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初禅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G**W
发帖数: 1865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真实如来藏
Mr.Xiao VS Runsun :
『一切误计意识心为常者,皆是佛门中之常见外道,皆是凡夫之属。意识心境界,依层次
高低,可略分为十:
一、处于欲界中,常与五欲相触之离念灵知;
二、未到初禅地之未到地定中,暗无觉知而不与欲界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常处于不明
白一切境界之暗昧状态中之离念灵知;
三、住于初禅等至定境中,不与香尘、味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四、住于二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五、住于三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六、住于四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七、住于空无边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八、住于识无边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九、住于无所有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十、住于非想非非想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如是十种境界相中之觉知心,皆是意识心,计此为常者,皆属常见外道所知所见,名为
佛门中之常见外道,不因出家、在家而有不同。』
─萧平实─
而如来藏,非断非常。
G**W
发帖数: 1865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真实如来藏
Mr.Xiao VS Runsun :
『一切误计意识心为常者,皆是佛门中之常见外道,皆是凡夫之属。意识心境界,依层次
高低,可略分为十:
一、处于欲界中,常与五欲相触之离念灵知;
二、未到初禅地之未到地定中,暗无觉知而不与欲界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常处于不明
白一切境界之暗昧状态中之离念灵知;
三、住于初禅等至定境中,不与香尘、味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四、住于二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五、住于三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六、住于四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七、住于空无边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八、住于识无边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九、住于无所有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十、住于非想非非想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如是十种境界相中之觉知心,皆是意识心,计此为常者,皆属常见外道所知所见,名为
佛门中之常见外道,不因出家、在家而有不同。』
─萧平实─
而如来藏,非断非常。
c***h
发帖数: 2262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释迦牟尼佛修行的方法

静态来说 内观身心 或者说 内观五蕴
动态来说 内观五蕴的运作
身心或五蕴好端端的在哪里,没事干麻去观察?
我是先思惟,为何学佛法? 灭苦
五蕴好端端的在哪里,不重要,一点也不重要。 不必费力观察。
可,被影响到,胡乱运作而产生苦,这就重要了。
于是,我认为,说观察身心、五蕴、观察五蕴的运作,其实都不太精准。
针对佛陀提出至高无上的目标,灭苦。
针对至高无上的纲领 ,四圣谛。
如何展开?
我思惟,
苦谛,如何观察到这是苦。
集谛,苦从何来。
灭谛,苦灭的情况。
苦灭道迹,是如何一步一步修行而将苦灭去。
苦从何来? 苦又是如何灭去? -- 缘起法
是的,就是缘起法,这是ㄧ个关键, 是理论与实修的双重核心。
于是,我认为,内观是--观察缘起法。 也就是观察苦是这样升起,是这样灭去。
当然是针对自己的身心,于是我观察自己的身心内,苦是这样升起,这样灭去。
内观的具体方法,四念处。
观察 身、受、心、法。
观察这四方面的苦的集、灭、道迹。也就是观察缘起法。
身念处,观察对身体的贪爱,
受念处,观察”受”从何来,来自”触”,根触尘,生受。
六入处、触、受、爱... 阅读全帖
a******5
发帖数: 10
4
全文链接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21/212264.html
这是个十分庞杂的系统,非三言两语说的清楚,我有很多意思和概念要讲。没办法,慢
慢来吧,我就分批次慢慢讲,可能讲到初禅,要很久以后。但是前面的不讲,后面就不
会懂。
愿此功德回向此贴见闻者,论述者,皆得无量世间财,出世间财,自在业力速成就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一节禅定的禅
概念:所谓禅,简单的来说,就是身心处于极度专注的状态。
延伸思考:这个禅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禅的训练?
因为时间有各种各样的苦的感受。总结起来为八苦,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五蕴取苦。
不明白意思的同学可以查找一下八苦的含义,还有五蕴的含义。
五蕴,意思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这五种感官的感受,当然我们看到强光刺激视觉,看见了“苦”。听到噪音,听见了
“苦”。吃到了难吃的味道,闻到臭味,身体受伤,冷热痛痒,都是我们通过五感,感
受到的苦。
人的本能当然就是躲避痛苦的,人人都希望不经受痛苦。于是人们很早就发现了专
注的特点,举个例子,比如在专...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在人天
要来为大家探讨的问题是: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吗?
那么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佛教的本质来谈起。佛教的本质是什么呢?佛教
的本质就是,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我们要以一段经文来为大家说
。在《央掘魔罗经》中这么说:“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为无量烦恼覆
,如瓶中灯。’”(《央掘魔罗经》卷四)也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是因为颠倒妄想烦恼
,不识自心如来藏,而于三界中生死轮回。这个就好像前面经文所说的:因为众生都有
如来藏,可是因为有无量烦恼遮覆,好像瓶中灯,不能看到这个如来藏的这个种种的智
慧光芒一样。
当众生在三界中生死轮回时,如果想要解脱于生死轮回,有的畏惧这个三世生死苦
的,他就求要解脱—能解脱于三界生死苦;所以于佛法,于三宝生起正信,他生起了善
根!所以就来修学能够解脱于三界生死苦的解脱道。那么,有大心的菩萨能够为众生生
起大悲心,自利利他,不畏惧生死苦来修学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萨道。
这个解脱道的修证,或者是说菩萨道的修证,都是一佛乘所含摄的。因为二乘的这
个解脱道,它也只是佛菩提道中的“化城”;因为解脱于生死之苦,他并没有成佛,他
并没有究竟解脱。那菩萨...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2449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宋代禅 宗的历史
三玄三要与修行次第
2017-06-24 09:44
三玄三要与修行次第
作者简介:苏树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元音老人参学。遵元音老人嘱咐,2000年后,
随缘传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门。若人发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
,即可打开本来,见到本性。有缘行者,莫失良机。
临济三玄三要,系统地说明了由“初悟至究竟”的全过程。临济云:
山僧今日见处,与祖佛不别。若第一句中荐得,堪与祖佛为师。若第二句中荐得,堪与
人天为师。若第三句中荐得,自救不了。
僧便问:如何是第一句?
师曰: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按:第一句荐得,堪与祖佛为师。)
曰:如何是第二句?
师曰:妙解岂容无著问,沤和争负截流机。(按:第二句中荐得,堪与人天为师。)
曰:如何是第三句?
师曰: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按:第三句中荐得,自救不了。)
乃曰:大凡演唱宗乘,一句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实,有照有用。汝
等诸人作么生会?师谓僧曰: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狮子,有时一喝
如探罕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汝作么生会?
僧拟议,师便喝。(《五灯会元》卷十一,〈临济义玄禅师...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2449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宋代禅 宗的历史
三玄三要与修行次第
2017-06-24 09:44
三玄三要与修行次第
作者简介:苏树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元音老人参学。遵元音老人嘱咐,2000年后,
随缘传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门。若人发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
,即可打开本来,见到本性。有缘行者,莫失良机。
临济三玄三要,系统地说明了由“初悟至究竟”的全过程。临济云:
山僧今日见处,与祖佛不别。若第一句中荐得,堪与祖佛为师。若第二句中荐得,堪与
人天为师。若第三句中荐得,自救不了。
僧便问:如何是第一句?
师曰: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按:第一句荐得,堪与祖佛为师。)
曰:如何是第二句?
师曰:妙解岂容无著问,沤和争负截流机。(按:第二句中荐得,堪与人天为师。)
曰:如何是第三句?
师曰: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按:第三句中荐得,自救不了。)
乃曰:大凡演唱宗乘,一句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实,有照有用。汝
等诸人作么生会?师谓僧曰: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狮子,有时一喝
如探罕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汝作么生会?
僧拟议,师便喝。(《五灯会元》卷十一,〈临济义玄禅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性自性非性涅槃
楞伽经云:

