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翻译家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i***s
发帖数: 39120
1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外来语的使用日益广泛。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外语词的过度使用现象日趋严重,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正规出版物和正式文件中,引起公众不满。4月11日,本版刊发《外来语滥用,不行!》,对此现象进行了报道。报道刊发后引发热议,特别是引起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共鸣。那么,外来语滥用的原因是什么,又有哪些应对的措施?本版进行解码。

外语词频繁出现使用过度
影响沟通伤害汉语纯洁性
“采用了基于OpenEdX开源平台,开发了HTML5视频播放器,不再依赖国外课程播放首选的YouTube,解决了国内用户无法访问国外edX平台问题。”
类似的表述,如今在报刊等出版物中屡见不鲜。WiFi、CEO、MBA、CBD、VIP、PM2.5,大量外语词不经翻译就见诸报端,甚至还出现在某些严肃的学术期刊里。
可是,这样的“零翻译”,不知有多少读者看得懂?
专家表示,“零翻译”的外语词,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使语境支离破碎,从深层次来说,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为什么“诺基亚”“摩托罗拉”能译成汉字,而iPhone和iPad就没能翻译过来?英语吸收汉语词汇...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
威廉弟弟秀英文
威廉弟弟用英文做数学作业
昨晚(5月8日),浙江卫视《爸爸回来了》第三期开播,王中磊的8岁儿子威廉弟弟在节目中大秀流利英语,与老外对话长达20分钟,惊呆了路人。节目播出后,网友纷纷赞威廉弟弟是“小小翻译家”。在节目中,威廉弟弟甚至用英文做数学作业。
节目中,BOSS老爸王中磊带着威廉弟弟去了花鸟市场,一位外籍友人因语言不通与卖家产生了沟通障碍,弟弟挺身而出,用一口流利的英文为他们解决了问题,并与外籍友人聊天近20分钟。
精选网友评论:
BOSS的公子才八岁,和老外对话英语流利程度词汇程度语感和发音,聊蜥蜴足球看球纳达尔自然的形成滔滔不绝十几分钟……已经充分展示了高富帅的养成。
咱们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居然没比过在幼儿园学了两年英语的小朋友,哭。
看完这个真心觉得取消英语考试是必要的,学了十多年的英语最后一句都说不出,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不是用来考试的,将英语多放在口语教学上吧。
c***s
发帖数: 70028
3
王中磊接受了网友的提问。这位在大众眼中看似遥远的大boss,俏皮回应称,自己并非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男神范儿,“我很有人情味。”
王中磊和李小鹏分别带着威廉弟弟和奥莉妹妹去野生动物园
作为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王中磊,居然在当红亲子真人秀《爸爸回来了》中献出自己的综艺首秀,这实在让无数观众觉得新鲜又好奇。透过这档节目,“boss老爸”王中磊年仅8岁的儿子威廉弟弟在节目中展示了超强的知识和素养,尤其是与外籍友人长达近20分钟的纯英文对话,充分诠释了何谓“高富帅的养成”。
5月29日晚,王中磊接受了网友的提问。这位在大众眼中看似遥远的大boss,俏皮回应称,自己并非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男神范儿,“我很有人情味。”
聊威廉:
赞其“情感丰富又内敛”,进不进娱乐圈儿子自己做主
从节目开播的第一期起,一个疑问就盘旋在了不少观众的心头,为何威廉的小名会是听起来怪怪的“弟弟”呢?微访谈当天,王中磊揭晓了谜团,其实原因超肉麻:“因为他妈妈叫我哥哥。”
节目中,年仅8岁的威廉弟弟,就显示出了超越同龄人的优秀。尤其是第三期节目中,威廉大秀流利英语,与老外一段长达近20分钟惊呆了路人。节目播出后,网友纷...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
孙仲旭(资料图片)。图/CFP
8月29日晚,网友“桥东里”在微博上透露,他受家属之托告知:“青年翻译家孙仲旭先生于2014年8月28日在广州辞世,享年41岁。”有出版人称孙仲旭因抑郁症自杀,孙先生的儿子向业内人士证实这一说法,并称“爸爸已经解脱了。”
孙仲旭生于1973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外文系,翻译出版的主要作品有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动物农场》《巴黎伦敦落魄记》,伍迪·艾伦的《门萨的娼妓》,奈保尔的《作家看人》,以及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等,总计30多部。其中《麦田里的守望者》对他的人生影响巨大,他曾说:“从译《麦田里的守望者》起,让我走上了翻译之路。”
昨晚,孙仲旭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很多翻译界、出版界、作家,包括普通读者都感到震惊。孙仲旭本人8月4日还曾在网上发布最新翻译的译文《情感教育》,很多网友在这条译文下留言表示哀悼。著名翻译家余中先说:“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很喜欢孙仲旭的译文,给他做过编辑,一直以为他很年轻,很有为。愿他安息。”
孙仲旭的早逝特别让一些青年作家感到伤心。青年作家阿乙说:“读过孙先生五六本译作,受益很多,广州见过一次,谦卑之人,就活在书本上吧。”张悦然说...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5
台“文化部长”龙应台30日说,因为过去好几代人在追求家国大梦被压得太久了,追求“小确幸”是对家国大梦的反弹和释放。但台湾年轻人要从“小确幸”走出来,看到广大天空、看到严峻未来。她还提醒,不能都以“小确幸”为志愿,否则不知道船要开到哪,她也期许在座的企业家,应给台湾未来一个信念。
“小确幸”一词来自日本,指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出自村上春树的随笔,由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进入汉语。“小确幸”的感觉在于小,每一枚小确幸持续的时间3秒至一整天不等。
龙应台是在台北远东国际大饭店举办的“第十二届华人企业领袖远见高峰会”上发表此言论的。本次会议会期两天(30日至31日),包括马英九、“行政院长”江宜桦、“立法院长”王金平、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等多个政经知名人士参加此会。
患淋巴癌一年的李开复也对台湾产业及创业环境产生忧虑,他说:台湾产业跟我一样病了,充满了困难与危机;台湾创业环境面临的问题是不够国际化、与国际的互联互通不足,而政府有义务跟责任来改变这样的负面循环。
龙应台:不能都以“小确幸”为志愿,否则不知道船要开到哪
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在30日的讲演中提到,台湾现在流行...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6
据台湾“中央社”10月30日报道,患淋巴癌一年的李开复对台湾产业及创业环境产生忧虑,他说:台湾产业跟我一样病了,充满了困难与危机;台湾创业环境面临的问题是不够国际化、与国际的互联互通不足,而政府有义务跟责任来改变这样的负面循环。
创新工厂董事长李开复是在台北远东国际大饭店举办的“第十二届华人企业领袖远见高峰会”上发表此言论的。本次会议会期两天(30日至31日),包括马英九、“行政院长”江宜桦、“立法院长”王金平、台“文化部长”龙应台等多个政经知名人士参加此会。
龙应台30日说,因为过去好几代人在追求家国大梦被压得太久了,追求“小确幸”是对家国大梦的反弹和释放。但台湾年轻人要从“小确幸”走出来,看到广大天空、看到严峻未来。她还提醒,不能都以“小确幸”为志愿,否则不知道船要开到哪,她也期许在座的企业家,应给台湾未来一个信念。
“小确幸”一词来自日本,指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出自村上春树的随笔,由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进入汉语。“小确幸”的感觉在于小,每一枚小确幸持续的时间3秒至一整天不等。
