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 发帖数: 8253 | 1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
摩地,心常散动,未获无漏。世尊教我,及拘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
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销,鼻息成
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提。佛
问圆通,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
看看这段,是典型的修止禅的出入息,因为里面有提到止禅的禅相,“出入如烟”,“
鼻息成白”,“化为光明”。可是止禅是绝对不可能解脱的,出入息的止禅,是修习观
禅的基础,通过修出入息的止禅,积累出定力以后,必须要改修观禅,出定后观察当下
现起的任何身心现象(四念住),然后才能解脱。
楞严作者读了一些佛经经典,但是并没有深入理解,于是把出入息的止禅(前部分)竟
然也列为一种圆通法门,非常荒唐。
另外还有大迦叶,他在佛教里面是解空第一,楞严的作者根据这个编造出了一个大迦叶
是在修空观。。。
这种低级的牵强附会的编造非常可笑,最可笑的是楞严作者竟然说印度是草菜不生,根
本就不了解印度的地 |
|
p******0 发帖数: 200 | 2 虚云老和尚关于楞严经的开示
虚云老和尚
◆《楞严》一经,由阿难发起,作我们的模范。经中着重说“淫”字,由这“淫”字,
说出很多文章来。
◆以我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
,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此经由凡夫直到成佛,由无情到有情,山河大地
,四圣六凡,修证迷悟,理事因果戒律,都详详细细的说尽了,所以熟读《楞严经》很
有利益。
◆现在是末法时代,你到哪里访善知识呢?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
,就能保绥哀救,消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此成就,不遭歧路!又全经前后所
说,着重在一个“淫”字。说:“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
魔道!”看《楞严经》若不归宗﹝指“淫”字﹞,跑马看花,就不中用。要读到烂熟,
就能以后文消化前文,以前文贯后文,前后照应,则全经义理,了然在目,依经做观,
自得受用。古来行人,从此经悟道者很多。温州仙岩安禅师,因看“知见立知,即无明
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当时破句读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 |
|
a*****y 发帖数: 33185 | 3 第八天开示
(业行的)增生法则以及逆转的灭除法则~平等心是最大的福报~平等心让人过着真正
自主行动的生活~保持平等心让人有快乐的未来
八天过去了,你们还有两天可以用功。在剩下的两天中,你们要正确了解这个修行方法
,好让你们在这里能正确地练习,并在日常生活中善加利用。要了解「法」是什么:自
然、真理、普遍性的法则。
一方面来说,有着(业行)不断增生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有着灭除的过程。有一个偈子: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所有的「行」(savkhara),所有的心理状况,都是无常,有着生起又灭去的本质。它灭
去了,但下一刻它又生起,一而再,再而三,这就是业行增生的过程。如果我们培养智
慧,并开始客观观察,增生的过程就会停止,而根除的过程随之展开。某个「行」生起
了,但禅修者保持平等心,它就失去力量,从而消失灭去。只要我们保持平等心,一层
又一层的旧「行」就会生起并消失灭去。业行根除了多少,你就享有多少的快乐,这是
完全解脱痛苦的快乐。如果所有的旧业行都灭除了,你就得享完全解脱的无限快乐。
心的旧习惯是起反应并增生加强反应。我们碰到不想要的事情,就产生瞋恨的「行」,
随...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4 对,“观”乃自性之功能, "观光", 乃以五句显心, 及以一切显"观"之性,
再以永恒不变为体(观及心), 生灭变迁现像为用, 得以"明心"而超叁界,
再从"观光"了解见性, 能见之性, 其之本体, 并无能见也无所见, 亦无眼
根, 得以见性.
----------------------------
再看这个,如来藏邪见更暴露的一清二楚。
这里把观当成了不生不灭的自性的功能 ,可实际观也好,反观也好,都和什么不生不
灭的自性没有任何联系,它仅仅是不断生灭,伴随心识生起的心所的一种功能,本身都
是无常,苦和无我的,也是需要最终舍弃的。
而老歪这里却将其当成了不生不灭,永恒不变,恰恰触犯了修行者的大忌,误以为存在
个永恒不变的本体。如此造成严重我见,堕生死轮回。 |
|
r****n 发帖数: 8253 | 5
外身包含任何外在的色法。
而且在修观的时候,要包含着推理的,而且相当重要!没有推理,你不可能形成深入的
观智的。这种推理叫做类智,或者比量智,
在观察外在的色法时,观察移动也就是风大比较容易有机会观到苦圣谛,但这也需要慧
的,否则会觉得很平淡。
其实风大在修内观的时候也是最容易的一个目标之一,马哈希尊者的观腹部起伏就是以
风大为主。
行禅也主要是风大。 |
|
i********7 发帖数: 808 | 6 根据不同的法友的发言,都将观刹那生灭视为观无常的内容
但是古老经文里面,一直有说要观无常,但是到底观无常指的是什么?
真的是刹那生灭吗?
是否可以请法友们引用经文,在这里讨论?
