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史官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g******t
发帖数: 18158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中国社会科学报》房顶
【核心提示】在廓清史料迷障、构建可靠历史的道路上,证伪与证实二者同样居功
至伟。清人阎若璩曾经从篇数、篇名、典章制度、历法、文字句读、地理沿革和古今行
文异同等方面入手,成功破解了《伪古文尚书》这一学术史上的重大疑案。
2010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出版,自2008年以来就备受海内外学
界广泛关注的“清华简”从此揭开神秘面纱。该书包括《尹至》、《尹诰》、《程寤》
、《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楚居》等九篇文献,其中
《耆夜》记载周人征伐耆国(一般认为即历史上“西伯戡黎”之黎国)胜利,回到镐京
文太室举行“饮至”礼的情节。由于涉及先秦诗歌、礼仪、史事等诸多丰富内容,史料
价值重大,因此被一些学者视为佐证周代史事、检验“清华简”真伪的一项重要依据。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国内报刊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文章已达20篇左右。在这
些文章中,多数学者采用“二重证据”的传统方法,力求从正面以新出文献佐证、补苴
上古史事。其中讨论周代礼乐制度者有田旭东《清华简〈耆夜〉中的礼乐实践》、刘光
胜《〈耆夜〉中的周代饮至礼》;考证“西伯戡黎”...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程浩那一篇在这个帖子的47楼提到了,在另一个帖子了全文贴出过。
http://www.mitbbs.com/article/History/32133899_0.html
还有后续呢,还处在 active debates 阶段
http://www.mitbbs.com/article/History/32133903_0.html
程浩还没有宣布胜利或者被宣布胜利吧?
丁文发表不久,程浩《清华简〈耆夜〉篇礼制问题释惑——兼谈如何阅读出土文献
》(《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3期)一文与其展开针锋相对的辩驳。作者认为,清华简
《耆夜》中“饮至”礼的仪注与《仪礼》之《燕礼》确有不合之处。实际情况是,《耆
夜》所记为西周王室礼制,《燕礼》反映的是诸侯之礼,因此两者不是同一层面上的现
象。作者还批评说,质疑者很可能过度使用了张荫麟所谓“默证”法。鉴于传世礼书建
立的知识体系并不能覆盖周代礼制的全部,以所记仪节是否符合传世礼书记载来判定清
华简的真伪未必合适。也就是说,不能以现有知识体系作为检验出土文献真伪的唯一标
准,更不应该因其有违“经说”而产生先入之见。
争论并未就此告一段落。姜广辉、付赞...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3
宦官都是太监吗?未必。东汉以前,宦官是官名,既有被阉的,也有士人。到了东汉,
侍奉内宫的,全为阉人,且称宦官。而太监一词,唐朝才出现。他们都是阉人中地位较
高者。两者合流,只要阉了的就称太监,已是晚明及清朝时的事了。
蔡伦是宦官,他又生在东汉,也就是说,他,是被阉过的。
从给事宫掖到小黄门到中常侍到尚书令到封为龙亭侯,食邑三百户再到长乐太仆,又受
命监制宝剑及监督整理史书,都做到极致,足为后世效法。他凭自己的才能在宫廷之内
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到权力的高端,并最终得到后世史官“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
严颜,匡弼得失。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的高度评价——前几句不必细言
,末一句指放假之时,亦是洁身自好,不耍什么小动作,不搞什么拉帮结派。
当然,也不是没“污点”,他受窦太后之命,诬陷过宋贵人,并因此被追责,让他自己
到有司去做说明,他不愿去,服毒而死——可见,他其实也是宫廷争斗的参与者更是受
害者——是故,我在污点上打了个引号——宫斗之间,谁对谁错,谁又说得定呢?
比之他的官位上的成功,他流传千古之事,在于,他创造了“纸”——中国四大发明之
一——由此改变了历史——虽然,史书之上... 阅读全帖
b**********7
发帖数: 814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帝制的终结:清帝退位始末zz
1912年2月12日,在清朝为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当日,南方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成立已经两月有余,距武昌起义亦已逾百天。自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以来的浪翻波连,
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这天,大清隆裕太后携6岁皇帝在养心殿举行最后一次朝见仪式,颁发逊位诏书。胡惟
德、赵秉钧、梁士诒等一班国务大臣、内阁成员向皇太后和皇上行三鞠躬新礼。隆裕太
后将三道退位诏书交给外务大臣胡惟德,颁行天下。至此,帝制中国2132年的历史打上
了一个句号。
这天下午,恽毓鼎前去拜访民政大臣赵秉钧。当赵对他诉说辞位情状,这位忠心耿耿的
史官不禁垂泪,在日记中,他沉痛地说:“自来亡国,无如是之速者”。
1911年10月30日•动摇
2月12日的朝见仪式充满悲情。赵秉钧告诉恽毓鼎,太后满面戚容,向大臣们倾诉作为
失国太后的内心忧愤:3年来她深居宫中,并不曾干预政事,孰料一般亲贵“无一事不
卖,无一缺不卖,卖来卖去,以致卖却祖宗江山”。(恽毓鼎:《澄斋日记》)说到伤
心之处,隆裕不禁失声痛哭。
3年前,光绪和慈禧在两天内相继去世。太后临终遗命光绪胞弟醇亲王载沣之子为嗣皇
帝,由载沣摄政。隆裕对此颇为不悦,因为... 阅读全帖
g********y
发帖数: 236
5
写这个段子的人是典型的满遗思维。其作者如果不是满遗,就只可能是愿意服务于满遗
的汉奴。
此话怎讲?
