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遗教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共5页)
S**U
发帖数: 7025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参访 五台山 有感
佛陀成道之后本不想说法,法虽此时此地可见,不待时,然而唯有智者可以自证。愚痴
不听闻正法的人,以法为非法,非法为法,不能从法得到利益,法尔如是。
佛入灭前,说「能解脱的已经(行道)解脱,没有解脱的,我留下未来解脱的因缘。」
(遗教经)「你们要好好努力趋向解脱啊。佛灭后,法为大师。」
相应部 SN 1.20
Sandiṭṭhiko ayaṃ dhammo akāliko ehipassiko opaneyyiko
paccattaṃ veditabbo viññūhī
Sandiṭṭhiko 现法, 此时此地可见
paccattaṃ veditabbo viññūhī 智者各自证知的

佛陀如果知道今日的五台山,被人叫成我佛的国度,也许他会流泪。
S**U
发帖数: 7025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度一切众生否?
大乘常说佛发心度一切众生。「佛法」不如此说。佛度有缘而已。如<佛遗教经>说,未度者,留下得度因缘。
<大般涅磐经>中,佛对须跋陀罗说,唯有八正道才能解脱,无八正道无圣果。
从「佛法」到大乘,有些观点改变了。
杂阿含965经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世有边耶?』答言∶『无记。』『世无边耶?世有边无边耶?世非有边非无边耶?』答言∶『无记。』瞿昙于何等法而可记说?」
佛告郁低迦∶
「知者、智者,我为诸弟子而记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为诸弟子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为一切世间从此道出?为少分耶?」
尔时,世尊默然不答。
第二、第三问,佛亦第二、第三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执扇扇佛。
尊者阿难语郁低迦外道出家∶
「汝初已问此义,今复以异说而问,是故,世尊不为记说,郁低迦!今当为汝说譬,夫智者因譬得解。
譬如∶国王有边境城,四周坚固,巷陌平正,唯有一门,立守门者聪明黠\\慧,善能筹量,外有人来,应入者听入,不应入者不听,周匝遶城,求第二门都不可得,都无猫狸出入之处,况第二门!彼守门者都不觉悟入者、出者,然彼士夫知一切人唯从此门若出、若入,更无余...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度一切众生否?
大乘常说佛发心度一切众生。「佛法」不如此说。佛度有缘而已。如<佛遗教经>说,未度者,留下得度因缘。
<大般涅磐经>中,佛对须跋陀罗说,唯有八正道才能解脱,无八正道无圣果。
从「佛法」到大乘,有些观点改变了。
杂阿含965经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世有边耶?』答言∶『无记。』『世无边耶?世有边无边耶?世非有边非无边耶?』答言∶『无记。』瞿昙于何等法而可记说?」
佛告郁低迦∶
「知者、智者,我为诸弟子而记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为诸弟子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为一切世间从此道出?为少分耶?」
尔时,世尊默然不答。
第二、第三问,佛亦第二、第三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执扇扇佛。
尊者阿难语郁低迦外道出家∶
「汝初已问此义,今复以异说而问,是故,世尊不为记说,郁低迦!今当为汝说譬,夫智者因譬得解。
譬如∶国王有边境城,四周坚固,巷陌平正,唯有一门,立守门者聪明黠\慧,善能筹量,外有人来,应入者听入,不应入者不听,周匝遶城,求第二门都不可得,都无猫狸出入之处,况第二门!彼守门者都不觉悟入者、出者,然彼士夫知一切人唯从此门若出、若入,更无余处...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19317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度一切众生否?
大乘常说佛发心度一切众生。
「佛法」不如此说。佛度有缘而已。
如<佛遗教经>说,未度者,留下得度因缘。
第一次把有缘的都先度了。
木有缘的不度,但是留个缘。
第二次把上次莫有度但是留下了缘的度了。
还剩下什么吗?
S**U
发帖数: 7025
5
依原始佛典,佛陀成道后,认为众生难以证悟微妙之法,并不想说法,浪费力气。经梵天劝请后,佛以天眼观察,有ㄧ些众生烦恼不多,可以证悟,才到鹿野苑初转法轮,说四圣谛。
依大乘经,如金刚经∶「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说>∶「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盘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盘。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
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普贤菩萨的大心大愿,多么令人动容。
两个说法比较,从佛陀不想说法,到菩萨愿度尽众生,这是巨大的差别。以佛陀的智慧,难道不清楚自己想作什么,能作到什么吗?从另一角度想,佛陀是如何看众生呢?是只有少数能解脱,还是一切众生都会成佛?
杂阿含经中,佛陀回答外道佛法的宗旨为何,说∶「我论因说因。... 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在任何时代,解脱因缘成熟的都是少数吧。对于善根不具足,被不正见所迷惑的众生,需要以大乘法摄...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6
语言指涉有一定的弹性,中外古今皆然。
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不过现在大家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包括了别人的成
果,不是说每个字都要是爱因斯坦说的,只要符合相对论的领域、假设与方法就行。
佛陀并没有写书或留下录像。就实际说,圣弟子对老师教导的共识,就最具有代表性了
。从理论说,<杂阿含经>说「诸法因缘生」,「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法性,法住」
。真理是普遍的,并不是谁说出来才是真理;这与基督教的「天启」,只能是上帝说,
性质不同。<佛遗教经>说∶「我弟子展转行之,即是如来法身长住不灭」。也表示了
∶保持佛陀教法的最佳方式,是实践教法,而不是一字不改的记录佛说。
S**U
发帖数: 7025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马哈希教授四种保护之二
阿含经的四无量心,浅的是修定,深的是解脱法门,所谓无量心解脱。不过经文太简略,实际修法不明确。
南传将四无量心定位在修定。
大乘的慈悲,关怀众生、利益众生是善的,可以从实际利益众生中,增长自己的波罗密
。若说要度尽众生,这是培养宗教情操,可以开阔心量,不能望文生义的较真。就像说
「爱你一万年」,是表达情感,较真说∶你还活不了一万年呢,就没意思了。
同理,
第一,佛陀就没度尽众生。
第二,违经说。<佛遗教经>就说∶当度得度,未度留下得度因缘。
第三,违正理。佛法是缘起论,众生解脱否,主因在自己,外在的只是助缘。佛不是能主宰众生命运的神。已成佛的没度尽众生,发愿成佛的,又何必虚言?
