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后汉书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f**********4
发帖数: 2617
1
第三节:群魔的狂舞
阿拉里克在罗马帝国掀起的风暴,为历代西方历史学家所津津乐道。仅凭攻陷并劫掠罗
马城这一件事,他和他的西哥特部众的光芒就足以令同时期其他日耳曼部族的事迹显得
无关紧要,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第一节末尾提到的汪达尔、苏维汇和阿兰三族之进入伊比
利亚。
汪达尔人(Vandals),属于东日耳曼族,在上节哥特人的大迁徙过程中与我们已经照
过面了。他们比哥特人更先迁徙到波兰一带,但是却被后到的哥特人挤走,从此和哥特
人开始了一段不是冤家不聚头的孽缘。似乎在那之后,汪达尔人分为两部。一支称“西
林部”(Silingi),定居在今天波兰西南角的西里西亚(Silesia,就是中学课文中海涅
所著《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提到的地方),据说西里西亚其名便来自此部。另一支称
“哈斯丁部”(Hasdingi),走得较远,来到了罗马多瑙河边境的达西亚、潘诺尼亚(
Dacia, Pannonia,今天罗马尼亚、匈牙利一带)地区,蕃息了一段时间。到了公元四
世纪早期,哈斯丁部又好死不死的遇上了和他们平行南迁到东面乌克兰大草原上的哥特
人,在争夺达西亚地区的战争中,汪达尔人又遭惨败,酋长维泽马(Wisim...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2
第三节:群魔的狂舞
阿拉里克在罗马帝国掀起的风暴,为历代西方历史学家所津津乐道。仅凭攻陷并劫掠罗
马城这一件事,他和他的西哥特部众的光芒就足以令同时期其他日耳曼部族的事迹显得
无关紧要,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第一节末尾提到的汪达尔、苏维汇和阿兰三族之进入伊比
利亚。
汪达尔人(Vandals),属于东日耳曼族,在上节哥特人的大迁徙过程中与我们已经照
过面了。他们比哥特人更先迁徙到波兰一带,但是却被后到的哥特人挤走,从此和哥特
人开始了一段不是冤家不聚头的孽缘。似乎在那之后,汪达尔人分为两部。一支称“西
林部”(Silingi),定居在今天波兰西南角的西里西亚(Silesia,就是中学课文中海涅
所著《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提到的地方),据说西里西亚其名便来自此部。另一支称
“哈斯丁部”(Hasdingi),走得较远,来到了罗马多瑙河边境的达西亚、潘诺尼亚(
Dacia, Pannonia,今天罗马尼亚、匈牙利一带)地区,蕃息了一段时间。到了公元四
世纪早期,哈斯丁部又好死不死的遇上了和他们平行南迁到东面乌克兰大草原上的哥特
人,在争夺达西亚地区的战争中,汪达尔人又遭惨败,酋长维泽马(Wisim... 阅读全帖
c*********l
发帖数: 3438
3
来源:人民网 2013-09-19 11:35
分页模式
核心提示:威氏指出,对蒙古人所征服的城市毁灭的情况进行校验后显示,很少有超过
十分之一的人口伤亡。成吉思汗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城市的毁灭者,而非屠杀者。
浏览大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王纪潮,原题:《被低估的蒙元时代》
在奥斯曼土耳其阻断东西方的交通之后,哥伦布向西班牙的君主费迪南二世(
FerdinandII1452~1516)建议,他可以从海路前往东方以重新建立西方与蒙古大汗的
联系。由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诱因之一是《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而他本人又曾
在热那亚当水手,布克哈特(JacobBurckhardt1818~1897)因此认为,欧洲文艺复兴
之所以发生在意大利,是因为意大利人的思想最早转向发现外部世界,也就是说它受了
蒙元帝国的影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80页
)由于《马可·波罗游记》的传播,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学者对东方文化尤其是蒙元时
代多有好感,如罗哲尔·培根(1214~1294)认为蒙古人的成功是靠科学,乔叟(1340
~1400)在《侍从的故事》(TheSquie'...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0345
4
幕末是日本历史上一个纷扰的年代,列强叩关、人心思变、豪强当道、诸藩震荡。在
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事件中,樱田门外之变充满着血腥与壮烈,直接诱发了对日本历史影
响巨大的尊王攘夷、倒幕维新运动。樱田门外之变是发生于的一起政治暗杀事件,不满
的水户藩激进浪士,于江户城樱田门外突袭准备进城的井伊直弼队伍,井伊直弼当场惨
死。依靠暗杀来改写历史的事件并非绝无仅有,但与战争相比,刺客的作用毕竟有限,
仅仅就大老井伊直弼的死而言,该事件的影响确实有限。然而,樱田门外之变
日本安政七年三月三日(1860年3月24日)清晨,江户城(今东京)下起了鹅毛大
雪,幕府大老兼彦根藩藩主井伊直弼(いいなおすけ)的府邸外一片银装素裹。这天是
上巳之日,也是驻居在江户的大名固定要进城谒拜幕府将军的日子。井伊直弼的府内一
派忙碌景象,轿夫准备妥当,列队静候大人上轿;护卫披挂整齐,为了防寒,身上的佩
刀收在袋中;轿夫和护卫都统一穿上了蓑衣,以抵御铺天盖地落下的大雪。护卫队员大
多是属于徒士(かち)和足轻(あしがる)的下级武士,共约60人,但由于承担的是保
卫藩主的重任,因而大多是彦根藩士中剑术一流并对井伊大人忠心耿耿的敢死之...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102
5
靠,有你这么pia人脸的么?不过人家皮厚,大不了再换个民族起源。这也是坚决不创
造自己文字,免得被人揪小辫的先进文化的优势啊。不服不行的。
f*******e
发帖数: 2791
6
卧槽,认祖宗的能力太重要了,太先进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a***a
发帖数: 102
7
亮点还有不少:
常为穴居,好寇盗,最无纲纪者。
很真实,很传神!
l*****f
发帖数: 13466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史上的有趣人名
后汉书里好像有个叫公族进阶的
东周列国里怪名字很多,以现在看
d*******s
发帖数: 695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设立端午节真正的原因是?