李开复:台湾产业跟我一样病了 创业环境不够国际化
李开复去年9月公布罹癌消息后,... 阅读全帖
m*******6
发帖数: 11762
7
不是体制有负于作家,而是作家有负于这个时代
c***s
发帖数: 70028
8
秦怡(中)等获奖名家
昨晚,上海大剧院名家云集,星光璀璨。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的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颁奖典礼在此举行。颁奖典礼简朴而隆重,气氛庄严而温暖。24位得奖者,除了有几位因身体原因不能前来之外,悉数赴会,90多岁高龄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秦怡、贺友直、陈佩秋、钱谷融,还有百岁徐中玉都到了现场。
开场的无伴奏合唱《红旗颂》气势磅礴,视频短片《把心交给人民》讲述本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获得者们的艺术成就和心路历程,感人肺腑。在全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中,方增先、吕其明、陈佩秋、尚长荣、贺友直、草婴、徐中玉、徐玉兰、钱谷融、秦怡、舒巧、焦晃(以姓氏笔画为序)12位“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本人或其代表,于本正、王安忆、陈少云、陆谷孙、李莉、周慧珺、施大畏、赵丽宏、奚美娟、黄蜀芹、蔡正仁、廖昌永(以姓氏笔画为序)12位“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本人或其代表,分别上台领奖并发表获奖感言。
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时隔12年后重启,让人看到,这座鲁迅、巴金和无数文学艺术大师曾经工作并留下创作的伟大城市,依然保持着那份源远流长的文化光荣与梦想,依然充满了生生不息的艺术创造活力。
...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9
2013年3月6日,北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召开首场记者见面会。图为发布会上的女翻译。
“咦,孙宁哪去了?”11月中旬布里斯班G20峰会期间,王燕老师打开电视,她发现跟在习主席身边的翻译换了一个人,不再是北京APEC时的高翻孙宁。
这个疑问直到近日才有了答案,《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从外交部获悉,曾在“两会”记者会上一鸣惊人的翻译孙宁,因为高强度的工作负荷而在G20会程期间晕倒,摔破缝了好些针,从而错过了再次“出镜”的机会。
“这两年,中国领导人的出访行程更加密集,翻译室的人员可不忙飞了吗?”王燕说。外交学院的学生几乎占据了外交部翻译室的“半壁江山”。作为外交学院著名的高翻老师,王燕曾经教过他们中的大多数。“忙归忙,(学生)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这份工作也是种荣幸啊。”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王燕自豪地说道。据记者了解,孙宁受伤后,还坚持“轻伤不下火线”,一位资深外交官不禁感慨“外交队伍的孩子很可爱”。
外交部翻译室,是负责中国领导人重要外事活动翻译工作的骨干力量。这里集结了英、法两个语种的高翻人才,大约七八十人。翻译室副主任许晖曾向外界透露,这支中国领导人“高翻”队...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0
近日,由百余件近现代名家信札及手稿原件构成的《朴庐藏珍—近现代学人手迹原件展》,在吉林省图书馆展出,字里行间传递着民国时期名家们的真实情感及其背后的人物关联。
展览中全部藏品的拥有者,是30岁的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书画家、收藏家赵胥。昨天下午,他在省图的文化吉林讲坛上,讲起了书信里的民国朋友圈。透过书信的内容,你或许能读出,未曾听说过的民国名人圈里圈外那些事儿。
胡适:劝小芳不可太用功
胡适在信中问候小芳:“你现在已经上课了吗?你是很好的孩子,不怕没有进步。”随后他还抒发了颇为“叛逆”的教育观念:“不可太用功。要多走路,多玩玩,身体好,进步更快。你有空时,望写信给我,随便你说什么,我都爱看。”
今人解读
如此深情而直接的表述,不难看出,胡适对小芳的喜爱。不少在展览中看到这封信的人,都好奇小芳是谁。这些藏品的收藏者赵胥给出了答案:小芳原名陶维正,是著名社会学家陶孟和与翻译家沈性仁的女儿。胡适写这封信的日期为“十八,三,二”,赵胥推断,时间是1929年3月2日,小芳当时还是一个上中学的孩子,对陶孟和之女如此宠爱,足以看出胡适与陶孟和夫妇的深厚友谊。由此,又牵出了另一个朋友圈。
梁思成:教陶孟...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1
爱情是什么?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但对于曹越华与王德懿老人来说,爱是战火纷飞时的刻骨思念,是遭遇逆境时不离不弃的坚守,更是一段70年厮守的岁月。
昨日上午,现年97岁的抗战老兵曹越华与妻子王德懿相约北温泉——1945年他们在这里拍下第一张婚纱照,70年后的铂金婚纪念日,他们要在同一地点再次携手,穿上礼服、婚纱,纪念70年的世纪情缘。
70年后
他仍声情并茂朗诵情书“My darling,Please give me a definite answer,which will reflect my once-pale youthful-ness……”
昨日中午,北温泉数帆楼,97岁的曹越华老人再次用英文给妻子朗诵这封70年前从战地寄送出的情书。
“亲爱的,给我一个答复吧,您深情的目光辉映着我曾经苍白的青春……”老伴王德懿流利地翻译着情书的内容,因为里面的字字句句,是两位老人用一辈子来践行的承诺。
曹越华老人回忆,1944年7月下旬,身为翻译官的他突然接到命令调往缅甸前线。在乘军机飞到缅北重镇密支那的当晚,暴雨如注,夜空中火光升腾、硝烟弥漫,他在战壕中带着对远方恋人的思念,写下了这封深情...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2
最近,知名作家冯唐以其“独特”风格翻译的泰戈尔诗集《飞鸟集》引发争议。其实,冯唐的译作早在今年7月就已出版,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反响。但近期由于在网络上的传播,冯唐的译作遭到了很多批判。此事也引发印度媒体和网友的关注……
先来看看冯唐是怎么翻译泰戈尔的诗的。
“世界对着它的爱人,把它浩瀚的面具揭下了,他变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恒的接吻。(郑振铎译)”这是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中的一个篇章。
而在冯唐今年7月出版的《飞鸟集》译本中,这句诗被翻译成了:“大千世界在情人面前解开裤裆,绵长如舌吻,纤细如诗行。”
印度媒体如何报道冯唐译泰戈尔?
冯唐的翻译引发了泰戈尔的祖国——印度媒体以及网友的关注。
《印度时报》于24日发表了一篇题为《对泰戈尔诗作最色情的翻译在中国引发争议》的报道。报道首先简单介绍了这件事,并称冯唐不懂孟加拉语,显然只是用浅显的中文表达了自己的理解。
随后报道引用Global Asia的中国问题学者兼理事Tansen Sen的评论称,“冯唐是想吸引注意,获取廉价宣传”、“这称不上是翻译,就是一种下流的解读而已”。
报道中还引述了中国微博网友对他的批评,“把伟大的诗歌改写...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3
1939年起,傅雷与刘海粟妻子成家和的妹妹成家榴发生婚外情。张爱玲将此事写成了小说《殷宝滟送花楼会》。张爱玲为何要对傅雷下刀,他们究竟为何交恶?本文摘自2016年1月22日《北京晚报》,作者唐山,原题为《张爱玲为何要写小说影射傅雷》。
1948年,张爱玲在香港留影(图源: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殷宝滟送花楼会》写得实在太坏,这篇是写傅雷。他的女朋友当真听了我的话到内地去,嫁了个空军,很快就离婚,我听见了非常懊悔。”1982年12月4日,张爱玲写信给宋淇,披露了她发表于1944年11月的小说《殷宝滟送花楼会》的内幕。
宋淇是翻译家,涉猎甚广,与张爱玲、傅雷均有密切交往。1949年后,傅雷一直租住在宋家的房子中,直到自杀。宋淇走上翻译之路,还是傅雷催逼的结果。
1939年起,傅雷与刘海粟妻子成家和的妹妹成家榴发生婚外情。张爱玲将此事写成了小说《殷宝滟送花楼会》。张爱玲为何要对傅雷下刀,他们究竟为何交恶?
