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外戚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h***i
发帖数: 89031
1
汉朝时,外戚,太监,和文官,三方平衡,搞了几百年,不比今天的三权分立来的短
你没有文化一边去
h****3
发帖数: 339
2
作为替身的李贤,原来是武则天姐姐韩国夫人之子。韩国夫人早年守寡,因武则天而入
宫,得幸于高宗。如果武则天的早产孩子死了,正巧这前后韩国夫人也临盆生子,那么
悄悄地抱来私生子顶替,也是可能的。
唐章怀太子李贤,字明允,武则天所生,唐高宗的第六个儿子。武则天亲生了四子:长
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长子李弘为皇太子,性情仁厚,高宗欲禅位
给他,李弘每次见到专权擅政,就旁敲侧击地加以劝谏,渐渐引起武则天的反感。已被
贬入冷宫的萧淑妃生有二女,一个是义阳公主,一个是宣城公主,此时也因母亲得罪武
则天被幽禁于掖庭,年龄都三十多了,也嫁不出去。李弘对她们十分怜悯,要娶为妻子
。武氏大为怫意,不久便以药酒毒死了李弘。
高宗又立二十二岁的次子李贤为皇太子。李贤也是武则天亲生。他自幼“容止端雅”,
小小年纪就已读了《尚书》、《礼记》、《论语》等,过目不忘。曾受封为雍王,高宗
对李贤也十分爱宠,因李弘已故,便令李贤继立。李贤聪明好学,处事果断,在士人中
有一定声望。读过《后汉书》的人都知道有“章怀注”,注者正是李贤。李贤组织一批
名儒注释《后汉书》,尽管得到父皇的褒奖,但也引起母后的猜疑,因为...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669
3
八子:秦、汉皇帝侍妾称号。《汉书·外戚传》:“汉兴,因秦之称号,……妾皆称夫
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
以后世的制度,接近于嫔
l*****e
发帖数: 1633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翻看汉史时开的几个脑洞
代王后及四子被杀,肯定是妨碍到权臣以及文帝的利益了,跟出身低微有何关系,低微
才好呢,外戚势力弱更好操弄。皇帝杀子的还少吗,景帝逼杀刘荣,李隆基一日杀三子
,所谓的忌讳根本是无稽之谈。刘邦的外家子是非婚生庶子,没有继承权,不妨碍任何
人的利益,跟刘恒嫡妻代王后的四子没有可比性
刘秀和阴丽华的结婚年龄都不正常,我认为这两人至少有一人是二婚,阴丽华的可能性
更大一些。当然刘秀也可能结过婚,但刘秀是皇帝,要想这段婚姻在史书上不留痕迹,
只有这个女人早死且无生育能力,娘家及本人跟刘秀关系都不好,否则通过子嗣追封封
赏之类的总会在史书上留下点蛛丝马迹。
我推敲了一下刘秀起兵前的经历,他说娶妻当得阴丽华时应该还未婚,二十一二岁,在
长安上了几年太学,回乡后种地卖粮,同时应该有暗中跟大哥谋划起兵,期间还惹上过
官司,有到外地躲官司的记载,刘秀还有个二哥,在起兵初期战死,也未有留下任何子
嗣,估计也没结婚,刘秀家底一般,父亲早逝,小地主出身,在长安上太学还得简直做
小贩赚零花钱,以前还有宗室的招牌贴金,王莽篡位后,前宗室的身份反而成了烫手山
芋,估计这也拖了刘氏兄弟婚配的后腿。
古代直到隋唐,女子的初...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翻看汉史时开的几个脑洞
汉朝外戚势力这么牛,那有什么立子杀母。也就后来北魏借了汉武故事弄出来的。汉武
搞了这么一出,也是他先把太子搞死了,他还有别的儿子啊但是不喜欢。
l*****e
发帖数: 1633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翻看汉史时开的几个脑洞
大臣在废立对自己有利时,就说废立是皇帝的家事,乐见其成,对自己不利时,家事就
变成国事了,动摇社稷扰乱民心balabala各种反对,反正嘴长在自己身上,怎么说都有
道理。
至于谥号,谥法里经纬天地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文可不一定形容人品,曹丕也是文,
杨坚李二也是文。关于仁的评价,史记里原文是【太史公曰:孔子言“必世然後仁】,
意思是经过长时间的治理,仁政才能成功,是用来形容文帝对百姓的施政理念和成果,
而不是形容文帝的人品。对百姓施行仁政,跟捍卫权利时下狠手这两者并不矛盾,文帝
后来杀舅舅薄昭,逼死淮南王刘长然后为掩人耳目把沿途的县令全杀了,使的也是雷霆
手段。刘秀有名地以柔治天下,可因为郭废后的二儿子养的宾客犯了人命案,认为二儿
子可能有贰心,当即捕杀诸王宾客千余人,还把二儿子关进昭狱,皇帝在认为核心权力
受到侵犯或者有被侵犯的可能时,只要头脑还清醒,都不会手软,在其位谋其职,这跟
人品好坏无关。
太史公在史记里习惯称呼诸侯王嫡妻为王后,不是指王后姓王,史记里有很多例子,比
如【淮南王王后荼,王爱幸之。王后生太子迁】,【后以吕产女为赵王后。王后从官皆
诸吕,擅权,微伺赵王,赵王不得自... 阅读全帖
o*******k
发帖数: 357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闲扯点三国时期的成败
唯才是举就是不依靠门阀。诸葛亮搞法制,也是不依赖门阀。
用人来讲曹操显然远胜诸葛,以及同时代的人。 但是曹操手里的牌好很多(主要有汉
献帝这张王牌)。
本质上曹操和诸葛想要的, 应该都是走属于戍族地主阶级的法家(寒门士族)制度
就是类似于几百年后(将近四百年)杨坚的隋朝制度。
你看后来隋唐门阀的势力还是这么大(虽然杨坚搞成了三省六部),可以想象在三国时
代,曹操,诸葛的路线是基本上必然失败的。(刘备没有这个想法,刘备只想出人头地
,做一番大事业)
所以我觉得三国这段历史最有意思的看点就是 官僚制度的选择。 皇权制度下最重要的
制度,就是官僚制度。
秦太短;汉这么长,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办法(东汉后来依靠外戚,士族和宦官相互制约
),最后搞不下去崩溃了。
三国那个时期,像曹操,诸葛算是很有远见和理想的---可惜搞不赢门阀。
b**********7
发帖数: 814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圆圆:乱世的柔媚红线
陈圆圆原名叫陈沅,本是吴越(今江苏)地的女妓,因容貌绝色、才艺双全而名扬四方
,我们常听的 “秦淮八艳”中,就有她一席之位。这样出众的香艳,自然会引得无数
英雄好汉竞相采撷,这其中的桃闻轶事,各路野史集本记载得五花八门,大家看个热闹
就够了。我们这里只讲一个比较可信的说法,那就是当时一个外戚,叫做田弘遇,他是
田贵妃的家人,在乱世当中花重金买下了陈圆圆,并将其带回北京,藏在府中。然而,
田弘遇不辞辛苦买下陈圆圆,并不是为了占为己有慢慢享受,他是有所打算的。因为那
个时候,已然天下大乱,人心惶惶,作为皇亲贵戚的他更是提心吊胆——
崇祯十七年三月,随着崇祯帝以身殉国,李自成的大顺军大队进了城,当时北京城内一
片静寂,百姓们照样出门,在街道两旁冷眼旁观着那些骑着战马挎着刀剑的农民军人疾