要看记载的内容。
33的节日演化确实是由官向民传播的,一开始是官方巫术活动,后来到春秋时期已经是
民间节日。
《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诗·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后汉书·礼仪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
大絜。”
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宋书礼志二》“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拂不
祥。”
中国很大,各地习俗不同,节日的规定往往需要官方的统一,比如寒食节的推广就跟晋
朝(司马)有很大关系。所以节日不光是民俗,跟官方也有很大关系。本朝注重3节,
清朝注重八节。

33
x**********g
发帖数: 3276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曹操打陶谦时屠杀数十万人
曹操进攻陶谦,所拔县城“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遗,泗水为之不流”(
后汉书-陶谦列传》
草你妈,曹操。
l*****f
发帖数: 13466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父母无恩论
后汉书孔融传....
d*b
发帖数: 4184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人隔代修史的规矩太对了
当朝人写本朝史,基本上是为统治者拍马屁,没有任何可信性,修史人的人品也为此玷污.
综观二十四史,除汉代太史公等涉及了部分当朝外,(太史公的人品足为史家之楷模,所以
其著作才万古流传,东汉人写前汉书已有不妥),基本上是收集材料留待后人总结.三国志
为晋之故蜀人陈寿所著,后汉书为南朝宋所做,唐书为宋人所做,而宋史则是元人整理,这
才保证其客观性.唐代有明君贤臣争论史料君王无权检查的故事,宋代留传下烛光斧影的
资料,说明其史料是不受权贵控制的.
自满清以来,由于鞑子的野蛮和文人的软骨,修改史实成为常规做法,所以其所著明史争
议不断不能让人信服.清史稿为满清倒台后不久其余蘖所做,完全该归入秽史.近代的红
朝,更是以媒体信息做控制民众的手段,所有史实基本上是胡说八道.看一批红朝屁精(马
)一个劲为红匪拍马屁,其依据可笑得要死,确实连嘲笑的心思都没有,只剩下对其人品的
鄙视了.
我劝大家放弃争议,共同鄙视当朝屁精(马),至于当朝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说.
m*******3
发帖数: 1275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食人史 (前编)
汉: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
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 ,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
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漢書》卷二十四上《食貨志》 )
高祖二年(前205年),七月左右“關中大饑,米斛萬錢,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漢。”
《史記·黥布列傳》記載:“漢誅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賜諸侯。”
前138年平原地区“河水溢于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大饥,人相食”[8]
公元前135年“河南贫人伤水旱万馀家,或父子相食。”[8]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四月,關東旱,郡國四十餘饑,人相食”。(《前漢
書·武帝本紀》)
夏侯胜曾描述前114年的经济状况:“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
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
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汉书》卷七十五)
漢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九月,關東郡國十一大水,饑,或人相食,轉旁郡錢、
穀以相救。”[9]
漢元帝初元二年(前47年)六月,“關東饑,齊地人相食。”
汉成帝永始二年(前15...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1275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食人史 (前编)
汉: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
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 ,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
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漢書》卷二十四上《食貨志》 )
高祖二年(前205年),七月左右“關中大饑,米斛萬錢,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漢。”
《史記·黥布列傳》記載:“漢誅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賜諸侯。”
前138年平原地区“河水溢于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大饥,人相食”[8]
公元前135年“河南贫人伤水旱万馀家,或父子相食。”[8]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四月,關東旱,郡國四十餘饑,人相食”。(《前漢
書·武帝本紀》)
夏侯胜曾描述前114年的经济状况:“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
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
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汉书》卷七十五)
漢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九月,關東郡國十一大水,饑,或人相食,轉旁郡錢、
穀以相救。”[9]
漢元帝初元二年(前47年)六月,“關東饑,齊地人相食。”
汉成帝永始二年(前15...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15
古人云:曹候墓上,何用虚名。 同样,天师墓上,何用虚名。
张鲁其实一直都名声不错。曹操也没把他咋样。历代都称为第一代张天师,后来的子孙
在江西龙虎山很牛,居然和孔子齐名了,号称南张北孔。到清朝才被朝廷打压下去。
其实看古代的名声,更牛的是张鲁的爷爷张道陵。本来在《后汉书》里面是个小丑似的
人物,说他在四川鸡鸣山(后来道教把它改名鹤鸣山,你懂的)中,“造作道书,
愚惑百姓"。或许这话也没错。但是在后来的道教里面,越封越高,最后在宋朝成了 “
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简称玉皇大帝。
但是名声太大了也不好,自《西游记》一书出来后,大家搞不清楚谁是谁了。
张鲁也有恨事,他母亲长得极为美貌,和益州牧刘焉通奸。后来刘焉死后,据说是被被
刘璋杀了。
张鲁自称是张良的后代,张良是黄石公(圯上老人)的弟子,道教真人。信不信由你了。
龙虎山有个很有名的对联: 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
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写的。上联说的就是张道陵。
g****t
发帖数: 31659
16
全是胡扯八道。你查查通鉴,三国志,后汉书就知道自己多荒诞了.
你全看的网文吧?

