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外戚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e
发帖数: 21415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广难封的吊诡
汉武帝只用外戚打净赚得仗。
问题是没了那些炮灰将军外戚们如何净赚。
其实抓着一点颠覆性思维当稻草的恐怕是阁下
g*******2
发帖数: 3306
2
这和中国古代有什么区别? 古代的皇帝,一般是这样控制深宫的:拿唐明皇来说,他宠
爱杨贵妃,于是让她的哥哥在军队里当了大官;同时皇帝又重用太监高力士。让外戚和
太监作为深宫的2派互相斗,皇帝就像手牵着这2个玩具木偶。皇帝利用手里的权力,挑
拨离间这2派,从而达到牵制利用的目的。这是独裁统治里的权力平衡游戏。最后皇帝
过分相信杨贵妃,造成安录山兵变,在马鬼坡,众人要胁皇帝杀死杨贵妃和她的同夥,
这就是权力斗争的结果,皇帝可以留命,但是外戚那一派要消灭。唐明皇从此一蹶不振
,闷闷不乐,失去权力,明白了爱情会导致权力分配失去平衡,从而祸及自身。
g****t
发帖数: 31659
3
唐朝后来皇帝的生命和废立,都操纵在太监手里。
按陈寅恪的书,这一后果的根源就起于玄宗。

这和中国古代有什么区别? 古代的皇帝,一般是这样控制深宫的:拿唐明皇来说,他宠
爱杨贵妃,于是让她的哥哥在军队里当了大官;同时皇帝又重用太监高力士。让外戚和
太监作为深宫的2派互相斗,皇帝就像手牵着这2个玩具木偶。皇帝利用手里的权力,挑
拨离间这2派,从而达到牵制利用的目的。这是独裁统治里的权力平衡游戏。最后皇帝
过分相信杨贵妃,造成安录山兵变,在马鬼坡,众人要胁皇帝杀死杨贵妃和她的同夥,
这就是权力斗争的结果,皇帝可以留命,但是外戚那一派要消灭。唐明皇从此一蹶不振
,闷闷不乐,失去权力,明白了爱情会导致权力分配失去平衡,从而祸及自身。
v*****s
发帖数: 20290
4
你这个例子举得很糟糕。杨国忠和高力士加起来也顶不上李林甫。安禄山造反也和什么
相信杨贵妃扯不上,尾大不掉而已。最搞笑的是马嵬坡,明明是太子借机夺权,和什么
外戚太监斗争有毛关系。
外戚和太监斗争最明显的是东汉。明朝是皇帝利用太监和文官斗争。唐朝相当特殊,前
半段主要是皇族内部互斗,后来就是太监独大。
s********e
发帖数: 13723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吕思勉算是厚道的了
史书写的很真啊,
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
起家是靠外戚,但是本人很有才能,有什么问题
a****5
发帖数: 10854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嗯,看三国突然想到个问题
汉代三公九卿最大.
西汉初承秦制。从武帝时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称为三公。汉武帝削弱了丞相的
权力,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汉成帝时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
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西汉末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新莽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
东汉初仍设三公官,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三公各自开
府置官属。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汉光武帝虽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
书台。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位
在三公上。
东汉末年,董卓自任太师、相国,居三公之上。建安十三年( 208),曹操罢去三公而
又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且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200年之久的三公制 ,至此遂
告终止。曹魏建国,重新恢复三公之制。
o*******g
发帖数: 1300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jcore 二三事
首先声明这些都是听来的八卦,但来源还是比较可靠,我一同事和江家核心圈里某几个
外戚有相当大的交集,
我是听他说的,大家姑妄听之。
猫头鹰据说非常厉害,jcore一切内务完全控制,公关的话一定要过这关。当年良宇就
是搞定了猫头鹰。
后来老了,泽慧成了张玉凤 。
中科院都是他家的。大公子是院长,泽慧做农林院长,还有个李家洋,是泽慧的老公的
弟子。
南巡是jcore最大一关,据说jcore自己都没底,非常惶恐。开会前夜,jcore将所有马
仔和外戚都招致家中,jcore基
本把所有人后路都安排好了,jcore做好了最坏打算。上海帮那天晚上全都聚在一起。
后来有惊无险过了这关,jcore才算亲政 。
据说jcore每天要弹半小时钢琴,谁都不能打搅,jcore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c*******o
发帖数: 27734
8
称王又如何?外戚家的侯比那些诸侯王风光多了,王莽一家十几侯五大司马,诸侯王算
啥?
诸侯王就是政协,外戚才是政府。

这个当然是有限制的,非刘姓不能为王,汉当然还是男权社会
r*******3
发帖数: 10886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光义是汉族猥琐的转折点啊
以前没想过,好像明就朱厚熜朱翊钧,而且外戚基本没戏,清有特例,整了好几个,老
妖婆也算是后宫了,外戚倒是没啥,但也跟鞑子蛮性未脱有关吧
A*****l
发帖数: 1955
10
东汉王朝的三大支柱:宦官、外戚、士族。
皇帝本人主少国疑,不能太依赖士族势力,导致外戚和宦官二选一,东汉王朝确实悲剧
,除了光武和献帝外,似乎只有一个没有早夭的……
s*****e
发帖数: 21415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历史上最牛富二代公子哥
你这不是扯么?换谁阿姨是一国皇后,从小养在宫中,不能算富二代?
