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 发帖数: 22303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27位中国历史名人谈佛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1 14:37:33 2013, 美东)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几乎体现在方方面面:从中国哲学史来看,自魏晋南北朝到隋唐
,始终贯穿着佛教的哲学思想;而宋明理学,基本骨架也都是佛教思想;一直到近代,
维新代表人物梁启超、康有为、谭词同也还是秉承了佛教的思想理念来推广社会改良。
至于文学艺术领域,佛教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我们的生活中,盂兰盆会、吃腊八
粥等民俗活动也是渊源于佛教,甚至我们的日常用语中,也不知不觉地使用了很多佛教
的观念,如烦恼、世界、因缘。而佛教的道德更对我们的人生有着相当的影响,如善有
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说,就是我们沿用至今的生活准则。在历史长河中,很多历史名
人对佛教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身体力行。
1、萧衍(464——549年,梁武帝,受菩萨戒皇帝)
梁武帝是一个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学者。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 阅读全帖 |
|
k***y 发帖数: 62 | 2 回三界内狗屁牛人著名作家兼佛教大德叶曼女士
2013.06.09
北大高材生,著名作家、佛教人士叶曼对清海师父的评论,媒体说“这是清海自一九八
七年在台湾公开“传法印心”以来,第一次遭到佛教大德长者的批判。”。到底佛教大
德长者叶女士批判清海师父的依据是什么?
http://www.bskk.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252
作家叶曼说清海无上邪师是“佛身上的虱子”
作家叶曼(刘世纶),在台湾一九八八年五月号《远见》为文,对当前越南籍出家女子
清海混淆佛法,提出的批判称:
“检点台湾目前的宗教界,有些人假借佛的名号,破坏佛的正法,犹如佛身上的虱子,
为了不使有心向佛者走上邪门歪道,大家应该一起努力来捉虱子……。”
大佛兄
所谓佛教大德叶曼(刘世纶)是佛的正法?
所谓佛教大德叶曼(刘世纶)正法是如何面对有心向佛者的?教、引导有心向佛者学佛
就是要成佛吗?
所谓佛教大德叶曼(刘世纶)自已学佛就是要成佛吗?
如没有你叶曼(刘世纶)佛在哪里?德在何处?
若你叶曼(刘世纶)说别人假借佛的名号,破坏佛的正法,自已己失去了佛法。因为真
正佛的正法只会说自已... 阅读全帖 |
|
k***y 发帖数: 62 | 3 回三界内狗屁牛人著名作家兼佛教大德叶曼女士
2013.06.09
北大高材生,著名作家、佛教人士叶曼对清海师父的评论,媒体说“这是清海自一九八
七年在台湾公开“传法印心”以来,第一次遭到佛教大德长者的批判。”。到底佛教大
德长者叶女士批判清海师父的依据是什么?
http://www.bskk.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252
作家叶曼说清海无上邪师是“佛身上的虱子”
作家叶曼(刘世纶),在台湾一九八八年五月号《远见》为文,对当前越南籍出家女子
清海混淆佛法,提出的批判称:
“检点台湾目前的宗教界,有些人假借佛的名号,破坏佛的正法,犹如佛身上的虱子,
为了不使有心向佛者走上邪门歪道,大家应该一起努力来捉虱子……。”
大佛兄
所谓佛教大德叶曼(刘世纶)是佛的正法?
所谓佛教大德叶曼(刘世纶)正法是如何面对有心向佛者的?教、引导有心向佛者学佛
就是要成佛吗?
所谓佛教大德叶曼(刘世纶)自已学佛就是要成佛吗?
如没有你叶曼(刘世纶)佛在哪里?德在何处?
若你叶曼(刘世纶)说别人假借佛的名号,破坏佛的正法,自已己失去了佛法。因为真
正佛的正法只会说自已... 阅读全帖 |
|
k***y 发帖数: 62 | 4 回三界内狗屁牛人著名作家兼佛教大德叶曼女士
2013.06.09
北大高材生,著名作家、佛教人士叶曼对清海师父的评论,媒体说“这是清海自一九八
七年在台湾公开“传法印心”以来,第一次遭到佛教大德长者的批判。”。到底佛教大
德长者叶女士批判清海师父的依据是什么?
http://www.bskk.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252
作家叶曼说清海无上邪师是“佛身上的虱子”
作家叶曼(刘世纶),在台湾一九八八年五月号《远见》为文,对当前越南籍出家女子
清海混淆佛法,提出的批判称:
“检点台湾目前的宗教界,有些人假借佛的名号,破坏佛的正法,犹如佛身上的虱子,
为了不使有心向佛者走上邪门歪道,大家应该一起努力来捉虱子……。”
大佛兄
所谓佛教大德叶曼(刘世纶)是佛的正法?
所谓佛教大德叶曼(刘世纶)正法是如何面对有心向佛者的?教、引导有心向佛者学佛
就是要成佛吗?
所谓佛教大德叶曼(刘世纶)自已学佛就是要成佛吗?
如没有你叶曼(刘世纶)佛在哪里?德在何处?
若你叶曼(刘世纶)说别人假借佛的名号,破坏佛的正法,自已己失去了佛法。因为真
正佛的正法只会说自已... 阅读全帖 |
|
d**********l 发帖数: 647 | 5 净土十疑论节选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第一疑
问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祗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
。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
发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
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恶世
界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涂,焉能救众生?假令得生人中,圣道
难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富贵自在。纵遇善知识,不肯信用。贪迷
放逸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涂经无量劫。从地狱出受贫贱身,若不逢善知识还堕地
狱。如此轮回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
能救诸疾人?’又智度论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
便力故彼此俱没。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难,新发意菩萨亦
复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众生。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救众生,如得
船者。又论云,譬如婴儿不得离母,若也离... 阅读全帖 |
|
J******s 发帖数: 7538 | 6 八正道
正语经文辑要
汤华俊 编辑翻译 2005年7月
英文原文网址:Right Speech
The definition
"And what is right speech? Abstaining from lying, from divisive speech, from
abusive speech, & from idle chatter: This is called right speech." — SN
XLV.8
定义:
诸比丘!云何为正语耶?诸比丘!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诸比丘!此
名之为正语。
——《相应部*大篇*道相应*无明品*分别》
Five keys to right speech
"Monks, a statement endowed with five factors is well-spoken, not ill-spoken
. It is blameless & unfaulted by knowledgeable people. Which five?