都比西周时期快。
s*******w
发帖数: 2257
17
陈云主导第三梯队选拔:薄熙来意外出局
大中小2014-11-10 19:52:30
多维历史
经历10年文革组织工作混乱停滞之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共面临严重的人才断档,主要
干部最年轻的也已60开外。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实现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1981年陈云建议中组部成立青年干部局,负责选拔、培养青年干部。经陈云点将,李锐
出任青年干部局局长。除了培养青年干部之外,摆在李锐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建立
省部级后备干部名单,即“第三梯队”。这是一个深刻影响中共以后30余年政治格局的
名单,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入选了这一名单,而同样由中央下到地方担
任辽宁省金县县委副书记的薄熙来却因种种原因落选,此外中共十七、十八届政治局常
委除两人外,全部来自这一名单,省部级干部更是不胜枚举。本文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第657期,作者杨敏。
薄熙来代表中共金县第七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1980年的最后一天,电力工业部部长刘澜波把副部长李鹏找到家里,告诉他将推荐他接
替部长。但两个月后,刘澜波告诉李鹏,部里有老同志联名写信给中央,反映了一些意
见,不赞成他当部长。最终,由于刘澜波大力向胡... 阅读全帖
l*****e
发帖数: 1633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翻看汉史时开的几个脑洞
古代是宗法社会,父为子纲,下犯上才是忌讳,文帝后面就有景帝逼杀刘荣一例
侵犯了自身的核心利益,子弑父的都有,更何况父杀子,你不要自己竖起一个牌坊声称
不可侵犯就宣布胜利了
景帝之母出身低微与否,跟文帝杀代王后母子有一毛钱关系?文帝杀代王后母子是因为
他们触犯到了文帝和权臣的利益,代王后母子五人绝非善终,能杀4个皇子全身而退不
被追究,说明这一切都得到了文帝的默认甚至可能是文帝主动授意的
刘秀的郭皇后是在娶阴丽华之后娶的,被废后没有去山东,还住在洛阳,郭皇后的儿子
去山东封地是在郭皇后死之后的事,后汉书里有写
r****p
发帖数: 1854
19
后汉书 列女传
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妻闻,操刀而出。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
我者,则杀汝姑。”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盗亦不杀其姑。太守闻之,即捕杀贼
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r****p
发帖数: 1854
20
后汉书 列女传
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妻闻,操刀而出。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
我者,则杀汝姑。”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盗亦不杀其姑。太守闻之,即捕杀贼
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f*l
发帖数: 742
21
自从秦赢政称帝后,中国便进入了封建帝制的历史时期,直到清末帝溥仪退位为止,在
这段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共诞生了300多位皇帝,其间被毒死的皇帝共有二十
位,大家一起来见识下吧
一、汉平帝刘衎
汉平帝刘衎(公元前9年—公元6年),原名刘箕子,汉元帝刘奭(shì)的孙子,中山
孝王刘兴的儿子,西汉第十四位皇帝,公元前1年—公元6年在位。
刘衎继位时,年仅九岁,太皇太后王政君垂帘听政,大司马王莽操持国政,而刘衎也只
好成了了他们手中任意摆布的一颗棋子,形同傀儡。
元始五年(公元6年)12月,王莽向汉平帝刘衎进献椒酒时,在椒酒中下毒,致使汉平
帝中毒害病而死。(据《资治通鉴》记载:“冬,十二月,莽因腊日上椒酒,置毒酒中
;帝有疾,不时崩于未央宫。”)
汉平帝刘衎死时年仅14岁,葬于康陵(今陕西咸阳西25里处),庙号元宗,谥号孝平皇
帝。
二、汉质帝刘缵
汉质帝刘缵(公元138年—公元146年),也称刘续,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渤海孝王刘鸿
的儿子,东汉第十位皇帝。
永嘉元年(公元145年)正月,年仅3岁的汉冲帝因病去世。梁太后与其弟梁冀立刘缵为
帝,是为汉质帝。
刘缵即皇帝位之后,梁太后...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805
22
到底是免死金牌厉害呢?还是尚方宝剑比较强呢?历史上的免死金牌和尚方宝剑到底是
什么样的呢?
在周星驰演的《鹿鼎记》里有这样一个搞笑的桥段,平西王吴三桂和世子吴应熊为了不
被多隆的尚方宝剑斩首,父子两个人为一块免死金牌抢作一团。这个情节,戏谑地提出
了一个问题,到底是免死金牌厉害呢?还是尚方宝剑比较强呢?历史上的免死金牌和尚
方宝剑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历史上的“免死金牌”,真名叫做“丹书铁券”,是皇帝赐予功臣的一种莫大奖赏。它
既不是金的,也不是个牌子,而是一块半圆形的铁板。在这封“丹书”的内容里,一般
都明确地记载着赐劵日期、赐券对象,以及被赐者的功勋和特权。为了防止假冒伪劣,
“铁券”往往还要被分割成左右两半——右边的一半留于皇宫,左边的一半由被赐者保
管。需要的时候,左右部分进行对接,如果二者相互吻合,即为正品;反之,则为赝品。
那么这个丹书铁券真的可以免死吗?我们不妨看看历史上那些拿着这玩意的功臣到最后
有什么下场吧。
这个丹书铁券是汉高祖刘邦发明的,汉初的时候,为了褒奖那些帮他打天下的功臣,给
每个功臣都发了一个这玩意,说明世袭罔替,子孙都可以用,然后还非常严肃地装进金
盒子里... 阅读全帖
g*****5
发帖数: 168
23
中国历史上哪个时期的男女最开放自天地混沌步入古代文明,特别是儒家思想大一统之
后,中国的男女关系可以说并不开放。古人讲“男女授受不亲,礼也”,要求保持一定
距离,这才是礼数,是文明。又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连感官状况都做了明确要
求。像现在,放开了意淫,那是绝对不行滴。要学做柳下惠,坐怀不乱才是君子。一不
小心心猿意马了,搞不好自己都想抽自己耳刮子。
古时礼教,多是约束女子的。少女待字闺中,做些女红,纳个鞋底儿、绣个花儿什么的
。这也有好处:一则手头有事做,不至于出去惹乱子;二则也能逐渐适应寂寞。用时下
流行的说法叫什么来着?我纳的不是鞋底子,是寂寞。偷着绣个鸳鸯什么的,就算是春
心荡漾了,绝对地羞为人知。家境好的,比方富二代的千金小姐,能在后花园荡个秋千
、抓个蝴蝶什么的,已经是很奢侈的娱乐活动了。不像现在,男女一大帮混搭,K歌喝
酒到深夜。彼时女子看到陌生男子,即便有好感,也是“和羞走”,最多来个“倚门回
首,却把青梅嗅”。搁现在,哇噻,帅哥!啧啧!
