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积贫积弱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g****t
发帖数: 31659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问一下王安石变法
没人不让你介绍著作阿.
你尽可介绍更多的"英文原版"大仲马.
但我觉得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自己的见解上或者读后感上.
不能说某某学者说过什么了,所以你们不知道某某学者的都是民科.

内藤是开山前辈,他的学生宫崎市定的影响力不亚于他。
郝若贝最著名的文章不是那篇煤铁的,是他针对何炳棣的宋代士人转型论。从此开始,
基本上美国学者都按照他的理论进行。这裡面可能有种族的因素。
真正重评宋代确实是美国学者开始的。你说的很公允。宋代不是积贫积弱其实不是郝若
贝的看法,从他的前辈柯睿格就开始了。

我好像没有拿李华瑞来当板砖,这个版连介绍一本有意义的著作都不可以吗?
r********o
发帖数: 1789
2
我国那时积贫积弱,现代工业基础薄弱,就算是后来共产党和国民党不还是打不过那时
候的日本,还不是得靠美俄。
就好比德国的强大和元首关系其实不大,本身雄厚的工业技术基础和出色的教育体系积
攒下来的各种人才底子决定了德国的实力。
r********o
发帖数: 1789
3
你说的很有道理,我悲愤地是巴黎和会顾老那一段,国家积贫积弱。。。
54确实大钊和独秀也是有嫌疑,不过还没有64那么明显吧。
维稳才是正道,今天一个政策,明天换个总理,中国哪能有现在的经济进步。
g********e
发帖数: 6425
4
50年代很苦这没有问题,毕竟中国积贫积弱100多年了。但是饿死3000万就扯着蛋了。
还有前面邓轮说不让逃荒,也跟你说的矛盾啊。
你讲讲你家58-60饿死几口人,都是谁?多大年纪?
r********o
发帖数: 1789
5
积贫积弱,德国作为是当时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你敢对德宣战?
l*b
发帖数: 4369
6
我看到的时候17000多人评论吧,只有40个人提出史料有误。
呵呵,不评论。
======================================
1.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评价:大概是秦始皇在阿房宫那边的工作太忙,把这事给忘了吧。
2.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
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个皇帝。
评价: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3.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
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
《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评价:原来唐朝这么差。
4.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
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
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
《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
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 阅读全帖
a****t
发帖数: 1402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形不成南北割据
宋代的横征暴敛,积贫积弱,不是公论?
g*******2
发帖数: 1184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goodegg02 (goodegg),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秦晖: 反思辛亥: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0 00:20:57 2011, 美东)
什么叫高水平,这才叫高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辛亥: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
秦晖
2011-10-01 02:14:19|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网易独家,请勿转载)
辛亥百年,人们已经写了浩如烟海的文字;百年辛亥,人们依然还有太多的话要说。一
百年来,在国难当头,强敌入侵时,人们为“民族”而战斗;因积贫积弱、温饱难求故
,人们为“民生”而拼搏;当国家自立、国民脱贫后,对“民权”的追求又强烈起来。
只要民主前贤、共和先烈的理想未能完全实现,“辛亥情结”就会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
头。
看历史无他巧,用过去曾流行的说法,不过是“摆事实,讲道理”而已。近代史上辛亥
在两岸三地都是热门的研究领域,专门吃辛亥这碗饭的学者很多。近年来研究深... 阅读全帖
g*******2
发帖数: 1184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goodegg02 (goodegg),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秦晖: 反思辛亥: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0 00:20:57 2011, 美东)
什么叫高水平,这才叫高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辛亥: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
秦晖
2011-10-01 02:14:19|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网易独家,请勿转载)
辛亥百年,人们已经写了浩如烟海的文字;百年辛亥,人们依然还有太多的话要说。一
百年来,在国难当头,强敌入侵时,人们为“民族”而战斗;因积贫积弱、温饱难求故
,人们为“民生”而拼搏;当国家自立、国民脱贫后,对“民权”的追求又强烈起来。
只要民主前贤、共和先烈的理想未能完全实现,“辛亥情结”就会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
头。
看历史无他巧,用过去曾流行的说法,不过是“摆事实,讲道理”而已。近代史上辛亥
在两岸三地都是热门的研究领域,专门吃辛亥这碗饭的学者很多。近年来研究深... 阅读全帖
n*******1
