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读古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d******a
发帖数: 32122
1
汉字没有拼音,谁告诉你两千年前的上古汉语和闽南语相似?相反,上古汉语发音要比
闽南语,客家话和广东话复杂很多。
不仅闽南语客家话粤语的发音和上古汉语没有太大关联,就连语法都和上古汉语根本不
同。我们汉语从中古汉语开始一直到今天,就逐步演变为“分析语”。而且如今不论任
何方言,词的不同格和不同词性的发音都不变,最多就是今人读古汉语时不同词性的声
调会变化。比如普通话的名词 “语” 读 yu 三声。普通话里读古汉语如果碰到“语”
作动词,就要读成四声。但是本质上不论什么词性,发音都不变。但是上古汉语不同,
上古汉语汉字也和诸如英语语言一样带有词前缀。比如一个汉字当做使动用法时,前面
就要加词缀s发音。当然,由于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所以这些古老的发音都消失了。举
个例子:“登”普通话读deng,但是在上古汉语里,如果“登”作为使动,使某人登,
那么就要读“steng”。
而今天陕西话里的“大大”就是上古汉语里 “大” 的古老发音Dades的残留。再比如
,现代汉语里 “窟窿” kulong 就是上古汉语“孔(klong)”的残留。我估计你(这
里的“你”应当指与作者争论的其他评论者。除与文旨过...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453
2
四月的一天夜晚,随手翻看《古拉格群岛》,正好看到第一部的第三章,读了几句就感
到似曾相识,于是一口气读完十几页,当我读到作者索尔仁尼琴列举的苏共对人民实施
的31种刑讯方法时,更感到分外眼熟,稍作沉吟间,一股寒意悄然而生。
在三月份,我曾翻看《古拉格群岛》第一部的第十二章,读到一种酷刑:强制人工灌食
。那时已经做了笔记。现在所读的31种刑讯方法,更让我感慨良多,书中对前苏联过去
的描述与现今中国正在上演的悲剧,何其相似!
为什么这么眼熟?这第一点,就是《古拉格群岛》里描述的种种酷刑,本属上个世纪三
、四十年代发生在前苏联的事情,却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中国大陆频繁上演着。
笃信基督的作者索尔仁尼琴,耐心地记载了苏共残害人民的31种酷刑,这些酷刑从心理
上的折磨到肉体上的摧残无所不包、无所不用其极,它包括:1.夜审;2. 用诚挚的语
调进行劝诱;3.粗暴辱骂;4.心理对比的打击;5.预先凌辱,包括脱光女犯人的衣服让
男看守看;6.任何足以使受审问的人心慌意乱的方法;7.恫吓;8.谎话;9.利用对亲人
的感情;10.声法;11.呵痒;12.在被告的皮肤上掐灭烟卷;13.光法;14.别出心裁...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3

你声称“留”-“忧”-“楼”,和”声“-”情“ 普通话不押韵,充分显示了一个粤语
爱好者的不学无术。
古代的“韵母”,不计声调,韵头、韵腹、韵尾相同则是同一个韵母。拿普通话来说:
昌常厂唱,是同一个韵母ang;窗床闯创,也是同一个韵母uang。
古代的“韵”,则不计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相同则是同一个韵。拿普通话来说:昌
chang1窗chuang1枪qiang1,是同一个平(阴平)声韵ang1(因为不必考虑韵头有无)
;常床墙,是同一个平(阳平)声韵ang2;厂闯抢,是同一个上声韵ang3;唱创呛,是
同一个去声韵ang4。古代所谓“押韵”,“韵”的概念即此。
先列举几首网上喜欢拿来比较的唐诗: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3.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一首,韵脚为“流”、 “楼”。普通话读音为liu,lou。有观点认为普通话iu和ou
不押韵,广州话au和au押韵。这是错误的认识。古代押韵不...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0018
4
所以说读古拉格,要联系后来的索尔仁尼琴来理解。
b*s
发帖数: 82482
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史有感(戴高乐)
不太明白史记是文言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我读白话史记翻译不可以么?
难道你读古希腊语的希罗多德?
把史记翻译成白话或者英文跟把希罗多德翻译成英文或者中文有区别吗?
i******4
发帖数: 20643
6
来自主题: ebiz版 - [合集] 读瑞总自白有感
☆─────────────────────────────────────☆
lysf (lysf) 于 (Sat Apr 14 18:43:21 2012, 美东) 提到:
老马的话: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鲜血和肮脏的东西
☆─────────────────────────────────────☆
firing (放火是很有前途的职业) 于 (Sat Apr 14 18:44:25 2012, 美东) 提到:
人总是在反思中成长。
☆─────────────────────────────────────☆
circuitry (circuitry) 于 (Sat Apr 14 18:44:48 2012, 美东) 提到:
不管怎么说,大家还是喜欢当资本家
☆─────────────────────────────────────☆
geminitwo (tuna) 于 (Sat Apr 14 19:03:41 2012, 美东) 提到:
资本的原始积累,大多都是肮脏的吧。生活富足了,才会开始重视精神层面的问题
☆──...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2496
7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以前看过的诗词故事:
诸家评李
[当代]哈哈儿整理

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首称。盖气骨高举,不失《颂》咏、《风》刺之
道。(吴融《禅月集序》)
歌诗之风,荡来久矣。大抵丧于南朝,坏于陈叔宝。然今之业是者,苟不能求古于
建安,即江左矣;苟不能求丽于于江左,即南朝矣。或过为艳伤丽病者,即南朝之罪人
也。吾唐来有业是者,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
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皮日休《刘枣强碑文》)
张碧,贞元中人,自序其诗云:碧尝读《李长吉集》,谓春拆红翠,闢开蛰户,其
奇峭者不可攻也。及览李太白辞,天与俱高,青且无际,鹍触巨海,澜涛怒翻,则观长
吉之篇,若陟嵩之巅视诸阜者耶!(计有功《唐诗纪事》)。
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马端临《文献通
考》)
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耳。(严羽《
沧浪诗话》)
世传杜甫诗,天才也;李白诗,仙才也;长吉诗,鬼才也。(《迂斋诗话》)
唐人以李白为天才绝,白乐天人才绝,李贺鬼才绝。(《海录碎事》)
诗,总不离乎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 阅读全帖
