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史学家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e
发帖数: 12525
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弃婴的这个帖子说得很不错
这里说的"封建社会"是指马克思主义学说里面的封建社会,你不要偷换概念到具备
分封制度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封建社会”与西方及台湾学者的“封建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都使用了同一个名词,使人混淆.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封建社会”是指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西方及台湾学者的“封建社会”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是一种国家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种“社会”,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G********C
发帖数: 456
2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1772
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本次竞选没有史版热闹啊
那个vespers是我最恨的史版id了,我两次在史版被封,都与他有关系。
不过我封他的百度史学家,也很是刺激他,我很高兴,看见他成天挂着百度史学家的牌
子,我很是开心。
我有空看看你的博克去,怎么都是2008年的帖子?
g*****g
发帖数: 6798
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我心中的高华 -- 张鸣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oodegg (头号变态龌龊文学萎缩男),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我心中的高华 -- 张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9 18:21:57 2011, 美东)
我心中的高华
2011-12-28 18:07:00|
我心中的高华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张鸣
高华走了。他真的走了吗?上个周六,我还在跟他聊,两个多小时,一直在说学术,聊
时局,怎么人说没就没了呢?可是,当时聊的时候,分明看见他的病容,感觉生命在一
点点离开他的身体。我知道,他真的走了。
编辑约稿,我能说点什么呢?长歌当哭,是痛定之后的事,心绪乱如麻,思路根本缕不
出个头绪。高华的身影,他的声音,我一生最喜欢听的声音,从早晨到现在,一直在我
脑际徘徊。一个正当壮年,一个史学家最好年龄段的学者,带着他满肚子的学问,满肚
子的史料和满肚子的想法,就这样走了。
跟其他史学界同仁相比,大约跟我出道晚有关,我认识高华比较晚。2003年,我们才第
一次见面。那是一... 阅读全帖
b*******k
发帖数: 16989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arvestt (he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ZT: 很全面的名单:中共领导层、太子党关系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2 23:32:53 2012, 美东)
http://bbs.wenxuecity.com/mychina/609821.html
习近平――国家副主席(副总理习仲勋之子)


贺国强――中央纪委书记(毛泽东之妻贺子珍侄子)


周永康――中央政法委书记(江泽民外甥女婿)


李长春――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副主席李德生之子)


王岐山――副总理(副总理姚依林女婿)


回良玉――副总理(江泽民儿女亲家)


李源潮――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成之子)


戴秉国――国务委员(文化部部长黄镇女婿)


刘延东――国务委员(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刘瑞龙之女)


俞正声――上海市委...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6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们相信了共产党的宣传,对共产党的统治抱有希望和幻想。
下边就是部分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大结局:
30:汤用彤
汤用彤(1893年8月4日-1964年5月1日),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学贯中西、
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学术著作...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作者 : 王琦琦
19世纪下半叶,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整个南中国,随着最后的根据地南京的陷落,曾经
轰轰烈烈的天国走向衰亡,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陕西等西北省份又爆发了捻军,他
们与太平天国余部携起手来,继续抗击清廷。
这是个战乱年代,在这个年代里,无产者和流氓无产者成为起义队伍中的主导力量,他
们之中鱼龙混杂,有多少罪恶以起义的名义明目张胆的进行着,又有多少国家和民族的
罪人以起义者的形象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这个动荡时刻,西北的回民首领们认为推翻现有统治,建立伊斯兰国家的时刻到了。
1862年5月,两个参加过云南起义的阿訇——任五和郝明堂来到了陕西华县,他们带着
一腔反清反汉的热血,借着全国捻军运动的势头,组织陕西回民向清廷发动圣战,一时
间,铁匠们日夜忙着打造刀枪,由于回民们没有大量的枪杆,所以他们将市场上所有的
竹竿买光,以做长矛。
此时华县已经招募了400名汉人和回民做团丁,以防太平军,但未曾料到回民的圣战来
势如此之快,结果团丁中的200名回民当下响应圣战号召,杀死汉人团练,当夜逃走。
正是这个举动,使伊斯兰的企图暴露了。
回民虽然买光了市场上的竹子,可仍旧不够用,他们又想买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8
作者 : 王琦琦
19世纪下半叶,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整个南中国,随着最后的根据地南京的陷落,曾经
轰轰烈烈的天国走向衰亡,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陕西等西北省份又爆发了捻军,他
们与太平天国余部携起手来,继续抗击清廷。
这是个战乱年代,在这个年代里,无产者和流氓无产者成为起义队伍中的主导力量,他
们之中鱼龙混杂,有多少罪恶以起义的名义明目张胆的进行着,又有多少国家和民族的
罪人以起义者的形象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这个动荡时刻,西北的回民首领们认为推翻现有统治,建立伊斯兰国家的时刻到了。
1862年5月,两个参加过云南起义的阿訇——任五和郝明堂来到了陕西华县,他们带着
一腔反清反汉的热血,借着全国捻军运动的势头,组织陕西回民向清廷发动圣战,一时
间,铁匠们日夜忙着打造刀枪,由于回民们没有大量的枪杆,所以他们将市场上所有的
竹竿买光,以做长矛。
此时华县已经招募了400名汉人和回民做团丁,以防太平军,但未曾料到回民的圣战来
势如此之快,结果团丁中的200名回民当下响应圣战号召,杀死汉人团练,当夜逃走。
正是这个举动,使伊斯兰的企图暴露了。
回民虽然买光了市场上的竹子,可仍旧不够用,他们又想买一...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9
东汉发明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一直都是中国自然科学史上的骄傲。然而日前,专栏作家陶短房在微博上称现在看到的地动仪,其实并非张衡所造,而是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文字记载仿造,真正的地动仪已经消失一千多年。此外,司南也被指是后来仿造,并非原版。曾经给无数人带来民族自豪感,如今却被指为仿造,这让很多人愕然…
大多数人是从老师那里听到地动仪的故事,它曾让很多中国人感到骄傲,但它诞生的时间并没有那么久远直至20世纪50年代,这个故事中的地动仪才被“制造”出来,并进入教科书中。数十年后,它被重新发现与“制造”。
东汉发明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一直都是中国自然科学史上的骄傲。然而日前,专栏作家陶短房在微博上称现在看到的地动仪,其实并非张衡所造,而是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文字记载仿造,真正的地动仪已经消失一千多年。此外,司南也被指是后来仿造,并非原版。
地动仪和司南,作为中国自然科学史上千古流芳的创造,曾经给无数人带来民族自豪感,如今却被指为仿造,这让很多人愕然,因此也成为了最近网上最热的话题。
地动仪不能预报地震
地动仪记载于《后汉书·张衡传》,它于公元132年问世,几十年后,大约到公元190年至220年间消失,至... 阅读全帖
n*******0
发帖数: 2002
10
没看过史书就好好看,不要发现点啥就一惊一炸的。地动仪是后人根据史书记载重现的
,史书上说的很清楚了。。。

作家陶短房在微博上称现在看到的地动仪,其实并非张衡所造,而是新中国成立后根据
文字记载仿造,真正的地动仪已经消失一千多年。此外,司南也被指是后来仿造,并非
原版。曾经给无数人带来民族自豪感,如今却被指为仿造,这让很多人愕然…
时间并没有那么久远直至20世纪50年代,这个故事中的地动仪才被“制造”出来,并进
入教科书中。数十年后,它被重新发现与“制造”。
作家陶短房在微博上称现在看到的地动仪,其实并非张衡所造,而是新中国成立后根据
文字记载仿造,真正的地动仪已经消失一千多年。此外,司南也被指是后来仿造,并非
原版。
感,如今却被指为仿造,这让很多人愕然,因此也成为了最近网上最热的话题。
年至220年间消失,至今无踪,不见于任何出土文物和流传文物中。《后汉书》中描述
地动仪的文字共有196字,新中国成立后,文物专家、科技史学家王振铎按照书中所说
设计了它的外形,而内部结构的史料中只有区区196 字,他只有按照“悬垂摆”的结构
原理来设计。后来,王振铎又修改图纸,根据后汉书中“中有都柱... 阅读全帖
s*******d
发帖数: 3991
11
这是哪个文科生写的?

