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北魏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z**********e
发帖数: 22064
1
http://www.jwb.com.cn/wh/201512/t20151204_4578717.html
发布日期:2015-12-04 10:40来源:腾讯网
北魏,一个未竟统一之志的“征服者王朝”,却开启了隋唐恢宏之局。但从第一代
入主中原的拓跋珪始,北魏就陷入再造传统的无尽困惑与冲突之中。北魏留下的,不仅
是今天大同震撼人心的云冈石窟,更是诸多历史疑团。
自北魏第三代君主太武帝拓跋焘以《国史》案诛灭北朝高门大族崔浩后,北魏前期
历史,大多湮灭无闻,仅在其他史书中留存只言片语。陈寅恪、唐长孺、田余庆等已故
史学大家对北魏史的开掘,已成中古史研究的精彩华章。毫无疑问,这些史学家的基本
视野,是以动荡变革之际“中国”之存续与发扬,为观察北魏史切入点的。那么,还有
没有一种全新的角度看待北魏?罗新教授的《黑毡上的北魏皇帝》所展现的“内亚”(
InnerAsia)视野,从北方各族群的政治传统入手,正是这样的一种努力。
北魏文官俑
北魏从内亚的蒙古高原东部,走向传统中国的统治中心,是道武帝拓跋珪(371年
—409年)的功业,也是其一生跌宕起伏的根源。拓跋珪早岁颠沛流离,后凭借母族之
力...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2
洛阳古墓出土拜占庭金币 墓主疑为北魏节闵帝元恭
字号:小中大2013-10-26 09:09:20
更多
12
关键字 >> 洛阳丝绸之路金币考古发掘北魏元恭洛阳古墓北魏节闵帝考古金币拜占庭金币
据中新网25日报道,经过近7个月的努力,河南省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完成了对
一座北魏大墓的考古发掘工作。这座位于洛阳邙山北魏帝陵区的大墓总长约58.9米;墓
室长19.2米,宽12米,深8.1米,其墓葬形制和规模应为帝陵级别,初步推测墓主人为
北魏节闵帝元恭。尤为引人瞩目的是,该墓葬虽被多次盗掘,还是出土了拜占庭金币一
枚,这充分说明当时洛阳与西方交往频繁,为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再添力证。
探访
形制和规模:与北魏宣武帝景陵不相上下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这座位于洛阳市衡山北路张岭村东南方的北魏大墓发掘现场。考古
工作者对该墓葬的考古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
走进墓葬区,立刻被该墓葬庞大的规模所震撼——墓葬的土圹平面呈“甲”字形,由墓
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室4部分组成,墓道朝南,墓葬总长约58.9米,其中墓道长39.
7米,宽2.9米;墓室长19.2米,宽12米,深8.1米。
墓葬俯瞰
墓葬...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13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
发生在公元五世纪后期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北魏社会政治盛衰的一大关键,也是中国
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它的地位、作用、影响之重要与深远,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复杂性。从多元的视野重新审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我觉得还有许多话可说,其实,若能平心静气进行思考,这场大张旗鼓、轰轰烈烈的改
革运动,其价值与意义的判断,绝非教科书所说的那么简单,人们的观点也是人言言殊
,莫衷一是。
考察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几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第一,孝文帝在整个改革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第二,既然改革的效果如此神妙,又是振兴经济,又是稳定政局,又为何孝文帝逝
世才30年左右,北魏就爆发“六镇起义”,北魏的统治就陷入分崩离析、万劫不复的局
面?
第三,孝文帝改革以“全盘汉化”为根本宗旨,结果它直接而彻底的摧毁了北魏赖
以统治的根基,完全泯灭了鲜卑族的个性特征,使这个曾经生机勃勃、骁勇善战,打遍
天下无敌手的民族逐渐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样的归宿究竟该怎么看待?
第四,孝文帝改革的“全盘汉化”,汉化的重点究竟在哪里,其汉化的内容是汉文
化中的精华还是糟粕,其汉化的途径与思维是否妥当... 阅读全帖
e*******n
发帖数: 296
4
(本文谢绝全站置顶,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摘抄,谢谢啦)
北朝的事情,得先从汉朝说起。汉朝因为有个吕雉事件,把男人们整得很怕,于是汉武
帝刘彻在立储幼子的时候杀死年轻的母亲,血腥残忍。这种野蛮手段后代们不能个个仿
效,有一个没逃过温柔乡的,留住了一个屠夫女儿何灵思的命,是为何太后。她有个NC
弟弟何进(NC=脑残),跟他的太后姐姐闹矛盾,闹到召董卓进京,后面的故事大家就
都知道了。从此之后中国分裂了很长一段时间,三国啊、五胡乱华啊、南北朝啊,虽然
司马氏有过短暂的统一,但也是很快又废掉了,总之那一段日子很乱,枭雄辈出就是了。
这一堆混乱国家之中,北魏朝廷是鲜卑族建立的,也有杀死年轻母亲的传统。顺便一说
,北魏朝廷还有信佛的传统,一手杀人,一手礼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很硬。后来北
魏朝廷的某一位皇帝动了恻隐之心,废除了野蛮制度,留住了年轻貌美的胡太后的命,
结果,这个善良的帝王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应该算是无颜见列祖列宗了——胡太后
称制后愚蠢淫乱,把北魏帝国整得岌岌可危,她的皇帝儿子看不惯,于是重演了当年何