傅雷继承了母亲的刚烈性格
傅雷1908年生于浦东,家道殷实,据他写于1957年“反右”运动中的《傅雷自述》,傅家原有田400余亩,1948年时还有200余亩。傅雷4岁时父亲入狱惨死,24岁...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4
近日,有网友晒出某电商创始人陈年的一段视频,视频中陈年称:“我觉得一百年后,大家肯定都还记得穆旦,周杰伦肯定就是垃圾了。”此段视频曝光后,瞬间引爆网友关注热议。5月23日,方文山[微博]通过微博回应周杰伦被骂垃圾,怒次陈年狭隘偏激,请道歉!
5月23日晚,方文山通过微博怒次某电商陈年,称:“凡客诚品CEO陈年近日在媒体受访时,竟无端诋毁周同学是垃圾。其言辞令人瞠目结舌。我想说的是,难道在你狭隘且偏激的眼中,流行歌手就不是一项职业?就只有电子商务才是工作,污蔑写出东风破、青花瓷、烟花易冷等歌曲,带给几个世代共同记忆的歌手是垃圾,那喜欢这些歌的人又是什麽?请郑重道歉!”
对此,网友也纷纷留言表示支持方文山,力挺周杰伦并集体要求陈年道歉,称:“必须道歉,再有思想和文化也要学会尊重别人。”“请道歉。可以不喜欢但请别污蔑。”“我只能说,周杰伦是一个时代的代表!”
相关阅读
电商创始人谈周杰伦引争议:百年后是垃圾
某电商创始人陈年近日做客访谈节目《恶毒梁欢秀》时 ,谈及对诗人穆旦的敬仰之情,称联系到穆旦儿子时很激动,主持人梁欢接话说:“这种感觉就相当于我们看到周杰伦了。”陈年随后说:“我觉得穆旦应...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5
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翻译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去世。听闻这一消息,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部分还原了这位文化名人、才女的性情与为人。他表示,自己此前曾与杨绛、钱锺书夫妇来往较多,“论学识,他们都是学贯中西。杨绛先生是很单纯的人,年纪大了之后还略有一点孩子气”。
从容走过百年沧桑
杨绛本名杨季康,出生于1911年。在她百余年的人生历程中,几乎每次出现人们面前时都十分从容。此前,她与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同在一家医院住院,还拒绝过周有光“见一面”的要求,直到别人劝说方才会面。周有光外甥女毛晓园曾对记者表示,“因为杨绛先生觉得自己在病中,状态不是特别好”。
在动荡年代,杨绛也一直处变不惊,并以惊人的胆识保护丈夫钱锺书的手稿,将所有杂事处理得井井有条。1945年在上海,当日军传唤她时,杨绛先把钱钟书《谈艺录》手稿藏好,泰然周旋,保证日后该书的顺利出版。
时光流转至1994年,钱锺书因病住院,杨绛悉心照料。不久,女儿钱瑗也住院了,与钱锺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当时八十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辛苦异常,“锺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6
杨绛,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
杨绛先生即便近百岁高龄仍笔耕不辍,尤其是整理出版了钱钟书数十部遗著。这对为人治学皆堪称完美的世纪老人,可谓功德圆满。
杨绛的最后20年
这些年,她将既往岁月一点一点整理、打包,世人惊叹于86岁之后的人生仍可以如此丰裕:
1998年
12月,钱锺书先生在缠绵病榻一年之后离开人世。而前一年,这对夫妇唯一的女儿钱媛因病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容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杨绛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到。
此时杨绛已是87岁高龄。世人将看到一个更深居简出的作家、学者、钱钟书遗稿的忠实整理者。
1999年
杨 绛根据英文翻译了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六万余字。《斐多》描绘的是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就义当日,与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这些讨论至今仍是西方伦理 学的基础。杨绛在翻译时参考多部作品,并为读者写作了注释。她在这年年底所写的译后记中说,“我正...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7
1896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在意大利的桑里莫逝世,按其遗嘱,从他的遗产中提取920万美元成立基金,将收益授予在和平、物理、化学、医学(或生物学)等领域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在这些奖项中,有一项就是让中国人祈盼了百年之久的诺贝尔文学奖。自从莫言获奖之后,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种种史料证实,诺贝尔文学奖并没有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中国作家。相反,从民国开始,诺贝尔文学奖就对中国作家投入了关注。鲁迅、胡适、梁实秋、老舍都与诺奖发生过关联。
目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人由瑞典、法国、西班牙三国成员构成的文学组织选出。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埃斯普马克在北京大学做过一次演讲,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程序及原则做了解释。有四种人具有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资格:第一种人是瑞典学院的委员们,第二种人是世界各地所有高校的语言学、文学教授,第三种是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第四种是各个国家作家学会的主席。诺贝尔奖提名有50年的保密期,除了最终公布的获奖者外,凡作为候选人的相关人信息在50年保密期期间都不对外公开。诺奖评选的年度工作程序大致为:首先,从每年无数的提名中去掉重复的、挑选出200个不同的候选人...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8
说到台湾第一美女,大家一定首先想到的是林青霞、萧蔷这样的女星,但还有一位真正的大美人,却鲜少有人知道,她就是胡因梦。她的美貌不是林青霞的英气,不是萧蔷的性感,而是充满着新时代女性的知性和柔美。她21岁就当女主角,33岁正红时息影,此后摇身成为了作家和翻译家,书写了几十部佳作,是真正集合美貌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上世纪50年代,胡因梦出生在台中,自幼就拥有惊世美貌的她,所到之处无不为之惊艳。在她高中毕业离开学校时,校内还留下了一句:“从此辅仁大学没有春天。”
大学胡因梦去了美国学大众传播,即使是到了国外,胡因梦还是凭借较好的脸蛋,获得了不少注意,后来她就索性去读了纽约的模特学校。
在胡因梦21岁时,她机缘巧合下被导演徐进良相中,主演了电影《云深不知处》,当时的另一个女主角就是林青霞,电影上映后,胡因梦意外走红,从而打开了演艺圈的大门。
胡因梦演艺生涯前后出演了40多部电影,包括《梅花》、《海滩的一天》、《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人在天涯》、《第二道彩虹》两度获得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提名。当时胡因梦虽然年轻,却有着非常成熟的美,跟琼瑶力捧的女主角林青霞同框,丝毫不输半分。
当年胡因梦跟著名歌手费...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9
她出身名门望族,明朝文渊阁大学士的后代,父亲是著名数学家、电机专家,伯父是物理学著作翻译家。
家里的兄弟姐妹除了夭折与早逝,剩下七人大多出身清华,留美留英,是各个领域的学霸、专家。
中科院院士的席位,他们家也占了好几个。
她自己还是清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然而相比兄弟姐妹,她可能是最命途多舛的学霸之一了。
她叫王明贞,讲她的故事,就要从王明贞的祖母开始说起。
王明贞的祖母叫谢长达,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1901年,为了引导全社会的女性放开对双脚的束缚,谢长达成立了妇女放足会;五年后又创办了苏州振华女中,这所学校走出了许多优秀的女性代表:杨绛先生,农学家沈骊英,还有王明贞的表妹何泽慧。
何泽慧就是那位用二十几字情书拿下“原子弹之父”的中科院院士。
何泽慧曾说,自己学物理就是受到表姐王明贞的影响。
可王明贞的求学路走得坎坷的多。在回忆录《转瞬九十载》中,王明贞记录了自己去上小学的契机:
一次,祖母来到王明贞家,看到王明贞在为弟弟穿衣服,就问继母为什么让她留在家里当婢女使唤,不让她去学校念书,王明贞这才得以上了学。
念完初二,王明贞跟随家人搬到了上海,转学到一所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
在当时,...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20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onews(Overseas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董卿这一跪,火遍了全中国!这两个人下跪被骂惨!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Mon Sep 4 08:12:09 2017,GMT)
这两天,董卿又一次火了!