修大乘的,若修成心量窄小,不能容人,应该警觉,自己在学什么。有心量窄小的佛嘛?
Y**u
发帖数: 5466
8
☆─────────────────────────────────────☆
SeeU (See you) 于 (Mon Jul 25 12:07:46 2011, 美东) 提到:
依原始佛典,佛陀成道后,认为众生难以证悟微妙之法,并不想说法,浪费力气。经梵天劝请后,佛以天眼观察,有ㄧ些众生烦恼不多,可以证悟,才到鹿野苑初转法轮,说四圣谛。
依大乘经,如金刚经∶「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说>∶「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盘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
扒搿媚肽獭>谝磺蟹鹕布⒊臼伲忠磺兄谏H缡切榭战缇。谏缇。谏稻 V谏衬站 N掖巳扒胛抻星罹 D钅br />
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普贤菩萨的大心大愿,多么令人动容。
两个说法比较,从佛陀不想说法,到菩萨愿度尽众生,这是巨大的差别。以佛陀的智慧,难道不清楚自己想作什么,能作到什么吗?从另一角度想,佛陀是如何看众生呢?是只有少数能解脱,还是一切众生都会成佛?
杂阿含经中,佛陀回答...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9
☆─────────────────────────────────────☆
cpath (秋十三) 于 (Tue Jul 26 06:16:27 2011, 美东) 提到:
任何初学者,凭什么认为某比丘或某法师说的是正确的佛法,真的佛法?
是因为他德高望重?
是因为他与你感情好,熟识?
是因为他的风格你喜欢?
是因为他说的与传统上听到的一样或差不多?
是因为他说的是劝人为善….之类的人间善法,不是害人的?
是因为他说的就是你想听的,你也认为如此?
………
都是没有依凭的。
葛拉马经? 照着修果然就……就要相信他?
他有某种你所不及的修为境界,或神通,你被震摄,就相信他说的是佛法?
他说可以通灵,你照着修,真的可以通灵,于是他说的就是真的佛法?
他说,照着修可以入禅定,于是你照着修,果然可以入禅定,
于是就相信他说的是佛法?
他说照着修可以死后生极乐世界,死后就真的会生极乐世界? 他说的就是真的佛法?
他说要普渡众生,很伟大,于是他说的就是真佛法?
他说这样可以成佛,于是你就照着做,果然成佛了? 这就是真佛法?
那谁照着做成佛了?
他说照着修可以灭除贪嗔痴,你照着修果然就...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佛度一切众生否?
☆─────────────────────────────────────☆
SeeU (See you) 于 (Thu Jul 21 11:50:14 2011, 美东) 提到:
大乘常说佛发心度一切众生。「佛法」不如此说。佛度有缘而已。如<佛遗教经>说,未度者,留下得度因缘。
<大般涅磐经>中,佛对须跋陀罗说,唯有八正道才能解脱,无八正道无圣果。
从「佛法」到大乘,有些观点改变了。
杂阿含965经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世有边耶?』答言∶『无记。』『世无边耶?世有边无边耶?世非有边非无边耶?』答言∶『无记。』瞿昙于何等法而可记说?」
佛告郁低迦∶
「知者、智者,我为诸弟子而记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为诸弟子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为一切世间从此道出?为少分耶?」
尔时,世尊默然不答。
第二、第三问,佛亦第二、第三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执扇扇佛。
尊者阿难语郁低迦外道出家∶
「汝初已问此义,今复以异说而问,是故,世尊不为记说,郁低迦!今当为汝说譬,夫智者因譬得解。
譬如∶国王有边境城,四周坚固,巷陌平正,唯有一门,...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佛度一切众生否?
☆─────────────────────────────────────☆
SeeU (See you) 于 (Thu Jul 21 11:50:14 2011, 美东) 提到:
大乘常说佛发心度一切众生。「佛法」不如此说。佛度有缘而已。如<佛遗教经>说,未度者,留下得度因缘。
<大般涅磐经>中,佛对须跋陀罗说,唯有八正道才能解脱,无八正道无圣果。
从「佛法」到大乘,有些观点改变了。
杂阿含965经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世有边耶?』答言∶『无记。』『世无边耶?世有边无边耶?世非有边非无边耶?』答言∶『无记。』瞿昙于何等法而可记说?」
佛告郁低迦∶
「知者、智者,我为诸弟子而记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为诸弟子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为一切世间从此道出?为少分耶?」
尔时,世尊默然不答。
第二、第三问,佛亦第二、第三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执扇扇佛。
尊者阿难语郁低迦外道出家∶
「汝初已问此义,今复以异说而问,是故,世尊不为记说,郁低迦!今当为汝说譬,夫智者因譬得解。
譬如∶国王有边境城,四周坚固,巷陌平正,唯有一门,...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2
SeeU, 讲讲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是什么意思吧。。is there such a thing called 如
来法身?