"It is spoken at the right time. ...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867 | 7 (摘自《近代往生随闻录》 宽律法师撰录)
显 根 法 师
显根,浙江温岭人。不识字,中年出家。初嗜烟酒,后净戒行。居天台山灵峰庵。凡国
清、华顶、高明诸大丛林,有经忏佛事,必请根参加。人只知其善梵呗,不知其精修梵
行也。根每逢人,只称一句阿弥陀佛而已。一九三九年春,忽向山中诸庵僧告假云:‘
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适国清寺住持显莲居必明庵,问之曰:‘生西方有把握否?莫
贻笑于大家。’根答:‘一句弥陀,生西不疑。平时打包,佛不欺我。’初,根恒蹀躞
于庵前山后,自告假后,足不出庵门,终日趺坐,念佛不辍。二月十五日,有沙弥至灵
峰庵,见根于庵门外,面西趺坐,合掌当胸。庵门已锁,而钥匙则斜插右衣襟上。呼之
不应,气息全无,唯顶尚热。沙弥奔走惊呼,各庵四众咸集,交口赞叹,敬仰不已。年
七十五。□□
晴 朗 法 师
晴朗,湖北安陆府钟祥县人。俗姓鄢。十九岁,以童身披剃,法名寂效。遍朝名山,远
赴印度,请舍利于释塔。至西天目山,驻锡禅源寺,为首座,阅藏七载。建舍利殿于寺
左。住养老院。一九三一年,众举任方丈,辞不受。日夜诵经坐禅。四众来请开示者,
座常满,无不如愿而返。一九三七年,抗战军兴,设浙西行署... 阅读全帖 |
|
f*******8 发帖数: 3612 | 8 这是冯达庵的著作中的一段,给出佛教发展大概的轮廓。
------------------------------
第三节 小乘发展期
释尊在世,三乘一乘虽无所不谈,总以小乘摄机至众。当时学风一若小乘为
无上正法;习大乘者甚属希有。五种法藏,亦以小乘部之经律论三藏最为需要。
实践此中教法,全仗导师之力。佛将涅盘,诸比丘相率哀求留寿,职是之故。
然佛则付嘱摩诃迦叶继承领导之位,以其洞达佛教真面目;且"头陀"第一为
大众素所景仰,足资矜式也。
佛示灭时,诸比丘再三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如是语。我今所有无上
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此《涅盘经》卷二之言
也。头陀者,抖擞之义;谓振刷精神与烦恼奋斗也。必自刻苦始:衣粪扫衣;食
不过午;住在冢间,长坐不卧;以此为基,日常不觉其苦,庶能不被烦恼制伏云
尔。
佛教以一乘为正宗;三乘为预科。与一乘宗旨真实相应,即达佛教真面目。
习之精熟,能接十方如来法流转加持一切众生,使三乘学人皆得实证果位;否则
不足为三界导师。是故小乘领导之人,亦须先自明宗,乃有实力。灵山会上佛对
百万人天证明迦叶默...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7106 | 9 第六章 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合法性問題
這裏所說的合法性與世間的法律沒有任何關係,而是指是否符合佛法。印順法師人
間佛教思想的合法性問題,應該說,現代禪方面早就觸及到了,並一再質疑人間佛教思
想的內在矛盾。不過,由於種種原因,現代禪方面並沒有將其提高到是否符合佛法的高
度來加以探討。我之所以將其進一步提升為合法性問題,是因為我從印順法師的著作中
發現有大量的違背佛法的論斷,而其不少論斷都是同其人間佛教思想息息相關的。對此
,我們將著重探討兩個問題:第一,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內容是否符合佛法;第二
,「人間佛教」這一概念是否符合佛法的精神。我個人認為:澄清這兩方面問題,對於
今後佛教的健康發展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節 印順法師人間佛教的內容是否合法
印順法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在實踐上的主要內容,根據印順法師自己的說法,是三
合一的人菩薩行,即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見同時具備而做利益人群的事業。由於這裏
實際涉及的是行為主體、發心和行為實踐,因此,我們將從心、行與人這三方面來加以
探討。
有關人間佛教的發心,印順法師說:「修學人間佛教──人菩薩行,以三心為基本
,三心是大乘信... 阅读全帖 |
|
|
w****g 发帖数: 570 | 11 第六章 六祖弘宗
六祖强调不重禅定的渐修而重当下的顿悟自证,不拘一格,生动活泼,成为禅宗和中华
佛教的主流。所谓“凡言禅者,皆本曹溪”是也。
六祖语录是中国佛教界古今唯一被贯以“经”名的法宝(即《坛经》),人们尊崇六祖
如同佛祖一般。
六祖开法37年,得法弟子43人,形成南岳和青原两大法脉,进而演变成为“五家七宗”
。可以说,一般人所知道的禅宗祖师,几乎都是六祖的子孙。
01 开口吐胆
翻开《法宝坛经》,映入我们眼帘的第一幕是:
韶关市长韦璩带领各级官员30多人,儒家学者30多人,僧俗1000多人,恭敬邀请六祖上
座说法。在这样大规模法会上,六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
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岂不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铮铮铁言?
第二天,韦市长继续带头请益。六祖告诉广大听众:“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
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众生一念心迷,不知自己
本来是佛,需要像六祖这样的“大善知识”来指点迷津,拨云见日,从“自心中,顿见
真如本性”。
六祖采用什么方法呢?大禅师自有多种方便教育人们。六祖也不例外,他也有方便法门
,包括教人...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570 | 12 第六章 六祖弘宗
六祖强调不重禅定的渐修而重当下的顿悟自证,不拘一格,生动活泼,成为禅宗和中华
佛教的主流。所谓“凡言禅者,皆本曹溪”是也。
六祖语录是中国佛教界古今唯一被贯以“经”名的法宝(即《坛经》),人们尊崇六祖
如同佛祖一般。
六祖开法37年,得法弟子43人,形成南岳和青原两大法脉,进而演变成为“五家七宗”
。可以说,一般人所知道的禅宗祖师,几乎都是六祖的子孙。
01 开口吐胆
翻开《法宝坛经》,映入我们眼帘的第一幕是:
韶关市长韦璩带领各级官员30多人,儒家学者30多人,僧俗1000多人,恭敬邀请六祖上
座说法。在这样大规模法会上,六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
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岂不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铮铮铁言?
第二天,韦市长继续带头请益。六祖告诉广大听众:“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
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众生一念心迷,不知自己
本来是佛,需要像六祖这样的“大善知识”来指点迷津,拨云见日,从“自心中,顿见
真如本性”。
六祖采用什么方法呢?大禅师自有多种方便教育人们。六祖也不例外,他也有方便法门
,包括教人...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多识仁波切回答《佛学泰斗陈健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0 22:13:08 2013, 美东)
2012-09-05
摘录:拨云见日
问:显宗的道理和密法的实际观修有联系吗?不修显宗的人,直接修大威德能成就吗?
师:很多修持的窍诀在大威德法本里都没有译出来。修持仪轨必须要依完整的生起次第
来讲解,如要真正去实修的话,不懂生起次第,则仅仅是念诵。仪轨里每一句话,每一
个字都有很深的密义。修持时必须要弄懂,生起次第里所讲的就是观修的完整步骤,步
骤就是仪轨,生起次第可以有不同的仪规,但是它原则上要体现生起次第的理论或者程
序。生起次第的刹那观,就相当于我们汉地对空性的理解和实证,首先一下子把我化为
空,然后空中再生本尊。
很多法本都讲这个问题,但就是没有把这个理讲透。为什么要这么观?这里面蕴藏着性
空缘起的道理,其修持功效就是把”我执”和”我爱执”断掉,把执着自我的意识断掉
,然后化为...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566 | 14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清 定 上 师 清定上师,俗名郑全山,浙江省三门县高枧乡高村人,生于光绪廿八年冬月十七日,生
前为成都昭觉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暨四川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成都市佛教协会会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都市委员会常务委员。
清定上师出身于世代信仰佛教的家庭,素受佛门薰陶。1920年毕业于广州大学哲学
系,因品学兼优而留校。甫半年,出于爱国热情,投笔从戒,考入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即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就读,旋又考取南京国民党政训研究班,毕业后被派往国民
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政训处工作,初任少校秘书,继调南京,历任中央军事委员
会军事交通研究所中校处长,中华民族复兴社上海分社助理书记,先后两次主办上海大
中学生集中军训,任上校政训主任,后调两广,任第四战区党政军干训团上校训育处长
,第四战区政治部上校主任。在重庆,任中央高级党政军干部训练团少将政训主任等职
务。宦海浮沉,不忘民间疾苦,1941年5 月3日(农历辛已年四月初八)基于不满政治
腐化的现实,发愿弘扬佛教庄严国土,利国利民,萌出尘志,主动到重庆南岸狮子山慈
云寺,依澄一法师座下出家,并于同年冬月十七日,到成都昭觉寺依慧老和尚座下受具
足戒。
清定...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15 索达吉堪布 著
顶礼普贤王如来!
顶礼大恩金刚上师!