在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中华骄傲”主题里迎来了一位最年长的嘉宾,他是96岁高龄的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翻译家许渊冲。由于老先生年事已高,为了表示对老先生的尊重,同时也为了让老先生能够听得清晰,董卿多次跪下来进行采访,3分钟跪地3次,被网友们称赞为“跪出了最美的中华骄傲”。
其实,不只是在《开学第一课》中,在很多节目中,为了照顾弱势群体,董卿都是采取半跪的姿势进行采访。
在《朗读者》节目中,遇到身体不便的嘉宾,也是跪着与他们进行交流。
跪下去的是身子,站起来的是灵魂,这些不经意的下跪,让观众对董卿大加赞赏,钦佩她的职业素养与品格。而这些跪着的背后,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人格修养:谦卑。
又再如浙江卫视的主持人华少,在《中国好声音》南京巡演的时候因为下大雨,而观众坚持了四个小时无人离场,华少顿时跪下,声音哽咽地向歌迷表示感谢。
2013年青春的...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1
林志玲被冠以台湾第一美人的称号,其实真正称得上台湾第一美人的是她,胡因梦。我们常说真正的美人是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胡因梦当之无愧。
1953年胡因梦生于台湾,1974年,年仅21岁的她因出演电影《云深不知处》而走红影坛,从此展开长达15年的演艺生涯。1977年,她凭借《人在天涯》获得第14届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1986年因主演《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而被亚太影展评为“最受欢迎明星”。
35岁之后,她完全停止演艺工作,专事有关身心灵探究及翻译与写作,首度将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引介到了台湾,并致力于推动“新时代”的意识革命及生态环保等。
她不仅是美女演员,更是作家、翻译家,非常了不起。难怪大才子李敖都被她所迷倒了(虽然婚姻只维持了数月):
如果有一个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优游又优秀,又伤感又性感,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别人,是胡因梦。
--李敖
胡因梦与许多女明星的不同之处在于,她并没有把名气和钱财作为主要追求目标,神奇的是,演艺圈的浮华并没有冲淡她感知内心世界的能力,可以说一直以来,她最在意的就是内心世界的愉悦、平和和充实。
i****1
发帖数: 84
22
今年没有董卿的春晚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她主持了13年的春晚,我们早已熟悉她从容睿智的主持风格,她的眼睛好像星星一样闪亮。
不过每次主持完节目后,迎接她的永远只是冰箱里的速冻水饺。
记得看到她说很多年的除夕夜都是一碗速冻水饺过来的时候,格姐很是心疼,正因为有她这样敬业爱岗的人,才有了精彩纷呈的除夕晚会。
董卿说;“我做主持人22年了,做过上千场节目。我是一个特别爱工作的人,只要上了台,就可以忘掉一切生活中的不如意和烦恼。我一开口就觉得又充满了力量、快乐。那是发自内心的,是工作带给我的任何事情都无法替代的满足感。”
虽然有些遗憾,但想到董卿已经陪伴我们走过13个年头的春晚,今年她终于也可以一家团圆热热闹闹吃顿团圆饭,那时的她一定笑的很开心很幸福吧。
她曾说过:“一个聪明的人不仅仅知道,他什么时候上场,还要知道他什么时候可以离开。”
活得最漂亮的那种人,就是像她那样随时都在准备重新开始的人。她离开了春晚的舞台,撕掉标签,也不再计数,但她仍就是我们喜爱的董卿。
就像董卿自己说的:“我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开拓而不是固守,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前行的勇气。”
是啊,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新鲜...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3
网上在流传央视主持人董卿素颜的照片。一头齐肩短发,黑色短袖,黑色裤子。还有颜色深深的斜挎包。打扮随意,宽松的衣服却从镜头中能够感受到她的瘦美。
她的瘦,不是郑爽式的纸片样子的瘦,看了让人很舒服,她也很瘦,但不是可怕的程度。
从镜头中可以看出来,董卿脸上毫无粉黛,甚至连日常的口红也没有涂。除了感觉肤色要比电视节目中暗沉一点,面容有些憔悴,隔着屏幕依然能感受到她的双眼皮大眼睛,还有诗意的气质。
看这副装扮,有一种搞音乐的艺术气质。
说实话,看了好多眼确实没有认出来。那些说一眼就看出来这明明就是董卿的人,应该都是真爱粉吧。
董卿可是一个出了名的满肚子都是墨水的女人。在采访中她说到:上大学的时候,看着身边的女孩子每天梳妆打扮。在曼妙的年纪,谁能不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呢?而父亲告诉她,认真读书,自然就会美起来。
董卿也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她经常看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她身上散发的是沉淀的诗书沉淀的气质。在《中国诗词大会》这一栏节目中我们也领略了董卿的才华横溢,出口成章,信手拈来都是精华。
还有她在《开学第一课》中给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翻译家许渊冲的那一跪,更是跪出了中华美的骄傲。她不经意的一跪,获得了... 阅读全帖
j**y
发帖数: 80
24
来源: 裴钰的人文悦读
被网友讥讽为“山寨版《红楼梦》”的英文版《红楼梦》,虽然这个译本并不完美,但
是,我们应该看到其中的积极的东西,这些是我们今后进步的基础。
霍克斯戴乃迭
目前世界仅有的《红楼梦》两大全译本翻译家,汉学家,上:霍克斯;下:戴乃迭(与
中国籍丈夫杨宪益共同合译)。他们俩既是闻名世界的汉学大师。霍克斯的版本走美国
图书市场,在世界范围影响最大。而戴乃迭会一手娟秀的书法小楷,她还对鲁迅的作品
英译做出了核心的贡献。
目前,不少网友向我提出了很多关于新书的问题,我对网友的关注表示衷心的感谢。大
家对《红楼梦》的海外传播这么关注,这说明我们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这部著作,红学传
播不是翻译者的个人工作,而是牵动每个中国人内心的事情。我记得小吃狗不理包子有
了自己的英文名字:go believe,狗不理包子的英文翻译能够这么简单,但是《红楼梦
》则不行,我也希望广大网友不要过多地关注误译层面上的问题,任何一个错误的翻译
都可以纠正,但是,最麻烦的是误读这个层面的问题,它不是技术性的问题,而是意识
和价值观的问题。刘姥姥会说holly name,我反问,为什么哈姆雷特不会说阿弥陀佛?