啥叫“外戚”你懂不懂啊?基本是富二代+太子党。
小霍的战功基本是吹出来的。河西走廊本来就不是匈奴的主力方向。
正经主力在北平阴山那边,卫青(也就是李广)他们盯着。
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多年,在匈奴素有威名,结果每次出塞的时候匈奴
都是围着李广猛攻,所以损失比较大。(还有后来李陵,也是一个道
理)。
刘小猪根本不会用人,宠信外戚,所以后来才有贰师之祸。
s****y
发帖数: 704
12
从刘邦给戚夫人唱楚歌说起——再答牙齿晒太阳 朱永嘉
此日记引用地址:http://blog.people.com.cn/blog/trackback.do?wlog_id=1315700386920816

按:关于《与九·一三事件相联系的上海文汇报三·一六文章》的十问十答,已发了(
上),即其中的四问四答,当时我发此文的一个意图是为了在九·一三事件四十周年的
时候,就这件事说一点个人的经历和感慨。有朋友建议我看一下反映再发后面的部分,
这样说者与听者可以有一个交流,思想要在对话中才能产生美丽的火花,矛与盾二者紧
密联系、缺一不可。我接受了这个意见,故把后面的六问六答分为中、下二篇过些日子
再发,或许还能再添加一点按语,暂时把这个题目搁一下。 前面那篇《我的两个小朋
友》文后的跟帖中有牙齿晒太阳的跟帖,贴出了“毛泽东与毛远新谈话(1976年1月—
—2月)”,这篇谈话以前没有看到过,我现在还没有办法去核实,看起来是毛远新事
后整理的。主席的谈话在时间上是断断续续的,是七六年批邓以前毛对中央几个人的分
析,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对当时中央几个人的分析和判断... 阅读全帖
d****z
发帖数: 9503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问题不是宦官,而是外戚。宦官就是皇权。除了唐的宦官,没有哪朝的宦官可以
换皇帝的吧,只有外戚换皇帝。宦官专权其实是皇帝对外朝极端不信任的结果。
唐的宦官领军,这个极大地提高了宦官本身的权力,所以唐的宦官是不同的。
b*********f
发帖数: 1585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下)
延熹五年(公元162年),是时宦官方炽,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竞为贪淫,朝野嗟怨。在中央方面,太尉杨秉与司空周景(周瑜的堂祖父)联合上书,要求将宦官的爪牙从各级单位上驱逐下去。桓帝予以支持,那些爪牙或免或死,天下莫不肃然。三年后, 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杨秉又参奏中常伺侯览之弟,益州刺史侯参暴虐一方,侯参惶恐自杀。杨秉又进而参奏侯览与具瑗这两个权宦,结果桓帝迫不得已,罢免侯览的职务,削去具瑗的封地。但是同时桓帝又以河南尹李膺、大司农刘祐、廷尉冯绲忤旨的罪名,为以上两个权宦抵罪。太尉陈蕃虽据理力争,然桓帝不听,不得宽赦。
同时,在地方方面,党人集团与宦官集团展开拉锯战,南阳太守成缙诛杀了与宦官勾结而作奸犯科的张汜;太原太守刘瓆诛杀了贪横放恣的小黄门赵津;山阳太守翟超没收了中常伺侯览的财产;中常伺徐璜之侄徐宣因射杀太守李暠之女;东海相黄浮则将处死徐宣一门,宦官集团就凑请皇帝将他们处死。太尉陈蕃又出面为此四人请命,桓帝反而大怒,将他们全部治死于狱中。陈蕃因是名臣,未敢加害,形势对党人集团颇为不利。
次年,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宦官集团向党人集团反扑。起因是一个与宦官交结的方伎张成... 阅读全帖
f******7
发帖数: 210
15
明孝宗朱佑樘(公元1470-1505年),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宪宗病故后继位,在位18
年,病崩,终年35岁。葬于泰陵(今北京十三陵)。
有人说,他是一个无嫔妃、无嗜好、无亲信的“三无”皇帝,他主政的是一个无专
权、无战乱、无弊政的“三无” 时期。虽然这评价看似有些绝对,却也与史实相差无
几。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宪宗帝驾崩,太子朱祐樘即位,为明孝宗,又称弘治皇帝
,是明朝一位开明圣主。
他在位期间,先是将宪宗期间留下的一批奸佞冗官尽数罢去,逮捕治罪。比如逮捕
侍郎李孜省、太监梁芳,罢免外戚及党羽。裁汰传奉官,罢免右通政任杰、侍郎蒯钢等
千余人,论罪戍斥。革除法王、佛子、国师、真人封号。处死妖僧继晓。裁抑宦官及佞
幸之臣,太监梁芳、外戚万喜及其党羽均被治罪。并调整内阁班底,罢免了不学无术、
依附权要的阁臣万安、尹直等人。
他大胆启用人才,选贤举能,将能臣委以重任。当时被任用的徐漙、刘建、李东阳
、谢迁、王恕、马文升等人,都是正直忠诚的大臣,在弘治一朝发挥了较大作用。
他勤于政事,每日两次视朝,处世公正、政治清明。更定律制,复议盐法,革废一
...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68029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朝内禅何其多
如果有宦官和外戚干政,士大夫们还能齐心协力跟他们斗争,没有宦官和外戚的压力,
士大夫们就喜欢窝里斗,搞党同伐异。
w*******4
发帖数: 361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司马炎选太子。。。。
司马炎选了个弱智的儿子当太子,然后让外戚、皇族、权臣共同辅政。。。三方利益都
得到保证。
大肆封王,皇族控制地方,让异姓大臣不敢乱来;
外戚、权臣控制内政,制衡各王。
因为平衡最终被打破,最后导致了八王之乱,但据说是后世帝王选太子的蓝本。。。
选个强点的儿子:
老子活的太长了的话,要杀老爹提早称帝;
老子活的太短了的话,被叔叔、伯伯搞死的不知道多少。
r*******s
发帖数: 308
18
你的理解彻底错了.是皇权失落导致皇帝需要依赖外戚和太监夺回权力,而不是反过来.