发帖数: 4152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国共关系四大家
高华确实不是反毛的,他讲课的时候每一段告终总是用一种近似赞叹的口气作结语
,原话我记不清了,大概是毛多有领袖魅力啊之类的话。与其说他反思毛,不如说是思
考中国近现代的政治和历史现象。
历史上出现了毛,出现了文革,无论这二者是中国命运的转机还是祸端,都不是偶
然发生的,而是一个世纪以来历史和现状造成政治社会和思想因素积聚的结果。大跃进
是毛泽东的决策,然而如果没有近代史积贫积弱的历史激发的民族主义情绪,显然就不
会有下层的心理基础。发动文革,除了为重新掌握权力,毛的另一个动机是继续他的“
革命”--社会越来越不平等,支持共产革命的农民越来越出于不利地位,所以要反右
反官僚,让贫下中农掌握大权。毛对农民无疑是关怀的,但他的理想却控制不了文革的
进程--中共的统治必须立足于城市,且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是以立足于城市的工业化为
标志的,所以资源分配不能不侧重城市。文革期间政治的表述和社会现实空前的脱节,
一方面农民是政治上的“特权阶层”,知识分都要接受农民的再教育,另一方面,农村
是资源分配的远端,当城市居民享有国家分配的住房教育和医疗的时候 ,农村只能把
自己有限的资源尽量平均化... 阅读全帖
n*******1
发帖数: 4152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高华并不反毛
高华确实不是反毛的,他讲课的时候每一段告终总是用一种近似赞叹的口气作结语
,原话我记不清了,大概是毛多有领袖魅力啊之类的话。与其说他反思毛,不如说是思
考中国近现代的政治和历史现象。
历史上出现了毛,出现了文革,无论这二者是中国命运的转机还是祸端,都不是偶
然发生的,而是一个世纪以来历史和现状造成政治社会和思想因素积聚的结果。大跃进
是毛泽东的决策,然而如果没有近代史积贫积弱的历史激发的民族主义情绪,显然就不
会有下层的心理基础。发动文革,除了为重新掌握权力,毛的另一个动机是继续他的“
革命”--社会越来越不平等,支持共产革命的农民越来越出于不利地位,所以要反右
反官僚,让贫下中农掌握大权。毛对农民无疑是关怀的,但他的理想却控制不了文革的
进程--中共的统治必须立足于城市,且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是以立足于城市的工业化为
标志的,所以资源分配不能不侧重城市。文革期间政治的表述和社会现实空前的脱节,
一方面农民是政治上的“特权阶层”,知识分都要接受农民的再教育,另一方面,农村
是资源分配的远端,当城市居民享有国家分配的住房教育和医疗的时候 ,农村只能把
自己有限的资源尽量平均化,... 阅读全帖
q***7
发帖数: 2011
12
当年中国积贫积弱无外乎两点:清朝之后的四分五裂+外国侵略(前者还让后者更加严
重,四分五裂更加诱使外国侵略加剧),北洋前期由于没有这两个因素的干扰,内部政
体也相对稳定,中国发展是非常快的。
四分五裂始于北洋军阀分裂,北洋军阀分裂始于大头称帝,之后一直到太祖统一中国,
中国都是处于军阀割据时代,比过去五代十国好不到哪去,老蒋的形式统一就是个屁,
内部隔几年就是各派系大会战,最后联合也是为了对抗日本人。
关于大头称帝,很多史学家说是他儿子忽悠的,甚至弄了假的外国报纸说外面都是支持
他称帝,大头也看到没皇帝之后,中国一切乱七八糟,以为大家真的想让他当皇帝,搞
君主立宪。果真如此,真是我中华之悲哀。
如果从大头开始,中国的强人民主体制能确定下来,像当年美国立国时候一样,内部吵
架归吵架,骂的华盛顿不想干第三任总统都行,但是不分裂,不破坏大的稳定平衡,发
展到今天,不会比西方差
s********n
发帖数: 26222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延续之洞载湉中山介石泽东小平经国一百五十年之事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7 12:38:20 2012, 美东)
延续之洞载湉中山介石泽东小平经国一百五十年之事业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简史
清末1860年,清朝积贫积弱,面对内忧外患,清朝政府内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推动
了“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派主张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
方式发展新型工业企业,增强国家国力, 是中国第一次迈入现代化的大规模尝试。
洋务运动应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而戛然而止, 中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
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
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戊戌变法
,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
光...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109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的割地赔款并不算多
一共也就不到20%。就算是欧洲列强,如德国,法国,俄国,割地10%,20%也很常见。
现在德国也有20%割给波兰了。
中国积贫积弱到如此地步,也没丢很多土地,还是不错的。
w******t
发帖数: 16937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的割地赔款并不算多
印度分成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算民族自治吗?

一共也就不到20%。就算是欧洲列强,如德国,法国,俄国,割地10%,20%也很常见。
现在德国也有20%割给波兰了。中国积贫积弱到如此地步,也没丢很多土地,还是不错
的。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Mitbbs 7.56 - iPad Lite
x*******n
发帖数: 969
16
你要注意,这是思维的一些盲点。
1,朱重八废丞相“不对”,跟“后面”还要搞内阁之间,有个逻辑断裂。
后面还要搞,不能否认前面的改革。历史是怎么前进的,我们应该很清楚。
2,讨论朱在当时的制度创新,是理解南宋-元-明历史震荡的钥匙。
在这100年之间,民风民俗都有很大变化,它必然反映到君相制度上。
3,客观规律是中国自晚唐后,民力在1000年内逐渐积贫积弱,即使到现在也是如此。
从气候变迁、河道更改、经济内卷都可以看出来。这里面朱和毛起的作用到底是力挽狂
澜,还是开历史倒车,并不难判断。
拿所谓历史规律去压英雄,煌煌乎所谓之顺应潮流,其实是做妾妇事夫,以顺为正的事
情——当年孟子对这些事情看得很清楚。战国晚期是什么客观规律?统一大势。秦要扫
六合,以六合为家,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君子就都得顺着他,搞李斯申不害那一
套吗?