x********i
发帖数: 115
25
这应该就是个翻译问题,最初几个翻译家的译法就决定了中文名。
德国人自己叫deutsch,就是人民的意思,德国叫deutschland,对应的英文按道理应该
是dutch,宾州dutch实际上就是德国人而不是荷兰人。
英语germany来自拉丁文,指莱茵河以东那片地方,估计也是英国人叫习惯了germany,
德国人尽管管自己叫deutsch,英国人还是叫germany。可能有点像中国,中国早不叫秦
了,外国人还是叫chin(a)
l*********y
发帖数: 1011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挖个红楼的坑
不好意思,确切说是87版红楼梦,呵呵。
1987版《红楼梦》的顾问委员会,主任是王昆仑,国内著名的红学家,他在抗战期间撰写的《红楼梦人物论》,是最早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研究《红楼梦》的一部专著。副主任王朝闻,知名美学家、文艺评论家、雕塑家。委员还有国学大师启功、著名散文家和小说家沈从文、著名剧作家曹禺、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活动家周扬、著名翻译家杨宪益、红学家周汝昌、红学家蒋和森……这样的顾问团队,恐怕任何一所大学的任何一个课题研究组都无法与之匹敌。编剧周岭回忆起开拍前三个月的学习班里,他主持的红学学习班上,常常有专家川流不息地开讲座:有胡文彬老师讲的“国内外红学研究概况”;朱家谱老师讲的“《红楼梦》中的北方生活习俗”;邓云乡先生讲的“南方生活习俗”;周汝昌先生讲的“《红楼梦》原著的优与续书的劣”;王朝闻先生讲的“怎样正确理解《红楼梦》的角色”;李希凡先生讲的“《红楼梦》的历史背景”。教学内容之丰富,教学队伍之强大,几似一所大学在开红楼梦研究的专业课。
对待一部电视剧,这样的一种专业精神,恐怕以后再不会有了。
g******e
发帖数: 403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满族 从事文艺的杰出人士
英若诚(1929—2003),满洲正红旗人,祖母爱新觉罗·淑仲则是皇族。我国著名表演
艺术家、翻译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剧协理事,曾任文化部副部长,北
京人民艺术剧院艺委会副主任,剧本室主任。指示教育部修改了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对岳
飞是民族英雄。
1981年,意中合拍《马可·波罗》开始。英若诚(满族,正红旗)在片中扮演忽必烈。
英若诚在拍摄开始前,向意大利导演吹嘘:“忽必烈是13世纪中国伟大的政治家,……
…比如对杀人、战俘、汉族文化,都采取了开明的态度”!
1982年,《清史论丛》,开始发表美化多尔衮的“史学论文”。最突出的,是李格的《
多尔衮与满清统治的建立》,不顾事实,公开吹捧满清入关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1983年,英若诚(满族,正红旗)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所谓的海外
“好评”(主要是因为《马可波罗》),在其间发挥的作用,无法估计。
1983年,阎崇年推出《努尔哈赤传》。
1985年 《荒唐王爷》推出。美化扬州十日的刽子手多铎。
1986年 电视剧《努尔哈赤》推出。
1988年 中意合拍电影《末代皇帝》推出,公然美化卖国贼傅仪。英
b*******k
发帖数: 1761
28
以高昂代价从上海译文出版社抢来村上春树作品的南海出版公司,看来是要颠覆读者
十多年来阅读村上春树的习惯了。刚刚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的译者栏上,不再是熟悉的“林少华”,而是一个陌生的“施小炜”。翻
译村上春树作品近20年的翻译家林少华第一次感觉被“抛弃”了,习惯了“林少华版”
村上春树的大陆读者也第一次体验到“非林少华”牌的村上是什么味道的。幸好,从网
上反馈的情况看,村上春树的忠实读者对施小炜版基本满意。
村上:整理四分之一世纪跑步人生
“我从 1982年的秋天开始跑步,持续跑了将近23年,几乎每天都坚持慢跑,每年
至少跑一次全程马拉松。”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说。村上说,自
己坚持每天跑步的理由是锻炼强健体魄,以有足够的体力写作,在他看来写作是件体力
活。《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记录了村上春树这位“跑步作家”在四分之一世纪里
,日日坚持跑步的故事。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村上春树第一次正面写自己的作品,这是一部类似
“回想录”的书。如何定义这部作品,村上春树在后记中说他也很矛盾,“虽不是传记
那般夸张的玩意儿,但是归纳到随笔
d*****g
发帖数: 1616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黄河故人:天下无谍 1.0版
http://www.ccthere.com/thread/3149242
【原创+整理】天下无谍 1.0版,欢迎补充,指正。 花119
把原来的那个杯具和喜剧的帖子整理了一下,再加上一些别的网站转帖之后的跟帖爆料。
1921年之后中国情报史。基本上就是共产党、前共产党、潜在共产党同情者之间的明争
暗斗。
共军就不说了,军统那里被共党渗透的一塌糊涂,中统那里颇有一批得力的人是前共产
党,能力最强的张冲成了TG同情者,要不是死得早,可能就被周公给招入麾下了(张冲
托孤周公,其子女都是TG)。
常凯申到了台湾,带头扑灭共产党在台地下力量的,还是两个共党叛徒,一个是蔡孝乾
,一个是抓住蔡孝乾的谷正文。
汪精卫那里,特务头子周佛海是TG创始人,党龄比共党特务头子周公还长,而且没去苏
联进修过,纯土产。手下几员大将丁默邨、李世群、胡均鹤都是共党叛徒,胡均鹤还是
赵尚志的亲妹夫。
………………………………………………………………………………………………………
汪精卫那里,身边的秘书有TG,76号的顾问有TG,军法处有TG,梅机关有TG,岩井公馆
里的TG卧底更是著名的五重间谍袁殊。范纪曼在中央大学...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30
☆─────────────────────────────────────☆
EBIZSUP (Shengzhuang) 于 (Sun Apr 18 15:35:25 2010, 美东) 提到:
惠英红,香港演员。满洲正黄旗人。
王立平 作曲家,满族。国家一级作曲,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电影乐团艺术指导。
入关迅速腐化后应该有不少钻研文艺的尖子
☆─────────────────────────────────────☆
Sonnet (Ericsson) 于 (Sun Apr 18 16:15:50 2010, 美东) 提到:
为啥找这两个?
还有,曹雪芹,老舍,侯宝林,英若成,郎朗。

☆─────────────────────────────────────☆
Teller (yy) 于 (Sun Apr 18 16:17:31 2010, 美东) 提到:
侯宝林据说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所以不能肯定是满族人
☆─────────────────────────────────────☆
Sonnet (Ericsson) 于 (S...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美洲发现甲骨文?
http://laiba.tianya.cn/laiba/CommMsgs?cmm=7127&tid=268847406286
作者:tanghesizhou 提交日期:2009-09-03 10:04:00 访问:70 回复:0 楼主
商报记者 郑筱倩 李雅静 高云
美洲土著是殷商人的后裔,这种说法像天方夜谭?