1. 只有满遗才如此地内心空虚,要求别人对他们毕恐毕敬,山呼万岁。
2. 如果是这帮满人是在炫耀自己的成果,他们这种行为,要求,还可以理解为他们
自己的所谓文化传统。
3. 可是不是,所谓的清朝乾隆盛世,是汉人辛勤打下的物质基础。
4. 乾隆要求万国下跪,和后来的慈禧的“量中华物力,接于国欢心“是同一个概念
。就是,拿汉人的成果,满足自己的一点点私欲,虚荣。
5. 能欺负人的时候就欺负人。欺负不了人的时候就“接于国欢心“
事实是咋样的呢?
1. 满人对这个世界贡献,在各个领域内,文化,科学,艺术,几乎为零。
2. 他们唯一的机会就是运气好。居然敢入关,还居然在北京城里呆了下去,呆了三
百年。
3. 那时的朝鲜,日本真正是惊掉了下颚。居然汉人可以容忍这帮低劣的民族,养着
他们。一些朝鲜,日本的精英更深刻地理解汉文化,汉文化居然可以如此的包容。
满人最大的特点是无耻。
1. 自称是孔子的忠实继承者。
2. 入关后自称是理学的信徒
3...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11325
6
明朝颇有几个皇帝是宫女生的,比如明孝宗他妈纪氏,还有万历的妈是宫女,他儿子朱
常洛的妈也是宫女。正经皇后的嫡子继承皇位的,好像就一个张嫣
另外明朝皇帝不如清朝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单就智商来说明朝的皇帝不差,只是让清朝
史官黑的太多了。
p********i
发帖数: 719
7
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诞辰日。
商纣王听从大臣民建议,前往女娲行宫降香祝贺。
纣王去女娲宫祭祀,刚好女娲神像前刮起一阵风,将女娲娘娘的面纱掀起。
纣王看到国色天香的女娲娘娘圣像,顿感女娲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婉然如生,不禁神
魂飘荡,一见钟情,占有欲陡然而生。
想到自己贵为天子,坐拥天下,文治武功,将国家治理地富饶强盛,是人间伟大的王,后
宫之中竟没有如此美女,心里也觉得不舒服, 不由得感慨不已。
感慨万千之余,商纣王挥毫濡墨,在女娲宫粉壁之上作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大概是说女娲娘娘的美貌天下无双,自己很爱慕她。寓意希望能够邀得女娲娘娘下凡,
到宫中伺候自己,常伴枕边。
因此激怒了女娲娘娘,从而派下狐狸精来颠覆了商朝六百年的基业。
于是演绎了一场跌宕起伏的封神故事。
以往人们认为,女娲生气,认为纣王是调戏他,是起了淫心。
其实这种观点不对。这首诗中,只有最后一句,有点出格,说要“长乐侍君王”,也就
是希望能够邀得女娲娘娘下凡,到宫中伺候自己,常伴枕边。要说这是正常...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8
李成梁与努尔哈赤的纠葛:努尔哈赤如何崛起的?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5-5-19编辑:徐亚军
大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曾经是大明帝国真正的英雄。
努尔哈赤和李成梁之间的恩怨纠葛,错综复杂,极为诡异,至今无人能够完全考证
清楚。
诚如我们所知,早期的努尔哈赤远不像后来人们所愿意相信的那样强大与传奇;而
早期的李成梁则是一位真正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一位起于贫寒却曾经百战百胜的将军。
可惜,当努尔哈赤日益强大起来时,这位英雄却在大明朝万历十年之后扑朔迷离的
政局中,如美人迟暮般无可挽回地走向了末路。努尔哈赤崛起的整个经过,几乎贯穿在
李成梁没落的全部过程之中。双方此种消长的原因何在,正是我们需要在此展开的。而
这种消长的结果,就是大明帝国辽东局势的糜烂日深。
仔细观察一位真正的英雄走向末路,真是一种令人伤感的体验。
四十岁时,一位巨眼识人的大明巡按御史发现了李成梁。
当时,这位具有朝鲜族血统、出身于中级武将世家的李成梁,正在辽东铁岭卫走投
无路,苦度时光。这里,就是今天出了个赵本山而为全国人民所熟知的辽宁省铁岭市。
李成梁,字汝器,又作汝契,号银城。他的先祖李英是朝鲜人,明朝初年从朝鲜渡
江来到...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5731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竹书纪年明显比史记靠谱
这个有偏颇吧,现在是只有殷墟的甲骨文流传下来,但你怎么能确定魏国的史官没有别
的资料呢。
B****s
发帖数: 5731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竹书纪年明显比史记靠谱
首先,你说的都是周礼,商礼和周礼也不见得就要相同,商讲究兄终弟及,就和周不一
样。
第二,说伊尹自立也不见得伊尹就真是谋反篡位,伊尹放太甲之后,可以是自立为摄政
,那么不同的史官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他反正没有改国号,也没有废掉太甲,
只是暂时剥夺王权而已,作为三朝元老,开国功臣,管教一下不成器的小皇帝是应该的
,不能算篡位。那也有人可以认为他大权独揽,还搞假节,赐九锡之类,实质上就是篡
位。太甲多半是认为被篡了,但是他的后人也可以认为不是。武士彟有啥功劳,如何可
以与伊尹相比。多尔衮还搞了皇上的妈呢,年代久远了顺治的后人不也想开了。
s*********n
发帖数: 80
11
这一天是贞观十六年七月三日,地点是长安太极宫,立政殿外的虔化门。
年仅14岁的晋王李治离开立政殿去上朝,同胞妹妹晋阳公主却依依不舍,一直送他到虔
化门。聪明的晋阳察觉到了这一次哥哥的离开与以往并不一样,哥哥不再只是单纯的外
出,而是穿着朝服要上朝列于朝臣之中了——哥哥已经长大了,就要离开自己了。而一
想到自幼朝夕不离的哥哥不能再时时刻刻陪伴着自己,年幼的公主不禁泪眼婆娑地对自
己的耶耶说道:“哥哥现在也要和大臣们一样站班,不能再留在宫中了吗?”唐太宗听
到女儿这么说,顿时也为之老泪纵横。
少年李治与年幼的晋阳公主这一依依惜别的场景,被史官收录于《唐会要》与《新唐书
·公主传》等史书中。那么晋阳公主缘何如此依恋自己的兄长,唐太宗又是为何忍不住