作家陶短房在微博上称现在看到的地动仪,其实并非张衡所造,而是新中国成立后根据
文字记载仿造,真正的地动仪已经消失一千多年。此外,司南也被指是后来仿造,并非
原版。曾经给无数人带来民族自豪感,如今却被指为仿造,这让很多人愕然…
时间并没有那么久远直至20世纪50年代,这个故事中的地动仪才被“制造”出来,并进
入教科书中。数十年后,它被重新发现与“制造”。
作家陶短房在微博上称现在看到的地动仪,其实并非张衡所造,而是新中国成立后根据
文字记载仿造,真正的地动仪已经消失一千多年。此外,司南也被指是后来仿造,并非
原版。
感,如今却被指为仿造,这让很多人愕然,因此也成为了最近网上最热的话题。
年至220年间消失,至今无踪,不见于任何出土文物和流传文物中。《后汉书》中描述
地动仪的文字共有196字,新中国成立后,文物专家、科技史学家王振铎按照书中所说
设计了它的外形,而内部结构的史料中只有区区196 字,他只有按照“悬垂摆”的结构
原理来设计。后来,王振铎又修改图纸,根据后汉书中“中有都柱”的记载并借鉴“直
立杆”原理,用了一年时间,于1951年复原出1比10比例的木质“... 阅读全帖
b**k
发帖数: 163
12
仿制品才正常, 地动仪本来就是验震的, 历史教科书上写的很清楚啊.
作者脑子进水了, 不是中国人吧?

作家陶短房在微博上称现在看到的地动仪,其实并非张衡所造,而是新中国成立后根据
文字记载仿造,真正的地动仪已经消失一千多年。此外,司南也被指是后来仿造,并非
原版。曾经给无数人带来民族自豪感,如今却被指为仿造,这让很多人愕然…
时间并没有那么久远直至20世纪50年代,这个故事中的地动仪才被“制造”出来,并进
入教科书中。数十年后,它被重新发现与“制造”。
作家陶短房在微博上称现在看到的地动仪,其实并非张衡所造,而是新中国成立后根据
文字记载仿造,真正的地动仪已经消失一千多年。此外,司南也被指是后来仿造,并非
原版。
感,如今却被指为仿造,这让很多人愕然,因此也成为了最近网上最热的话题。
年至220年间消失,至今无踪,不见于任何出土文物和流传文物中。《后汉书》中描述
地动仪的文字共有196字,新中国成立后,文物专家、科技史学家王振铎按照书中所说
设计了它的外形,而内部结构的史料中只有区区196 字,他只有按照“悬垂摆”的结构
原理来设计。后来,王振铎又修改图纸,根据后汉书中“中有都柱”的...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3
一位意大利艺术史学家日前宣称,通过解读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背景桥上的数字和人物眼中的字母线索,她已经解开了作品主人公的真实身份之谜。
据国际在线引述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艺术史学家卡拉·格洛里说,受丹·布朗的名著《达·芬奇密码》启发,她认为画中女子就是比安卡·乔凡娜· 斯福扎(Bianca Giovanna Sforza)。比安卡是500多年前的贵族米兰公爵卢多维科·摩洛的女儿,上个月在蒙娜·丽莎眼睛中发现的字母S和G,就是比安卡全名的缩写。
而《蒙娜·丽莎》画作中的背景大桥就坐落在意大利皮亚琴察省附近博比奥市的特雷比亚河上。博比奥市当时就在贵族摩洛治下。通过放大镜可以看到桥上有72这个数字,特雷比亚大桥是一座拱桥,1472年曾被大水冲毁,后来又重建,因此桥上“72”就是重建年份。博比奥市的当地人也证实称,这座大桥与达·芬奇画中的大桥,有许多相似之处。
格洛里说:“通过我的研究,我可以确定画中的背景就是特雷比亚河大桥,而主人公就是比安卡。500年前,博比奥是意大利重要的文化中心,以藏书多闻名于世。达·芬奇很可能因此去过博比奥,回到法国几年后,凭借记忆画下当时的情景。尽管经过数百年...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4
上疏前已备好一口棺材
公元1587年,即大明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在历史上很是平淡无奇。后来史学家黄仁宇偏偏从这最平淡的一年入手,写成了名著《万历十五年》,这一年也就从此广为人知了。
这一年,天下除了京师干旱并地震,黄河小有决堤外,偌大的中国的确没有多少大事。这一年,却有两个人几乎同时去世,而这两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和影响,显然要比当时的皇帝万历还更大些。这两人一文一武,文者是海瑞,武者是戚继光,均是当时名动天下的人物。甚至三百多年后,海瑞还做过共和国政治斗争的工具。
戚继光晚岁凄凉,当时他已因张居正去世而失去靠山被罢官闲居,和他来往的只有不多的几个朋友。海瑞则不然,他死时是南京右佥都御史,品级为二品,算得上当朝大员。但两人身后之事同样凄凉:他们都是家无储粮,两袖清风,甚至连下葬的费用也得靠朋友们筹措。不同的是,戚继光在生前叱咤风云,平定了为患东南多年的倭寇,并留下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一批至今还不乏研究和参考价值的兵书。如果不是晚岁过于凄凉,戚继光的人生也算得上美满了。海瑞却不一样,他死时人们发现他用的是葛布帐子和破木箱,“有寒士所不堪也”。这虽然为他赢得了清官的称赞,但终其一生,...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5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关于美女的标准一直都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同年龄段的人对美女的诠释相差甚远,俗话有这么一说『十多岁的男生看脸,二十多岁的男人看胸,三十多的男人看臀。』这形象的反映出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美的理解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是同时代对美的诠释更是大相径庭。现在就来看看20位中国古代美女的排行榜。
第二十武则天
并州文水人,是一位女政治家和诗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3岁)。十四岁时因长得很美,豆蔻年华,美艳绝伦,光彩照人,而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虽然她攻于心计,心狠手辣,但以她的美貌,排行榜必有她一席之地。
第十九李师师
李师师显然是一个成功的二奶,宁当交际花也不当妃子,正是现代社会某些女性的人生观,皇帝也好,宰相也好,就连水泊梁山的好汉也好,都被李师师睡过,可以看出这个二奶美女有多吸引人了!