驰而过,他们对于改朝换代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而相比之下,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
达官贵人,则显得十分忐忑,他们不知道李自成将会以怎样的方式对待他们,也不知道
他们几代积攒下的万贯家财会不会顷刻间荡然无存。而大顺军的反应,表示没有让他们
白担心,这些凭着饿肚子起家的战士们突然闯进了这个国家的心脏,见了许多这辈子梦...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咸丰死前不杀慈禧的真正原因
咸丰只有一个儿子载淳,本不存在权力交接的隐患,但载淳有一个强势的妈——慈禧。在驾崩之前,该如何处置懿贵妃(慈禧),成为咸丰的当务之急。逃到热河之后,咸丰羸弱的体质愈发吃不消,而懿贵妃趁机参与朝政的野心,也被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鉴于历朝历代后宫干政的危害性,清代皇帝对后妃涉政非常敏感,咸丰也不例外。但他身体不济,只能既让慈禧去批阅一些奏章,又时刻防范她过多的参政议政。
可是,咸丰的健康每况愈下,懿贵妃却不加收敛,处处出头,指点江山,使得咸丰欲废之而后快。据当时官员潘祖荫的笔记所载,在承德,咸丰曾对心腹宠臣肃顺说,他马上会效仿“钩弋故事”。
钩弋是一个女人,乃汉武帝晚年的妃子,被封为“钩弋夫人”。她为汉武帝生下太子刘弗陵。汉武帝死之前,刘弗陵才七八岁,而钩弋夫人正当青春。为了防止太后与外戚专权的局面出现,汉武帝果断地赐死钩弋夫人,永绝后患。
显然,近两千年前的钩弋夫人,此刻便是懿贵妃。《清稗类钞》也清楚地写到咸丰要主动效法汉武帝,除掉懿贵妃。但是,后来民国时期的文人黄秋岳在其笔记体史料汇编中却说。
有一次,懿贵妃不按圣旨办事,独断专行,咸丰很生气,便偷偷地向肃顺诉苦。肃顺很直接地建议咸... 阅读全帖
X********7
发帖数: 483
10
今天是传统佳节元宵节,大家都忙着猜灯谜,抢红包。。。。我来跟大家讲讲元宵
节的来历,看看跟您听说的一样否?
说到元宵节不能不说它的来由。关于元宵节的起源可是众说纷纭。但较为可信的说
法是元宵节来源于西汉时期的一场朝廷平定内乱。
公元前195年,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在长乐宫驾崩,他的儿子刘盈即位,即为汉
惠帝。惠帝即位时,只有十七岁,加上生性仁弱,加过朝中大权都被太后吕雉把持了。
公元前188年,年仅二十三岁的惠帝病逝。于是,吕后立少帝,并由自己临朝称制。四
年后,少帝被废,吕后又立恒山王刘弘为帝。
据《汉书·外戚传》记载,吕后临朝,极力培植吕家势力,削除刘家势力,乃“杀
高祖子赵幽王友,共王恢,及燕灵王建。于是立侄子吕台为吕王,台弟产为梁王,建城
侯吕释之子禄为赵王,台子通为燕王”。吕台、吕产、吕禄及吕通都封了王,吕家势力
不断壮大,刘邦“非刘不王”的限制被打破。
汉高后八年,即公元前180年7月,吕后因病去世。9月,吕姓诸王欲起兵叛乱,夺取
刘汉政权。齐王刘襄随即调集军队,高举“率兵消灭不应当为王的人”的旗帜发兵西进
。相国吕产派遣大将军灌婴率兵迎战。...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3599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utuxian (南刀北猫东奇西虎中三木),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清鼎盛时的清缅战争,居然打平了,缅军战力很强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18 12:16:47 2015, 美东)
背景[编辑]
缅甸贡榜王朝建立后,凭着其军力,迅速压服中缅边境上的诸多土司[1]。在对原缅属
各掸族土司确立统治后,开始派出小股部队配合这些掸族土司的部队向中国管辖的内地
土司强制要求征收传统的“花马礼”(即为贡赋钱粮,处于中缅两国边境上的各掸族土
司在历史上为谋求自身安全曾向两国都缴纳这贡赋)。这些内地土司有些屈服于缅甸的
兵威,有些并不屈服。这些不屈服的土司派人向云南地方官府请求军事支援。但当时乾
隆皇帝忙于统一新疆,无暇南顾,因此云南地方官府对此事一直是奉行偏向绥靖的政策
。而当乾隆皇帝成功统一新疆后再也不能容忍缅甸的这种侵犯。
乾隆皇帝
导火线[编辑]
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因缅甸方面再次向这些内地土司征收贡赋,正式点燃
了中缅两国边境冲突的导火线。
缅兵入境骚扰[编辑]
公元1762... 阅读全帖
x**s
发帖数: 534
12
真实的宫斗比影视剧要血淋淋得多。
先用几张影视作品截图来直观地展示古代后宫斗争的血淋淋。
#1
宋哲宗后宫,婕妤刘清菁指控孟皇后行巫蛊。由于此段历史没有影视作品,所以我截选
的是韩剧里朝鲜仁祖后宫赵贵人指控庄烈王后行巫蛊的这段,正好内容惊人相似。
当时孟皇后宫殿里的三十多个宫女太监们都被逮捕了,被刘清菁同党的梁从政残酷逼供
,手脚折断,舌头都被割掉。到了御史董敦逸来审查的时候,发现这三十多人都已经不
成人形了。
事闻,诏入内押班梁从政、管当御药院苏珪,即皇城司鞫之,捕逮宦者、宫妾几三十人
,搒掠备至,肢体毁折,至有断舌者。狱成,命侍御史董敦逸覆录,罪人过庭下,气息
仅属,无一人能出声者。
但根据另一本史书《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的记载,当时审查的结果对孟皇后、尼姑法
端等人行巫蛊细节记得特别清楚,包括用驴驹媚等物制媚药,把病死者骨灰放到刘清菁
宫室,用大钉钉在刘清菁画像上等等。一个小小婕妤不可能有能力去布那么大一个局,
找来那么多证物来陷害皇后。由此判断,孟皇后确实如陈阿娇等皇后一样,的的确确行
了巫蛊。只是由于日后出于政治考虑,南宋皇室塑造了孟氏的无辜形象。看来宫斗真是
你死我活之战。... 阅读全帖
d****z
发帖数: 9503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棣这天下得的不可思议
曹操不是问题,而是十常侍死后谁掌权。何进是外戚,名声不见得比太监好多少。他可
能怕被袁家这样的干掉。当然,招董卓确实蠢。
S*****4
发帖数: 514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架空汉武帝的女人(zz)
2千年前,一个老太太正在教训她孙子:“王臧、赵绾两个狂儒,不知报效朝廷,专门
干离间骨肉亲情的勾当!奶奶问你,最近可有奏牍呈上!”孙子沉默良久,老太太又说
:“我这有一个奏章,是专门说这事的,你好好看看!”孙子接过大概看看了下,里面
历数二人罪状,且条条都是死罪!就连N年前陈谷子烂芝麻的事都写出来了,不由得让
人敬佩,这事你都能知道!估计王、赵二人自己都记不起来了,可见举报者调查之仔细
,对两人怨恨之深,估计福尔摩斯、柯南都查不到这么细。骂完以后,妈妈来看儿子,
劝他说千万别得罪你奶奶,她老人家在宫里混了这么多年了,没成精也快成精了,吃的
盐比你吃的饭还要多,你哪玩得过她啊!要废你,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收手吧,孩纸!