显密深广虚空中,传承加持集浓云,
放射教理巨雷声,遇痴邪众当躲避。
前世宿缘虽成熟,亦于密法具正见,
无力遮止邪说者,欢喜谛听我宣说。
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为度化无边有情,适合种种不同的根基而宣说了八万四
千法蕴。《普作续》云:“为调贪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律,为调嗔惑之对治,宣说
二万一千经,为调痴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论,为调三毒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密。
”如是根据所化众生的界、根性、意乐的不同,佛宣说了三藏十二部及密续部等无量殊
胜法门,后来以印、藏、汉为主的高僧大德们又在此基础上创立众多教派而饶益无边有
情,如雪山之水分流四方,普泽了大地。对各宗各派的如来清净教法本应普皆推崇,然
有少数人或基于凡夫情见,除自己的宗派外不承认其余宗派是正教,尤其对无上密宗多
有疑惑,甚至诽谤。为了昭明正理,故于此简略阐述涉及到密宗的有关问题。
谤法的过失
行文之前,首先有必要来认识一下对佛法轻易评论甚至诽谤的过失。佛法是佛陀从大觉
智海中流露出来的度人方便,是芸芸众生离苦得乐的唯一津梁,佛陀甚至把佛法比喻成
诸佛的“法身舍利”来显示...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867 | 16 二埋法师 编著
二、受随同异
甲、释两名
业疏问:什么叫受、随?答:受戒,首先受戒人的发愿,加上授、受的缘境——各
种条件,纳法在心(心境相应)叫受。就这受得的无作戒体,能够防止过失,所以叫做
戒。这是说在坛场上发起了愿心,愿意摄持戒法,尚没有去实际行动。
业疏又说:既然发了愿心,那就要尽形寿以来,随着有戒的境界上,都警察(能防
)护持(能持),不能妄有毁失。——这是戒义。使行动与愿心相齐等,这是随义。因
此所行的叫随戒,——这是合名。受是局限于清净的,如果兼了染、那就不成事;而随
是通于持犯的,持犯都依于受——这是双判通局。
业疏问:愿行相依,犹如车轮和鸟翅的不可缺一,持是可以顺于受的,犯怎么可以
叫随?答:随有两种,是持犯的不同,都从受后而生的。行包括善恶,都由于受的原故
,持犯相从,因此名叫随戒。
业疏问:无作,是戒的范围所收;“随作”,是属于后时的缘护,只应该叫做“善
”,怎么可以叫戒?答:戒是警心,受的作与无作,随的作与无作,都无不是警心。得
始终随缘具足的摄护,愿行相资的成就,使得方便圆满——该周法界的戒德,不容有一
些欠缺。——这是通示戒的意义。要从初心的“受作”,到最后 |
|
S**U 发帖数: 7025 | 17 原始佛法是以「四大教法」、「四大广演」来判定是否佛说。论师把原则归纳为「修多罗相应,不违法相,不越毗尼」,就是增一阿含说的「契经相应,律,法」。
从经文可以了解,即使许\多比丘或是大德说是佛说,如果不符合「修多罗相应,不违法相,不越毗尼」的原则,还是不应受持,莫为人说,当舍弃之。
【长阿含经】游行经
http://www.ahan.tk/view/3/2/
佛告诸比丘。当与汝等说四大教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诸比丘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何谓为四。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诸贤。我于彼村·彼城·彼国。躬从佛闻。躬受是教。
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律·依法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受持。莫为人说。当捐舍之。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说。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应。贤士。汝当受持。广为人说。慎勿捐舍。此为第一大教法也
复次。比丘作如是言。我于彼村·彼城·彼国。和合众僧·多闻耆旧。亲从其闻。亲受是法·是律·是教。从其闻者...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18 这标准在阿含经本身就是如此。
<杂阿含经>中,有的是佛弟子所说,不是佛说的,一样被结集进去。<长阿含经>、<长部>、<增支部>、<增一阿含>说「四大教法」「四大广演」,经文明白的说,不应该依来源而判定是否佛说,而是依「与契经相应。律·法相应」而判定。
版上某些 ID 的见解,正如经文所说。
【长阿含经】第2经 游行经
佛告诸比丘。当与汝等说四大教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诸比丘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何谓为四。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诸贤。我于彼村·彼城·彼国。躬从佛闻。躬受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律·依法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受持。莫为人说。当捐舍之。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说。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应。贤士。汝当受持。广为人说。慎勿捐舍。此为第一大教法也
复次。比丘作如是言。我于彼村·彼城·彼国。和合众僧·多闻耆旧。亲从其闻。亲受是法·是律·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5008 | 19 【如果一个修行人已达到了很高的修证境界,此时他便可以方便法摄受双身修法。不仅
密乘中有如此开许,声闻乘中同样对此作过相同的解释。如果一个修行者已断除了自相
续中的烦恼,他也可依方便法在显现上暂时“破戒”。《律藏》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个公
案:
有一阿罗汉名为色迦桑目,她原本是一普通女众,后通过修法而得阿罗汉果。在其显现
为得果比丘尼时,未生怨王与她行邪淫,但因她早已断除了贪欲之心,故在整个过程中
未有丝毫出自个体贪心指使下的乐受。释迦牟尼佛后来说她尽管身为比丘尼,但因未生
真实贪心之缘故,所以并不能将其行为判定为破戒。不仅对阿罗汉作了如是开许,《律
藏》中还记载了一个已断除了欲界贪欲的出家人,尽管也与人行过邪淫,但释迦牟尼佛
依然没有将他的行为指斥为破戒,因他也无有丝毫贪爱故。这个出家人还仅仅只是断除
了欲界贪欲,但佛陀亦对他的行为作了开许。】
以上文章摘《藏密问答录》【闽南佛学院及戒幢佛学研究所导师济群法师问、上师索达
吉堪布答】
评论:
我们来看看佛经中,佛陀是如何开示,出家人不管是有证量或无证量?皆不可有淫行之
事实发生!!!!
再来看看索达吉刻意曲解佛经,把妙贤阿罗汉比丘尼被大恶王...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20 清定上师,俗名郑全山,浙江省三门县高枧乡高村人,生于光绪廿八年冬月十七日,生
前为成都昭觉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暨四川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成都市佛教协会会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都市委员会常务委员。
清定上师出身于世代信仰佛教家庭,素受佛门薰陶。1920年毕业于广州大学哲学系,因
品学兼优而留校。甫半年,出于爱国热情,投笔从戎,考入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
埔军校)第五期步科就读;旋又考取南京国民党政训研究班,毕业后被派往国民党中央
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政训处工作。初任少校秘书,继调南京,历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军事
交通研究所中校处长、中华民族复兴社上海分社助理书记,先后两次主办上海大中学生
集中军训,任上校政训主任。后调两广,任第四战区党政军干训团上校训育处长、第四
战区政治部上校主任。在重庆,任中央高级党政军干部训练团少将政训主任等职务。宦
海浮沉,不忘民间疾苦,1941年5月3日(农历辛已年四月初八)基于不满政治腐化的现
实,发愿弘扬佛教、庄严国土、利国利民,萌出尘志,主动到重庆南岸狮子山慈云寺,
依澄一法师座下出家,并于同年冬月十七日,到成都昭觉寺依慧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
清定上师...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21 索达吉堪布 著
顶礼普贤王如来!
顶礼大恩金刚上师!