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
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
子实践佛法。接下来,佛勉励还没解脱的弟子,「当勤精进,早求解脱」,而不是发心
成佛。
c***h
发帖数: 2262
13

法身
应该是指佛法吧
Y**u
发帖数: 5466
14
怎样理解都可以。。如果是这样。。那我问你, 释迦佛之前佛法在哪里? 还有佛的法
身吗?:)
S**U
发帖数: 7025
15
如来法身,指佛陀的教法。佛入灭生身虽灭,依三十七道品(指佛陀的教法)修行,就
如同亲从佛学,能成就五分法身。
【南传长部】大般涅盘经
“我所知法,为汝等说,汝等当善理解,实践修习, 广为宣布。而于梵行,为令长续
,为令久住,是即为 饶益众生、福乐众生、慈乐众生、慈泯世间,为饶益 人天、 福
乐人天之法。曰∶四念处、四精进、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菩提分、八圣道分。

http://www.ahan.tk/view/7/16/
杂阿含638经
尊者阿难闻纯陀沙弥语已,往诣佛所,白佛言∶
「世尊!我今举体离解,四方易韵,持辩闭塞,纯陀沙弥来语我言∶『和上舍利弗
已涅盘,持余舍利及衣鉢来。』」
佛言∶
「云何,阿难!彼舍利弗持所受戒身涅盘耶?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涅
盘耶?」
阿难白佛言∶「不也,世尊!」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path=SA0638.htm
中阿含184经
迦叶比丘......己身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复能教
人成此五分法身;身能教化,复能教人使行其法...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16
very nice!
But why only 能成就五分法身? And what is "五分法身"? aha
:-)

f*****a
发帖数: 253
17

【推荐】谈忍辱和吃亏——别人骂你、批评你的时候,你要向他致敬、感激他的深恩大
德!
别人骂你、批评你的时候,你要向他致敬、感激他的深恩大德!
不必回头看骂你的人是谁
广钦老和尚说:受戒是受忍辱。
耳听得别人骂你,刺激你,而不理会,那就是戒。
与其别人说你好话,远不如别人骂你来得痛快。
别人骂你、批评你的时候,
是冒着作恶、折损福德的危险来提醒你
要积福,
你应该自我反省
向他致敬
感激他的深恩大德!
————————————————
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无怨,必为人尊。
——《四十二章经》
一、忍力最大
世间最大的力量是“忍” ,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
任何力量在忍者的面前,都要甘拜下风。
所以,《罗云忍辱经》说:
忍之为明,愈于日月。
龙象之力,可谓盛猛,
比之于忍,万不如一。
七宝之耀,凡俗所贵,
然其招忧,以致灾患;
忍之为宝,终始获安。
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
《法句经》说:
“舍恚行道,忍辱最强。”
二、忍的真义
忍辱,是对无端横逆,能不以“忿怒心”迎之,而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因此,能忍的人,并不是懦夫,是勇敢的,有力量的。
忍,是一种认...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时间真相》—白玛格桑法王
大般涅盘经卷下
T01n0007_p0204b27(00)
尔时,如来告阿难言∶「汝勿见我入般涅盘,便谓正法于此永绝。何以故?我昔为诸比丘,制戒波罗提木叉,及余所说种种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师。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1/0007_003.htm
【南传长部】大般涅盘经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
「阿难!若于汝等中,有作如是思惟∶「大师之教言灭,我等无复有大师。」阿难!勿作如是见。
阿难!依我为汝等所说之法与律,于我灭后,当为汝等之大师。
http://www.ahan.tk/view/7/16/
北传长阿含『游行经』说∶
「阿难!汝谓佛灭度后,无复覆护失所恃耶?勿造斯观!我成佛来所说经戒,即是汝护,是汝所恃」。
比对各经,<遗教经>的「以戒为师」,是漏了「法」字。
Y**u
发帖数: 5466
19
☆─────────────────────────────────────☆
babyfox (小狐狸般若) 于 (Wed Mar 7 01:00:23 2012, 美东) 提到:
《时间真相》——佐钦白玛格桑法王
http://www.zuoqinsi.net/XinXi.asp?XinXiId=80

“时间”是三界万物的吞噬者,而时间又被“时间之主”所吞噬。“时间之主”超
越时间、超越凡夫的显现和识觉,拥有遍满一切的智慧,通常显现为十六岁少年模样的
文殊菩萨宝像,有时则显现为大威德金刚威猛像,发出惊天动地的愤怒大笑。与这猛静
二尊无二无别的妙音佛母,是从大海中显现的美丽天女,是三界一切妙音之主。在此我
顶礼三圣尊,并论述时间之真相。
朋友们,当我们回顾过去、放眼未来时,会发现“今天”的显现和显现对境一个个
即来即失,就如同坐在快速行驶的列车上看窗外的花草树木。今天我们使用的物品、居
住的房屋以及称之为“我”的五蕴身体等等的一切,都不再是昨天的,因为昨天的一切
已经显现而又消失,走向了过去。时间,如同魔鬼般张着天地大的凶猛...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遗教经
姚秦 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
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
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
、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
和合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
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
,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畜积。
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
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
,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
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 阅读全帖
H******9
发帖数: 2766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遗教经
大乘
E******u
发帖数: 3920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遗教经
佛陀遗嘱啊,为啥是大乘呢?如果真是遗嘱,上座部应该也应该奉为经典的吧?
a*****y
发帖数: 33185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上无难事
“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
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佛陀遗教
a*****y
发帖数: 3318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怎样缓解对离世亲人的思念?