潸然泪下呢?这一切,就要从头开始说起了。
晋阳公主字明达,小字兕[sì]子,长孙皇后所生。
晋阳公主李明达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夫妻二人鹣鲽情深,唐太宗对长孙皇后所生育或抚养的子女更是疼爱
非常,各种偏爱的事迹在史书上数不胜数。但当晋阳公主还在孩提时,长孙皇后就病逝
了,唐太宗痛失23年来相濡以沫的妻子,悲恸之下做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举动——亲自
抚养了...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朝十大虎将武力排名
这个不错,王舜臣的事情还记得,名字都忘了,不过他倒不是对西夏,是对青唐,也就
是羌。
杨业,王珪这些倒未必作的数,最后都是全军覆没,战绩没法统计,也很难想象被人重
重包围的时候能打出个百人斩,乱箭都射死了。天下哪来那么多西楚霸王,无非也就是
史官随手妙笔生花一下。
b*******8
发帖数: 37364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襄公,本版怎么个评价
吓得楚国求饶?哈哈,看历史你不会听音啊。这段历史是诸夏记载的,春秋笔法。
齐国衰联合国部队威胁楚国,结果楚国不买账。看了军阵后,齐桓公后悔了,进退不得
。这时有人报楚国使者太无理,自带的擦腚的茅草用完就丢地上,不回收。齐桓公反应
迅速,赶紧隆重把茅草收好装车送周天子,同时命史官记录楚国答应年年进贡特产茅草
。然后宣布目的达到,撤!

饶。
c*****n
发帖数: 298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的九个圣人
一、 酒圣杜康
明清时期的《白水县志》中记载“杜康,字仲宇,为我县康家卫人,善造酒”的记载。杜康沟里的泉水“隐隐喷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许入白水河,乡民谓此水至今有酒味”。相传杜康正是取些水造酒,有文字为证:“他邑酒,足滋酒;白之酒独医病。故饮之终日,而无沉 湎之患;服之终身而得气血之和。邻里百里许,多沽酒于白。先泽之遗,本地独得其身,至今遗址槽沿存,此其明验也。”
杜康生卒于白水,是白水人民的骄傲。杜康酒酿出了淳厚的风土人情,酿出了古老的白水文化。明清、民国年间,白水烧锅千家,酒坊四乡。三国时,曹操吟咏出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绝唱:唐朝诗人杜甫写出了“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 ”、“杜酒劳频劝”的优美诗句:晚唐诗人皮日休亦有“滴滴连有声,空凝杜康语”的佳句传颂,浓香的杜康酒将黄土高原的淳朴和热烈展现得淋淳尽致。
二、文圣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15
简单说,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其实就是逃出许昌的汉献帝——换而言之,有一刻开
始,曹操手里的献帝是假的。
试想:刘备是皇叔,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为什么要沐浴更衣去草庐拜访一
个村夫?为什么刘备绝不能让张飞动粗,要毕恭毕敬地等着?真相只有一个:因为那里
是真的大汉天子啊!虽然只是草堂,但是他们行的是朝拜天子的礼仪。再试想:为什么
诸葛亮的门童敢对刘备说,自己记不得这么多头衔?因为这位是天子近臣,必须要先折
煞一下外臣、军将的气焰啊!
于是很多事情的真相也就水落石出了:为什么在草庐时,诸葛亮足不出户就可以有
隆中对的视野呢?因为这许多年来,他坐天下之中,观英雄成败,他看得太清楚了。为
什么诸葛亮平居敢自称“卧龙”?而刘备临终前,为什么会对诸葛亮说,“汝可取而代
之”?因为这位就是大汉天子,那样的话,终究还是汉室天下……
关键在于献帝是如何成功脱身的?脱身之后的他为什么不即刻起兵讨曹?
显然,衣带诏是成功的。献帝——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他——从一开始就是杰出的策
划师,他的每一滴血都没有白流。刘备接到衣带诏以后,不可能潜逃,这是他做人的最
基本的原则。他之所以走了,就是因为拿到真的汉献帝了。曹...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1077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海日的历史观就是高级黑
就说韩战,本来是冷战的最重要事件之一,也是两大阵营的一次大交锋,也是地区有限
战争形式的第一次出现,基本上都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笔的事件,被他常年宣传成:“
雇佣兵换工业换钱”。
愣生生把一个重要事件弄成小报才报的了。跟德意志的黑森雇佣兵参与美国独立战争类
似了。本来是政治、信仰不同而进行的战争,结果成了贪官为了多吃二两肉而草菅人命
了。
再说大饥荒,本来纠结的是数字,到底饿死没有,饿死了多少,他倒是不提这个,开口
闭口杨继绳万里邓小平如何宣传,其实就偷偷把3000万的数字钉死了。跟他争论的其实
都上当了,都默认饿死人了。
避重就轻、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高,实在是高!
海日要是当了史官,其实会留下很搞笑的著作。
s*******u
发帖数: 676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还真有大禹这人?
司马迁很严谨的,比如纪年从共和开始,不是因为之前没有纪年,而是多种记载不完全
相符,无法确认。司马迁没有随意选一个,而是采取了一个不用,从共和开始。
汉人的史官不是大草原上拉着马头琴唱史歌的流浪艺人可比的。
g******t
发帖数: 18158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班固说
史官记录的是给他们发房顶的人定义的事实
s*******u
发帖数: 676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朝是讲突厥语的吗?