不久,传来了王臧、赵绾自杀的消息,他们用鲜血祭奠了建元新政,这位孙子无奈,只
能天天在上林苑打猎,有时一去就是一连几天,没事就思考这个国家的未来。他明白,
长远来看,和奶奶的竞争自己十拿九稳,就算奶奶再横再强,老娘天下第一,也敌不过
一个无形的杀手:时间。她六十多,你二十,优势明显。这个年轻人叫刘彻,人们一般
叫他汉武帝,老奶奶叫窦漪房。茶余饭后,我们经常在和汉武帝有关的电...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805
15
永乐五年(1407年),朱棣的正妻徐达的长女徐氏病逝。对于朱棣来说,这个女人既是他
的妻子,又是他的伙伴。一路走来,她始终让把百姓放在心上,把人才放在心上,把宗
室放在心上,不要骄宠外戚。她死后,朱棣为她在灵谷寺、天禧寺举行了大斋,听群臣
前来致祭。徐氏被谥为仁孝文皇后。后来朱棣在北京天寿山为自己营建了陵墓长陵,首
先将徐氏安葬其中。从此,朱棣不再册立皇后。
同时,朱棣后宫两人最得宠,一个是昭献贵妃王氏,一个是恭献贤妃权氏。王氏贤德,
为朱棣所倚重。朱棣晚年性情暴躁,很多王公大臣甚至皇子得到过王氏的救护。徐氏死
后,宫中一切大事实际都由王氏掌管。
另一位宠妃权氏是朝鲜人,长得绝美,善吹玉箫,深得朱棣宠爱。永乐八年(1410年),
权氏随朱棣北征,在还师时猝死于山东临城。
按元明时期的习惯,朝鲜作为附属国,有进贡的义务,而美女作为奢侈品,自然也在此
列。权氏进宫后,被册立为贤妃,与她同年进宫的其他四位,任氏为顺妃,李氏为昭仪
,吕氏为婕妤,崔氏为美人。
初见权氏,朱棣即感觉天人下凡,玉箫窈渺多远音,朱棣大为高兴,宠冠后宫。
但是,天妒红颜。永乐十年,朱棣率师出塞北征蒙古回还,权妃死在山东...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8922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最近在看史记,感觉私货太多
秦二世的事迹在始皇本纪里,篇幅不小了。周朝那么多周王,也只有一个周本纪。后世
的皇帝中,在位时间短的也有没单独本纪的,比如明光宗。
卫霍列传平淡无奇?里面霍去病十几岁第一次出征,带几百人孤军深入,就斩杀匈奴上
千,这也是平淡无奇?霍去病带兵的战果累计斩杀匈奴十几万,不是他的列传里说的?
“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这个不是赞扬二者?
至于说写项羽,好像太史公在场一样,这个根本不是问题,因为在场的人可能留下记录
。比如鸿门宴写得那么生动,范增递眼色都有,但这不是司马迁编的,因为陆贾写的书
里就有,就算陆贾不在场,但他完全可以问在场的刘邦、张良、项伯等。
h******i
发帖数: 21077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最近在看史记,感觉私货太多
这个是胡扯吧。
李广只不过运气不好,而且也不是主力,所以才显得弱。卫青霍去病因为是外戚,上来
就带精兵猛将,所以才显得牛的。
D*****i
发帖数: 8922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最近在看史记,感觉私货太多
霍去病肯定是名将。第一次出征,才十几岁,孤军深入,以少打多,获胜。河西战役,
以少打多,获胜,而且还是在有猪一样队友的情况下(另一路分进合击的迷路了)。
屌丝们不服的是外戚起点高。但霍去病完全对得起重用。武帝又不是没用其他人,河西
战役的时候,公孙自己迷路,怪谁?

很牛
l****z
发帖数: 29846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最近在看史记,感觉私货太多
扯, 那李广就一次胜仗都没打过? 那匈奴还怕他个p啊. 飞将军的讲法就是每次都打败
仗打出来的?
而且谁知道霍那个大胜是真的? 说不定就是出去杀了几百个匈奴老百姓而已. 下面的人
都知道他是外戚,谁敢吱声?
l****z
发帖数: 29846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最近在看史记,感觉私货太多
你这个不就是兜一个圈子又回去了嘛? 如果出去的时候是主力,带的都是精兵猛将,
肯定有好的向导,好的运输工具啊, 难道最好的东东不给主力用?
前面说的就是卫霍带主力是因为他们是外戚.你要举一个例子说当时卫霍做了偏师,也
大胜了. 而李广带了主力出击然后打败了,那差不多,否则没有比较就是胡扯而已.
李广利就是主力也全军覆没了,也没见他受什么处罚啊
l***i
发帖数: 956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最近在看史记,感觉私货太多
你是不还在学校里,人家上面想整你,让你腾地方挪位子,那办法多了去了。比如让李
广的向导故意误导,比如挑拨李广的手下明里暗里使拌子,这些外戚有皇帝撑腰,谁不
知道,谁敢不听,谁不巴结奉承,至于霍某的所谓战功,几行ppt的事。你了解一下这
个世界,别光看书了。
x**s
发帖数: 534
22
有清一代,关于宫廷的民间传说特别多。如雍正突然于一日之间暴死,传说是被
朝廷毁墓戮尸、满门抄斩的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所弒;另外,乾隆被传说是汉人,真实
身份乃是海宁陈世倌陈阁老的儿子;还有极得乾隆宠爱,以外戚身份获封贝子,死后又
被追封为嘉勇郡王、配享太庙的福康安,民间传说他是乾隆的私生子,所以才能获此殊
宠。
福康安的父亲为大学士傅恒,他的亲姑姑就是乾隆的妻子孝贤皇后,按照辈分,
他应该称乾隆为姑父。据说福康安小时候长得眉清目秀,粉面朱唇,模样与他的两个未
曾谋面的表哥——皇二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有几分相似,而这两个倍受乾隆喜爱的嫡子
,恰恰又因病早夭。
福康安的出现,因此撩动起了乾隆内心深处的一缕父爱柔情,于是他把年幼的福
康安接到宫里,如同亲生儿子一般教导培养。这种一反常态的做法,也为民间传说提供
了充分想象和发挥的空间。稗官野史纷传,傅恒的妻子某日入宫参见皇后,恰遇乾隆,
因慕傅妻的美色,乾隆幸之,遂有了福康安。而且自此之后,乾隆还与傅恒妻子长期保
持着暧昧关系,后来偶被孝贤皇后撞破。看到丈夫与自己的弟媳通奸,孝贤皇后也因此
被气得一命呜呼。
... 阅读全帖
K*****2
发帖数: 9308
23
女真人还比较原始,契丹和完颜也都搞过,爱新觉罗一开始比较土可以理解。
中原汉人,从汉朝以后就没有皇室的人殉了,怎么朱元璋又开始搞殉葬,搞完了朱棣也
搞,这是为了防外戚干政还是干啥?