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
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
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之身,罪恶之物。
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
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
佛陀遗教
a*****y
发帖数: 33185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前 言
前 言
东西方学者,佛教徒或非佛教徒撰写了许许多多富有价值的著作,向那些对佛教
感兴趣的人解述了佛陀的一生及其教导。
其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仍然是埃德温一阿诺德男爵的《亚洲之光》。许多西
方国家的求道者因为此世界闻名之诗而被佛教深深吸引。
这些博学多闻的作家以佛法启迪觉悟了广大读者,他们这些值得随喜赞叹的精进
努力受到东西方佛教徒的一片赞美之声。
本书以巴利三藏经典、注疏以及流传于佛教国家,特别是以斯里兰卡的传统为基
础,又是一位佛教僧人的微薄努力。
本书的第一部分叙述了佛陀的一生,第二部分阐述了巴利语系佛教。
佛教是一道德和哲学体系,是觉悟的唯一正道,但又不仅仅是学术方面的学习课
目。
佛法是让人来学习的,但更是让人实践的,归根结底,是让每一个人来了证的。
如果没有实践,再多的学习也是无效的。佛说,博学之人不修习佛法好似滑香味
的美丽花朵。
不懂佛法之人如同盲人。但是,不修证佛法之人被比喻成是一个图书馆。
有些人匆匆忙忙地批评佛教为一消极宗教。这一毫无根据的批评与事实相违甚远。
佛陀是世界上第一个最为活跃的传教领袖。他往返于各地达45年之久,向广大的
信众,包括老百姓和知识分子讲解...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6
☆─────────────────────────────────────☆
Angelic (hulu) 于 (Thu Apr 26 14:38:41 2012, 美东) 提到:
打坐学佛有一段时间了,对很多事情都能放下了,对生死轮回也有了很多了解。但是在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姥爷姥姥相继去世,心中的难过之情常常涌上心头。一想到他们
,就会联想到童年,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情执?怎样放下?
☆─────────────────────────────────────☆
Hermes99 (Hermes99) 于 (Thu Apr 26 16:00:06 2012, 美东) 提到:
建议一下
自己静一静,放大一下那些难过,直到掉出眼泪,泪蛋一掉掉,就更容易看开了。
☆─────────────────────────────────────☆
arthury (弱智儿童欢乐多) 于 (Thu Apr 26 17:06:28 2012, 美东) 提到:
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
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329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灭後的「大师」(转载)
佛陀八十岁那年,在竹林村最後的雨季安居期中生病了,患了严重的腹泻。那时,因为
当地饥荒,只有尊者阿难随侍在侧。
眼看着佛陀病了,又没有其他人在,尊者阿难既担忧又惶恐,但想到佛陀尚未对比
丘们有任何的遗命,应当不会入灭,就宽心了不少。
待佛陀病好转,可以出房走动时,尊者阿难才放了心,并将他的想法告诉了佛陀。
佛陀听了,回答尊者阿难说:
「阿难!我对大家的教导,一向是毫无保留的,大家还期待我指示什麽呢?如来从
不以自己为领导者的,只有自认为是领导者,才会留下遗命。我已经老了,八十岁的身
体,就像一部中古车一样,只有靠不断地维修,才能勉强维持。所以,大家是不能一直
想依靠我的,应当依靠自己;依靠法,因为除此以外,就没什麽好依靠的了。
怎样才是依靠自己,依靠法呢?那就是应当努力在自己的身体、感受、心念、想法
上专注觉察,来止息一切忧愁烦恼。我入灭後,能够这样修行的人,一定能够达到最高
的成就,那就是我真正的弟子了。」
之後,佛陀又继续往西北方游化。最後,在末罗国首都波婆城接受铁匠纯陀的菇茸
供养,引发更严重的腹泻,勉强走到拘尸城,为一位名叫「须跋」的婆罗门说了八正道
,引导他证入阿罗汉後,就在...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28
大家好!感谢各位来参加我们这次讲座。
今天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四川喇荣五明佛学院汉僧部的首席指导老师索达吉
堪布,进行一次有关佛教与科学关系的演讲。演讲过后,我们会留有一个小时的时间,
给大家进行问题的交流。
我们西安,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佛教发祥地和传播地,现在还可以看到很多佛教的足
迹。著名的玄奘大师从古印度取回来的大量佛教经典,成为了中国文化非常灿烂的一部
分。玄奘法师曾去的古印度那烂陀寺,是当时大乘佛教的传播中心。这个教法后来在汉
地的流传,出现了很多波折,而在藏地,则得到了很好的保留,有特别完整的教育体系
,是现代人类文化中相当重要、处于巅峰状态的智慧宝库。但可惜的是,由于语言、地
域方面的差异,使我们很长时间都不太了解它的精髓。
索达吉堪布,作为藏密大乘佛教的传承者,本身的证量非常之高,而且他非常热心、一
心一意想把他认为最好的佛法,分享给所有追求幸福、追求智慧的大众。他跟汉地学者
特别有缘,这是我们很幸运的一个地方。他身患重病,但仍不辞劳苦翻译了大量经论,
现在已是著作等身,成册的就有一百多册,约上千万字。而且他的翻译水平非常非常之
高,语言远远超过汉地所谓大师级...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密宗行人如何修净土?
密宗行人如何修净土? [引用]
密宗行人如何修净土?