这里面有个气节的问题。现在有的东西回来了,我们并不能因此去嘲笑当年人们的万丈
豪情和激越。看笑话的人,不过也就是坐稳了的奴隶罢了。
l*****f
发帖数: 13466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代真的“积贫积弱”吗 zt
想起容斋三笔里有元丰库一则
神宗常憤北狄倔強,慨然有恢復幽燕之志,於內帑置庫,自製四言詩曰:「五季失
圖,獫狁孔熾。藝祖造邦,思有懲艾。爰設內府,基以募士。曾孫保之,敢忘厥志!」
凡三十二庫,每庫以一字揭之,儲積皆滿。又別置庫,賦詩二十字,分揭於上曰:「每
虔夕惕心,妄意遵遺業。顧予不武資,何日成戎捷。」其用志如此,國家帑藏之富可知
。熙寧元年,以奉宸庫珠子付河北緣邊,於四榷場鬻錢銀,準備買馬,其數至於二千三
百四十三萬顆。乾道以來,有封樁、南庫所貯金銀楮券,合為四千萬緡,孝宗尤所垂意
。入紹熙以來,頗供好賜之用,似聞日減於舊云。
d*****0
发帖数: 68029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代真的“积贫积弱”吗 zt
是民富国穷的典范
v*****s
发帖数: 20290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代真的“积贫积弱”吗 zt
明朝才是吧。宋朝廷不算穷,税也不少。
c***c
发帖数: 21374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代真的“积贫积弱”吗 zt
北宋南宋地盘差的大,不好算一个朝代
l*****f
发帖数: 13466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代真的“积贫积弱”吗 zt
西晋东晋了。
q*******2
发帖数: 431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代真的“积贫积弱”吗 zt
数字不说明问题,4千多英军就逼迫大清帝国签了不平等条约。可要按楼主的算法,清
朝也不比英国差。"金强宋弱,但过了十来年,情
况不同了,双方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双方终于达成和约,宋以岁币了结。后来完颜亮南下,
仍以失败告终". 这话说的好轻松,别忘了大宋给人打入京城两个皇帝被俘,皇室全军
覆没还丢了半个国家的历史。按这说法,重庆时期的国民政府也只能说是"略弱"于日本.
。军事的确不是全部,但是"弱“这个字就是说的军事,文化上的成就可以说是聪明可
以说是先进,可就是不能说是”强".
t******i
发帖数: 2688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项羽为啥被称"西"楚霸王?
另外,鲁国存在了那么多年,一直积贫积弱,但作为礼器所在,王室的一面旗帜,周围
的强国虽然有时候欺负它,但从未试图灭亡它。想不到最后被楚国灭掉了。
v**e
发帖数: 8422
24
整合统一 霸气巍巍
——话说中国民族强势生存之三
内乱分裂,是民族生存的另一个根本性威胁。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民族之林的残酷竞争中,内乱分裂必然导致强敌入侵与外来
势力的各种不正当进入,从而最终灭亡这个民族的文明生存方式。民族的灭亡,虽然不
是全部个体生命的毁灭,然则却是个体赖以存在的文明根基彻底瓦解星散,使灭亡后残
存的个体生命丧失精神创造力与传统生活方式,沦为精神乞丐,沦为行尸走肉。惟其如
此,民族的内乱分裂,绝不仅仅是国家民族的灾难,从根本上说,更是每一个体的灾难。
某个民族如果发展到以国家形式生存的程度,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文明已经成熟。
从此,国家就成为这个民族的生命形式,成为这个民族的外壳与灵魂,国家的兴衰荣辱
就成为这个民族的生命轨迹。从本质上说,民族的分裂内乱所侵害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国
家形式,通过对国家形式的破坏而消解浸蚀民族生存能力,从而对整个民族带来毁灭性
灾难。
我们已经无法确切的知道远古历史上那些曾经辉煌过的民族一朝覆亡的具体原因了
。但是,进入我们视野的历史舞台上,依然在不断上演着相同或相近结果的民族悲剧。
回溯上游,基本原因也大体无二。前苏联作为一个多民族的...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5
康正果:头号战犯毛泽东(一)——从国共和谈到血腥内战
抗战胜利的果实应该属谁?这是很明白的。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
就是胜利果实。桃子该由谁摘?这要问桃树是谁栽的,谁挑水浇的。蒋介 石蹲在山上
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把手伸得老长老长地要摘桃子。 ……我们说,你没有挑过水
,所以没有摘桃子的权利。我们解放区的人民天天浇水,最有权利摘的应该是我们。同
志们,抗战胜利是人民流血牺牲得来的,抗战的胜 利应当是人民的胜利,抗战的果实
应当归给人民。至于蒋介石呢,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现在这
块绊脚石却要出来垄断胜利果实,要使抗战 胜利后的中国仍然回到抗战前的老样子,
不许有丝毫的改变。这样就发生了斗争。同志们,这是一场很严重的斗争。

——毛泽东



你纵可蒙世人于一时,骗个别人于一世,但休想把天下人永远蒙骗下去。

——亚伯拉罕·林肯



一 ...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船政学堂【1】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vuse (vuse),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船政学堂【1】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7 18:30:46 2014, 美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erhovqAj8U#t=11
《船政学堂》:一部船政史 半部中国近代史
发表时间:2014-07-06 08:47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10秒钟的画面,常常是一两个小时换来的。为一个好角度,演员摄像一起忙。 资料图片
“船政学生车间实习”拍摄地就是当年马尾船厂真实历史遗存。 资料照片
本期主题
6月24日,光明日报社、中央电视台、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在京
召开大型纪录片《船政学堂》看片会。看片会上,《船政学堂》获得与会专家学者的充
分肯定,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致辞。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光明日报》
副总编辑李春林、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胡智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晓秋等...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459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徐焰:抗日战争的真实战况
中国在上世纪进行的抗日战争,几十年来一直是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教材,这是应
当也是必然的。不过,在一段时期,宣传口径根据政治形势的需要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这使得今天遇到现实争端时产生了困惑。例如钓鱼岛争端加剧后,人们愤慨“战败国”
敢占“战胜国”之地,对内还产生诸如“软弱”一类的指责。由于多年来国内强调突出
“正面教育”,强调中国才是打败日本的主力军,结果反而引来不少人的疑问——既然
如此,为何日本不肯谢罪甚至其政要多不承认侵略?为何中国要放弃对日本要求赔款?