似乎大家都认可无常是从观刹那生灭生灭而得到的。。。 |
|
H******3 发帖数: 169 | 7 供灯时的观想方法
供灯有着殊胜的缘起:众生的相续具有无明愚痴黑暗,而诸佛菩萨具有智慧光
明,供灯喻示着光明遣除黑暗,因此可以通过供灯的缘起消除自他相续中的无明黑暗。
上师在讲记中提到一些供灯的善巧方便:观想灯器犹如三千大千世界一样大,
灯油犹如四大海水般深广,灯芯犹如须弥山王一般高,点燃之后光明周遍一切世界,照
破一切黑暗的处所。虽然只是一盏灯,但要把它观想为无量无边,如法界、虚空般巨大
。同时,观想有无数盏这样的灯,用来供养上师三宝。
养成经常供灯的习惯非常好,供灯非常吉祥:即生经常供灯,后世能拥有很好
的眼根和锐利的智慧,很容易证悟诸法实相。所以边供灯边发愿,是非常殊胜的修持方
法。
《贤愚经》中有贫女供灯的公案:贫女难陀以清净心供养佛一盏灯的缘故,得
到佛的授记,未来成佛的名号为灯光如来。现在我们也要以清净心经常供灯,祈愿上师
诸佛相续中的智慧能够融入我们的相续,让自他一切众生都能够生起殊胜的菩提心。
——摘自生西法师辅导《入行论》第20课
1美国菩提学会(BICW):http://www.bicw.org
2 国际...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再说止和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21 03:38:03 2009, 美东)
我并没有完全确定灭尽定就是涅槃。从一开始就是这样。
我只是根据南传对于灭尽定的定义:心识心所暂时不起作用,以及其他一些有限证据,
做出了这个大胆的推测。
而你引用的阿含经的经文,让我更进一步认为这个推测可能是对的。
正确的是,没有深定,是不可能灭尽定的,同样,也不可以证涅槃。
深定,有两种,一直是传统说的止禅的四禅八定,另外一种是高强度的刹那定
而且,需要说明的是,佛陀在经典里面说的四禅,根据现有的一些经文,未必是我们现
在认为的止禅的四禅八定,而可能是指观禅的,或者有时候指止禅,有时候指观禅。
刹那定,也有四种从浅入深的禅定状况,具体请阅读马哈希尊者的继承者班迪达尊者的
书《就在今生》英文名字《in this very life》
我自己,是先修纯观的,然后再修止禅的四禅八定。 |
|
a*******g 发帖数: 867 | 9 runsun,希望你不要再次误入歧途,上了萧平实之流的当。
以下取自成观法师编著之《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问:[请师父慈悲开示:有人说楞严经是一部伪经,为什么?又,讨论首楞严经真
伪之辨的文章或论文,可参看那些刊物或书籍?]
答:[首先,为何近代有人说首楞严经是一部伪经?因为这是一部专门破魔的大宝
典,令修行人得以辨魔、远离魔事,修行没有障难。而末法时期魔强法弱,故魔力令愚
痴邪妄之人,谤此法门,令人不信,即无所依怙;此法门即被谤、被毁,众生不信此正
法,魔于是得肆无忌惮,放心大胆地大造魔业,大成魔事,于焉一切修行人不能出于魔
掌,堕于三途,遑论明心见性、修行菩提;故可知毁谤此经,即是毁去末法时期修行正
法之人的最大靠山,窍取一切正修人士的护身符、以及破除魔事的无上法宝。因此,毁
谤此经之事实即末法一大魔事之肇端——魔尚未被破,已然先发制人,[抢先出招]了。
恶心、邪心之人为魔所用,而发如是破法邪言,而一般大众,愚昧无知,不知轻重,也
盲然随之应合。
其次,首楞严经是一部破魔大全的宝典,是诸魔的克星,有人说它是末法时期的一
面[照妖镜];一切佛法修行人,欲免于魔事,必须参究楞严经。又, |
|
C*******r 发帖数: 10345 | 10 或问省庵曰:“参禅一门,全仗己力,故每多魔事。念佛则仗他力,故承佛护念,魔事
不生,有诸否乎?”
省庵曰:“唯唯,否否。夫参禅、念佛,论其难易,固有自力、他力之分。若论魔
事,二俱不免。”
或者曰:“敢问何谓也?”
曰:“魔事之来,其由有三:一者教理未明,二者不遇善友,三者自不觉察。今夫
人适千里之路,苟不按舆图,又不逢引导,复不识前路通塞,莽莽然而进,吾知其难免
于错误之患矣。参禅、念佛,譬如行路。经教如舆图,善友如引导,觉察之心如识路通
塞。虽两条途路,夷险不同,俱不免错误之患。
“参禅且置,只如念佛。或有厌平坦而好奇特者,或有舍直截而求纡曲者。或两路
兼行,两路俱失者。或以途中为家舍,平地为高山者。如是错误,不可胜举,皆教理未
明之过也。
“念佛一门,极圆极顿,至易至难。只如《弥陀经》中‘一心不乱’四字,浅言之
,愚夫愚妇皆可为;深言之,大圣大贤终不能过。今初心行人,或暂得轻安,自谓已得
事一心者。初开浅解,复自谓得理一心者。或粗念不生,细念犹生者。或勇猛过分,精
进倍常。不知外心无佛,速求取证。不达善巧方便,急欲舍身。魔鬼因之遂入其体,为
疯为狂,都不觉知。此善友不遇之过也。
... 阅读全帖 |
|
l**o 发帖数: 491 | 11 20141103晨起薰法香如是我闻思(个人笔记草稿,仅供参考,正确内容,请以未来大爱
台播出的为主,感恩!)
法中大善勇勐精修,
断恶法之心明,勤谓精进,明于善恶;
断事敏锐捷才,对治懈怠,圆满善业;
法无染着精纯。
用心啊!法,我们学佛法一定要很用心,起心动念,这都是在我们的用功修行中。
起一念心、动一个念,是不是完全是善?是利益人群吗?这我们都要很用心,守好善心
、利益人群这念心。若是没守好,一念偏差失误,起一念贪心,动一念恶,可能我们所
有修行清淨就受到污染了,污染心一起,这个污染它就如一种病毒一样,不断再扩散,
不断複製,恶念实在是很可怕。所以我们一定守好这念心,是善是利益人群的大善,我
们要勇勐精进,善念不间断,一定要勇勐精进去受持。
还要断恶法的心,要很明朗,我 们若是心念一点点的煳涂,善恶不会分,若这样
,无意中恶念让我们偏差。在《贤愚经》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就是说一对兄弟,一个从
小就很聪明,是非分得很清楚,慢慢长大,哥哥是这样,事理分清楚。那时代的国家,
大家互相借钱,或是家庭的事情,或者是社会人事,那时候没有什麽官府,或者是什麽
契约等等,没这些的事,但是有保证,这种...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12 “无因唯缘论”,只有六个论的說法不但走不出死胡同,而且害死人啦!
如来藏,阿赖耶識就是法界實相,阿赖耶識於佛法修証中的重要性:
首先,佛教修行者必定相信轮回,如果没有轮回,那么死了就完了,不需要修行,搞这
么多名堂,又是闻又是思又是修的,不需要这么累,只管吃喝玩乐,早死晚死一样。
第二,既然有轮回,那么是什么在轮回?因為死時五陰己滅, 这就是关键中的关键了!
如果不知道是什么在轮回,我们怎么把握轮回呢?就象原始人连车都没见过,而说自己
会开车,你相信吗?