一、宣讲阿弥陀佛修法的原因
在关于临终诀窍的开示中曾讲过,当我们活着时,需要作一个选择:是期望往生莲花生
大师的刹土,还是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以便在中阴身或是临终时,能够一心
一意地再三祈祷,往生至自己选择的清净剎土。这种十分确定的渴望往生之心非常重要
,这就是今天讲阿弥陀佛修法的由来之一。
另外,阿弥陀佛修法对大多数人来说,原本就是非常重要的。已经证悟大圆满的人,或
者是修持密法已臻很高境界的人,不一定需要修阿弥陀佛的修法,因为他们即生便可以
成就,最晚在中阴之时也可以解脱,所以他们不会有来世,也就不需要选择往生的刹土
。但对其他人来说,往生极乐世界却是相当重要的。
从佛教历史上来看,即使是达到很高境界的龙树菩萨,最终也是去了极乐世界;像法王
如意宝那样的大圆满成就者,从表面上看,还是选择去往极乐世界。当然,这只是劝勉
后人要向往极乐世界的一种方便示现,对于法王如意宝等大成就者来说,去极乐世界或
是其他地方都是一样,哪里有度化众生的事业,他们就会到哪里去,不会有这样的分别
,但从表面上来看,是会有这样的选择。这也更... 阅读全帖
r****b
发帖数: 110
30
戒定慧漫谈
关于“定”的定义,在本论坛置顶的那个贴子里已经有了很明确的叙述。遗憾的是。很多
人不愿意耐下性子去看那个贴子里的内容。因此不得不在此把那个贴子里所涉及的某些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内容再解释一下。
一、禅定在佛法修证中的地位
佛教中的“禅定”,有“世间定”和“出世间定”两种。前者称为“奢摩他”、巴利文为
samatha,其修习摄于戒定慧基本三学中的“定学”部分;而“出世间定”由毗钵舍那(
vi
passana)的修习来获得,摄于戒定慧基本三学中的“慧学”部分之中。
世人所说的“禅定”,多数都属于“世间定”的范畴。
佛法是心法,戒定慧基本三学,说穿了都是心法。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就不会产生高
估或低估禅定在佛法修证过程中的地位的问题了。
按照南传佛教阿毗达摩对于52心所法的描述,52心所法中共有14个“不善心所”,它们都
由“思心所”-具体说来是种种“不善思”(“思”也有“善思”)-所变现,属于行蕴
。这些不善心所在各式各样的不善心中得以现起。这14个不善心所是(见《清净道论》和
《摄阿毗达摩义论》中的有关章节):
痴、无惭、无愧、掉举、贪、(恶)见、慢、嗔、嫉、悭、恶作、昏...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1
<佛遗教经>的「该解脱的,已经得度;没解脱的,已经留下得度因缘」与「地狱不空
,誓不成佛」,态度是个有趣的对比。
一个理性,一个感性,契不同众生的机。
S**U
发帖数: 7025
32
<佛遗教经>的「该解脱的,已经得度;没解脱的,已经留下得度因缘」与「地狱不空
,誓不成佛」,态度是个有趣的对比。
一个理性,一个感性,契不同众生的机。
f***2
发帖数: 162
33
一、宣讲阿弥陀佛修法的原因
在关于临终诀窍的开示中曾讲过,当我们活着时,需要作一个选择:是期望往生莲花生
大师的刹土,还是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以便在中阴身或是临终时,能够一心
一意地再三祈祷,往生至自己选择的清净剎土。这种十分确定的渴望往生之心非常重要
,这就是今天讲阿弥陀佛修法的由来之一。
另外,阿弥陀佛修法对大多数人来说,原本就是非常重要的。已经证悟大圆满的人,或
者是修持密法已臻很高境界的人,不一定需要修阿弥陀佛的修法,因为他们即生便可以
成就,最晚在中阴之时也可以解脱,所以他们不会有来世,也就不需要选择往生的刹土
。但对其他人来说,往生极乐世界却是相当重要的。
从佛教历史上来看,即使是达到很高境界的龙树菩萨,最终也是去了极乐世界;像法王
如意宝那样的大圆满成就者,从表面上看,还是选择去往极乐世界。当然,这只是劝勉
后人要向往极乐世界的一种方便示现,对于法王如意宝等大成就者来说,去极乐世界或
是其他地方都是一样,哪里有度化众生的事业,他们就会到哪里去,不会有这样的分别
,但从表面上来看,是会有这样的选择。这也更突显了阿弥陀佛修法对一般修行人的重
要性。
因为此修法既没有深...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191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心最第一
修心最第一
《八大人觉经》有云:心是恶源,行为罪数,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佛遗教经》有云: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我们的分别、习气、妄想、无明皆由心造
因此,也应从心上下功夫来改过
若把这颗心比作一颗有毒的大树,那么种种的烦恼习气就如同树上的树枝和树叶一般
又何必一枝一枝一叶一叶的去摘除?
树叶摘了还会再发芽,烦恼习气也是一样。
所以,只需要斩断大树的根,不让其再度发芽。
从心上入手,修这颗如如不动的妙明真心
烦恼习气自会不攻自破。
修心最第一!
你的真心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光明,人人本自具足。
何为真心?
当你无我的时候便是真心现前之时
当你不妄想不分别不执着的时候
你的自行光明大放华彩,便是真心
把心打开吧
你的真心被束缚的太久
把心打开吧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保持清净的戒体,精进功课是增长定力的前提
持得净戒,勿令毁缺
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
勤心修习善法,勿令有废
当勤精进,则事无难者
定生慧显,本自具足的智慧皆得现前
了知所有宇宙人生的真谛
了知这一切虚空幻化的空无
倘若心外求法,则如缘木求鱼,未可得也...