第十八班昭
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这个才女据说也是个美女,有才有貌,必须上榜。
第十七妹喜
夏朝第十七位君主履癸的王妃。有诗称赞喜的美丽:『有施...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6
2013年5月19日,张翔海登顶珠峰。
10月1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崩,40多个登山者永埋雪山,这是喜马拉雅山脉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一次山难。
“凭借现有的天气监测手段,雪崩其实是可以预测的。”张翔海告诉《上游万向周刊》。
作为重庆第二个登顶珠峰的人,他这样讲诉当时的那一刻,“5:20,到达顶峰时,已经老泪纵横……”
然而,“登顶,只是登山的开始。活着从珠峰顶上下撤,才是最终目的。”张翔海说。
5000米 百人墓群
登珠峰路线有两条,中国的北坡和尼泊尔的南坡。
尼泊尔成熟的商业化模式吸引了国内外不少登山者从尼泊尔攀登珠峰,张翔海就是其中之一。
2013年4月18日,在群峰环抱中,张翔海翻越垭口,进入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珠峰区域。
迎接他的是耸立着的大片碑群。
“这是上百名登山遇难者的墓碑群,有的是青石碑,有的则是乱石堆砌而成的衣冠冢,用于纪念在登峰过程中死去的人们。”张翔海回忆道。
攀登珠峰并不是一鼓作气地冲顶,而是分阶段做适应性攀登。在珠峰共有5个营地,除大本营外,还有海拔5900米的一号营地,6400米的二号营地,7500米的三号营地和7950米的四号营地。
“19日,到达海拔54... 阅读全帖
w****l
发帖数: 344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谈国史大纲
历史是一种非常主观的论述,想在历史中保持客观,犹如在大海保持不沾水,是
根本不可能的。有些史学家试图用“客观”的语调来叙述主观的观点,实在是掩
耳盗铃了,比如历史的史料那么多,一个人的选择论述必然是一种主观的组织方
法,由此而得出的“客观结论”就更主观不过了。
所谓客观只是一种广告词而已
钱穆写历史非常主观,他根本不掩饰这点,甚至开宗明义就讲明这点,国史大纲
写在抗战期间,并被做为当时的大中专学校教材,“以鼓舞民族士气”,这一点
很为后世的一些“客观”史学家所讥笑,称之为政治史学。
历史是一种见仁见智的事情,喜欢某本史书,并不能导致读者的观点会和作者应
同。
钱穆对中国历史抱有一种非常尊敬和自豪的态度,这种态度来源于他对中国国学
文化的深深热爱,这种热爱是一般人所不具有的,恰恰如此,他在论述中国历史
时,从不讳病忌医,从不掩饰,凡历朝历代的得失缺憾,他都抱有一种特别温情
的态度,一一指出,用他所理解的文化角度来给予说明,因为他觉得伟大已经不
言自明,瑕不掩瑜,无须再给予情绪化的特别抨击,失败就是失败,把失败分析
说明清楚了,才能印证前人卓绝努力的伟大,和历史的种种难以避免的局限。
这其
g****g
发帖数: 1828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engwg (megaOr),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文艺复兴(意大利语:Rinasc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30 22:37:38 2010, 美东)
一般认为,文艺复兴始于14世纪托斯卡纳的佛罗伦萨,但对此尚有质疑之声。[4]就这
场运动的起源和特点而言,多种理论已经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但其关注的焦点不尽相同
:其中包括有当时佛罗伦萨的社会和公民的特点;当地的政治结构;当地统治阶级美第
奇家族的赞助[5];以及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大批流入意大利的希腊语
学者(英语:Greek scholars in the Renaissance)及书籍。[6][7][8]
史学上关于文艺复兴的内容很多且颇为复杂,而“文艺复兴”作为词汇的作用,及其作
为历史过渡期的意义,都引发了史学家的诸多争论。[9]文艺复兴能否被称作是中世纪
后的文化“进步”,一些史学家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他们认为,这个阶段只是对古典
时代抱持悲观与缅怀的时期。[10]
t******t
发帖数: 15246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hinknet (我是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普世派学者刘小枫韩战报告后 遭精英群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8 16:08:55 2010, 美东)
刘小枫报告: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http://www.lkong.net/thread-321842-1-1.html
刘小枫复旦演讲“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来源: 日期:2010-10-26 15:34:15 人气:6 录入:
摘要
刘小枫复旦演讲“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加国无忧 51.CA 2010年8月8日 来源: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作者:曹国星
5月12日,学者刘小枫在复旦大学做了题为“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共和国战争
史的政治哲学解读”的讲座。其讲座的总结听起来像是力图为共和国的国际政治诉求找
到一个历史性的解释,这令听众有些震惊。刘小枫会变成一个学术投机者吗?以前那个
背负罪感,反思政治人生的人,会一变而彻底成为一个浸透于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中的
人吗?