“复次大慧!诸外道有四种涅槃,云何为四?谓性自性非性涅槃、种种相性非性涅
槃、自相自性非性觉涅槃、诸阴自共相相续流注断涅槃,是名诸外道四种涅槃;非我所
说法。大慧!我所说者,妄想识灭,名为涅槃。”
疏︰《复次大慧!诸外道有四种涅槃,云何为四?此谓第一、“诸法有自性”之非
性涅槃;第二、“种种相有自性”之非性涅槃;第三、“觉察自相自性非性”涅槃;第
四、“五阴自共相相续流注断”涅槃;如是名为诸外道之四种涅槃;非我释迦牟尼所说
正法。大慧!我所说者,乃是妄想识灭除,名之为无余涅槃。》
诸外道辈,于无余涅槃生种种误解,归纳为四种。佛门中之未悟三乘菩提者亦复如
是,于涅槃生种种误解。每有乡愿者语余曰:“你说你的法,我说我的法,何必评论谁
对谁错?”然观此经佛所说法,一再提示外道邪见而析辨之;《大般涅槃经》四十卷中
,亦一再提示外道邪见而析辨之;《解深密经……》等亦复如是,一再提举外道邪见而
析辨之。
学人当思︰以世尊贵为三界导师之尊,何必与彼粗浅外道一般见识?为难外道?乃
至踵随六师外道之后,遍至各大城一一破斥六师外道?此因无他,乃是藉破除邪见之说
,能令闻者易于解...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9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转载]禅净密互融互通的修法--元音大师
大手印
譬如白教修的最高深法大手印法。大手印法并不是另外再起一个手印或结什么手印、念
什么咒。为什么叫手印呢?就是我们的一法界,就是我们的无漏自性。如西游记里的孙
悟空翻跟斗,一翻就是多少里。释迦佛说:“你在我掌里翻翻看!”孙悟空心想,你的
手有多大?我一下子就翻出去了。真的能够翻出去吗?他翻了几个跟斗还是翻不出去,
还在释迦佛的手掌心。真法界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只手,所以不结手印,无手印之手印
,所以叫大手印。
大圆满法
红教的密法是大圆满法。大圆满法和禅宗完全一致,大圆满法分两部:一是彻都,一是
妥嘎,彻都是立断,当下就把妄念断掉,让你明心见性;妥嘎是顿超,法身向上。禅宗
讲破三关,破初关、重关、牢关,最后法身向上,其所说和禅宗完全一致。纵然肉体完
全化为虹光体,皮肤肌肉骨头完全化成光体,走的时候一道光,连肉身都没有了。假如
你已经证成虹光体,心里仍有虹光体存在,还是宇宙之间的游魂,还不究竟,还有黏着
,正如禅宗所说“才有所中,就成窠凹不行”一样。不论修什么法,起初修,入手虽有
不同,譬如净土宗从念佛入手;禅宗从参话头入手;密宗从持咒结手印入手,但修到后
面都是归于禅,都归入禅定,但...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3668
10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Re: 今天见到的,有人能解释一下吗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今天见到的,有人能解释一下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4 15:25:56 2009)
对. 而且和四禅八定全不是一回事.
四禅八定是指行者到底有啥心不乱之 "能力", 及此 "能力"
之形成是否需依靠什么才造成有此能力, 和此依靠最终会
造成什么定力结果.
而那静虑支, 并非在说你有何能力, 而是说 "心行". 你只有
初禅能力, 也可静虑而置心一处, 你俱足四禅能力也可静
虑而置心一处; 此 "置心一处" 就和初禅的 "置心一处" 能
力之所指是风马牛无关.
I don't want to said, 让他慢慢以戏论为修.
f*******8
发帖数: 3612
11

他这种每一步都要求各个部分互相一致,
可能也造就很强的优势和张力。
为了保持这个一致而愿意接受各种可能后果的话,也是好的,
大概对保持心的清明度很好。
虽然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
(心是老大,这句朦胧的话还是放到这儿吧,呵呵)
------------------
要说禅定,昨天又想了想,其实初禅二禅就是集中体现六祖说的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初禅讲究离相,先脱离再说。离相看来就是俗话说的放下。
二禅讲究不乱,离开了乱的东西后,自己还得有个方向。不能坐着发呆忘失目的。