需要挑拨外戚和太监,已经说明皇权处于夹缝之中.
举个例子,你需要挑拨你两个7-8岁的儿子相互斗争来维持你当爹的权力吗?非要的话,只
说明你当爹的权力已经处于失控只中.
当然,换成老婆和丈母娘的话就不一样了,是不是有人连连点头啊?
f*******l
发帖数: 8811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如果杨开慧不死
否。
老毛用江青是典型的用外戚(皇后)压制大臣。
老毛又不是老糊涂了。江青只不过是个传话筒罢了。
外戚不是江青,自然会有别人顶上。
历史上,刘邦用吕雉,李克镛(p.s.应是李存勖)用他老婆,例子多了去了。
t******o
发帖数: 2792
20

这个话题够复杂,我也就知道点皮毛。
宋对士大夫特别优容,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不杀士大夫”的太庙誓言,或者老赵家的遗传背景就是多数比较宽厚温和。
但这不等同于宋的相权就超过唐,如果从体制层面看,一般来说,宋对相权的压制还超过唐朝,当然主要说的是乱前的唐朝。
唐三省六部是比较成熟的,中书制定政策,门下副署或封驳,尚书执行。国家大政由宰执在政事堂决定,诏书草好会让皇上画押签字,皇帝一般只有同意权,不参与决策,顶多批几句,而宰相们的决议基本也是定稿,是为“熟拟”。皇上要有什么决策,必须要通过中书门下,当然绕过政府的皇上手诏也是有效力的,但当时上不了台面。武后时那位刘学士就说“不经凤阁鸾台何为敕”,虽然刘事后被杀,但这种观念已经成为规矩,接下来几百年一有违反总有类似的声音冒出来,这在明清是难以想象的。
宋袭唐制,架构相似,但经过晚唐五代一闹腾,很多就似是而非了。虽说元丰改制前后有差异,但基本都是细枝末节,最关键的是宋的政事堂给皇上的不是“熟拟”了,而是“劄子”,就是宰相们给皇帝几条意见,是草稿非定稿,皇上不但有同意权,还有参与权,即是最高决定权。另外宋初开始时宰执还能沿唐...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2463
21
我说的是基本上外戚领兵打仗,并不是全部
班家是两汉一大宗族,西汉成帝时出过一个有名的妃子
班超挂掉之后隔了几代也出过一个皇后
同样马援也是挂了之后家里出皇后的
所以都可以算是外戚
E******u
发帖数: 3920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汉成帝、哀帝、平帝:
汉纪二十二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元年(前32年):石显贬,死。封王姓外戚六人。
二年(前31年):里皇后许氏。
三年(前30年):秋,关内大雨四十余日。丞相匡衡免为庶人。
四年(前29年):陈汤境遇前后起落,莫府事壹决于陈汤。
河平元年(前28年):王延世治河。成帝教训皇后节俭。
二年(前27年):拒绝匈奴伊邪莫演避难。六月同日封王氏五侯。陈立杀夜郎王兴,平
西夷乱。
三年(前26年):刘向等集天下书,刘向上洪范五行传论。王延世治黄河缺口。
四年(前25年):王凤与丞相王商斗争。王商免相,呕血薨。严宾国与中国外交贸易关
系。
阳朔元年(前24年):王凤权大:去定陶共王,逼死王章,免冯野王。
二年(前23年):刘向上书劝削王氏势力,成帝不用其言。
汉纪二十三
孝成皇帝上之下阳朔三年(前22年):八月王凤薨,以王音为大司马、车骑将军。
四年(前21年):平乌孙之内乱,安日为小昆弥。
鸿嘉元年(前20年):成帝开始微服出行。
二年(前19年):博士行大射礼,飞稚集于庭、三公之府。
三年(前18年):王氏奢侈,成帝怒,而实无意诛。赵氏姐妹进宫得宠,许皇后废、死
。班婕妤服侍...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汉明帝、章帝、和帝:
汉纪三十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 建武二十三年(47年):大司徒司空皆薨。玉况为大司徒,张纯为大
司空。
二十四年(48年):汉匈和议,复孝宣故事。南单于奉藩称臣。武陵蛮乱,老将马援请
命征蛮。
二十五年(49年):马援卒于军中。监军梁松构陷马援,朱勃上书保援,帝稍解其意。
马援继任宗均平群蛮。
二十六年(50年):诏南单于入居云中,后移居西河郡。
二十七年(51年):司徒、司空去“大”名,大司马改为太尉。北匈奴求和亲不得。臧
宫、马武上奏议伐北匈奴,上罢止。
二十八年(52年):北匈奴复请和亲。
三十年(54年):上东巡,罢群臣言封禅泰山事。
中元元年(56年):上封泰山,禅梁阴。桓谭非议谶文,几死。
二年(57年):二月,帝崩于南宫,年六十二, 葬原陵。诸羌叛。窦固、马武等讨羌。
显宗孝明皇帝上 永平元年(58年):邓禹、耿弇薨。故太子东海王刘强薨。马武等破
羌兵。
二年(59年):天子行大射礼。
三年(60年):立马氏(马援女)为皇后。拜云台二十八将(后改为三十二将)、朝廷
充悚栗之气。
汉纪三十七
显宗孝明皇帝下 永平四年(61年):梁松下狱死。
五年(62年)...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54598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日本的贵族和姓氏
小鬼子历史上也数次外戚专权
所以历史上的藤原也曾权倾一时
随后被平氏所取代
再后来就是源氏长期统治
再后来就是农民和资产阶级在维新后兴起
橘氏则出了很多名女人
但是说历史上一度掌控局面
那应该是没有过
另外在源赖朝之后的外戚平氏北条氏专权
这个北条后来的一只发展出来成为东条
东条英机
橘氏历史上最有名的男人应该就是楠木正成了
f**********4
发帖数: 2617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啥中国制度不适合日本?