如今,人们已能接触到多方面的信息,对当年那种片面的“正面教育”已不易全面接受
,大量“愤青”的出现恰恰是对僵化教育的逆反。客观地说明当年中国抗战胜利存在的
某些局限性,多数人才能冷静客观地正视中日矛盾的历史由来,从而在目前的争端中以
理性的态度爱国。
1、毛泽东对中国抗战的作用有很客观的评价
在很长时间内,中国因积贫积弱,为振奋民气往往希望突出自己的战绩。例如一些宣传
口径强调,抗战时中国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中国是打败日本侵略的主力
军。这种说法虽反驳了西方贬低中国抗战作用的论调,歌颂了当年抗战军民的功绩,不
过严...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12e0f60102v1gr.html
犀牛http://blog.sina.com.cn/u/1880285430 2014-08-29 09:18:39
绝大多数人对于历史的爱好仅限于听故事图个热闹好看,拿评书和历史剧当历史,热衷
于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类的演义八卦,这不叫读史。高级一点的认为真实
历史比小说有意思,比如说喜欢看二战史,对德军高级将领如数家珍,这也仅仅能算对
历史的入门而已。就好比喝酒不是为了解渴一样,“读”不是“看”,要想谈论读史的
境界,光了解人物事件不行,关键是自己要能从中得到思想。
本文研究读历史的三个境界。
读史的第一个境界是权术。
很多人可能看不起试图从历史中学习权术,其实懂得权术的人才是成熟的人。
真正读懂历史,最起码的一个认识就是人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拿《封神演义》当
历史的人可能会认为周文王好的不得了,而商纣王坏得不得了;可是如果你去读正经书
《淮南子》,《孟子》,可能会发现商纣王也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么变态;如果你去读
专业史书《史记》,可能会发现周文王也许不像小说里描写的...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798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tor (mitor),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环球网:不能让“国家与英雄一起被毁灭”在中国重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7 12:22:01 2014, 美东)
进击熊
9月30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中国将迎来首个“烈士纪念日
”。当天上午10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
念碑前,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新华社电)
1941年冬,莫斯科以西86公里,彼得里谢沃村。
某个寒冷的夜晚,一队德国军人抓住了一名放火烧掉军马厩的年轻女孩。在这样恶
劣气候下被袭扰令这群德国士兵出奇愤怒,尽管这个女孩看起来弱不禁风,但他们还是
严酷地刑讯了她。但无论怎样的毒打或者诱骗,女孩始终一言不发,只回报以冰冷仇恨
的眼神。这样的结果令德国人感到不适,在审讯的最后,他们判定女孩是纵火犯,要处
以绞刑的惩罚。
出于某种威慑的考虑,在第二天对女孩行刑前,一些当地人被要求现场“观摩”。
于是,彼得里谢沃村的村民们见证了这位刚满18岁女孩人生的最后一刻:她衣着单...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13081
30
两次中日战争的历史启示
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这两次中日战争,对于中国人来说,始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然而,正如人类历史上的悲剧总能比喜剧提供更丰富的人生哲学的启示一样,二次中日
战争的历史,是我们民族集体经验中的富矿,只要我们客观地、冷静并理性地考察它,
分析它,就能从中发掘出有益于我们应对未来挑战的经验与警示的资源。
甲午战败:中国陷入“墨菲效应”陷阱的开始
首先要介绍一下日本人的国民性格。在近代以前,日本属于地球文明中的偏远地区
,而且人口稠密,可耕土地狭小,自然灾难频发,资源贫乏,这个民族的生存环境要比
中国严峻得多。此外,由于地理位置处于远离欧亚大陆的孤岛状态,作为岛国民族,日
本对外部世界的变化特别敏感。有一种高度的不安全感。
然而,正是这种民族性格中的不安全感与对外部世界的高度敏感,在日本近代化过
程中,恰恰变成巨大的优势。它对于西方文明充满兴趣与新鲜感,对中国的变化也观察
得特别仔细,鸦片战争后,还没有多少中国人知道魏源介绍西方的著作《海国图志》时
,这本木刻版的书籍已翻译成日文,并在日本国内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中国和日本几
乎在同一个时期,也就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了...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89
31
把近代一直现代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归结为满人的统治。
文学艺术上,我们通常都把唐宋放在一起,明清放在一起。唯独把元代独立出来,为什
么?存在时间太短,统治不稳定,无法孕育自己朝代的文化特色,这肯定是主要原因。
从另一方面来说,蒙古人才是最坏的,在破坏社会精神文明上和老毛的作用是一样一样
的,文明断层啊。而大清,彻彻底底的汉化啊,以至于我满人亡国亡种。别跟我提文字
狱,修四库全书的事,比起老毛的文化大革命,我们满人简直是保护汉文化忠诚卫士。
政治上,要不是我大清国,现在西藏还有广阔的西域凭什么是你们汉人的?别跟我说近
代割让土地的事,我大清入关以前,你们大明朝的疆域是多少?自己看看去!!我大清
辛辛苦苦世代经营的大满蒙联合帝国最后让傻逼老将和老毛卖了我大蒙古。再过50年
100年,看看后人如何评说!