p*********w
发帖数: 23432
8
慕容雪村:为了光,为了时间——东师古行记
10月14日晚,我在青岛海洋大学做了场演讲,在交流环节,一位大学生问我:你谈到了
陈光诚,我想知道,你会不会去看望他?我解释了一大通,没说去,也没说不去,自己
也觉惭愧。我曾经在微博上为陈光诚说过话,但无论从何种角度,我的言论都显得有点
轻浮——他在黑暗中孤独地承受苦难,我却在温暖明亮的屋子里喝着咖啡。有人说,陈
光诚的遭遇就是我们每个人的遭遇,所以看望他也如同看望自由,一个更好的自由。但
我当时并没打算去看他,我有自己的小心思和小算盘:我不想自己的书被查禁;不想当
敏感词;我计划去几个国家演讲,不想横生枝节;还有最重要的:我害怕。我怕疼,怕
挨打,也怕失去自由。有人或许会说:看望一个人有这么夸张吗?我要说,这是正常人
的正常想法,但在一个不正常的世界,确实就有这么夸张。我不想为自己的懦弱辩解,
我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知道自由有多么珍贵,虽然只是可怜的、夹缝中的自由。我以
前讲过一个死囚和骨头的故事:死囚跪在地上,只要丢给他一根骨头,他就会跪在地上
等死。而我就是那个舔骨头的囚徒,为了一点小名声、小利益、小安全,吓得浑身发抖
,每根骨头都是软的... 阅读全帖
p*********w
发帖数: 23432
9
慕容雪村:为了光,为了时间——东师古行记
10月14日晚,我在青岛海洋大学做了场演讲,在交流环节,一位大学生问我:你谈到了
陈光诚,我想知道,你会不会去看望他?我解释了一大通,没说去,也没说不去,自己
也觉惭愧。我曾经在微博上为陈光诚说过话,但无论从何种角度,我的言论都显得有点
轻浮——他在黑暗中孤独地承受苦难,我却在温暖明亮的屋子里喝着咖啡。有人说,陈
光诚的遭遇就是我们每个人的遭遇,所以看望他也如同看望自由,一个更好的自由。但
我当时并没打算去看他,我有自己的小心思和小算盘:我不想自己的书被查禁;不想当
敏感词;我计划去几个国家演讲,不想横生枝节;还有最重要的:我害怕。我怕疼,怕
挨打,也怕失去自由。有人或许会说:看望一个人有这么夸张吗?我要说,这是正常人
的正常想法,但在一个不正常的世界,确实就有这么夸张。我不想为自己的懦弱辩解,
我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知道自由有多么珍贵,虽然只是可怜的、夹缝中的自由。我以
前讲过一个死囚和骨头的故事:死囚跪在地上,只要丢给他一根骨头,他就会跪在地上
等死。而我就是那个舔骨头的囚徒,为了一点小名声、小利益、小安全,吓得浑身发抖
,每根骨头都是软的...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16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第三只眼睛读水浒》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62ba10100ek8a.html
《第三只眼睛读水浒》序
● 丁永林
黄河流过梁山泊,奔腾在齐鲁大地。左岸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右岸则是绵延起伏
的山岭。在黄河南面的群山中,巍峨的泰山拔地而起。泰山是五岳之一,因居东,故名
东岳。主峰海拔一千五百二十多米,周围一百六十华里。泰山耸立在齐鲁大地,高摩云
天,下接平原,睥睨黄河,俯瞰大海,在群山拱卫下显得无比雄伟、庄严、挺拔,被古
人尊为诸山所宗,故又名岱宗。
实际上,在我国众多的山岳中,泰山也算得上最古老的“长辈”了。古地质学称泰
山是华北古陆的中心,也是全世界著名的古陆中心之一,全山由最古老的变质岩 ——
片麻岩组成,推算起来,它至少在七亿年以前就耸立在地面上了。那时侯,我国的许多
名山大川还没有“出世”,地球上也只有低等的原始生物。此后,地壳经历了许多大的
构造运动,地覆天翻,沧海桑田,而泰山却安之若素,巍然屹立在华北古陆的中心。
据史书记载,我国历代帝王有七十二个来过泰山,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称为封禅
。帝王登泰山,封禅祭天,无非是以泰山为... 阅读全帖
u*****a
发帖数: 9489
11
以思想史读上博“楚”竹书
程一凡

  一概论

  思想的传承发展有一定的次序与途径,历史的习作正在于弄清这些进退、消长
、陵替、变革、显隐、浮沉的种种过程与事实。这些过程是不能随意更动的,正因为如
此,我常与朋友们说历史中没有自由,而过去里唯一的自由在于未生、未成、未已之时
,既已成事,则史家惟有循迹以求其真而已。

  大凡古文献之出总给人很大的振奋,当然解读的困难总是有的。但当这些困难
解决后我们的报偿是高的、广的,我们看到是一片新的景象,陌生但熟悉,好像浪子回
头,家人重逢。奇怪的是这些感觉在展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时都不存在,相
反,我们得到的是一种浑然的陌生感,要我们从上 博“楚”简中窥出一些公元前四世
纪思想的楷模可说是难上加难,满目所见倒是思想的贫乏与乖离,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些
文句与前四世纪文化有任何关系。

  记得约莫是十年前吧,有什么人家献出了什么古兵法,经过鉴定说是伪造的,
专家们一片喊打,也是该位仁兄计划得不周详吧,成了作伪事业的牺牲者。如果是功夫
高的,各种机缘、因素堆摆起来都是正面的,... 阅读全帖
t******u
发帖数: 449
12
来自主题: Shanghai版 - 沪语正音 - 继续ZT
by 上海闲话abc
3,分清v和w
当某人的普通话中夹杂有“v”声母的话,比如“文”读成ven,常常是江浙沪一带人。
反之,某人讲上海话时总是将该读“v”声母的字读做“w”声母的话,比如“文”读成
“w”声母,也说明该人多半不是本地人。
吴语中有那些“v”声母字呢?主要有两类,
其一:古“奉”母字。主要是普通话中“f”声母个第二声全部和第四声大部。这部分
古汉语就是读“v”个。这部分一般不会搞错。
其二:古“微”母字个文读。古“微”母,原是个唇齿鼻音,比较接近“m”。所以,
在不少南方话中白读“m”,比如:“蚊子”。但是在元明时期,这部分字北方读
“v”声母,所以吴语个文读为“v”, 如:“维生素”。满清人入关后,北方话
中“v”全部转为“w”,好像今日北方人常将英文字母V读做[wei],所以吴语中后期少
量文读读“w”。
这部分常见字举例如下:
“微”,白读,例如“微微一沰沰”,意同“珍珍一眼眼”;文读 >,例如“显微镜”。
“未”,白读,例如“未勒”,意思:早着呢;文读,例如“未
i*****e
发帖数: 1862
1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涂瀛:读花人论赞【红楼梦】ZZ
我个人觉得,他写得很好。
感想最深的是 他对林黛玉的看法,和我之前的看法基本一样。
震撼最深的是 他对袭人和宝钗的看法,不过看过之后我也基本上赞同,但是还是有保
留意见。
或许已经有网友看过了,不过我这里还是ZZ分享一下。
----------------------
涂瀛:读花人论赞
【贾宝玉赞
宝玉之情,人情也。为天地古今男女共有之情,为天地古今男女所不能尽之情。
天地古今男女所不能尽之情,而适宝玉为林黛玉心中、目中、意中、念中、哭泣中、
幽思梦魂中、生生死死中悱恻缠绵固结莫解之情,此为天地古今男女之至情。惟圣人为
能尽情,惟宝玉为能尽情。负情者多,微宝玉,其谁与归孟子曰:“伯夷,圣 之清者
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我故曰:宝玉,圣之情者也。
此龙门得意之笔也,不图于小品中见之。(梅阁)
林黛玉赞
人而不为时辈所推,其人可知矣。林黛玉人品才情,为《石头记》最,物色有在
矣。乃不得于姊妹,不得于舅母,并不得于外祖母,所谓曲高和寡者,是耶,非耶?