文字起源的传说, 在中亚埃及都是神授. 在中国则是史官仓颉因为结绳记事跟不上时代
, 寻求替代方法. 受到猎人观足迹辨野兽的启发, 创造了象形文字. 在黄帝的指示下,
向各部落传授象形文字系统.
你说哪个传说靠谱? 如果文字是外来的, 中国的传说中应该也是神授.
周朝统治者外来, 征服统治了周主体民族, 这么牛的历史周人自己忘了? 愣说自己的祖
先被绒狄撵得乱窜, 很光彩吗? 别说证据了, 逻辑上都说不通.
g******t
发帖数: 18158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族就是君臣父子忠孝仁义
(ZT)
孔子的思想,在政治上,最受今人詬病的是所謂的尊君卑臣。作為靶子的是他在《
論語す顏淵》裡說的一句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到底是什麼意思?孔子在 2500多年前說的話,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和對話的歷
史人物。離開了這些歷史環境,對古人說的話就會出現斷章取義,以訛傳訛。
孔子說這句話的歷史背景和對話的歷史人物,《論語語顏淵》的記載是這樣的,孔
子到了齊國,齊國的君主齊景公接見了他,詢問他如何為政,也就是如何管理好國家。
孔子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為答復。就像孔子教育學生,強調因材施教那樣
,孔子答復各國政要的詢問,根據各國政要本人的特點,各有很強的針對性,這在《論
語》裡有不少實例。
齊景公是一個什麼樣的君主呢?齊景公作為大國君主,到了問政孔子時期,卻連君
主的樣子都沒有。問政那一年是公元前516年,齊景公已經執政了32年,孔子36歲。長
期執政的齊景公,早已驕奢淫逸。《晏子春秋?內篇下》有一則記載,很典型地體現齊
景公的荒淫奢侈。齊景公讓一位魯國工匠用金銀珠寶為他做了一雙鞋。鞋剛做好,就迫
不及待地大冷天穿上聽朝。宰相晏嬰上朝,齊景公...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87
21
有诗为证:
小儿何不当走狗,卖掉华夏五十州。
请君且看教科书,英雄几人威名留。
人说历史后人写,史官不记祖先仇。
只说英雄违天命,阻碍融合逆潮流。
岳飞功高非英雄,冉闵屠胡万事休。
天祥郑公张煌言,不及施琅一走狗。
匈奴胡虏皆兄弟,民族融合是主流。
五胡乱华无人记,扬州十日皆是寇。
后清屠婴是英明,辫子影剧荧屏秀。
今朝外宾来融合,中华喜庆添新口。
广州老黑同庆祝,民族突破五十六。
谁提正史谁皇汉,和谐社会无忧愁
m***n
发帖数: 12188
22
这是胡扯,最多只能说是历史记录以权谋为核心。
但是历史记录还不是那些人炒出来的。
美国也有power等流行书,讲历史上的权谋术,并且结合到今天。其实就是类似厚黑学
的东西,也是畅销书。
只是,西方历史因为记录含糊,或者缺少详细记录,比如鸿门宴那样的细节性故事,西
方很少有。都是大略性的记录,所以要谈论细节也无从谈起。很多所谓细节还是被小说
和后来人补上的,经不起考证。权谋是一种细节描述,既然没有,所以历史学也有了追
求全局性描述的传统。
另外就是西方史学家很多都是民间人士,对于朝廷的事情只能是听说,传闻,比如希罗
多德,听说波斯皇帝和谁喝酒的时候说了什么话,希罗多德自称是遇见了一个波斯老兵
,当时老兵正在旁边站岗。凯撒的记录则是难免个人的润色和修改。
中国则是有史官和一个正史的传统,正史多朝廷的记录,以朝廷为中心。也有许多荒诞
叙述,比如把皇帝的作用无限夸大,什么皇帝昏庸,国家就失败。其实有一点逻辑思维
能力,就知道这是胡扯。中国不是小国,这么一个大社会,皇帝的作用是可以忽略的,
皇帝是昏庸还是残暴还是精明基本是完全无影响。该兴还是兴,该亡还是亡。
野史比较荒诞。
不过因为正史(司马)...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华思想正宗,还是儒家礼教
要说正宗,道家比儒家更早。更正宗。
在上古,酋长和祭司是民众领袖,为所有人的生死存亡负责。前者偏重行政的领导,后
者偏重精神的领导。
酋长的传承是儒家,祭司的传承是道家。
司马谈說: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
袓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
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
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己试之效者也。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
历记成败、存亡、祸褔、古今之道。
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
法家者流,盖出於理官。
信赏必罚,以辅礼制。
o**********e
发帖数: 18403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曹丕司马炎篡位称帝的后患
秦皇汉武以后,曹丕称帝,司马炎称帝都带了
无穷无尽的麻烦。 杀父杀子,弑君篡位的事
一旦做了,即使当时无事,后患无穷。
往往皇帝第一代镇得住权臣。 但是皇二代对
权二代的威信就往往折半。 到了皇三代对
权三代的威信又会折半。 当君主失去威信的时候,
容易上下互相猜疑,屠杀,篡位,进入新一轮死结。
只有很少的朝代才能传3+代。
这就是老中历史的循环死结。非立宪不能解决。
周,汉,晋,唐,宋都有贵族君主立宪的倾向,
才能长久。
元明清,则走的是另一套,愚民奴化,
软硬暴力的路。满清有些方面还比明朝
好点。但也是勉强而已。
----------
LS说的:刘裕杀司马就是比
曹丕,司马篡位更刷低的道德底线。
--------
道德底线这玩意,一开始刷低,
就很难又搬回去了。
其实孔子在哭“礼崩乐坏”,要是他
活着,不知道以后2000年该怎么骂好。
秦一下子道德底线就快全没了。
幸好汉初靠高祖惠帝文帝等重建道德底线。
但是汉武开始刻薄寡恩,杀李陵全家,
虐害史官,甚至逼死皇后,自己子孙,
和逼死自己幼子继承人的生母。这种
违反人伦的坏事被汉武一人做了一辈子,
还自以为是。
http://ww...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曹丕司马炎篡位称帝的后患
道德底线这玩意,一开始刷低,
就很难又搬回去了。
其实孔子在哭“礼崩乐坏”,要是他
活着,不知道以后2000年该怎么骂好。
秦一下子道德底线就快全没了。
幸好汉初靠高祖惠帝文帝等重建道德底线。
但是汉武开始刻薄寡恩,杀李陵全家,
虐害史官,甚至逼死皇后,自己子孙。
道德底线被刷新了。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1976697.html
以后就是一路向低。 但是所有长久的汉人朝代
必然把道德底线能够在从低的BASE,往高处提升。
除了元明清,中国没有道德底线的朝代都不能
长久。因为上猜忌,下谋逆。 没有道德底线,
都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就必然昙花一现。
Z**********g
发帖数: 14173
26
那时候只是说3000万是造谣,饿死1000万是有的。
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忽然灵光一闪,开始赖邓小平了,哈哈。
海日如果当了史官,那就是大号的魏收啊!