刘小枫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上有特别地位的人物,从早期引进基督教神...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643
20
我就说这一条,不少网友甚至史学家认为能成功,老实说,成功的可能性基本很小,这
种奇袭一般生
效都是在对方久疏战仗,缺乏可用之才的情况下才能取得的。当时的魏国可是人才济济
的,5000人翻
山越岭,劳师远征,还要对方毫无发觉,老实说,这5000人能不能到长安还是问题,即
使到了,只要
守长安的人稍有能力,这5000人就是肉包子打狗。
==============================================================
3. 诸葛亮胆小、刚愎自用。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提出率精兵五千出子午谷、奇袭长安
的策略,但被诸葛亮拒绝。不少网友甚至史学家认为,诸葛亮如果采用魏延的奇谋,很
可能北伐已经成功,但可惜诸葛亮谨慎得近乎胆小。
x*****u
发帖数: 3419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如何看待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z
如何看待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
作者:刘军
每一个读《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的人,都会感到一种强烈的刺激
。因为其一,老师为人师表,是最不应该和最少可能撒谎的职业;其二,史学以求真为第一
天职,应是人文学科中主观色彩最少的学科。然而,美国学者詹姆斯·洛温所揭示的美国
历史教科书中的大量问题,很难不令人再一次反思史学这门学科的本质和自律精神。
对本书所指出的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谎言”和“错误”,我更愿意把它们视为一
种问题,因为它们并非因史料欠缺、考据不足等专业水平的低下,而是美国政府和主流意
识形态的一个普遍特征。如果说这是错误,那也是明知故犯的“错误”。
任何政府和主流意识形态都需要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历史的正面形象,以此作为民
族精神的凝聚力和公民文化的塑造。为了这个高尚的目的,如美国黑人社会活动家杜波
伊斯(William Edward Burghardt Du Sois)指出,历史“描写完美的人和高尚的民族,但
就是不说实话”。
洛温以大量具体事例揭示了美国历史教科书如何将历史人物塑造为英雄神话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有的是无中生有,如感恩节的起源、少年华盛顿砍樱桃树的...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
标 题: [合集] 非正常人类研究case一的心理学探讨 (一)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1 21:11:57 2011, 美东)
☆─────────────────────────────────────☆
bigfool (非正常人类中心-神棍和粉丝研究中心主任) 于 (Tue Feb 1 20:06:08 2011, 美东) 提到: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宗教感情的意义/它不取决于对某个神的崇拜/它的特点/信念的强大是因为它采取了宗
教的形式/不同的例子/民众的上帝从未消失/宗教感情复活所采取的新形式/宗教形式的
无神论/从历史角度看这些现象的重要性/历史上的大事件都是群体宗教感情而非孤立的
个人意志的结果。
我们已经证明,群体并不进行推理,它对观念或是全盘接受,或是完全拒绝;对它产生
影响的暗示,会彻底征服它的理解力,并且使它倾向于立刻变成行动。我们还证明,对
群体给予恰当的...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想当年我大清也曾阔过,与俄国女王在床榻上签约的清朝使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1 00:24:30 2011, 美东)
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一“俄罗斯”条中记载:“康熙中,圣祖尝遣侍
卫托硕至彼定边界事。托硕美须眉,为女主所宠,凡三年始得归。所定十八条,皆从枕
席上订盟,至今犹遵守不变。”
这段文字说的是:清圣祖康熙派一个名叫托硕的御前侍卫做使者,到俄罗斯去进行边界
谈判,结果这个名叫托硕的御前侍卫使者竟被俄罗斯女王看中了,成为一位入幕之宾,
最后他们双双是在俄罗斯女王那高贵的床榻上签订了十八条边界盟约。
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记载的那位俄罗斯风流女王,无疑就是大沙皇伊凡、小沙皇彼得
的姐姐摄政公主苏菲亚,所谓边界盟约十八条应该就是《中俄尼布楚条约》了。大清使
者托硕与俄罗斯女王的绯闻故事,简直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国美男在俄罗斯宫廷的艳遇
”了。
民间早有一说,俄罗斯女多男少,俄罗斯女人特别喜欢中国美男。大清使者托硕与俄...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6999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想当年我大清也曾阔过,与俄国女王在床榻上签约的清朝使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1 00:24:30 2011, 美东)
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一“俄罗斯”条中记载:“康熙中,圣祖尝遣侍
卫托硕至彼定边界事。托硕美须眉,为女主所宠,凡三年始得归。所定十八条,皆从枕
席上订盟,至今犹遵守不变。”
这段文字说的是:清圣祖康熙派一个名叫托硕的御前侍卫做使者,到俄罗斯去进行边界
谈判,结果这个名叫托硕的御前侍卫使者竟被俄罗斯女王看中了,成为一位入幕之宾,
最后他们双双是在俄罗斯女王那高贵的床榻上签订了十八条边界盟约。
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记载的那位俄罗斯风流女王,无疑就是大沙皇伊凡、小沙皇彼得
的姐姐摄政公主苏菲亚,所谓边界盟约十八条应该就是《中俄尼布楚条约》了。大清使
者托硕与俄罗斯女王的绯闻故事,简直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国美男在俄罗斯宫廷的艳遇
”了。
民间早有一说,俄罗斯女多男少,俄罗斯女人特别喜欢中国美男。大清使者托硕与俄... 阅读全帖
e********3
发帖数: 18578
25
这篇文章的全文看了一下,还是很有知识性的,有一个观察很有意思,就是愤青多是18
-20多岁的未婚男青年,只有他们宁死会喊天皇万岁,小屁孩宁死的时候会喊妈妈,中
年人会喃喃的呼唤自己子女的名字。
在南京大屠杀中血债最多的第6师团,组建于日本九州的熊本,该地贫困县民风嗜斗,
男子往往以从军为出路。战前日本有一句自吹之辞:“天下日本兵第一,日本九州兵第
一”。
这个也挺有意思,是不是九州就类似于中国的湖南?