发帖数: 1
12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山河大地宇宙星系之形成
身为人类,每每惊叹于天地造化之奥妙,自然之鬼斧神工,与宇宙运转之神奇; 同
时也会感受到天摇地动,山呼海啸,狂风暴雨等所谓自然之灾. 在世间有山河大地、江
河湖海、花草树木与各种物质与器具,可供我们使用;也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等等,这
些的种种都会引发人类的好奇而去思惟“为什么会这样?”因此也产生了种种的论说,
众说纷纭,其中也只有佛法,才能圆满说明这些现象之所以能够形成的原因。
首先我们来看《优婆塞戒经》卷六中的开示:【若有风云为持大水、阿修罗宫、大
地、大山、饿鬼、畜生、地狱、四天王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悉因众生十业道故。】
在这里面世尊已经为我们开示器世间(山河大地宇宙星系)之所以能够成就的道理。经文
中所开示的风云,用现代的名词来说,讲的就是动能。因为有动能的关系,星球之间才
能维持平衡,不会合并毁坏或飘散开来,这种动能就叫作大风云,因此才能够成就各种
的山河大地与器世间。正因为有这种大风云的存在,才能执持著宇宙中的水大、地大、
空气及火大,四大才能够不会散坏。有这个大风云执持著,所以阿修罗宫乃至六欲诸天
的天宫,以及我们人间的山河大地就都能够被执持著好好的;而山河大地乃... 阅读全帖
r******4
发帖数: 178
13
慧解脱阿罗汉还得再来一世
这个谬论是前所未闻,恐怕是自古以来第一人发明出来的。
当然,waichi发明的谬论还很多。
比如,初禅得一天24小时初禅才算证初禅。
r*****d
发帖数: 922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开贴说道家修炼
"感觉是飘飘欲仙,无与伦比,如同xxoo,这是为什么叫'交媾'。"按理说还在欲界,初
禅都没到.
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自以为得初禅却还因为心理和生理原因要找人结婚.应该回头想想
自己得没得初禅.
r**m
发帖数: 1825
15
帕奥西亚多的禅修著作在大陆和台湾流传已广,但早些年读来就有许多问题.也有朋友问
起,因为不合和的缘故.只在私下解释.而不作公开批评.
但此篇文章的出现——班迪达禅修中心:问与答——马哈希尊者和帕奥禅师 ,说明
问题严重.
缅甸佛教大僧团长老及宗教部禁止帕奥西亚多的部分著作。
虽然修行佛法最主要是关注自己的内心修行,但知道有类似错误但为了所谓不争而
不指出,想来那也不过是伪善。因为隐瞒错误足够害死许多人。
帕奥禅法的错误,依据经典而说,有多处严重错见.因此现在指出:
错误第一,是他所提的内观必须要观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其错误在于,根本
不了解度疑清净的实际是要了解缘起的本质——无常、苦、无我,而绝非是了解具体的
过去世是什么,未来世又是什么。
同时,按照经典而言,了解具体的过去世是什么,未来世又是什么,只有彻证色界
第四禅那获得熟练精通并且具有神通等独特根性者才能成就此宿命通。见《清净道论》
神通部分
但帕奥在其著作中却说依第一禅以下就能在内观中洞察具体的过去世和未来世。从禅修
内观的角度讲,即使看见了也多是个人潜意识的暗示而已;从各派禅修来说...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 六祖接引惠明-- 南怀瑾
南怀瑾:总结初禅境界
这里为大家总结一下初禅境界。要达到初禅喜乐的境界,需要经过很多修持和苦
行,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靠智慧,靠自己行为功德的修持,靠转变贪瞋痴慢疑的心理结使
。借用中国古代大禅师的一句话,“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夜迷巢”,理路不通,
道理不通,就会像迷巢的飞鸟一样,找不到自己的窝了。有时境界会突然出现,可是要
保住那个境界却非常难。
男性和女性还是不同,在性欲方面,男性很容易冲动,女性就不大容易冲动。
拙火一般人都可以发动,可是,由于习气的原因,只要一发动,他的第六意识就会配上
男女性交的那个欲的观念,结果那个拙火发动就变成欲了。如果乐感不配上欲,就可以
解脱,得「离生喜乐」了。精虫和拙火有关系,也没有关系。对男性来讲,拙 火的功
能引到两个睾丸,在交媾高潮的时候,精虫就会出来了。如果拙火发动到了睾丸,没有
配上欲,就会炼精化气,就不会变成精虫了。
女性生殖器就像莲花一样,到了高潮的时候子宫还会张开,但是性感的地方不
一定是子宫,有些人是外生殖器敏感。高潮时,脉打开,莲宫打开,有分泌液流出,
这个分泌液不一定是卵。不管是男是女,这个流下来的...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5175
17
"色界天人得初禅,禅定得初禅以上,他可以不要睡眠,他可以不要饮食。"
我没办法判断一个人是否初禅,但是可以从外表判断是否还有五盖?
我的意思是这个,达不到任何一个就是境界没到.
S**U
发帖数: 7025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说说我的疑吧
http://paauktawyausa.org/
Subscribe to e-mail to monitor his schedule.
达到三禅的师姐平常每天坐2-3小时。
你说的大概是密宗的标准吧,南传依原始佛教经典一再的描述,从初禅就检查熟悉五个
禅支,三禅只有乐、一境性(我记不清帕奥禅师那次是用四禅还是五禅的分法,如果是
用五禅的分法,她就是体验到喜、乐、一境性),非常明确。三禅的乐比二禅微妙,真
是极乐。帕奥禅师的要求比较严,要能禅相稳定一个小时以上才准修更高的禅,师姐后
来大概上坐5分钟就能进入三禅,应该算难得。
S**U
发帖数: 7025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说说我的疑吧
http://paauktawyausa.org/
Subscribe to e-mail to monitor his schedule.
达到三禅的师姐平常每天坐2-3小时。
你说的大概是密宗的标准吧,南传依原始佛教经典一再的描述,从初禅就检查熟悉五个
禅支,三禅只有乐、一境性(我记不清帕奥禅师那次是用四禅还是五禅的分法,如果是
用五禅的分法,她就是体验到喜、乐、一境性),非常明确。三禅的乐比二禅微妙,真
是极乐。帕奥禅师的要求比较严,要能禅相稳定一个小时以上才准修更高的禅,师姐后
来大概上坐5分钟就能进入三禅,应该算难得。

发帖数: 1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山河大地宇宙星系之形成
身为人类,每每惊叹于天地造化之奥妙,自然之鬼斧神工,与宇宙运转之神奇; 同时
也会感受到天摇地动,山呼海啸,狂风暴雨等所谓自然之灾. 在世间有山河大地、江河
湖海、花草树木与各种物质与器具,可供我们使用;也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等等,这些
的种种都会引发人类的好奇而去思惟“为什么会这样?”因此也产生了种种的论说, 众
说纷纭,其中也只有佛法,才能圆满说明这些现象之所以能够形成的原因。
首先我们来看《优婆塞戒经》卷六中的开示:【若有风云为持大水、阿修罗宫、大
地、大山、饿鬼、畜生、地狱、四天王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悉因众生十业道故。】
在这里面世尊已经为我们开示器世间(山河大地宇宙星系)之所以能够成就的道理。经文
中所开示的风云,用现代的名词来说,讲的就是动能。因为有动能的关系,星球之间才
能维持平衡,不会合并毁坏或飘散开来,这种动能就叫作大风云,因此才能够成就各种
的山河大地与器世间。正因为有这种大风云的存在,才能执持著宇宙中的水大、地大、
空气及火大,四大才能够不会散坏。有这个大风云执持著,所以阿修罗宫乃至六欲诸天
的天宫,以及我们人间的山河大地就都能够被执持著好好的;而山河大地乃至...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自欺和心的认知能力