进的故事,秘召悍将尔朱荣进京帮忙。
不用看结果我们就可以想象,这个儿子也很NC,...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魏金陵在何处
3/26/2012 9:18:00 PM 添加人:dtnews-zxy
本报记者 王锦华
金陵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几任皇帝的皇陵,因陵墓都建造在山上,故又称山陵
。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当时的人们对于金陵似乎讳莫如深,以至于史籍中没有留下任
何关于金陵确切位置和陵制的记载。“北魏金陵”成了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有关金陵的史料主要来自《魏书》,而《魏书》中对金陵
的提法又有三种:一是称云中金陵,二是称盛乐金陵,三是单称金陵。也因为有这三种
提法,学术界便又有了金陵究竟是一处还是三处的争论。
有人认为,金陵名称虽不同,但金陵只有一处,即在北魏故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
格尔上土城)附近。理由为北魏迁都平城后,至明元帝时于原盛乐置云中郡,故盛乐就
由“定襄盛乐”改称为“云中盛乐”,因之,位于盛乐附近的金陵也就由原来的“盛乐
金陵”改称为“云中金陵”,且“盛乐金陵”、“云中金陵”又都可简称为“金陵”。
而坚持金陵有三处的人则认为,既然金陵名称不同,就说明不在一个地方,其中,云中
金陵在北魏云中旧宫,即今内蒙古托克托县附近;盛乐金陵在北魏故都盛乐,即今内蒙
古和林格尔西北上土城...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6
说起大礼议,熟悉历史的同学第一印象都是嘉靖把大臣摁在地上打屁股。所谓“大礼议
”其实是“议大礼”,而“大礼”指的当皇位传承不是正常的父死子继时,如何给新皇
帝的已经死去的生父确定名分。如果新皇帝是政变上台那倒也干脆利落,一般是全面推
翻前任皇帝统治的合法性,追尊自己的生父皇帝。例如金海陵王完颜亮弑金熙宗篡位后
,不仅追尊自己的父亲完颜宗干为德宗皇帝,还降熙宗为东昏王。熙宗死去的爹,金徽
宗完颜宗峻也躺枪降为丰王。或者比如一些平稳的传承宋高宗-孝宗,大概是因为孝宗
从小被收养而且血统已经十分疏远,没听说孝宗有过什么为自己生父争名分的事情。
北魏后期帝系传承十分混乱,于是也出现了一起这样的大礼议事件。一场看似局限于朝
堂之上皇帝与大臣的口舌之争,在我看来却对北魏后期动荡的朝局有着火上加油的效果
,对后来陈庆之的神话北伐客观上也起到了不少的帮助。
灵太后胡氏愚蠢的将自己的亲子孝明帝元诩毒死后,不但给了尔朱荣以为孝明帝报仇的
借口进兵洛阳,还导致了北魏皇位继承出现真空(孝明帝无子,而且是其父宣武帝的独
子)。于是尔朱荣选择了孝文帝侄,彭城王元勰的第三子元子攸为傀儡 , 即北魏孝庄
帝。所以皇位...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魏亡于孝文帝 (转载)
“汉化过度”的说法是最近一些教授模仿西方,提出来的。
以前中共的官方史书是说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造成的,这是中共的老一套叙述习惯。
起义的领袖破六韩拔陵和孔雀等人都是匈奴人,所以中共史书说是鲜卑族压迫匈奴族,
或者是大汉族主义压迫匈奴人。
“匈奴人自古以来收到汉族地主的残酷压迫,汉族地主和鲜卑奴隶主结成同盟” 之类
说法。
其实呢,那个时代是乱世,是“有枪就是草头王”,用西游记的诗歌来说:“皇帝轮流
作,明年到我家”, “强者为尊应让我,英雄自此敢争先”,北魏迁都,导致北方统
治力下降,自然就有英雄有了鸿鹄之志。
在我看来,什么“汉化过度”,和“民族压迫”一样,很可能都是过度解读,或者是新
的套话。
看那些穿越小说,当代猥琐男穿越到了古代乱世,大半都是要自立为王的吧。到了宋朝
明朝的盛世可能是考科举,娶才女。到了南北朝肯定要当皇帝,建后宫。至于到了清朝
,有一句话怎么说的:“清穿不造反”,后一句忘记了,。
以下拷贝:(其中还有中共传统叙述的痕迹,中共的叙述总是站在“义军”的立场,北
魏和柔然是互相勾结镇压义军,好比蒋介石和日本勾结起来,镇压我共。)
(破六韩拔陵带领二十余万军民南移,其...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翟敬:坑杀僧人 死于太监之手的北魏太武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4 11:52:25 2015, 美东)
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大臣崔浩的鼓动下,开始了迫害佛法。
《魏书》记载,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正月,下诏:“自
王公以下,至于庶人,把家中收容的和尚,交给官府,不得容匿。限今年二月十五日,
过期不出,和尚处死,主人满门抄斩。”
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阴历三月,他下诏各州坑杀和尚,毁佛像。“沙门(即:
和尚)无少长悉坑之。”当月,就发生了金城的边冏、天水的梁会造反的异象。当年阴
历四月,在拓跋焘的命令下,邺城毁了五层佛塔。结果,各地的谋反,不断发生。
正平二年(公元452年)阴历三月,早已痛失长子、次子[1]的拓跋焘,在四十五岁时,
被一个叫“宗爱”的太监杀死。他的另外两个儿子拓跋翰、拓跋余也被太监“宗爱”杀
死了。正史《魏书》“二年春,世祖暴崩,爱所为也。”《资治通鉴》...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otvap (No, Tin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给七夕节应个景 - 北魏“鸳鸯七志”背后的一个WSN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4 20:26:57 2013, 美东)
从民国初年,于右任先生先后收集了从汉代至宋代的墓志近400余方。他收藏的墓志中
有七对北魏夫妇的墓志,被称为“鸳鸯七志斋藏石”,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1935年,
经杨虎城将军之手,这七块碑石被转赠给西安碑林。从那时起,这些北魏的墓志就珍藏