当然,古代社会还有着另一面。自管夷吾先生开设中国最早的“女闾”(也就是官办那
啥,相当于民营的洗浴、歌厅、娱乐城、夜总会等类)以...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780
24
貂蝉在《三国演义》中首次出场只是说其善歌舞,色伎俱佳,并未有更多过人之处。但我们先是通过“吕布目不转睛地看”,二人眉目传情,以及其后的董卓笑曰:“真神仙中人也!”等词语从侧面展现了貂蝉绝美的容颜。后罗贯中又分别用两首赞诗来赞叹貂蝉的歌舞双绝,有词赞之曰:“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又诗曰:“红牙催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舞罢,卓命近前。貂蝉转入帘内,深深再拜。卓见貂蝉颜色美丽,便问:“此女何人?”允曰:“歌伎貂蝉也。”卓曰:“能唱否?”允命貂蝉执檀板低讴一曲。正是:“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碎玉喷阳春。丁香舌吐衠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令董卓称赏不已(见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貂蝉的美貌已经毋需多言,名列四大美女的她素有“闭月”之称,意为月亮的光芒也不及她的美丽,而从貂蝉的事迹来看,她深明大义、机智过人,实在是演义中最为光辉的人物形象之一。
作为三国历史中最为闻名的女子,貂蝉的事迹在史书中却...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55301
25
被关羽收了。

但我们先是通过“吕布目不转睛地看”,二人眉目传情,以及其后的董卓笑曰:“真神
仙中人也!”等词语从侧面展现了貂蝉绝美的容颜。后罗贯中又分别用两首赞诗来赞叹
貂蝉的歌舞双绝,有词赞之曰:“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
。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又诗曰:“红牙催拍燕
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
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舞: 罢,卓命近前。貂蝉转入帘内,
深深再拜。卓见貂蝉颜色美丽,便问:“此女何人?”允曰:“歌伎貂蝉也。”卓曰:
“能唱否?”允命貂蝉执檀板低讴一曲。正是:“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碎玉喷阳春。
丁香舌吐q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令董卓称赏不已(见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不及她的美丽,而从貂蝉的事迹来看,她深明大义、机智过人,实在是演义中最为光辉
的人物形象之一。
《小说旧闻钞》说,有一本失传的《汉书通志》记载:曹操未得志时,先诱董卓,进貂
蝉以惑其君。这样说来是曹操把貂蝉献给董卓的,但是根据曹操的为人以及其后他对董
卓...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53185
26
过了三十没人要了,能嫁给下人就不错了。那时候可没什么整容打针,搞得像林志玲一
样,40岁了还被猥琐男们惦记,整天叫嚣解放台湾活捉林志玲

但我们先是通过“吕布目不转睛地看”,二人眉目传情,以及其后的董卓笑曰:“真神
仙中人也!”等词语从侧面展现了貂蝉绝美的容颜。后罗贯中又分别用两首赞诗来赞叹
貂蝉的歌舞双绝,有词赞之曰:“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
。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又诗曰:“红牙催拍燕
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
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舞: 罢,卓命近前。貂蝉转入帘内,
深深再拜。卓见貂蝉颜色美丽,便问:“此女何人?”允曰:“歌伎貂蝉也。”卓曰:
“能唱否?”允命貂蝉执檀板低讴一曲。正是:“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碎玉喷阳春。
丁香舌吐衠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令董卓称赏不已(见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不及她的美丽,而从貂蝉的事迹来看,她深明大义、机智过人,实在是演义中最为光辉
的人物形象之一。
《小说旧闻钞》说,有一本失传的《汉书...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摔头胎史书中记载了?
资治通鉴里面有记载。王章上书弹劾王凤,有"羌胡尚杀首子以荡胸正世"之句,可证这
个杀死首生子的习俗早已有之,而且还是胡人风俗。王章也因此被弹劾乱拿皇帝和胡狄
相提并论,被下狱死,从此朝廷大臣对王凤侧目。
墨子和后汉书也记载有南蛮地区有杀首子而食之的习俗。古书上说易牙烹其首子献齐桓
公。据说“孟”字本身也反映了杀首子而食之的习俗,用皿盛子也。吕思勉《先秦史》
说杀首子是为了祭祀鬼神。
最近的新说是世界各地几乎都流行的献新之祭,即把田地上的第一批收获和头生仔畜等
献给鬼神。
f**c
发帖数: 242
28
《清明上河图》在金代就已经“争相收藏”,所以历代的“山寨版”不在少数。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就是画卷后面杨准的跋文中提到的装裱师傅以仿本偷梁换柱。因为元代统治者的书画鉴赏能力弱于宋、金,这幅画只是放在秘书监内。后来一位装裱师傅用临摹本替换出真迹,将《清明上河图》盗出宫外。又经两人转手,落入客居北京的江西人杨准手中。杨准得画后借故还乡,重新装裱此画,并且在画后续写跋文,记载了得画的经过。由此,元代宫廷里的那位装裱师傅,至少是早期山寨版的作者之一。到了明代,《清明上河图》有近两百年的时间在民间收藏,人们对这幅名作有所耳闻又难得一见,所以揣测摹仿的就更多了起来。
在雍正年间,和硕宝亲王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曾经得到过与《清明上河图》原作接近的仿品。弘历虽然写诗的水平不高,但在文物鉴赏方面造诣颇深。他觉得那幅画虽然很大气,但前后衔接并不太顺畅,而且细部动态上也有些美中不足。于是决定再造一幅更完美的《清明上河图》。他组织了五位画家,对画作进行了临摹创新。新的《清明上河图》画面清晰,色彩艳丽,画面结构和其中某些人物的姿态与原作相近,推测画家们事先是见过与原作相近的摹本的。这幅画现在收藏于台北故宫博... 阅读全帖
x**b
发帖数: 290
29
棋友热聊的一个话题是,古今哪位棋手最厉害。其实,古今围棋规则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关公委实难战秦琼。