m***y
发帖数: 14763
27
家史,就跟老点的码工一样,公司的代码抄一份放家里。
特别是公司要关门的风声还没有出来,大家就开始公开抄了,知道公司不会有财力来请
律师打官司纠这点小问题了。公司倒了,代码不会没有的,还在各个码工的家里,还能
编译,还能跑,当然bug也照有。现在有GitHub了,大家才慢慢开始懒得抄了。以后
GitHub要快没了,会不会大家都恐慌性下载?大概不会,因为这波文明也就差不多了,
还要AVL tree干P。
以今推古,大概大小史官都有自己的copy,只是不同版本都有各自的bug,互相对照一
下才好去掉。
焚书坑儒这事儿,就是太祖说的,根本没那么大动静,都是后来这帮儒生的悲情文学夸
大了。连迁儿叔都跟着嚷嚷,“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靠
,书呆子不会礼、乐、射、御、书、术,也能怪到祖龙身上。你说但手熟尔那事儿缺了
八辈子的油练不成,你连射都不会,赖谁呢?

发帖数: 1
28
一、圣王下世
《史记》记载,尧的父亲是帝喾。帝喾有四个妃子:姜嫄、简狄、庆都和常仪。
姜嫄,帝喾之正妃。姜原履大人迹感孕而生弃(即后稷),弃是周族的祖先。
简狄,吞燕卵受孕而生契,契是商族人的祖先。
庆都,陈锋氏,生于伊祁山下。传说庆都是一个神人的女儿。一日,天大雷电,一个霹
雳,击得神人身上出血,神人的血流到一块大石中,后来这血化成婴儿就是庆都。长大
后帝喾娶她做了妃子。庆都就是尧的母亲。
第四个是常仪,仪生挚,挚是帝喾的长子。常仪还生有一女。
据《竹书纪年》:(尧)母曰庆都,生于斗维之野,常有黄云覆其上。及长,观于三河
,常有龙随之。一旦,龙负图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下面还有七个字“赤帝
起成天下宝。”眉八采,鬓发长七尺二寸,面锐上丰下,足履翼宿。既而阴风四合,赤
龙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其状如图。两只脚心上各有二十二颗朱痣,仿佛同天
上的翼星一般,这个叫作赤帝之精生于翼。取名为“放勋”。尧是他的谥号,《谥法》
说,翼善传圣曰尧,善行德义曰尧。
尧出生后和母亲住在外祖父伊祁侯家,故姓伊祁,或伊。
尧帝“身长十尺”。《春秋元命苞》说:“尧眉八彩,是谓通明。历像日月,璇玑... 阅读全帖
y***k
发帖数: 9459
29
1. 周武王毁其城,商的建筑,青铜技术,玉石等手工技术也被毁掉了
2. 毁宗庙,这样宗庙里的祭祀们编撰的商史就被毁了,只有甲骨文流传下来
3. 杀商臣,这样商朝史官的这一部分史也被毁了
所以西周初期,根本没有像样的青铜器,甚至没有本族的史。有一个野蛮民族取代了一
个先进的民族。
y***k
发帖数: 9459
30
你个傻逼才胡扯,西周前期连像样的青铜器都没有出土,周克商二百多年里连个史官都
没有,太史公的商世系比周都详细,周跟商比就是辽跟宋的区别。
m***a
发帖数: 282
31
中国的史官制度太牛了,你皇帝喜欢不喜欢我都要记录。杀了一个,儿子接着来。不象
西方就是传说故事,圣经也一样。
R*****I
发帖数: 262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禹出西羌看来是真的了
没错,禹贡应该是后人根据前人的传说写下的禹的事迹,禹时代连成熟的文字都没有(
至少现在没有发现),想来他也写不出然后还能一字不漏传下来。大家认为禹贡是战国
时代作品是因为文中有一个“铁”字,而铁是战国时才开始,到秦汉才普及的。(之前
有用陨铁的,但不是真正把铁当矿石开采)
相对的,山海经中提到“铁”几十次,而且是说当地产铁,比禹贡还牛。
现在要核实的不是禹贡是何时成书的,而是它的可信度有多高,毕竟是1千多年中口口
相传下来的。当然有可能它是皇家史官代代传下的。

的。
R*****i
发帖数: 513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理水 鲁迅
1〕本篇在收入本書之前,沒有在報刊上發表過。
〔2〕“湯湯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語出《尚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
蕩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漢代孔安國注:“割,害也。”“怀,包;襄,上也。”意
思是說:洪水為害,浩浩蕩蕩地包圍著山并且淹上了部分的丘陵。
〔3〕舜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號有虞氏,通虫虞舜。相傳堯時洪水汜濫,舜繼位
后,命禹治水,才將水患平息。
〔4〕關于鯀治水的故事,《史記·夏本紀》中有如下記載:“當帝堯之時,鴻水滔
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憂。堯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鯀可。……于是堯听四岳
,用鯀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堯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攝行天子
之政,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乃殛鯀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誅為是。”按“殛
”通常解作“誅”的意思,但《尚書·舜典》孔穎達疏則以為“流”、“放”、“竄”
、“殛”“俱是流徙”;照這說法,則鯀是被流放到羽山后死在那里的。
〔5〕禹我國古代的治水英雄,夏朝的建立者。《史記·夏本紀》說禹“名曰文命”
,在他的父親鯀被殛以后,奉命治水:“堯崩,帝舜問四岳曰:‘有能成美堯之事(按
即治水之事)者,使居官。’...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甲骨文家谱刻辞研究
──对《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第1506片甲骨的考察
在使用甲骨文的时代,占卜吉凶和祭祀祖先成了甲骨文记载的主要内容。祭祀祖先最基
本的先决条件就是对自己祖先的确认。所以在商、周两代的青铜器铭文上最为常见的“
子子孙孙永宝用”就成了一句祖先传给后代的基本训条。在商周时代,“国之大事,唯
祀与戎”。为了准确牢记自己的历代祖先名氏,成了当时各国和各部落史官和家族成员
