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翻译家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n
发帖数: 452
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悼念杨宪益
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
杨宪益(1915年1月10日 - 2009年11月23日),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
文化史学者和诗人。原籍安徽泗县,生于天津。
据自传体《漏船载酒忆当年》,他出生于“甲寅年冬月二十七”,即公历1915年1
月10日;阴历仍为甲寅年(1914年)冬季,未到乙卯年(1915年)春节]。
1934 年在天津英国教会学校新学书院毕业后到英国牛津大学莫顿学院研究古希腊
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及英国文学。抗日战争时与吕叔湘、 向达等友人在伦敦华侨
中作救亡工作, 出版中文报纸。1940年回国任重庆大学副教授。1941至1942年任贵州
贵阳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1942年至1943年任成都光华大学英文教授,1943年4月后在
重庆北碚及南京任编译馆编纂,1947年把在重庆北碚时所写的文史考证文章编辑成一个
集子,由卢前(冀野)起名为《零墨新笺》,是为“新中华丛书”的一种。后来在解放
期间又写了一些,于1949年解放后把后写的这部分编成一集,自费印了100册,名为《
零墨续笺》。在1983年6月三联出版社将《零墨新笺》和《零墨续笺》合起来出了一本
C********g
发帖数: 9656
2
中国学术> 评论
2000年第2期
美国唐学会
秦寰明
与我们现在已经写的或将要写的有关这个大帝国的记载相比,一个杰出的中国文学
作品可以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中国的精神。
伏尔泰
当德国的康拉德•豪思孟(Conrad Haussmann)在其1920年出版的《“兰露”
——三千年中国诗选》(“Im Tau der Orchideen" und andere chinesische Lieder
aus drei Ja hrtausender,1中引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上述名言作为该书的书前
题辞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对此是深有会心的。书名“兰露”出自屈原《离骚》“朝饮
木兰之坠露兮”。记得初读此书,其封面设计曾给笔者留下很深的印象,那就是封面四
周的边框里每一边都镶嵌了一个同样的名字:“李太白”。大概在豪思孟的心目中,李
白是足以作为中国诗代表的伟大诗人。英国汉学家克兰默-宾(L.CranmerByng)为其
1909年出版的中国诗译本取名为《玉琵琶》(A Lute of Jade),他的封页的这个标题下
面特地补题了一句:“With lutes of gold and lu...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决不允许日语玷污中文|大象公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1 21:05:44 2018, 美东)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0052940307150526
搭配部落
百家号01-20 04:11
一百多年前,面对「主义」「社会」「经济」等日本词的入侵,中国人民发出了最后一
次徒劳的呐喊。
文|韩索虏
在中国互联网盛行的种种抵制外国活动中,历来声势最为浩大的抵制日货,一直也是最
长盛不衰的主题。
不过近年以来,反对者也日渐增多,他们甚至准备了一个「日货」名单,问那些「爱国
者」是否打算一并抵制:
科学、干部、指导、社会、主义、市场、背景、化石、环境、艺术、医学、交流、否定
、肯定、假设、反对、高潮、解放、供给、说明、方法、共同、阶级、公开、希望、活
动、命令、失踪、投资、抗议、化妆品、银行、空间、警察、经验、经济、恐慌、现实
、元素、建筑、杂志、国际、时间、市长、失恋、宗教、集团、新闻、记...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430
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Re: 有什么英文小说吗
前几年回家在书架上找书偷回来的时候, 看到这本GEB的中文
版, 很惊讶差不多一千多面的书居然给他们翻成很小一本, 不
过Douglas Hofstadter的思维跳跃比兔子还块, 只是前言就看
得头昏眼花, 前言里面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说他很欣赏普希金
的Eugene Oneil, 但觉得手上的英文版翻译的味道不够, 所以
特别学了俄文, 自己翻了一本. -- 好象卖不出去, 这里的旧
书店一直有一本灰头灰脸地跟一些无名诗人坐在一起.
其他文字翻译成英文的书我也看不太下去, 又不太会看其它文
字, 中国的翻译家们比作家们受到的注意少多了, 可以集中精神
精进, 刚开始学英文的时候把哈代的书看了一圈儿, 觉得还没有
看中译版的那次感动. 后来再看英文诗, 叶芝的, 很惊讶于其中
英文句法的大白话... 再后来... 中文就慢慢忘光了...
美国的翻译家有名有姓的只知道两个, Richard Howard翻法语书
的, 他翻了小王子, 大部分的E.M. Cioran, 和Roland Barthes,
和一大堆别人, 总共有近百本, 自己还写了另外一堆, 这些书只
是要看就得花掉几个春秋
q***o
发帖数: 52
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我的读书之最(外国文学部分)
最喜欢的书:黄锦炎译《百年孤独》、傅雷译《约翰.克利斯朵夫》(并列,排名不分先后);候选:查良铮译《普希金抒情诗全集》,吕同六译《生活之恶》。
最难理解的一本书:《尤利西斯》;
最难忍受的一本书:《罪与罚》,让我窒息,至今无法读完;
阅读的第一本外国文学:高尔基《母亲》;
购买的第一本外国文学:雨果《笑面人》,花了我2个月的零花钱;
阅读次数最多的外国文学:《百年孤独》(不下于10次吧),卞之琳译《海滨墓园》(
记不清次数了),T.S.艾略特《荒原》(记不清次数了);
花钱最多的一套书:《茨维塔耶娃全集》(俄文版);
最喜欢的翻译家:裘小龙,查良铮,傅雷(并列,排名不分先后),只能这样了,没有办法;
最讨厌的翻译家:>10位(隐去姓名);
最喜欢的出版社:云南人民、漓江(并列)
最讨厌的出版社:延边、远方、时代文艺之流,只要是它们出版的外国名著,翻都懒得翻;
最喜欢的书店:风入松(国内,北大南门,地下),bookseed.com(美国);
最难买的一本书:夏加尔插图版《死魂灵》,心仪已久,至今没有买到;
最有价值的一本书:《勃朗宁十四行诗集》,骗了一个老婆,不过据后来侧面了解,她根本就
L****o
发帖数: 1642
6
马悦然:诗歌是中国人的灵魂
(ChinaNews.com 2012年10月26日 13:07 来源:大众日报)
10月21日下午,一位白发老人牵着年轻妻子的手,走进上海市南京西路1025弄。
这个名为静安别墅的居民区,并不像名字听上去那么奢华,三两个居民坐在巷子边上
闲聊,卖奶茶的铺子前年轻人排着长队。这对夫妇也不惹眼,很自然地融入这幅闹中取静
的生活场景,没人认出来他们是谁。
他们走到一栋楼前,停下脚步,仰望三楼水泥台上盆栽的一棵橘子树。“呦,你看!”