如果历史能够假设,我愿意我满人世代留在大东北不去趟中原那趟浑水。这样的历史画
面太美,我不敢想: 守好山海关,明末的农民起义至少再打一百年吧,到时候农民政
权更腐败更无能,说不定直接就成印度那样的完全奴役的殖民地。而我大东北一定会成
为香饽饽,中原的能人志士纷纷投靠建设东北发展东北。等到了近代...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宁远“大捷”
宁远战役
时间: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
地点:宁远城、觉华岛
人物:努尔哈赤、袁崇焕、满桂、金启倧
背景:广宁之役后,明军尽失河西之地,退入山海关内。虽然明朝一溃千里,但后
金并没有吞并河西的愿望,他们掠夺了河西的人口和财物后,拆毁广宁城,撤回河东。
后金对河西不感兴趣,因为他们不愿明朝退入关内,把谈判的大门关死,这与当年毛主
席不攻打金门、澎湖有异曲同工之妙,意在不切断联系。
此役过后,受到重挫的明朝出现了战略反思,一部人主张放弃关外,退守山海关,
对后金实施经济制裁,这正是努尔哈赤所担心的,但是由于关外河西之地无人认领,主
动放弃撤入关内就显得过于胆小,过于保守,于情于理说不过去,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
后,最终出关的主张战胜了入关的主张,努尔哈赤的目的达到了。
入关战略的好处有:一是有利于加强防守,恢复元气;二是对后金饿困是一个有效
的办法。出关虽然能恢复河西部分地区,但是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国家必须投入
大量人力物力,有拖累国家、积贫积弱的风险;二是过于依赖堡垒战,会限制野战骑兵
的发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辽东的问题;三是在关外发展容易招至后金的反击和抢
劫,将国家拖入战...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695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给李鸿章“翻翻身”
记得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说,晚清有个大卖国贼李鸿章,外号叫“李混账”,他签订
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我和小朋友们都恨上了李老汉。
后来《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历数李鸿章的“卖国”史,当时,我很纳闷,慈禧太后
是当家人,同光二帝是名誉“一把手”,下边还有咸丰皇帝的亲弟弟六王爷、七王爷,
李鸿章最多是分管外交外事外资朝政的“五把手”,如果按爵位排序,前面还有几尊位
高权重、地位显赫的满蒙亲王郡王,李鸿章恐怕连“十把手”都排不上,签不平等条约
时的职位相当于“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行政常识告诉我,李鸿章有什么权力随便签订
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即使真的“卖国”,他也不应该是丧权辱国“第一责任人”。
后来,读的历史书多了,走进历史的深处才明白,“弱国无外交”,愚昧无知,刚愎自
用的满蒙亲贵连“卖国”的差使都办不了,满朝衮衮诸公,只有李鸿章懂外交,善斡旋
,善于“与列强打痞子腔”(曾国藩讥讽语)。老资格重臣刚毅之流只能说大话,办不了
大事,清流领袖翁同龢等辈书生气太重,不识时务,好人办不了难事硬事。在积贫积弱
的条件下,熟悉内政外交的李鸿章努力运用老辣的政治智慧,玩“洋毛子”于股掌之间
,善于少赔款,...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284
34
1、东汉有个太监,凭借为皇后诬陷其他嫔妃上位。皇后死后,他立即又傍上了另一个皇后,简直就是个皇后控。这个人政一治上的作为不堪入目。他叫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2、爱迪生人品极差,道德及其败坏,看来才华与人品无一毛关系。
3、“存天理灭人欲”那位大学士朱熹喜欢自掘坟墓,曾经把自己儿媳妇的肚子搞大。逼死楚霸王的韩信死时被关在笼子里,笼子外面蒙上布,然后一群女人用竹枪捅死了他。
4、茶叶刚到外国的时候,洋人煮好后把茶汁倒掉,然后用盐啊胡椒粉啊之类的把茶渣拌着吃。嗯,挺好的一盘老虎菜。
5、白蛇传里的小青是个男的,我们小时候都被新白娘子传奇给忽悠了。
6、去看西汉史,人家15个皇帝8个是GAY。
7、引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的,就是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号称清朝最伟大诗人的龚自珍的亲儿子龚橙,也叫龚半伦。
8、文成公主是松赞干布的小老婆。小乔也不是周瑜的正妻,只是一名妾室。
9、据说康熙小时候出过天花,是个麻子,而且他只有一米五几。
10、乾隆很操蛋,中华文化在他手里差点毁光了,修四库全书毁书甚于修书,不符合满清统治的书籍全部毁掉,还删改剩下书籍里的文字。此人在文物字画上乱扣自己的图...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284
35
1、东汉有个太监,凭借为皇后诬陷其他嫔妃上位。皇后死后,他立即又傍上了另一个皇后,简直就是个皇后控。这个人政一治上的作为不堪入目。他叫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2、爱迪生人品极差,道德及其败坏,看来才华与人品无一毛关系。
3、“存天理灭人欲”那位大学士朱熹喜欢自掘坟墓,曾经把自己儿媳妇的肚子搞大。逼死楚霸王的韩信死时被关在笼子里,笼子外面蒙上布,然后一群女人用竹枪捅死了他。
4、茶叶刚到外国的时候,洋人煮好后把茶汁倒掉,然后用盐啊胡椒粉啊之类的把茶渣拌着吃。嗯,挺好的一盘老虎菜。
5、白蛇传里的小青是个男的,我们小时候都被新白娘子传奇给忽悠了。
6、去看西汉史,人家15个皇帝8个是GAY。
7、引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的,就是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号称清朝最伟大诗人的龚自珍的亲儿子龚橙,也叫龚半伦。
8、文成公主是松赞干布的小老婆。小乔也不是周瑜的正妻,只是一名妾室。
9、据说康熙小时候出过天花,是个麻子,而且他只有一米五几。
10、乾隆很操蛋,中华文化在他手里差点毁光了,修四库全书毁书甚于修书,不符合满清统治的书籍全部毁掉,还删改剩下书籍里的文字。此人在文物字画上乱扣自己的图...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36
放弃东三省给日本侵略者,这是蒋介石唾骂的一大主要罪状。但如果倒退回那个时代再分析这个问题则可以看出这是蒋介石迫不得已的选择。
从这些年透露出来的历史记录和历史研究成果来看,我们可以分析出蒋介石不得不弃东北的苦衷。
原因一:打不过。和现在的盛世不同,当年的中国积贫积弱,和日本国力的对比绝对的敌强我弱,相差悬殊,张学良的东北军就算装备好点,也只是和国内比,跟日本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就连7年后经过德国化的国民党中央军也不能和日军打平手,中国的国民素质又不是蒋介石振臂一呼就能提高的。你说硬拼抗敌能有胜算吗?胜利基本无望,损兵折将顶多留个悲壮,要是再引起日寇兽性大发,来个屠城什么的,中国合算吗?