一个大法弟子号称理性,我只能苦笑了。到现在都还迷LHZ,还顺便迷了另外一个和LHZ
其实本质完全一样的waichi。waichi和大法弟子们斗,也是蛮可笑的一件事情。
他们都说过于自信就是自卑,可惜这一条并不适合我。我从小就自信,因为一向都很优
秀。而且我的优秀,也从来并不需要别人的认同。
waichi那初禅标准确实不高(佛教原本的初禅也不高),我早具备了。但是初禅并没有
让我在认识上获得真正的提高,而是差点上当受骗。
我的认识提高来自于我超强的学习能力尤其是独立的哲学思辨能力,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也是我非常擅长的,而且越来越擅长,另外我的直觉能力也不差。
佛教的打坐,越坐越惨,尤其是已经具备一定的禅定力的打坐。而还没有禅定,除了胡
思乱想的折腾以外,更是对宝贵时间的浪费。
GYFM的每天两个半小时打坐,本就是一个巨大的坑。
q*c
发帖数: 9453
22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谁言闻道夕死可
刚和 jstar 请教了一下, 越发觉得这家伙真是令人高山仰止。
我看了看 waichi 前面得文章, 和佛经, 我现在估计刚刚明了心向, 能入初禅, 问
题是初禅内部还有次第! 简直就合修仙小说一样。。。。。准备筑基。。。嗯, 先来
练气 10 层。 请问这位英雄, 你代号是几层? 呵呵。
初禅得开始是能置心一处, 巅峰是能心一境性, 下面才有机会认识无二。。。。
心一境性啊。。。最起码得条件也得亡身。。。。这么多年除了昏迷, 我这可是 一秒
钟也不能亡身。。。。也许下周? 也许就是10年。。。
谁言闻道夕死可, 漫漫长路覆大千。
一声叹息啊, 只能慢慢死磕去了。。。
q*c
发帖数: 9453
23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谁言闻道夕死可
刚和 jstar 请教了一下, 越发觉得这家伙真是令人高山仰止。
我看了看 waichi 前面得文章, 和佛经, 我现在估计刚刚明了心向, 能入初禅, 问
题是初禅内部还有次第! 简直就合修仙小说一样。。。。。准备筑基。。。嗯, 先来
练气 10 层。 请问这位英雄, 你代号是几层? 呵呵。
初禅得开始是能置心一处, 巅峰是能心一境性, 下面才有机会认识无二。。。。
心一境性啊。。。最起码得条件也得亡身。。。。这么多年除了昏迷, 我这可是 一秒
钟也不能亡身。。。。也许下周? 也许就是10年。。。
谁言闻道夕死可, 漫漫长路覆大千。
一声叹息啊, 只能慢慢死磕去了。。。
r****n
发帖数: 8253
24
补充一下,我说的自己近行定的状况,实际是这里的刹那定,而我说的venusfire的那个是近行定,和这里的近行定完全一致。
关于近行定,有不同的区分,清净道论把止禅的近行定和和观禅刹那定统称为近行定,而后面一些注释书,则进行了明确区区分。
在修止禅的时候,在初禅之前的定被称为近行定,它是欲界定
在修观禅的时候,克服五盖之后出现的定,被称为刹那定,也是欲界定。性质和止禅的
近行定非常接近
关于禅定这个词,它通常而言仅仅指的是四禅八定,而不包括近行定,不包括刹那定。
但是在某些时候,它指包括刹那定,近行定,四禅八定的所有的定。具体有看语义环境
,不要混乱
当某些人说,慧解脱阿罗汉并不需要修禅定,它实际指的是不需要修四禅八定
当某些人o,解脱必须修定,它指的是包括近行定,刹那定,以及四禅八定(安止定)
的所有的定。
就大乘来说,由于缺乏对刹那定的认识,所以禅定几乎默认就是指四禅八定。

Kota
Tribune
J******s
发帖数: 7538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2011年4月份禅修日记
☆─────────────────────────────────────☆
rainbowcc (去嗔师太cece) 于 (Fri Apr 8 23:06:43 2011, 美东) 提到:
4/1/11
没打坐/修心/观照。
4/2/11
同上。
4/3/11
同上。
4/4/11 周一
打坐:1小时
跑步:2迈
练舞:半小时
阅读: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记录:
新工作虽然基本适应了,生活中也有不少值得开心得事情,但身心仍无法轻安,心态有
细微的压力/焦虑。早上开车上班的路上看到初升的太阳和广袤的天空,提醒自己,修
心比工作重要多了,事实上没有什么比修心更重要了。虽然我。。。。。,可仍然充满
缺乏感和不安全感,深深地感到缺乏/不饱足/不轻安,什么都没有,一无所有。况且,
除了修心,还有什么好玩/有意思/有兴趣的么?修心已经上升到了人生意义的高度了。
可是一进公司,这些提醒就全部抛到脑后了,就沉陷进工作中去了,完全无法观照,连
观照的想法都不曾升起过。唉。
晚上回来,跑步练舞淋浴,然后,散盘,设置闹钟1小时。试图观照,很难观照,思绪
被工作粘连,很容易被工作上的事情纠着粘着,...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心灵黑暗面
(真心新闻网採访组郭凤燕台北报导) 藏传佛教表面上看来,好像有许多修行人已实
证佛法了。针对这点,正觉教育基金会执行秘书熊俊表示:藏传佛教最擅长以响亮的封
号,比如:法王、活佛、仁波切等,来笼罩信徒,藉此哄抬自己的果位,以敛取信徒的
钱财供养,其实都是大妄语制造出来的虚假果位,全都是凡夫。
熊俊表示,达赖喇嘛更被拱为是观世音菩萨转世,因为这是绝对多数的学佛人都不敢造
作的极大恶业,当他们敢公开说自己是大菩萨再来,或是已经成佛的人了,大多数的学
佛人是不论如何都不敢怀疑的;因为对于佛教徒来说,这种大妄语会招来未来无量世的
无间地狱中极大痛苦果报的,谁都不敢轻易造下这种大恶业的;因此,当喇嘛们公开提
出那么崇高的果位修证时,自然能赢得许多初机学人盲目的尊敬与崇拜。
熊执行秘书表示,其实藏传佛教上自达赖,下至一般的喇嘛,全都是「无上瑜伽」男女
双身合修的奉行者,成天浸淫在男女淫欲中,连一般人的清心寡慾都不如,连欲界爱都
断不了,更不知道清净无欲的色界与无色界的境界,何况是超越色界与无色界?显然连
外道凡夫因离欲而证得的初禅境界都没有,又都很执着意识自己而认为意识是常住心,
证明古今所有喇嘛们...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断三界爱我慢证四果