但近期,我省历史学专家又提出了新的佐证。虽然在学术界,“殷人东渡美洲论”
尚无定论。但如今这些专家的解释,也许在若干年后能助推美洲土著之谜的揭晓。
再挑争议
美洲土著的祖先是殷商后裔
近期,在鹤壁淇县出席中国先秦史学会鬼谷子分会成立大会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
学博士、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高凯被问到了“殷人东渡美洲论”的问题。他表示支持
这种学说,并提出了一些新“证据”。
外国学者研究发现,在北美沿太平洋沿岸发现的石锚和商周时期的沿海石锚的形、
质相似,出土的玛雅祭坛和玉器也和中国殷商时期的玉器有着类似的文化“血统”。
他详细分析了这种学说成立的可能性:
一、从人种学来讲,印第安人是黄皮肤黑头发,是亚洲人种。
二、先秦时期,殷商灭国后,殷商的国民被当做奴隶对待,这就提供了向外...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德要红军女战士陪睡觉
陈士榘上将后来回忆说:"李德刚来到部队,提出一个在我们看来很好笑的条件,就是
希望有个中国女战士陪他睡觉。"不久闹出了李德骚扰女性的事件。
李德在中国的婚恋传奇
李德这个名字,人们或许并不陌生。他是来自苏联的德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国工农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初期的最高决策人和领导者,曾使红军遭到惨重损失。
李德曾经传奇般地娶过两个中国女人,并生有一子。还算和谐的婚后生活和出人意料的
结局,成为他晚年抹不去的苍凉回忆。
1934年1月15日,由博古(秦邦宪,中共中央总负责人)主持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在苏
区瑞金召开。会上,博古将坐在主席台中心位置的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介绍给
了大家。
为接待好这位"洋顾问",在当时苏区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专门为他在瑞金城郊盖了三居
室的住宅,一间卧室,一间会议室,一间住翻译和警卫员。房子四周是稻田,还放了几
只水鸭,人称"独立房子"。这也是人们后来称呼李德的代号。
洋顾问出洋相,博古无奈通过组织给李德找老婆
33 岁的李德精力旺盛,表现出比东方人更强烈的求偶欲望。陈士榘上将后来回忆说:"
李德刚来到部队,提出一个在我们看来很好笑的条件,就是希望有...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3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629
这会儿的北京,早已不是打前“北京城”的原味儿了。虽然人们还揣着幽古思情串
串胡同,跑到小饭馆就着焦圈喝碗豆汁,到什刹海看鼓楼前带着哨音盘旋的鸽群,挤进
摩肩擦踵的庙会买冰糖葫芦和彩纸风车,但老北京们说,这些都得算是“后茬货”了。
的确,现如今,成片的高楼大厦,将曾经辉煌盖世几百年的皇家宫殿降低到可以俯
首鸟瞰的程度;城市的极度扩张和新区的加速建设,大大压缩了老四六城的核心功能和
辐射作用,使王府井、前门大栅栏、东四牌楼、隆福寺渐渐远离居民的心目,不再成为
人们经常乐于光顾的地方;同时浓烈的商业气息,像烈焰上紧锁的高压锅,毫不留情地
蒸腾着残余的京味民俗和地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急功近利地追求经济效益,不以人
们意志为转移地改变着一切,包括世人眼中的北京。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还是能够称作“北京城”,那是因为老城墙和护城
河还保留得较多,老皇城的轮廓、印记还比较清晰,以平房、四合院为主的居民区几乎
完整地成片保存着,大街小巷的老格局没有大的变化,出阜成门...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6729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又是一个外F名人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1/11/21/1541815.html
岁月是把杀猪刀:还有谁记得赵爽这个名字?(图) 中国新闻周刊
1981年10月20日,国际少年书信写作比赛发奖大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叶圣陶为赵
爽颁奖。
1992年,在波恩大学留学的赵爽,摄于宿舍内。
1981年,除“中国女排”之外,最响亮的名字叫“赵爽”。
这个来自新疆伊犁的14岁女孩,在万国邮联举办的国际少年书信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为中国少年第一次争得金质奖章”,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家喻户晓的少年偶像。
她的获奖作品《一个邮政职工的一天》,被当作范文在全国的语文课堂上讲读,在电台
里被制作成音乐散文反复广播,直至成为70后尤其是文学少年们的集体记忆:
表妹:收到你的信时,我刚从阿吾勒村送信回来,你们那儿该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了。向
你说些什么呢?还是先描绘一下我一天的工作情况吧!
90年代,这篇文章又以《女邮递员的信》为题,进入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
教育教材,成为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阅读课文。
但此后,赵爽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传奇般的故事在“她被南京大学破...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毛泽东的“南姚北禹”
送交者: 仰望星空2011年11月17日09:49:05于[天下论坛]
-11-17 00:12 作者:李桑榆
新闻是以事实为依据的,一旦新闻成为政治的女仆,新闻人抛弃客观、公正立场,而为
政客驱使,新闻就成了谣言的散发地,政治运动的催发剂。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针对文化
的杀戮,也是针对文化人的杀戮。当年,在1950年,针对“胡风反革命集团”批判,揭
开整肃知识份子之序幕,1957年“反右斗争”的幸存者们,如周扬、舒芜等无一幸免被
文化大革命所打倒。
毛泽东亲自树立了新的文化权威与舆论操控者。戚本禹1965年12月8日在《红旗》杂志
第十三期发表发表《为革命而研究历史》,攻击翦伯赞是“超阶级”、“纯客观”的资
产阶级观点。受到毛泽东称赞:“现在的权威是谁?是姚文元、戚本禹……要年纪小的
、学问少的、立场稳的、有政治经验的坚定的人来接班。”成为毛的笔杆子,姚文元和
戚本禹红极一时,人称“南姚北禹”。
文革前的普通新闻人
姚文元父亲是翻译家姚蓬子,和胡风是朋友,姚文元也算是胡风的弟子。他21岁时,恰
逢自己崇拜的胡风受到全国性大批判,父亲也被牵连,他也被调查。
我们无法探知这突如其来的风暴,在...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36
作者:萧沉
--1949年南京市民庆祝新中国成立(邹健东摄/图片转自中国知名摄影家作品档案网)--
-1949年/解放-
以1949年为界,中国大陆六十年来似乎已习惯了将1949年以前称之为“解放前”,1949
年以后称之为“解放后”。但我讨厌“解放”这个词,谁解放谁呀?这都是哪儿对哪儿
呀?这个词,即使是针对当时中国广大的穷苦农民乃至工人也一样,纯属精神忽悠。我
们不是哭着喊着还要去“解放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受苦人”么,但八十年代国门一开,才
恍然,全世界那三分之二的受苦人,原来全在中国大陆!所以,我们“解放”什么呀,
我看最要紧的还是“解放”我们自己吧,先从言论自由开始。
邹健东先生摄于1949年的这张南京市民庆祝“新中国”成立的照片,说实话,我看了很
恐怖,领袖崇拜从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年就大面积开始了,整个一个“毛密集”,如电脑
病毒,难道还不恐怖么?这哪里是什么“解放”啊,分明是造神!分明只是“解放”了
毛泽东及其执政党高层圈子那有限一班“领导人”!呵呵,美国喜剧大师卓别林圣明,
他在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大独裁者》中,一不留神便道破了天机,他说----“独裁者
解放的是自己/奴役的是...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31686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瞎聊几句大炮和陈炯明
这个不得不指出, 189X年的时候, 美国已经有像样的科普杂志了 至少大众机械一类
的杂志有百年历史了
大炮有没有可能看了杂志发出预言?