于碑林博物馆,成为二十世纪初西安碑林博物馆在藏石方面的最大收获。
“鸳鸯七志”之一,便是北魏武昌王元鉴和其夫人吐谷浑氏的墓志。元鉴属于血统已经
比较疏远的皇族,出自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之子,河南王拓跋耀一支。孝文帝期间,其
兄武昌王元和看破了红尘要出家当和尚,提出把爵位让给弟弟元鉴。元鉴觉得不合礼法
,推辞不受。最后是孝文帝出面规定元鉴死后再由元和的儿子元显继承, 元鉴这才勉
强接受。不过乍看上去一段兄友弟恭的佳话,在我们进一步了解事实的真相后,感觉就
不那么美好了。
应该说...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otvap (No, Tin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给七夕节应个景 - 北魏“鸳鸯七志”背后的一个WSN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4 20:26:57 2013, 美东)
从民国初年,于右任先生先后收集了从汉代至宋代的墓志近400余方。他收藏的墓志中
有七对北魏夫妇的墓志,被称为“鸳鸯七志斋藏石”,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1935年,
经杨虎城将军之手,这七块碑石被转赠给西安碑林。从那时起,这些北魏的墓志就珍藏
于碑林博物馆,成为二十世纪初西安碑林博物馆在藏石方面的最大收获。
“鸳鸯七志”之一,便是北魏武昌王元鉴和其夫人吐谷浑氏的墓志。元鉴属于血统已经
比较疏远的皇族,出自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之子,河南王拓跋耀一支。孝文帝期间,其
兄武昌王元和看破了红尘要出家当和尚,提出把爵位让给弟弟元鉴。元鉴觉得不合礼法
,推辞不受。最后是孝文帝出面规定元鉴死后再由元和的儿子元显继承, 元鉴这才勉
强接受。不过乍看上去一段兄友弟恭的佳话,在我们进一步了解事实的真相后,感觉就
不那么美好了。
应该说...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11
从民国初年,于右任先生先后收集了从汉代至宋代的墓志近400余方。他收藏的墓志中
有七对北魏夫妇的墓志,被称为“鸳鸯七志斋藏石”,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1935年,
经杨虎城将军之手,这七块碑石被转赠给西安碑林。从那时起,这些北魏的墓志就珍藏
于碑林博物馆,成为二十世纪初西安碑林博物馆在藏石方面的最大收获。
“鸳鸯七志”之一,便是北魏武昌王元鉴和其夫人吐谷浑氏的墓志。元鉴属于血统已经
比较疏远的皇族,出自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之子,河南王拓跋耀一支。孝文帝期间,其
兄武昌王元和看破了红尘要出家当和尚,提出把爵位让给弟弟元鉴。元鉴觉得不合礼法
,推辞不受。最后是孝文帝出面规定元鉴死后再由元和的儿子元显继承, 元鉴这才勉
强接受。不过乍看上去一段兄友弟恭的佳话,在我们进一步了解事实的真相后,感觉就
不那么美好了。
应该说元和出家这个行为本身在崇尚佛教的南北朝不算太出格,但是他的动机可远不比
一心热爱宗教事业的梁武帝那么单纯,完全是因为讨了一个不喜欢但是又甩不掉的老婆
,外加一个骠悍的岳母。“初,和聘乙氏公主女为妃,生子显,薄之。以公主故,不得
遣出。因忿,遂自落发为沙门。既不幸其母,乃舍显,以爵让... 阅读全帖
s******o
发帖数: 298
12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6月24日 13:17 光明日报
王朝霞、茆琛
据新华社兰州6月23日电敦煌文献《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二年历日》日前经历法专
家考证,其中有关月蚀的内容为现知中国最早的月蚀预报。专家称,此历谱虽距今1500
多年,但月蚀预报极为精确,是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弥足珍贵的史料。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二年历日》是现知敦煌文献中最早的一份历谱。在这一文
献中,太平真君12年(公元451年)2月16日和8月16日两个日期后都注释有“月蚀”二字,
并未表明具体时间。中国历法专家、天文史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教授张培瑜教授
考证称,这并非月蚀记录,而是月蚀预报。
据介绍,历谱是古人第一年编制第二年年、月、日和节气的书册,它是历书的早期
形式,内容比较简单。根据历谱的这一性质判断,《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二年历日》
中的月蚀内容是人们在编制第二年历谱时对月蚀的预报。
敦煌研究院文献专家认为,历谱原件的字体一致、行文规范流畅,不存在第二年对
月蚀现象补注的可能。
中国历法专家、天文史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根据其它史料考证,北魏太
平真君12
s******o
发帖数: 298
13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6月24日 13:17 光明日报
王朝霞、茆琛
据新华社兰州6月23日电敦煌文献《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二年历日》日前经历法专
家考证,其中有关月蚀的内容为现知中国最早的月蚀预报。专家称,此历谱虽距今1500
多年,但月蚀预报极为精确,是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弥足珍贵的史料。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二年历日》是现知敦煌文献中最早的一份历谱。在这一文
献中,太平真君12年(公元451年)2月16日和8月16日两个日期后都注释有“月蚀”二字,
并未表明具体时间。中国历法专家、天文史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教授张培瑜教授
考证称,这并非月蚀记录,而是月蚀预报。
据介绍,历谱是古人第一年编制第二年年、月、日和节气的书册,它是历书的早期