“长在那里,竟还结了这么多果子!”记者循声望去,才发现这就是马悦然和陈文芬——
没有盛装,不在乎前呼后拥的排场,倒是格外留心收集散落于平常的点滴触动。他们在生
活中如此,对中国文学的态度亦是如此。
当天下午,从这里的一间小书屋开始,马悦然开始了他在中国“谈诗论译”的行程。

莫言与特翁仅一点相同
“文学的欣赏是出于主观想法的。”马悦然说。23日下午,马悦然在复旦大学演讲
。因为观众人气爆棚,活动前一天,地点临时调整到能容纳600余人的蔡冠深人文馆。
马悦然喜欢莫言,也喜欢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面对听众,他直言,这种喜欢就好
... 阅读全帖
G*****a
发帖数: 183
7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小声问,哪位讲讲余光中吧
余光中的诗歌没有读过,也没什么兴趣.不过我个人认为他译的Irving
Stone的梵高传"Lust for life"要比大陆版的强很多。
find in the internet
10月20日是文学馆黄金演讲月的压轴戏,请来了台湾箸名诗人、学者、散文家、翻译家余
光中先生。演讲开始前由于大厅早已坐满听众,稍晚的听众只好站立在大厅后面及两侧。
当主持人傅光明研究员陪同这位专程受邀从台湾来京演讲的余光中先生进入大厅时,响起
了热烈的掌声。9时30分,主持人傅光明先生首先介绍说:这次演讲我们请来了海峡对面
著名诗人、学者、散文家、翻译家余光中先生,他被梁实秋先生称之为“诗文双绝”的学
者,“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今天他的讲演题目是“创作与翻译”。年逾七旬、精神矍铄
、充满活力的余光中先生在一片热烈掌声中开始了他的演讲:

我非常高兴,从台湾来到北京,在这个文学殿堂作学术报告。我从事文学创作半个世
纪以来,积累了一些经验,对翻译工作也很感兴趣,搞了几十年,也比较熟悉。在切入正
题之前,先谈一点往事。我1947年考入南京大学外文系,当时我考取了5个大学,其中包
括北京大学,有一种
r**m
发帖数: 1825
8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回忆经典
不知为什么,突然回想起幼年读的一些外国中短篇小说,
在那个文化贫瘠的年代里,老一辈翻译家的经典译作
成了当年的我心目中的宝贝。
这些书当年在各地图书馆里多见,属于“大路货”,
可是从翻译水准来说绝对是精品,译者都是傅惟慈,董乐山,
冯亦代、施咸荣这些翻译名家.(现在想来很奇怪,因为
很多是所谓通俗小说,名家们不屑于翻译的。)
现在就忆所能及的列个单子,算是对这些老一辈翻译家
的怀念。
《夜航》汪文漪
《七分钟的夜》冯亦代?编的惊险小说选,傅惟慈译了其中的几篇。
《外国现代惊险小说》三卷,傅惟慈主编,
要特别感谢傅老,他主编的多本侦探和惊险小说集是我的最爱。
收录了格雷厄姆格林,约翰勒卡雷的经典作品
这套《外国现代惊险小说》的第二卷里有董乐山翻译的约翰勒卡雷
的《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堪称勒卡雷作品中的经典。
《伦敦谍影》 约翰勒卡雷的另一部经典,可是当年在图书馆里好像乏人问津
《铁木儿和他的伙伴们》 任溶溶 (另一个无法忘记的名字,我想我的同龄人都读过他
G******e
发帖数: 9567
9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文艺复兴
西方古典文化首先由希腊人开创,罗马人依据其民族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创造,在有选择地光采博收与融合古希腊文化的基础上,不断灌注以新的内容,从而使之发扬光大,最终形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文化传统或文化体系。当然,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也各有其不同的特征。早在奥古斯都时代,罗马著名诗人维吉尔就已经道出了两者各自的旨趣。他认为,希腊人的天才在于文化艺术领域的创造,而罗马人则在于以威力统辖天下万民,在世界“推行和平”。也正如“希腊可称为光荣,人类精神自由创造,自由思索,自由信仰之光荣;罗马可称为伟大,权利、纪律和一致之伟大。”这是由各自的民族性格、历史传统、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因素造成的。但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作为一种一脉相承的同质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凝聚成了一种有其独特内涵和体系的文化传统。西方古典文化的特征大致的概括:
1.民主与法制精神
2.科学与理性精神
3.人文主义精神
4.庄重典雅,优美和谐的文艺风格
古罗马帝国后期,古典文化传统开始走向式微。随着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教会为了在精神和文化领域获得唯我独尊的地位,便加紧了对古典文化的破坏和毁灭过程。由于古典文化被教会斥为异教之物,所以许多古...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鸠摩罗什小传
鸠摩罗什(梵语 Kumārajīva )(公元 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
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
意思为“童寿”。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499—569)、玄奘(
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另说还有义净(700—711)(又说为不空(
743—774))并称为四大译经师。
原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
,尤善般若,并精通汉语文,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
,又博闻强记,于是备受瞩目和赞叹。在东晋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派人
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从事译经,成为我国一大译经家。率弟子僧肇等八百余人
,译出《摩诃般若》、《妙法莲华》、《维摩诘》、《阿弥陀》、《金刚》等经和《中
》、《百》、《十二门》和《大智度》等论,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由于译文
非常简洁晓畅,妙义自然诠显无碍,所以深受众人的喜爱,而广为流传,对于佛教的发
展,有很大贡献。所介绍之中观宗学说,为后世三论宗之渊源。佛教成实师、天台
s******t
发帖数: 2511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北美寺庙及禅修中心总汇
看来古代的翻译家鸠摩罗什和玄奘法师还是很不容易地啊。希望当代能出一个玄奘法师
这样的翻译家,把佛教正式向英语世界传播。
s******t
发帖数: 2511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北美寺庙及禅修中心总汇
看来古代的翻译家鸠摩罗什和玄奘法师还是很不容易地啊。希望当代能出一个玄奘法师
这样的翻译家,把佛教正式向英语世界传播。
w*a
发帖数: 2138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e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hebo (河伯见海若,傲然夸秋水), 信区: Poetry
标 题: 马悦然:诗歌是中国人的灵魂(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9 14:00:13 2012, 美东)
马悦然:诗歌是中国人的灵魂
(ChinaNews.com 2012年10月26日 13:07 来源:大众日报)
10月21日下午,一位白发老人牵着年轻妻子的手,走进上海市南京西路1025弄。
这个名为静安别墅的居民区,并不像名字听上去那么奢华,三两个居民坐在巷子边上
闲聊,卖奶茶的铺子前年轻人排着长队。这对夫妇也不惹眼,很自然地融入这幅闹中取静
的生活场景,没人认出来他们是谁。
他们走到一栋楼前,停下脚步,仰望三楼水泥台上盆栽的一棵橘子树。“呦,你看!”