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其势然也
。”于是乎黛玉死矣。
结句七字,无限感慨,...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1862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ihappie (吾禧儿),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涂瀛:读花人论赞【红楼梦】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20 01:12:49 2014, 美东)
我个人觉得,他写得很好。
感想最深的是 他对林黛玉的看法,和我之前的看法基本一样。
震撼最深的是 他对袭人和宝钗的看法,不过看过之后我也基本上赞同,但是还是有保
留意见。
或许已经有网友看过了,不过我这里还是ZZ分享一下。
----------------------
涂瀛:读花人论赞
【贾宝玉赞
宝玉之情,人情也。为天地古今男女共有之情,为天地古今男女所不能尽之情。
天地古今男女所不能尽之情,而适宝玉为林黛玉心中、目中、意中、念中、哭泣中、
幽思梦魂中、生生死死中悱恻缠绵固结莫解之情,此为天地古今男女之至情。惟圣人为
能尽情,惟宝玉为能尽情。负情者多,微宝玉,其谁与归孟子曰:“伯夷,圣 之清者
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我故曰:宝玉,圣之情者也。
此龙门得意之笔也,不图于小品中见之。(梅阁)
林黛玉赞
人而...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15
疑古不要只疑中国,何妨也疑疑老外?
老何说:
百年来中国人所了解的世界史基本是一部伪史。没有记录任何共济会活动的西方史特别
是近代史,就缺失了历史中那只极其重要的看不见的黄金手。
共济会的中国门徒胡适(导师杜威是共济会大师)及其弟子,于上个世纪初叶在中国
发起彻底颠覆传统及史学中的“古史辩”运动,以“层累地堆积的历史神话”论推翻和
否定了自古以来谱序井然的中国上古三代(尧、舜、禹、夏)史。中国人在历史文化上
的自尊自信自此遭受沉重打击。于是直到文化革命否定一切传统之“破四旧”运动,以
及改开三十年来奴事西方的全面西化运动,中国人不复再为中国人。现代中国人也几乎
不知何谓古代真正的中国矣!
但是殊不知,中国人目前所知道和信仰的西方史同样也是一部伪史。
现今所谓希腊罗马史、希腊罗马哲学及希腊神话,大部分都是文艺复兴时期共济会银行
家资助一些学者根据历史传说、阿拉伯及希伯莱资料,重新编撰和杜撰的。其中有不少
美化和伪造。
——例如关于著名的马其顿征服者亚历山大,他那个据称横跨欧亚非的巨大帝国究竟是
否真正存在过——这个帝国在中国和古波斯、印度、阿拉伯文献中一直不见踪影,比夏
朝的存在还可疑。...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外说禅(ZT)
张中行的
贴第一章,喜欢的自己去看吧
搞完脑子回来说2句, 兔熊会很高兴的, 谢谢!
第一章 弁言
1.1.1 缘起(一)
想起我与禅的关系,说来话长。最早大概是青少年时期,看《红楼梦》,第九
十一
回写黛玉和宝玉用禅语问答:
黛玉乘此机会,说道:“我便问你一句话,你如何回答?”宝玉盘着腿,合着
手,
闭着眼,撅着嘴道:“讲来。”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
你好,
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
你好,
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
怎么
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
“瓢
之漂水,奈何?”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
沉,
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
是不
打诳语。”宝玉道:“有如三宝。”
...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490
1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考古] 三星堆文明属于古犹太?
下面这篇我还没仔细看 不过也貌似有参考价值
对于启示文体我目前还是非常小心,不敢随便解读。隐密的事情还是留给神吧,这些权
当参考: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9284012/
以色列支派之一但族 毒蛇之种 共济会
来自: HuaLee 2011-04-22 20:05:44
【原创】以色列支派之一但族 毒蛇之种 共济会(一)
http://hi.baidu.com/%D7%B7%D7%D9%B9%B2%BC%C3%BB%E1/blog/item/e3
作者:追踪共济会
作者前言:偶因在某博客看到某网友留言,里面提到圣经旧约古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入侵
灭亡,后来又回归故地,只有南国犹大族、便雅悯族、还有利未族回来。但是北国以色
列十个支派却再没有回去,他们去了哪地方又在哪里定居呢?
这个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是个有趣有争议的话题,不过有一个公认结论,他们绝大多数分
散到全世界各个地方流浪,正应验了上帝对犹太人“在天下万国中抛来抛去”(申命记
28:25)的预言。
犹太人为了生存,去哪里只要适合他们生存就行,和寄居地居民生活在一起,在历史长
河中大部分犹太...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18

你来挑挑错吧。有一点肯定的:比什么粤语差一票没成为国语靠谱多了
说广东话比北方方言更接近中古汉语,基本属于对语言学没有一点研究的门外汉。各个
地区的方言都已经很大程度上的改变了原有的形态了。
而粤语的边擦音声母只在壮语、临高语、黎语之中存在,和南越语也有大量的融合成分
。粤语表示“欺负”的“虾”(/ha/),武鸣壮语与粤语完全相同,西双版纳傣语是 /
jam ho/,黎语加茂方言为 /hɛ/。除粤语之外没有其他汉语族语言有这个词。粤
语表示“倒塌”的“冧”(/lɐm/),北壮语、毛南语跟粤语完全一样,泰语为 /
lom/;粤语表示“跺脚”的“揼”(/tɐm/),壮语与粤语完全相同,黎语为 /
tom/。
事实上粤语不押韵的诗词比普通话更多,但是一般没人会指出罢了。
而你所说的北方发音都是胡音更是无稽之谈。我
们暂且不考虑粟特人的因素,剩下的胡人里唯一和汉语不同的就是鲜卑语。鲜卑语属于
阿勒泰语,和蒙古语接近,是屈折语。我说啊,你们说普通话是胡音的人,就好像是在
告诉我英语发音可以影响汉语似的。这两种语言完全不具备语言发生学的关系,如何做
到影响汉语发音?...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9366
1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合集] 红朝今古八卦 长篇连载
☆─────────────────────────────────────☆
liushanhu (我代表党和人民处决你!) 于 (Fri Apr 13 18:48:55 2012, 美东) 提到:
2012-03-15 21:06:11
为什么王立军要跑到美国领事馆,而不是到俄国领事馆,或者其他国家的领事馆?
其实,中国人跑到美国或者美国使馆去求援的,王立军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王立军之前跑到美国使馆的名人就是方励之教授了,原来中国科大的校长,著名的天
体物理学家。现在,他也在美国的学校任教。方励志曾被官方认定为敌人,被全国通缉。
还有一个著名人物就是赵紫阳的儿子和他的家属,在六四以后也逃到美国避难,甚至隐
姓埋名,不敢让人家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而他们并不是官方公布的通缉犯,可是,他
们比通缉犯还要害怕。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是赵紫阳的儿子和孙女。
可是,你千万不要以为找美国避难的都是在中国被官方追杀的人,其实有一个大人物的
后代可能许多人没有想到,就是渔夫也非常非常尊敬的邓小平。试想邓小平的地位有多
高啊,他的家人用不着怕什么了吧,可是,邓小平最喜欢的孙子就是...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载】夏王朝,从疑古说起
http://www.cchere.com/thread/3355320
考虑坛中不少朋友对夏王朝的认定很关心。由于诸多条件限制,难于了解真相。为使各
位对目前夏朝情况有个基本的了解,将在这篇夏王朝系列文中尽可能详细解说。至于文
笔枯躁,读之味同嚼蜡。。这个。。其实你不说,也心知肚明。然此类文章既不能瞎说
,又要幽默风趣。。弱弱的问句;仁兄要求似乎高了点吧?看在本公子辛苦查资料的份
上,将就着看吧.