就拿汉朝来说,即使一位现代棋手能穿越过去与汉人对弈,起码在适应围棋用具上,他得花相当多的工夫去“倒时差”。
首先,汉代的棋盘小,只有纵横17道线甚至更少,棋子颜色也不统一,有的是黑白两色,有的则是粉绿与墨绿,或者浅灰与浅黄相搭。那场面,行至中盘,满目花花绿绿,不知会不会看花眼。
此外,与今天相反,那时是执白先行,而且棋子可能是木头的,拿起来不免有些轻飘飘,更碍手的是它们居然是方形的,如果穿越回去的这位选手有强迫症,恐怕摸都不愿意摸,根本无法落座。
从汉到隋唐,围棋子逐渐摒弃了木头,转为垂青石头,形状逐渐定为圆形,棋盘也发展为纵横19道。洛阳围棋博物馆中,藏有一些收自本地的汉代至南北朝的石头围棋子,有天然的,也有黄玉的,比今天的棋子略大,颜色浅暗分明,看着很像河边的鹅卵石,但仔细观察,又有人工打磨的痕迹。现代棋子是一面凸,一面平,而唐代以前的棋子都是两面凸的,这种风格至今仍保留在日本围棋当中。
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棋具,能方便就地取材,加上大儒们的倡导,围棋日渐流行。东汉末年,虽然社会动荡,却...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这是连续剧第三季,姜广辉、付赞、邱梦燕等人对程浩的商榷
清华简《耆夜》为伪作考
本文考证清华简《耆夜》为伪作,理由是:一、简文载周公致毕公诗,开头一句是“口
口戎服”,考“戎服”概念晚出,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军旅之衣称为“韎韐”,公
元前650年左右称为“均服”,公元前550年左右称为“戎服”、以“赑赑”叠字作为修
饰语直到唐代才有。二、简文两次见“祝诵”词汇,考先秦古籍只单言“祝”或“颂”
,不言“祝诵”或“祝颂”。宋代学者作文献研究,分析文辞、文意,始立“祝颂”之
目。三、简文载周公酬武王祝诵诗,开头一句是:“明明上帝,临下之光。”前一句首
见于晋人诗句,是歌颂上帝的;后一句首见于宋人诗句,是歌颂宋帝的,这两句诗乃是
现代人集句,非周公原创。四、《蟋蟀》一诗原载《诗经·国风·唐风》,先秦季札和
孔子都认为此诗反映唐尧节俭遗风。简文则说《蟋蟀》一诗为周公所作。考《诗经》三
百零五篇皆曾被谱曲,十五国风属于民谣,地域不同,音亦各异,豳有豳音,唐有唐音
。假如是周公所作之诗,必定会被乐师谱上雅乐或豳音(豳为周之旧邦),而不会被谱
上周族人并不习惯的唐音。还有,《蟋蟀》若真是周公于伐耆...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岳麓书院房顶
清华简《耆夜》为伪作考
本文考证清华简《耆夜》为伪作,理由是:一、简文载周公致毕公诗,开头一句是“口
口戎服”,考“戎服”概念晚出,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军旅之衣称为“韎韐”,公
元前650年左右称为“均服”,公元前550年左右称为“戎服”、以“赑赑”叠字作为修
饰语直到唐代才有。二、简文两次见“祝诵”词汇,考先秦古籍只单言“祝”或“颂”
,不言“祝诵”或“祝颂”。宋代学者作文献研究,分析文辞、文意,始立“祝颂”之
目。三、简文载周公酬武王祝诵诗,开头一句是:“明明上帝,临下之光。”前一句首
见于晋人诗句,是歌颂上帝的;后一句首见于宋人诗句,是歌颂宋帝的,这两句诗乃是
现代人集句,非周公原创。四、《蟋蟀》一诗原载《诗经·国风·唐风》,先秦季札和
孔子都认为此诗反映唐尧节俭遗风。简文则说《蟋蟀》一诗为周公所作。考《诗经》三
百零五篇皆曾被谱曲,十五国风属于民谣,地域不同,音亦各异,豳有豳音,唐有唐音
。假如是周公所作之诗,必定会被乐师谱上雅乐或豳音(豳为周之旧邦),而不会被谱
上周族人并不习惯的唐音。还有,《蟋蟀》若真是周公于伐耆行“饮至”礼时即席所作
,当时辛公甲、作册... 阅读全帖
x****6
发帖数: 4339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兵马俑是宣太后陪葬的?!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9-08/03/content_11816406.htm
对话陈景元:
出土青铜兵器不属于秦朝
广州日报:在俑坑里面出土了很多的青铜兵器,有的光泽如新,而你有什么理由认
为,这些青铜兵器只是一种过时的武器呢?
陈景元:铁剑长度可达150厘米以上,钢铁兵器能够削铁如泥,谁先进、谁落后,
难道秦始皇都分辨不出来吗?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铜御手俑,剑长为60.24厘米,以二
分之一比例制作,它的原型尺寸,应该是120.48厘米,既然俑坑91厘米铜剑长度是极限
尺寸,那么御手所佩之剑,毫无疑问肯定就是一把钢铁之剑了。
秦始皇统一中国,下令收缴全国所有铜制兵器,铸造成十二个各重34万斤的铜人,
这是全国数百万军队原来使用过的兵器。所以在秦王朝,谁继续拥有青铜制造的兵器,
谁就是一种严重违抗君命的犯上行为。从《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刺秦王有关史料记载
中,可以发现:秦国朝宫正殿的擎天大柱,都是采用青铜材料浇铸而成的,这就充分地
说明了,秦王朝的众多冶铜作坊,早就已经转产为非军事的各种用途了。
兵马...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43
33
皇帝与皇后的洞房花烛夜有何奇特礼节?“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这是北宋着名诗人苏轼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春宵一刻值千金”,对于普天之下寻常的黎民百姓是如此,而对于那些“一朝选入君王侧”皇后嫔妃也概莫能外。尤其是那些入选为正宫的皇后,更是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婚时刻的洞房花烛之夜。
一个美丽的女人进入皇帝的后宫而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与民间百姓结婚在程序上大体相同,一般也要遵守《礼记》中约定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不同的是,皇家的大婚仪式更为隆重和讲究。被选为皇后的女方,也能接到皇帝派人送来彩礼,但皇帝绝不会亲自去迎亲,而是让皇后的娘家人隆重地送上门。皇帝即便想多结几次,也是不是那么随便的,要花大价钱的。
皇后与皇帝结婚时也要进“洞房”,但与民间洞房的习俗不一样,皇后与皇帝结婚的洞房并不在皇帝自己原来的寝宫内,也没有固定的洞房,一般都把举行仪式的地方当作大婚之夜的洞房。
明清两朝皇帝结婚一般在坤宁宫举行。坤宁宫是皇宫中后三宫的第三宫,在明朝是皇后的寝宫,清朝时将东面两间设为皇帝大婚时的洞房,西面五间则改为祭祀萨满教的神堂。...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商周时女子也是有名字的
商周早就父系了 礼记笄礼 笄而字之 女子许嫁 笄 取字 原来应该还有幼名 所谓三月
名之
当然礼是为士及以上所设 不过汉书后汉书里也有记载一些平民人家女子名
z**********e
发帖数: 22064
35
http://news.ifeng.com/a/20140614/40736849_0.shtml