我对越南不熟,朝鲜感觉更有资格称得上袖珍版中国。
说说日本。我觉得日本之所以走上“歪路”,主要原因在于贵族政治始终贯穿始终,而
中国的贵族阶层总是难以稳定,在几次重要的改朝换代(比如秦统一和汉朝建立),和
制度变更(科举之兴)中洗牌重来。
日本平安时代起算是学习唐朝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天皇朝廷,向中国靠拢。后来中
央权力削弱,地方土地兼并渐盛,庄园制经济兴起,这也是中国每个皇朝末期每每发生
的痼疾。在中国,此疾发展到一定程度,则皇权崩溃,或无法抵抗外来侵略,或被农民
起义摧毁,成型的贵族阶层随着皇权一起完蛋,洗牌重来。而在日本,这样的危机却没
有导致非常激烈的后果。主要原因就在于天皇朝廷中存在着以藤原氏外戚为首的贵族集
团。中国也有外戚,但是随着皇帝的更迭,兴也勃,忘也忽(除了辽朝的萧家)。藤原
氏则因其运数长期把持了皇后的位子,世代相传,枝繁叶茂,根深蒂固。这就导致以藤
原氏为首的贵族集团成为了几乎不依赖于皇权的独立势力。面对此挑战,皇权产生了太
上皇执行“院政”这样可能是世界历史绝无仅有的奇葩的政治形势进行对抗。而在地方
庄园兴起的大背景下,两方争相拉拢地位相对低下的庄园势力(即... 阅读全帖
b*******h
发帖数: 2585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啥中国制度不适合日本?
日本文化和中国有相似的地方。
律令制是中央集权的尝试,后来的摄关政治相当于外戚专权。为了对抗外戚专权而利用
地方势力,造成割据。
l*****e
发帖数: 416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萧峰痛诉民族苦难史 二
说错了。此萧家非彼萧家。契丹萧姓,来源很多,最显赫的一支是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
家,他们本是疑似回鹘人的述律糯思之后(“太祖淳钦皇后述律氏,讳平,小字月理朵
。其先回鹘人糯思”),辽史说他们家被耶律德光赐姓萧氏(“赐姓名曰萧翰,以从中
国之俗”),但新五代史说法略有差别(“翰,契丹之大族,其号阿钵,翰之妹亦嫁德
光,而阿钵本无姓氏,契丹呼翰为国舅,及将以为节度使,李嵩为制姓名曰萧翰,于
是始姓萧”)。
其次要数乙室已和拔里两家(“契丹外戚,其先曰二审密氏:曰拨里,曰乙室已”),
也称萧氏。无明显记载表明他们同库莫奚人有渊源。
至于库莫奚人当中的萧姓,是附于述律家而得到的萧姓(“奚有五王族,世与辽人为婚
,因附姓述律氏中”),这一支奚族萧氏当中也有若干名人,但完全不可与上两段当中
的“外戚三萧氏”混为一谈。
s*********i
发帖数: 13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汉代王莽其人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字巨君,受汉朝的刘氏禅让,建立“新朝”(9年—23
年在位),后来在新朝政权结束后,汉朝恢复政权。历史学家一般都认为是王莽篡汉立
新朝,同时也有史学家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
生平
外戚出身。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河北大名县东)。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幼年
时父亲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莽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
声名远播。王莽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嘱咐王政君照顾王
莽。汉成帝时前22年,王莽初任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王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
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深受众人爱戴。其叔父王商
上书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永始元年(前16年)封新都侯、骑都尉及光禄大夫
侍中。绥和元年(前8年)继他的三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翌年,汉成
帝去世。汉哀帝继位后傅太后、丁太后及其外戚得势,王莽退位隐居新野。其间他的儿
子杀死家奴,王莽逼其儿子自杀,得到世人好评。
代汉立新
前2年王莽回京城居住。前1年汉哀帝去世,并未留下子嗣,由太皇太后王政君掌管传国
玉... 阅读全帖
r***l
发帖数: 9084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千古一帝,是宋仁宗
宦官外戚文官领军,很早就有。卫青也是外戚,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但不妨碍他们的
英名。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卫青霍去病建功立业和汉武帝不惜代价远征匈奴的国策分不开
的。北宋要是像汉武帝那样连年大规模征伐西夏,西夏必亡无疑,宋军也会出英雄的.