不过话说回来, 就算大炮就是个翻译家, 也无损于其伟大
s****r
发帖数: 31686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瞎聊几句大炮和陈炯明
这个不得不指出, 189X年的时候, 美国已经有像样的科普杂志了 至少大众机械一类
的杂志有百年历史了
大炮有没有可能看了杂志发出预言?
不过话说回来, 就算大炮就是个翻译家, 也无损于其伟大
c*****1
发帖数: 3240
39
☆─────────────────────────────────────☆
communipig2 (共産豬2) 于 (Sat May 12 00:52:32 2012, 美东) 提到: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2423
杜导正
我先说几个故事:去年春节和今年春节,我听到了两位刚刚退下来的省委书记和中央的
一位部长与我咬耳朵的话。这位省委书记说:“我在台上的这几年,真话不敢说,假话
我不说,只能不说话。”什么问题?第二位中央的一位部长说:“我从地方上回到中央
来十年了,说话、说真话越来越难。”还有个同志已经逝世了,他是《人民日报》的领
导人,跟我住在一个大院。有一天晚上散步,我问他:“《人民日报》你看吗?”他说
:“我不看。”什么问题?这么高层的领导人,这样一种心理状态,这样一种行为状态
,说得重一点,是我们执政党的统治危机。现在我们的官场上,套话、空话,有时候假
话连篇。这对执政党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由此我想到,纪念邓拓百周年诞辰,我应该讲点什么?我今年过了88岁了,当年是邓拓...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夜谈天方(7) 黄金时代的褪色
诃论-迈蒙父子两代的半个世纪,大致相当于从唐德宗到唐文宗时期。此时的东亚大陆
,已经告别了开元天宝时代的空前繁荣,安史之乱余波未了,藩镇割据尾大不掉,宦者
专权渐成定制,牛李党争后来居上,疆土属地日益萎缩。。。尽管有元和中兴短暂的成
功,但江河日下的大势已不可挽回。阿拔斯朝在中亚面临的对手,不再是唐朝,而是挲
悉笼腊赞-可黎可足时代的吐蕃。然而,就在迈蒙逝世后仅七年(840年),青藏高原上
发生了“朗达玛灭佛”,吐蕃旋即崩溃。同样在大约这一时代,欧亚大陆另一端的查里
曼帝国,也经历了从强盛到分裂的过程。这三个同伴的衰微,似乎预示着黑衣大食即将
步它们的后尘。
第二篇当中提到的812–813年的内战,严重地破坏了巴格达城。因为城市的重建,迈蒙
直到六年后的819年才入驻京城。较之对经济和民生的毁损更为严重的长期后果是,诃
论去世后的这次手足相残,越发地助长了地方军事将领们的离心倾向。迈蒙在位的二十
年当中,尽管经济得到了恢复,文化上甚至更有建树,然而帝国在两河流域以外的很多
领地,事实上已经处于独立状态。此外,宗教的纷争,特别是伊斯兰教内部,自倭马亚
朝就已兴起的,传统的逊尼派,同后起的... 阅读全帖
a*********3
发帖数: 660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的精英集团
从很久以前开始,中国的精英集团就是一家人。清朝自不必说,我们可以由民国到新中
国的名人关系看到端倪:
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哥(金庸父亲娶徐志摩父亲的堂妹)
穆旦是金庸的堂哥(这个很出名了,查良铮,查良镛)
袁行洁(汉语拼音的最初发明者,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即袁晓园)是琼瑶的大姨妈,
她父亲是交通银行的创始人
蒋英是蒋百里的女儿,同时徐志摩的姑姑嫁给蒋百里的堂兄,而金庸的远房姑姑又是蒋
百里的第一任妻子。
著名学者、政治家张君劢是徐志摩首任妻子张幼仪的二哥,而四哥张公权则是当年中国
银行业的领路人之一。
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给琼瑶的三舅袁行云。所以金庸和琼瑶又是亲戚。中国上世纪
两大畅销书作家和最流行的诗人算是一门。
袁行云的堂兄弟袁行霈是著名学者,我们在语文课本里也见过他。
金庸的表姐(蒋英)嫁给钱学森,她本人就是著名歌唱家。蒋英之父蒋百里也是军界的
一代名流。
说到钱家,江浙钱氏出了很多同宗的名人,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穆、钱玄同、
钱钟书……钱家在现在中美学界都有大批顶尖学者。
钱钟书的妻子是杨绛,杨绛父亲杨荫杭本身就是翻译家,卢梭《民约论》、孟德斯鸠《
万法精理》、穆勒(密尔)...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虢国史漫谈(转载)
夷王对于姜姓诸侯似乎抱着某种敌视的态度,毕竟姜姓诸侯自穆王时期开始在朝廷中占
据主导,树大根深。夷王上台后,开始寻求任何机会来削弱姜姓诸侯。
恰逢此时,姜姓诸侯内部发生了严重的龃龉,纪侯对齐哀公不满,在夷王面前
大肆攻击,夷王便利用了这一借口,将齐哀公用大鼎活活水煮。此外在之前活跃了三代
的姜姓井公家族开始在朝廷中销声匿迹,东方的姜姓逢公家族也不知所终。
本来按照觐礼制度,天子是不能下堂向诸侯示好的,但是夷王却为了讨好其他
诸侯,亲自下堂接见。这一举动无异于挑动了守旧派们敏感的神经。虽然姬姓大臣们对
姜姓诸侯不满,但也不希望权势被姞姓诸侯所取代。何况噩国已经开始成为汉水流域新
的霸主,如果他出面联系其他势力反对周天子,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新的矛盾开始积
累。
犬戎开始在太原(今甘肃省平凉一带)重新冒头,周人给他们一个新的称呼“
玁狁”。虢公再次出现在文献中,并统帅了六师前去讨伐,一直进军到俞泉,获马千匹
。这位虢公应当是伯大师的后人,伯大师根据出土青铜器铭文,他的名字叫“厘”,他
的儿子为伯公父,自称“伯大师小子”。随后懿王三年出现了虢叔...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0596
43
再来说说卫拉特,有其他别称如厄鲁特,瓦剌等,简称西蒙古。
先贴一个卫拉特特色《萨乌尔登舞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LtmfiVzro8&feature=related
族源跟成吉思汗系的东蒙古区别很大毋庸置疑,再具体一点就众说纷纭。
东蒙古系说卫拉特是林中百姓或者突厥部落,为了跟自己区分;
中亚部落说其为卡尔梅克人,主要是从宗教考虑,意为剩下的人(别人
都信伊斯兰教了,他们剩下没信);还有些中亚人就直接说其是蒙古人。
反正也说不太清楚,小贼就定义其为蒙古化的在蒙古西部,新疆北部,
哈萨克斯坦广大地区游牧的打酱油(见上文定义)部落。
所谓蒙古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拜大汗,就是视成吉思汗为圣主,在帐房里悬挂成吉思汗像,参与
各种对成吉思汗的祭祀活动。
2)说蒙古语,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蒙古部落,语言基本通用,跟突厥各
部语言差别很大形成对比。前几年有来自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的访
问团,来新疆访问,分别了200多年的亲人,见面先唱起共同的民谣
让人落泪啊。
3)宗教信仰前期萨满教,后期喇嘛教,又跟突厥各部的伊斯兰信仰形
成对比。
4)其他风俗。比...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虢国史漫谈(转载)
☆─────────────────────────────────────☆
vespers (西瓜很好吃) 于 (Mon Dec 24 23:43:20 2012, 美东) 提到:
这篇文章写得很不错,相当见功力,以虢国为线索,对西周和春秋早期的历史很是梳理
了一番。原文未完,链接如下
http://www.cctvdream.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
虢国是在西周乃至春秋早期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国家。它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周王室
权威的兴衰。然而后人对于虢国的印象却十分模糊,主要停留在三十六计的“假道伐虢
”与成语“唇亡齿寒”之上。《左传》中仅有虢国零碎的记载,不成体系。《史记》中
给陈、杞这样的国家都留有世家,对于虢国这样对周王室来说意义非凡的重要国家却没
有专篇叙述,可见司马迁所看到的史料也是十分有限。
它的创始人名为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周文王的弟弟,简称为二虢。相
比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太公望吕尚、毛伯郑这些政治明星来说,二虢却显得异常
低调,无论是传统的《尚书》、《逸周书》,还是... 阅读全帖
v********n
发帖数: 224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实味:野百合花 (转载)
转:
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上说:“还有个王实味
,是个暗藏的国民党探子。在延安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题名《野百合花》,攻击
革命,诬蔑共产党,后头把他抓起来,杀掉了。那是保安机关在行军中间,自己杀的,