显密深广虚空中,传承加持集浓云,
放射教理巨雷声,遇痴邪众当躲避。
前世宿缘虽成熟,亦于密法具正见,
无力遮止邪说者,欢喜谛听我宣说。
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为度化无边有情,适合种种不同的根基而宣说了八万四
千法蕴。《普作续》云:“为调贪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律,为调嗔惑之对治,宣说
二万一千经,为调痴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论,为调三毒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密。
”如是根据所化众生的界、根性、意乐的不同,佛宣说了三藏十二部及密续部等无量殊
胜法门,后来以印、藏、汉为主的高僧大德们又在此基础上创立众多教派而饶益无边有
情,如雪山之水分流四方,普泽了大地。对各宗各派的如来清净教法本应普皆推崇,然
有少数人或基于凡夫情见,除自己的宗派外不承认其余宗派是正教,尤其对无上密宗多
有疑惑,甚至诽谤。为了昭明正理,故于此简略阐述涉及到密宗的有关问题。
谤法的过失
行文之前,首先有必要来认识一下对佛法轻易评论甚至诽谤的过失。佛法是佛陀从大觉
智海中流露出来的度人方便,是芸芸众生离苦得乐的唯一津梁,佛陀甚至把佛法比喻成
诸佛的“法身舍利”来显示...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3821 | 22 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已经显现出来了。在小乘道中,大乘道中,密乘道中,即生能够得
到解脱的可能性对今天的绝大多数人来讲,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即使修到初果,还得七
生七死。要修到初果这种可能性,对一般的人来讲也是很小的。如果是初果都修不到,
那怎么办?能不能得到解脱呢?汉传佛教里面讲能,就是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当然也有它严格的往生条件,这种往生条件主要是根据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
愿。这个愿有的经上说是二十四愿,有的是四十八愿,有的三十六愿。总之,我认为大
体上看最关键的愿就可以了。愿都是如理而发的,必须要明白发这个愿的道理。因为佛
菩萨的愿要成就,必须要合于法性之理。一般来说,必须要对土法门深信发愿,而且也
要一定的时间,不是说一刹那之间想到要往生净土就可以往生。经里面解释一般是十念
,十念怎么解释呢?十念可以做短的解释,也可以做长的。最短念阿弥陀佛念十声也可
以算十念。最长的的话,因为人的一个念头,有时候一个人想一件事情,可以算一念,
有时候十分钟想一件事情,也可以算作一念。总之要在允许你考虑一件事情,把它决定
下来,这样长的时间中对净土法门深信不疑,没有半点怀疑,有半点怀疑就障碍... 阅读全帖 |
|
l**o 发帖数: 491 | 23 浅谈《西游记》的佛法真意
在 “ 四大名著 ” 中《西游记》看起来似乎显得情节单一,思想内涵不够;其实并非
如此,《西游记》隐示了很深的佛法真意。
首先,从整部作品来说,借唐三藏西天取经的故事说明了大乘佛法才是究竟成佛之道。
唐僧原来自己修的是小乘佛法,由于不能成就无上菩提,所以观世音菩萨就化身为一个
老和尚指点唐僧去西方拜见佛祖,求取大乘经典。显然整部《西游记》隐示的是大乘佛
法是究竟之道。西天取经的路实际上也是唐僧师徒自度度人的修行之路,在这里最典型
的例子就是观世音菩萨教唐僧所念的《心经》,心经是大乘般若类经典的精华,每当遇
到艰难困苦时唐僧都是依靠《心经》来坚定自己的志向。
其次,从唐僧三个徒弟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来看,他们正代表了修行佛法所必须克
服的 “ 贪 ” 、 “ 嗔 ” 、 “ 痴 ” 三种业障。猪八戒代表贪欲重的众生,贪色
、贪财、贪名、贪吃、贪睡 ...... 所以给他取名八戒,意思是必须持戒。就戒律而言
,世尊宣扬佛法时根器高者能自觉履行戒律,但随着学佛人根器日益低下,不能根据具
体情况来处理自身行为,反而因学佛而起烦恼,于是世尊施设各种具体戒律。唐僧西天
... 阅读全帖 |
|
J******s 发帖数: 7538 | 24 danieljoyful (danieljoyful)于(Mon Apr 25 06:30:57 2011, 美东)提到
很多师兄会有这样的观念:就是觉得色情的画面看一下也没关系,只要不手淫就行了,
有些人确实当时是能忍住,但他不知道,他已经深深的种下了邪淫的种子在阿赖耶识里
了,遇缘就会产生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过几天会破戒的原因,所以认识阿赖耶识是戒邪
淫最关键的地方。那什么是阿赖耶识?
简单说人有八识,前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看字面也能理解。第七
识是末那识,它就是一个传递作用,把我们所有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到的一
切讯息全部传送给第八识——阿赖耶识。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是专门记录我们所有善恶事
的仓库。我们所做一切善恶,或非善非恶的种子全都储存在阿赖耶识里,纵使百千劫也
不会遗失和消亡。因果就是从这里面来的。
为什么看过色情电影,当时控制住没有手淫,但过几天就会破戒呢?那就是阿赖耶识已
经记录下眼睛看到的色情画面和第六识——意识所产生的淫念,只要机缘成熟了,它就
会现前起作用,导致戒淫道路上屡戒屡犯,这就是因果规律。八识一直以来都在主导我
们的行为和心理。
这个...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5 上一回,我们说到,国太夫人韦提希遭遇了家庭剧变。她在被幽禁的时候想到,她的丈
夫是一国之君,她的儿子是皇太子,早晚要接替王位,而她自己更是高贵无比的王后和
日后的皇太后。但是,即便是这样拥有无比权力和财富的家庭和个人,也会遭遇如此痛
苦,又何况是普通人呢。她想来想去,最后终于想明白,只要还在这欲望恒流的空间维
度中流转,无尽的痛苦便会永远伴随着每一个个体。想到这,她升起了无比坚决的出离
的心。她发自心底地要摆脱这丑恶的轮回空间,坚定地希望生活在清净祥和快乐的维度
。如果用我们现代社会的名词来比喻,就是她发起了坚定的要“移民”的决心。大家可
以回想比照一下自己当时决定移民时的心情。当然,韦提希夫人是要“移民”到一处永
远快乐的地方。她遥向耆阇崛山,顶礼乞求佛陀能慈悲开示彻底去除这痛苦根源的方法。
这时,佛陀感应到了韦提希虔诚的乞求,并感觉到这是个很好的良机向大众开示一个无
比殊胜的法门。佛陀在两位大弟子的陪同下,乘空来到宫殿。首先,佛陀展示诸多佛国
净土于韦提希之前,供她领悟参详。最后,韦提希做出了决定,她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生活。佛陀非常欣慰,随即便向韦提希及大众开示了净业三福以及前往...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26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bb/bb09.htm
第一次结集出来的内容,依各种可靠的文献显示,是「法」与「律」。法的部分,由担
任佛陀侍者最久,被认为是闻法第一的阿难尊者,负责搜集诵出,内容并不限于佛陀的
教说,也包含了有成就佛弟子的教说,以及佛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律的部分,则由被认
为持律第一的优波离尊者,负责搜集诵出。当时集出的内容,包括律与法,都称为「修
多罗」,意译为「经」[12],这就是佛教最早的经典与律典的集出。第一次结集出来的
原始内容,今天我们已经很难还其原貌了,但也不是真的完全消失不见了,因为,在现
存的经律典籍中,还包含有这一部分。律的部分,大约是相当于现存各种律典中的〈五
波罗提木叉〉(戒经)。法的部分,大约是含在现存《杂阿含经》(《相应部》)的〈
修多罗相应〉中。汉译的《杂阿含经》,经近代学者的努力整编,已经大致恢复了其原
有的编辑顺序[13],这对第一次结集内容的了解,有很大的贡献。整编后的《杂阿含经
》,其〈相应修多罗〉的内容,包含有∶阴、入、因缘、谛、界、受、念处、正勤、如
意足、根、力、觉支、圣道分、安那般那念、学、不...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97 | 27 ZT
浅谈喇嘛教双身修法之歷史回溯及其法义之过失
鉴於当前很多人否认喇嘛教存在双身修法,乃至在无法否认双修后,為其在法义上百
般粉饰,故而末学撰写此文,力图从歷史事实的角度来证明双修真实存在,以及浅探其
源头。并就其行為在法义上產生的种种过失,而进行一番法义辩证。
让我们先回到西元14,15世纪,当时的喇嘛教萨迦派和噶举派為争夺权力,战火不息
,喇嘛们无心修持,不少喇嘛藉口要修习密法,向民间索要妇女,供其姦淫,美其名曰
:无上瑜伽。当时混乱的局面,致使很多妇女都不敢独自去喇嘛庙进香礼佛,唯恐遭眾
喇嘛集体姦淫。这些喇嘛无恶不作,直至西元16世纪,还有喇嘛藉口《伏藏密法》使百
姓供酒,名為供甘露,供妇女,名為供明母,一般的人民沦為奴隶不如的生活,而僧侣
阶层却由於权力的威势而堕落腐化,喇嘛以饮酒、食肉、行淫作為成佛的无上法门,故
而将蓄妻生子以為常径。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顺帝昏庸无能、惑于秘术,有奸臣介绍喇嘛于帝前行运气之术,名
“演揲儿”(意為大欢喜或大喜乐,即是男女双修的无上瑜伽法),自此,顺帝沉於其
间,其诸弟及宠臣,也在帝前,男女裸处,并将该处称呼為“吐即兀该”(意為事事无
碍),... 阅读全帖 |
|
b****g 发帖数: 202 | 28 “戒定慧”有多少人真正做到?