原因二:中国需要喘息时间。中国当时刚打完中原大战,名义上完成统一,正是百废待兴需要赶紧发奋恢复国力的时期,这时和日本全面开战,国家体制必然转为战时状态,经济荒废,人心不齐,没钱没枪,那真的要亡国了。
顺便说一句,日本就怕中国统一,日寇很明白,只要中国统一,再发展一段时间,日本就没任何亡中国的机会了,现在的中日关系就是证明。所以日寇必须立即动手,避免中国缓过气来。
愤青和青年学生以为只要中国人齐心奋战就... 阅读全帖
y***f
发帖数: 341
37
在时下流行的抗日神剧里,神功盖世的“中国人民”玩弄日军如虐杀蚂蚁。一个中国人轻松灭掉成片的日军。“神剧”中日军愚蠢猥琐,无能弱智。很多人,尤其是咱们中国人,认为二战日本实力不怎么样,是轴心国中最差的,只不过是因为碰到了军阀割据的中国才显得牛逼。
许多人有这样一种错觉,认为二战中日军的陆军很弱,是轴心国中最弱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重装坦克也没有重炮等装备,不像德军、苏军、美军、英军有么多重 装备,于是得出一个结论,与当时真正的一流的部队的对比中,日军是多么的孱弱。
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二战中日本陆军的战斗力是相当凶悍的,其陆军的战斗力是仅次于德军的军队。当时的日本军队就是一群武装起来的疯子,其战斗力是相当凶悍的。
二战中的日军战斗力倒底如何,看一看二战中日本陆军与苏军、美军、英军交战真实战例你就知道当时日军的凶悍。
日军与苏军交战的典型战例是诺门坎战役,很多年以来,说法都是苏军轻松在诺门坎歼灭日本第6军50000-60000人,苏军只损失6000人,什么苏军轻松的歼灭了什么幻想中的日本战车第一师团,什么这一战以后日军不敢再北进。根据1994年苏联解密的绝密档案来看,诺门坎战役苏军的伤亡仍...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近代第一家族:宋氏家族
中国近代第一家族:宋氏家族
4/24/2014 10:23
宋耀如(又叫宋查理)有6个子女:
长女:宋霭龄
次女:宋庆龄
三女:宋美龄
长子:宋子文
次子:宋子安
三子:宋子良
为什么宋查理这么有成就?
他的6个子女也是那么有成就?
smilhaNew 快速回复 快速引用
正在看《宋氏家族》
中国文史出版社
程广叶思著
宋氏家族当年曾被誉为“中国第一家族”
在旧中国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发迹最早且最具规模的,当首推宋氏家族。其
对中国近现代社会一度举足轻重,影响深远,故在当年亦有“宋家王朝”之誉。本书首
次以较大规模,从家族总体视野出发,全面地叙写了宋氏家族充满传奇经历和悲剧色彩
的发迹过程。作者力求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前提下,对宋氏家族中的众多人物及其悲欢离
合,做尽可能全面的再现和深入的挖掘。由此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近百年来中国社会风
云变幻、多姿多彩的历史画卷。可以说,宋氏家族现象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独特的,其惹
人费解的神秘内涵及令人追崇的楷模意义,迄今仍吸引着广大的读者。
引子
我们来到风光明媚的祖国第二大岛--海南岛,再从省府海口出发,行驶大约70公里
左右,就到了一个盛名... 阅读全帖
x******a
发帖数: 97
39
宏观经济调控指的是政府实施某些政策措施以调节市场和国家经济的运行,这虽然是现
代经济学的观点,但中国古代也有商品经济,并用在不同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因此也
存在着对宏观经济如何调控的问题。
两种主张
在如何管理宏观经济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始终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主张政府不要干
预,如司马迁总结的“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其
争”,即对国家经济最好是听其自然,其次是随势引导、加以教诲,再次是通过制定法
规加以约束,最坏的做法才是直接与民争利。另一种看法是政府需要对宏观经济进行干
预和介入,实行国家调控,如管仲所主张的“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工立三族,
市立三乡,泽立三虞,山立三衡”,即国家利用货币、价格和市场等手段来调控经济。
前一种看法可以叫做“善因论”,后一种看法可以叫做“轻重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
宏观经济管理思路,它们在中国古代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早期几乎同时出现了。
春秋时期,奴隶制逐渐走向崩溃,商品经济兴起,政治上又呈现出诸侯争霸的局面,内
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实现经济发展的突破提供了条件、也提出了迫切要求,管仲于是提出
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主... 阅读全帖
z***b
发帖数: 108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宋为什么灭亡?
