近600年。所以,从元代开始,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
文化史上几乎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
社,2001年)。

注意元朝科举分左右榜,左榜汉人进士根本没啥前
z****e
发帖数: 54598
44
甚至更迟一点了
是源平合战之后形成的武士文化
就是直接抄袭唐朝的各种东西
话说为什么唐没有形成武士文化捏?
就没有一个武士或者骑士这种阶级形成呢?
为啥?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科举
中国历史上的文官政治,基本上都可以追溯到科举上去
日本人没有学习中国的宦官和科举
我发现没有学习科举的国家,一般会有一个武士阶级
比如印度的剎帝那,西方的骑士
而且一般这个阶级是世袭的
还而且
这个国家的性会比较放得开
因为读书人喜欢禁锢人性,骑士武士这都是莽夫
就不看重礼仪,喜欢直来直去,到今天
印度,日本和欧洲的性也都比天朝开放
科举之后,中国一方面禁锢人性,开始囚禁妇女
搞缠足之类的,性压抑,读书人就爱搞这个
所以你看,唐初的时候,性是比较开放的
但是随着科举的深入,慢慢的,性就开始压抑
妇女就开始缠足,整个人性就变态了
男人为了追求性的释放,就拼命去读书
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就是性饥渴
科举之前,中国人的性也是相对开放的
这个我估计都不是皇帝是这样,估计下面的人也都是如此
跟今天日本人差不多,科举之后,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读书害死人
z**********e
发帖数: 22064
45
http://hx.cnd.org/?p=119624
中国的历史,分为两个时期:秦以前的夏商周三代和秦以后的“中华帝国”时期。
秦始皇统一后,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就一直在这个帝制的磨道里转圈儿,一
治一乱,分分合合。用毛泽东的话说,是“千年犹行秦政制”。
这种“模式”是怎样形成的?这个体制,中国是怎么进去的?现在,面临再次转型的中
国,怎样才能走出这一“模式”呢?
关于这个“模式”的形成,有过不同的解释。
有人认为是自然环境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处在一个封闭而又广袤的地区。说封闭,因为
它的东边是大海,北边是草原,西边是沙漠,西南和南部是高山。说广袤,因为它又有
足够的生存和活动空间供我们折腾。
在这一环境中,产生了我们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夏
耘冬藏。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我们务实的文明,让我们不用去关心外面的世界。
多数的时候,我们都是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一盈一虚,一治一乱。分久必合,合久
必分。这样的生存环境,形成了我们的性格,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除汉武帝主动
征伐匈奴外,历史上,中国很少出兵国外,最多也就是应属国的要求,去镇压当地的叛...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几何原本传入中国的过程
海森伯在《物理学与哲学》一书中这样说∶“今天,当人们谈到现代物理学时,首
先就想到原子武器. ……并且都心悦诚服地承认物理学对一般政治形势的影响比以往任
何时期都要大.但是,现代物理学的政治方面真的是它的最重要的方面吗?……·每个
工具都带有用来创造它的那种精神. 因为每个国家和政治集团,不管它的地理位置和文
化传统如何,都必须以某种方式关心这种新武器,所以,现代物理学的精神必将渗透到
许多人的心灵之中,并以各种不同方式和老传统联系起来. ”对于某些地区和某种文化
传统,它“将同本地文化的宗教基础和哲学基础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可能引起全新的
、难以预料的发展”. 现代数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恰好证实了这个论断.这一过
程是漫长而且充满冲突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传入中国就是一个例证.
1“几何原本”的传入
欧几里得的《九何原本》是意大利传教士耶苏会士利玛窦(155乞-1610)传入中
国的. 利玛窦曾受教于克拉维乌斯(1537-1612,著名数学家,耶苏会士,曾受教皇格
里高里十三世之命,主持了Grcgory历的制订,完成了主要的计算工作). 根据教皇保
罗二世当时向... 阅读全帖
k**a
发帖数: 1181
47
http://view.news.qq.com/zt2012/sbd/index.htm
北大“干部”子弟比例攀升是真的
干部子弟在高考中胜出的机会大
重点不在权力干扰高考,而是资源向优势群体集中
本次关于“干部子弟上北大”的争论,起源于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在本年第一期
刊出的一篇报告《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
》,有媒体对报告的数据和结论解读为“近年考上北大的干部子弟比例不断攀升,远超
平民阶层”。综合通篇报告来看,其实这个解读并无太大问题。该报告的第一作者、南
京大学历史系讲师梁晨之所以多次称媒体报道是断章取义,主要是因为媒体没有说清楚
“干部”的含义。按报告里的说法,在研究者统计数据做编码时,把有职务和身份的人
都编成了干部,而从干部内部构成情况来看,其实大量的干部是企业干部。因此,梁晨
特意澄清“不能简单认为干部子弟所占比例的增长就表明了行政权力干扰了高考招生”。
梁晨的这番澄清有助于廓清一些误解,不过,人们对北大“干部子弟比例上升”的关注
并不全然集中在怀疑“权力干扰高考招生”,有很多网友已经敏锐地看出,这实际上反
映了教育资源...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8
http://dxw.ifeng.com/shilu/kongfeili/1.shtml
讲堂实录2016-02-16 第277期
孔飞力认为乾隆朝之后中国因为税制等压力问题,中国的帝制已经出现危机,即使没有
后来的鸦片战争和外国入侵,中国的帝制也会崩溃。
孔飞力:美国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历史讲座教授、东亚文明与语言系主任,以研究晚
清以来的中国社会史、政治史著称。
编者按:孔飞力尽管写中国的专著不多,但每本都有极大的影响力,都能引起一番激烈
的争论。本文是他的《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导论。今天读来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凤凰大学问(dxw.ifeng.com)整理发布。转载须联系微信okdemin授权。
孔飞力认为乾隆朝之后中国因为税制等压力问题,体制已经出现危机,即使没有后来的
鸦片战争和外国入侵,中国的帝制也会崩溃。本文着重从中国的官僚体制入手,分析了
税制问题,非正式税收之外的敲诈勒索,大大增加了平民的负担,逼迫他们叛乱。和珅
等贪腐集团表现出层层往下压的“进贡”规则,损害财政和行政。中国的知识精英都希
望走上功名道路,逃避被官府压榨的命运,但其实从明朝以后,他们更多以官僚的幕...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9
是不是最先进的国家制度。 美国的垃圾总统负责制, 民选; 妈的不能更低级了。 现
在美国这个德行, 就算reset后, 上来个牛人一样完蛋。 我先贴出来隋朝制度, 慢
慢看。
隋朝政治制度包括四个方面:中央制度,地方制度,科举制度,法律制度。以下为大家
一一介绍:
中央制度
隋文帝杨坚即位后,首先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废除北周附会《周礼》六官所建立的官
制,代之以新的职官制度:“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
史台、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监,
左右卫、左右武卫等府。”以强化中央集权和恢复汉族王朝官制的传统。尚书、门下、
内史三省制是隋代中央官制的核心。三师、三公虽然地位崇高位居一品但实际上只是荣
誉职务。隋代尚书省的地位很高,《隋书·百官志》说“尚书省,事无不总”,反映了
它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地位与权力。
地方制度
隋代地方上分为州、郡、县三级,后于开皇三年废除郡的行政设置,以州直接统县
,隋炀帝时又改州为郡。隋代州的长官每年年底都要进京述职,称为朝集使。朝廷则派
司隶台官员或别使巡省地方。
科举制度
南北朝时期为了选拔有用...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