神宗时期领兵的宦官李宪,久在边陲,颇有战功,后来永乐城也自杀殉国。北宋末年,
宦官童贯领军不断挤压西夏,西夏败像已经很明显了,如果不是金兵南下,西夏难逃被
宦官灭亡的命运。至于文官领军,虞文允是文官,采石之战之前估计连枪都没碰过,袁
崇焕于谦细说也是文官出身,
当然我也承认,宦官领军不妥,但北宋成平多年,名将曹玮等皆死,要想灭西夏的确不
是简单的事情,的确需要北宋想汉武帝那样长期大规模用兵,吃败仗肯定是常事,以宋
朝的国力,也是完全是可以承受的,但长期大规模用兵显然在仁宗神宗时期是不可能的。
n*******w
发帖数: 6708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元璋气度还是非常不俗的
主要原因朱元璋怕外戚夺权篡位,明代皇后,皇妃都是来自民间,父母最多是4品官,
甚至更低
虽然防止了外戚篡权,但是皇后,皇妃的父母基因不行
所以影响了皇帝的基因
z****e
发帖数: 54598
31
其实蒙古人就是征服了天朝,中东那些鸟蛋文明,远没到波斯帝国
还有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那么牛逼,蒙古人真正面对的精锐部队
也就是四川军民,其它各个文明精锐都没怎么正面对决过
伊斯兰文明的精锐是马木留克奴隶兵,这个一直坚持到拿破仑时代
蒙古人遇到这种同样拿着弓箭弯刀而且不需要打炮的敌人也有些吃不消
越南就是蒙古帝国的耻辱了,诺大一个帝国,打三次越南,硬是没成功
还有就是东渡打日本,日本的精锐压根不值一提,没什么著名武士
著名武士要么在之前源平合战中都死光了,要么就是还没出世,比如足利新田之流
源赖朝之后当时当权的北条氏那都是外戚,就是外戚蒙古人也没赢
西征,罗马人主力在拜占庭,君士坦丁堡,没有攻下来
日尔曼人主力英法德三国,德国当时还没统一,神圣罗马帝国
英国也还不是大不列颠,英格兰,法兰西和神圣罗马帝国,没有过招过
就赢了条顿和波兰联军,日尔曼人主力远没有说到被击溃的地步
倒是抢了毛子不少领土,但是毛子当时不行,毛子要等彼得大帝之后才牛逼
所以其实蒙古人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远没到说能够单挑对决世界全明星的水平
实际上等天朝军民缓过劲来,很快元就over了
m***y
发帖数: 14763
32
过之。
董卓这种军阀专权算P大个事儿,大家不爽的的,他既不是外戚,又不是内官。跳出这
个历史局限性看,其实他也不比外戚和内官坏多少。
但是他手下这帮西凉悍将,执政水平就差远了,相当于大头和后面的北洋军阀的差别。
m*********a
发帖数: 3299
33
二晋南北朝时期时期进一千年的时间
鲜卑族统治着中国秦岭淮河(长江)以北区域
直到北周为外戚杨坚所篡,成立隋朝。
我的解释就是现在的汉族就是原来的鲜卑族,
原来的汉族已经灭亡了,否者无法解释,现在没有一个独立的鲜卑族。
而且这个时期的记载有,鲜卑族在北方大量屠杀原住民的记录。
和原住民短暂但是失败的反击的记录(如杀胡令)。
東漢及三国时期
東漢初年,鮮卑、烏桓諸部落原仍隸屬於匈奴。竇憲聯合北方各游牧部落,擊破北匈奴
。鮮卑部落佔領蒙古高原,開始興起。匈奴各部落皆自號為鮮卑[4]。
東漢末年,乌桓被曹操征伐之后衰落,鲜卑崛起。236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杀
死轲比能,立其弟为首领。这段时期为鲜卑的古典时期,《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
”中有述。
五胡十六国时期
在西晋至東晉、五胡十六國时期,鲜卑分为三大支部。
东鲜卑
东部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
其中段部曾和晋阳的刘琨联合,后被羯人的后赵击溃,融入中原其他族群之中。雖然有
人认为该部与宋朝时期的大理段氏有关,但並無實證。
慕容部有慕容氏諸燕的流變。一開始的慕容皝於五胡十六國前期创立的大燕国,史称前
燕。前燕於能臣慕容恪死后衰落,慕容...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3299
34
二晋南北朝时期时期进一千年的时间
鲜卑族统治着中国秦岭淮河(长江)以北区域
直到北周为外戚杨坚所篡,成立隋朝。
我的解释就是现在的汉族就是原来的鲜卑族,
原来的汉族已经灭亡了,否者无法解释,现在没有一个独立的鲜卑族。
而且这个时期的记载有,鲜卑族在北方大量屠杀原住民的记录。
和原住民短暂但是失败的反击的记录(如杀胡令)。
東漢及三国时期
東漢初年,鮮卑、烏桓諸部落原仍隸屬於匈奴。竇憲聯合北方各游牧部落,擊破北匈奴
。鮮卑部落佔領蒙古高原,開始興起。匈奴各部落皆自號為鮮卑[4]。
東漢末年,乌桓被曹操征伐之后衰落,鲜卑崛起。236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杀
死轲比能,立其弟为首领。这段时期为鲜卑的古典时期,《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
”中有述。
五胡十六国时期
在西晋至東晉、五胡十六國时期,鲜卑分为三大支部。
东鲜卑
东部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
其中段部曾和晋阳的刘琨联合,后被羯人的后赵击溃,融入中原其他族群之中。雖然有
人认为该部与宋朝时期的大理段氏有关,但並無實證。
慕容部有慕容氏諸燕的流變。一開始的慕容皝於五胡十六國前期创立的大燕国,史称前
燕。前燕於能臣慕容恪死后衰落,慕容...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5
“扶不起来的太子”毛远新早年风流韵事
大中小2015-01-04 19:59:00
多维历史
毛远新是毛泽东之弟毛泽民与朱旦华之子,生于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毛岸英死后
不久,毛泽东将毛远新招致身边,对其呵护备至,如同“太子”一般培养。文革开始后
不久,毛远新作为毛泽东的重要棋子,被安置在林彪四野系统的根据地——东北军区,
同时让亲信陈锡联辅佐。然而被寄予厚望的毛远新并没有能力达到毛泽东的要求。《毛
泽东对周恩来——共和决战》的作者方丈在文中指出,这位太子实在是太不中用,从
1968年起,他把在东北的6、7年宝贵光阴,用来玩女人和洗照片。他一个军工同学也没
有搜罗,也没建立自己的新干部基地。除此之外,作者还提出,1968―1973年,林彪集
团和毛远新的关系,实际是文革大转折的关键。以下为《毛泽东对周恩来——共和决战
》前三章全文摘录。
毛泽东与侄子毛远新在天安门
众所周知,如果毛泽东没有发动文革,今天生活会是另一番景象。毛泽东改变了那个年
代所有人的生活。至于他为什么要这么作,和怎么作的,是和文革有关的最重要最中心
的问题。
1958年毛泽东抛开当时的经济领导部门,自己提出”三面红... 阅读全帖
l*****e
发帖数: 1633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中国历史上有宦官嘛?