“长在那里,竟还结了这么多果子!”记者循声望去,才发现这就是马悦然和陈文芬——
没有盛装,不在乎前呼后拥的排场,倒是格外留心收集散落于平常的点滴触动。他们在生
活中如此,对中国文学的态度亦是如此。
当天下午,从这里的一间小书屋开始,马悦然开始了他在中国“谈诗论译”的行程... 阅读全帖
w*a
发帖数: 2138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e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hebo (河伯见海若,傲然夸秋水), 信区: Poetry
标 题: 马悦然:诗歌是中国人的灵魂(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9 14:00:13 2012, 美东)
马悦然:诗歌是中国人的灵魂
(ChinaNews.com 2012年10月26日 13:07 来源:大众日报)
10月21日下午,一位白发老人牵着年轻妻子的手,走进上海市南京西路1025弄。
这个名为静安别墅的居民区,并不像名字听上去那么奢华,三两个居民坐在巷子边上
闲聊,卖奶茶的铺子前年轻人排着长队。这对夫妇也不惹眼,很自然地融入这幅闹中取静
的生活场景,没人认出来他们是谁。
他们走到一栋楼前,停下脚步,仰望三楼水泥台上盆栽的一棵橘子树。“呦,你看!”
“长在那里,竟还结了这么多果子!”记者循声望去,才发现这就是马悦然和陈文芬——
没有盛装,不在乎前呼后拥的排场,倒是格外留心收集散落于平常的点滴触动。他们在生
活中如此,对中国文学的态度亦是如此。
当天下午,从这里的一间小书屋开始,马悦然开始了他在中国“谈诗论译”的行程...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5
怀念风骨刚毅的孙大雨教授
作者:房群 (上海市公安局离休干部)
来源:《世纪》2016年第1期
(孙大雨(1905-1997),中国著名文学翻译家、莎士比亚研究专家、著名右派。曾先
后在美国达德穆文学院和耶鲁大学研究院学习英国文学,回国后历任武汉大学、北京师
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中央政治学校英语教
授兼主任。1920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先后翻译了莎士比亚的
八部著作,并完成了《屈原诗英译》《古诗文英译集》《英诗选译集》等译著。著有诗
集《自己的写照》、《精神与爱的女神》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在大连海关工作。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每位干部都写了一
份《对苏联看法的思想演变过程》思想汇报,时隔八年,这份汇报成了我“反苏反共反
人民”的罪证,我被打成“右派”。此后二十多年,我一直努力为自己翻案,屡战屡败
,屡败屡战。因此,我后来受人之托,到上海著名的大“右派”孙大雨(1905—1997)教
授家传授自己丰富的翻案经验,也算是一段因祸得福的际遇吧。
(1950年在大连海关工作时的作者(中))
如今,孙大雨教授已经去世...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6
复旦教授、《英汉大词典》前主编陆谷孙去世,享年76岁
澎湃新闻 07.28 13:58 阅读25万+
7月28日下午1时39分,英汉大词典主编、著名翻译家、复旦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陆谷孙先
生在上海新华医院去世,享年76岁。陆谷孙一生从事英美语言文学的教学、研究和翻译
工作,专于英汉词典编撰和莎士比亚研究。
陆谷孙先生曾说,他觉得编词典就像做厨子,受不了做饭做菜的热气,就不要轻易进词
典编纂的厨房。对于这一被英语词典鼻祖约翰逊称为“无偿劳作,虽成无荣”的工作,
陆谷孙一做就是30年。
这两三年,陆谷孙教授的身体一直不是太好,但在2015年8月19日的上海书展上,由陆
谷孙教授主编的《中华汉英大词典(上)》举行了首发式,陆教授亲自来到现场,做了
一个简单的发言,内容依然和他的词典编撰理念有关。
关于怎样才是好词典,他说,如果买到或者需要一本汉英词典,不妨去试试——查十个
词,皆有,或者十之八九个都有,“我觉得这本词典基本就非常有用了。十个词里,两
三个才有,其他的没有,那别买了,这本词典没什么用。”
在发言的最后,陆谷孙教授对着大家说,“我已经这把年纪了,刚刚毛尖讲到祝我健康
,大概健...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421
17
杨敬年:生命从百岁开始
来源: 光明日报2013年12月5日13版  发稿时间: 2013-12-05 13:23
他,86岁告别大学讲台,90岁撰写综合性论著《人性谈》,93岁翻译《国富论》,100
岁还在电话里给学生讲哲学课。他,就是南开大学的杨敬年教授。这位已在南开大学任
教65年的经济学家,眼下仍在精确地规划着时间:凌晨3点投入工作,每天累计工作时
间满8个小时。
现年106岁的杨敬年,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他说:“我的年龄是100多岁,但在旁
人看来我的生理年龄只有70岁,而我的精神年龄却只有30岁。”
辗转人生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个多世纪的坎坷经历,无论是政治压力、社会压力,还是经济压力,杨敬年都从
未消沉。即使面对丧子之痛、病妻卧床,他依旧热爱生活,满怀信心与希望地工作着、
生活着。
1908年,杨敬年出生在湖南汨罗。幼年时,其父杨海宗因与妻子关系不和,一气之
下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母亲黎蔚霞生下杨敬年1个月后带他住到外祖父家,在他
10岁的时候改嫁他人。当时的中国百业凋敝,乡村生活尤其贫瘠,但曾是清末秀才的外
公十分注重教育,杨敬年4岁开始启蒙,...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8
南开大学博士在日本发现林语堂英译《红楼梦》原稿
2015/7/26 11:30:06 来源:渤海早报
7月24日,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尘封近半个世纪的林语堂英
译《红楼梦》原稿,近日由该院一名博士生在日本发现。南开大学正在与有关方面商议
林语堂英译《红楼梦》原稿的出版工作。
7月24日,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尘封近半个世纪的林语堂英
译《红楼梦》原稿,近日由该院一名博士生在日本发现。
曾封存于一图书馆
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作家、翻译家林语堂是一位著名的“红迷”,撰写过大量红学研
究文章,但他翻译为英文的《红楼梦》多年来不知所终。
此次发现林译本的是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届博士毕业生宋丹。2014年,她在日
本一家市立图书馆里找到了这份珍贵的原稿,整个过程曲折而幸运。
宋丹读博士时从事《红楼梦》日译本研究,在读已故日本著名翻译家佐藤亮一的译
本时她了解到,1973年11月,佐藤亮一曾收到林语堂耗时十余年完成的《红楼梦》英译
原稿,并在几月后收到了其修改稿。林语堂曾写信希望佐藤亮一用两年左右时间,将他
的英文原稿翻译成日文出版。
这勾起了宋丹浓厚的...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190
19
卞之琳走了。这位毕生执著地追求光明、探索人生至美境界的诗人终于放下了他手
中的笔。首都近百位文学界人士和许多普通读者,今天赶到八宝山革命公墓与杰出
的诗人、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卞之琳作最后的告别。

洁白的百合花、葱绿的君子兰,簇拥着卞之琳消瘦的身躯,覆盖在他身上的中
国共产党党旗在花丛的映衬下更加鲜艳夺目。一本散发着油墨芳香的《卞之琳译文
集》摆放在卞之琳的枕旁,白色封面上的两管淡墨色羽毛笔似乎还在等待着主人起
身辛勤笔耕。花圈上方的白色缎带上写着“亲爱的父亲,安息吧”,寄托着儿女对
父亲的无尽哀念。

卞之琳不仅是诗人、文学评论家,还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早在1936年,
他翻译的《西窗集》就为当时的文学青年竞相阅读。他翻译的《哈姆雷特》曾被用