形式,内容比较简单。根据历谱的这一性质判断,《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二年历日》
中的月蚀内容是人们在编制第二年历谱时对月蚀的预报。
敦煌研究院文献专家认为,历谱原件的字体一致、行文规范流畅,不存在第二年对
月蚀现象补注的可能。
中国历法专家、天文史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根据其它史料考证,北魏太
平真君12
o***s
发帖数: 42149
14
一只“招财猫”竟然出现在了1600多年前的北魏窟龛群中。文物专家表示,这处罕见的窟龛雕像群中,佛像、动物等形象极为生动,虽经千余年风雨侵蚀,但韵味犹存,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这处窟龛雕像群位于岐山县蔡家坡镇的一座石山上,共有大小5个窟龛,窟内雕刻的人像肉髻高,造型修长,秀骨清瘦、裹衣缚带。昨日,宝鸡市文物旅游局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龙剑辉说,初步断定,这处窟龛雕像群为16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所建。
龙剑辉说,虽然窟龛中的石雕风化比较厉害,但个别窟龛里还能看到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造型的雕像。其中一处石窟中,还有一只类似“招财猫”造型的猫型石雕—这只猫不仅有凹凸有致的眼睛、胖胖的身体和翘起的长长尾巴,而且还呈现蹲坐姿态,一只前爪放在地上,另一只爪子似乎在向人招手。“说明那时日常生活中就已经有猫存在了。”
龙剑辉说,窟是洞穴,龛是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但北魏时期佛像窟龛造像在关中地区很少见,这处发现对研究当时的宗教文化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r****p
发帖数: 1854
15
如果他真地相信自己是萧宝卷之子,萧衍是他的杀父仇人的话。
要我说他起码有上中下三策,哪一条都比这个强。
上策是,隐忍的进行宫廷斗争,搞掉太子争取自己继位, 然后便可捏造罪名杀萧衍其
他的儿子,唯一的缺点是无法手刃“仇人”萧衍。
中策是,争取作一外州刺史。积极培植自己的势力,广布党羽。时机成熟的时候,以清
君侧为名作乱,通过适当的渠道方式让萧衍觉得自己只不过是争太子位。根据萧衍晚年
昏招迭出的情景看,成功可能性很大,便可杀尽萧衍一家。就算事败的话根据萧衍对皇
室的一向宽大政策,应该也没有性命之忧。
下策是, 争取作一与北魏接壤外州刺史, 献城投降。这样好歹还算有点功劳,手里也
有几万兵马,在北魏朝中以后也有点分量。
他那样只身叛逃, 是最愚蠢的。北魏甚至连把他作为政治上棋子使用的兴趣都没有,
因为他们手里已经有萧宝夤着这张牌了。
r****p
发帖数: 1854
16
南朝政权更替动荡之际,往往有不少亡国的皇族逃亡北魏。北魏为了笼络这些人把他们
用作政治上的棋子,让他们中很多人“尚公主”成为了驸马。刘昶, 萧宝夤,萧综等
都是如此。这样的政治联姻也难说一定就不幸福,萧宝夤和南阳公主(孝文帝女)就感
情很好。然而孝文帝的另外一个女儿兰陵公主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她由于和丈夫感情不
合,最后死于一场家暴引发的血案。
源头还要从宋文帝刘义隆的第九子,刘宋的义阳王刘昶说起。刘昶和萧宝夤国破家亡才
北逃有点不一样,他是被自己的侄子前废帝刘子业给吓的。刘子业一天到晚怀疑这个皇
叔要造反,刘昶心想我再不造反真是辜负领导的期望,于是真的率领一群乌合之众进攻
建康。大部分手下在半路上就鸟兽散,刘昶无奈只能带着几十个随从和家人逃亡到北魏
当了驸马。
说实在的刘家的男人真不能当驸马。刘昶自己娶一个公主死一个公主,前后娶了三个。
儿子刘承绪也是驸马,娶孝文帝妹妹彭城公主(后改封号为陈留公主)。不过这一次翻
了过来成了阴盛阳衰,刘承绪早早的去世。孙子刘辉还是驸马,娶孝文帝女兰陵公主。
没想到刘辉用一种特殊的方式重拾他爷爷的传统。魏收以家版大妈的笔法,在《魏书
列传第四十七 刘辉传...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2262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魏亡于孝文帝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jia (稳住大奶,徐图二奶),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北魏亡于孝文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20 02:25:35 2017, 美东)
汉化改革里有实质性正面影响的,冯太后基本都已经实施,孝文帝治下承平,即源于此。
孝文帝本人尽搞一些花的,如易汉服、改汉姓之类的,意义不太,但激起了相当的反抗
。尤其是从平城(现在的大同)迁都洛阳,导致六镇空虚,也导致汉化胡人与保守派胡
人在区域上的分野,直接导致孝文帝之后的六镇之乱,动乱十年之后北魏分裂成东魏西
魏。陈寅恪即认为六镇之乱是对孝文帝汉化的反动。
如果不是孝文帝汉化,统一中国的应该是北魏,而不是隋。
v**e
发帖数: 8422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魏亡于孝文帝 (转载)
游牧民族到农业民族地区定居,主政,要政权稳定下来,汉化是大势所趋。
北魏不是亡于汉化,恰恰由于汉化, 北魏相比于五胡十六国已经是活的好的了。
后面的北周, 大隋,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作北魏的子系统。
我有一篇旧文,在千年的尺度上, 概括了汉化的重要性。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2225371.html
o*******k
发帖数: 357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魏亡于孝文帝 (转载)

此。
六镇起义根源很多, 最直接和主要的原因就是迁都, 北方六镇完全没有了原来有的政
治利益(蛋糕被人动了); 这个确实导致了北魏事实上的崩盘。
这完全是拍脑袋, 跳跃太大容易扯到蛋。 譬如陈寅恪说六镇是反汉化, 最少有一定