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60年灭后周建立北宋政权,在位16年,以后历经太宗赵炅(赵光义,在位21年),真宗赵恒(在位25年),仁宗赵祯(在位41年),英宗赵曙(在位4年),神宗赵顼(在位18年),哲宗赴煦(在位15年)。赵佶是神宗的第十一子,哲宗的弟弟。因哲宗无子,哲宗死后,赵佶在向太后支持下登上皇位,即宋徽宗,此人在位25年,为政昏庸无能,重用大奸臣蔡京、王诜、高俅、童贯等人,排斥迫害正直的官员。个人则花天酒地,胡作非为。1125年,羽毛丰满的金国正式大举入侵北宋,宋军连连失利,徽宗被吓得心惊肉跳,但又不敢担起抗金大任,为了顺利逃跑,便把皇位让给他的儿子赵桓,即宋钦宗,钦宗当时已25岁,也是个胆小鬼,本来守城将领李纲多次击退金兵,但赵桓带着几个大臣到金营伏首称臣,对金人勒索有求必应。1127年(靖康二年)金人把他扣为人质,废为庶人。又把太上皇徽宗、郑太后以及钦宗的皇后、太子等及宋王朝“二百年府库蓄积”一并押往金国,北宋就这样葬送在徽宗赵佶和钦宗赵桓的手上,他们受尽折磨和侮辱,最后都死在金国。只有钦宗的弟弟、徽宗的第九子赵构在靖康之变中侥幸逃脱,于当年五月一日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即南宋...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左宗棠与李鸿章的私人恩怨
左宗棠与李鸿章的私人恩怨
送交者: Harry3772 2016年04月28日15:50:55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从一个战壕里的兄弟到反目成仇:左宗棠与李鸿章的私人恩怨
平行线 2016-04-27 17:22
左宗棠与李鸿章都是中国近代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和曾国藩一道,构成了同治中兴
的最重要力量。
左宗棠与李鸿章的关系,从最初的英雄相惜到最后的反目成仇,既有利益和政见的不同
,也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从一个战壕里的兄弟到反目成仇:左宗棠与李鸿章的私人恩怨
左宗棠,(1812年-1885年9月5日),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号湘上农人。左宗棠自幼
聪颖,14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
的对联以铭心志。
从一个战壕里的兄弟到反目成仇:左宗棠与李鸿章的私人恩怨
左宗棠在醴陵渌江书院主讲17年,1837年,两江总督陶澍回乡省亲,他书写了一副对联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陶澍看后,将
他视为奇才。后入陶澍幕府,并与陶结为亲家。
此后,左宗棠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1...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38
42
2016年7月1日告世界人民、中国大陆人民、香港人民、澳门人民、台湾人民书!
2016年7月1日告联合国世界各国政府香港政府澳门政府台湾政府书!
引 言
《联合国宪章》序言“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
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
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中国抗
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目的是避免类似的战争的发生以及避免类似的损失。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中国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最惨痛的记忆是南京大屠杀,对于第二次
世界大战日本人民最惨痛的记忆是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也就是平民在战争中的伤亡
,能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在未来的战争中发生?能不能统一解决有关问题?
2016年二十国集团十一次峰会在中国举行,可以说是2015年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中国
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继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是联合国大会之外最重要的国际
会议,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承办的最重要的国际会议,在这样一个中美关系、中日关系、
中菲关系以及陆台关系有较大不确定性国际局势下,世界各国能不能达成有意...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慈禧为何hold不住
1900年,瀛台。
1898年9月21日(戊戌年八月初六日),慈禧宣布训政,幽禁光绪于瀛台,完成了她一
生中的第三次政变(第一次政变指慈禧联合恭亲王诛贬八顾命大臣,第二次政变指慈禧
摆黜恭亲王及其领导下的中枢大臣)……表面看来,再次复出的慈禧似乎重新掌握了大
清的最高权力,登上了象征权力巅峰的宝座,事实上却未必如此简单吧?
首先,慈禧执政的合法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她发觉自己居然无力直接废掉至亲至
仇的光绪了。
其实,早在慈禧垂帘之初,大清的朝堂之上就一直流传着一种杂音,部分朝臣虽不敢明
确表示心中对慈禧的反对,但私下里却不断地用“牝鸡司晨”这样的词语表达来对一位
女性执政者的不满与嘲弄。
更重要的是,慈禧之所以能获取“垂帘”的资格,则完全来源于端坐在她前面的那个合
法继承大统之位的儿皇帝。实质上,慈禧和儿皇帝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没
有慈禧的垂帘掌舵,儿皇帝大概恐难成大事;而如果失去儿皇帝的合法大统地位,慈禧
手中的权力魔杖就失去了最强势的依附点……如今,她虽然凭借维新派“围园杀后”的
口实幽禁了光绪,但同时也等于亲手抽掉了自己垂帘听政的合法基础,将自己置于一个
下盘空虚的... 阅读全帖
w**********5
发帖数: 1741
44
1、红四方面军在早期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经历过类似朱毛红军《古田会议决议》的
建军路线洗礼和整顿,因而长期在纪律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如军阀作风、游击习
气、侵犯群众等,甚至许多高级干部也是如此。值得一提的是,红四部队中还存在相当
多的诱奸甚至强奸妇女的行为,这在当年文件中就有过反映。中共皖西北特委书记方英
在1931年7月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提到:“邝继勋和(曾)中生在河口命令地方党部布
置路线,准备找六个女子共同分配,但因种种原因,中生的事幸没有完成。在扩大会时