来给英语电影《王子复仇记》配音,取得了极佳的效果,他的译著《莎士比亚悲剧
四种》代表了我国莎士比亚作品翻译的最高成就。卞之琳曾说,自己在翻译莎士比
亚作品时“使出了全身解数”。

卞之琳以他超凡的文学成就和高尚的品格,深深地感染和浸润着几代文学界人
士和诗歌爱好者。“他是中国诗坛的一盏长明灯,点燃起人们心中对光明的
y**z
发帖数: 80
20
http://beidaren.net/bbs/viewthread.php?tid=846&extra=page%3D1
目录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
季羡林先生的品格
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辞(季羡林)
季羡林95岁生日采访实录
季羡林:学术大家
季羡林的作品
一、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
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
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
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
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
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
s******n
发帖数: 459
21
沈蓓姐姐:
你好,并问候你全家亲人,转致我的敬意和哀思。请允许我以“姐姐”来称呼你,
因为我和你遇难的小弟沈元从1956年开始就是老同学,亲如兄弟,无话不谈,并接受了
他不少学识上、物质上的帮助。直到现在,每年清明、冬至我都要摆酒设桌来祭奠我的
父母兄弟和他。他的年轻的音容笑貌、谈吐和柔和清脆、句句皆文章的话语,几十年来
一直都留在我的眼前,响在我的耳边。
1955年9月我们考入北大历史系(他是全国文科第一名),在新生座谈会上就认识
了他。第一年我们住在一栋二楼学生宿舍小通楼的一间大房内,以后换到斜对门。因为
我生在湘西石门县山区农村,家里一贫如洗,穿着补丁衣,盖着破被子,土里土气,不
敢和他这位大城市来的时髦同学来往,并没有很多接触,只是在图书馆见面点点头。他
给我的印象是温文尔雅,穿着整齐,谈吐不凡,而功课极好,身边老是有女同学围着他
。1956年春夏之交,一位埃及学术泰斗来北大讲学,在哲学楼大讲堂,为了能抢一个好
座位,我早早去了。进门一看,沈元早已到了,我坐在他身边,两人开始闲谈。一位哲
学系教授汪子嵩也来坐在我们身边,跟我们谈起来。我不敢说话,沈元却大方地和汪先
生大谈其魏晋... 阅读全帖
j*****q
发帖数: 5
22
来自主题: SCUT版 - Re: 夢遊天姥吟留別
所以说翻译也是项事业
本身得具备扎实的文学功底和灵通的感性
才会有傅雷之类的翻译家的卓越
我想翻译者的快感在于
通过他她可以让更多人读到和读懂曾经触动其心灵的东西
就有更多的人与其分享
有诗纪念傅雷《洁白的纪念碑》
翻译家死了
留下了洁白的纪念碑
留下了一颗蓄满大爱的心
纯真得象孩子
虔诚得象教徒
比象牙还缺少杂质
如果我们得土地容不得这样得真金子
拿我们得土地一定诗几点了太多得尘埃
不懂得珍惜水晶心
那是真正的不幸
把全部爱都注入洁白的事业
象大海把全部爱情都注入白帆
N****g
发帖数: 5172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KU 讨论区 】
发信人: ygxz (NewYTHT.Net/北大人的新糊涂,年青人,寻梦), 信区: PKU
标 题: 季羡林相关资料汇总(附先生珍贵历史照片若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11 00:53:36 2009, 美东)
http://beidaren.net/bbs/viewthread.php?tid=846&extra=page%3D1
目录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
季羡林先生的品格
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辞(季羡林)
季羡林95岁生日采访实录
季羡林:学术大家
季羡林的作品
一、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
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
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
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
R******y
发帖数: 236
24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联合国大会通过“48/126”号决议,宣布一九九五
年为“联合国宽容年”(The United Nations Year for Tolerance),以纪念联合国
成立五十周年,弘扬联合国宗旨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宽容。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
员国,又是安全理事会中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自应认真执行这一决议,使对於
我国比较陌生的宽容精神,得以在我国的政治、思想、宗教、文化、教育等领域中
生根茁长。
宽容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前提。西方启蒙思想家从反对
中世纪封建神权专制统治的长期斗争中认识到宽容之可贵。他们及其後继者在取得
政治自主权之後,不走历史专制王朝的老路,而是以尊重公民的基本人权和自由作
为建国基本原则,不强求意识形态的一律,对各种思想、信仰、习惯、行为采取宽
容态度,容许少数人有保持和公开发表自己见解(包括政治、宗教、科学、文艺等方
面)的自由。由於有了这种宽容精神,科学、文化呈现了持久的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那种把思想上的“异端”看作洪水猛兽,以至把布鲁诺(Bruno)当众烧死,用刑讯
强迫伽利略(Calileo)放弃地动说这类...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5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岳南:南渡北归─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http://hx.cnd.org/?p=102500
即便是夏日,读《南渡北归》第三部,依然让我从心里感到寒意。窗外吹进的是丝丝热
风,心里涌出的却是冰冰的寒凉,没有一点温热的感觉。
《南渡北归》第三部,讲的正是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历史分野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
的决策,及其走上不同的道路之后,各自命运的遭遇和剧变。1949年,国民党军队兵败
如山倒,蒋介石划江而治的幻想彻底破灭,中国开始建立新的政治格局。
这一年,毛泽东给中国知识分子的未来命运画了一条深刻的分界线。
这一年,有些知识分子留在了大陆,有些知识分子去了台湾;之后,又有很多知识分子
响应党的号召,自世界各地回国建设新中国,只有少数知识分子坚守国外自由民主的阵
地。
回望历史,有时如梦一般,真实与假设难辨真伪,清晰与模糊交替出现。
1951年7月,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读博士学位的巫宁坤接到国内急电,请他回国到燕京
大任教,他随即中断学业回国。当时正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助理研究员和讲师
的李政道前往送行。巫宁坤突然问李政道:你为何不回去为新中国工作?“李笑着说:
我不愿意让人洗脑子。此后的1957年,巫宁坤被打成右派,受尽... 阅读全帖
s*******o
发帖数: 650
26
来自主题: _K12版 - 美国是美丽的
俺google的,不保证正确性
近代很多新词汇包括国家名字的翻译全都是照搬日本的翻译,惟独“美国” 没有照搬
日本翻译成“米国” 。 America 音译 爱米瑞肯 所以日本翻译成 “米国”