精进当下
安住当下
莫问习气和烦恼...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中篇)
第二十六章 沩仰初祖
唐宪宗的败家子唐穆宗接班以后,唐王朝步入了晚年。这时,曹溪禅发展迅猛,特
别是江西马祖禅风遒劲无敌,横扫天下如卷席。
马祖法孙灵祐禅师率先开创一家宗风,成为唐末五代“分灯禅”的肇始。灵祐在长
沙沩山,慧寂在宜春仰山,师徒并秀,共同举扬一家宗风,被称作“沩仰宗”,成为禅
门第一家兴起的宗派。
《人天眼目》这样评价沩仰宗风:“沩仰宗旨,父慈子孝,上令下从。你欲吃饭,
我便捧羹;你欲度江,我便撑船;隔山见烟,便知是火;隔墙见角,便知是牛。”真是
意气相投、谈笑风生、充满着智慧和幽默。
从宗门用功的角度看,沩仰宗主要教育学人灵光返照、险绝反思和幡然回首。一句
话,那就是“直下参究,不假文字语言思索”。
01 拨炉火
灵祐771出生,福建霞浦县人。
自从马祖踏入福建佛迹岭以来,福建超一流的祖师英才辈出。第一代祖师便是百丈
怀海、章敬怀晖、邓隐峰禅师等,第二代祖师是沩山灵祐、黄檗希运、福州大安、古灵
神赞、三平义中等禅师,再下来是岩头全奯、雪峰义存、玄沙师备等禅师……禅宗五大
门派中有四家出自福建祖师门
下,其中百丈两...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64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海外弘法记实
对不起, 我想哪说哪。 跟随师父的徒弟。 楞严咒是必须得背下来的。每天至少7遍
楞严咒。 加上功课本至少一次。 功课本含楞严咒, 心经, 佛说阿弥陀经, 八大人
觉经, 金刚经, 大势智菩萨念佛圆通章, 佛遗教经和观世音普门品。
j*******1
发帖数: 182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自我教言略解(1)
自我教言略解
华智仁波切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讲解
一、释题:《自我教言》是华智仁波切警策自己的教诫。世人尚有自我批评、自我监督
等来观察自己的过失以完善自己,出世间的修行人更应如此。但佛法好像在有些人手里
却变成了单纯调伏他人的工具,这是不应理的。己尚未调伏,何以化他?所以我们应像
华智仁波切一样时时处处向内观察自己的身语意三门。
二、造颂者:华智仁波切是《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的作者,是观音菩萨化身,也是寂天
菩萨的化身,他的传记很丰富。其生平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有一次他以乞丐形象去
炉霍县的多芒寺,在这里见到很多苦行者,他赞叹说:“真正的教法和证法在这个寺院
里还存在!太让人高兴了。”晚上,他到一个叫赤诚达吉喇嘛的屋里说:“我能不能在
您这里过夜?”赤诚达吉看他很寒苦,就收留了他,赤诚达吉问他:“你知不知道华智
仁波切?”“只是听说过。”“我很想拜见华智仁波切,特别敬佩他,一看他的著作就
很生信心,已经去石渠他的寺院里两次了,但都没见到。你看过《大圆满前行》吗?”
“只是听说过,但没看过。”“那你就看看这个法本,确实太好了,你以后最好能好好
照此修持。”“我不太懂,您能不...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38
阿弥陀佛!
第一、你问我涅槃以后,依谁为师;应依戒为师。
第三、你问我涅槃以后,恶人如何调伏,应默摈置之。
佛陀涅槃前遗训
佛陀不久进入了拘尸那迦罗城,吩咐阿难道:“你去为我在娑罗双树间敷座设床,头
在北面向西,我的教法最近可以北方宏传,未来也会盛行在西方。我于今夜将入涅槃。”
阿难和大家听了都流泪不止,后来大家商量光是这样啼哭没有甚么用,要紧的提出
有关如何使未来正法久住的问题来请示佛陀才是。经过商量以后,公推阿难请问佛陀道:
“佛陀!我们弟子大家禁不住伤感之情,有四个问题最后请示佛陀:
“第一、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大家依佛陀为师,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谁为师呢?
“第二、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甚么而安住呢?
“第三、佛陀住世的时候,凶恶的人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以后,凶恶的人如何去
调伏呢?
“第四、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以后,经典的结集,
如何才能叫人起信呢?”
佛陀慈祥恺悌的回答道:
“阿难!你代表大家提出这四个问题来问我,确实非常重要。
“你们不要这么悲泣,要是...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9
依您所贴的佛陀遗教
“第二、你问我涅盘以后,应依何安住,应依四念处安住。
我有个疑问,不知您可否解答
--梦参老和尚、宣化上人、或您所常贴的某藏传上师 有按四念处修行吗?