有人说是元朝鼓励的,问题是元朝好像没有皇室的人殉记录吧。
s*********1
发帖数: 226
24
在历史上皇后一般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但是很多皇后并不一定过的非常幸
福,在历史上出现了唯一一位处女皇后,在死时36岁仍然是处女,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
解一下她的故事吧。3 6岁的张皇后竟然冰清玉洁,依然是一个处女!消息不胫而走,
天下的臣民无不怜惜她。于是,纷纷为她立庙,定时祭祀,尊她为花神,为她立的庙便
叫做花神庙。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皇帝的迎娶和封后历来是关系皇帝个人幸福、国家社
稷安危的大事。但由于权力的过分集中和政治斗争的残酷,不知有多少红颜丧尽青春,
即使是皇帝本人,也常常在这种不正常的婚姻状态中苦苦挣扎,根本没有爱情和幸福可
言。西汉的第二个皇帝汉惠帝刘盈,他的爱情和婚姻就是一场悲剧。
汉惠帝刘盈继位之后,他的一些行为与吕后发生了冲突,吕后觉得皇帝已经日益
难以控制,她想方设法想要把惠帝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而且皇帝年龄日益增大却
还未婚,还同太后住在同一个宫殿里,吕后感觉这也不方便她与自己的姘夫审食其私会
。于是她决定给皇帝找个皇后,一方面将皇帝迁出宫殿,另一方面通过皇后把惠帝控制
在手里。主意一定,吕后开始为皇帝寻找合适的对象了。选来选去,吕后将目... 阅读全帖
x*****z
发帖数: 787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明朝的“聂树斌案”
明朝隆庆六年九月(西历1572年),京师北京发生了一件大冤案,这一冤案让二男一女
被错杀。
这一年五月二十六日,服用媚药过多的隆庆帝,在三十六岁盛年时就驾崩了,十岁的万
历帝即位。老皇帝大行,新皇帝登基,这当然是帝国最大的事情。按照帝制时代的礼法
,新皇帝在第二年元旦才能改元用新年号,皇帝的丧事当然耗钱耗时,直到九月,庙号
穆宗的隆庆帝灵柩才埋进昌平的帝陵里。自然,这段时期京师的警戒级别会提高。集权
政治体制下,同样的刑事案件,发生在平时和发生在特殊时期,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可恰好这关键时期,九月十一日傍晚,一件恶性刑事案发生了。英宗的贵妃、宪宗的生
母周太后的兄弟周寿,封庆云侯(今日海淀区苏家坨乡尚有周家坟,即是庆云侯家族坟
地),他的孙子周世臣靠祖荫官居锦衣卫带俸指挥—–明朝时锦衣卫是拼爹大本营,功
臣、外戚子弟多安插此处,文官体系他们进不去,那得靠科考。他老婆早死,没儿女在
身边,和一个叫荷花的婢女同居在东城的一条小巷内,只有一个叫王奎的男仆负责开门
锁门。那天天刚黑,几位盗贼用斧头劈开门,进来抢劫。这周世臣毕竟是武官出身,也
不含糊,拿着大棍子与盗贼对打,终于寡不敌众被杀,而荷...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26
自从秦赢政称帝后,中国便进入了封建帝制的历史时期,直到清末帝溥仪退位为止,在
这段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共诞生了300多位皇帝,其间被毒死的皇帝共有二十
位,大家一起来见识下吧
一、汉平帝刘衎
汉平帝刘衎(公元前9年—公元6年),原名刘箕子,汉元帝刘奭(shì)的孙子,中山
孝王刘兴的儿子,西汉第十四位皇帝,公元前1年—公元6年在位。
刘衎继位时,年仅九岁,太皇太后王政君垂帘听政,大司马王莽操持国政,而刘衎也只
好成了了他们手中任意摆布的一颗棋子,形同傀儡。
元始五年(公元6年)12月,王莽向汉平帝刘衎进献椒酒时,在椒酒中下毒,致使汉平
帝中毒害病而死。(据《资治通鉴》记载:“冬,十二月,莽因腊日上椒酒,置毒酒中
;帝有疾,不时崩于未央宫。”)
汉平帝刘衎死时年仅14岁,葬于康陵(今陕西咸阳西25里处),庙号元宗,谥号孝平皇
帝。
二、汉质帝刘缵
汉质帝刘缵(公元138年—公元146年),也称刘续,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渤海孝王刘鸿
的儿子,东汉第十位皇帝。
永嘉元年(公元145年)正月,年仅3岁的汉冲帝因病去世。梁太后与其弟梁冀立刘缵为
帝,是为汉质帝。
刘缵即皇帝位之后,梁太后... 阅读全帖
w**********i
发帖数: 601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皇帝是昏君吗?
祟贞皇帝不是一个昏君,也算不是一个庸君,而是一位时运不济的皇帝。他一生勤政,想要努力维持岌岌可危的皇朝,但是朝庭腐败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了。
大明王朝的灭亡真的都怪罪于崇祯皇帝的治理无方?可笑!一个王朝因为一个人就能亡国,实在是难圆其说。晋朝出了一个白痴皇帝,低能儿都没有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让一个国家灭亡,因为他还有一群有思维的大臣。更何况是崇祯皇帝,他不仅不是白痴,而且从他剪除魏忠贤及其党羽就能看出这为年轻皇帝的睿智和胆识,但是他背就背在有一群迂腐贪婪,急功近利的大臣辅佐。王朝的栋梁都腐朽了,大厦如何可以久持?当国家遭遇万分危急的时候,是一个拳拳爱国之心的文士顾炎武喊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大明的臣子多半对皇帝说的就是,打不赢咱就议和呗。
一个皇帝再英明,如果不能驾御自己的臣子或者是得到臣子的信任,也不能成就一个王朝的兴盛。崇祯一直有一个中兴之梦,希望成为力挽狂澜,再次恢复王朝活力的帝王,但是当时的时局以及全国性官僚腐败、复杂多变的党争、内宦乱政、外戚敛财已经动摇的帝国的国本,完全靠崇祯皇帝一人之力绝对不可能扭转大局,而崇祯皇帝本身的猜度和急噪也直接影响了他和大臣的关系,在朝十几年内... 阅读全帖
r******t
发帖数: 8967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皇帝是昏君吗?