所以,修行的真正开始,必定是从了知什么东西在轮回开始的,只有知道什么因什麼作
用在轮回,才谈得上改造命运,保证生生世世修行,保证最终成佛等等。
这里就引起两派争论来了,反方认为,缘起性空就是佛教真理,不需要有
轮回的主体,认为如来藏是“性空唯名”的方便说,并没有如来藏可证可知;正方认为
,如来藏就是轮回的主体,离开如来藏谈一切问题都是戏论。下面就两派观点是否吻合
三转法轮经典和三法印来作辨证:
初转法轮之《杂阿含经》卷五:记录了一个叫焰摩伽的比丘说: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
所有。遭到了僧团的一致反对,大家都劝他舍弃邪见,最终,焰摩伽...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13 即将到来的七夕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近年来,随着传统中不断融入新时尚新方式,七夕佳节越来越被广大年轻人所追捧。
除了各大商店、酒店、娱乐场所的折扣引人的眼球外,今年七夕前,中国各地网友竞相推出“经济经适男”和“简单方便女”具体标准,引起各方热议。记者21日 15时登陆新浪微博以及全国各大论坛时发现,福州、南昌、长沙等地网络上均流传着不同版本的“经济经适男”和“简单方便女”具体标准。
以福建省会福州市为例,近日开始流行的“经济适用男”和“简单方便女”包括:
福州“简单方便女”标准:身高158~170cm,体重45~55kg,不过分追求时尚但也不老土,不混夜店生活方式健康,大专以上学历,有正当工作,月薪在3k~6k之间,会做饭,爱干净,待客热情大方,对待爱情忠诚不贰,对另外一半宽容关怀,不扭捏做作,清爽简单,洗完脸一扎头发对着镜子傻笑一下就能出门,奉行物美价廉的购物观,办事干净利落不折腾。
福州“经济适用男”标准:身高170~182cm,体重60~85kg,发型普通,相貌过目即忘,性格温和,不吸烟不喝酒不关手机不泡吧,本科以上学历,月薪在3k~1W之间,工资无偿上缴给老婆或者AA制;会烧一手...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14 佛学大词典——【方等经】
(一)为大乘经之总称。(参阅‘大乘经典’828)
(二)指十二部经中之毗佛略(梵vaipulya )。毗佛略,意译作方等、方广等,乃
宣说广大平等之义理之经典。(参阅‘十二部经’344)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大乘方等经典】
(术语)谓诸大乘经也。方等为大乘经方正之通名。言其所说之理方正平等也。观
无量寿经曰:‘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
|
S**U 发帖数: 7025 | 15 依上文对《正见经》的架构有一认识后,本文将以表格方式摘要《正见经》的主要内容,俾使读者对此部经内容有一整体概念。(见下表)
本经主旨是在探讨拥有什么样的正见,可以使圣弟子对法具足正信(得四不坏信)而证悟涅盘。经文接著详细分析获得正见的方法。
经文以问答的方式逐一深入,探索获得正见的方法。经中所提的十六个方法可分为∶善/不善(根)、食、苦(四谛)、缘起(十二支和漏)等四类,对于每一个方法加以详细分析,先解释它是什么,再探讨它是如何生起的,什么情况可以消灭它,用什么方法来消灭。
《正见经》一开始先建立对世间善恶、业报的正见了解,再更进一步切入四谛、缘起的出世间正见。掌握「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缘起法则所建立的正见,即是在正观因缘法上更深刻体悟一切法的因缘有与因缘灭,生是老死的根源,生灭则老死灭,依此追溯即可了解缘起缘灭的相互关系,从中找到息苦的下手处。
正见是如实知见一切事物的真相,即是对四圣谛的苦谛当知当解,集谛当知当断,灭谛当知当证,道谛当知当修。而《正见经》中食、苦、缘起与漏的断灭之道,即是以正见为前导的八正道。由此可知,观察生命的实相与解脱生命的方法以正见为始,亦以正见为终,此 |
|
d**********l 发帖数: 647 | 16 作者:慧净法师 文章来源: http://www.hongyuansi.org/new/Article/hywj/jzfs/jlyx/200608/62.html
弥陀净土再怎么「极乐」、「安乐」,如果不能令我们往生,等于画饼充饥,毫无意义。
往生极乐的条件,依据第十八愿所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此三十六字之中,「至心」、「信乐」、「欲生」、「念佛」是往生极乐净土的要素、
条件,具备这四项条件,就能够往生。
然而这四项条件,有学者解释得很烦琐、很博杂,反而令人不易明白,而不得要领。其
实它的道理很简单、很容易明白。亦即只要真正(至心)地「信受弥陀救度」(信乐)
,真正地「愿生弥陀净土」(欲生),真正地「专称弥陀佛名」(念佛)。如此而已,
既简单明了,又易解易行。
前提是信,极乐净土既然那么美好,谁不向往,谁不「欲生」,除非不信之人。「至心
」的「信」,自然就有「乐」,并且至心「欲生」,此后只要专一「念佛」便可。即是
「信、愿、行」,而最后归结在「行」,如善导大师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又说
:「众生称念,必...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17 《法句经》虽然不属于四阿含,也是南北共传的原始佛教圣典,在南传属于<小部>。
下面以《法句经》一颂的解读为例,看解读会遇到的问题。
经文∶
1. 南传《法句经》(第372 偈)∶
无禅则无慧,无慧则无禅;禅慧具足者,彼近于涅盘。
2. 北传《法句经》卷 2〈34 沙门品〉∶
无禅不智,无智不禅;道从禅智,得至泥洹。
3. 《法集要颂经》卷 4〈32 苾刍品〉∶
无禅则无智,无智则无禅;道从禅智生,得近圆寂路。
这一颂,南北传共有三个译本,大同小异。意思是什么呢?
问题一∶能解读成定慧不二吗?
虽然禅宗主张定慧不二,将此经依禅宗或中文解读成定慧不二,与多篇阿含「定慧不同
」的解读冲突。参考巴利原文,这也是文法不允许\的解读,论师们解释此颂,也无人
如此解读。依原始佛法的说法,是不允许\解读成定慧不二
的。
问题二∶颂文中,「智」或「慧」出现不只一次,意义是否相同?