的基本任务。商代甲骨文多为占卜问疑的记录,但也有一些并非卜辞。这就是表谱刻辞
,它大致包括干支表、祀谱、家谱等内容。郭沫若《卜辞通纂》中将甲骨文分为五类,
其中之一就是世系。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表谱刻辞”。
此类中又有“干支系、祀谱和家谱”之分。这大概就是甲骨文表谱刻辞存在的历史原因
吧。
在已经出土的十几万片甲骨文中,在内容可以明确看作是家谱刻辞的,大概只有三片:
其一见于《殷契卜辞》第209片甲骨,其一见于《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第1506片甲
骨,其一见于《殷虚文字乙编》第4856片甲骨。以上三片甲骨中,家谱的特征最为丰富
和最有研究价值的当推《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第150...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史墙盘》和微氏家谱
1976 年 12 月在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出土。作此器人的名字叫“
墙”,是当时著名的微氏家族中的一员,所做的官职为“史”,“墙”者为纪念其先祖
而作的铜盘,故此器名为《史墙盘》。现藏于陕西省周原博物馆。
《史墻盘》制作于西周中期,通高16.2厘米,口径47.3厘米,深8.6厘米,重12.5公斤
。圈足,饰窃曲纹。双附耳,腹饰垂冠长尾凤鸟。用云雷纹衬底。盘内底部铸铭文,铭
文共18行,除末行外每行15字。其中有重文5个,合文4个。铭文总计284字。
《史墻盘》的铭文较长,记述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极其重要。该铭文内容可分前后两部
分:前部分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恭七位天子的功德和事迹;后部分为墙
自叙其家族自远祖以来事奉周王朝的历史。《史墻盘》所记述历代周王的史实,与《史
记·周本纪》上记载的内容基本上是相互吻合的。特别是对微氏家族历史的记载,迄今
为止几乎从没有留下任何文献记录,而《史墻盘》的出土填补了商周时期的一段重要的
历史空白,其学术价值不亚于《尚书》中的某一篇。在《史墙盘》铭文中则一连出现了
七世祖先的姓名,简直如同一本青铜器上铸...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评《生殖崇拜和中国青铜器时代》
最近十几年来,随着对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研究的深入,生殖崇拜现象作为研究中国远
古文化起源的一个视角,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们的重视。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亡友赵国华学兄就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留下了《生殖崇拜文化论》这部遗著。
而后,又有傅道彬博士也出版了专著,继承并阐发赵氏的观点。当然,有关此类研究,
更早也许我们可以上溯到郭沫若和闻一多等人对阴阳爻符号取象于生殖器崇拜的解说。
在台湾学术界,杜而未博士和旅日台胞王孝廉博士的神话学说,也是以此视角来建构其
各自的文化起源论体系的。在日本汉学界,从老一代著名汉学家白鸟清教授、池田末利
博士,中经森安太郎教授、铁井庆纪教授,到现今的御手洗胜博士,都有专著或专文对
此问题进行研究。在俄罗斯汉学界,有李福清博士。在美国汉学界,有周策纵博士和艾
兰博士。在匈牙利汉学界,有陈国博士。在瑞典汉学界,有高罗佩博士。在法国汉学界
,有马伯乐博士和库拉耐博士……所谓“此道不孤”之说,谓为信然。
但是,这并不能减少我对这类研究的一点疑虑和担心:勿庸置疑,对远古文化起源问题
的泛生殖崇拜论倾向的研究,更多的是建立在对原始...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3248
37
白云先生:文明史上最大的骗局(上)
欧洲中心论
一、苏美尔文明:人类第一次造轮子
要研究欧洲和西方文明的问题,如果脱离地中海文明这个大框架,只把视野局限于欧洲
,那么西方文明从何而来,西方文明为什么是现在这样,欧洲的未来又将会是怎样,这
些问题都无法得到解答。尤其是一提起西方文明,就言必称古希腊古罗马的,更是一条
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的死胡同。
地中海文明,指的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埃及,古波斯和欧洲环地中海区所居住的民
族共同创建的文明。西方文明的根,根本就不在古希腊,也更不在古罗马。而是在两河
流域和北非。在地中海文明传承的出场顺序中,欧洲人作为最晚开化的蛮族,恰恰是最
后一个出场的。第一个出场的,则是苏美尔人,和他们的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文明,充满了太多的迷和神奇。苏美尔人从何而来,不知道,他们亡国后,又消
失在了哪里,也不得而知。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的文明出现的太早,当时地球上
其他民族都还在吃草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住宫殿了。以及,他们的文明太先进,当其
他民族都还只是原始部落的时候,他们已经建立了王国并发明了一套现代国家治理体系
。他们点亮了地中海文明的第一座灯塔。
苏美人居...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炎黄子孙不仅是汉人
现代人说的不算,
古人,
匈奴、鲜卑、契丹、党项、吐谷浑、氐、羌、女真、回纥,于阗,蒙古都是自称炎黄子
孙的。
所以藏族(牦牛羌)维族(回纥和于阗混血)都是炎黄子孙。
日本韩国没有。所以日本韩国不是炎黄子孙。
比如:
慕容氏自云轩辕之后,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号曰东胡。(有熊氏就是黄帝的
部族,以熊为图腾)
“慕容魔以大棘城即帝颛顼之墟也,元康四年乃移居之。”
大棘城在今朝阳市东170里,颛顼即黄帝之孙。《晋书·载记第八》又说:“慕容魔
,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曰