果了
再补充说明,再说详细一点 :
(以下我说的不一定对,仅供参考而已)
要断”我见结”,一般的印象要不就是很难,要不就是很容易
怎么说呢?
首先,一般人一开始把注意的焦点放在”我”,认为初果是要断”我”,这就很难了。
尤其一开始,居然就要断”我”,真是天方夜谭,只有上帝能做到。
佛陀也要先走过缘起法,对苦的形成与消除了解了,之后才能断”我”。
一般人一开始就要做最难的事,断”我”,顺序错了,乱了套,所以此生无望,可能要
等下辈子。
不不不
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我”见”,是”见”。
一步一步来,从简单的先来,要断我”见”,断”见”的迷惑,比较容易。
“见”,这样的观念、看法 : ”这个身心有个我们以为的”我”在主导运作着”
不是没有这个身心及其运作,而是”彻底了解”没有我们脑中认为的”我”在主导这个
身心及其运作
只是单纯了解有这么一回事,还没法断”我”喔
但是,这简单,太简单了吧
佛教徒每个人都知道这个身心的运作并非有个”我”在主导呀,阿猫阿狗都有这观念,
连外道都能朗朗上口
于是,又陷入”很容易”的陷阱。
不不不
接着要把注意力放在”断”
知道归知道,理解归理解,...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46
28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Re: 须深经原文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须深经原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3 15:43:50 2009)
好, 我就基于我下面旧文来进一步简洁说 "慧解脱需不需
要四禅八定".
首先, 那些空有外表学术文字的研究者, 他们忽略了定之
"次第", 很明显的, "定", 当然有其庞大的各不同深度的 "定"
了, 这种各不同的深度, 就是 "次第".
而四禅八定, 当中各各自有不同的 "次第".
四禅八定, 为什么叫四禅八定呢? 到底是否1) 4种禅, 再加
上8种定, 指总共12种? 或者是2) 指只4种禅, 但这4种禅,
会造出总共8种定? 或者是3) 指总共只8种 "心" 相对获安
定, 而这8种, 全是各自程度和特色不同的 "定", 但当中, 有
4种程度和特色, 它应称为 "禅", 而另外的4种程度和特色,
它应称为 "定".
到底1)2)3), 答案是什么?
以下我们就看一看, 四禅八定此专门名词之术语:
初禅 = 置心一处, 离生喜乐.
二禅 = 定生喜乐.
d******y
发帖数: 3668
29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Re: 须深经原文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须深经原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3 15:43:50 2009)
好, 我就基于我下面旧文来进一步简洁说 "慧解脱需不需
要四禅八定".
首先, 那些空有外表学术文字的研究者, 他们忽略了定之
"次第", 很明显的, "定", 当然有其庞大的各不同深度的 "定"
了, 这种各不同的深度, 就是 "次第".
而四禅八定, 当中各各自有不同的 "次第".
四禅八定, 为什么叫四禅八定呢? 到底是否1) 4种禅, 再加
上8种定, 指总共12种? 或者是2) 指只4种禅, 但这4种禅,
会造出总共8种定? 或者是3) 指总共只8种 "心" 相对获安
定, 而这8种, 全是各自程度和特色不同的 "定", 但当中, 有
4种程度和特色, 它应称为 "禅", 而另外的4种程度和特色,
它应称为 "定".
到底1)2)3), 答案是什么?
以下我们就看一看, 四禅八定此专门名词之术语:
初禅 = 置心一处, 离生喜乐.
二禅 = 定生喜乐.
r****n
发帖数: 8253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果然不愧是魔头转世
果然不愧是魔头转世。如此快的就魔性大发,厉害。
你这段说的“定”,既不是四禅八定的初禅,更不是正观时的刹那定,而百分百是一种
邪定。
我下午要去参加禅七,没时间详细说了,我只大概提示一下。
初禅时,唯有所缘以及对应的心和心所存在,其他的心所是没有升起的,所缘是单一主
题。比如呼吸本身,或者眼前的明暗,或者某个概念。
而日常生活,各种心和心所必然升起,身体的移动,外界的声音,心念的闪现,极其杂
乱。而心本身是有觉知能力的
而你以下这种状况,是将心高度麻痹催眠,使得其只集中在一个主题的所缘上,而此时
其他升起的心和心所照样不断出现,但是心却因麻痹而不能觉知除主题以外的所缘,造
成表面的所谓定的状况,而且不能觉知身体的移动动作等,这个即是百分百的邪定,我
非常非常肯定。
所谓的邪定,就是明明五蕴还不断现起,但是却无法观照觉知,造成虚假的所谓忘身等
,这个和解脱正好完全相反。
解脱是刹刹无漏见身心五蕴,见生灭无常,见缘起,见四圣谛,了知无“心”的一个主
体,并无一个永恒的见性。
另外你所谓的解脱是见“命根”更是胡扯八道,此处暂时就不详细说了。
还是那句,如果你waichi不是魔头,我甘愿生生世
p*****n
发帖数: 1415
31

这应该就是初禅
没有散乱心 离五盖 不会东想西想 只专注于走路
这可能是二禅观察到的
身念处可以因为不散乱的程度不同 (由初禅到四禅)
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现象
r****n
发帖数: 8253
32
「寻」是最初的发心,最初的发心是把心带向目标的力量,这是一种精神力量;「伺」
是支持这发心,是心的力量,来保持向着目标。这也是精神力量,有点像能量;「喜」
是享受或感兴趣;「乐」是很愉快的感觉;「一境性」是一点,意思是心与目标合而为
一。这些精神因素表现在初禅中,扮演重要的部份。
==========================================
以上翻译的这段关于寻和伺的部分很有问题,很容易引起误解。甚至有点不知所云
寻是使得心导向目标,伺是持续的使心盯住目标。这两个都是心所,是伴随心而同时出
现的,它在初禅当中是两个明显的禅支,以鸟儿振翅飞翔来类比,寻就像要振翅的第一
个动作,而伺就是持续的振翅开始飞翔。
另外寻伺这两个东西是修观禅的时候必然有的,我们将心专注于所缘的时候,必须要用
到这两个心所。
我们所说的观察,觉察,觉知,实际主要就是寻伺这两个心所在心识的带领下而起作用,
这部分的具体解释,属于阿毗达摩。