道理(有一部分是这个原因)。 他肯定不会说后来统一中国的是北魏---这纯属瞎扯,
没有任何根据。 北魏是不是汉化, 和怎样汉化, 和后来能不能生存下来是两回事。
r****p
发帖数: 1854
20
响应史版板斧Reynold的号召,感谢军版大力赞助史版伪币,特转来一篇我在史版的原创
。史版的原帖在这里, 勉强可以算是古代法律史的相关内容。
http://www.mitbbs.com/article0/History/31926153_0.html
我这里重新整理了一下,改正了原文的一些错误,更重要的是将一些回帖中精彩的内容
加了进来,对此向leawolf, niubi深表谢意。
本文已经在史版领过包子了,这次发帖主要是感谢军版对史版的支持,回馈社区。
-------------------------------------------------
南朝政权更替动荡之际,往往有不少亡国的南朝皇族逃亡北魏。北魏为了笼络这些并用
作政治上的棋子,让他们中很多人“尚公主”成为了驸马。刘昶, 萧宝夤,萧综等都
是如此。这样的政治联姻也难说一定就不幸福,萧宝夤和孝文帝的女儿南阳公主就感情
很好。然而孝文帝的另外一个女儿兰陵公主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她由于和丈夫感情不合
,加上自己性格过于强悍,最后死于一场家暴引发的血案。
源头还要从宋文帝刘义隆的第九子,刘宋的义阳王刘昶说起。和萧宝夤国破家亡才...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21
史版的原帖在这里, 勉强可以算是古代法律史的相关内容。
http://www.mitbbs.com/article0/History/31926153_0.html
我这里重新整理了一下,改正了原文的一些错误,更重要的是将一些回帖中精彩的内容
加了进来,对此向leawolf, niubi深表谢意。
--------------------------------------------------
南朝政权更替动荡之际,往往有不少亡国的南朝皇族逃亡北魏。北魏为了笼络这人并用
作政治上的棋子,让他们中很多人“尚公主”成为了驸马。刘昶, 萧宝夤,萧综等都
是如此。这样的政治联姻也难说一定就不幸福,萧宝夤和孝文帝的女儿南阳公主就感情
很好。然而孝文帝的另外一个女儿兰陵公主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她由于和丈夫感情不合
,加上自己性格过于强悍,最后死于一场家暴引发的血案。
源头还要从宋文帝刘义隆的第九子,刘宋的义阳王刘昶说起。和萧宝夤国破家亡才北逃
有点不一样,刘昶是被自己的侄子前废帝刘子业给吓的。刘子业一天到晚怀疑这个皇叔
要造反,刘昶心想我再不造反真是辜负领导的期望,于是真的率领一群乌合之众进攻建... 阅读全帖
y*****6
发帖数: 9545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sc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MiscNews
标 题: [ZGPT]日本博物馆准备归还中国被盗北魏石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21 20:45:29 2007), 转信
日本一家私人博物馆20日开始归还一尊中国被盗菩萨像的准备工作。这尊公元6世纪前后的石刻菩萨像1994年在山东被盗。石像将于今年年内从日本大阪送返山东。
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西部滋贺县甲贺市的美秀(MIHO)博物馆1995年花费1亿日元(约合88万美元),从英国伦敦的美术商手中购得这尊石像。石像高约120厘米,制作于中国北魏时代末期,帽冠正中有较为罕见的蝉形装饰。1999年,这尊石像被中国方面确定为被盗品。2001年,双方就归还佛像达成协议,中方答应美秀博物馆借展石像至今年12月底。
美秀博物馆20日开始菩萨像的包装工作。4名工作人员用棉布包裹好石像全身,之后用小型吊车把石像放入填满海绵的木箱中。石像现保存在博物馆的保险库中,将于年内从大阪乘船送返山东。
美秀博物馆1997年开馆,2000多件藏品主要来自小山美秀子的
f********n
发帖数: 33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魏孝武帝为什么出奔
1.虽然长安是人家地盘,不过此时宇文泰掌权不久,根基不深(至少皇帝是这么想的)
,还是可以一搏的。而洛阳此时也是人家的,而且还有把刀架着,又几经折腾残破不堪
了,是人肯定都想跑了。
2.北魏中央经过河阴之变,以及之前之后的混乱,已经没啥势力了。连孝武自己位置来
的都不咋正。北魏最强的六镇人马此时大半归了高欢,一部在宇文泰那,其他的政府军
在六镇叛乱,陈庆之北伐里面基本消耗完了。虽然此时孝武自己练了几万人,不过基本
是新人, 没啥用,而宇文泰此时以及此后数年间实力都是大大弱于高欢,能守住自己
地盘就不错了,让他勤王,他才不干呢。
3.说到底,还是宇文泰藏的深啊,强人就是强人啊
w******r
发帖数: 3156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
北朝不是孝文一死就乱掉,是他儿子宣武帝死了以后的事。北魏衰落和宣武有很大关系
,朝政的腐败糜烂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如果孝文不早逝或者宣武不放纵亲佞的话,
北魏应该能活得更久一些。
r****p
发帖数: 1854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魏的一个叶帅式的人物
北魏末期有个叫元鸷的疏远宗室,其皇室血统要追溯到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弟弟,高凉
王拓跋孤。此人在北魏后期风云变幻的朝局中每次都选对了边,最后高官厚爵得以善终
,其站队能力堪比叶帅。
在河阴之变中,元鸷“与荣共登高冢俯而观之”, 冷眼目睹大批朝臣以及元魏同宗被杀
。虽然史书说其“自此后与荣合”,但我觉得他应该是更早就和尔朱荣相识。根据出土
的墓志铭,元鸷在宣武孝明两朝曾多次担任北方地区的长官或巡抚,在那时就与尔朱荣
有结交也未可知。
后来尔朱荣被孝庄帝元子攸所杀,尔朱兆兴兵复仇进攻洛阳。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元鸷
不仅暗地里与尔朱兆居联系,还麻痹孝庄帝说,“黄河天险,哪里有那么容易过来的?