崇祯就是典型的沟命海心,志大才疏,刚愎自用。他可以很蒙古讲和,也可以在李自成
来前逃出北京或者把皇子送走。其实他就算学他哥什么都不干大明也不会亡的这么快。
他不算昏君谁是昏君?评价就两个字,傻逼。

,想要努力维持岌岌可危的皇朝,但是朝庭腐败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了。
就能亡国,实在是难圆其说。晋朝出了一个白痴皇帝,低能儿都没有因为自己的原因而
让一个国家灭亡,因为他还有一群有思维的大臣。更何况是崇祯皇帝,他不仅不是白痴
,而且从他剪除魏忠贤及其党羽就能看出这为年轻皇帝的睿智和胆识,但是他背就背在
有一群迂腐贪婪,急功近利的大臣辅佐。王朝的栋梁都腐朽了,大厦如何可以久持?当
国家遭遇万分危急的时候,是一个拳拳爱国之心的文士顾炎武喊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而大明的臣子多半对皇帝说的就是,打不赢咱: 鸵楹瓦隆
一个王朝的兴盛。崇祯一直有一个中兴之梦,希望成为力挽狂澜,再次恢复王朝活力的
帝王,但是当时的时局以及全国性官僚腐败、复杂多变的党争、内宦乱政、外戚敛财已
经动摇的帝国的国本,完全靠崇祯皇帝一人之力绝对不可能扭转大局,而崇祯皇帝本身
的猜度和急噪也直接影响了他和大臣的关系,在朝...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皇帝是昏君吗?
崇祯皇帝不是昏君,就没有昏君了
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垃圾一个

,想要努力维持岌岌可危的皇朝,但是朝庭腐败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了。
就能亡国,实在是难圆其说。晋朝出了一个白痴皇帝,低能儿都没有因为自己的原因而
让一个国家灭亡,因为他还有一群有思维的大臣。更何况是崇祯皇帝,他不仅不是白痴
,而且从他剪除魏忠贤及其党羽就能看出这为年轻皇帝的睿智和胆识,但是他背就背在
有一群迂腐贪婪,急功近利的大臣辅佐。王朝的栋梁都腐朽了,大厦如何可以久持?当
国家遭遇万分危急的时候,是一个拳拳爱国之心的文士顾炎武喊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而大明的臣子多半对皇帝说的就是,打不赢咱�: 鸵楹瓦隆�
一个王朝的兴盛。崇祯一直有一个中兴之梦,希望成为力挽狂澜,再次恢复王朝活力的
帝王,但是当时的时局以及全国性官僚腐败、复杂多变的党争、内宦乱政、外戚敛财已
经动摇的帝国的国本,完全靠崇祯皇帝一人之力绝对不可能扭转大局,而崇祯皇帝本身
的猜度和急噪也直接影响了他和大臣的关系,在朝十几年内阁大臣如走马灯似的一度换
了又换,杀了又杀,对于将军们他既要牵制又要他们利用他们,文武大臣对自己岌岌... 阅读全帖
l*********k
发帖数: 960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皇帝是昏君吗?
剪除魏忠贤就是最大的昏招

,想要努力维持岌岌可危的皇朝,但是朝庭腐败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了。
就能亡国,实在是难圆其说。晋朝出了一个白痴皇帝,低能儿都没有因为自己的原因而
让一个国家灭亡,因为他还有一群有思维的大臣。更何况是崇祯皇帝,他不仅不是白痴
,而且从他剪除魏忠贤及其党羽就能看出这为年轻皇帝的睿智和胆识,但是他背就背在
有一群迂腐贪婪,急功近利的大臣辅佐。王朝的栋梁都腐朽了,大厦如何可以久持?当
国家遭遇万分危急的时候,是一个拳拳爱国之心的文士顾炎武喊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而大明的臣子多半对皇帝说的就是,打不赢咱: 鸵楹瓦隆
一个王朝的兴盛。崇祯一直有一个中兴之梦,希望成为力挽狂澜,再次恢复王朝活力的
帝王,但是当时的时局以及全国性官僚腐败、复杂多变的党争、内宦乱政、外戚敛财已
经动摇的帝国的国本,完全靠崇祯皇帝一人之力绝对不可能扭转大局,而崇祯皇帝本身
的猜度和急噪也直接影响了他和大臣的关系,在朝十几年内阁大臣如走马灯似的一度换
了又换,杀了又杀,对于将军们他既要牵制又要他们利用他们,文武大臣对自己岌岌可
危的处境和暗中对峙的心态已经完全将崇祯孤立。: 髂┓敝氐目啪柙铀... 阅读全帖
f******d
发帖数: 2394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皇帝是昏君吗?