我是楚歌的朋友,他目前在外地,走时请我帮忙把文章作者名找到.就是说这篇文章我们
不确定是谁,但考虑到这里的朋友对考古情况不了解,因此打算系统的介绍,这里申明一
点,文章不保证全部是原创造,有借用,有部分调用资料,有原创.但我们会注明,初发此文
由于没查出作者,只好暂时空置,目前已确认此文是;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教授
王勇老师作品.
我国这几十年来田野考古进展迅速,成果颇丰。较早出土的青铜器铭文遂公盈(西周中
期)和叔夷钟(春秋时期)都提到过大禹治水的有关内容。殷墟卜辞的研究,除非了证明
商朝的信史地位,实际上也证明了夏朝的信史地位。{1}
因为商朝的历史从成汤算起,则见于b辞的先公先...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21
“如是。标信顺。我闻。标师承。”《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如是我闻」,诸经皆置此四字于经首,盖尊世尊之遗教。世尊将般涅槃,阿难悲不能
胜,阿泥楼陀教之曰:徒悲何益,应前向佛,请问四事:其一即「一切经首,当置何字
?」佛即答曰:当置「如是我闻」,佛在某方等六事。(即上述之「六成就」)。其中
「我」字,即阿难。「如是我闻」,表如是法门乃我阿难所闻于释尊者也。此正可破当
时之疑。因阿难结集经文时,大众生起三疑:一疑佛重生;二疑阿难成佛;三疑他方佛
来。故阿难曰:「如是我闻」则群疑顿释。
或疑曰:佛成道廿年,阿难方出家。又十年方命为侍者。如此,则卅年前佛所说经
,阿难何能皆曰我闻。此有三解:(1)辗转闻。(2)佛重说。(3)阿难自通。
(1)辗转闻:《报恩经》言,阿难所不闻经,从诸比丘闻,或诸天子说。
(2)佛重说:《报恩经》言,阿难因佛命为侍者,乃求三愿。其中第三乃「所未
闻经,请佛重说」,佛许之。
(3)阿难自通:《金刚华经》言,阿难得法性觉自在三昧,所未闻经,自能忆持。
「如是」者,信成就也。居六种成就中之首位。《智度论》曰:「佛法大海,信为
能入。」...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5763
22
来自主题: Joke版 - 穆好古的近代遗事zz
发信人: Sunyata (光明之君), 信区: MilitaryJoke
标 题: 穆好古的近代遗事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Mar 1 20:40:22 2012), 站内
http://www.cctvdream.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
1.曾国藩呈身清廷,奔辏至死,功成之后,大刻《船山遗书》。于书中关涉“胡虏”之
明文显处,故意剔去,听其空白,留待后人补葺。
2.蒋公日记当事人评价一则(出自共谍陈公博):我听说蒋先生曾在他的日记略述三月
二十之变的来由.不过截至我写这篇记载为止,蒋先生还没有将他的日记公布,他的记
载只是一种非卖品,专用以为对于他的部属宣传,我始终没有读过。
3.政协传统娱乐提案一例:1957年某山东学究提案:太祖偕诸大臣至泰山封禅,以告太平
4.东京立宪党梁启超等人仿日本政友会组织“政闻会”,同盟会去踢场,现场千余人,
政闻会不过两百人,梁启超刚言“我国必须立宪”,张继掏出铁棍叫到:“马鹿,立宪
个狗屁!”同盟会五百余人全部掏出铁棒木杖一整乱打。事后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
曰“此辈如北美红...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3
酒骨槽这是一道流行于宋朝的菜品。用曲酒将羊肉煮好,然后在肉上撒花椒、茴香、盐巴,卷起来,用石头将肉紧紧压住,酒和肉相透,吃的时候切成薄片。这是一道非常精致的菜,可以看出古代四川人吃东西还是挺讲究的。
酒腌蒟蒻鸭中间两个字读jǔ ruò,实际上就是魔芋,古时是一种中药,用它和白酒一起腌制的鸭子有特殊香味。蓝勇考证,这道菜流行于汉唐,当时四川人流行用苦酒腌食,宋朝《尔雅翼》对此曾有记载。
龙鹤羹龙就是指的蛇。鹤呢?则是鸡或鸭。把它们弄在一起炖汤,味道很好,类似广州的“龙凤汤”。蓝勇说,这道菜著名诗人陆游吃过,且在陆游的《剑南诗汇》里有记载。
如来蒟酱兔中间那个字读ju。蒟酱,又叫蒌叶。木质藤本,产在热带,果实像桑葚,有辣味,可吃,可制酱。顾名思义,这道菜就是用这种酱腌制的兔子,味道咸鲜。蓝勇说,这道菜流行于晋唐,《蜀都赋》里有记载。当时的有钱人和文人喜欢用这道菜下酒。
年前,32岁的蓝勇就被破格晋升为教授,享受政府津贴,到今天著作丰硕。他在西南大学当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的同时,还兼任四川大学、云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三峡学院四所大学教授。现在,他突然要开餐馆了,而且是开古川菜...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4
我认为,与一个没读过狄更斯的人相比,
一个读过狄更斯的人,
就更难为着任何一种思想学说而向自己的同类开枪。。。。。。
——诺贝尔受奖演说,布罗茨基,1987年)
“中国人民一向钦佩美国人民的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习近平最近访美时说,“我青
年时代就读过《联邦党人文集》、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等著作,也喜欢了解华盛顿
、林肯、罗斯福等美国政治家的生平和思想,我还读过梭罗、惠特曼、马克·吐温、杰
克·伦敦等人的作品。”
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名录。
“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索契冬奥会时,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坦
时这样说过。我认真梳理了一下习近平的书目,对比了一下,真是愧煞,自己枉为翻书
党党魁。
不完全统计,但应是目前世上最全版习近平书目了吧,我已经累惨了。
1,习近平访美书目:
《联邦党人文集》,汉密尔顿、约翰·杰伊、和詹姆斯·麦迪逊著。我去年恰好读过,
是商务印书馆版的。一般人是不会去读的。
《常识》,潘恩著。我也恰好去年重读了。一个英国裁缝,在英国北美殖民地鼓动殖民
地人民造反,销量达50万册,殖民地人民几乎每5人就有一本。很薄很容易读。
华盛顿,没读过他的东西。听说过他...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25
毛主席读《念奴娇·登多景楼》为何失声痛哭
1975年,毛泽东主席因患老年白内障眼睛失明。这年7月28日,眼科医生唐由之给毛泽
东主席做了白内障手术。毛泽东眼睛复明后,倚在病榻上读书时,突然失声痛哭,涕泪
横流不能自抑。“那是手术后的第五天,房间里只有毛主席和我两人,戴上眼镜后的毛
主席起先静静地读书、后来小声地低吟着什么,继而突然嚎啕大哭,我见他手捧着书本
,哭得白发乱颤,哭声悲痛又感慨。事发突然,我紧张又害怕,不知如何是好,赶快走
过去劝慰他,让他节制,别哭坏了眼睛。过了一会儿,毛主席渐渐地平静了一些,同时
把书递给我看,原来是南宋著名法家思想家陈亮写的《念奴娇·登多景楼》。”(唐由
之的回忆)著名眼科医生唐由之先生目睹此事,多年后经央视《大家》栏目披露,引起
多方关注与惴测:南宋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其中蕴藏何种深意,能让毛泽东
主席读罢产生强烈共鸣呢?