”城破后尔朱兆闯入皇宫,孝庄帝身边最后一点卫兵也被元鸷所控制,只能是素手就擒
最后落得个缢死佛寺的悲惨下场。
因该说元鸷和尔朱氏一党,孝庄帝不应该对他如此信任。我这里做一个大胆的猜测,更
早尔朱荣进军洛阳的时候,元鸷就已经做过了一次内应。有史可查的当时尔朱荣的内应
有郑先护, 费穆两人。而当时元鸷任畿部都督, 这是一个负责首都卫戍的官职,所以
也难说没有干系。这也符合我前面关于元鸷早就和尔朱荣相交的猜测。因... 阅读全帖
K*****2
发帖数: 9308
26
这个不错
北魏一个奇葩之处就是女人异乎寻常的凶猛,后来中国屡屡出现阴盛阳衰的现象应该说
跟北魏不无联系
l*******t
发帖数: 1016
27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 被宦官所杀
公元438年,南北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下诏,令50岁以下僧侣还俗;444年,又以佛法搞
“迷信活动”为由,下诏驱逐僧侣。446年,在重臣崔浩的进言下,又发出灭佛诏:击
破焚烧佛像及佛经,拆毁寺院,活埋僧侣……举国上下,风声鹤唳。
报应很快来临,崔浩因为动用巨资把他主编的国史刻成碑林显扬,触怒了权贵。帝亲自
审问,崔浩除了承认贪污,竟惶惑不能应对。450年,崔浩和他三家姻亲被灭族。452年
,如日中天的太武帝,竟被宦官杀死,年仅44岁。他两个儿子(太子和恭宗)也相继死
于宦官之手。同年文成帝继位后,即挽回祖父的错误,再兴佛法,云冈石窟就是他下诏
建造的。从此国泰民安,为以后的魏孝文帝中兴打下了基础。
m***a
发帖数: 2262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北魏亡于孝文帝
汉化改革里有实质性正面影响的,冯太后基本都已经实施,孝文帝治下承平,即源于此。
孝文帝本人尽搞一些花的,如易汉服、改汉姓之类的,意义不太,但激起了相当的反抗
。尤其是从平城(现在的大同)迁都洛阳,导致六镇空虚,也导致汉化胡人与保守派胡
人在区域上的分野,直接导致孝文帝之后的六镇之乱,动乱十年之后北魏分裂成东魏西
魏。陈寅恪即认为六镇之乱是对孝文帝汉化的反动。
如果不是孝文帝汉化,统一中国的应该是北魏,而不是隋。

发帖数: 1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oge (),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花木兰是唐朝人还是北魏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 21:28:19 2018, 美东)
历史观点不一,好多地方有木兰山,木兰祠,都说花木兰是他们当地的。但是,历史考
证需要深度研究,仅凭一个当地的地名,难以断定。
我的观点是,既然《木兰辞》出自《乐府诗集》,基本上就是隋唐以前的。文中说,“
可汗大点兵”,称呼皇帝为可汗的,应该不是南朝,不是汉族,而是少数民族时期。北
魏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木兰辞里也说,花木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买完装备,骑马就出发了。猜测,游牧民族的可能性很高。汉族女子
,没有这么彪悍的。
所以,我个人觉得,花木兰,北魏鲜卑族的女子。
当然,还有有人认为,花木兰是唐朝人,她参加的战争是薛仁贵讨伐契丹的战争。理由
是,唐朝早期府兵制,花木兰她老爹既然“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必须上战场,
府兵制,在册登记的老兵,不上战场不行。
具体花木兰是汉人还是少数民族,这个无所谓,因为唐朝时期汉族女性也很彪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oge (),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花木兰是唐朝人还是北魏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 21:28:19 2018, 美东)
历史观点不一,好多地方有木兰山,木兰祠,都说花木兰是他们当地的。但是,历史考
证需要深度研究,仅凭一个当地的地名,难以断定。
我的观点是,既然《木兰辞》出自《乐府诗集》,基本上就是隋唐以前的。文中说,“
可汗大点兵”,称呼皇帝为可汗的,应该不是南朝,不是汉族,而是少数民族时期。北
魏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木兰辞里也说,花木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买完装备,骑马就出发了。猜测,游牧民族的可能性很高。汉族女子
,没有这么彪悍的。
所以,我个人觉得,花木兰,北魏鲜卑族的女子。
当然,还有有人认为,花木兰是唐朝人,她参加的战争是薛仁贵讨伐契丹的战争。理由
是,唐朝早期府兵制,花木兰她老爹既然“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必须上战场,
府兵制,在册登记的老兵,不上战场不行。
具体花木兰是汉人还是少数民族,这个无所谓,因为唐朝时期汉族女性也很彪悍... 阅读全帖
w********9
发帖数: 8613
31

北魏皇帝是少数民族,但是国民大多都是主体民族。皇族祖上来自北方少数民族地区。
非常动荡的南北朝是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民族大同化大迁移时期。到最后鲜卑
族都基本消失了。在中原腹地发达地区的人有不少会是通婚过了的。花木兰作为北魏人
对付的敌人是柔然。
d******a
发帖数: 32122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eorgeCurie (Georg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床铺上台类似于北魏六镇起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1 22:06:11 2017, 美东)
美国globalist 精英在过去二十年出卖了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类似于北魏孝文帝汉化
e*******n
发帖数: 296
33
我不是说了么,因为给儿子讲少林寺的来历,自然就讲到北魏朝了,北魏朝比较扎眼的
男人,一个陈庆之,一个就是尔朱荣。我也说了我花痴他的一个重大原因——因为同病
相怜,大家都是异乡民工,同是天涯沦落人。其实我更花痴陈庆之,咱们汉族的规矩,
欣赏的是风度儒雅,不是面孔或者勇力,但是陈庆之的历史评价已经很高了,多我一个
不多,少我一个不少,他不需要我来替他做文章。
影星歌星没有长得好看的啊,有吗?