一夫多妻or一夫多妾不就是换了个马甲吗,都是一个茶壶配N个茶杯,然后茶杯再分个
大小。汉人从周朝起就规定茶杯大小必须分明,只有蛮夷才会大小不分。汉人的皇帝另
封皇后时必须把原皇后废掉,绝对不可以同时有两个皇后也就是两个妻的情况。
宦官的创立只是为了血统的安全,没谁阉人是为了重用他。而宦官为祸,直到东汉中期
才开始,汉和帝诛灭窦氏外戚,宦官立了大功,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皇帝选择扶持宦官,是因为经过外戚和权臣一番折腾后,发现宦官虽然名声不好听,但
是更安全,即便是在宦官之祸最严重的中晚唐,宦官最多是废立,不会取而代之,皇帝
还是姓李
l*****e
发帖数: 1633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翻看汉史时开的几个脑洞
先说说脑洞一吧,据史记外戚世家载“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
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刘恒在吕后手下做代王时,娶了一位王后,
生有四男,代王后在在刘恒被立前死去,接着在刘恒即位后短短三个月内,四子竟然相
继病死。偶相信小概率事件发生一次可能是偶然,但小概率事件连续发生二三四五次,
其中必有蹊跷
刘邦留下的八子,被吕后杀得七零八落,三个赵王被换着花样整死,刘肥差点被毒死,
刘建早死但儿子也逃不过吕后魔掌全被杀光光,幸免的只有淮南王刘长和代王刘恒,刘
长母亲早逝,由吕后抚养长大,有一定的母子亲情在,所以被吕后放了一马。刘恒母子
能在吕后魔掌下保住性命说明跟吕后的关系还可以,吕后有将吕家女嫁给刘氏宗室的习
惯,刘章刘泽刘泽均娶了吕氏女,所以我猜测刘恒可能为拍吕后马屁娶了吕家女做王后
,而且表面上夫妻关系不错,连生四子。周勃陈平诛灭诸吕后,手里有三个选择,刘肥
之子or淮南王刘长or代王刘恒,刘肥之子的舅家手段狠辣颇有吕氏之风,见汉书“大臣
议欲立齐王,皆曰:“母家驷钧恶戾,虎而冠者也。访以吕氏故,几乱天下,今又立齐
王,是欲复为吕氏也”,pass; 淮南王刘长...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805
38
最著名的两个处女皇后
一国之母的皇后竟然是处女,这也许谁都不会相信,但历史就是这样,这两个汉朝的皇
后在她们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被皇帝碰过……
1、汉惠帝皇后张嫣
汉代的时候,外戚的势力是一股最大的政治势力之一。皇帝的废立经常由太后家里的人
说了算,所以经常立一些年纪轻轻的小娃娃做为皇帝,顺带着,娶的皇后也都是小娃娃
。因此,大汉帝国还是一个玩具制造大国。可惜,那时还没有橡胶和塑料,用的都是可
降解材料,所以后世不传。
吕雉就立了自己的儿子刘盈为帝,又让刘盈娶了她的外孙女张嫣为皇后。定亲时,这个
皇帝用了骏马十二匹、黄金万两作为聘礼,迎娶这个才十岁的小外甥女。张嫣的弟弟年
纪还小,见黄金累累堆于堂上,奔入内房里对阿嫣说:“嫣姐,皇帝要买你去哩。”
吕太后威胁说要杀掉整个后宫让张嫣受皇帝的专宠,张嫣不得不在吕后的命令下假装怀
孕,以保全众妃子。不久,惠帝死于未央宫,年二十三,皇后年方十四,刚刚发育,还
是处女。此后,这个小皇后就被幽禁了,连宫女都敢欺负她,只有她的玩具陪着。一辈
子就这样过去了。
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秋,皇后张嫣十三岁,月事始通。而此时,汉惠帝刘盈的后宫
美人己经生了四...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最近在看史记,感觉私货太多
你不要误导群众啊,卫霍是单独成传的。在奸佞列传里面只是底下这句话而已。
“自是之後,内宠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数也。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
用材能自进。”
谈不上多黑吧,没说他俩是奸佞。
不过卫霍列传和李将军列传对比着看,确实不太公平,是有私货在里面的。
z*****3
发帖数: 1793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最近在看史记,感觉私货太多
“自是之後,内宠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数也。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
用材能自进。”
司马迁明显可以把后半句加到卫霍列传里面。但是他偏不,放到奸佞列传。这不是黑是
啥?