三十多年来,许多人依据各种资料,从不同角度,试图诠释这个谜,仁者见仁,智
者见智。
30多年过去了,世殊事异,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主席读《念奴
娇·登多景楼》这首词失声痛哭的缘由,经过充分的社会实践,渐渐浮出...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12e0f60102v1gr.html
犀牛http://blog.sina.com.cn/u/1880285430 2014-08-29 09:18:39
绝大多数人对于历史的爱好仅限于听故事图个热闹好看,拿评书和历史剧当历史,热衷
于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类的演义八卦,这不叫读史。高级一点的认为真实
历史比小说有意思,比如说喜欢看二战史,对德军高级将领如数家珍,这也仅仅能算对
历史的入门而已。就好比喝酒不是为了解渴一样,“读”不是“看”,要想谈论读史的
境界,光了解人物事件不行,关键是自己要能从中得到思想。
本文研究读历史的三个境界。
读史的第一个境界是权术。
很多人可能看不起试图从历史中学习权术,其实懂得权术的人才是成熟的人。
真正读懂历史,最起码的一个认识就是人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拿《封神演义》当
历史的人可能会认为周文王好的不得了,而商纣王坏得不得了;可是如果你去读正经书
《淮南子》,《孟子》,可能会发现商纣王也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么变态;如果你去读
专业史书《史记》,可能会发现周文王也许不像小说里描写的...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转载]阅读视野:高手读史的三个境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9 09:17:59 2014, 美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12e0f60102v1gr.html
犀牛http://blog.sina.com.cn/u/1880285430 2014-08-29 09:18:39
绝大多数人对于历史的爱好仅限于听故事图个热闹好看,拿评书和历史剧当历史,热衷
于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类的演义八卦,这不叫读史。高级一点的认为真实
历史比小说有意思,比如说喜欢看二战史,对德军高级将领如数家珍,这也仅仅能算对
历史的入门而已。就好比喝酒不是为了解渴一样,“读”不是“看”,要想谈论读史的
境界,光了解人物事件不行,关键是自己要能从中得到思想。
本文研究读历史的三个境界。
读史的第一个境界是权术。
很多人可能看不起试图从历史中学习权术,其实懂得权术的人才是成熟的人。
真正读懂历史,最起码...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2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ZZ
老文章了,有人转过没?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读书方法因人而异、因目的而异、因学科而异、因书而异……所以读书方法是很不容易
写的题目。而且一提到“读书方法”,好像便给人一种印象,以为读书有一定的方法,
只要依之而行,便可读通一切的书。这是会发生误导作用的。《开卷》专刊以“我的读
书方法”辟为专栏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作法。因为读书方法确是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是我在构思这篇短文时,还是不免踌躇,因为我从来没有系统地考虑过:我这几十年
究竟是用哪些方法来读书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似乎变换过很多次的读书方法,这和我
自己的思想变迁以及时代思潮的影响都有关系。但是所谓“方法的变换”并不是有了新
的方法便抛弃了旧的方法,而是方法增多了,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研读对象上可以交互
为用。我以前提出过:“史无定法”的观念,我现在也可以扩大为“读书无定法”。不
过这样说对于青年读者似乎毫无用处。如果详细而具体地讲,那便非写一部很长的“读
书自传”不可。

我另外也感到一个困难:我究竟对谁说“读书方法”呢?我现在姑且假定我的读书是有
志于研究中国文史之学的青年朋友,和四十年前的我差不多,即正想走上独立治学...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2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ZZ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Esquimau (雪门院),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24 17:41:25 2012, 美东)
老文章了,有人转过没?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读书方法因人而异、因目的而异、因学科而异、因书而异……所以读书方法是很不容易
写的题目。而且一提到“读书方法”,好像便给人一种印象,以为读书有一定的方法,
只要依之而行,便可读通一切的书。这是会发生误导作用的。《开卷》专刊以“我的读
书方法”辟为专栏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作法。因为读书方法确是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是我在构思这篇短文时,还是不免踌躇,因为我从来没有系统地考虑过:我这几十年
究竟是用哪些方法来读书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似乎变换过很多次的读书方法,这和我
自己的思想变迁以及时代思潮的影响都有关系。但是所谓“方法的变换”并不是有了新
的方法便抛弃了旧的方法,而是方法增多了,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研读对象上可以交互
为用。我以前提出过:“史无定法”的观念,我现在也可以扩大为“读书无定...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2186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潘友新大使:亲爱的父亲斯大林
大便鼠从来都是傻逼liar一个
--------------------------------------------------------
《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3期
韩钢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研
究员)
考证与分析:毛泽东晚年的“两件事”谈话
【内容提要】毛泽东晚年关于“两件事”的谈话流传已久,但聚讼纷纭。版本不一
,谈话时间、对象、内容各异。关键在于迄今未能查到原始依据。据已披露的史料及谈
话的内容推论,毛泽东晚年很可能作过这样的谈话,时间可能在1976年1月8日周恩来病
逝至28日毛泽东提议华国锋主持中央工作之间。当然,能否确证,仍待相关档案文献的
公开和直接当事人的披露。考证这一问题的解释学意义,在于透过“谈话”,结合相关
史料,分析毛泽东晚年最后时光的心理。历经近十年“文化大革命”的起伏之后,社会
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毛泽东的心理也逐渐陷入孤独和悲凉,最后一轮党内政治斗争采
取了相对温和的攻势而不再锐利和激烈。
毛泽东晚年说自己“一生做了两件事”的谈话流传已久,有关它的争议却持续不断
①。关键在于,迄今为止查不到原始文...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31
何为夏与商?华夏与东夷的恩怨情仇
何为夏?夏与华不是一回事,但夏与华,文化上有继承关系。
何为华?凡是继承了扶桑文化的都可以是华。最早的扶桑文化出现在湖南澧水流域,就
是三皇时代,晚期传播至夏水流域。
何为夏水,说的应该是汉水下游,其实水经注里曾经清楚地记载了夏水的范围,它的源
头在湖北荆州,曾经几度成为长江主泓,经过湖北监利仙桃汇入汉水,到达武汉,是为
夏口。所以何为夏,它最初只是一个地名,说的是江汉平原的一系列城邦国家,对应的
是五帝时代,只因为继承了来自南方澧水流域的扶桑文化,因此这个文明,就成为华夏
文明。
距今5千年前,在汉水下游的江汉平原出现了“城”。有考古学家统计,虽然目前这个
地区发现的能被确认的城大概是20座左右,但实际上当时应该有40座,最多达到50座,
并在屈家岭和石家河时期已经出现了铜器。
如此规模密集的远古城市群,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甚至两河流域也只能
望其项背。一定要坚信,任何大城遗址,史书上一定会有记载,中国史书牛逼的地方就
在这里。连埃及巴勒斯坦的文明咱国史书都没有放过,自家的历史岂能不记录清楚。
现代考古上的成果,关于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有篇...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2
真惊呆了, 这和XXX基础的XXXXX的解释也太像了吧!!!!!!!