不是中央的决定。对于这件事,我们总是提出批评,认为不应当杀。他当特务,写文章
骂我们,又死不肯改,就把他放在那里吧,让他劳动去吧,杀了不好。”
这段话载于《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八卷第309页。文集中关于王实
味的注释是这样写的:
王实味(一九〇六—一九四七),河南潢川人。翻译家,还写过一些文学评论和杂文。
曾在延安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任特别研究员。因发表《野百合花》等文章,一九四二
年在整风中受到批判,同年十月被开除党籍,年底被关押。一九四六年被定为“反革命
托派奸细分子”。一九四七年七月,在战争环境中被处决。据查,关于他是暗藏的国民
党探子、特务一事,不能成立。关于反革命托派奸细问题,一九九一年二月七日,公安
部《关于对王实味同志托派问题的复查决定》中说,“在复查中没有查出王实味同志参
加托派组织的材料。因此,一九四六年定...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nc (long sho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生不如死,文革自杀的国家人才不完全名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2 19:07:58 2013, 美东)
十年文革,惨案无数,“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以千万计,有人估计其中死于自尽的
至少也有几十万、上百万之多。编制个百人名单,完全是挂一漏万之举。但是,在缺乏
全面普查、而且在有关当局压根儿不想开放档案、不想作任何认真普查的情况下,我们
这些草民也只有通过这种“举一知万”的办法,来记录历史,记录下这个万恶的年代。
梳理并编制这一名录的过程,我的心情一直是压抑和沉重的。我仿佛再次看到了当
年的恐怖和残暴。众多鲜活的生命,众多年富力强充满创造活力的生命,竟然如此无奈
又如此壮烈地毁于一旦,这是多么巨大的悲哀!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自戕,都是让人悲痛
的;何况那么多国家民族的精英和栋梁之材,其中不少还是所在领域的权威、泰斗、大
师级人物啊!他们的离去给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民族带来的损失,更是无可估量的
,那是历经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都是无法...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47
重磅内幕 秦城监狱中共最高层的娇妻 美女们惨遭蹂躏
——秦城监狱上演夫人公案 党内斗争的伴奏曲
在秦城中,李莎与王光美囚室比邻,出狱平反后王光美曾看望李莎,感谢李立三没有
乱供所谓刘少奇充当斯大林间谍的问题。死前瞿秋白妻杨之华对杨之英耳语:“我知道
的东西太多了,非弄死我不可。”瞿独伊始终认为母亲死因不明。项英的爱人没有经过
任何审讯就被处决,事先征求了项英意见,“项英来电,同意处决”。
“娜拉”们到延安之后的出路,大体上是嫁给高干,成为政治斗争中的附庸,命运随婚
姻而沉浮。一旦高干落马,夫人容易被牵连入狱,王光美、严慰冰、叶群、薛明等人皆
不能例外,其中又以江青兼任毛泽东政治秘书为最突出。贺龙被打倒后,毛泽东曾贬损
他说“我最反对的是把自己的老婆做办公室的主任”,一方面为与薛明不和的江青出气
,同时也敲打林彪和叶群。但联系到江青自己,毛的话实极具反讽意味。夫人之间的公
案,实际是党内斗争主旋律的伴奏。全文如下。
作为两位前“第一夫人”,王光美和江青在秦城上演了“换房”桥段。
王光美出身大家,毕业于辅仁大学,父亲曾任民国总长,抗战胜利后从北平军调处转赴
延安,是刘少奇在中共胜利入城之际...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13081
48
钱学森先生以98岁高龄与世长辞,在中国乃至世界华人中有很大的反响,引起了许多评
论。正面的评论多涉及他在美国面对不公正对待坚持回归祖国以及回国后对中国航天事
业做出的贡献。负面的评论则多涉及他五十年代大跃进期间在报刊上就粮食产量发表的
言论和八、九十年代对开展“人体科学研究”的倡导。在这些热闹的评论中,少有涉及
钱学森在六、七十年代的言论行止。究其原因,大体上可以说,这个时期正是“两弹一
星”会战最关键的时期,钱学森以全部心力领导导弹和卫星的研制计划,保密的需要,
使他同社会几乎处于隔离状态。可以推想,这也是钱学森工作压力最大、任务最为繁忙
的时期,少有余暇参与社会上发生的事件。
现在这位中国近代科技史上的重要人物已经走进历史,在对他的热烈颂扬和其他“热议
”行将冷却之际,他在六、七十年代的所行所思,应当成为史家分析探讨的课题。尤其
是,这段时间大致上同文化大革命的酝酿、发动、高潮和终结相重合,钱学森在这个时
期有什么样的经历?他的生活工作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动?他同中国当局有什么样的互动
?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波澜?等等,都是今天和未来的人们感兴趣的话题。站在历史
的高度回答这些问题,除...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中国最早进行自我反省的人
中国最早进行自我反省的人
大中小2014-11-24 23:14:36
多维人文
巴金是中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
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
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
纪的文学创作生涯。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
者的忏悔和自省,并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北京时间11月25日是巴金先生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日,一系列纪念活动上海陆续举行。
据东方早报报道,11月22日上午,纪念巴金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暨第11届巴金学术研
讨会开幕式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作家王安忆和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都从“理想”
的角度表达了对巴金的缅怀。下午,巴金学术研讨会举行的同时,作家李辉在思南读书
会做了一场名为“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讲座,他从《随想录》的创作角度讲述巴金和
1980年代文化老人的重要性。
11月22日,观众在参观拍摄展出的巴金收藏的证件等展品
王安忆:将巴金先生纪念日当做检讨的机会
“时间...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304
50
九个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除了两个接受纯粹美国教育之外,七个接受的都是中华民国
的教育,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值得发人深思。
1、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2、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3、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祖籍山东日照,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1976年获诺贝
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4、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中国台湾,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1986年获诺贝尔获
化学奖,时年50岁;
5、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获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49岁;
6、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获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59岁;
7、高/行/健:1940年生于江西,作家、翻译家、编剧,1987年出走前为北京人民艺术
剧院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获奖前的几个月刚刚加入法国籍,2000年获诺贝尔文学
奖,时年60岁,获奖代表作《灵山》原是作家出版社的一部约稿并预付了3000...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