卫霍列传读起来简直是平淡无奇,李广写的跟神一样。结果匈奴列传一出场就被卫青比
下去。
“自马邑军後五年之秋,汉使四将军各万骑击胡关市下。将军卫青出上谷,至茏城,得
胡首虏七百人。公孙贺出云中,无所得。公孙敖出代郡,为胡所败七千馀人。李广出雁
门,为胡所败,而匈奴生得广,广後得亡归。”
我记得李将军列传在高中的时候作为课文读过。当时感觉写的相当传神。结果仔细对比
史记其他篇章问题很大。
再来说说项羽本纪。项羽写的跟神一样。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细节写的好像他当时就在现场。
另外,项羽并未称帝,我始终认为为其做本纪是司马迁私心。如果按照政坛No1一说,
秦二世就该单独写本纪,好歹还是称帝三年,当时天下政坛二世肯定是No1.唯一能解释
的是:
史记只是司马迁一家之言,他想给谁写本纪就写。他不喜欢谁,谁就可以没有本纪。可
怜惠帝,
直接在吕后本纪里面去了。
B****s
发帖数: 1509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最近在看史记,感觉私货太多
私货人人有,就看你的货能有多大市场了!俗话说得好,不怕货不好,就怕货比货!你
的私货没什么人买帐而已。两千年了,买司马迁私货的人看样子还是占多数。
[在 zyszys3 (zyszys3) 的大作中提到:]
:“自是之後,内宠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数也。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
颇用材能自进。”

:...........
c*m
发帖数: 1599
42
汉惠帝皇后张嫣
孝惠皇后(公元前202-公元前163年),名张嫣,字盂瑛,小字淑君。父张敖是高
祖时赵王张耳之子,曾封赵王、张王、宣平侯,母即孝惠帝亲姊鲁元公主。因此张嫣是
“帝室之甥,王家之女。”
汉代的时候,外戚的势力是一股最大的政治势力之一。皇帝的废立经常由太后家里
的人说了算,所以经常立一些年纪轻轻的小娃娃做为皇帝,顺带着,娶的皇后也都是小
娃娃。因此,大汉帝国还是一个玩具制造大国。可惜,那时还没有橡胶和塑料,用的都
是可降解材料,所以后世不传。
吕雉就立了自己的儿子刘盈为帝,又让刘盈娶了她的外孙女张嫣为皇后。定亲时,
这个皇帝用了骏马十二匹、黄金万两作为聘礼,迎娶这个才十岁的小外甥女。张嫣的弟
弟年纪还小,见黄金累累堆于堂上,奔入内房里对张嫣说:“嫣姐,皇帝要买你去哩。”
吕太后威胁说要杀掉整个后宫让张嫣受皇帝的专宠,张嫣不得不在吕后的命令下假
装怀孕,以保全众妃子。不久,惠帝死于未央宫,年二十三,皇后年方十四,刚刚发育
,还是处女。此后,这个小皇后就被幽禁了,连宫女都敢欺负她,只有她的玩具陪着。
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秋,皇后张嫣十三岁,月事始通。...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54598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构要弄死岳飞很难理解么?
成吉思汗算个鸟毛啊
还没来得及杀人,自己鸡鸡都没了,痛死了
等到元的时候,几个汗国就都独立了,压根没本事守住那么大的疆域
你祖宗就是散沙,一堆流氓到处抢劫
到了米国,人人都拿枪,你丫就怂了
你说的这些人,很多都是摄政王,摄政的话,大权在握
自然不会被修理掉,但是鳌拜不就被搞掉了?
中国皇帝一般年幼时候,会被权臣摄政
然后皇帝不得不依赖宦官和女人,也就是他妈那边
通过外戚上位,夺权后,依赖宦官,如此反复
所以中国历史上经常有宦官和外戚乱政
至于选举制,那尼玛是近现代的事了
g******t
发帖数: 18158
44
宣太后也是从楚国来的,不过辈份更高,名气也更大。秦楚王室联姻一百多年,将近二
十代,从楚国来的皇后太后很多,秦国的楚系外戚长期是势力最强大的外戚
z**********e
发帖数: 22064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霍去病真实死因,绝非病死!