虽然俺只是理解些XXX的皮毛, 不过这个真的太牛了。1600多年前啊!!
大家自己看XXX是啥
和我想的一样的, 给5个包子!!!!
贴个原文
+++++++++++++++++++++++++++++++++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
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
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然则动静未
始异,而惑者不同。缘使真言滞于竞辩,宗途屈于好异。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
何者?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则迷信而莫返,逆俗,则言淡而无味。缘使
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弗顾。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然不能自已,聊
复寄心于动静之际,岂曰必然?
试论之曰:《道行》云:“诸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中观》云:“观方知彼
去,去者不至方。”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
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3
真惊呆了, 这和XXX基础的XXXXX的解释也太像了吧!!!!!!!
虽然俺只是理解些XXX的皮毛, 不过这个真的太牛了。1600多年前啊!!
大家自己看XXX是啥
和我想的一样的, 给5个包子!!!!
贴个原文
+++++++++++++++++++++++++++++++++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
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
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然则动静未
始异,而惑者不同。缘使真言滞于竞辩,宗途屈于好异。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
何者?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则迷信而莫返,逆俗,则言淡而无味。缘使
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弗顾。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然不能自已,聊
复寄心于动静之际,岂曰必然?
试论之曰:《道行》云:“诸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中观》云:“观方知彼
去,去者不至方。”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
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4
来自主题: _WHandFriends版 - 读《杜甫诗选》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toneStory 俱乐部 】
发信人: MMJJ2008 (Adda), 信区: StoneStory
标 题: 读《杜甫诗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23 16:17:43 2010, 美东)
1
2010-03-12 20:55
写这个题目我很纠结,因为一直没弄清楚到底是喜欢杜老头还是不喜欢。
不过不管喜欢不喜欢,我读他的诗的次数竟然要超过读别人的。
我手上这本选集不算厚也不算薄,是按创作年代编排的。选诗者显然是经历过特殊年代
的,他在选到律诗时说,这些诗虽然没有三吏三别通俗而思想性好,但律诗需要一定文
化修养才能理解其美妙,不能不选。可见特殊年代实在是扭曲审美观啊。
其实我不太喜欢做选集的做法——我希望一本集子能尽量收录一个诗人的所有作品,何
必令有遗珠?何必使选诗者的审美影响到读者?不过话虽如此,我倒是只买过青莲和黄
景仁的全集。
就如这本杜诗选,如果选者只选了三吏三别这样的东西,那这本书就无甚可观了。正如
我在前面说过的,我对这些所谓“诗”的感觉如果没有100%的厌恶,至少也有90%的厌
恶度。
杜诗真正好的,就是律诗。
2...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35
闽南语受到侗台语系的影响极深。由于古代越南、福建、广东等地是越族的地方,所以
古代北方汉族迁徙南下后使用的古汉语受到了很多越语的影响,古代越南从中国的西汉
到唐朝是中国的领土,即使从中国分离出去后,还是和中国南方保持密切关系,越南还
是中国的五代到清朝藩属国,古代越南使用古汉语和古越语的融合的古越语时间有1000
多年。近代现代之研究已也显示侗台语系(TAI-KADAI)亦与原始汉藏语系以及上古汉语
有极密切之关系 。侗台语系包括了中国境内的侗族、壮族、傣族,与及东南亚的泰国
语、缅甸禅邦语。
通常只有属于同一语系内的各方言才会有共同的“核心词汇”(core lexicon)——
比如天地日月、心肝手脚之类又实在又与生俱来的实物;不同语系之间的相同词汇通常
是一方借向另一方,是贸易带来的新事物或文化交流所带入的抽象概念。
然而,闽南语拥有的非汉语词汇之多,竟然包括了部份核心词汇。最明显的例子是
“肉”,闽南语读 [bah]。马来西亚的闽南语华人将“肉骨茶”拼写作 Bak-Kut-Teh。
事实上,闽南语“肉”字是有文白二读的,口语为 [bah],但文读书面语却是 [
jiok]。文读代
d******a
发帖数: 32122
36
探蜀:古羌族是华夏民族的先祖之一吗?—北川羌族自治县考察记。
字号: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10-5-22 09:58 作者: 嘉壹书斋 来源:
本站转载 查看: 12次
《科学四川万里行》科考队队长 董仁威
2007年6月16日-17日,应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府邀请,作为“科学四川万里行”科考
队队长的笔者,与“科学四川万里行”活动秘书长张平一起,率科考队赴北川考察。同
行的有王庆跃、叶兴华、蔡鹏、郭敏一行,在绵阳市北川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瞿永
安,县科技局局长陆桂琼、县科协主席王怀俊、禹里羌族乡党委书记陈国兴、四川省社
科院禹羌文化研究所所长谢兴鹏等相关领导陪同下,冒雨深入禹里乡禹穴沟、禹王庙、
大禹纪念馆、石纽山等地对大禹遗址、遗迹及相关史料进行了详细考察与考证。关于“
大禹生于北川”的考察结果在笔者的《禹迹寻踪》中已有结论。同时,笔者在北川及返
蓉后对羌族源流进行了考察,采访了历史学者及羌禹文化研究者,对羌族的源流达成了
共识。
专家们对北川独有的禹羌文化,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宜人的气候环境赞不绝口
的同时,对“营销北川”提出了建议,禹羌文...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周有光著《晚年所思2》部分赏析
【周有光著《晚年所思2》部分赏析】
晚年所思第一辑:闲谈过往
百岁忆
我们这一代青年
我们这一代青年有几个特点:当时并不参加国民党,也不参加共产党。但思想倾向
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因为共产党包括毛泽东、周恩来、陈毅都是宣传民主的。抗战时
期,周恩来在重庆,是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副主任之一。
他常常说:我们共产党是主张民主的。我们青年一代就是讨厌国民党的专制。我们这一
代都是这样的思想。
蔡元培在坏的时代能做好事
蔡元培在北洋政府时期就提出来:“教授治校,学术自由”。蔡元培是我丈人的朋
友。在苏州的时候,我见到蔡先生面。
晚清下来是军阀时代。后来是国民党、共产党。最自由的是军阀时代。军阀时代做
了很多好事情。军阀怎么会做好事情呢?那时候是民主制度,国会育,请蔡元培做教育
部长,做了很多好事情。注音字母就是军阀时代提出来的。
军阀不垄断整个政府。文化部门、教育部门让进步的人来做。所以做出好事情。因此,
最坏的时代做了很多好事情。
胡适建议把国民党一分为二
胡适对我们的影响很大。
国民党时期,他批评蒋介石。他劝蒋介石把国民党一分为二,两个党就可以互相监督。
我的老伴张允和是胡适的学生。胡适是上海...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8
以下为冯唐译《飞鸟集》后记全文:
翻译泰戈尔《飞鸟集》的二十七个刹那
冯唐/文
1/
中国传统培养文人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出的文人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通才,可以从事各
种职业,地方官吏、盐铁专卖、纪检监察,甚至包括制造武器、修筑大坝等等理工科技
术要求很高的职业。
对于偏文科的职业,培养出的文人运用常识、逻辑、对于人性的洞察,上手几个月可以
粗通,干了两三年可以小成,磨砺七八年成为干将。对于理工科技术要求很高的职业,
作为通才的文人通过选、用、育、留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完成。
通才的培养看上去虚,但也有相当的讲究,常用的纬度可以归纳为管事、管人、管自己
。管事和管人不容易,涉及常识、逻辑,把事儿想明白、说清楚,让一个团队听话、出
活儿,都是需要修炼的地方,以德服人或者以缺德服人都不容易,所以《红楼梦》里强
调“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管自己更难,如何发挥自己的潜能、驾驭自
己的欲望、管理自己的情绪等等,是需要几十万字解释的东西,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中第一位、第一步是修自己的身,对自己狠。
有意思的是,MBA的教育原则和麦肯锡的培养原则也是:经理人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通
才,管... 阅读全帖
c*********l
发帖数: 3438
39
来源:新华网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调研员阿余铁日近日对记者表示,
三星堆文化和古彝族有着深厚的渊源,用古代彝文可以解读很多三星堆神秘符号,三星
堆遗址很有可能是古彝人安葬祖灵的二次灵魂葬处,其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和玉像可能是
古彝人的“祖灵偶像”。
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西南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1929年,三星堆第一块玉器
被当地农民发现,1980年中国正式开始发掘三星堆。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
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金器、青铜器、玉器、石壁、陶器、象牙等文物横空出世,三
星堆轰动全球并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博讯 boxun.com)
阿余铁日是一位地道的彝族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古彝文研究工作,从事彝文古
籍翻译、整理工作。
阿余铁日告诉记者,2001年,阿余铁日第一次来到三星堆。在赞叹三星堆出
土文物精美之极的同时,他也惊讶地发现,三星堆出土人像确与彝族人传统头饰、服饰
十分相似。当看到散落在不同文物的七个符号后,他竟然一眼便识别出了它们是古彝文
单字,并毫不费力地将它们读了出来,分别为“天地阴阳”“两个”“人...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40
作者:左袒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931482/answer/699652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先假设有一种统一的古汉语,那么古汉语是所有现代汉语方言祖宗。官话是长房,是当
年嫡长子传下来的,北京话是长房长子,如今是当家的。粤语是偏房生的。
那么你说,粤语能够说北京话不是祖宗的后代么?