2014年06月14日 10:38来源:环球网 作者:刘畅
当下,越南国内爆发的发话游行演化为暴力事件,引起世界关注。事实上近年来越南国
内反华游行已经发生多次。图为2011年越南国内爆发的反华游行。
核心提示:记者不解:“印度支那半岛持续千年的族群之战涌现众多‘民族英雄’,但
在越南只有抗华英雄名垂千史。”阮荣媛点头称,他们这一代越战后出生的青年,从小
听着抗华故事长大。
越南后世描绘的二征起义图
本文来源:环球网,作者:刘畅,原题为:《越南人:中国比越南大那么多为何与我们
争南海》
在中国的历史记述中,越南这片土地被贴上过很多标签,如“南方疆土”、“藩属国”
、“法国殖民地”,当然也有“同志加兄弟”般的“友好邻邦”。不过,越南的历史文
本则是一部满满的抗击北方强邻的“民族英雄传”,它激励着越南人团结,并保持对中
国的警惕。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设桂林、南海、象三郡,象郡即囊括今天广西东南部
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土地。当时那里存在一些处于青铜时代的原始部落,并无独立政权
,但...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36
张德信
朱元璋由贫穷的牧童到皇帝,尤其是他在与元朝和群雄的拼杀中,往往能出奇制胜
,逢凶化吉;他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才能,常常令 人叹为观止;他振兴破
败的雄心,反腐倡廉的执着,治世理乱的雄心,以及开规模、立条章、审形势、构框架
之中表现出来的局器宏阔、处事条理等等的较高文化素 养,无不使人惊服。然而,又
不得不使人产生怀疑:他的文化知识,以至深厚的文化素养,从何而来?如何聚积、升
华?他何以对传统文化有如此的认识与理解,等 等。本文拟由此入手,予以探讨,姑
为引玉之砖。
(一)
文化如积沙,越积越 厚。它沉淀了过往的经验与智慧。书册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文化必须通过长期艰苦学习而后得,因而一般是有闲者的专利品。文化人,或地主阶级
知识分子,就是那 些有闲者中间的一个特殊集团。这个集团也正是封建王朝立法行政
的主要依靠力量。元朝政府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维护固有习俗,固有治法,歧视汉人,
歧视汉文化 和汉族知识分子,使这些文人学士中的大多数仕进无门,岐路徘徊,不得
不隐身巷陌,和光同尘。这就使他们比较容易地卷进农民造反的大潮。大量落拓书生背
叛朝 廷,作贼作寇,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一大特...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BSSD]班固汉书之司马迁传,与司马迁报任安书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3 21:12:43 2016, 美东)
发信人: leawolf (执中以宁),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BSSD]班固汉书之司马迁传,与司马迁报任安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22 16:33:11 2016, 美东)
班固写司马迁传,我想他一定怀着矛盾的崇敬之心。司马迁史记,上起轩辕黄帝,下至
汉武,在有汉一代史事与班固汉书重合之处颇多。自高祖本纪,到李广传卫霍列传,汉
书多有参考借鉴处。不过班固作为东汉人,离开那个时代远了一些。较之司马迁,他
更是传统儒家学者,汉书起于私修,而后得到皇帝的了解支持,成为半官修史。
司马迁传亦颇参考史记太史公自序,如关于司马氏起源,司马氏“世典周史”,自东周
,分散各国,在秦者有司马错,将兵伐蜀,开蜀中司马一脉。司马错之孙司马蘄,随白
起伐...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秦始皇是不是兵马俑的主人
尚黑不是说只能穿黑。是祭服等正式服色为黑。后汉书舆服志:秦....郊祀之服皆以袀
玄。这是尚黑的意义。但是军服与平民服色显然不会如此。
秦俑军队还有部分衣服是士兵自备,故杂彩。
l*****f
发帖数: 13466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石碑是怎么刻出来的?
是,书丹,后汉书蔡邕传就说蔡邕书于石上,是为熹平石经。后来比较晚又有摹勒,将
纸上书法用细笔勾勒出轮廓转移到石上,再刻工来刻。
y***k
发帖数: 9459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esok (ok博士),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风雪大汉魂,拯救大兵耿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24 20:31:41 2016, 美东)
作者:帝林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783121/answer/7816788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雪大汉魂——拯救大兵耿恭
东汉,章帝元年,驻扎柳中城的汉西域都护府戊己校尉关宠的紧急求援文书送到了刚刚
继任皇位的汉章帝手里。
情况是紧急的:在这年的三月,匈奴单于派左鹿蠡王(蠡音里)带领二万军队与汉帝国争
夺西域,匈奴军队势如破竹,攻破了归附汉帝国的车师后国,招降了西域北部焉耆等小
国,汉帝国刚上任的西域都护陈睦战死,驻扎柳中城的关宠部、驻扎金蒲城的耿恭部被
合围,而这两支部队都不过才几百人而已!!一旦这两支部队被消灭,匈奴军队长驱直
入山南,整个西域将落入匈奴之手。
然而,收到这封求救信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份的事情了!!半年多了,谁也...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1
我认为这个问题绝对很有意思。
道家主张以德报怨(《老子六十三章》: 报怨以德),而儒家跳出来反对,说不行,要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儒家又说:父母之仇,不共戴天。
自古以来的传统,儒家号称是阳刚,讲究一往无前,鼓励自杀和杀人,和敌人不共戴天
,决不妥协(想想崖山海上,十几万人跳海自杀的场面)。而道家是阴柔,讲究退让,
柔弱胜刚强。
儒家经典很多文字,仔细想想,真是血淋淋的。
子夏问于孔子日: “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夫子日:“ 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日:“ 请问居昆弟之仇,如之何?”
日:“ 仕弗与共国,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
日:“ 请问居从父昆弟之仇,如之何?”