也很正常,为什么中国翻译家没有按照惯例 翻译成 “米国”呢? 而且还给了取了个
好听的名字 “美国”
答案就是 当时的翻译家认为 America 是所有西方列强中对中国最好的。 我们的历史
总是说什么美国来晚了所以 要搞 门户开放 利益均沾,你要是戴着有色眼镜看美国我
也没办法,因为当你怀疑一个人是小偷的时候 怎么看他的行为都是要偷东西的。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你见到过有狼把到口的肉吐出来的吗? 然而美国“吐”出来了
,清华大学就是美国退还辛丑条约的赔款修建的。而且美国还倡导别的国家也退还一部
分,只有小日本一分不退 。
所以当你张嘴叫“美国”这2个字的时候就 表达了我们祖辈对美国的感激之情
wh
发帖数: 141625
27
这一页是杨绛。里面傅聪的说话总是夹着英文。钱杨“两人相濡以沫63载,共同营造了
最纯净的婚姻”。之后丧女丧夫的杨绛“仿佛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越战越骁勇”:翻
译、写作、整理学术。
杨绛:百年淑子映月泉清
2011年05月30日17:32 南方人物周刊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北京、上海
(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17期封面)
“锺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
,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对于悲痛和酸楚,她从不多著一字;潺潺缓缓地道来,举重若轻。
传说中的“南沙沟”,离钓鱼台国宾馆极近,小区门口有人站岗,里面清一色三层
旧式小楼,楼距很宽,中间是静谧的乔木和草坪。
据说,这里几百户人家中,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修的,如今只有这一家。杨绛
拒绝封起阳台:“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1977年春,钱锺书一家告别学部办公室的蛰居生活,搬到此处新宅,这也是钱人生
中的最后居所。三十多年来,这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地方,因为主人罕有的孤独;但它也
不断迎来送往,因为主人稀世的分量。
“他们家不是一般的朴素啊!”好几位被访者都向记者感叹,钱杨夫妇捐了...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813
28
来自主题: _IrishFootball版 - 十问葛浩文(汉学家)(ZZ)
http://news.guoxue.com/article.php?articleid=3235
十问葛浩文(汉学家)
2005-09-09 舒晋瑜 中华读书报 点击: 403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先生为中国文学翻译到美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他是把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最积极、最有成就的翻译家,翻译过包括老
舍、巴金、莫言、苏童、冯骥才、贾平凹、阿来、刘恒、
张洁、王朔,甚至还有春树等人的大量作品。
葛浩文,美国加州人,现任北美著名的圣母大学的“讲座教授”。汉语是约30年前
在台湾学的,但后来在中国内地和香港住过,所以他说自己的普通话有点南腔北调。这
30年来,他一直迷恋着东北著名女作家萧红,写过她的传记,译了她的几本小说,说了
她半辈子的好话。
夏志清教授在《大时代——端木蕻良四十年代作品选》的序言中说,葛浩文是“公
认的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由于葛浩文的英文、中文都出类拔萃,再加
上他又异常勤奋,所以他在将中国文学翻译成英文方面成就十分惊人。本报记者几经周
折联系上了葛浩文,听他聊起翻译中的苦与乐。
读书报:您现在
J*G
发帖数: 183
2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今晨病逝
人民网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今日从北大校办了解到,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于今晨八时五
十分左右在北京
301医院病逝。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
家、佛学家、作
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
科院南亚研究所
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
梵文、巴利文专
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本文来源:人民网 作者:记者吕
绍刚)
d******a
发帖数: 32122
30
大翻译家

2010
m******n
发帖数: 6673
31
1979年1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到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开始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这是邓小平在机场向欢迎者挥手
致意(摄于当地时间1979年1月 28日下午)。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1月28日电/1979
年1月28日,邓小平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开始对美国进行为期9天的历史性访问。新华社
报道,访问期间,一高个中年男子始终不离邓小平左右,他就是被誉为 “中国红墙第
一翻译”、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冀朝铸。
“邓小平访美是一项十分重大的战略决策,是历史的抉择,访问一大成果就是向世
界展示了一个乐观自信、朝气蓬勃、爱好和平的新中国形象。”回忆起30年前那次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访问时,这位曾经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邓小平等中国高级领导人做
过重要翻译的资深翻译家、外交家依然难抑内心的激动。
见证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历程的人不计其数,但能够站在中美两国领导人身旁,“零
距离”见证重大事件与高峰会见的人却凤毛麟角,冀朝铸就是其中一位。在邓小平访美
30周年之际,在纽约度假的冀朝铸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30年前那次访问从一开始就注定非比寻常,美方打破常规
c*****3
发帖数: 1141
32
中国人无能,只能对内开刀,几乎战胜不了任何外民族:征高丽(朝鲜),百万军队被
歼灭;在印度尼西亚,30万华人被屠杀;在越南(安南)边境,中国军队被非专业的越
南军民痛击。。。
国家滋昏,而民弥贫。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
在封闭的中国大陆社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讳称为“十年浩劫”,或故意简称
为“文革”)是自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跨度共10.4年;但严格计算,“无产阶级
文化大革命”是至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13届3中全会之宣布结束,实际年限为13.7
年之久。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同胞使用的手段有:抄家、批斗、游行
、枪杀、侮辱、歧视;活埋、刀劈、棒杀、砍头、挖眼、割耳、削鼻、剖腹、割乳、切
指、断肢......无所不用其极,为中国大陆的人间大惨事......