注:以下文字除了一些佛教用语的出处有摘录外,其余为本人所写
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佛教修行方法,不外戒定慧三种。戒如捉贼(烦
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因此学佛首先要守戒律。” 《坛经·般若品》:“变三
毒为戒定慧。”戒是佛教徒的行动规范和守则;定是禅定、静虑;慧是彻悟宇宙人生真
相的般若智慧。三学是佛教修行的根本,是修行者获得解脱的必由之路。
一个学佛人如果不能持戒,守住自己的“身口意”,根本就无法让自己的内心逐渐安定
下来,而心不定,则智慧就不会增长。而智慧不增长,从现实角度说,怎么能解决现实
中的烦恼,从崇高的角度说,怎么能得无上智慧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呢?“戒定慧”这
之间完全是一种紧密的相互制约的关系。现在很多所谓的“修行人”只是将学佛作为一
种风雅之事,或者谈论的资本,这完全背离了学佛的初衷:那就是追求解脱,永不轮回
。试问:有多少所谓的“学佛人”在现实的生活中能真正持戒,不杀生,不邪淫,不饮
酒,不偷盗,不妄语?我们每日用我们肮脏染浊的心在做着多少的烂事?在造多少的业
?修行不是纸上谈兵,说说笑笑,修行是需要行动力的支持,每日的重复...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53 | 29 佛经记载佛陀亲传弟子们的各类性侵
看佛教律典,佛陀在世时,他的僧团,他的亲传弟子们无恶不作。佛陀是个好老师还是
邪教教主?佛教僧团是求知修行的团体还是邪恶之徒的渊薮?现在一些邪教组织,教徒
的所有事情,包括性事的私生活都要向教主报告,佛陀的僧团也是如此,比丘们干了什
么事,要向佛陀报告,其中就包括僧众们的性行为。佛教的事情,不说不知道,一说吓
一跳。
在佛教而言,能跟佛陀生在同一个时代,亲耳聆听佛陀的教诲,成为佛陀的亲传弟子,
是极大的幸运。佛陀怎样跟弟们讲解性事的发了一些经文资料,再看下佛陀的教学成果。
下边是佛陀弟子们各种性行为的集合。
从佛教的律典可以得见,当时佛陀的僧团是如何的糜烂和变态。
有一比丘共二根女人行淫。有一比丘共二道合女人行淫。有一比丘共黄门行淫。有一比
丘共男子行淫。有一比丘共小儿行淫。 有一比丘作木女像行淫。有一比丘共象行淫。
有比丘以男根刺比丘口中。
上边这些是事实清楚的,还有佛陀的亲传弟子,在向佛陀报告性事时,隐瞒真相,把自
己说得很无辜。
有一比丘坐禅。魔女来至其前。比丘见生染著心。不觉起捉彼女。女便走比丘亦走逐之
。彼女至一死马中没。比丘便于马上行淫。(...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30 “若诸有情当作佛 行超普贤登彼岸”
“本经之首第二品名「德遵普贤」,与会菩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今于经末,
乃云「若诸有情当作佛,行超普贤登彼岸」。前云「德遵普贤」,今云「行超普贤」者
何耶?且此一句乃《唐译》原文。译者乃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译文自当不违经旨。且
《唐译》于经首亦云会众「咸共遵修普贤之道」。可见前之「德遵普贤」与后之「行超
普贤」,俱是梵经原旨。而非译笔有误也。且此不但无误,而实是释尊慈悲至极,剖出
心肝,与众相见。盖普贤乃大行菩萨,表差别智,称为华严长子。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愿而称王,以普贤之愿,广大无际,穷劫无尽,导归极乐,利济无尽,故称大愿之王
。是故本经来会圣众,咸遵普贤之德也。但此经中,世尊于方便中独垂方便,于圆顿中
更显圆顿,直以信愿持名一法,广摄六度万行。圆摄十大愿王,直入一句佛号。摄尽普
贤无边行门。会归文殊一行三昧。文殊表根本智。一行三昧者,「系心一佛,专称名字
」也。故知持名一法,直是醍醐,广含众妙。普贤十大愿王是从根本智而差别智。今则
广摄愿王,唯倡信愿持名。是乃从差别智,复归根本。故云「行超普贤」也。盖持名之
妙行,以果觉为因心。因果同时...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31 贞观年间的某一天,在长安城的皇宫内,正要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宫内的大殿里挤满
了人,可大殿 里的气氛却无比庄严肃穆。这些人中,有身穿黄袍的太子,有头戴王冠
的众王爷。另外一些人,却是平时一般不会露面的,这些人身着艳丽的绸缎,头上顶着
凤冠, 一个个国色天香,远远看去,令人眼花缭乱。不用问,这是皇帝的众嫔妃们。
这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们,此刻正虔诚地站在那里,等待着仪式的开始。
这里举行的,不是皇帝的登基大典,也不是皇太子的婚礼。而是一个受戒仪式,受戒者
就是皇太子、众王爷和六宫的嫔妃们。主持受戒的是唐代的大德高僧——玄琬。玄琬因
为守戒坚定,威服四众,所以被皇帝召来为众皇亲受戒。
玄琬未入佛门之前就对大道有所领悔,有些戒律他能够自然遵守。
一 次,家人送玄琬到一个亲戚家去住,亲戚为招待玄琬而杀了一头猪。可当他们把炖
好的猪肉端上桌时,玄琬就觉得腥气扑鼻,五脏六腑如翻江倒海一般难受。玄琬正 襟
而坐,严肃地对亲戚说:“众生平等,不仅不能杀人,而且也不能杀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否则,将来就难免下地狱。你们要为来世的福德着想。”亲戚把猪肉端下 去,换上
素食,玄琬面对西方,合掌忏悔后,才吃... 阅读全帖 |
|
o**n 发帖数: 2130 | 32 更加确信夹边沟文化是深入小黄人血液的
----------------------
我来自山东,今年快30岁了,一晃过去已经快10年了,至今印象深刻,是时候把我的故
事拿出来说一说了。我是哭着写完的,文采一般,篇幅较长,请您耐心看完。从小我就
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由我的爷爷奶奶带大。 那一年人人手里还是一个诺基亚,北京
奥运刚举办,再然后我毕业了。刚入社会,对很多新生事物产生好奇。可能当年的电视
都在妖魔化网络,时不时爆出来谁谁为了上网通宵死亡之类的电视,呼吁大家重视网瘾
。也有可能自己年轻时的叛逆期,很多事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所以经常产生分歧。
我开始了做淘宝,早期的人都知道淘宝特别好做,特别好赚钱。但是我的爸妈很反对,
他觉得一定要有稳定的工作,劳动才能创造财富。一直反对,叫我不要做了。让我找一
个体力活的工作,因为这样每天运动对身体好。我觉得开淘宝很轻松又能赚钱,所以不
同意。那段时间,我爸爸生意不景气,我妈长期休息在家。有一次,可能喝了酒,我爸
看了我在电脑前,从厨房拿了把菜刀,5米以外就飞了过来,还好躲避及时,不然脑袋
开花,菜刀正中显示屏,裂了一条缝。我就推了一把椅子,... 阅读全帖 |
|
i***r 发帖数: 292 | 33 二、以清净心说法