日:“ 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
基督教和道家一样,主张以德报怨。而伊斯兰据说是主张争取正义,圣战到底。很多人
因此赞美伊斯兰。但是,正义是什么?本身就是一个回答不清楚的问题,结果就是伊斯
兰的圣战都成了魔鬼的手段。
儒家强调嫉恶如仇,“见义不为,无勇也。” 结果就是族诛成为必要。不族诛的话,
就是没完没了的复仇。一开始可能只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明清皇帝祭天、祈穀和祈雨的天坛,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祭祀建筑群。(网络图
片)
“天人感应”是指人与自然万物同类相通,相互感应。正如《易经》上所讲,如一个人
心性洁静,那么就可以“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上天赐禹《洪范》九畴
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从前,鲧堵塞洪水,胡乱处理了水、火、木、金、
土五种用物。上帝震怒,不赐给鲧九种大法,治国的常理因此败坏了。后来,鲧被流放
死了,禹于是继承兴起。上天就把九种大法赐给了禹,治国的常理因此定了下来。
九种大法包括:五行;敬用五事;农用八政;协用五纪(计时方法);建用皇极(君王
的法则);乂用三德;明用稽疑(用卜决疑);念用庶征(天降征兆);向用五福,威
用六极。
君王之所视察,就象一年包括四时;卿士就象月,统属于岁;众尹就象日,统属于月。
假若岁、月、日、时的关系没有改变,百谷就因此成熟,政治就因此清明,杰出的人才
因此显扬,国家因此太平安宁。假若日、月、岁、时的关系全都改变,百谷就因此不能
成熟,政治就因此昏暗不明,杰出的人才因此不能重用,国家因此不得安宁。百姓好比
星星,有的星喜欢风,有的星喜欢雨。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就有冬天和...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3
昆阳大战
上下五千年里面说,刘秀三千人屠灭百万大军。(教科书说是42万,号称百万)
很多独一无二的东西在里面:
长人巨毋霸 ( 毋=无 )
有猛兽军: 貔、熊、虎、豹、犀牛、象
征调当时民间所谓精通63家兵法的人,充当军中的类似参谋的官吏
刘秀家里穷,没有战马,刘秀骑着一头犍牛,身先士卒,勇猛异常,杀入敌阵。
十三骑从百万军中突围而出: 刘秀、宗佻、李轶、邓晨、刘隆、王霸、王凤、王常、
马武、赵憙、傅俊、任光、臧宫。
(这十三人比萧峰的燕云十八骑牛多了)
西晋史学家司马彪评价:“至于光武,承王莽之篡起自匹庶,一民尺土,靡有凭焉。发
迹于昆阳,以数千屠百万,非胆智之主,孰能堪之?”
刘宋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里称赞道:“寻邑百万,貔虎为群。长毂雷野,高锋彗云
。英威既振,新都自焚。”
北宋文学家苏轼曾著《昆阳城赋》,赋曰:“昆战之战,屠百万于斯须,旷千古而一快
。想寻邑之来陈,兀若驱云而拥海,猛夫扶辕以蒙茸,虎豹杂沓而横溃;罄天下于一战
,谓此举之不再。方其乞降而未获,固以变色而惊悔;忽千骑之突出,犯初锋于未艾。
始凭轼而大笑,旋弃鼓而投械,纷纷籍籍,死于沟壑者不知几何。人或金章而玉...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44
不解释
--------
苗族的历史背景是一个漫长的迁徙过程 我们先来看看关于苗族迁徙的的描述:
迁徙五千年 创业五千秋
——世界苗族迁徙史浅析
澳大利亚著名的民族史学家格迪斯在《山地民族》一书上说:“世界上有两个灾难
深重而又顽强不屈服的民族,他们就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这位
史学家的分析和结论是符合事实的。
犹太族,曾是一个不幸的民族。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军队攻入耶路撒冷,屠杀了
50万犹太人,迫使犹太人向世界各国“大流散”。但无论他们流散、迁徙到哪里,都摆
脱不了被歧视、被压迫的命运。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就杀害了600万犹太
人,占世界犹人口的三分之一。后来,犹太在美、英等国家的同情支持下,成立了意为
“同神摔过跤的人”的犹太国——以色列。从此,犹太人才有立足之地,继之他们才得
以将他们面积公2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00万的小国迅速发展成当今世界最小的超级大
国,是拥有核武器的几个少数国家之一。
苗族过去所受的苦难比犹太人更深重、历史久远,是个更为不幸的民族。
在炎黄与蚩尤涿鹿鏖战之后的五千年中,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苗族由北到南,由东
到西,从国内到海...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能进入后宫给皇帝当妃子的女人并不多。皇帝有权精选全国女孩中的精华入宫为其
服务。被选中的女孩入宫前都要接受严格的身体检查。皇家会对其年龄、生理、心理等
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解、测试。
体检时,每一道程序都十分仔细。容貌娇好,身材秀长,生理上更容不得有半点瑕
疵,即便皮肤上长了一颗小黑痣,都会被淘汰掉。
对采选进宫的女子,首先在年龄上有明确的要求。东汉时要求,13岁以上,20岁以
下。 能进入后宫给皇帝当妃子的女人并不多但各朝要求不尽一致。三国时吴主孙皓要
求,十五六岁简阅;南北朝时北齐要求年14岁以上,20岁以下;明太祖朱元璋时则要求15
岁以上,20岁以下,最小不能低于13岁。
皇帝的处女情结中国男人似乎都有一种处女情结,这就是过去常说的老牛吃嫩草性
心理。一般说来,13岁以上是女孩子月经初潮前后,正是花季年龄,这个年龄段的女孩
符合皇帝的心态。
但也有把采选女孩的年龄下限定在11岁的,明世宗朱厚熜便干过这种事情。虽有朱
元璋的15岁以上祖令限制,但是变态的朱厚熜根本不考虑。
《明会要》记载,明穆宗朱载垕在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便选300名13岁至16岁民
间淑女进宫,这还算正常的。... 阅读全帖
K*****2
发帖数: 9308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华佗是印度人
越老,越要补啊,早睡早起,方能养生。
华佗是印度人吗
作者:龙哥
华佗是中国人熟知的古代医学家,近年来更是被中医界喻为“外科鼻祖”,