“冲向高山,让尸骸填满沟壑;走向大海,让浮尸漂满洋面……”在近现代世界军
旅歌曲中,从其他哪个国度能找到日本“皇军”这样句句见尸、字字带血的军歌?军歌
如此,口号亦然。战时日本官兵的口头禅是“让我们到靖国神社再会吧!”日本民族的
一些传统特点被武士道毒素改造成邪教般的精神!不过,仔细研究近代日本战争史,可
发现不同部队、不同地域兵员的军风和精神面貌也不尽相同。以日军基本战斗单位——
“师团”而论,熟悉内情的人可以从序列番号中大致判别其战斗力水平。
日本在建军方面,普鲁士模式成为日军的楷模,师团制也是仿照德式建立。1888年
,日本陆军将国内原有的6个按地域划分的镇台改称师团...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21909
26
你又陷入了历史史料学的泥潭。
历史学是需要积累的,积累的不仅仅是“经”,也就是多读书,积累的更多的是人生的
阅历,人生的经历对于人怎么看历史的影响远远大于多读几本史书。
穷经皓首,很多皓首都是思考的结果,真正穷经, 是绝对不可能的。穷经穷不过我那
flash disk。
从宋代开始,没有哪个史学家敢说,我的观点是穷经后得出的。
再往上说,尤其先秦秦汉的史学家们,他们虽可以穷经,但大多都是“六经注我”,立
场就更鲜明了,更不会顾史实的进行个人化写作了。
m*****y
发帖数: 40
27
原文链接 http://mistory.tk/?p=281
杜正胜院士《编户齐民》从他所观察的从春秋到秦汉的的社会社会的基础由贵族转为法
律身分平等的
齐民社会为出发点,分析引起这一世变的政治社会因素、因此世变对政权结构、法律的
影响、这一社
会基础的状况如何影响各国国运。
第一章先叙述“编户齐民的出现”,引证考古文献与史料,对比“名籍”与“户籍”区
别,指出“国家设置
户籍的主要目的在于更广泛,更有效地掌握人力资源”,被编入户籍的齐民主要从赋税
与兵源上来支撑
列国的扩张活动,而促使这一社会出现的主要因素为春秋两百余年内兼并战争造成贵族
的扩张、沦
亡、国野界限的消除,君主得以在没有贵族为障碍的条件下更直接地对人民进行控制,
人民在法律上
的身分渐趋平等。
第二章 全国皆兵的新军制,作者主要从步兵成为主力这一做战方式的转变来佐证他的
第一章的观点
“独立步兵是春秋晚期以下的新兵制,是“编户”以后的结果,也可说是“编户齐民”
的军队,与车战以
前之徒座的历史意义截然不同。如果附属于车乘的徒座比例增加表示人民身分逐渐齐等
,独立步兵之
形成则显示齐民已是历史的重心啦。”
第三章 地方行政... 阅读全帖
m********1
发帖数: 368
28
汪荣祖,安徽旌德人,生于上海,负笈美利坚,获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著有《康章合论》、《史家陈寅恪传》、《史传通说》、《史学九章》等,与李敖合著《蒋介石评传》。在访谈中,汪先生以史学家的眼光对西方汉学得失作了公允的判断和评价。
盛 韵
您曾提到两岸三地都有迷信海外汉学的情况,其表现何在?
汪荣祖:我所见到的是,两岸三地往往不加甄别与选择就翻译海外外文出版有关汉学的书籍,这可能是“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心理在作祟,更可能是书商的生意经。但如果没有市场,书商也不至于会去做赔钱生意。好像是外国人写的东西都是好的,有点像“五四”时代不知高下优劣地引进外文作品一样。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多年前台北的中国时报出版社要出史景迁的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一书的中文版,要我推荐。我回话说,这本书是写给美国大学生作教科书用的,我在美国教中国近代史时也用过,但中文读者没有必要看这种书。然而我不推荐,一大堆名学者出面推荐,大做广告。这家出版社几乎翻译了史景迁所有的书,非常畅销。几年前史景迁访问台北,媒体大事报道。当时的“总统”是陈水扁,也来凑热闹,亲自接见,视如国师。这种一窝蜂缺少实...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29
☆─────────────────────────────────────☆
mistory (Michelle) 于 (Sun Apr 24 14:32:35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链接 http://mistory.tk/?p=281
杜正胜院士《编户齐民》从他所观察的从春秋到秦汉的的社会社会的基础由贵族转为法
律身分平等的
齐民社会为出发点,分析引起这一世变的政治社会因素、因此世变对政权结构、法律的
影响、这一社
会基础的状况如何影响各国国运。
第一章先叙述“编户齐民的出现”,引证考古文献与史料,对比“名籍”与“户籍”区
别,指出“国家设置
户籍的主要目的在于更广泛,更有效地掌握人力资源”,被编入户籍的齐民主要从赋税
与兵源上来支撑
列国的扩张活动,而促使这一社会出现的主要因素为春秋两百余年内兼并战争造成贵族
的扩张、沦
亡、国野界限的消除,君主得以在没有贵族为障碍的条件下更直接地对人民进行控制,
人民在法律上
的身分渐趋平等。
第二章 全国皆兵的新军制,作者主要从步兵成为主力这一做战方式的转变来佐证他的
第一章的观点
“独立步兵是春秋晚期以下的新兵制,是“...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瞿秋白何以由领袖成为叛徒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394
在三味书屋的演讲
主持人: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请来了陈铁健老师为我们做演讲。陈铁健老师
,字石之,祖籍浙江绍兴。1934年生于黑龙江安达。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80年代初、中期,陈老师先后发表瞿秋白研究方面论文数十篇之
多,在深入研究基础上于1986年出版了饱含他数十年心血的《瞿秋白传》。这本书出版
后“标志着对瞿秋白进入了全方位的研究,并开创了为中共领袖人物立传的先例”,陈
老师本人也被大家称为瞿秋白研究的大家、功臣。
陈老师的著作有《瞿秋白传》、《蒋介石与中国文化》(合著)、《绿竹水南集》、《
〈多余的话〉导读》等。1978至1996年,与李新老师共同主编《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
,发表过《重评〈多余的话〉》、《论西路军》、《代人受过的陈独秀》、《北伐漫议
》、《西安事变简论》、《AB团肃反之“法理”依据与文化根源》等。今天陈老师为演
讲的题目是“瞿秋白何以从领袖成为叛徒?”,下面我们请陈老师为我们做演讲(掌声
)。
陈...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31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85
32
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摘要: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一直得到学界的赞扬,然而深入审视,实乃以新
的文字资料参证古籍文献资料,不必看作“二重证据”,其中以商代君主世系推想“夏
后氏世系之确实”,更是严重的逻辑错误。“二重证据法”是针对“古史辨”派提出的
反对理念,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起到阻断史学革命、将传统史学过早衔接于新史学的作
用。此后史学界在上古史的研究中,将“二重证据法”的负面作用扩大、滥用,造成不
良的影响,应当及早摒弃。
关键词:王国维 二重证据 古史辨 考古学
王国维是20世纪初期杰出的史学家,早在1917年,他就通过辨识甲骨文字、破解其
中历史信息而撰成《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等重
要论著,取得了确证殷商君王世次的重要学术成就。1925年,他又高调提出所谓“二重
证据法”的命题,成为学术史上被多数人评价极高的史学方法。然而细检众论,随声者
多、考实者寡,对于“二重证据法”这个影响重大的问题,理应置于大的学术背景及史
学史的进程中重新审视。
一、“二重证据法”风靡于世的时代因缘
历史学在其持续发展...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5027
33
你老爹就是史学家了?