,泽民同志提议组织‘审查此问题’,在常委中虽然收集了很大材料,但国焘同志不同
意此种小题大做,所以没有通过。红军与苏维埃尚未有建立亲密的联系,以为苏维埃是
红军招待所,尤其对于妇女的关系恶化非常。四军到麻埠时有七区一个十六七岁少女被
红军强奸,十二师卅六团到霍山朱(诸)佛庵要苏维埃主席把他们布置路线,也发生强
奸少共青团员事件。红军南下时,到各处都有强奸事发生,还有少数女子心为拥护红军
是解决性的问题,是唯一要务。自动把慰劳红军的妇女分配给团长、参谋长睡觉。”地
方领导人何玉琳在1929年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也曾提到:“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一提到宋代,可能大部分人的眼中都是积贫积弱,高度的君主专权,皇权专制,对外的软弱无能,历史学家张宏杰宣称“宋代以前的中国人,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他创造着,体验着,发现着,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生机勃勃,生趣盎然。宋代以后的中国人不但失去了创造力,也是去了感受力。整个民族只剩了一个外壳,没有了灵魂。”由此可见中国的史学家对宋代的态度及评价。
可是宋代真有那么不堪吗?但是欧美的汉学家可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宋代是中国传统文明的高峰期,是啊,960年,宋代兴起,货币广为流通,发明了火药,火焰器,航海中发明使用了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的不露水仓壁都在宋代出现,并且据史书记载,宋朝民风淳朴,教化开明。
宋代的GDP财政收入不逊色于任何一个朝代,我们再细看其权利结构,我们会发现宋代的治理体制表现出一种完美的精致分权与制衡之美。并没有像《水浒传》中体现的统治体系的迂腐与落后。
d****a
发帖数: 655
46
多亏有自由富裕强大的美国
1、善良帝国战胜邪恶帝国
再来看富足而强大的美国。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盟国的胜利而告终,原来局限于各自
由国家内部的人权原则,便逐渐成为《联合国宪章》以及一系列国际法的主要道义来源
,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裁判国家行为正义与否的国际法实践,传统的独立国家的绝对主
权受到来自具有普遍性的人权的挑战,国际秩序的建立再也不是基于成王败寇的功利法
则,而是基于超功利的道义法则。而这,正是汲取了以往国际冲突的深刻教训的伟大成
果。
美国在二战中的决定性领导作用,对前苏联、英国、法国及整个欧洲与积贫积弱亚洲如
中国者的支持,代表着正义对邪恶的胜利,使它在二战后成为与前苏联的“邪恶帝国”
相抗衡的“善良帝国”。世界的幸运在于:“善良的帝国”最终战胜了“邪恶的帝国”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自由世界,不仅在经济上帮助自己的敌人日本和德国在废墟上
重建家园,更重要的是把两个邪恶帝国──纳粹主义的德国和军国主义的日本──改造
成自由世界的合格成员。美国在此过程中的公正执法和慷慨解囊,使之赢得了道义上和
能力上的国际公信力。后来的东欧和亚洲的自由化民主化进程,离开以美国为首的自由
世界的...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4405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关于传统文化
写这种垃圾的人,还骂别人落后比赛,尼玛比自己的思想还停在
中国五四运动那种积贫积弱,东亚病夫的时代
还整天以为自己士鲁迅,尼玛。。。却不知道只是自恨狗罢了
v**e
发帖数: 8422
48
王鼎杰:一带一路上的七大暗礁:排除了方能带宽路畅
发表于 2017-6-24 12:0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在本周推送的前两篇文章里,我分析了印度与日本面对一带一路论坛,虽然表现不
同,却都暴露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两个国家都不是纯粹就经济论经济,就合作谈合
作。而是各有自己的一个大战略。其中,日式卡位要比印式抵制更难对付。
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无论是印度的抵制,还是日本的卡位,都在从不同侧面提醒我
们,无论我们自身的动机如何纯洁、高尚,都无法阻止别人拥有不一样的世界观和战略
观。随着中国的崛起,我们应走出近代百年屈辱史的悲情语境,更自信也更理性地学会
以各种方法,与各种国家打交道。
由于近代以来的积贫积弱,中国学者确实很容易形成一种错觉,总觉得经济发展至
关重要,只要经济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甚至常常不理解,为什么我们
送钱上门的事情,也会引发一些国家的质疑和抵制。为什么我们的深厚友谊,却养了一
帮白眼狼。
正是这种思维的盲区,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一定要预防一带一路上的七
大暗礁。
暗礁一:成本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动荡区域。在这种区域进行市场开发...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23939
49
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18日文章,原题:中国重返世界舞台的六十年世界变化的速度
和深度,往往
令人难以想象。即便是时代潮流的弄潮儿,也无法把握历史演变的方向。1949年,毛泽
东宣告“中国
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时候,无论如何都预见不到今日中国之国际角色:它早已不是“世
界革命的中
心”,而是全球经济的中心之一;它不但没有埋葬“垂死的”资本主义,反而与之“风
雨同舟”。
用历史的视角看今天,新中国成立后与外部世界的六十年交往,在根本上就是洗雪
国家耻辱、恢
复民族自信,从世界舞台的黑暗边缘走向舞台中央的历程。
从19世纪中叶直到20世纪前五十年,在这百年时间里,中国一直是世界列强手中任
意摆布的玩偶
和任其宰割的猎物。中国人开始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是在1949年国家权力重归一统之
后。虽然在此
后很长时间里积贫积弱、内乱不止,但国家意志的重归一体、民族意识的重新凝聚,使
得中国在极不
友善、乃至充满敌意的世界上,得以站稳脚跟,继而使所有新老强国再也不敢轻蔑待之。
遇强则强 奠定世界大国地位
在此过程中,中国以世界大国的气魄,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展开的战略较量,是它
重返世界舞台
的起点。
1
W*******a
发帖数: 1769
50
你真的会反思?3,40年代中国是东亚病夫,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当然
向往一个强大,统一的民族国家。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