声称华佗早于西方1000多年就实行了大型外科手术,并以此来证明中国先人的深
不可测和中医的“博大精深”。然而,华佗留下了太多的疑问,如姓名的怪异、
与中医迥异的医术、方法无文字记载、没有医书传世、医术不能传承、被后世医
家排斥等等。这与同时代的张仲景完全不同,这些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关于华佗的史料记载,《三国志》为最早,《后汉书》则是因袭。而《三国
志》中关于华佗的文字主要来自《华佗别传》(散佚)。所以,《三国志》可谓
是华佗身世的孤证,其真实性已无旁证。史家一般认为,华佗生年难考,卒于公
元208年之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生,与曹操同时代,华佗最终被曹操所杀。
华佗最突出的医学成就是首创了开腹手术和全身麻醉药(麻沸散)。
由于《三国志》在史籍中的重要地位,且作者陈寿又生活在华佗身后仅几十
年,故可以认为华佗并非凭空编造出来的人物,华佗应当是确有其人的。但是华
佗未留下一字书稿,仅凭《三国志》的记载已无法辨别华佗医术的真伪,史学界
和医学界对此一直争论不...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战车与车战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战车与车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25 10:00:10 2016, 美东)
http://www.jb.mil.cn/jszt/gbbtg/201212/t20121212_8450.html
先秦时,车战是重要的战斗形式。战车数量的多少,甚至成为衡量国力的指标之一
,如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君”等提法。此风一直延续到汉代。这在世界上是很
独特的。西方虽然有战车,但没有在奔跑着的车与车之间互相格斗的车战。其中的原因
,首先是由于中国古车结构合理,足够灵活,能胜任车战的要求。
中国古战车为木制,在重要部位装青铜件。均为独辕,两轮,矩形车箱。车辕后端
压在车箱之下的车轴上,辕尾稍稍露出箱后。辕前端横置车衡,衡上置轭,用来驾辕马
。轮径较大,轮中装辐十八至二十四根。车箱后部开门。车前驾两匹或四匹马(图一)。
下面试作更具体地考察。先说车箱,车箱又名舆。商代的车箱较小,如安阳大司空
村175号墓出土商车,箱广94、进深...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乾隆时期的文字狱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乾隆时期的文字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8 11:10:22 2017, 美东)
2017-01-24历史树 WeChatID lishishu888
Intro
这世间,没有哪一棵树比历史树更繁华。
历史树下,别说你看尽繁华。还没关注此号?很简单的,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后即可
加关注:
来源:网络
清王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公元1711年,1735年即帝位,翌年改年号为乾
隆。乾隆帝享寿89岁,在位60年加上3年太上皇,可称是中国历史上享寿最高,在位时
间最长的皇帝了。
乾隆承其祖康熙、其父雍正的余绪,仗全盛的国力,平定边疆,为我多民族国家的经济
发展作出过贡献,史称“康乾盛世”。
文坛上关于记述乾隆的野史、文章很多,特别是近年来“戏说”的电视连续剧广泛传播
,把乾隆开明宽厚、风流倜傥夸张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本文专写乾隆残酷制造文字狱,
以便读者真实地了解这位爱新觉罗·弘历。
文字狱腥风血雨之举例
乾隆自称“朕一...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9
这是最后一位中国传统意义的孝女。
斯文已逝。
以下拷贝:
---------------
赵娥,东汉酒泉郡禄福县(即肃州)人。丈夫庞子夏,表氏县(今高台县)人。赵娥的
父亲赵君安被禄福县豪强李寿杀害。
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二月上旬的一天早晨,赵娥在都亭前与李寿相遇,赵娥立即
跳下车牵住李寿的马,叱责李寿。李寿惊愕,回马欲走,赵娥奋力挥刀砍去,马受伤而
惊,将李寿摔在道旁沟里,赵娥找到李寿,就地砍去,用力过猛,刀入树杆而折断,李
寿受伤,赵娥上前欲夺李寿的佩刀杀李寿。李寿持刀大呼,一跃而起。赵娥随即挺身奋
起左手抵住他的额头,右手卡住他的喉咙,反复周旋,最终李寿气闭,顺手而倒,赵娥
遂拔李寿的刀,割下李寿的头,拿到都亭尊长面前,认罪服法。
当时禄福长尹嘉,不忍心给赵娥判罪,便解了印绶,辞去官职,驰法纵之。赵娥说:
“仇不报,怨气能把人闭死。依法论罪,是君子常有的典范,我怎么敢贪生怕死,以枉
官法。”同乡人听到这件事,都向城里跑来,为赵娥的烈义行为悲喜、慷慨、感叹。守
尉不敢公开释放赵娥,暗里让赵娥走去自匿,赵娥高声抗争说“枉法逃死,不是我的本
意,如今仇人已杀,犯了死罪,请求你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西域三十六国今何在
自两汉之后,西域就与中原地区国同气连枝,浑然一体的。作为汉民族的一部分,多数
西域民众无论在精神还是文化上,都与中原地区基本保持一致并衍传至今。尽管传说中
的西域三十六国大都在历史长河中自行消失,但其留下的诸多人文遗迹和令人遐想不已
的传奇故事,却一再焕发出夺目光辉,令人向往。
所谓西域,按照羽田亨的说法,即自阳关、玉门关以西,皆为西域。只不过,今新疆境
内为小西域,再扩至伊斯坦布尔为大西域。张骞当年所走的路线,无外乎过秦岭、天水
、陇西,由兰州或者今临夏州渡过黄河之后,再入河西走廊,至敦煌和玉门关、阳关,
穿越罗布泊进入新疆境内。他第一个到达的国家,当是位于今甘肃玉门市境内的疏勒国
(另一说在今新疆喀什市和疏勒县一带)。
张骞与百多位勇士冒险的结果,是为汉武帝对匈奴实施大规模的反击战找到了切实的行
军路线,也窥破了长期缭绕在匈奴背后的迷雾与实力。当年张骞穿行的西域城廓诸国,
也纷纷投入了汉帝国的怀抱。张骞开创的丝绸之路却因此而清晰和“深刻起来”。
直到东汉时期,班超、班固家族的勇士们再度出使和经略西域,才接续上了张骞等人的
余脉。两汉帝国对西域前后长达两百多年的开凿和维护,使得原本就...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