再说,很多史学家还真没有亲身经历的人知道的多。

何。
b*********f
发帖数: 1585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商周都操同一种语言吗?
上个世纪50-70年代,在北京、陕西、河北、山西发现一千多片甲骨文,经过史学家研
究,这些甲骨文是先周时期,即季历和他儿子周文王时期,也有一些是武王、成王、康
王时期的,其文字结构与商代时期的甲骨文类似,所以史学家们推测可能是因为周人文
化人少,由殷人带过去的,而且从甲骨文上看,从商王武丁开始,周人就帮商人打仗,
然后交流日益频繁,我们可以估计他们之间应该有共同语言。另外由于周人经常帮商人
打仗,所以与那些蛮夷戎狄们就有交流,比如周武王能在孟津与庸、卢、彭、濮、蜀、
羌、微、髳等“方国”部落的部队结盟,这就说明彼此语言应该是互通的,我想被分封
的周人也应该能与那些原住民交流。
上面提到的庸国,请见百度百科的介绍:
http://baike.baidu.com/view/659206.htm
庸国一直和楚国在斗,庸能与楚国交流,想必周人也可以做到。
b*********f
发帖数: 1585
35
貌似史学家们目前还没有发现先周时期(周文王之前)周人自己制造青铜器,而被发现
的少量先周时期的青铜器基本上是从商人那里流传过去的,而且也没有发现周人独创的
文字。
史学家们公认的一点是西周的青铜器和文字是在学习商代的成果,他们通过对比商代和
西周前期的青铜器发现从制作的工艺上看,周人学习商人的痕迹很明显,商代做的很精
致,而西周制作的很粗糙,估计开始时还没学到精髓。另外周原出土的甲骨文也被认为
不是周人所有,而是出自商王室,可见商对于周的文化影响很深。
所以,商确实比周文明先进。
g*****g
发帖数: 6798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心中的高华 -- 张鸣
我心中的高华
2011-12-28 18:07:00|
我心中的高华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张鸣
高华走了。他真的走了吗?上个周六,我还在跟他聊,两个多小时,一直在说学术,聊
时局,怎么人说没就没了呢?可是,当时聊的时候,分明看见他的病容,感觉生命在一
点点离开他的身体。我知道,他真的走了。
编辑约稿,我能说点什么呢?长歌当哭,是痛定之后的事,心绪乱如麻,思路根本缕不
出个头绪。高华的身影,他的声音,我一生最喜欢听的声音,从早晨到现在,一直在我
脑际徘徊。一个正当壮年,一个史学家最好年龄段的学者,带着他满肚子的学问,满肚
子的史料和满肚子的想法,就这样走了。
跟其他史学界同仁相比,大约跟我出道晚有关,我认识高华比较晚。2003年,我们才第
一次见面。那是一次我参与组织的我们系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此前,已经看过他的《红
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在会上,我们聊得投机极了,以至
于会后,我拉他约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席间,在高华的怂恿下,萧功秦先生还用俄语唱
了国际歌。此后的来往就比较多了,待得时间最...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11893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祭高华 —— 张鸣 (转载)
http://baike.baidu.com/view/157268.htm
高华(1954.05~2011.12.26),江苏南京人,历史学家,中国当代著名的中共党史、
毛泽东研究专家,其代表作《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被赞
“震撼无以言说”。2011年12月26日,高华教授在南京病逝,享年57岁。
中文名: 高华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 南京
出生日期: 1954年5月
逝世日期: 2011年12月26日
职业: 教师
毕业院校: 南京大学
代表作品: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
目录
人物简介
个人履历
研究方向
讲授课程
个人作品专著
论文
社会评价人物简介
个人履历
研究方向
讲授课程
个人作品 专著
论文
社会评价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高华(1954.05~2011.12.26), 男,江苏南京人,博士,南京大学历史系 南京
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华
[1]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原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
学国际关系学院原兼职教授。   2011年12日26日22时15分,高华同志在南京病逝,...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16625
3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730/17/91396_42546670.shtml
* 一部《南京!南京!》掀起多少爱恨情仇,但也暴露出中国部份历史研究者或
专家的 无知与无能,这种无知与无能最终导致民族主义情绪波动,极端暴力事件
不断,无辜人士受打压的无奈状况。种种情由,皆因南京大屠杀史实不清,以讹传
讹所致. 所幸,现在有一些来自民间的研究人士,他们不懈地在国内与日本之间寻
找各种史料来证明那场大屠杀的存在,现在我就将中国历史学者死死抱住的史料和
民间研究 人士以及我自己的观点进行集中分析,来重新审视那段历史,以消除极
端,稳定情绪!*
关于南京大屠杀,我看过不少报道日本学者否认或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甚至在
崔永元的一期《实话实说》中,我更是看到一位日本女孩当着全体中国人的面说“我
认为南京大屠杀是不存在的”。愤怒之后,我冷静地思考着,许多的日本*右翼*学
者并*不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但是不否论不代表不质疑,这种质疑主要集中在
两个方面,*第一,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第二,死亡人数中,大多数是抵抗的
中国军人和放下武器的军人(...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你这人怎么说话的?
☆─────────────────────────────────────☆
truth (民主·枫林·桃园·红卫) 于 (Fri Apr 27 04:01:55 2012, 美东) 提到:
http://gaogeli.blshe.com/post/1892/37526
一、军政部长何应钦追问:近千万壮丁哪去了
二、各级兵役司令官叫苦:“逃兵太多”
三、各级长官难言之隐:“层层吃缺贪污”
四、兵役司令官承认:“没有把新兵看成是人”
五、兵役视察真相:“传令嘉奖”抓壮丁
六、北大校长揭露:送到部队的壮丁只有四分之一
七、《剑桥中华民国史》记载:一半士兵开小差或非战斗死亡
八、流沙河家乡兵役科长交代:贫苦民众惨遭蹂躏无处哭诉
九、兵役机关正式公文披露:如是“吃”壮丁
十、老百姓亲眼目睹:如此虐、杀壮丁
十一、国内外权威人士:壮丁非正常减员500万至1000万人
十二、按国民政府公布数据计算:壮丁非正常减员801万人
十三、美国人判断:受虐待致死的壮丁多于阵亡士兵
十四、朱德的历史结论:国民党战场连战皆北的症结所在
十五、起义官兵的灵魂裂变:泪血大控诉
十六、叩问“许多学者”:... 阅读全帖
K******e
发帖数: 367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有铜了
还有现在这些专家们可信度太差了,相比之下我还是信太史公
太史公说有殷商,专家们坚持他写的是神话,直到殷墟给挖出来,甲骨文被解读,我们
才知道太史公还是很正确的。连殷世系谱都基本搞定!