东胡。”
而鲜卑拓拔部自称乃黄帝少子昌意的后裔,拓拔之意为土,正是代表黄帝的土德。
鲜卑宇文部则自称是炎帝的后人。
《魏书·序纪》有长篇记述,是拓拔鲜卑的民族史诗。此处仅作简要摘录: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
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
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
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很多历史,是历史书上没有的
我就算是历史盲了,上学的时候学的是理科,而且太偏重于理科了,文科里面最好的就
是历史了,地理和政治更加不喜欢了,最差就是政治。
而历史比地理和政治稍微有意思一点的就是,有很多历史故事和典故,年轻人都喜欢听
故事,这一点就很好了,还有很多人物的传记,这些都是吸引人的地方。
但是依旧是历史盲的原因是,课本上真的没有多少东西,后来发现的,很多历史书上根
本没有写的,无从了解,去网上查吧,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而小孩子都会以课本为主
,尤其是中国的孩子们,基本不会怀疑课本上的东西。
太远的历史就不说了,因为无从去考证,并且以前的史官在记载国家大事的时候,会遵
从皇上的旨意,可能会有虚构的部分。
但是近代史,应该真实度比较高了,只是有些部分,很多历史资料里都找不到,曾经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因后果,以及整个儿过程产生了兴趣,为此还专门去了国家图书馆
去找历史方面的书看,但是也不全,很多我想了解的,都找不到。
也有一些重要资料,是被借走了,二战时期除了那几场著名的战役,总觉得还有很多内
容。
z**********e
发帖数: 22064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意见——同吴晗同志商榷一个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15 16:43:44 2017, 美东)
人民日报1962年06月17日第5版
汪原 袁定中 王思治
吴晗同志在《论历史人物评价》一文(人民日报1962年3月23日)中,根据近年来评价
历史人物的情况,提出了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六条意见,或者说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六项标
准。这篇文章中还或明显或隐约地涉及近年来有关历史人物评价的一些事实和观点,对
它们给予评定。应该说,吴晗同志的文章是有分量有意义的。但是,文中也有一些值得
商榷的地方,主要是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以及“阶级道德标准”对历史人物的支配作用
的问题。下面就谈谈我们的一些意见,请吴晗同志和读者指正。
吴晗同志在他的文章中反复地说到“道德标准”和“道德观点”,他指出:“所有历史
人物无不受其阶级道德的支配,中间式的人物是不可能存在的”。说历史人物无不受其
阶级的支配,这是已经成为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唯物主义观...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5435
41
大段复制原文不是为了大家做阅读理解,其实也不很难看懂,不想看就跳过。明白人应
该能看出,我主要是为了证明,不是我编的史料。因为红学和曹家这方面,被各路学者
再加工过的太多了,尽量还是让古人自己说话。这里面奏折、诗集和字画是最硬的,等
于跟本人面对面,起居注和清实录就差点,因为康熙自己会再加工,他可是换了好几个
史官呢,后来一度禁止他们再写。
m********s
发帖数: 55301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夏朝确实从来都没有存在过?
主要是从商朝起就有史官专门负责记录实录。
v**e
发帖数: 8422
43
古代有敬业的史官,不是现在网上谎言重复一千遍的路数。

性:
「興
w******y
发帖数: 8040
44
没错, 文天祥的诗里提到的史官, 放到今天没人能理解
就和割了大腿也要献和氏璧一样
所以怀疑中国古诗纯属扯淡
大幅度篡改历史是从李二开始的

发帖数: 1
45
在中国历史界没有多少人把宋朝当回事,原因有几个,一个是宋朝本来就是半壁江山,
很多史官都不愿意把他称之为朝代,而想把他归结于三国那样的诸侯国;还有就是宋朝
一味退让和求和为天下所不耻,也没什么雄才大略的皇帝,因此写宋朝也没啥让人自豪
的。
但是,真正的宋朝可能让大家大跌眼镜,宋朝其实是中国朝代中最繁华和富裕的朝代之
一,其官员的薪水也非常之高,可以用完爆唐朝官俸来形容。另外,宋朝也有着中国历
史上最臃肿和最庞大的官僚体系,这些官员的薪水朝廷还照样拨得出来,可见其水平之
高。
还有一个很牛X的事情是,宋朝士兵数量也是历朝历代最为庞大的,其规模不下百万之
巨,放在古今中外都是很吓人的一支力量。这还不包括地方部队,这一百多万人光是中
央禁军就。但是,宋朝对外作战水平很差,可以说丢了中国皇帝的老脸。造成这样的原
因,一方面是宋朝对将军的管束和提防比较重,不怎么喜欢将军太强大,防止夺位。另
外,宋朝施行的是募兵制,这些兵都是难民,散兵游勇,怕他们闹事的才充军的,因此
战斗力极其低下,根本没有什么水平。。
m***n
发帖数: 12188
46
关于史记的考证,其实自古以来,就有许多。
作为史官,司马迁有四个主要弱点:
1)大家都知道,司马迁喜好戏剧性的事件和戏剧性的叙述。民间演义正好提供了一定
戏剧性。
2)司马迁很悲愤。
3)司马迁肯定受到西汉朝官方叙述的一定影响和约束。
4)司马迁的研究方式,除了阅读文献,就是效法西周采风使,四处采风。可能正好把
民间演义采了去。之后如何理解和校对,是他的事情。

发帖数: 1
47
每年高考放日时,便是状元“群星闪耀”时。自大陆设立高考招生制度,除文革曾中
断过招生,数十年来输出估计上千名状元。他们学成后多数步入学界、政界、商界,成
为社会中坚。但并不是所有状元都前程可期,中共建政后的历史上,曾有过一名命运极
度悲凉的状元。他叫沈元,系1955年全国文科状元。如果他还活着,今年该有78岁,但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沈元这个名字 ...