这对解读有很大影响。如果「智」、「慧」前后的意义不变,就又回到定慧不二的解读
。不同论师解读都认为∶「智」或「慧」,前后所指的不同。
开印法师写了篇文章,引用不同论师的解读,并指出他们的共同点
www.yinshun.org/...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18 <阿含经>对「成佛之道」的观点,是「成佛之道」没有离开<阿含经>所说的修行方
法。也就是现观四圣谛,或是八正道,或是四念处。
转法轮经
诸比丘!我于此四圣谛,三转、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觉者,我终不得于诸天、魔
、梵,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为解脱,为出、为离,亦不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
我已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生眼、智、明、觉故,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
门、闻法众中得出,得脱,自证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79.htm
杂阿含498经
如是,我知过去诸佛、如来、应、等正觉,悉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
向涅盘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彼当来世诸佛世尊,亦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盘者,住四念
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今现在诸佛世尊,如来、应、等正觉,亦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
向涅盘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498.htm
中阿含98经/念处...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19
杂阿含292经(因缘相应/杂因诵/修多罗)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92.htm
则说,无明退去时,
接着说,感受身体终了、生命终了的感受。
(但那应该不是十二因缘的”受”吧?)
“「善哉!善哉!比丘!我亦如是说,汝亦知此:于彼彼法起,彼彼法生;彼彼法灭,
彼彼法灭止、清凉、息、没。
若多闻圣弟子无明离欲而生明,身分齐受所觉,身分齐受所觉时如实知;若寿分齐
受所觉,寿分齐受所觉时如实知;身坏时寿命欲尽,于此诸受一切所觉,灭尽无余。”
相应部12相应51经/审虑经(因缘相应/因缘篇/修多罗)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92.htm
则说,无明退去时,
接着说,会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但也相应于你说的,明触,还会有”受”。
无明退去时
“如果他感受乐受,他了知:『它是无常的。』他了知:『它是不被固执的。』他了知
:『它是不被欢喜的。』
如果他感受苦受,他了知:『它是无常的。』他了知:『它是不被固执的。』他了
知:『它是不被欢喜的。』
如果他感受不苦不乐受,他了知:『它是无常的。』他了知:『它是不...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20
推
=================
http://baike.baidu.com/view/13867282.htm?fr=aladdin
…
如果在更大的背景中考察,《杂含》在经藏中的地位就显得更加突出。据义净《南海寄
归传》所述,佛灭后一千多年,印度(包括周边国家)佛教大小乘并存,其中上座部、
有部势力最大,分传南北。然其大小乘的差别仅在于是否礼拜菩萨、读大乘经,行斯事
者名大,否则号小,馀皆同也,所谓“律捡不殊、齐制五篇、通修四谛”[7]者是。《
瑜伽论》的体例、内容恰应此说,《菩萨地》仅在原始经、律基础上别出一门[8],并
无脱离三藏另立新宗之事。此在早期大乘作品《大智度论》中亦有迹可循,论中安立“
修多罗”为阿含、大乘二分,而以大乘经为三藏外别说者,同时将自宗“空门”与“阿
毗昙”等并提[10]。又,玄奘除了翻译《瑜伽论》等大乘经论之外,还翻译了大量有部
论着,从古论到注释书,这也是当时佛教实况在文献上留下的一个注脚。即此遍观,足
知即使在大乘分支以后,一切法义不离三藏,三藏要义摄归《杂含》。所以,印顺法师
的断语是十分允当的:“无边的甚深法义,都从此根源而流衍出来”。... 阅读全帖 |
|
b*b 发帖数: 422 | 21 中 国 经 济 发 展 阶 段 判 断
⊙ 李 善 同 侯 永 志 翟 凡
经 过 改 革 开 放 以 来20 年 的 发 展, 中 国 经 济
运 行 的 特 征 发 生 了 显 著 的 变 化, 产 品 的 相 对 过
剩 代 替 了 广 泛 的 产 品 短 缺。 于 是, 有 人 认 为, 中
国 已 告 别 短 缺 时 代 而 进 入 了 买 方 市 场 的 时 代,
或 中 国 经 济 已 成 为 过 剩 经 济。 作 者 对 这 种 观 点
持 保 留 态 度, 并 且 认 为 买 方 市 场 或 过 剩 只 是 经
济 运 行 的 现 象, 是 相 对 于 需 求 而 言 的, 它 不 应
是 对 经 济 形 态 的 描 述, 也 不 应 成 为 某 一 个 时 代
的 象 征。 毫 无 疑 问, 当 前 中 国 许 多 产 品 的 市 场
都 出 现 了 供 过 于 求 的 局 面, 但 是, 这 是 在 中 国
居 民 收 入 水 平 低 下, 消 费 层 次 不 高, 尚 存7000 万
城 乡 贫 困 人 口 的 情 况 下 的 过 剩, 是 典 型 的 相 对 |
|
P**********e 发帖数: 2964 |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Physmolecule (斐丝~),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瞭望》载文总结胡锦涛时代观五大主张(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23 21:02:40 2009, 美东)
《瞭望》载文总结胡锦涛时代观五大主张
深刻认识世界、准确把握时代,由此提出符合人类文明发展大势、反映时代进步要求、