f****2
发帖数: 311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fz7622,偶有个不情之请
我们都在追求真理。基督教徒皈依佛门的人很多。比如曾是基督徒的宁波图书馆首任馆
长张汝钊女士皈依佛门。
印祖故事:老僧呵斥女诗人,才女皈依入佛门
1927年5月,张汝钊女士以她卓越的才能被聘任宁波图书馆首任馆长,她组织人员将薛
楼近9万卷藏书进行悉心整理修补,分类编目,于当年9月顺利开馆,开始谱写宁波公共
图书的历史。1928年夏天,天气炎热,一天,好友梅立德夫人邀请她去海天佛国普陀山
游览避暑,她爽快地答应了。她早知道普陀山是著名的观音菩萨道场,佛灵山秀,石奇
景美,金沙碧浪,海阔天空,值得一游。第二天,她与梅夫人等六七位女友从宁波轮船
码头上船前往普陀。
中午时分,船到普陀山短姑道头。女伴们登岸后,先到观音洞庵吃过午饭。然后游
历附近一带的胜景。观音洞在梅岑山西麓,传说为观音大士示现之处,洞广如室,中间
有一天然石柱支撑,上广下锐,倒注入地,有垂云倒浪之奇,洞内环行可通,石柱、石
壁镌观音大士像;洞顶白石累叠,古树嵌生,风景十分奇特。附近有二龟听法石:两石
龟一蹲岩顶,昂首延颈,一缘岩壁,筋膜尽露,睨之欲动,相传经观世音点化而成;又
有磐陀石,两巨...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1
“如是。标信顺。我闻。标师承。”《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如是我闻」,诸经皆置此四字于经首,盖尊世尊之遗教。世尊将般涅槃,阿难悲不能
胜,阿泥楼陀教之曰:徒悲何益,应前向佛,请问四事:其一即「一切经首,当置何字
?」佛即答曰:当置「如是我闻」,佛在某方等六事。(即上述之「六成就」)。其中
「我」字,即阿难。「如是我闻」,表如是法门乃我阿难所闻于释尊者也。此正可破当
时之疑。因阿难结集经文时,大众生起三疑:一疑佛重生;二疑阿难成佛;三疑他方佛
来。故阿难曰:「如是我闻」则群疑顿释。
或疑曰:佛成道廿年,阿难方出家。又十年方命为侍者。如此,则卅年前佛所说经
,阿难何能皆曰我闻。此有三解:(1)辗转闻。(2)佛重说。(3)阿难自通。
(1)辗转闻:《报恩经》言,阿难所不闻经,从诸比丘闻,或诸天子说。
(2)佛重说:《报恩经》言,阿难因佛命为侍者,乃求三愿。其中第三乃「所未
闻经,请佛重说」,佛许之。
(3)阿难自通:《金刚华经》言,阿难得法性觉自在三昧,所未闻经,自能忆持。
「如是」者,信成就也。居六种成就中之首位。《智度论》曰:「佛法大海,信为
能入。」...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依止善导大师 持念弥陀名号
黄念祖居士著
善导大师是我国唐代高僧,乃中日等国净土宗同尊的大祖师。大师得十方如来之心髓,
作无量世界人天之眼目。依止《无量寿经》,独赞持名念佛。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以身
弘道,恩德无极。超世希有,万古同钦。日本净宗称大师为“高祖”,“吾家”,“宗
家”等,并有尊奉弥陀为净宗初祖,善导大师为二祖,日法然上人为三祖者,法然上人
赞大师之《观经疏》说:“此疏是弥陀传说,此文是弥陀亲讲。”上人并赞大师是“弥
陀愿王之垂迹”。日亲鸾上人说:“善导独明佛正意。”我国莲池大师说:“善导和尚
世传弥陀化身。见其自行精严,利生广博。万代之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若非弥陀,亦
必观音普贤之俦。呜呼大哉!”是以中日净宗先德,对于大师莫不俯首归心崇敬景仰。
承恩众生,则顶礼膜拜,永劫依止。
大师为什么能长受后世无限的尊崇敬仰呢?只因大师依止《无量寿经》,十念必生
的本愿,拈出持名妙法。指出径路修行的径路,显示弥陀愿王的本心。大师出家后,初
依《观经》修观,已成深妙。但二九岁时(贞观十五年,公元六九一年)于玄中寺,蒙
道绰大师授予《无量寿经》。顿如贫子归家,全承富业。衣底明珠,照用无穷。大师说
:“释迦所以兴出世,...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 ZZ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
   ——关于大乘佛教经典纯属伪造的证据
   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灭度后,其生前领导的佛
教僧团四分五裂,经过数年后,最终形成两大派系:上座部原始佛教和大众部大乘邪教.前
者忠于教主佛陀的教义教法,继承佛陀亲口讲的原始经典,如法如律修行,而后者大破戒
律,胡说八道,胡作非为,其祖宗就是第一次结集经典时的窟外结集分子。这些不守戒
律搞外道的沙门对智慧第一的舍力弗经常代佛说法及多闻第一的阿难诵出经藏和苦行第
一的大迦叶主持窟内结集大会极其不满和忌妒,甚至不相信舍力弗讲的是佛法及阿难诵
出的是佛经,加上上座部佛教长老比丘们的批评和指责及为自身违戒而寻求袒护以及为
了发展更多的信徒,从而得到更多的财物供养和恭敬,这些大众部大乘邪教徒便伪造了大
量的佛经及咒语,与上座部原始佛教抗衡(初期只为攻击舍力弗和阿难等。这些伪经的
共同特征:这一部经或大乘经最好,大肆吹虚,念经或念咒或念佛如何如何神奇有功徳
,攻击贬低佛教,谩骂佛的大弟子舍力弗阿难等。显而易见,这些伪经是大众部邪教徒
为攻击佛弟子和摧毁佛教有意编造的,...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0345
44
省庵大师(公元1686一1734年),讳实贤,字思齐,江苏常熟人,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
,大师自小就不吃荤腥,少年时便有出尘的志向。父亲早亡,母亲张氏知儿子宿具善根
,便命其出家修道。七岁时,大师礼清凉庵僧容选为师。大师聪慧俊彦,经典过目不忘
。十五岁剃度受戒,兼通世典,吟诗书法俱精,然并未顷刻忘怀生死大事。
有一天, 大师到普仁寺,见一僧人仆地而死,大师瞿然悟世无常,修持益加精进,
严持戒律,不离衣钵,日止一食,肋不贴席,终生不懈。后云游参学,庚寅年(公元
1710年)二十四岁时依渠成法师与绍昙法师听教,昼夜研穷方等经典,越三年,三观十