霍去病也干过坏事,而且那些功劳严格说不能算他的。
他是卫青的外甥,而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是汉武帝的宠妃。
外戚的外戚,靠裙带关系当的大将,功劳是剽窃别人的,类似于李小琳。
k****n
发帖数: 780
46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长孙皇后是隋朝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母亲高氏之父高敬德曾任扬州刺史;长孙皇后生长在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了一整套正统的教育,形成了知书达礼、贤淑温柔、正直善良的品性。在她年幼时,一位卜卦先生为她测生辰八字时就说她“坤载万物,德合无疆,履中居顺,贵不可言。”
长孙氏十三岁时便嫁给了当时太原留守李渊的次子、年方十七岁的李世民为妻,她年龄虽小,但已能尽行妇道,悉心事奉公婆,相夫教子,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小媳妇,深得丈夫和公婆的欢心。
李世民少年有为,文武双全,十八岁时就单枪匹马突入敌人阵营之中,救出身陷重围的父亲;二十岁时便有王者之风,能折节下士,疏财广招天下豪杰;二十一岁随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亲率大军攻下隋都长安,使李渊登上天子宝座,成为大唐王朝的开国之主——唐高祖。李渊称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负责节制关东兵马,数年之内,李世民就挥兵扫平了中原一带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大唐统一大业;唐高祖因之加封他为天策上将,位置在其他诸王公之上。在李世民征战南北期...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47
在汉朝,皇帝们拥有男宠是相当普遍的,史书上记载很多。在两汉25个刘姓帝王中
,有10个皇帝有男宠,占到40%,至于其他60%的汉朝皇帝,也不是完全没有男宠,但
其事迹不那么突出罢了。当然,男宠也不止一个,例如汉武帝这个“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史称拥有宏图大略的英明皇帝,男宠就有五个之多。
这些汉朝皇帝的同性恋,准确地说,应该是“双性恋”,因为他们一方面妻妾
如云,迷于女色,另一方面又湎于男宠。他们和男宠的关系,和后世的达官贵人玩弄“
相公”、“小唱”不同,和男宠往往还有较为真挚的感情,如前所说的汉哀帝和董贤的
关系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汉文帝和邓通则是另一个突出的例子。汉文帝是历史上记载的一个英明皇帝,
“文景之治”是整个汉朝的盛世。文帝是汉朝最勤俭的皇帝,连一件穿破了的衣服也舍
不得丢掉,但对男宠邓通的宠爱却无以复加,在邓通身上所花的钱难以计数。
邓通,是蜀郡南安人,他的得宠是因为汉文帝做了一个梦而引起的。据《汉书
·佞幸传》记载,有一次汉文帝梦见一个在宫掖池中撑船戴黄帽的小吏,从后面推他上
天,到达长生不老的仙境,文帝回头一看,这个人的衣襟系在后面,梦醒后就派人去找
这个“小吏”...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生于皇家,众星拱月,一朝登基,君临天下,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
这样的事情落在日本阳成天皇的头上,真的就未必是幸事!
说起来那是贞观八年(公元866年)冬天的事情了。对了,稍微具由中国历史知识
的人,都知道中国大唐的太宗在位时,年号就叫“贞观”。嗯,日本历代天皇的年号几
乎都是来自中国古典。只不过,日本清和天皇是彻底“山寨”了中国大唐的贞观年号。
话说回来,那年临近新年的时候,已经有藤原多美子和平宽子等多位妃嫔的清和天皇,
依然迎娶了比自己年长八岁的、又闹出过私奔丑闻的藤原高子。当然,我从来不认为他
这是变形的“姐弟恋”,也不认为这是他具有“恋母情结”的一种表现,而知道这是他
一方面畏于藤原家如日中天的权势压力,另一方面是贪图难以抗拒传说中藤原高子绝世
美貌的诱惑。《日本记略》中说这位藤原高子在年近六旬花开荼蘼时依然绯闻缠身、艳
事不断,盛年花开之时又是如何娇艳动人,今人也可想像一二。
这位美人藤原高子果然不负清和天皇的偏宠和兄长藤原基经的期待,于公元868年
冬天,诞下一子。在众人的期待中,这个清和天皇的第一个儿子,还未百日即被立为皇
太子,而这个“幸运儿”就是后来的被称为... 阅读全帖
R******k
发帖数: 1294
49
看这几千年的中国社会和政权更替历史,一般情况是大家族在特定时期,成为皇帝,这
种情况很多,比如唐朝就是,之前的东汉也是。
而也有一些是草莽出身,因为夺取了政权,最后发展成一个大的世袭的家族,西汉这些
就是,明朝也是。
这其实是互相转化的,有些虽然不是不是皇权这,但是是相权,或者是外戚。西汉的时
候就是外戚很厉害,相权这个一直存在。
中国这些年的历史,本质就是王权与相权互相倾轧的历史。
南北朝时期,王氏家族,那是几乎人人做官,这样的大家族,一直绵延了这么多年,而
李氏这一姓氏,成为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很多人说起来都是有血缘关系。
到了近代所谓民主开始,国民党是四大家族,到了现在的新中国,也是没一个当权者就
发展一批人,也是低调的大的家族在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m***n
发帖数: 12188
50
清末有洋人作比较,人家是高等文明。所以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因为是中华文
明第一次遇见一个高于自己的文明。各方面都让自己心悦诚服的。以前遇见的印度文明
,阿拉伯文明都不是。
另外就是宋朝之后,儒家一直掌握话语权,自然不会打脸自己。
所以南宋到明清,流行叙述都说是王安石的新党祸害了北宋。(近代我共为改革鼓吹,
把所有所谓的“改革家”都洗白白了,商鞅那种无耻小人都成了高大上,连军事才能都
有了。那是另外一回事。)
至于祸害南宋的,当然是贾似道那种外戚,谢太后那种女人。
所以儒家总结宋朝历史教训,第一是防新党,只有司马光那种儒家“正统”最可靠;第
二是防外戚。
所以后来改革的阻力越来越大。
当然,一些儒家之外的人,私下有自己的看法。比如朱元璋,服装他要模仿唐朝,虽然
模仿的不象。说明他觉得宋朝有问题,不大看得起宋朝。还有祖训:不岁币,不和亲,
不割地,不赔款。结果就是被打成狗屎了,嘴巴还是硬的。你就是匪,就是贼,你的领
土全是我的,你的人民也是我的。
所以袁崇焕想要和谈,他大概是学习历史以后,觉得可以模仿宋辽,只要给后金钱粮(
岁币),就可以和平了,岁币也没有军费多,还是划算,至少有一个...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