Kota
Tribune
r****n
发帖数: 8253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中部不断经
这部经典当中详细是了四禅八定当中各个心所的状况,尽管没有心所这个词,但是已经
准确对应了阿毗达摩。
如果不了解心所是什么,看到以下经文会非常糊涂,因为佛陀说在四禅当中甚至无色界
定当中竟然还有想,受,思,作意这些东西。
而其实想,受,思,作意这些属于遍一切心所,意思是任何刹那升起的识(心)当中,
都伴随着这些心所。实修当中由于我们自己无法明显觉察到这些,则没必要去管他们,只是大概知道确实有这些东西就可以了。
===========================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
时,世尊对诸比丘曰:诸比丘!
诸比丘应诺世尊曰:世尊!
世尊乃如是言:
诸比丘!舍利弗是贤者,诸比丘!舍利弗是大慧者。诸比丘!舍利弗是广慧者。诸
比丘!舍利弗是疾慧者。诸比丘!舍利弗是速慧者。诸比丘!舍利弗是捷慧者。诸比丘
!舍利弗是决慧者。诸比丘!舍利弗半月以观不断之法观。其时,诸比丘!舍利弗不断
之法观有如是事。
诸比丘![谓]:
此舍利弗离诸爱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具足初禅而住。
而于彼初禅为法之寻、伺、喜、乐、心一境性及触、受、想、思、心、欲、胜解、
r******2
发帖数: 1021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佛教退隐修行的价值zt

出定以后当然可以有喜,但和禅定当中的喜禅支是两回事。
我日常生活就相当的喜,但那不是禅支。
另外,目前只是讨论初禅,而不是证果,证果是另外回事。
一个根本没有初禅的人,也可以证到阿罗汉果。靠未到地定,或者叫做刹那定就可以。
b**d
发帖数: 7644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佛教退隐修行的价值zt
你搞错啦。
是帕奥的原文吗? 根本不需要转到禅相上,就可以进初禅。
翻译错啦吧。 我听过帕奥的入初禅的禅修方法。
S**U
发帖数: 7025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 信仰大乘15年后的认识
善星比丘(传说)是佛为太子时之子。从这一点就可以判断捏造他的故事的人对佛陀事迹不熟悉,因为佛陀只有一个儿子,叫罗睺罗,是佛陀出家后才出生的,这是佛教界共同的说法。阿含经与律藏也只提到罗睺罗。
大智度论卷第十七
外道如此,佛弟子中亦有。一比丘得四禅,生增上慢谓得四道,得初禅时,谓是须陀洹;第二禅时,谓是斯陀含;第三禅时,谓是阿那含;第四禅时,谓得阿罗汉。恃是而止,不复求进。命欲尽时,见有四禅中阴相来,便生邪见,谓无涅盘,佛为欺我。恶邪生故,失四禅中阴,便见阿鼻泥犁中阴相,命终即生阿鼻地狱。诸比丘问佛∶某甲比丘阿兰若,命终生何处?佛言∶是人生阿鼻泥犁中!诸比丘皆大惊怪∶此人坐禅、持戒,所
由尔耶?佛言∶此人增上慢,得四禅时,谓得四道故。临命终时,见四禅中阴相,便生邪见,谓无涅盘;我是阿罗汉,今还复生,佛为虚诳。是时即见阿鼻泥犁中阴相,命终即生阿鼻地狱中。是时佛说偈言∶
多闻持戒禅,未得无漏法;虽有此功\\德,此事不可信!
http://www.baus-ebs.org/sutra/fan-read/008/1509/017.htm
善星比丘的故事,应当与此传说有...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37
近行定那一套名词我都不是很熟,应该是说初禅二禅之前都有。(这方面SeeU的知识可
能多点,但是缺乏实际经验,他不一定能对得上号)
我想他既然没说二禅近行定,那就应该是未到初禅的近行定。
其实我说的那个东西本来不要太多禅定知识,一说就通。
但是如果靠自己想就不应该太自以为是,好像佛经到处都是矛盾。
T*******x
发帖数: 8565
38
初禅近行定,这个离初禅不知道还有多远?
另外印象中runsun说过自己是二禅,好像也是近行定。二禅近行定?
c***h
发帖数: 2262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间禅与出世间禅

发信人: putixin1 (菩提心1), 信区: Wisdom
标 题: 世间禅与出世间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28 06:58:25 2013, 美东)
咖哩味道很好,是美食,应该很多人会念念不忘, 至少我就很喜欢
咖哩有各种口味,里面调味的东西不一样,但主要成分都是姜黄。大抵是姜黄的味道占
主要。
咖哩的好,主要是咖哩里面有姜黄,姜黄素对身体很好,能消炎,对内脏发炎及很多疾
病都很好
一般会说姜黄素对肝很好,主要是能抑止肝发炎吧?? 反正有许多奇特功能
中国人一般肝都不太好,有肝炎的很多。
另外,听说有防止多种癌症的效果,这有待证实。
我想能阻止内脏发炎,应该多少能阻止一些癌症。
后来,我就直接吃姜黄素,
怕死,吃了再说。
不吃咖哩了,因为看到现在的咖哩制作程序里,总是加奶油还是什么油之类,糊糊的。
不吃了。