体制问题。崇祯本人也是体制的牺牲品。或者说他的眼界受限于体制。有明一朝,按朱
元璋的设计,各行各业都是长子世袭制,从皇帝,到将军,到士兵,到工匠。 到王朝
末期,大家的能力已经和后世的八旗末期相差不多。唯一的例外是文官(读书人)。但
文官都是靠科举选拔出来的,主要能力在研读程朱和已发生的历史。按大的中原正统王
朝的历史,两汉,两晋,两宋甚至于隋唐,都经历了大规模的分裂割据或者南北对峙的时
期才最终灭亡。所以当时的士大夫(读书人)没有人会想到大明会脆亡。尤其是明朝有
皇帝被俘,于谦仍守住北京化险为夷的历史。大明过于强调内部的稳定性,经过200多
年(十代左右)的和平环境的麻痹,在王朝末期对外部强权的打击抵抗力其实很脆弱。
统治集团能力低下加上严重低估亡国的危险,最终的结局是比两宋还不如。

,想要努力维持岌岌可危的皇朝,但是朝庭腐败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了。
就能亡国,实在是难圆其说。晋朝出了一个白痴皇帝,低能儿都没有因为自己的原因而
让一个国家灭亡,因为他还有一群有思维的大臣。更何况是崇祯皇帝,他不仅不是白痴
,而且从他剪除魏忠贤及其党羽就能看出这为年轻皇帝的睿智和胆识,但是他背就背在... 阅读全帖
o********l
发帖数: 190
32
宦官,即太监,最早的称呼叫“阉”、“寺”、“竖”,这三种称呼的含义差不多。阉
,“竖也,宫中阉阍闭门者”(《说文》),阉竖互义;寺,《周礼》解释说,“寺人
掌王之内人”,可见宦官不过是替帝王管理内廷门户的皇室家奴,本没有什么权力。但
是,宦官因为离皇帝最近,又非常容易盗窃权力。
汉时,宦官常被叫做“小黄门”,意即看守宫门的奴才,但到东汉后期,宦官与外戚交
替擅权乱政;唐初,太宗明诏规定宦官“不任以事,惟门阁守御、廷内扫除、禀食而已
”,但晚唐的宦官,竟手操对皇帝的废立生杀之大权;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宫门中
立了一块铁牌,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但晚明还是权阉辈出、祸乱朝
政。
然而,宦官的下贱身份始终未改变,“阉”、“竖”、“寺”也成了包含有侮辱意义的
蔑称,可以说,弄权的宦官,即使能权倾朝野,成为“九千岁”、“立皇帝”,他们的
权力也是完全缺乏合法性、迟早将被清算的“黑权力”。这是宦官权力与尚书权力的不
同之处。
自秦汉以降,历代皇权专制王朝中,应该说,清代在防患太监乱政上,是做得最为用心
的。清室入关之后,“鉴明代之敝,汰宦官,设内务府”。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政权的
根...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398
33
在中国古代宫廷里,皇帝拥有后宫三千佳丽,在众多妻妾中,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
。在周朝以前,天子之妻皆称为“妃”,周朝开始则称为“后”。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
后,改天子为皇帝,并订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的后妃制度。不过较完备的后妃制度和等
级划分直到汉朝才实际执行。《汉书·高帝纪下》:“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
”还有《三国志·魏书·后妃传》中有:“太祖建国,始命王后,其下五等:有夫人,
有昭仪,有婕妤,有容华,有美人。”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
如《周礼·天宫内宰》曰:“王后帅六宫之人。”而在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中,却
出现有多位皇后并立的现象。五胡十六国时期,汉国昭武帝刘聪就曾经册封了11位皇后
,一举破了少数民族王朝的一位皇帝册封皇后的记录。
刘聪,字玄明,是汉国开创者刘渊的第四子,自幼聪慧好学,汉化程度很高,14岁
已通习经史、百家之学,对孙吴兵法尤为精熟。又善书法、诗赋,工草隶二体,有诗百
余篇,赋颂50余篇。刘聪武艺精强,15岁时开始学击剑、骑射,膂力过人,弯弓 300斤
。文武俱佳,在当时确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所以太原名士王浑曾对刘渊说;“此儿寻不...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54598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构要弄死岳飞很难理解么?
成吉思汗是领袖,类似赵构,查理七世这些皇和王
这个跟将领分成两块看,将领是哲别这些
国军兵败之后,校长到了台湾,痛定思痛
最后觉悟出来,麻痹的,要加强中央集权
所以就开始三青团,白色恐怖,都来了
白崇禧就是不听他话,跟他开干,毛太祖有林彪那么听话
所以能赢,但是这种将领无论开干不开干,下场都不怎样
林彪下场很好?粟裕那么能打,连个元帅都不给他
只能说是一曲忠诚的悲歌
韩信不是早就有人劝他,鼎足之势嘛,不听,那最后被弄死无商量
相比之下,赵匡胤就很聪明,做权臣时候,有机会该称帝时候坚决称帝
而不是被女人宦官外戚这些给弄死,韩信死于女人之手,太窝囊了
然后杯酒释兵权,也就不随便杀权臣,既消灭了赵匡胤第二
又不像其他皇帝那样,诛杀功臣留下历史骂名,所以赵匡胤同时代名将基本上名气都不大
因为没有一个悲剧性的下场作为铺垫,说书的没法说,神剧没法演
所以只好推后到宋仁宗时代去演绎了
s**x
发帖数: 266
35
这些我们熟知的托孤后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权力交给小皇帝之前,托孤大臣们要么一人独大,其他皆成为附庸,要么干脆闹分裂搞斗争,直到动刀动枪下大狱喝开水。
汉武帝刘彻折腾了半天,弄得太子刘倨家破人亡,鸡飞狗跳,皇后卫子夫和太子一系的势力被摧残得七零八落。
刘彻死之前,对修理太子似有忏悔,发表了《罪己诏》,对若干历史问题作了轻描淡写的决议,也省得后来的人瞎忙活。但是他没有为太子彻底平反,还是把皇位传给了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并且杀了这个8岁孩子的母亲,因他担心母后专权。
汉武帝刘彻选择用托孤的方式解决接班人年龄太孝不能担当皇帝重任的问题。刘彻把小皇帝和天下托付给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以及桑弘羊这几个人。丞相田千秋不在顾命大臣之列,核心的人物只有霍、金。此二人何许人也?霍光是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金日磾是驸马都尉、光禄大夫。霍光是秘书兼侍卫,金日磾是侍卫兼秘书,两个人都是皇帝身边的工作人员,是皇帝的亲信,并非朝廷的重臣,是皇帝的“私人”,而非朝廷的“公人”。在皇帝专制时代,尚书房、军机处之类的皇帝办公机构,一般比三公九卿、宰相六部的权力要大,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实权都在这些地儿。汉代最有权的是大将...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780
36
如果搞一个史上最残暴女人的票选,吕后不会入选三甲,她会得最高大赏:终身成就奖
。刘邦想杀韩信下不了手,因为约好“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她够狠,
用袋子蒙住韩信全身,以竹签刺死他;彭越谋反流放,半路跟她求情,她说好好好我帮
你,回去就让刘邦诛杀彭越三族。她最有名的事件,是发明了史上对待小三的最惨烈的
方式:让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戚夫人,集万千残疾症状于一身,斩断四肢、挖了双
眼、熏聋双耳、毒成哑巴,然后扔进厕所,送她一个称号,叫“人彘”,翻译成现代汉
语,就是“你是猪”。
但是,只需要读一下《史记》相关段落,就会发现,吕后并非天生的女魔头,人家也曾
是善良小白兔一枚,倘若以她为女主,拍成电视剧,就是韩剧《妻子的诱惑》的战乱血
腥版,广大女性看了前90集吕后被虐、大虐、虐到非人,而小三戚夫人得宠、得君心、
得意洋洋,恐怕也会拥戴最后10集吕后恶整这个死小三。吕后只不过把天下弃妇加怨妇
的原配想对小三做的事——千刀万剐让她生不如死——变成现实罢了。
想当初,吕后嫁给刘邦,那就是孔雀女嫁了凤凰男。这婚姻,先天性险象环生。
吕后原名吕雉,她老爸吕公是当地有名的乡镇企业家、大富豪,沛...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37

皇帝质量和母亲关系很大
宋朝 清朝 的皇后都是大家闺秀
明朝为了防止外戚,专门从小市民家庭挑选。不是说小市民家庭不行,而是成建制地拒
绝大户女子可能是造成明朝皇帝素质差的一大原因
d****z
发帖数: 9503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竹书纪年明显比史记靠谱
武则天正牌皇后皇太后,正牌皇帝的亲妈。而且按礼法,正牌的李家人,不算异姓。
即使你的所谓某商王是伊尹后裔,那伊尹要比也得比武士彟。
古代外戚谋反的多了去了,有谋反后配享祖庙的吗?