所以对我来讲太史公说有夏就有夏,因为所有反对他的人基本都是那些连有殷都不知道
的史学家们的徒子徒孙。
另,中华书局出的那本史记实在太烂了,句逗错误比比皆是。也不知是那个专家断的。
不过从这一点看来也就不要太抱怨这些史学家了。这些人的师傅们都连最基本的古文都
读不通,你还能指望他们啥?
a*******g
发帖数: 832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nlinrong (安陵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拉斯普京的28厘米长的阴茎,有图有真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13 18:16:26 2012, 美东)
拉斯普京于1869年1月10日出生于俄罗斯萨拉托夫省的农家,父亲叶菲姆·维尔金早年
好赌,后携家移居西伯利亚秋明地区的波克罗夫斯科耶村,并改姓“诺维赫”(意为“
新人),成为富农,后因妻子、长子、独女相继去世而家道中落。
格里高利年轻时是个无赖,还做过偷马贼,被同村人称为“拉斯普京”,意为“淫
逸放荡”(распутин)。后来以宗教为名,俨然以“长老”、“先知”、“神
人”自居,出入大户人家,无非是为骗取钱财。他有高超的催眠术。他那双淡蓝色的眼
睛,炯炯有神,当死死盯着人看时泛出道道蓝光;再加上他那如簧巧舌,低沉而宏亮的
声音,总是令人感到恐惧,昏昏欲睡。他的这种催眠术对女性特别见效。
得遇入朝
他在三十多岁的时候从事神父生涯,以散播预言和施展神医为绝活。由于拉斯普京
预言出俄罗斯某地的三月干旱,以及治好尼古拉二世叔父尼古拉...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关于夏朝的一些问题
☆─────────────────────────────────────☆
GX18 (鬼の心) 于 (Sat Oct 27 15:15:31 2012, 美东) 提到:
一、历史上的“夏朝”其实是一个部落,不够文明的标准(没有文字、青铜、城市)。
二、中国文明的第一个朝代其实是商朝。商是本土文化发展来的国家。真正的“中国”。
三、周灭商。周是外来文化,类似于清灭明。为了justify历史上第一次改朝换代这么
逆天的事情,周公创立了天命循环说,而且把pre-Shang部落升级为“夏”,使得商看
起来也象一个造反者。
四、至于夏朝之前的尧舜之流,他们的圣人光环更是战国之后才创造出的,春秋之前他
们仅仅是祖宗崇拜中流传下来的牌位而已。
以上看法有没有大的问题?无论有或者没有问题,可否推荐可靠的(出版的)references
资料?
我主要对第三条的疑虑是:pre-shang部落完全有可能把他们自己称呼为“夏朝”,因
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很落后,不够文明的标准。。。
最近要写一篇论文,打算以夏朝为题,希望各位专家指点!谢谢!
☆─────────────────────────...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43
☆─────────────────────────────────────☆
iwii (猫猫) 于 (Sun Dec 9 12:47:02 2012,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iwii (猫猫),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汉尼拔真是个猛将兄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9 12:46:04 2012, 美东)
包饺子吃掉8个罗马军团
☆─────────────────────────────────────☆
sayid (小武) 于 (Sun Dec 9 14:26:12 2012, 美东) 提到:
主要是最后全a上去了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
bulletin (bulletin) 于 (Sun Dec 9 17:27:50 2012, 美东) 提到:
我觉得汉尼拔的军事才能是很不错的
但是政治方面有所欠缺(其实是迦太基的政治家水平不太好)
其实占据意大利北部,阻断罗马跟西班牙的联系...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44
断章取义,这是某些御用“史学家”的一贯做法,对于无法遍阅各种史料的普通人,
还是非常有欺骗性的。
其实,那个时代的“史学家”,要么指鹿为马,要么消亡,写出这样一篇东西,也
是可以理解的,但是21世纪的人,还把这种文章当成真理一般,就未免太可悲了。
说了半天,没多少有用的,还是回到我的五个问题,你一个都没回答
1)顾诚的明末农民战争史明确说了张献忠在成都城和川西平原及周围搞了不分青红皂白
的大屠杀。
回答是还是不是,不是就请给出证据。拿出个明史和一个布告你想说明什么啊。就这水
平还有脸谈逻辑。
2) 张献忠的屠杀导致成都平原粮仓毁灭,导致之后持续N年的大饥荒大瘟疫
这个你也没回答。你说还有川东人活着又是驴唇不对马嘴。
3)1652年这个时间点写在顾诚的南明史里,"自从明末战乱以来,四川大部分地区凋敝
荒凉,特别是自然条件最好的成都平原几乎没有人烟"。
你给的几个清军进攻成都的时间都在顾诚论证的张献忠的成都屠城之后了,你想说明什
么啊。 而且即使是清军进攻成都,和证明清军在成都附近无差别屠杀差的远了去了。
不要拿幻想中的可能性说事。
还有啊, "害的老百姓只好逃走。 解读原因多折了。 不是...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45
断章取义,这是某些御用“史学家”的一贯做法,对于无法遍阅各种史料的普通人,
还是非常有欺骗性的。
其实,那个时代的“史学家”,要么指鹿为马,要么消亡,写出这样一篇东西,也
是可以理解的,但是21世纪的人,还把这种文章当成真理一般,就未免太可悲了。
说了半天,没多少有用的,还是回到我的五个问题,你一个都没回答
1)顾诚的明末农民战争史明确说了张献忠在成都城和川西平原及周围搞了不分青红皂白
的大屠杀。
回答是还是不是,不是就请给出证据。拿出个明史和一个布告你想说明什么啊。就这水
平还有脸谈逻辑。
2) 张献忠的屠杀导致成都平原粮仓毁灭,导致之后持续N年的大饥荒大瘟疫
这个你也没回答。你说还有川东人活着又是驴唇不对马嘴。
3)1652年这个时间点写在顾诚的南明史里,"自从明末战乱以来,四川大部分地区凋敝
荒凉,特别是自然条件最好的成都平原几乎没有人烟"。
你给的几个清军进攻成都的时间都在顾诚论证的张献忠的成都屠城之后了,你想说明什
么啊。 而且即使是清军进攻成都,和证明清军在成都附近无差别屠杀差的远了去了。
不要拿幻想中的可能性说事。
还有啊, "害的老百姓只好逃走。 解读原因多折了。 不是...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46
专家称“鲜卑族与汉族同为炎黄子孙”
2011年09月26日 10:09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27)  【字体:↑大 ↓小】
五千年前一家人慕容原是黄帝后
■“有熊氏之苗裔”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汉人的血缘基因中没有查到鲜卑族的基因痕迹?