按你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说俺们荣儿身上一点人性和美德都没有?当初高洋到处乱伦
的时候,也就只有尔朱小姐明刀明枪的反抗了吧?教导出这样的女儿,他连点儿美德都
没有了?

蹋。
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的容貌应该不差。
e*******n
发帖数: 296
34
篡位咋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觉得他最NC的一件事,就是没篡位。
“只有杀戮,没有建设”,北魏朝那个烂摊子,他接了才两年就被刺死了,怎么建设?
他自己的部落是他手上强盛起来的,传说他遇见一条蛇,对着蛇祈祷,于是此后部落的
畜牧繁荣。“朝廷每有征讨,辄献私马,兼备资粮”,每年春秋都与妻子巡阅,这还不
够“建设”?蛇的事,也许是真显灵,更多的可能,还是他自己勤勉吧。
“封了一堆“尔朱”领兵四方”,即使这样,还不是被异姓刺死了?如果不这样,那好
,请胡太后的一堆奸夫继续统领四方,北魏朝不出五年就被葛荣的农民起义军灭掉了。
他自己,嗯,也有可能被胡太后看中,然后落一个杨华那样的下场
“不能信任异性将领”,高欢怎么上的位?元天穆也是他铁哥们吧
他为人凶暴,上战场的人,没办法,我也说过他不是什么好心人。
治军很严,对下属也不好,“号令严肃,众莫敢犯”。可要是说起这些,那这一杆子要
打落的人可就多了,头一个先是霍去病了
他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君主或者政治家,独裁统治下,讲究的是上善若水,靠这个独裁
者的自我道德来实现社会进步
但他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军人
在胡太后那种统治下,在孝明帝给他发密诏让他进京... 阅读全帖
N***i
发帖数: 4104
35
这个是北朝鲜卑人的习俗,一夫一妻制,有点类似当代社会的婚姻道德观。所以北朝上
层的妇女往往完全不能接受丈夫和别的女人性交,即使是家里的婢女都不行。孝文帝汉
化改革中的一项移风易俗就是规劝鲜卑贵族接受最起码一妻一妾,当然效果还是没法很
快就显现。一直到了隋代,杨坚的老婆独孤氏还不准他和别的女人性交,即使是当了皇
帝以后,就是出于这种风气。
南朝跑过去的皇族,完全是传统汉人的思维,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肏几个女人是理所当
然的,和北魏公主之间的矛盾其实就是culture shock
i***y
发帖数: 1038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
汉化导致北魏乱掉本身就是伪命题,没有人能证明不汉化就能长久。要说不学习先进文
明,没准10几年就乱掉了呢。五胡乱华中的羯就被灭族了。
w******r
发帖数: 3156
37
这个宣武帝用人的确是问题多多啊,北魏的衰败和他关系很大。
g****t
发帖数: 4493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魏拓跋氏乃汉将李陵之后?
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己亥(公元450年7月5日),北魏太武帝诛杀崔浩。清河崔氏同族
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史称“国史之狱”
那么崔浩到底在魏《国史》写了什么,招来杀身之祸?其中有一条是说拓跋氏乃汉李陵
之后也。其后这种说法屡屡被提起。
在《宋书》《索虏传》称“索头虏姓托跋(拓跋)氏,其先汉将李陵之后也。陵降匈奴
,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变其一也。”
在《南齐书》《魏虏传》称“魏虏,匈奴种也,姓托跋氏。初,匈奴女名托跋,妻李陵
,胡俗以母名为姓,故虏为李陵之后。”
主要大意是汉李陵被匈奴俘虏后,因汉武帝诛杀其家族,李陵投降匈奴后,单于把女儿
嫁给了他,这位公主的名字即拓跋。李陵死后,他的儿子参与了五单于争立,支持乌藉
单于。乌藉单于兵败被杀后,李陵的后裔投到郅支单于麾下。郅支西走,李陵后裔没有
随行,而是留在了漠北。“胡俗以母名为姓”,李陵妻名叫拓跋,因此李陵的后裔姓了
拓跋。此后,拓跋一家逐渐繁衍成—个小部落,并与鲜卑人通婚,最后形成了拓跋鲜卑
部。东汉时期,匈奴西迁,其中匈奴约十余万人并入东胡鲜卑部,被称之为北鲜卑,与
东鲜卑宇文部、慕容部、段部鲜...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9
杀母立子
北魏前有宣太后 吕后 窦后等等
文明冯太后也在这传统里.....