了。
d****z
发帖数: 9503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竹书纪年明显比史记靠谱
武则天合葬乾陵。怎么挖?除非否定高宗的合法地位。如果否定高宗的地位,
武则天肯定没有配享的地位了。至于挖坟,这个就看恨的程度了。古人也
不是天天挖坟的。
而这一切都不是外戚武士彠可以享受的待遇。除非你认为伊尹是女人,嫁给
了汤。当外祖父是没有这些待遇的。祖父和外祖父,礼法上是天差地别的。
母亲配享父亲,这个可以。外祖父配享祖父,没有这个礼法。因为母亲是自己
一家的人。外祖父是异姓。更不要说有谋反经历的外祖父了。伊尹配享汤,只
可能是因功,不可能是因亲。
B****s
发帖数: 5731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竹书纪年明显比史记靠谱
本来就和外不外祖父的没啥关系,人家伊尹功劳就是大么,同姓不能平反的不也是多了
去么,有啥不能比的。你提到外戚,好像长孙无忌也是有配享吃的。
再说也可以是被太甲暗杀么,按照商的礼法,大家都认为伊尹这么教育小皇帝是应该的
,唯有小皇帝自己心里不爽,只好搞暗杀夺权。
z*********e
发帖数: 74
41
2012年10月,《神探狄仁杰》中狄大人常说的一句话:“元芳,你怎么看”成了网络热
词。而李元芳的回答也受到大家的追捧,“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此事背后
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这一电视剧惯有的片断被网友吐嘈,并跟风模仿形成了“元芳体”,产生各种版本。网
友争相恶搞狄仁杰与李元芳的对话,构成不同版本的“元芳体”。
说起李元芳这个人,他在剧中任检校千牛卫大将军,狄仁杰卫队长。武艺独步天下,善
用链子刀、幽兰剑。这是编剧钱雁秋先生电视剧创作的一个人物,在唐朝历史上是没有
的。
唐朝没有李元芳,并不带代表历史上没有李云芳。在明朝就有一位官员名叫李元芳,这
个李元芳虽然不会功夫,但也是一位清官。
李元芳,字子实,号虚庵,嘉靖朝大臣。曾任登州府同知、潞安府同知。正德二年中举
人。30岁时,被明世宗任命为顺天府宛平知县。宛平地理位置特殊,历朝历代都受重视
。作为一个小小七品,却都由皇帝颁旨任命。这个县令可不是随便什么人能担任的。李
元芳早就听说宛平有很多的朝廷高官、外戚或宦官家族。他们欺压良民,无恶不作。
上任后的李元芳,迎接他的是三个让他寝食难安的案件。一:村民状告建昌侯张延龄无
故侵... 阅读全帖
r********9
发帖数: 10694
42
外戚或宦官算啥?
s**x
发帖数: 266
43
中国古代,有很多青楼,正因为这些出了许多名妓,到现在都广为流传。在古代,青楼只有达官贵人才能进去的。那么可想而知,青楼的收费标准有多高,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那些名妓的收费标准又是怎样的。
1.绿珠
传说原姓梁,生在白州境内的双角山下,绝艳的姿容世所罕见。古时越地民俗以珠为上宝,生女称为珠娘,生男称作珠儿。绿珠的名字由此而来。石崇为交趾采访使,以真珠十斛得到了绿珠。
绿珠善吹笛,又善舞《明君》,明君就是指汉元帝时的王昭君。绿珠妩媚动人,又善解人意,尤以曲意承欢,因而石崇在众多姬妾之中,惟独对绿珠别有宠爱。石崇(249~300年),西晋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字季伦。永熙元年(290年),出为荆州刺史,以劫掠客商至巨富,与贵戚王恺等争为奢靡。
曾与王恺斗富,以蜡代薪,作锦步障五十里,恺虽得武帝支持,仍不能敌。八王之乱时与齐王结党,赵王伦于是派兵杀石崇。石崇对绿珠叹息说:"我现在因为你而获罪。"绿珠流泪说:"愿效死于君前。"绿珠突然坠楼而死,石崇想拉却来不及拉住。石崇被乱兵杀于东市。
2.陈圆圆
红颜祸水--陈圆圆(1624年-1681年),字畹芬,原姓邢名沅,本姑苏名妓。圆圆能歌善舞,... 阅读全帖
m******w
发帖数: 284
44
孝康敬皇后张氏(?-1541年),明孝宗皇后,兴济(今河北青县)人。父亲张峦,母亲金氏。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张氏品行出众,被选为太子妃。孝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孝宗与张皇后的感情极深,同起居,后宫除了张皇后,竟无其他妃嫔,是古今唯一一位一夫一妻的皇帝。孝宗因为皇后的缘故,优待外戚,追封老丈人张峦为昌国公,妻弟张鹤龄为寿宁侯、张延龄为建昌伯,为皇后建立的家庙也十分壮丽。弘治十八年(1505年),孝宗卒,太子朱厚燳即位,改元正德,是为明武宗,尊张后为皇太后。正德五年(1510年),上徽号“慈寿皇太后”。十六年,武宗崩,因为无子,奸臣江彬等心怀不轨,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禁中,迎立武宗的堂弟朱厚熜为帝,史称明世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世宗入继,称张太后为圣母,上尊号曰“昭圣慈寿皇太后”,也同时尊他的亲祖母邵氏为寿安太后。日子一久,世宗对张太后的淡薄态度就慢慢展露出来,他尊封自己生母祖母,对张太后并不十分礼遇,如有臣子上奏还降罪,又改称圣母为伯母。张太后弟弟犯罪,张太后苦跪求情不果,一病不起。终于,晚景凄凉的张太后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八月崩,谥号为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 阅读全帖
j****m
发帖数: 213
45
清朝格格多数不能生育背后难言之隐:
在时下的一些涉及到清朝格格婚后的私生活的影视作品中,那些年轻貌美、如花似玉的格格们与自己的驸马,也就是额驸,大都是过着卿卿我我、恩恩爱爱、你拥我包、极尽风流的令人艳羡的夫妻生活。但是,实际的情形并非如此,天真烂漫的清朝格格们一旦结了婚,洞房花烛夜之后,便进入孤独寂寞的生活。
那些年轻貌美的格格与阿哥卿卿我我的浪漫爱情,不知道又要羡煞多少旁人!可是,如果你对格格的真实人生有所了解,那些弥漫了很久,要“穿越清朝做格格”的傻想,便会烟消云散。
翻开清宫医案,披阅清代史书,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清代的格格极少有生儿育女者,并且十之有九得了相思病而死亡,因为她们平日很难见到自己的驸马一面,即便在晚上也很难与驸马同床共枕,随意行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有悖天伦常理的现象呢?