■为什么说,千百年来、长城一线,血染夕阳、漫漫狼烟,反复演绎着“本是同根
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悲情?
千百年来,中原王朝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视周边部族为夷狄、为苗蛮,华夏正朔观刻
入骨髓,甚至演化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极端理念。对此,鲜卑、契丹、女真等诸
多入主中原的民族并不买账,他们认定自己与中原汉人一样是炎黄子孙!
清初,华夷之辨在中原士大夫阶层中喧声鼎沸,雍正皇帝亲自撰写《大义觉迷录》
,提出“华夷一家”,斥责中原人不该视满清为异族,既然连尧舜禹等圣贤都不是中原
人,又何苦对与华族血脉相近的满清耿耿于怀?
慕容鲜卑为黄帝后裔的史证
“慕容,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而“有熊氏”是
黄帝部落的称谓,黄帝部落的重要图腾之一是 “熊”,因此黄帝部落也称“有熊氏”。
有关鲜卑、契丹等游牧民族实为黄帝后裔的说法其实古已有之,...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47
专家称“鲜卑族与汉族同为炎黄子孙”
2011年09月26日 10:09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27)  【字体:↑大 ↓小】
五千年前一家人慕容原是黄帝后
■“有熊氏之苗裔”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汉人的血缘基因中没有查到鲜卑族的基因痕迹?
■为什么说,千百年来、长城一线,血染夕阳、漫漫狼烟,反复演绎着“本是同根
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悲情?
千百年来,中原王朝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视周边部族为夷狄、为苗蛮,华夏正朔观刻
入骨髓,甚至演化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极端理念。对此,鲜卑、契丹、女真等诸
多入主中原的民族并不买账,他们认定自己与中原汉人一样是炎黄子孙!
清初,华夷之辨在中原士大夫阶层中喧声鼎沸,雍正皇帝亲自撰写《大义觉迷录》
,提出“华夷一家”,斥责中原人不该视满清为异族,既然连尧舜禹等圣贤都不是中原
人,又何苦对与华族血脉相近的满清耿耿于怀?
慕容鲜卑为黄帝后裔的史证
“慕容,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而“有熊氏”是
黄帝部落的称谓,黄帝部落的重要图腾之一是 “熊”,因此黄帝部落也称“有熊氏”。
有关鲜卑、契丹等游牧民族实为黄帝后裔的说法其实古已有之,...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2262
48
对于大明帝国的灭亡的原因,众说纷纭,后世的史学家在提到其直接原因时,都会提及
明末农民起义与北方后金(满清)崛起,而发生在西南川黔地区的那场土司暴动(史称
“奢安之乱”,后世彝家则称为“阿哲起兵”)则极少被史学家们重视和提及。但真正
翻开这页历史,就会发现,这场历时十四年(从天启元年到崇祯七年)波及川黔两省的
少数民族地方势力兵变,不折不扣的是大明帝国最后一块落井石。
奢安之乱是明末彝族土司奢崇明、安邦彦两人发动的反明战争。在贵州又称安酋之
乱。当时奢崇明是四川永宁宣抚使、安邦彦是贵州宣慰司同知。奢、安均系世袭四川、
贵州大土司。
从汉朝开始到唐宋,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与中原封封建王朝的关系长期处于一
种松散的羁縻制度的统治下,羁縻制度下的少数民族政权和势力向中央政府称臣归顺,
但拥有完全的自治权,只是官名职位由中央政府设定,世袭的首领由中央政府授予称号。
后来蒙古帝国的铁蹄横扫了亚洲大陆,但是对于以高原山地为主的西南地区,蒙古
骑兵并不具备太多的优势,不可一世的蒙古大汗蒙哥就在钓鱼城(今重庆合江境内)下
折断了自己翅膀--欧洲人称上帝的鞭子断了。所以对西南的少数民族势力,元政治者不...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nc (long sho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生不如死,文革自杀的国家人才不完全名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2 19:07:58 2013, 美东)
十年文革,惨案无数,“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以千万计,有人估计其中死于自尽的
至少也有几十万、上百万之多。编制个百人名单,完全是挂一漏万之举。但是,在缺乏
全面普查、而且在有关当局压根儿不想开放档案、不想作任何认真普查的情况下,我们
这些草民也只有通过这种“举一知万”的办法,来记录历史,记录下这个万恶的年代。
梳理并编制这一名录的过程,我的心情一直是压抑和沉重的。我仿佛再次看到了当
年的恐怖和残暴。众多鲜活的生命,众多年富力强充满创造活力的生命,竟然如此无奈
又如此壮烈地毁于一旦,这是多么巨大的悲哀!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自戕,都是让人悲痛
的;何况那么多国家民族的精英和栋梁之材,其中不少还是所在领域的权威、泰斗、大
师级人物啊!他们的离去给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民族带来的损失,更是无可估量的
,那是历经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都是无法... 阅读全帖
c*********l
发帖数: 3438
50
来源:人民网 2013-09-19 11:35
分页模式
核心提示:威氏指出,对蒙古人所征服的城市毁灭的情况进行校验后显示,很少有超过
十分之一的人口伤亡。成吉思汗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城市的毁灭者,而非屠杀者。
浏览大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王纪潮,原题:《被低估的蒙元时代》
在奥斯曼土耳其阻断东西方的交通之后,哥伦布向西班牙的君主费迪南二世(
FerdinandII1452~1516)建议,他可以从海路前往东方以重新建立西方与蒙古大汗的
联系。由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诱因之一是《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而他本人又曾
在热那亚当水手,布克哈特(JacobBurckhardt1818~1897)因此认为,欧洲文艺复兴
之所以发生在意大利,是因为意大利人的思想最早转向发现外部世界,也就是说它受了
蒙元帝国的影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80页
)由于《马可·波罗游记》的传播,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学者对东方文化尤其是蒙元时
代多有好感,如罗哲尔·培根(1214~1294)认为蒙古人的成功是靠科学,乔叟(1340
~1400)在《侍从的故事》(TheSquie'...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