在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辱自杀的有名人,数以万计,以下为部分名单:数
学家樊映川、翻译家T傅雷夫妇、历史学家吴晗、T作家老舍......
- 造字者仓颉的墓园被毁,改造成“烈士陵园”。
- 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揚灰;山西舜帝陵被毀;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
被拆毁,...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3789
33
文革期间被文革中部分名人自杀及受迫害致死的名单:
1.邓 拓 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 1966.5.17 服毒致死。
2.吴 晗 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 1968.10.11 狱中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3.范长江 名记者,曾任人民日报社长 1970.10.23 在河南确山跳井身亡。
4.翦伯赞 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5.上官云珠著名电影演员 1968.11.22 病中跳楼身亡。
6.容国团 世界乒乓球男单冠军 1968.6.20 北京龙潭湖畔槐树上吊自杀。
7.姜永宁 乒乓球国手 1968.5.16 在拘留室上吊自杀。
8.傅其芳 国家乒乓球队教练 1968.4.16. 在北京体育馆自缢而死。
9.熊十力 国学大师 1968.5.24 绝食身亡。
10.顾圣婴 著名女钢琴家 1969.1.31 与母亲弟弟开煤气全家自杀。
11.严凤英 著名黄梅戏演员 1968.4.8 服安眠药死于医院,传死后被解剖,在体内找发
报机。
12.老 舍 著名作家 1966.8.24 跳北京太平湖溺死。
13.储安平 前光明日报总编,大右派 1966.6.7 传跳海自...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34
不少描述民国时期的书籍或文章都慨叹那个时期的知识份子,是一批有“骨气”而又“
好玩”、“有趣”且学问深厚之人。他们有时如孩童般天真,而且对于世事,亦常有惊
世骇俗的作为。显而易见,他们可以如此恣意妄为正是得益于民国政府的宽容。民国时
期,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蒋介石治下的南京、重庆国民政府,不仅礼遇知识份子,使其
成为高收入阶层,而且对于那些冒犯自己的知识份子也尽量包容。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开启了北洋军阀统治时代。当时,虽然军阀间混战不断,北
京政权更迭频繁,但除了土匪出身的张作霖,其他军阀都表现出对民国共和政体的尊重
。他们不管如何霸道,对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学校自治都不过多干涉,而且承认宪法
,敬畏法律程序,甚至对于公共舆论也十分忌惮。比如段祺瑞,当总理时就主张新闻自
由,后来虽然受到舆论强烈批评并最终下野,也依旧没有控制媒体。
还有袁世凯对待国学大师章太炎的态度也甚为有趣。1914年,民国最牛的大师之一章太
炎,因不满袁世凯的独裁统治,遂前往总统府去叫骂,并砸了总统府的家具。袁世凯只
是将其软禁在龙泉寺,并每月提供五百大洋作为生活费用,同时亲自手书下人八条保护
准则,其中包...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5
三角山地形图。(网络史料图片)
(大纪元记者李晓宇综合报导)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招待胡锦涛的国宴上,郎朗弹奏的中
共红色经典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其中搀杂另一部影片《英雄儿女》的
主题曲《英雄赞歌》,在海内外引起轩然大波。这两首曲子在中国家喻户晓,被外界认
为有强烈的血腥味和仇美情绪。
面对媒体追问,郎朗表示自己不知道《我的祖国》的任何背景。但在大陆,被中共捧为
韩战“决定性胜利”的上甘岭战役有关内容,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及文艺作品中随处可
见,其插曲《我的祖国》更是伴随大陆几代人的成长。
近期,有专家分析发现,美军史料并没有提及“上甘岭”,更无“上甘岭战役”之说。
不过近年来,或许因网民质疑,中共史料与“国际接轨”,上甘岭被说成是三角岭(三
角山),可是在美军史料中,拉锯战中的三角岭之战既非“决定性改变韩战形势”,更
非美军惨败,也没有死伤很多人。而电影《英雄儿女》的主角王成的原型蒋庆泉也不“
光辉”,阵地沦陷后他被俘回国,在“叛徒”的阴影下生活了30年,人生凄惨。
这场被中共渲染成因“美帝侵略”而“保家卫国”的朝鲜战争,据报导,实际上是金日
成发起,联合国介入,中共为了讨好斯...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38
36
近日,有大陆媒体披露,GCD党魁推崇的《国际歌》,中文歌词只有原法文的一半,而
且,很多句子跟原文有较大出入,如今,中Gong不再是过去的穷哥们,已变成劳资关系
中的“资方”,有些地方已禁唱《国际歌》,凸显当局恐惧老百姓,此番《国际歌》角
色倒置,显示历史的讽刺。 大陆媒体《同舟共进》杂志最新一期报导,今天的《国际
歌》用语和表达较之原文有较大出入。比如“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在法文中“热血
”应为“理性”;“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在法文中“一无所有”应为“一钱不值”
等等。 然而,《国际歌》发生的最大改变,并不是不同语言的翻译问题,而是其版本
是否完整的问题,这是许多歌唱者都不知道的。国人熟悉的中文版《国际歌》有3节歌
词,其实是照搬苏联的结果,而鲍狄埃的原版作品,却有6节歌词。
报导说,瞿秋白在将《国际歌》译为中文时,是参照俄文版,从法文版转译而来的。但
他在译本说明中曾披露过这一事实:“法文原稿,本有6节,然各国通行歌唱的只有3节
,中国译文也暂限于此”。中文版本的《国际歌》后来参照了俄文版的格局。最早是列
宁1900年12月将《国际歌》的第一、二、六节和副歌歌词刊登在《火星报》...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3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百年五牛图之三:关于张季鸾zz
百年五牛图之三:关于张季鸾
作者:梁由之 提交日期:2005-10-08 11:10相关:
百年五牛图之五:关于林彪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百年五牛图之二:关于蔡锷
百年五牛图之一:关于鲁迅
一.从何说起
现在的报纸很多。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委实没有多少看头。我已经很少看报了
。想起曾经象追星族一样追着读过多年的两份报纸,恍如隔世。
我指的是<<体坛周报>>和<<南方周末>>。
老读者应该都还记得<<体坛周报>>在上届世界杯前后卑劣下作进退失据的丑陋表现
。让人倒足了胃口。从那以后我就没再买过这份报纸。
至于<<南方周末>>,情形则更为复杂一些。自从空降一个新主编后,每况愈下,一
蹶不振,终至惨不忍睹。有心的读者仔细看看前期它煞费苦心为顾雏军预作的无罪辩护
和对长虹管理层曲线收购化公为私的回护,再看看该报科龙和长虹的广告,就知道南周
与资本早已沆瀣一气,甚至已然不顾起码的体面。可叹的是,一些痴心的朋友还在盼望