这里说要 观”空性”
这与以涅盘为所缘有何差别????
涅盘为所缘在初果之前应该可以做到。
但是在佛陀原来教法里,以涅盘为所缘,看起来没那么重要,很少说,
重要的是其它方法。
我所知,如果一直以涅盘为所缘,应该会停在初果之前无法进到上升...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9
40
原帖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hma4.html
拉拉杂杂也说禅之四:开悟后就是“见性成佛”了吗?
禅宗祖师,确实有这个说法。
如《坛经》里五祖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
师、佛。
但坡主于此颇腹非,后有幸见元音师(弥勒菩萨)明示,乃确认下说。
这个“见性成佛”的“佛”,其实认真地说,并不是如释迦佛阿弥陀佛那样究竟的果地
佛,而是堪作上师引领众生修行的肉身活菩萨如西藏的大喇嘛或法王之类。佛经里讲得
很明白,在娑婆世界这一段时间内示现肉身成佛者,前为释迦佛,后来者乃未来下生的
弥勒佛,中间无圆满化佛。确实如此,经里记载,佛陀有许多大神通,比如说能请得诸
佛菩萨满天飞,还能把手掌一扬便把其它佛土如西方净土展现给大家看,这些个能力,
经里提到的许多佛都表演过,可是释迦佛走后却楞没见哪位厉害的修行人能做到过。所
以坡主爱将这“见性成佛”改称“见性见佛”。为何改?因为这话让好些人产生误解,
乃至有为抬高自己而贬佛谤经,说许多佛能做到的大神通乃是编造者(“我肯定见性开
悟了,那为何释迦能做那些事我不...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41
优波鞠多度化阿罗汉之二十二
在摩突罗国有个男子,从小对佛法就非常向往,不过他家里就这么一个儿子,父母当然
不会让其出家修行。当男子长到20岁的时候,出家的想法日益强烈,老人没有办法就给
他找了个漂亮的妻子。新婚燕尔,男子和妻子双宿双飞,老人看了非常高兴,私下说:
“这下好了,咱们就等着抱孙子吧。”可他们不知道这只是假象,男子一直在寻找适当
机会说服妻子同意他出家。这一天,男子故意和妻子争吵,然后在“气头上”说:“这
样的日子我过够了,我要出家!”妻子听了二话不说就把他的衣物往他身前一扔说:“
那你现在就走吧,我不留你!”男子心中暗喜,简单打一个包袱之后来到父母面前辞行。
“咱们家颇有家资,你怎么可以有出家的想法呢?”老人听说儿子要出家,惊讶之下问
说:“是你的妻子对你不好吗?”
“不是妻子对我不好,是我真的想出家,你们也知道从小我就有这个愿望,希望你们成
全我!”男子说。他的妻子听了更加生气了,说:“敢情你刚才为了出家和我吵架,你
这个人怎么这样啊,你以为我不支持你吗?”说到这里话里多了揶揄的成分,“出家多
好啊,吃喝不愁,每天只管念经,我要是男人我也去出家!”
“够了,不要说那些没用...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2
ZZ
七种层次的学佛人,您是那一种 ?
在我学佛的经历中,佛教中有七种层次的学佛人:
第一种层次的学佛人,是以求有的心态去学佛。
就好像是民间信仰一样,拿着一盘水果,二串香蕉,三柱清香,四处找庙,五体投拜的
向佛菩萨求升官丶求发财丶求婚姻丶求身体安康丶求事业发达丶求学业进步丶求生男生
女丶丶丶等。
第二种层次的学佛人
是有一种想要逃避现实生活的心态,认为人间一切皆苦,希望来世不再投胎转世来这世
间受苦,想要往生佛国净土,或者能受生于欲界天享乐之人。
第三种层次的学佛人
是逛道场、在道场中做义工及发心布施,尤其是钱财布施,做善事等,以为这样就是在
学佛,但是常在道场中到处与人攀缘,又贪瞋痴慢疑,样样皆不离。
第四种层次的学佛人
认为佛法是一种哲学,是一种思想,如同西洋的哲学思想一样,本身也不皈依,也没受
戒,更不修行的来对治贪瞋痴等烦恼,只是把佛法当成世间学问来研究,以为这样就是
在学佛。乃至更有一些佛学研究者,以学者自居,用以演译丶推理丶考据等方式来研究
佛法的历史丶宗派丶人物及表面教义...等等而发表论文来博取世间的名闻利养及社会
地位。
第五种层次的学佛人 是发现以前也很努力布施及...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491
43
释迦牟尼佛----贤劫千佛中最特殊的一位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挚诚皈依本师释迦牟尼佛!
末学拙笔写此文章,盛赞本师释迦牟尼佛!然佛之功德遍虚空遍法界,末学所言不及一芥
子.
释迦牟尼佛是贤劫千佛中最特殊的一位!
在没有佛出世的时候,会有菩萨下到人间来教导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
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而唯有佛才可以传真正可以解脱生死轮回的
圆满的佛法.
<<梵网经>>中说释迦牟尼佛在我们南阎浮提这个地方已经示现成佛八千次.
要了解释迦牟尼佛的功德,不得不提一下劫这个名词.劫是甚么意思?
『劫』是梵文劫簸(kalpa)的音译,它在印度,并不是佛教创造的名词,乃是古印度
用来计算时间单位的通称。
一大劫由四个成,住,坏,空四个中劫组成,其中只有住劫的时候才会有人,有人才会有佛
法.佛法只出现在住劫当中.
一个中劫由二十个小劫组成,这二十个小劫分为十减劫,十增劫.不过,通常所称的劫,
是指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长时代而言。
佛经中所说的劫,分为三:
第一、小劫:
依我们地球的人寿计算,从人类八万四千岁的长寿,每一百年减短一岁,减至人类的寿
命仅有十岁时,称...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4
关于这颗心——事实上,它实在没有错。它本质上是清净的,且原本就是平静的,若不
平静,那是因为它跟着情绪走。真心与这些无关,它只是自然的一面,因受情绪欺骗,
而变得平静或扰动。未受训练的心是愚痴的,感官印象很容易让它陷入快乐、痛苦、愉
悦与忧伤之中。不过心的真实本质并没有那些东西。欢喜或悲伤不是心,它只是欺骗我
们的情绪,未经训练的心迷失后,就跟随着情绪而忘了自己。于是,我们便以为是自己
在沮丧、自在或其它等等。
但是,其实这颗心原本是不动与平静的——真正的平静!只要风静止,叶子就会安住不
动:风来了,叶子随之舞动,它舞动是源自于风。心的舞动则是源于感官印象,心跟随
着它们,否则就不会舞动。若完全觉知感官印象的真实本质,我们就能不为所动了。
修行就只是要看见“本心”,我们必须训练心去觉知那些感官印象,且不于其中迷失,
让它能平静下来。我们艰苦修行的一切努力,都只是为了这个单纯的目标。
●希望获得佛法 必须培养心中的戒、定、慧
人们从许多来源听到佛法,例如不同的老师或比丘处。在一些例子中,“法”被以非常
广泛与模糊的字眼教导,以致很难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在其它例子里,它则以华丽的语
辞或...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佛论道学儒]禅踪佛影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者。其人彻悟禅宗,明心见性。
又复深入经藏,备知如来权实法门。而于诸法之中,又复唯以信愿念佛一法,以为自利
利他通途正行。观经上品上生,读诵大乘,解第一义者,即此是也。其人有大智慧,有
大辩才。邪魔外道,闻名丧胆。如虎之戴角,威猛无俦。有来学者,随机说法。应以禅
净双修接者,则以禅净双修接之。应以专修净土接者,则以专修净土接之。无论上中下
根,无一不被其泽,岂非人天导师乎。至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上品。一弹指顷,
华开见佛,证无生忍。最下即证圆教初住,亦有顿超诸位,至等觉者。圆教初住,即能
现身百界作佛。何况此后,位位倍胜,直至第四十一等觉位乎。故曰:来生作佛祖也。
(正)同上
http://www.buddhism.com.cn/ygfs/cczl/ygfswc/wcjhl/ygjhx7.htm
W**N
发帖数: 1037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佛论道学儒]禅踪佛影
黄蘗希运[义玄师]
景德传灯录卷第九 怀让禅师第三世上五十六人 洪州百丈怀海禅师法嗣三十人 1潭州沩
山灵佑禅师 2洪州黄檗山希运禅师(法要附卷末 http://www.buddhamountain.ca/CN_T2076_ST_09.php)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闽人也。幼于本州岛黄檗山出家。额间隆起如肉珠。音辞朗润志意冲
澹。后游天台逢一僧。与之言笑如旧相识。熟视之目光射人。乃偕行属涧水暴涨。乃捐
笠植杖而止。其僧率师同渡。师曰。兄要渡自渡。彼即褰衣蹑波若履平地。回顾云。渡
来渡来。师曰。咄遮自了汉。吾早知当斫汝胫。其僧叹曰。真大乘法器我所不及。言讫
不见。师后游京师。因人启发乃往参百丈。问曰。从上宗承如何指示。百丈良久。师云
。不可教后人断绝去也。百丈云。将谓汝是个人。乃起入方丈。师随后入云。某甲特来
。百丈云若尔则他后不得孤负吾。百丈一日问师。什么处去来。曰大雄山下采菌子来。
百丈曰。还见大虫么。师便作虎声百丈拈斧作斫势。师即打百丈一掴。百丈吟吟大笑便
归。上堂谓众曰。大雄山下有一大虫汝等诸人也须好看。百丈老汉今日亲遭一口。师在
南泉时普请择菜。南泉问什么处去。曰择菜去。南泉曰。将...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佛论道学儒]禅踪佛影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者。其人彻悟禅宗,明心见性。
又复深入经藏,备知如来权实法门。而于诸法之中,又复唯以信愿念佛一法,以为自利
利他通途正行。观经上品上生,读诵大乘,解第一义者,即此是也。其人有大智慧,有
大辩才。邪魔外道,闻名丧胆。如虎之戴角,威猛无俦。有来学者,随机说法。应以禅
净双修接者,则以禅净双修接之。应以专修净土接者,则以专修净土接之。无论上中下
根,无一不被其泽,岂非人天导师乎。至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上品。一弹指顷,
华开见佛,证无生忍。最下即证圆教初住,亦有顿超诸位,至等觉者。圆教初住,即能
现身百界作佛。何况此后,位位倍胜,直至第四十一等觉位乎。故曰:来生作佛祖也。
(正)同上
http://www.buddhism.com.cn/ygfs/cczl/ygfswc/wcjhl/ygjhx7.htm
W**N
发帖数: 1037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佛论道学儒]禅踪佛影
黄蘗希运[义玄师]
景德传灯录卷第九 怀让禅师第三世上五十六人 洪州百丈怀海禅师法嗣三十人 1潭州沩
山灵佑禅师 2洪州黄檗山希运禅师(法要附卷末 http://www.buddhamountain.ca/CN_T2076_ST_09.php)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闽人也。幼于本州岛黄檗山出家。额间隆起如肉珠。音辞朗润志意冲
澹。后游天台逢一僧。与之言笑如旧相识。熟视之目光射人。乃偕行属涧水暴涨。乃捐
笠植杖而止。其僧率师同渡。师曰。兄要渡自渡。彼即褰衣蹑波若履平地。回顾云。渡
来渡来。师曰。咄遮自了汉。吾早知当斫汝胫。其僧叹曰。真大乘法器我所不及。言讫
不见。师后游京师。因人启发乃往参百丈。问曰。从上宗承如何指示。百丈良久。师云
。不可教后人断绝去也。百丈云。将谓汝是个人。乃起入方丈。师随后入云。某甲特来
。百丈云若尔则他后不得孤负吾。百丈一日问师。什么处去来。曰大雄山下采菌子来。
百丈曰。还见大虫么。师便作虎声百丈拈斧作斫势。师即打百丈一掴。百丈吟吟大笑便
归。上堂谓众曰。大雄山下有一大虫汝等诸人也须好看。百丈老汉今日亲遭一口。师在
南泉时普请择菜。南泉问什么处去。曰择菜去。南泉曰。将...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察情绪与受心念住