实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外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六十年治国理政的重要经
验。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继承发展我们党关于时代
问题的基本战略思想,科学判断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创造性地提出了顺应历史潮流、
应对时代问题、引领时代前进的关于时代问题的基本观点。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继承发
展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时代问题的基本战略思想,科学判断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创造性
地提出了一整套体现时代潮流、推动时代发展、引领时代前进的关于时代问题的基本看
法。胡锦涛的时代观集中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时代问题上的重大理论创新
,主要包 |
|
D*V 发帖数: 3096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基督信仰的性爱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17 17:58:44 2013, 美东)
http://blog.sina.com.tw/solitudo/article.php?entryid=615359
基督信仰的性爱观/柯志明
1.当代有关性的第一个谎言是,宣称性是个人的事,属个人的自由,与吃喝一
样,个人有爱怎么做就可怎么做的权利。但日常经验就可轻易拆穿这个谎言。任何一个
有恋爱经验或结婚者都知道,性与吃喝不同,人没有要怎么做就可怎么做的性权利,乱
性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当代第二个有关性的谎言是,视性为爱的表达。但爱的日常经验清楚告诉我们,
除非性在合法关系中,否则性刚好是爱最具杀伤力的破坏者。确实,人类的经验表明,
如同暴力一样,性是爱的重大破坏者;一旦有不合法的性介入,爱的秩序就随而瓦解。
乱性者极端自我,他们只在乎性慾的满足,因而不在乎伦常秩序。这就是为什么古往今
来所有高等文明都要限制性之故,因为性不... 阅读全帖 |
|
j*******7 发帖数: 6300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基督信仰的性爱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17 17:58:44 2013, 美东)
http://blog.sina.com.tw/solitudo/article.php?entryid=615359
基督信仰的性爱观/柯志明
1.当代有关性的第一个谎言是,宣称性是个人的事,属个人的自由,与吃喝一
样,个人有爱怎么做就可怎么做的权利。但日常经验就可轻易拆穿这个谎言。任何一个
有恋爱经验或结婚者都知道,性与吃喝不同,人没有要怎么做就可怎么做的性权利,乱
性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当代第二个有关性的谎言是,视性为爱的表达。但爱的日常经验清楚告诉我们,
除非性在合法关系中,否则性刚好是爱最具杀伤力的破坏者。确实,人类的经验表明,
如同暴力一样,性是爱的重大破坏者;一旦有不合法的性介入,爱的秩序就随而瓦解。
乱性者极端自我,他们只在乎性慾的满足,因而不在乎伦常秩序。这就是为什么古往今
来所有高等文明... 阅读全帖 |
|
v*******l 发帖数: 5042 | 25 岁末,亦深秋,树枯叶黄,夜落甚早。陋室外,阴雨细绵;悠闻,此乃真;润物细无声
也。思归,季闭;终始莫,何为鱼之道; 何乃钓之法?其盈,甚渊亦。于观上;祖曰
,人于地,地于天,天于道,道法与自然。其含释:自然乃塑万物之源,法乃定万物之
最。肤以;鱼实出自然之塑,钓则虚究于法定之上,众思,若了其全法,则识其最;进
之,丰获终以。此乃真明意,钓其谛?尚若此,何乐为先后追随甚以?从本,钓鱼乐故
于;探其法,顿悟,法中无真法。何而法以?归观初,法本则出其鱼,而非取其钓之。
此钓识鱼先,了鱼性,知鱼境,观水映,尚熟之,钓法自现。故思曰,法无隐于法中,
则于自然内。芙物芸芸于众生,万物其不变自然应万变法则。同于社会。法于万物象,
自然于万物本。尚若迷于象,甚醉于中,永无了真法之时。何法解?似观鱼,归于室,
了自然本,终成。
(作者纨绔窝张硕,弱冠,号“升温哥”) |
|
z**n 发帖数: 22303 | 26 禅修的时候思考和比较本身就是杂念,观修的根本目的是减少杂念,南传汉传藏传禅修
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观呼吸也好,坐禅参话头也罢,观想本尊等都是一个花招,以一念
治万念的花招。
事后的思考总结当然是好的。《涅盘经》云:“定多慧少,不离无明;定少慧多,增长
邪见,定慧等故,即名解脱。" |
|
z**n 发帖数: 22303 | 27 禅修的时候思考和比较本身就是杂念,观修的根本目的是减少杂念,南传汉传藏传禅修
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观呼吸也好,坐禅参话头也罢,观想本尊等都是一个花招,以一念
治万念的花招。
事后的思考总结当然是好的。《涅盘经》云:“定多慧少,不离无明;定少慧多,增长
邪见,定慧等故,即名解脱。" |
|
x*****3 发帖数: 89 | 28 西游记完整贯穿了中国人文化根流的整个生态系统,所以跟着西游记走是没错的,能让
你游历一个完整的文明系统.....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1)暗妖恼怒 猴王显法 (2)你在变我在变
(1)暗妖恼怒猴王显法
这三个妖怪,虔诚归虔诚,低劣归低劣。话说他们半夜发现这三清殿内有动静,有人吃
喝的痕迹,就开动起来凡俗的脑筋来。虎力大仙脑筋还算好使点,他说:“没有歹人,
如何把供献都吃了?”话里面的潜意识中,就是偷吃供奉给神仙的供品,断然不是好
鸟,断然是不敬神仙的无神论者。就别说它是否有慈悲心的事儿,就单凭这个观念和逻
辑,还挺不像个低档的妖怪,还有点人类的气息。
鹿力大仙稍稍灵巧点,意识到偷吃的人应该没有走远,鹿力大仙道:“却像人吃的勾
当,有皮的都剥了皮,有核的都吐出核,却怎么不见人形?”它的脑筋就有点低级,为
什么,因为你好歹也是一个会变化飞行等等法术的非人类生灵呀,怎么就断定是有人形
的人类吃的哩。莫非是没日没夜的跟人类在一起混迹二十年,都变得俗人一样的了?