(一)非不说法
有些人对大迦叶的一个主要的偏见,就是认为尊者有隐遁、独善的倾向,不问僧
事,甚至不愿意说法。前文已经说过,头陀行并非隐遁的、独善的,也有利他的一面。
这是因为头陀行者本身就是一种身教。况且大迦叶并非不说法,这在经律中都是有所记
载的。
头陀行法之一就是要乞食,从这一点来说,头陀行者虽住于闲静处,但还不能离
城邑、聚落太远,因为要乞食。其实头陀行比丘与聚落比丘一样,依众乞食,随缘教化
,因而决不能武断地说他们是隐遁的、独善的。也就是说,他们也会随缘说法、教化众
生。因为在印度的当时,出家人受人信施后,普遍地要为施者说法。
如经中记载,有一位婆罗门妇敬信婆罗门,欲供养婆罗门。大迦叶在佛陀的提点
下,显婆罗门身而方便度化这位婆罗门妇。大迦叶为她说种种法后,婆罗门妇即得法眼
净,无有狐疑,自皈三宝,受持五戒。她的婆罗门丈夫回家后,竟也受她感化,一同皈
依佛陀,得法眼净,受持五戒。[16]
而印顺法师却说大迦叶“是一位女性的绝对厌恶者”。[17]但就是在大迦叶的指
引下,他原来的妻子妙贤由外道而皈信佛陀,依大世主(即大爱道)出家受具。因为妙贤
“姿态绝伦”、“仪...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162 | 34 摘自索达吉堪布宣讲“藏传净土法”
在佛教界,有些人因为愚痴,也以密宗为借口作不净行。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如今以密宗为借口行邪淫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人既不懂什么是密
宗的双运,也没有生圆次第的境界,本来不具足双运的条件,但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
便以双运为借口行淫。这样的双运没有任何功德,纯粹是以痴心行邪淫,而且与一般的
邪淫相比,这样打着密宗的旗号行邪淫的罪过更大——一方面有邪淫的过失,另一方面
使人们对密宗产生误解,毁坏了很多人的善根。
其实,密宗根本没有开许过任何形式的邪淫。虽然密宗有双运的修法,但是从密法兴盛
的藏地来看,自古以来,只有像莲花生大士那样的少数持明者行持过双运,除此之外,
藏地的绝大多数修行人都严格秉持别解脱戒。在藏地,任何一所正规寺院都不允许普通
人进行双运。只要到藏地实地考察一番,每个人就会明白这一点。当然,我们也不否认
有极个别情况,有些在家活佛本不具足双运的条件,但因为家族的传统而以双运的名义
娶妻生子,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传统。
末法时代有很多不如法的恶相。有些藏地的上师以“瑜伽士”的身份出现,欺骗某些女
人:“为了修法,必须进行双运,否则无法获得成就……”,然...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867 | 35 戒法
一、通叙戒法
1、示相彰名
正宗戒法
戒法,依法来说;它不局限于凡圣。不过,虽然凡圣通有这戒法,而我们所受的戒
法,此只能以轨成出离道(圣所证得)的圣法而说。圣所证的出离道,指初果以上所修
的戒定慧三学;我们虽在凡夫位,也说圣法的,是在因中彰显果号,如果依圣法修学就
必得圣果,律中也有“初受戒人,位同大觉”的话。
这里所说的仅是法的功力,没有说明究竟什么是戒法,意思是要使我们习学的人,
先思想一下。——能想到了更好。
羯磨疏有这样的问题:人人都知道受戒,究竟所受的是什么呢?回答是:受的名圣
法。假使能奉敬、守护这个圣法,并使它净如明珠,就能为圣道作基址。由此可见,有
些祇知道受戒,却不自知所受的戒,是圣道之基,应该特别加以尊重。羯磨疏的这一问
答给我们敲起警钟,提醒所有的受戒的人们善自护戒,不应轻慢。
简别化教、行教
说到这里,我想说明一下关于化教、行教的辨别,以明确在家律学的所属。
古代大德们把佛的说教概分为“化教”和“行教”两种。所谓“化教”,就是指通
化于在家出家的弟子的教法,例如十善、五停心、四弘、六度等各种观行都属于化教,
它是专为启发信心与知解的,也就是说它是着重阐扬 |
|
a*******g 发帖数: 867 | 36 不久前,行堂的时候不小心打破了一个法师的碗,赶紧去大寮,征得典座法师,即主管
大寮的法师又领了一个,还给那个法师,还是觉得有点不妥当,毕竟打碎了人家的吃饭
的家伙什,又当面道了个歉。
这事就算完了,过了几天,又有一个师兄也打碎了碗,然后很郑重地找我,说,你是不
是前几天打碎了法师的碗。我说,是啊。
他说,不得了啊,碗是法师吃饭的用的,你打碎了,就是打碎了法师的出家道,罪过很
大,出家人,在三宝地,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必须跪在法师面前,然后这样忏悔。。。
。。。
听完了以后,附和了一下这个师兄,但自己留了个心眼,没当真。事后,特意找寺里主
管戒律的法师咨询了一下,打碎了法师的碗,在戒律上是如何判的。
法师问,你是故意的吗?
我说,不是啊,不小心的。
法师说,那跟他道个歉就可以了。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自己去佛前忏悔一下就可以,毕
竟是三宝物。
这事就算是过去了。
但,幸亏自己留了个心眼,否则就跟着也跑偏了,这个世界上,对佛法的误解,很多是
来自演绎和想当然,民间的思想、文化、风俗乃至个人的性情、习惯,硬套给佛法,最
后让大家觉得佛法是一套有着眼花缭乱的仪轨的迷信。
其实,哪里有那么多的事,我所...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37 昌臻老法师(1917-2009),四川乐至县报国寺前住持,成都市人,俗姓张,号妙首。
出生于佛教家庭、医学世家。大学毕业,上世纪四十年代以优异成绩考上民国文官,
1946-1949年任四川省西充县县长,1950年后任四川林学院教师。早年追随圣钦老和尚
参禅,后皈依普钦上师学密。读《印光大师文钞》,自觉契机,遂专修净土。八十年代
,参加编修《四川省佛教志》,任教于文殊院空林佛学院,撰写佛学论文,致力弘法。
1992年依离欲上人剃度出家,任乐至报国寺住持,兼四川省佛学院教务长、四川尼众佛
学院教师,老法师于12月26日早8点舍报圆寂。
昌臻老法师这样谈及命相、风水和鬼神问题
一 、命相问题
算命、看相的理论是来源于《周易》,宋代陈希夷的《心相篇》,邵康节的《皇极
数》等是著名的专著。它通过观察生庚、面相,说明吉凶祸福。有的比较灵验,在民间
广泛流传。从佛法观点看,它虽能说明事物的现象,如断定人寿命,也比较准确,而未
触及事物的本质。为什么某人有短命的相?不知道。有什么办法挽救?更不知道。这是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不究竟的说法。佛法不同,它是从根本上揭示命相的由来和
原理...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162 | 38 转自 http://tieba.baidu.com/p/1691200220
时常会听到有些人喜欢评论出家人的对错是非,不守规矩不持戒律等等,其实出家比丘
、比丘尼都不可以说僧过恶,何况在家人呢?因为说僧过恶,就是毁谤三宝,毁谤三宝
者,罪过比破五戒的罪还要重!