更何况,粤语本身受百越语言的影响,并不少于北方话受游牧民族语言的影响,粤语是
几大方言中,底层词中非古汉语来源比较多的。北方话中的游牧民族词语,比如北京话
中的满蒙词汇,大多是某些汉语中难以用简单词语形容的词汇,比如哈喇,比如咋呼一
类的。这些词语,大概就跟今天巧克力、沙发是一个性质。
但是对比粤语中的词汇,都是一种语言在最原始的时候就应该已经发明的,比如“老豆
”这个称呼的方法,明显和古汉语中父亲的叫法不一样。而官话中常用的“爸爸”,是
从“父”字古音发展来的。再比如也有“鸡公”这种和其余方言用法不同,但是和南方
少数民族用法相似的词语。
另外粤语中也有很多无法找不到对应汉字的词,就是那些口字边的字,有些还能找到...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41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讲话引古言强调学习重要性
2013年03月03日04:24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有话说(9人参与)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庆祝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同时举行中央党校2013年春季
学期开学典礼。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已不再兼任中央党校校长了,但我对中央党校很有
感情。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是一件大事。无论从党的事业发展还是从自己的感情上说,
我都很高兴同大家一起庆祝这件大事。
中央党校1933年创办于中央苏区,延安时期初具规模,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
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党校得到很大发展。80年来,中央党校为我国革命、建
设、改革事业培养了大批领导干部,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中作出了
重要贡献,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特别是推进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80年来,中
央党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突出党校教育特色和优势,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积累
了丰富办学经验。我们庆祝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就是要发扬党校的光荣传统,为加强
干部教育培训、推进党的理论建设,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更大的贡
献。
关于中央党校工作,我任校长期间已讲过多次... 阅读全帖
t**********k
发帖数: 511
4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史有感(卢梭)(1)
读史有感(卢梭)(1)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认为卢梭是近代西方思想史中影响最大的人物,因此必定非常
复杂。我只能想到哪里就说到那里,全面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没有人办得到。我就更
不可能了,但愿能对大家有一些启发,那自己就非常知足了。首先说两个观点,算是预
备,有没有道理大家自己看。
首先,卢梭的影响非常之多样化。说一个简单的比方,宗教上的那些先知都说过很多话
,有些甚至相互矛盾,后人怎么来理解,则是另一回事。比如说,穆罕默德说过一些非
常冷酷的话,但是,他同样也有一些相当宽容的言辞,伊斯兰的恐怖分子只记得前面的
那些要杀人的东西,而大部分穆斯林并不认可。至于到底他是什么意思,没有人知道。
所以说,要穆罕默德为911负责,从而要消灭穆斯林,这和恐怖分子的圣战没有什么两
样。但是,我同意有些人的观点,像卢梭这样的思想家,如果他的思想导致了后来的不
幸,他逃不了干系。因为不管怎么说,他留下了不幸的可能。也许我们能够为那些人找
到某些开脱,比如谁都逃不脱历史的局限,是那种特定环境下的产物。还是但是,我们
不能因为那些“好”的影响而看... 阅读全帖
b*b
发帖数: 422
43
果然不辨金石声 -- 读董桥先生散文有感
我是在飞机上读董桥先生的随笔的,当时正
是早晨六时,困倦还不肯走,狭窄的座位晃
晃当当,又不让我轻易睡去,小小的一本
《英华沉浮录》,正好当了早点。
顺手拈来,看似毫不精心用的小典故,引的
文言古句,正象一盘葡萄、哈密瓜配成的水
果盘,爽口,清凉。就象这一篇提到的《礼
记》和《晋书》,两本严严实实的正经文字,
只用它里面的小故事。把文章扔到地上去,
去听那个响儿,是不是钟磬互鸣的匡匡有声?
这是怎样的巧思,怎样的表达?这必定是好
的。如同人一见了水果,自然就认作是好吃
的,不用多想。
还有平平白白的叙述文字,从古的到“三十
年前”,中间的沧海桑田,不用计较,只用
“东风万里,红旗飘扬”两句“现代骈文”
就连缀起来了。而且连得舒服,正如吃完了
水果盘,要把硬面饼一样的冷bagel也顺下
去,必须喝上一杯酽酽的好茶,茶里放两包
sugar,两盅cream,拌得香而不腻。顺着古
书下来的那两首“铿锵”无比的“现代骈文”,
却实在难咽。因为困难,董先生特意指出,
y***u
发帖数: 7039
44
何新希腊伪史批判:古雅典有多少人?