结婚后就得与驸马分居
清朝格格们出生后,一般都由奶妈喂乳照料,难得与生母见上一面,自出生至婚配,母女见面次数屈指可数。尤其甚者,每当格格出嫁,都由皇帝赐给专门府第,驸马只能住在府第外舍。如果格格不召幸的话,驸马是不能随便进府与公主同床共枕的。但格格每召幸一次驸马需要花费很大的周折,要花许多...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5579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良是个谜
张良见黄石公后的一生所谋:
1, 混入起义军, 分裂起义军, 收买刘项两军中的主要人物: 收买项羽太难但成功
地收买了项伯, 本想跟随项羽并“用献计谋”的方式左右项羽, 但项羽能力太强张良
没法在项军中做大官只好通过项伯; 而刘邦个人能力比项羽弱, 张良成功混入刘军。
2, 暗使项羽火烧咸阳, 让项羽入秦称帝的愿望如空, 并使各路起义军互相残杀,
以便为他复国创造机会;
3, 眼看刘汉军队(尤其是韩信军)能征惯战(不像他原先想的那样草民草包)胜利在
望, 唆使刘邦拜孔, 终使得孔儒危害中国两千多年;
4, 眼看刘邦汉朝江山坐得稳重, 转而与吕后暗中结盟, 成功帮吕后保住亲儿子的太
子地位, 而后又献毒计谋杀韩信, 成功地用各种计谋让吕氏一家占据朝中要职(也开
创了外戚干政的先例), 试图通过吕家搞乱刘汉江山再造复国大机。 可张良这最后一
招也被草民出身的周勃陈平曹参所破。 最后张良对黄石公叹道: “非我无能, 实在
是草民们太厉害!”。
x**********8
发帖数: 71
47
如果给每个古代帝王都开一个微博账号,汉武帝绝对是大V,有着超高的人气、庞大的
粉丝群、无数的聚光灯,之所以如此,不仅仅因为雄才大略、开疆扩土,他的风流韵事
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什么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这夫人那夫人,晚年还老牛吃
嫩草冒出个钩弋夫人,虽然风流成性、美女如云,可儿子却不是特别多,加起来才六个
,是有点少,要是黄泉路上遇见宋徽宗、清圣祖,都不好意思说。因为是名人的缘故,
人们对刘彻的儿子也很感兴趣,广为人知的是老大和老末,老大是卫子夫生的刘据,他
当了三十年的太子,最终却没能入主汉宫,命运调皮地给他开了个大玩笑,每本讲汉武
帝的书一定会提到他;小儿子叫刘弗陵,他知名度高是因为人们老问一个问题:“汉武
帝之后的那个皇帝是谁来着的?”
刘据和刘弗陵被历代粉丝关注,中间四个难兄难弟却无人问津。他们依次是王夫人生的
刘闳,李姬生的刘旦、刘胥,李夫人生的刘髆,其中的老四刘胥竟然三次与皇位擦肩而
过,让人唏嘘不已。
刘胥的妈妈李姬,她是汉武帝所有嫔妃中生孩子最多的,六个有两个是她生的,占了三
分之一,然而武帝并不宠爱她,刘胥出生时,卫子夫宠冠后宫,还生下皇长子刘据,武
帝二十九岁才... 阅读全帖
B******1
发帖数: 296
48
如果给每个古代帝王都开一个微博账号,汉武帝绝对是大V,有着超高的人气、庞大的
粉丝群、无数的聚光灯,之所以如此,不仅仅因为雄才大略、开疆扩土,他的风流韵事
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什么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这夫人那夫人,晚年还老牛吃
嫩草冒出个钩弋夫人,虽然风流成性、美女如云,可儿子却不是特别多,加起来才六个
,是有点少,要是黄泉路上遇见宋徽宗、清圣祖,都不好意思说。因为是名人的缘故,
人们对刘彻的儿子也很感兴趣,广为人知的是老大和老末,老大是卫子夫生的刘据,他
当了三十年的太子,最终却没能入主汉宫,命运调皮地给他开了个大玩笑,每本讲汉武
帝的书一定会提到他;小儿子叫刘弗陵,他知名度高是因为人们老问一个问题:“汉武
帝之后的那个皇帝是谁来着的?”
刘据和刘弗陵被历代粉丝关注,中间四个难兄难弟却无人问津。他们依次是王夫人生的
刘闳,李姬生的刘旦、刘胥,李夫人生的刘髆,其中的老四刘胥竟然三次与皇位擦肩而
过,让人唏嘘不已。
刘胥的妈妈李姬,她是汉武帝所有嫔妃中生孩子最多的,六个有两个是她生的,占了三
分之一,然而武帝并不宠爱她,刘胥出生时,卫子夫宠冠后宫,还生下皇长子刘据,武
帝二十九岁才...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326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浅析李自成失败的原因
1949年3月23日,是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的日子。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建国后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再次把李自成当作反面教材:“我是不学李自成的。你们要学刘宗敏,我劝你们不要学。”
在毛泽东眼里,李自成无疑是个失败的考生。回首李自成十余年的起义生涯,最致命的就是流寇主义和山头主义。
流寇主义
流寇主义是历朝农民起义军的老问题。在李自成之前,曾经有过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成功先例;潼关南原大战后,李自成也有过商洛山练兵的实践,只可惜没有坚持下去。
第一,李自成等农民军首领并不重视根据地建设,也没有夺取政权的长远规划。归附于李自成的“十三家”首领罗汝才说“我等横行天下为快,何必据土”,同样也是李自成、刘宗敏等人的思想。李岩起义后,曾向李自成提出了据宛洛以得天下的真知灼见,可惜并未被采纳。
第二,攻克洛阳后,农民军的扩军速度过快。原先李自成起家部队“老八队”的战士仅千余人,农民军却迅速扩张到了20多万人马,留在基层的老八队战士渐渐无力约束军纪,造成了实质上的战斗力下降。
第三,境内割据势力未及时“清理”,最终养虎为患。李自成进京后,本应... 阅读全帖
g*****p
发帖数: 790
50
古代帝王家的千金小姐,多是染上“公主病”。动辄口口声声“从现在开始你只许对我一个人好、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情你都要做到、对我讲的每一句话都要是真心……”。稍不达标,拳脚伺候。但也并非全是如此。缘由也简单,公主虽贵为千金之躯,但身份毕竟是女人。古代女人的命运,大多是身不由己。
譬如在大明朝,公主的境遇就颇为的微妙,甚至夫家的候选,也未必是达官贵人。个中缘由,其实也简单,这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流浪汉出身,没啥文化,也就是现代说的“土包子”,也不太喜欢官宦子弟,总觉太纨绔了,人生观谈不到一块。因此留下帝王选婿的章程,只从低级士官以及民间普通百姓家遴选,大户人家一律不予考虑。当然,朱元璋是个人物,定下标准也不全是个人好恶,他也有自己深层考量,防止大官和内廷勾结,也就是外戚作乱。可是,这就苦了长于金玉之所的公主了。
这底层建筑里长大的娃,大多也是有节操的,想吃软饭的其实不多,但想攀上皇亲国戚这门槛的,自然又是喜欢投机之辈。因此,听闻皇室要招亲了。民间一些见不得光的路子也活络了起来,一些负责考核把关的太监们,也就在塞钱的门户里选,谁家递的多,录取的机会自然大增。所以这推荐名单上的人选...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