不管怎么说,这哥儿俩还不是那么的自恋和喜欢想入非非。可是,俗话说:不怕神一样
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29 六、基督教死亡观
基督教对死亡的态度及观点是如何呢? 若是要浓缩成一句话,那么可以是上面所看到经
文《诗篇》103:4「上帝救赎你的命脱离死亡。」这就是基督教的死亡观。
当许多人及许多宗教都在回避死亡的问题、或是忌讳去谈论死亡时,基督信仰却是不断
的在谈论死。基督徒不但喜爱讨论死亡,喜爱思考死亡的议题,甚至爱到一个地步而想
去死。初代教会的基督徒,他们不但到处宣讲基督的死,甚至还祈求上帝能快一点给他
们有机会去为主而死。例如保罗在《腓立比书》1: 23就说到:「我正在两难之间,情
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
为这个缘故,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想死」,意思不但是要表达基督徒喜爱「思考死亡
的议题」,而且还隐含着基督徒「想念死」、「想要死」的意涵。因为对基督信仰有正
确认识的基督徒,不但会不怕死,甚至还会「想死」。
从这里我们看到基督信仰和其它宗教在面对死亡的议题时有很大的差异。基督信仰积极
的谈论「死」,并不代表她看重「死」,而忽略「生」或忽略「生活」。恰恰相反,因
为重视「死亡」,所以基督信仰才彰显出她是「活」的信仰、「活」的宗教。因为要能
真正的谈论死、知道死、敢死,才有...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30 基督教自由观:自由的人与不自由的上帝
by 魏连嶽
前言、
诗篇119篇是诗篇中最长的一首诗。总共176节经文。而这一篇诗篇说了一大堆关于上帝
的律法、诫命或法则。一般说到上帝的律法、诫命或法则常让人感到压力、让人感到被
约束、感到不自由。我认识一些朋友,他们说信耶稣很好、基督徒也不错,但是因为:
成为基督徒后就不能抽烟、醉酒、不能说谎、星期天要到教会、要奉献、要祷告;很多
喜欢的事都不能做,许多不喜欢的事却必须做,非常的不自由。他们喜欢无拘无束,所
以他们不想成为基督徒。似乎在上帝律法及诫命的约束下,基督徒没有什么自由,这是
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是很奇怪的,诗篇119篇竟然有一个经文完全违背了我们一般人对自由的想法。
诗篇119:44-45说到:「我要常守你的律法,直到永永远远。我要自由而行,因我素来
考究你的训词。」英文版的圣经是说:「I will walk about in freedom, for I have
sought out your precepts. (我要寻求祢的律法,使我能行在自由之中)。」这里说
到:人在上帝的律法及诫命中才能得到自由。
这是不是搞错了!照道理... 阅读全帖 |
|
g**r 发帖数: 425 | 31 (http://www.slyj.org/html/ggs/cdds/20070704/63.html)
看看这段解释:
【疏】天台曰五释耳根圆通二。初明境之通别。此根所辩境相甚难。出则滥同声尘入
则滥同耳识。正当别取不出不入以能闻者为所观境。盖一堕缘尘则为耳识并五意识。更
揽尘斯忆前堕为意识非此圆通所观之境矣。二明观之盈缩。初宗佛旨释其所悟者。所师
之佛亦名观音温陵所谓“因果相符、古今一道”也。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者,此
言秉教之始入道法门也。闻思修三慧通为入道之要门。之与常途异者,乃不落义路直下
照明之圆修。盖彼佛教我已是闻思。故今三慧但就修辩,温陵所谓“达耳之谓闻、著心
之谓思、治习之谓修,三者圆明是名三慧”是也。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至寂灭现前一节正明三慧能践观智与夫浅深阶差。释此为二。初分文
释义, 二约义判位。初又为二。初分次释。初于闻中入流亡所二句总标。所入既寂下八
句别释。生灭下二句总结。总标初句中但标入门之始。入流亡所一句分正标圆通功用。
此句义趣该深是故科为总标也。二别释中应依吴兴节文为四。一亡前尘即所入既寂动静
二相了然不生也。所入即上所入之流。既寂言直循闻根入法 |
|
r****n 发帖数: 8253 | 32
我很早就静坐,但不是每天静坐。
五盖也并不是通过静坐才能克服,日常也照样能克服,照样能进行修四念住的观禅。
如果你修纯观,实际静坐并非主要的,甚至是可以完全没有的。只要日常紧密观照身心
现象的无常性就足够。
如果要修先止后观,那么必须静坐,而且需要长久时间的静坐,最好一天能超过八小时
。最好能够脱离俗务,这样经过五到十年,才有机会积累足够的定力证得真正的四禅八
定,然后利用四禅八定建立起来的稳定的禅定心,出定以后观照身心现象的生灭无常性。
并且获得俱解脱
现代的在家人,由于工作,日常杂事以及没有专门时间修行,已经不太适合修先止后观
的路子。而且止禅有无数陷阱,如果不真正了解,很容易上当受骗。
很多人连初禅都没有到,一二十年打坐,只是获得了一点近行定,结果被类似涅槃或者
能所双亡,能所不二的有分心以及禅定中的禅相所蒙蔽,以为自己已经明心见性,实际
离解脱还差十万八千里。
另外告诉你,念佛永远不可能有四禅八定,最高只能到近行定。 |
|
r****n 发帖数: 8253 | 33
我的这个看法,我认为并没有违反阿含经当中的关于四禅和正定的经文,前面已经分析
过。
也并不违反论师说的安止禅的状况,只是定义分类不一样而已。
目前公认的阿罗汉修行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先止禅后观禅,一种是纯观禅
我说的也不违反上面的。其中纯观禅的系统,更直接我说的,也有很多这方面的成功案例
我并不是否定安止禅之四禅八定,只是它太狭义了。 |
|
a*******g 发帖数: 867 | 34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
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虚
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
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
宇。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名行阴尽,是人
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阿难当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类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
研穷生类本,于本类中生元露者。观彼幽清圆扰动元,于圆元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二
无因论:一者、是人见本无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机全破,乘于眼根八百功德,见八
万劫所有众生,业流湾环,死此生彼,只见众生轮回其处,八万劫外冥无所观,便作是
解:此等世间十方众生,八万劫来,无因自有。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
提性。二者、是人见末无因。何以故?是人于生既见其根,知人生人,悟鸟生鸟,乌从
来黑,鹄从来白,人天本竖,畜生本横,白非洗成,黑非染造,从八万劫无复改移,今
尽此形亦复如是,而我本来 |
|
d******y 发帖数: 3668 | 35 分特
“观自在菩萨拿什么观”这样的问题……
看来你打心眼里不信观自在菩萨“无我”了,不然“谁在观”?
佛陀彻悟人我两空之后谁在说法? |
|
S**U 发帖数: 7025 | 36 依南传,概念法是世俗谛的范围,不是内观的对象。
内观的对象-究竟法,是真实经验,i.e. 名、色,名色的缘起,名色的生灭。
美丑等等是概念法。因真实经验而引起概念,如见到可意的色法(眼触色生眼识的真实经验)生起「美女」的概念,也是要了解的,否则还是会被概念迷惑,因概念而有不如理作意。
生灭是不是究竟法,论师意见不同。
有部把生、灭列为究竟法。
依唯识的摄大乘论,某些概念法也包括在缘起(依他起性)中。
这是对什么算现观的不同理解(不能当下直接经验,要推理才知道的就不是现观),形成的不同论述。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15/yinshun15-09.html
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此复云何?谓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善趣恶趣死生识。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此由名言熏习种子。若自他差别识,此由我见熏习种子。若善趣恶趣死生识,此由有支熏习种子。由此诸识,一切界趣杂染所摄依他起相虚妄分别皆得显现。如此诸识,皆是虚妄...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37 第五天开示
四圣谛:苦(苦谛),苦的原因(集谛),苦的寂灭(灭谛),根除苦的方法(道谛)
~缘起
五天过去了,你们还有五天可以用功,要善加利用剩下的这几天,对这修行方法有正确
的了解,努力用功。
你们已经从在限定范围内观察呼吸,进展到观察全身上下的感受。当一个人开始练习内
观,最初通常会有的多半都是粗重、坚硬、强烈的不愉悦感受,像是痛感、压力感等。
你们以前也都有过这些经验,但心的习性是对感受起反应,乐受则迎、苦受则拒,因此
总是激动不安。现在你们开始学着不起反应地观察,客观地观察感受,不把自己和这些
感受划上等号。
痛苦是有的,烦恼是有的,但悲哭啼泣无法帮人脱离苦海。我们要怎样解脱痛苦呢?我
们如何才能面对接受呢?