比较常看法师论作如下
大愿法师
影片
http://www.tzulien.org.tw/?page_id=3733
有许多演讲影片。实修者或信众提各种问题的影片
著作
http://www.maha-sati.com/22823390002786124107.html
马哈西著作
http://dhamma.sutta.org/books/ncdaszt/ncds001.htm
性空法师
念处之道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E5%BF%B5%E8%99%95%E4%B9%
也看其它一些论文,或各大师的著作
一般是原始佛教或南传的著作。
阿姜念的身念处也看过。
也从中得到启发,让我知道,
原来我们一般人真的是一举一动一思一念都在苦中
“就像看着舞台上的演员一样,观众只是注视着演员,而不会去控制他的行动或演出”
但因为我一直觉知呼吸,自然就会像上述有个自己在旁边看着自己呼吸,
所以,我倒没刻意如此练习,是自然有的。
阿姜念的禅法
一开始就会强调各种动作不是”我”,并随时观察贪念,去除贪念。
这应该也算是“无碍解道”的七种随观之一...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538
50

runsun,这个是佛教的吗? 如果不是,差别在哪里? 我一直想搞清楚。
http://www.daoism.cn/up/data/yxqg/028schbd.htm
释 家 禅 宗 功 法 —— 四 禅 八 定
“四禅八定”属于释家禅宗大乘功法。俗话说:“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因
此,下面以指明要领为侧重点,来简要地阐述一下两大阶段——小乘和中乘。
小乘阶段是“欲界定”。欲界定分四个步骤训练:第一步叫粗定或粗住;第二步叫
细住;第三步叫欲界定;第四步叫未到地定。
中乘阶段是“根本禅”。“根本禅”分四步功夫,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其
中又包括八触十功德和觉枝、观枝、喜枝、乐枝、一心枝这五枝。
1 、小乘阶段
第一步:粗定
也叫粗住,指练功时专心一意,不分心,不乱想。坐、站、卧均可,专心一意地把
意识粗略地定下来。
第二步:细住
即要求练功的人把思想进一步往深层里定,好象是定在这个地方不能走了一样,即
定根法。其道理是由于思想高度集中,认真地静下来,所以就不会动了,这叫稳住,又
叫细住,安稳的意思。其方法是把思想意识往下定,把气往下沉。
第三步:欲界定
在练功的意识定下来之后,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