m***n
发帖数: 12188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魏亡于孝文帝 (转载)
看看符坚。
没有孝文帝,恐怕不是北魏统一什么,就算猛发洪荒之力统一了也没用,还是和符坚一
个下场。汉化是各民族一起汉化,不是只有拓拔鲜卑一家。拓拔鲜卑的敌人多着呢。比
如传说在参合陂被屠了20万的慕容鲜卑。
孝文帝之后,北方至少比以前稳定多了。
其实,孝文帝的“汉化”,没必要从民族主义上解读,我看更类似于日尔曼接受基督教
的“基化”。
你看盎格鲁萨克逊基化以后,至少社会稳定多了,历史写起来容易了,因为国家生灭不
再那么眼花缭乱了。
基化还有一个好处,盎格鲁、撒克逊、罗马不列颠人,慢慢粘合到一起去了,一个后来
叫做英格兰的实体,逐渐成型。即使是后来的维京人丹麦人也没打烂这个实体。这个实
体居然一致延续到了今天。
d****z
发帖数: 9503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魏亡于孝文帝 (转载)
六镇起义不是汉化的必然结果。这个事情属于北魏没处理好。
G*********e
发帖数: 2091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床铺上台类似于北魏六镇起义
美国globalist 精英在过去二十年出卖了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类似于北魏孝文帝汉化
G*********e
发帖数: 2091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床铺上台类似于北魏六镇起义
全球化短期内美国人民得到了一点好处,可是长期看是杀鸡取卵的行为。这个和以前北
方少数民族汉化是一个道理。汉化以后丧失进取心,比如辽金最后都完蛋了。鲜卑汉化
后最后也亡于安禄山这样的北方少数民族将士。汉化就是失去武士精神,失去武装公民
的自由和部落民主。就是转变成大一统皇权文官和屁民的社会。
[在 GeorgeCurie (George) 的大作中提到:]
:美国globalist 精英在过去二十年出卖了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类似于北魏孝文帝汉
化。
o***o
发帖数: 11767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北魏亡于孝文帝
属实。北魏忘于六镇暴动。六镇暴动是因为士兵都想待在洛阳养尊处优,不喜欢回老家
。跟清朝的满族一样,有外敌入侵,还能回光返照一下。没外敌入侵,就自己绝育了。

发帖数: 1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十世孙
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十世孙,确定无误的鲜卑后裔,然而,从元稹的诗作来看,元
稹是毫无疑问的皇汉。
吾闻黄帝鼓清角,
弭伏熊罴舞玄鹤。
舜持干羽苗革心,
尧用咸池凤巢阁。
大夏濩武皆象功,
功多已讶玄功薄。
汉祖过沛亦有歌,
秦王破阵非无作。
作之宗庙见艰难,
作之军旅传糟粕。
明皇度曲多新态,
宛转侵淫易沉著。
赤白桃李取花名,
霓裳羽衣号天落。
雅弄虽云已变乱,
夷音未得相参错。
自从胡骑起烟尘,
毛毳腥膻满咸洛。
女为胡妇学胡妆,
伎进胡音务胡乐。
火凤声沉多咽绝,
春莺啭罢长萧索。
胡音胡骑与胡妆,
五十年来竞纷泊。
完全就是一名皇汉在感慨安史之乱后长安和中原日益胡化,告诉汉人们不要忘祖,艺术
和审美上不能被胡化,不能迷恋膻腥的白牛。
s***c
发帖数: 1926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十世孙
还是汉女好!
[在 dnls (服膺儒教) 的大作中提到:]
: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十世孙,确定无误的鲜卑后裔,然而,从元稹的诗作来看,
元稹是毫无疑问的皇汉。
:吾闻黄帝鼓清角,
:弭伏熊罴舞玄鹤。
:舜持干羽苗革心,
:尧用咸池凤巢阁。
:大夏濩武皆象功,
:功多已讶玄功薄。
:汉祖过沛亦有歌,
:秦王破阵非无作。
:作之宗庙见艰难,
:..........
l**p
发帖数: 6080
47
来自主题: WashingtonDC版 - 北魏地下室装修师傅
地下室大概1500sqft
需要装修一下
哪位有北魏装修师傅麻烦推荐一下
多谢
wh
发帖数: 141625
48
来自主题: _WHandFriends版 - 参合陂●慕容垂 by mesh
http://www.mitbbs.com/bbsann2/news.faq/History/wywj/mesh/Canhe/
发信人: mesh (三眠之蛹),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参合陂●慕容垂●(一)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Jul 19 11:23:51 1999), 站内信件

●参合陂●慕容垂●
MESH

读金庸的人一定都记得,《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博、慕容复父子是鲜卑人,
大燕国的王孙遗族。慕容博在少室山之巅教训儿子,使出了家传绝学“参合
指”,又提起慕容垂等先王,才被狡猾的玄慈老和尚瞧出端倪。慕容家世居
的庄子,也叫做“参合庄”。“参合”二字,与慕容家族渊源之深,称得上
刻骨铭心。

(一)

晋太元二十年(公元395年)深秋,拓跋魏和慕容燕,两个鲜...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9
来自主题: _WHandFriends版 - 参合陂●慕容垂 by mesh
http://www.mitbbs.com/bbsann2/news.faq/History/wywj/mesh/Canhe/
发信人: mesh (三眠之蛹),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参合陂●慕容垂●(一)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Jul 19 11:23:51 1999), 站内信件

●参合陂●慕容垂●
MESH

读金庸的人一定都记得,《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博、慕容复父子是鲜卑人,
大燕国的王孙遗族。慕容博在少室山之巅教训儿子,使出了家传绝学“参合
指”,又提起慕容垂等先王,才被狡猾的玄慈老和尚瞧出端倪。慕容家世居
的庄子,也叫做“参合庄”。“参合”二字,与慕容家族渊源之深,称得上
刻骨铭心。

(一)

晋太元二十年(公元395年)深秋,拓跋魏和慕容燕,两个鲜... 阅读全帖
g*****p
发帖数: 790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皇帝的寿命
1 秦始皇嬴政 50岁 前259年-前210年
2 秦二世嬴胡亥 24岁 前230年—前207年
3 汉高帝刘邦 62岁 前256年-前195年
4 汉惠帝刘盈 23岁 前210年—前188年
5 汉文帝刘恒 46岁 前202年-前157年
6 汉景帝刘启 48岁 前188年-前141年
7 汉武帝刘彻 70岁 前156年-前87年
8 汉昭帝刘弗陵 21岁 前94年—前74年
9 昌邑王刘贺 34岁 前92年—前59年
10 汉宣帝刘询 45岁 前91年—前49年
11 汉元帝刘奭 42岁 前74年—前33年
12 汉成帝刘骜 45岁 前51年—前7年
13 汉哀帝刘欣 26岁 前26年—前1年
14 汉平帝刘箕子 14岁 前9年—5年
15 孺子婴刘婴 21岁 5年—25年
16 新朝王莽 68岁 前45年-23年
17 汉光武帝刘秀 63岁 前6年-57年
18 汉明帝刘庄 ...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