治病的医生,得要知道病人生的是什么病,病因又是什么。只要有原因,就有解脱之道
,就是去除这原因。只要除去病因,病就自然痊愈。因此要从根除病因着手。
首先我们得接受苦的事实。苦无所不在,这是普世皆然的事实。但当我们开始不起盲目
反应地观察,这就成为圣谛,因为任何这样依道而行的人,都将成为高贵贤圣的人。
当我们开始观察第一圣谛,也就是苦谛时,苦的原因很快就会清楚浮现,我们也开... 阅读全帖 |
|
J******s 发帖数: 7538 | 38 thanks a lot! I learned sth from this.
五根就是五种控制心的力量,它们使心不偏离于通向涅盘的止(samatha)观(vipassana)
正道。
五根当中,第一是信。信乃是相信应当相信的对象。如:相信三宝;相信业因与果报;
很重要的是相
信佛陀的证悟,因为若禅修者缺乏这样的正信,他将会放弃禅修;相信佛陀的教法也非
常重要,即:
四道、四果[1]、涅盘及教理。佛陀的教法指示我们禅修的方法与次第,所以在此阶段
非常重要的是
对教法的深信。
假设有人这么想:「只是观察呼吸时的气息就能达到禅那吗?」或「上述所说有如白棉
花的禅相是取
相;有如透明冰块或玻璃的是似相,确实如此吗?」如果有这类念头存留在心,它们将
会造成如此的
见解:「在现今这个时代,我们不可能达到禅那。」由于这种见解,他将退失对佛法的
信心,也将放
弃修行禅定。
因此,以安般念业处修行禅定的人必须有坚强的信心,应当毫无怀疑地修行安般念。他
应当想:「如
果有系统地依照圆满正觉佛陀的教法修行,我一定可以达到禅那。」
然而,若禅修者对当信之对象有过强的信心(在这里,此对象乃是安般念业处),那么
...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39 观呼吸可以是止(calming the mind)的所缘,达到四禅;也可以是观的所缘(观呼吸的名法、色法,其因缘,四圣谛),如安般经所说十六胜行。
念经/mantra是止(calming the mind)的所缘,最多达到初禅。 |
|
r*******c 发帖数: 1060 | 40 卷二课后疑问:
1) 观河之见,有童耄不。
[恒河水还是会变化的吧,水流,今日之河与昨日之河不同呀,不知道为何老头要说恒
河水没变化呢?太阳月亮也会有变化,没有什么物质是恒常不变的呀。但观见,观河之
间,OBSERVING这个动作,应该没有变化,是恒常的。这样理解,对么?]
2)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
,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
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
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不明白这段话到底是说啥?
“晦昧为空”,啥是晦昧?结暗为色,啥时 结暗? 色杂妄想,啥是色杂?想相为身又
是说什么?]
3) 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
[各有所还,
“还” 的意思是说有entity/主体么?就是说没有the observer? 只有The observing-
consciousness and the observed?]
4) 不应说言见有舒缩。[理解,见...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41 你这个算不上佛教的禅修,而很像一种深度的自我催眠,你所看到的是你潜意识的一种
投射。
禅修最好不要用观想的方法,观想比较容易出现这类自我投射的形象。密宗则比较重视
观想,这个确实容易出偏。
原始佛教的特点是比较强调如实,禅修基本上是以如实为指导原则,不能去制造一些形
象。而是念头思想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如实观察。不加干涉的去如实观察。观
察他们的生生灭灭,起起落落。 |
|
r****n 发帖数: 8253 | 42 1) 念觉支,就是思念、想念,有兴趣,很想修、决定修。
如果没有动力,其他觉支就谈不上了。
-----------------------
这是胡扯,念觉支是培养正念,正念就是念心所,是一种强而有力的对目标对象的觉察
觉知。
2) 择法觉支,这个择法其实是两部分,
第一是老师方面,帮你选择方法,一定要符合根性,到底是修观呼
吸,还是不净观,还是内外六处观,还是观心,要符合当下你的状况
才比较容易入手。
-------------------------------
择法觉知重点在于培养慧,对善法不善法如实辨明,辨别正法邪法,择正法,舍邪法。
“若圣弟子,能如实知善不善法,有罪无罪法,应修不应修法,下劣胜妙法,黑白法,
有敌对法,缘生法”
注释书说培养择法觉支要远离愚痴人,亲近智者,思维诸蕴,处,界的差别等。 |
|
S**U 发帖数: 7025 | 43 玄奘法师翻了很多唯识经论,但似乎没有把唯识修观的传承带回来,也就不知道唯识具
体的修观经验。在摄大乘论与瑜伽论中,对修唯识观曾提出简要的方法∶
『摄大乘论』
由何云何而得悟入?由闻熏习种类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有见意言;由四寻思,谓由名
、义、自性、差别假立寻思;及由四种如实遍智,谓由名、事、自性、差别假立如实遍
智,如是皆同不可得故。以诸菩萨如是如实为入唯识勤修加行,即于似文似义意言,推
求文名唯是意言,推求依此文名之义亦唯意言,推求名义自性差别唯是假立。若时证得
唯有意言,尔时证知若名,若义,自性,差别皆是假立,自性差别义相无故,同不可得
。由四寻思及由四种如实遍智,于此似文似义意言,便能悟入唯有识性。 |
|
S**U 发帖数: 7025 | 44 原始佛法的特征,是从凡夫当下可见的现象下手,苦圣谛观五蕴无常,是当下可见的现象;从烦恼而有苦,也是当下可见的现象。修行与教理完全一致,都是观当下可以检验的无常、苦、无我。修四念处,现观四圣谛,成就解脱,道理与方法是很清楚的。
净土不是凡夫当下可见的境界,要靠信。修净土法门首先要对净土与佛有信心,依信心,精进念佛名号,净念相继,得念佛三昧(定)。这是以信入门,成就五根、五力中的信、精进、念、定。最后的慧,还是要依正见修无我观。 |
|
c***h 发帖数: 2262 | 45
请教SeeU法友,何谓外身? 内外身?