2012-09-18
何新希腊伪史批判:从雅典城的人数谈起
兼论关于古希腊的史料与传说之不可信
本文之要点是指出多数国人包括许多希腊史专家至今都不知道的一个基本事实——在西
罗马帝国灭亡后(公元5世纪)到文艺复兴(15世纪)的1000年所谓“黑暗世纪”(中
世纪)里,整个欧洲的人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曾经存在什么希腊文明,也没有人懂希腊文。
文艺复兴前后,欧洲学术界是通过十字军、东罗马人和阿拉伯人的媒介,才知道有所谓
希腊文明的存在,并且有学者开始通过希伯来文和阿拉伯文学习希腊文,开始了解希腊
,也开始利用和炒作希腊这个话题。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对于希腊文献和文化
的大规模而且有意识地伪造活动。
所以无须引用关于希腊有多少书籍、多少文物来反驳本人——我们前此已经列举许多证
据证明,那许多书籍包括荷马都是可疑的近代赝品。也许你已经翻译过或者阅读过无数
关于荷马、休昔底德、希罗多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书——但只要你此前并不知道
这些书中其实有许多内容是靠不住的灌水,那你译了也是瞎译,读了也是白读。
我最近查阅了大批中国人翻译的希腊题材书籍——我惊讶...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不读寻常书 微信号
2017-12-29 不读寻常书 微信号
功能介绍
欢迎关注
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排斥党内对手,掌握了苏联至高无上的领导权,直到1953年
去世。
在斯大林的统治下,斯大林的直接和间接受害者包括“阶级敌人”和党内对手,既有高
官,也有百姓。据媒体报导,1929年,斯大林在苏联强行推动农业集体化,遭到农民的
坚决抵抗。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杀掉了大约一半的马匹以及多数的牲畜,并出现了大量
捣毁农具、焚烧粮食等破坏行动。苏联在1932年颁布法律,由国家机关派人到农民那里
强征“余粮”。全民集体化直接导致了1932至1934年间的大饥荒,特别是生产粮食与肉
类的乌克兰、北高加索、伏尔加、哈萨克等地区,由于苏联大量强制收购,普遍导致饥
荒与饿死人的情况,乌克兰是受灾最重的地区之一。脱离苏联后乌克兰政府根据历史记
载统计,当初饿死的人可能达到一千万,占人口三分之一。
在饥荒的情况下,苏联恢复了沙俄农奴制时代的内部旅行证件制度,禁止农民到城市中
谋生。不少地区出现了农民暴动,当局出动军队镇压。
在1933年的苏共中央委员会与监察委员会的联席会议上,斯大林因为饥荒而遭到大量批
评,不得不勉强承...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46
佳士得拍卖行将于5月在伦敦拍卖4本17世纪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其中包括极珍贵
的“第一对开本”,即最早的莎士比亚剧本合集,于1623年出版。
谈瀛洲
关于莎士比亚剧作的语言,因为时代和文化的隔阂,当代的中国观众常常会有许多
误解。
首先就是莎士比亚的剧作“是用十四行诗写成的”。莎士比亚的剧作,确实是主要
由诗写成的诗剧,但是是由不押韵的素体诗、押韵的诗和散文组成的一个混合体。有学
者统计,莎士比亚的剧本70%是素体诗,5%是押韵的诗,还有25%是散文。当然,不是说
他的每个剧本里的语言都是这样的比例;在他早期的剧本里,有韵的诗占的比例就多一
些。
1592年,一位名叫罗伯特·格林的诗人和剧作家在一本小册子里攻击莎士比亚。他
这样写道:“是的,不要相信他们:有一个用我们的羽毛装扮起来的暴发户乌鸦,用伶人
的皮包裹了一颗恶虎的心,并自以为能像你们中最优秀者那样,写出慷慨激昂的素体诗
:他做了无所不为的打杂工,就自以为是全国唯一能‘震撼舞台’的人。”“震撼舞台
”(ShaKe-scene)是影射莎士比亚的名字“挥舞长矛”(ShaKe-speare)。
格林是当时比莎士比亚要先在伦敦出名的四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什么是陈寅恪所谓的不古不今之学
陈寅恪先生在1933年时曾说:“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
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诚为他自己思想的最为真实的自述。
“不古不今之学”,依傅璇琮先生解释,是指陈寅恪先生的中古史研究,自可得通。但
“不古不今之学”之前有“平生”二字,据蒋天枢先生《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中关于
陈寅恪先生早年求学条目及回国之初期为学取向及同时人回忆可知,他的主攻方向先是
语言学及西北史地之学以及佛学,回国后因国内研究条件所限,才毅然转向中古史研究
,则此处的盖棺论定性质的“平生”二字,实无着落。
我们认为,这三句话句式相同、语气连贯,且语意上“咸丰、同治之世”与“湘乡、南
皮之间”正处于对应修饰与说明关系,则“不古不今之学”必与此二者有关。其实质是
指由张之洞总结而出的“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之体用论引出的中国文化本位论。蔡美彪
先生在《陈寅恪对蒙古学的贡献及其治学方法》一文中说:“据我们的理解,这是表明
他不同于曾国藩对封建文化的顽固守旧,但比提倡西为中用的张之洞,更加强调继承和
发扬民族文化传统。”这一分析是恰当的。
曾国藩及张之洞与陈寅恪先生的祖辈、...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796
48
中国人亲历伊朗:十个方面道出中伊惊人内幕!
(一)在去德黑兰途中的反思
刚才走进这架伊朗航空公司的飞机机舱时,同行者S与我几乎同时惊叹,“飞机还挺大
的嘛。”其实,这架飞机也够不上A380的级别,是属于3-4-3座位的正常的国际航班
大小。感叹伊朗的飞机大,主要是因为半个小时前我们在候机时都一致认为,这可能是
一架“小飞机”。
顿时,我发觉,对伊朗这样受争议的中东、发展中国家的轻视与不了解,可能是浸透在
中国人的骨子里,以至于我们看到的东西很多时候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行前在家准备行李时,我与家人说:“我挺紧张的。”
“你可一定要小心啊。我们都盼着你平安回来呢!”
“我指的紧张不是那种害怕不安全的紧张,而是行程没有准备充分的紧张”。我答道。
虽然这几天我恶补了一些伊朗知识,但是对伊朗陌生感的慌张仍是明显的。这与我去欧
洲、美国和日本那些发达地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像我这样的国际新闻人,报道欧美
日就像是吃饭一样,而评论伊朗就像是嗑药。这个药只适合于特定情况下才“嗑”,比
如战争、冲突、恐怖主义事件。但报道美国、日本、欧洲时的新闻却很宽泛,从娱乐体
育到政治经济,从社会文化到军事地理,在这... 阅读全帖
A*******8
发帖数: 1453
49
楼主的自豪心情可以理解,不过很多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从方言历史来看,保留古老成分的程度最高的是闽语,然后是粤语,至于客家话并不能
说保留了最多的古老成分。如果你读诗经,估计闽语比较贴近,如果你读唐诗宋词,估
计粤语比较接近,但是这个说法也都是一个模糊的说法,其实很多中古汉语的成分在北
方话和其他方言里也有很好的保存。所以说哪一个方言读古诗最好都是没有根据的,你
当然可以找出一两个例子说这个韵脚在你们方言里保存的很好,但是我也可以找出无数
个反例,而且有一些韵脚在北方话里也有可能保存的很好,而在其他方言里消失了。所
以这些都是个例,很难从方言本身来科学地说明哪个方言完全保留了古代的发音。
另外你说音调多就好听,根据在哪儿?中古汉语只有三个调,平上去,入声原则上不能
算一个单独的调,因为主要是有 -p, -t, -k韵尾。李白杜甫都是用这个声调系统做诗
的,你难道说人家的诗不美?或者按照你的说法,人家的诗非得按照你的方言的读法才
够美?
另外,声调多少不能代表韵律的美不美。比如入声,因为是闭音节,所以在歌唱上没有
开音节好听。你们家乡的客家话大概是有闭音节的,在韵律上,闭音节可以起到顿的作...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