佛陀在世的时候,就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恶,其人即违犯
无量重罪。
如是比丘虽非法器,而剃除须发披服袈裟,进止威仪同诸圣贤;因见彼故,无量有情种
种善根,皆得生长。又能开示无量有情善趣生天,涅盘正路。所以依佛出家者,若持戒
、若破戒,下至无戒,我尚不许转轮圣王诸大臣等,说出家僧尼的过恶。如是破戒恶行
比丘,一切白衣皆应守护,恭敬供养;佛陀终不允许在家居士,轻视、呵斥、辱骂出家
人。
僧尼虽破禁戒,行诸恶行,而为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作善知识,示导无量
功德伏藏。就是说这个法师现僧相,就等于是佛相,是三宝相。他代表了正法,他就算
没有修行,就算破了禁戒,行种种的恶行,一切的天、龙、人、非人等都必须要恭敬礼
拜、供养。
出家人是佛、法、僧三宝之一,堪称是宝,既然是宝,他即使不完整,但他仍然是宝。
譬如... 阅读全帖 |
|
j*******1 发帖数: 182 | 39 第六品 安忍
丁二之戊三、(于菩提心支相违之嗔恚者安忍品)分二:己一、品名;己二、正论。
己一、(品名):安忍。
前一品宣说的为持戒度,现在论文进入安忍度的引导。安忍品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
、断除嗔恚;二、修安忍;三、恭敬有情。在修持菩萨行的过程中,如果不断除嗔恚烦
恼,会招致极大的违缘,给自己造成很大危害。认识到此后,应尽力断除嗔恨心,以种
种方便善巧修持安忍,而且要认识到有情助成佛的功德去恭敬一切有情。本品中有许多
重要的修行窍诀,以此藏传佛教的修行人对本品很重视,有的大德常单独传授此品,引
导弟子修习安忍。因为凡夫人都有一些不共的烦恼,有的贪心重、有的嗔心重等,各各
不同的烦恼习气要断除,必须要依靠一些方便法门去对治,对嗔恨心特别强烈的人来说
,这一品尤为重要。性格不好,容易嗔怒发脾气的人,如果在听习本品时,将安忍窍诀
铭记于心,在日常生活中反复观修,一定能消减、断除自己的嗔恨烦恼习气。对本品所
阐述的窍诀,我有过一定的体会:有时虽然有大圆满、大手印的对治烦恼窍诀,但在某
些情况下,运用本品中对治烦恼的窍诀却非常相应有力。你们有些人在听习前面几品的
过程中,也有一些这样的体会,...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40 所谓“命运”只是因果报应的日程表而已
我们时时处处都在受果报,时时处处又不断在种因、在结缘。因缘改变了,果报也会转
变。佛法讲的因果律是活泼泼的,和看相、算命讲的“宿命论”、“铁板数”完全不同
。佛法认为“命运”是可以改造的,改造命运的关键在“心”。“命由心造”、“相随
心转”、“一切唯心造”嘛。明白这个道理,知道吉凶祸福,不是命相风水所决定的,
也不是鬼神能操纵的。自然不迷信命相、风水,不依赖鬼神了。今天,有些学佛的人,
到处看相、算命,怕鬼怕神,就是不修省心地。这算正信佛教吗?
很多人对于因果问题,存在两种错误知见:
1、认为因果是佛法中低层次的、带迷信色彩的说教。目前教内戒律松弛现象比较突出
,这和不明因果、不信因果有直接关系。虚云大师早就提出修行的先决条件是“深信因
果,严持戒律”。因为一个不明因果不信因果的人,很难严持戒律。
2、误解因果,把佛法的因果律庸俗化。有的人信因果,也怕犯因果。在涉及个人吉凶
祸福的事,怕犯风水,犯流年,怕鬼神降罪等,怕的东西还不少。处理问题,往往采用
求签、卜卦、看风水、看流年等。这完全是不明白因果律,以致误解它,并把它庸俗化。
命相问题
算命、看...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41 佛教息结派的创始人印度高僧帕当巴桑吉尊者,梵名佛陀波利,印度人称嘎玛拉希拉,
也是藏地历史上著名的“顿渐之争”的印度高僧莲花戒,在汉地又为达摩祖师。
往昔释迦佛等曾作过授记,当巴桑吉尊者是弥勒佛的补处法王子,将来成佛号狮子佛。
为了利益众生,曾在印度多次受生,此生转世为七世大菩萨,约于公元八世纪降生于东
印度,曾五度进藏,兴建了著名的定日朗可寺,弘扬《息结般若能断教授》并创立息结
派,度化了无数众生。
尊者曾对弟子说:“受用如云,顷刻都散;名誉虽好,只如空谷回声;衣服饮食,如虹
如秽;人多聚处,不如林下水边;妄念易生,当以平等菩提心对治。摩尼宝自己已原有
,勿向外求;此心当如镜,常常观照。上师三宝的加持力,只在自己,如月照大地,有
水处则较明朗,殷重如水,加持如月呀。”
摘录尊者到汉地的事迹:
随后尊者又给多康上下部的众生,各各开示了相应的法,将他们安置在成熟解脱道上后
,就到摩诃支那(汉地)去了。
在往支那五台山的路上,遇见了一位手里拄着拐杖的文殊菩萨化身的老仙人,对当巴桑
吉尊者说道:“在印度金刚座有《尊胜陀罗尼经》,你需在今天取回来,这里在闹瘟疫
,必须在今晚息灭瘟疫。”尊者答说...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42 ☆─────────────────────────────────────☆
Yisu (大头教主) 于 (Sun Mar 11 12:19:44 2012, 美东) 提到:
末法时代,每个修行人都希望能得遇善知识, 可是善知识在哪里呢? 从一方面来说, 善
知识其实不是找来的,而是修来的. 从缘起的角度看, 没有什么不是因缘际会. 遇见并
能亲近一个善知识也是如此. 那么什么是遇见一格善知识所需要的因缘呢? 其实就是我
们自己. 能不能遇见一个真正的善知识, 先要问我们自己有没有这样的福德, 说白了,
就是你凭啥? 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 一份耕耘才有一份收获. 所以与其我们在这里需愿
,不如去认真耕耘自己的三亩地, 切实做好布施,忍辱,戒律,襌定, 培养慈悲喜舍, 为利
益身边的每一个人区努力工作, 这些才是正道, 这才是得遇善知识的前提条件. 否则,
就是神佛满屋,你进去也不过看到一群缺胳膊少腿的老头老太太. 你不信, 你说我真的
遇见了一格善知识,神通广大, 还是那句话,你凭什么? 圣经中好像有一句话说一颗树是
不是好,看它的果实就好了. 其实是两方面的, 你能不能... 阅读全帖 |
|
n**********a 发帖数: 438 | 43 http://www.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27
丁五、隨喜功德
修隨喜可以消除嫉妒的障礙,得廣大眷屬。
頌曰: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默默觀想十方微塵數世界的一切眾生、聲聞乘緣覺乘的四果聖者以及一切如來
和菩薩所修積的善根,我皆歡喜愉悅深深隨喜。
獅子乳非琉璃的容器所不能盛,千斤鼎豈是一髮所能提起。同樣要修行大乘,
必須是大法器,具大力量者方能行持。否則獅子乳放在瓦器中,瓦器立刻崩裂,一根頭
髮欲提千斤之鼎則當下斷折。如果心胸狹隘、目光短淺、嫉妒心強,則見人造惡歡喜讚
歎、鼎力襄助,而見親友或他人出家以及修行善法、斷除惡法時,心中卻難以包容,妒
火盛燃不惜口舌身力,以超常的熱情為他人的墮落提供各種的順緣,直至他生起邪見、
退失道心、放下修行方為究竟。... 阅读全帖 |
|
j*******1 发帖数: 182 | 44 藏密的特点及思想精髓——陕西师范大学演讲
『 2011年11月9日下午』
今天,你们师范大学的师生开这个学术研讨会,我本人而言,虽然说没有什么智慧,也
谈不上是什么智者,但非常喜欢参与这样的活动。当然,我不是在这儿故作谦虚,而是
有一点自知之明,很清楚自己有什么样的学问。但尽管如此,跟你们进行佛学交流,在
这方面我还是有很大的兴趣。
学校这边让我讲一下“藏密的特点及思想精髓”。不过这个题目太大了,我想了一下,
也不知道从哪个地方入手。毕竟藏密的教义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只用短短1个多小时
的时间,肯定无法一一道尽。所以,下面我只能简单介绍一下,让你们有个大致的了解。
一、略述藏传佛教的历史
不少人认为,藏密就像唐密一样,只是昙花一现、兴盛一时的教法,如今都已退出了历
史舞台。这种想法不太正确。藏地从有佛教开始到现在,尽管经历了不同朝代的风风雨
雨、兴衰变迁,但藏密不管是历史、教义、仪轨、修法等,至今仍完整无损地保留着,
而且非常圆满,所以它跟唐密不能划等号。
还有人认为,藏族喇嘛是学密宗的,故藏密又称为“喇嘛教”。这种说法也不合理。所