外身,指别人的身体,或外在物质、外色 吗? 应该是。
尸体应属于外身,观墓园时,如何于内身观身而住?
这时,我还没死,身体没有腐败,就不是观察当下的变化,
而是推理自己身体死后也如此呀。
那观墓园时,内外身又指何意? 此时与观内身似乎相同?
就是观察到外身腐败,推理内身以后也会腐败。
观察外身的用意,是否主要是认知,别人的身体或外在物质也一样? |
|
S**U 发帖数: 7025 | 46 经文说「苦蕴的集」,可见观集是观「苦集圣谛」-十二支缘起。
结合<转法轮经>的「所有集法,皆是灭法」。
观集灭,是从五蕴观察四圣谛。 |
|
f****2 发帖数: 311 | 47 索达吉堪布答:用无常观引导自己真实修行!
索达吉堪布答:对我们每个人来讲,观无常是修行的根本,《开启修心门扉》中讲了
很多这方面的窍诀。莲花生大士在一个教言中,也以比喻阐述了相关的道理:就像一个
人不慎坠落悬崖,慌乱中抓住了崖壁的一把草。他紧抓不放,往下望去,是万丈深渊。
这时出现一只白老鼠,叼走一棵草;又出来一只黑色的老鼠,叼走一棵草,两只老鼠就
这样轮番叼,他手中的草越来越少。正在这时,他看到旁边有棵果树,树上长满了水果
,他津津有味品尝着水果的甜美,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处险境。
这个比喻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寿命就像是那把草;黑白两只老鼠,比喻白天和黑
夜,它让我们的寿命不断减少;身边的水果比喻世间的名闻利养;而身下的万丈悬崖比
喻死后的三恶趣。简单来说,我们的寿命眼看就要走到尽头,倘若一味沉迷在妙欲的点
滴快乐中,那么一旦生命彻底结束,等待自己的就只有一条路——堕入三恶趣。
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一点。有些老年人明明活不了很久,最多二三十年就会离
开人间,他却像还能再活一百年一样,忙着为未来作各种打算;有些年轻人认为自己身
强力壮,用不着去想死亡,却不明白“黄... 阅读全帖 |
|
j*******7 发帖数: 6300 |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基督信仰的性爱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17 17:58:44 2013, 美东)
http://blog.sina.com.tw/solitudo/article.php?entryid=615359
基督信仰的性爱观/柯志明
1.当代有关性的第一个谎言是,宣称性是个人的事,属个人的自由,与吃喝一
样,个人有爱怎么做就可怎么做的权利。但日常经验就可轻易拆穿这个谎言。任何一个
有恋爱经验或结婚者都知道,性与吃喝不同,人没有要怎么做就可怎么做的性权利,乱
性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当代第二个有关性的谎言是,视性为爱的表达。但爱的日常经验清楚告诉我们,
除非性在合法关系中,否则性刚好是爱最具杀伤力的破坏者。确实,人类的经验表明,
如同暴力一样,性是爱的重大破坏者;一旦有不合法的性介入,爱的秩序就随而瓦解。
乱性者极端自我,他们只在乎性慾的满足,因而不在乎伦常秩序。这就是为什么古往今
来所有高等文明... 阅读全帖 |
|
j****e 发帖数: 12067 |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ruomu (ruomu),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美国世纪大审判—震撼的美国法律 辛普森案(转自网络,经校内的朋友指点得知是林达写的,仅供参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9 16:01:10 2011, 美东)
说在前头:对法律、文化、种族等等有兴趣的话就看下去,特别长,但是看完绝对不后
悔!
今天,是美国人称为“世纪大审判”的前美国橄榄球球星辛普森的宣判日。之所以
被称作世纪大审判,那是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案子让全体美国人这么关注过。
我曾经经历过一次美国大选,人们等待新总统的选举结果都远没有这样紧张的气氛
。新闻界事后报道说,在宣布前后的这十分钟里,全美国的人几乎停止了一切活动,不
工作,不上课,不打电话,不上厕所,人人都在听辛普森的判决。
在亚特兰大的哈茨夫国际机场,由于大家都看电视,使达美航空公司的数班飞机延
迟登机,一名工作人员在宣判的关键时刻催大家登机,结果一百多名旅客一起大吼,叫
她" 闭嘴"。
在迈阿密的银行里,出纳员停止点钞,排队的长龙消失,大家都...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50 美的收购库卡,是带着镣铐跳舞?
http://www.guancha.cn/Yushanguanjing/2016_07_01_366024_s.shtml
羽扇观经
羽扇观经
资本长袖善舞,事关你我他!
分享到:
8
2016-07-01 08:44:26 字号:A- A A+ 来源:观察者网
关键字: 美的收购库卡机器人制造库卡集团美的集团海外收购
6月29日,美的集团发布了一个早间公告,宣布近期备受中德两国关注的美的集团对德
国库卡集团的收购交易终于落下了帷幕,双方于本周二签署了投资协议。
这次收购原本被各方寄予厚望,认为是“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一个结
合。但是如果仔细去分析初步披露出来的交易细节,会发现其实并没有人们期待的那么
美好。
如果把美的和库卡的联姻比作一曲双人舞,那么美的集团无疑是带着镣铐和锁链在跳舞。
附带条件的公告
美的集团的公告称:“6月28日24时,德国库卡集团监事会及执行管理委员会达成一致
意见,推荐库卡集团股东接受本次要约收购。同日,就本次要约收购相关的特定事宜及
要约收购交割后公司对库卡集团的相关承诺及安排,公...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