乘之旨,性相之学,无不通贯。绍昙法师为授记,传大师灵峰四世天台正宗。
甲午年(公元1714年)二十八岁,叩灵鹫和尚于崇福,参“念佛是谁”话头,功夫
绵密,凡历四月,恍然契悟,说:“我梦醒矣!”自那以后,应机无碍,才辩纵横,灵
鹫和尚欲付以衣拂,大师不受,辞去。
后于真寂寺闭关,日阅三藏梵筴,夜夕持念阿弥陀佛名号。三年期满,寺众恭请大
师讲《法华经》,大师升座开演,辞义犹如河悬泉涌,沛然莫御。自此,化缘日盛。
己亥春(公元1719年),诣四明阿育王山瞻礼...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百年虚云,人天共钦
前言
人类的寿命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延长,但距离天寿一百二十岁尚远。所谓“天寿”,
乃指天赋之自然寿命,亦称“天年”,即在正常情况下,人类的最大寿限。120岁只是
现阶段我们追求的目标,并非人寿的极限,实际上必定有人超过。
我国近年以来,享寿最长而有年谱可查的,是高僧虚云和尚,生于公元1804年(清道光
二十年)8月27日(夏历七月二十九日寅时),圆寂于公元1959年(民国四十八年)10
月13日(夏历九月十二日丑时)。按照我国传统的计算年龄习惯(虚龄),世寿一百二
十 岁。我国历史上曾活到120岁的尚有唐代赵州从谂和尚(公元778至897年),但并无
年谱可供查考,其养生方法亦难以探究,故不具论。本文特将高僧虚云和尚事迹及其养
生修持要诀,详加论述,以供参考。
虚云和尚传略
虚云和尚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世居湖南湘乡。父玉堂,母颜氏。清道光年间,父
宦游福建泉州,道光20年(公元1840年),虚云诞生后,生母病故,由庶母王氏抚育。
虚云11岁,由祖母作主,以虚云兼祧叔嗣,为定田、谭二门亲事。17岁时,父迫使完婚
,但虚云早已立志从佛,虽不得已而与田、谭二氏成亲,然而同居无染,守身如...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陀说的内观要观察什么

佛陀一直在经上说 ”八正道”
但是我目前偏向认为是四念处
不过,四念处也是八正道的”正念”
不管八正道、七觉支、四念处, 核心都是 正见、正念
原则都是
1仔细观察身心到底是甚么(含五蕴、”我”) 2离贪爱及”我”
八正道是比较完整,涵盖戒定慧,但也太笼统
四念处 比较狭小,但更具体。
佛陀遗教是指明四念处
南传有”清净道论”这一套方法 应该也是四念处
汉传就不知道了,
各种方法都有吧?
最早还是有修四念处,后来就失传?
c***h
发帖数: 2262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陀说的内观要观察什么

佛陀遗教已经明确的说,要依四念处修行。
四念处也让佛陀当时的弟子及往后许多人成就无上正觉。
是很明确,也经许多人证实过的可靠方法。
但是它其实还是太笼统,实践起来,其实会有困难点。
会配合七觉支、五根五力。
南传的”清净道论”就分的较细。
f*******7
发帖数: 44
48
免费欢喜与您结缘释迦牟尼佛传,OSIFU偈子集,经咒合订本(小本,方便携带,内含
楞严咒,心经,佛说八大人觉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阿弥陀经,金刚经,佛遗教
经),楞严咒念佛机(数量有限), 楞严咒挂件。您可以请其中想结缘的。
联系:f********[email protected]
阿弥陀佛!
祝福感恩!
http://groups.wenxuecity.com/groups/bbs.php?act=bbsview&gid=189
z**n
发帖数: 22303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心如狂象当调服:九住心(驯象)图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3 23:57:45 2014, 美东)
原文地址:心如狂象当调服:九住心(驯象)图解作者:德格宁玛嘉绒寺
[转载]心如狂象当调服:九住心(驯象)图解
从前,我的心四处攀缘,但现在我已经调御内心,如同驯象师制服狂象。飘浮的人,无
法证得究竟法喜。佛教中经常用驯象来喻示调心。在寺院的墙壁壁画上有幅《修定图》
描述修行者净化心灵成长之图。图用象来比喻学习佛法的几个阶段,意思是说人刚学佛
时就像那不羁不驯的黑象一样,思想不开悟,障碍重重,必须加以强制。猴子和火焰是
象征佛教哲理中所说的“心”。当M障和心灵得到了净化,由强制达到了自觉自愿,就
和那象的颜色由黑逐渐变白、脾气由暴躁变驯服一样,彻底开悟了。再看看那背景,山
脚下水浪翻滚,沿途风光枯燥;而山顶上却是花红柳绿、白云缭绕,星辰日月争辉。--
--主题推荐
出家人表用功... 阅读全帖
f*******7
发帖数: 44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放下万缘,周游美国
各位师兄好!方慧突发一个愿心,放下万缘,周游一次美国,为美国各个地区的有形与
无形众生祈福。目前打算是自己开车。考虑到住旅店太贵,想问一下各位师兄,同修,
道友,不知道有没有谁愿意为方慧提供一下方便。方慧目前每天的功课是楞严咒多于21
遍,心经,阿弥陀经,金刚经,法灭尽经,佛遗教经等等各3部。路途诵经持咒等功德都
将回向给当地众生。
如果您愿意为方慧提供方便,请跟方慧联系:[email protected]
(function(){try{var s,a,i,j,r,c,l,b=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l=b[b.length-1].previousSibling;a=l.getAttribute('data-cfemail');if(a){s='';r=parseInt(a.substr(0,2),16);for(j=2;a.length-j;j+=2){c=parseInt(a.substr(j,2),16)^r;s+=String.fromCharCode(c);}s=document.createTextNode(s);l...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