热闻之下,还有”冰点“。他是旧时学霸,以治学成名。还在北大读书时,沈元就
被誉为天才学者,可惜反右运动中被打成极右派。摘帽归来24岁的他,在《历史研究》
发表《急就篇研究》,同题研究的论文质量被指高过王国维。25岁,他又在该杂志发表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革命》,后被《人民日报》整版摘录,在《人民日报》的出版史上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是,沈元最终因治学命丧黄泉。文革中的1970年“一打三反”,年仅32岁的他被
以所谓的投敌叛国“反革命罪”错误枪决,文革后才平反。这期间,和沈元同被枪决的
北大同窗还有:中文系林昭,外语系顾文选,哲学系黄中奇,化学系张锡琨。本是“人
中龙凤”的他们,可惜生错时代。林昭的名字想必很多人已听闻,但留下著述文字最多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大右派沈元四十年祭
在被虐杀整整四十年后,沈元——对绝大多数国人来说仍是个陌生的名字,网上关于他
的信息也稀稀落落,有点儿冷清。即使在他的母校北大,大多数学子连林昭尚且不知道
,更不要说沈元了。这个流血太多、至今还将许多流血者的名字视为禁忌的民族,经历
了太多的非正常死亡,太多的暴戾和虐杀,对流血、杀人彷佛早已麻木,沈元只是这个
被杀者名单中的一个,在王友琴《文革受难者》名录中,他能拥有一席之地,几百字的
介绍,似乎已属万幸,因为更多的人连姓名都已被湮没了。
郭罗基回忆沈元当右派经过
我读过沈元同学郭罗基的长文〈一个人才,生逢毁灭人才的时代!——北京大学反右运
动回忆录〉,对他的生平和遭难才有了一点了解。沈元以“叛国投敌”的反革命罪被夺
去三十二岁的年轻生命是在一九七〇年“一打三反”运动中,种下祸根却是在更年轻的
一九五七年,甚至更早的一九五六年。那时他在北大历史系求学,满脑子的雄心壮志,
要成为“未来的范文澜、郭沫若、翦伯赞”,他也确实有“狂妄”的理由,在史学上有
过人的天分,也坐得住冷板凳,他生前不仅深得黎澍、丁守和等学者的赏识,凭一篇〈
急就篇研究〉就得到了郭沫若、范文澜的好评。
一九五六年,他从英...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9
在社会层面,今天的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意识形态乱象,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无论是
进口的还是本土的,纷纷涌现。尽管意识形态的多元是常态,但各种意识形态之间互相
争吵和敌视,并没有一点点共识。同时,官方本身更缺少能够让多数老百姓接受和相信
的有效意识形态。官方也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但因为这是一种极其精英的意识形态,并
不为老百姓所理解。尽管近年来官方也试图拓展其意识形态的社会性,但并没有显著的
效果。
这绝非好现象。有效的意识形态为治国理政所需,社会稳定所需,国家发展方向所需。
这里首先要厘清什么是意识形态。为什么说中国充满意识形态,但又缺少有效的意识形
态?有人说,就治国理政而言,有效的意识形态就是没有意识形态。这种说法很有道理
。治国理政所需要的是经验,不是外国的经验,而是本国的经验。外国的经验可以借鉴
,因为大家都是人类社会,可以共享经验,尤其是在近代以来,一波又一波的全球化把
世界各国都连接在一起,并且互相影响,治国理政更需要考量到国际因素。但外国的经
验必须融合本国的经验才会有效;如果不能有机融合或消化不良,将适得其反。治国理
政的意识形态和学界所讨论的意识形态,并非同一件事情。实际...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dragonfly (小蜻蜓),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商朝奴隶有几种?商代奴隶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4 20:10:51 2017, 美东)
商代奴隶的名目繁多,被投入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他们成批地被驱赶到田野。一般呼
之为众、众庶或庶人。众人除在田间耕作之外,还要在农隙时接受军事训练,参加商王
和贵族们的狩猎和其他各项繁重的劳役。一有征伐,就要随军服役,有时还要随军去远
方戍守。当时的奴隶,一般都有家室。他们世代充当奴隶,必须俯首帖耳地甘作“畜民
”。如果稍有不恭,就将被斩尽杀绝。在称为“百工”的各种手工业作坊里,也以奴隶
劳动为主。其中有各具专门技艺的工匠,地位可能稍高一些,但是他们也被用于赏赐、
赠与和交易,没有独立的人格。大多数从事繁重杂役的人,则被视为牛马。在畜牧中,
有牧人、圉人等牧放和圈养牲畜的奴隶,即所谓“皂隶”。
商朝的奴隶主阶级,由以商王为首的各级奴隶主构成。在名义上,商王是全国土地和臣
民的最高所有者,他把土地和奴隶...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