谓的“喇嘛”,有出家人的意思,但学藏密的并不只是出家...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867 | 45 子曰:“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曰:“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君子有三戒
http://hi.baidu.com/363531814/blog/item/47beedcb353e1a1bbe09e696.html
陈马志
季氏篇载:“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戒,警也。从 戈。持戈以戒不虞。”(《说文解字》)。戒的本义是警惕、防备外部敌人,后来字义引申,凡不利于国家、群体、家庭、个人的人和事,均需警惕和防备,都可用戒字。本章之戒,即指君子要警惕自己,不做那些可能对自己造成损害的事。
血气,亦作气血,至今仍在使用。古人认为血为阴,行乎脉之中,营养全身,气为阳,行乎脉之外,辅助血液,二者周流全身上下,无有暂息;心主血,而志为气之帅,所以养心、立志可使血气不乱。现代辞典都把血气解释为“精力”,愚以为血气乃复合词,意思应该是“体质和精 |
|
r****b 发帖数: 110 | 46 经集——八颂经品——第10,9经
毁灭以前经10
848 “具有什么看法和什么德行,才能称为平静的人?我问你,乔达摩啊!请说
说这种最优秀的人。”
849 世尊说道:“在身体毁灭以前就已摆脱贪爱,不执着开头和结尾,也不考虑
中间,他不崇拜任何事物。
850 不忿怒,不恐惧,不吹嘘,不作恶,不骄傲,说话机智,这样的牟尼确实控
制了言语。
851 不期望未来。不悲伤过去,无视诸触,不受任何观点引导。
852 不执着,不欺骗,不贪婪,不妒忌,不鲁莽,不轻视他人,也不毁谤他人。
853 不贪恋享受,不狂妄,温文尔雅,聪明睿智,不轻信,不厌弃他人。
854 不为企求什么而学习,不为得不到什么而生气,不为贪爱而受阻,也不贪恋
美味。
855 超然,有思想,不傲慢,不考虑自己在这世上等同于、优于或低于别人。
856 独立不羁,无所依赖,理解万物,不贪恋存在或不存在。
857 不追求爱欲,没有束缚,越过执着,我称这样的人为平静者。
858 他没有儿子、牲畜、田地和财产;他既无所得,也无所弃。
859 世俗之人以及沙门和婆罗门对他说的话,并非他所推崇,因此,他无动于衷。
860 不贪婪,不妒忌,不说自己...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7 一般都会说这个“唵嘛呢叭咪吽”是 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乃至当代的法师
,因为是以讹传讹的缘故,他也会说“唵嘛呢叭咪吽”是 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
教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真诚、清净、平等。这真是一场大误会啊!其实是有多方
面的错误的。一者、在密续中的《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中说:“那是观自在菩萨的微
妙本心。”又说:“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脱。”那为什么流传之后而转说它是
观世音菩萨所说的呢?后面会依这本密续的内容,来跟各位作个说明。二者、这个咒语
的真正意思,不是一般人所知道,所以就往往被蒙在鼓里,每持一次咒,就被这个咒语
所密灌一次,那就与罗刹、夜叉等鬼神结缘一次,那真的是替学佛人感到担忧啊!
今天仅就引出这六字咒的密续《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其中事相上的误谬,来跟大
家作说明,知道密续《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的误谬之处之后,你就可以明白说,到底
要不要持诵这六字咒?乃至要保存跟它有关的条幅、饰物等等。为什么我刚才说,只提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其中事相上的错误,跟大家来说明?因为这部密续中提到法义
的部分是很少的,在正玄教授所著的《俺蒙你把你哄─六字大明咒揭密》这本... 阅读全帖 |
|
a***s 发帖数: 12296 | 48 上周,因为一则来自金融圈的爆料,杨幂与刘恺威又一次陷入“被离婚”的传言。5月23日,杨幂在象山为新剧《亲爱的翻译官》站台,或许是因为患感冒她神情颇为疲惫。
采访中,有记者问及“现在关于婚姻状况的传言很多,要不要借这个机会声明一下”,杨幂简单回应:“现在的状况非常好,谢谢大家。”另外,前不久刘恺威曾秀出无名指婚戒破除离婚传闻。记者留意到杨幂当天左手食指也戴着戒指,但此次戴的并非婚戒。不过杨幂好像并没有戴婚戒的习惯,早在去年也有网友质疑“为什么杨幂现在出席活动不戴婚戒了。”
当天杨幂状态颇为疲惫,笑容也略为勉强,她表示自己得了感冒。一直有“毒舌少女”称号的她,倒是依旧不改这一本色,时不时调侃黄轩,比如“轩儿演得特别好,我以前拍戏有自己的系统和习惯在,一直在学习,这次学习了文艺工作者的态度”,而谈及吻戏会否尴尬,她又说:“黄老师这样专业的文艺工作者,什么没拍过,怎么会尴尬呢。”
杨幂还借戏抒发自己的爱情观:“好的爱情是两个人能共同成长,是让磨合成为彼此共同接受的烙印,大家接受对方的差异之后,共同成长。”
相关阅读
杨幂刘恺威再被曝离婚 这次是金融界透出的消息
杨幂和刘恺威又传离婚了,这次爆料... 阅读全帖 |
|
h****5 发帖数: 43 |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ge5 (XX),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海巡艦艇戒護 保釣船成功繞行釣魚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16 01:51:59 2008)
http://1-apple.com.tw/latest_news/index.cfm?Fuseaction=RnewsArticle&RArtID=19904&ShowDate=20080616
海巡艦艇戒護 保釣船成功繞行釣魚台
(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十六日電)保釣人士昨晚出發赴釣魚台海域宣示主權,在增援
的海巡四艦、五艇戒護下,今晨成功繞行釣魚台一周後返航,上午九時多已駛離釣魚台
二十四浬位置。海巡署表示,日方由其他管區增援的艦艇共有五艘,整個行動中,海巡
人員也透過通聯表達「保護我方海域」立場,但日方並沒回應。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上午召開記者會,副署長鄭樟雄表示,保釣人士搭乘的娛樂船,今晨
三時三十分抵達釣魚台二十四浬位置,遭到日方海上保安廳五艘艦艇阻擾,海巡人員利
用百噸巡防艇航速可達三十節,具速度快、操控靈活特性突圍,將戒護的保釣船 |
|
q****n 发帖数: 4574 | 50 昌臻法师是离欲上人的弟子,下面他谈谈风水,命相,鬼神之事,感觉有所启发。
他跟他师父,非常象。
--------------------------
本文是昌臻老法师恩准公开发布。文中,昌臻老法师现身说法,令我们明白何谓真正的
正信佛教。愿我们从此文中获得正知正见,明因识果、持戒修行,以至破迷开捂、了生
脱死。本文已经过老法师的审定 。
开示缘起
学佛从做人下手,止恶行善,明因识果,持戒修行,以至破迷开捂,了生脱死。这是正
信佛教共同遵循的原则,它又是正信佛教区别于外道、迷信的分界线。修学净土法门也
不例外。
因果是佛法的核心问题。不明白因果很难真正懂得佛法;不相信因果很难获得佛法的真
实受用。虚云大师说:"因果二字,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又说:"因果二字,是一
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见《虚云法师开示录》)
四谛法是讲因果规律。因果分为两类:一类世间因果,是污染的因果。众生种烦恼惑业
的业因,受生老病死六道轮回的苦果。是自种因,自受果。一类是出世间因果,是清净
的因果。修行人种的是持戒修行、参禅、念佛等清净的因,结的是了生死、出轮回的清
净果报。是修因证果。所以,印光...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