它能起死回生呢。
我曾买过南周十余年,一期不拉。后来是积习难除,偶尔买买。现在已是意兴索然
,割袍断义。偶然在图书馆翻翻,常常也只是一声叹息。它完了。
唐人诗云:露重飞难...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38
有人以为,只有反对中共的人,才遭到中共的迫害和摧残。事实上,半个多世纪以来,
中共不仅迫害和摧残了无数普通中国人,也迫害和摧残了无数他们自己的同路人,即那
些亲共和投共的人。连“逆我者亡,顺我者昌”的行为底线,都被中共变成了“逆我者
亡,顺我者亦亡”的极端。
上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左倾,其中,许多人抱着天真的幻想,投奔延安,投
靠共产党。不久就发现,中共独断专行,内部等级森严。但当这些知识分子稍有微词,
就遭到整肃。比如王实味,仅仅因为写了一篇批评中共官僚主义的《野百合花》,就惨
遭杀害。其他如丁玲等人,则在“延安整风”中,被整得“脱了形”。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因朝鲜爆发战事,中共为了“稳住后方”,不惜食言失信,突然集
中屠杀先前投诚、起义、和被俘的原国民党官兵,共计一百多万人。五十年代末,中共
掀起“反右”运动,一百多万人横遭迫害。这些“右派”(实为左派),都是当年从国
统区出走(甚至从海外归国),投奔共产党的人士。比如林昭、储安平、章伯钧、罗隆
基,等等。
上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发动“文革”,掀起更大规模的迫害狂潮。不仅令数亿生灵涂
炭、数百万知识分子遭殃,就连中共党内的大...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39
有人以为,只有反对中共的人,才遭到中共的迫害和摧残。事实上,半个多世纪以来,
中共不仅迫害和摧残了无数普通中国人,也迫害和摧残了无数他们自己的同路人,即那
些亲共和投共的人。连“逆我者亡,顺我者昌”的行为底线,都被中共变成了“逆我者
亡,顺我者亦亡”的极端。
上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左倾,其中,许多人抱着天真的幻想,投奔延安,投
靠共产党。不久就发现,中共独断专行,内部等级森严。但当这些知识分子稍有微词,
就遭到整肃。比如王实味,仅仅因为写了一篇批评中共官僚主义的《野百合花》,就惨
遭杀害。其他如丁玲等人,则在“延安整风”中,被整得“脱了形”。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因朝鲜爆发战事,中共为了“稳住后方”,不惜食言失信,突然集
中屠杀先前投诚、起义、和被俘的原国民党官兵,共计一百多万人。五十年代末,中共
掀起“反右”运动,一百多万人横遭迫害。这些“右派”(实为左派),都是当年从国
统区出走(甚至从海外归国),投奔共产党的人士。比如林昭、储安平、章伯钧、罗隆
基,等等。
上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发动“文革”,掀起更大规模的迫害狂潮。不仅令数亿生灵涂
炭、数百万知识分子遭殃,就连中共党内的大... 阅读全帖
g******i
发帖数: 581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gannaidi (gannaidi),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大奇耻大辱(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4 00:27:38 2011, 美东)
在我文章开篇之前,请允许我先发二十三个大字,以泄我心头愤慨。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奇耻大辱!绝对的奇耻大辱!
有人说,中国足球是第一耻辱,也有人说南京大屠杀是第一大耻辱。
这些说法很多,硬要排出个第一的话,我把中国这六十年教育排为中国第一奇耻大辱!
首先,请大家看一下这六十年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名单。为什么要拿出来给你看一下
?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人在刻意遗忘这些事实!
1、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2、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3、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祖籍山东日照,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1976年获诺贝
尔物理学奖... 阅读全帖
po
发帖数: 138
41
有道理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gannaidi (gannaidi),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大奇耻大辱(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4 00:27:38 2011, 美东)
在我文章开篇之前,请允许我先发二十三个大字,以泄我心头愤慨。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奇耻大辱!绝对的奇耻大辱!
有人说,中国足球是第一耻辱,也有人说南京大屠杀是第一大耻辱。
这些说法很多,硬要排出个第一的话,我把中国这六十年教育排为中国第一奇耻大辱!
首先,请大家看一下这六十年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名单。为什么要拿出来给你看一下
?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人在刻意遗忘这些事实!
1、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2、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3、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祖籍山东日照,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1976年获诺贝
... 阅读全帖
g******i
发帖数: 581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gannaidi (gannaidi),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大奇耻大辱(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4 00:27:38 2011, 美东)
在我文章开篇之前,请允许我先发二十三个大字,以泄我心头愤慨。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奇耻大辱!绝对的奇耻大辱!
有人说,中国足球是第一耻辱,也有人说南京大屠杀是第一大耻辱。
这些说法很多,硬要排出个第一的话,我把中国这六十年教育排为中国第一奇耻大辱!
首先,请大家看一下这六十年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名单。为什么要拿出来给你看一下
?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人在刻意遗忘这些事实!
1、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2、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3、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祖籍山东日照,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1976年获诺贝
尔物理学奖... 阅读全帖
po
发帖数: 138
43
有道理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gannaidi (gannaidi),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大奇耻大辱(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4 00:27:38 2011, 美东)
在我文章开篇之前,请允许我先发二十三个大字,以泄我心头愤慨。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奇耻大辱!绝对的奇耻大辱!
有人说,中国足球是第一耻辱,也有人说南京大屠杀是第一大耻辱。
这些说法很多,硬要排出个第一的话,我把中国这六十年教育排为中国第一奇耻大辱!
首先,请大家看一下这六十年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名单。为什么要拿出来给你看一下
?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人在刻意遗忘这些事实!
1、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2、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3、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祖籍山东日照,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1976年获诺贝
... 阅读全帖
z**u
发帖数: 48
44
WSN在怒吼:
为什么我们没有诺贝尔科学奖?因为太祖不让我们去米国!
为什么我们有诺贝尔和平/文学奖?因为太宗不让我们上街!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gannaidi (gannaidi),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大奇耻大辱(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4 00:27:38 2011, 美东)
在我文章开篇之前,请允许我先发二十三个大字,以泄我心头愤慨。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奇耻大辱!绝对的奇耻大辱!
有人说,中国足球是第一耻辱,也有人说南京大屠杀是第一大耻辱。
这些说法很多,硬要排出个第一的话,我把中国这六十年教育排为中国第一奇耻大辱!
首先,请大家看一下这六十年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名单。为什么要拿出来给你看一下
?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人在刻意遗忘这些事实!
1、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2、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
获...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33885
45
看这种东西最好是看原文,不要让那些低级的翻译家把你弄糊涂了。
C********g
发帖数: 9656
46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627
“人民的儿子”,“深情的儿子”
小平同志被李鹏尊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他自己则声称,他的设计原则是,
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摸得到还是摸不到石头,摸着什么石头,不知道;能不能过河,
过什么河,也不知道,要看摸石头的结果而定。
他也自称,自己是中国第二代领导人的“头”。这不是中国人民投票决定的,也不是中
央政治局常委、或中央委员会讨论决定的。似乎没有人选他当第二代领导的头,至少,
没有发表党代表大会或中央全会或政治局会议任命小平同志作为"第二代领导的头"的公
报。后来才知道,是小平同志自己亲自任命自己为第二代领导的头:他的任命声明是这
样的:
“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
核心是毛主席。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因为有这个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
动,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进入第三代的领导集体也必须
有一个核心,这一点所有在座的同志都要以高度的自觉性来理解和处理。”
小平同志不仅宣布...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930
4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韩寒:苏轼这些死人比我差
名人谈韩寒集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现在的中国大学教授加起来的影响力,赶不上一个韩寒。”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张鸣:“近日,美国《时代》周刊评选本年度“全球最具影响
力人士”,韩寒入围,委实名至实归...我曾经说过,就公共事务而言,就是整个知识
界,其影响力加起来都不及一个韩寒。韩寒说话,胆子很大,虽然在用词上也有所考究
,但似乎只要他想到而且想说的,就没有不敢说的。韩寒对于这个体制来说,是一个标
准的异类。他天不管、地不收,连中学都没读完,自己凭一双手,杀将出来。眼下单单
靠赛车,就活得好好的。如果凭他的影响力,文字也可以卖大价钱。他是一个完全独立
于现体制的人,一个市场里游泳的健将,但又不像市场的经营者,需要对管理者折腰。
他无需睬任何人,无论这个人是官员还是资本家。即使在市场中,也是资本家求他,不
是他求资本家。他就像“化外之地”的山寨,齐天大圣的杏黄旗高高竖起,却也找不到
这个山寨违法的痕迹。若要收编,各方人士想尽办法,无计可施。因为他什么都不要,
什么也不在乎。一般知识界人士所难以抗拒的金钱、名誉、官衔,甚至“大师”的头衔
,他一概视如敝屣。若要打压吧,他也没犯到什么,...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214
4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李自然:过河拆桥
民主是一座桥,中共通过这座桥赢得了农民的信任与支持。夺取政权后,中共拆了这座
桥。
中共是提倡暴力的。但是,要用暴力还得有武装,若有武装起码得有武器和人马。至于
武器,红军有一把刀或一支梭标就可当武器使,关健是如何得到人马。
要有人马就需要征兵,可当时征兵是比较困难的。以蒋介石征兵为例,他的军队有饭吃
、有军装、有军饷、有辎重及后勤保障,并且是合法的政府军。以这样的条件,却还要
靠“抓壮丁”去抓人;假若征兵顺利,是没必要去抓人的。
中共红军当时征兵不叫征兵,它叫“扩红”,扩大红军队伍。中共扩红的主要对象是农
民。可是红军的条件极差:饥一餐、饱一餐、没军服、没军饷、没辎重后勤保障;更重
要是,红军是为了造国民政府的反,是标准的反政府武装。以这样的条件,按理说应该
征不到兵;意外的是,中共在江西高峰时期“曾有三十万农民造反大军”。中共是如何
扩红的呢?
一般情况下,中共扩红要做四件事情 。第一是写标语、发传单、贴布告、以此来宣传
。第二是打土豪、分财产、以此收卖人心,扩大影响。实际上,打土豪遇到值钱的东西
都被中共据为已有。(西路军兵败,最后在石窝分兵突围时,徐向前、陈昌浩、特务团
团长曹...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杨绛103岁生日
杨绛103岁生日谢绝看望祝寿:我无名无位活到老(图)
文章来源: 人民网 于 2014-07-17 09:38:3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
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7885 次)
资料图:杨绛生活照
资料图:杨绛
原标题:杨绛103岁生日 章诒和特地提前一天祝寿:祝健康快乐
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陈苑)今天,钱钟书的夫人、著名作家杨绛先生迎来103岁生日
。据了解,杨绛每年都要“躲”生日,她一再告知出版社等机构不要去她家看望,也不
要祝寿。杨绛曾说:“我无名无位活到老,活得很自在。”杨绛的才情,以及她与钱钟
书感人至深的婚姻爱情故事令人动容,不少网友纷纷通过微博向这位百岁老人送上生日
祝福,作家章诒和也特地提前一天为杨绛祝寿。
章诒和特地提前一天祝寿:祝健康,快乐
16日下午,章诒和通过微博提前为杨绛先生庆生:“明天她103岁了,祝健康,快乐!
”除此之外,章诒和还精选了杨绛96岁那年写下的散文集《走在人生边上》中的一段话
发在微博中:“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
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