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余英时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2
发帖数: 12072
1
作者:李晓鹏
来源:新浪微博
一、毛岸英之死
关于毛泽东的谣言很多,有一些层次很低的,我们就不用细说了。比如说什么他在全国
各地为自己修建了很多行宫别墅。其实,大部分都是建国以前蒋介石就修好的,还有一
些是接待国内外贵宾的宾馆。毛泽东不过去住过几天,就被说成是他的行宫别墅了。
这些只要稍微认真的加以辨别一下,都比较容易搞清楚。但是有一些传言就没有那么容
易辨别了。比如说,这第一个:毛泽东把他的儿子毛岸英送到朝鲜战场上去,是为了让
他去镀金的。增加点参加战争的资历,好为将来培养儿子接班做准备。但是想不到竟然
牺牲了。有些人的话就说的很难听,说什么要感谢美国飞行员,把未来的太子给炸死了
。不然我们就没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了,我们今天就是毛家王朝。
1.培养接班人的步骤问题
这种说法很难简单的去驳斥它,因为人已经死了,我们没办法验证说如果毛岸英活着会
是什么样。
但这个事情也不是完全没有线索。因为封建世袭制度被消灭以后,领袖人物要想培养儿
子接班,就必须要一步一步的历练上来,不能直接封为“太子”就行了。不管你是真共
和还是假共和,面子总要装的。要培养他在军队的势力,在党内的势力,还要逐步的把
... 阅读全帖
w***3
发帖数: 387
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孔子的千年孤独
孔子不讲平等吗?
孔子最受人吹捧,也最受人垢病,也就是最遭人误解的,莫过于他的君臣学说了。历代
帝王推崇孔子,看中的不是他全面仁爱的核心思想,而是君臣关系的某一具体体现,想
用孔子学说把民众变成安分守己、俯身称臣的人,现代人最反对孔子的也是这个等级观
念。有人说孔子是最讲究民主的,有人说孔子是最崇尚专制的,有趣的是,双方引经据
典争论所用的都来自《论语》中的第十二篇〈颜渊〉一章。“仲弓问仁。子曰:‘出门
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齐景公
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后世把这里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成了做人最基本的底线,也是上天规范人
最起码的道德标准,这是通用于所有人、所有事的普世原则,无论双方的地位财富如何
,都必须做到的。比如自己不想被人骂,那就不要骂别人,自己不想受苦,那就不要把
痛苦施加给别人。孔子这番言论的背后其实有个没有点明的前提,那就是孔子承认人与
人是平等的,你和我大家都一样,感同身受,人性相通。所以很多人认为孔子是最讲究
平等的,只是他用最通俗的语言,把平等这个抽像深奥的概念讲清楚了,让文化... 阅读全帖
b*********f
发帖数: 1585
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高华教授的葬礼
“高华,一路走好”。2011年12月30日,著名历史学家高华先生追悼会在南京石子岗殡
仪馆举行。国内各地知识界人士、亲友家属、南京大学师生数百人为其送行。海外知识
界数十位重量级人士或撰挽联,或联合发出追悼信,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则在网络空间
进行悼念。对于一个学术体制内的边缘者,老中青三代知识界追思之隆,近年罕见。
高华1954年生于南京。文革结束后,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攻读史学,其后留校任教,巨
著《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集史识、史才与史德于一体,以
卓越的学术水准享誉海内外,被业界誉为“当代中国历史研究领域最杰出的学者”。而
在其“行将成大学问,步入黄金收获季节之际”(海外学人追悼信语),因病于2011年
12月26日22时15分逝世,享年57岁。其英年早逝的消息震动海内外知识界。
高华先生的追悼仪式于2011年12月30日8时30分举行。当日,殡仪馆最大的悼念大厅人
山人海,气氛庄重肃然。灵台前摆放着高华微笑的大幅照片——高华其时处于病中,白
发如雪,却精神卓烁。照片前,高华安详地躺在白菊丛中。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前副
校长董健先生的挽联“射日成高手启蒙著...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9366
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合集] 高华教授的葬礼
☆─────────────────────────────────────☆
begonialeaf (秋海棠花叶) 于 (Mon Jan 2 01:13:37 2012, 美东) 提到:
南京市的殡仪馆在一个叫做石子岗的地方,所以我们南京人咒人死就会说送你去石子岗
。这个殡仪馆有很多个厅,高华教授的葬礼应该是租的最大的那个厅。
☆─────────────────────────────────────☆
begonialeaf (秋海棠花叶) 于 (Mon Jan 2 02:24:06 2012, 美东) 提到:
“高华,一路走好”。2011年12月30日,著名历史学家高华先生追悼会在南京石子岗殡
仪馆举行。国内各地知识界人士、亲友家属、南京大学师生数百人为其送行。海外知识
界数十位重量级人士或撰挽联,或联合发出追悼信,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则在网络空间
进行悼念。对于一个学术体制内的边缘者,老中青三代知识界追思之隆,近年罕见。
高华1954年生于南京。文革结束后,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攻读史学,其后留校任教,巨
著《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158
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韩寒:苏轼这些死人比我差
对于鲁迅。方舟子有一篇文章,批判李敖的鲁迅言论的,说明了鲁迅的文史水平之高,
我觉得可以一看。有兴趣可以搜索一下。
鲁迅的思想虽一直有争论,直到现在,大学者如余英时评论五四还是主要谈论鲁迅和胡
适,余英时当然更偏胡适。但鲁迅需要这样一位知名学者用那么大的篇章来写,也证明
鲁迅这个人思想是很值得研究的。最近我还看到,香港一个记者梁文道也在称赞鲁迅的
思想,认为时间越久,越觉得深刻。
至于鲁迅的文字,处于半白半文过渡期,一直就有人批评,但比韩寒的杂文通顺的多的
多。鲁迅文章确实写的很好,这是很多大家反复评论过的。余英时也非常称赞。你可以
对比鲁迅和韩寒的文字,看看有多大差距,我是对比过的。李敖一家之言,但也属于正
常文学评论。我个人以为,鲁迅的文章,其思想艺术性上世纪无人可及。
至于韩寒,李敖是不会写评论给他的。是看不起他的。你如果认同韩寒,李敖就曾经批
判过韩寒,而且是非常鄙视的口气。
用李敖的话说,韓寒作品是「臭雞蛋。
f*******e
发帖数: 2791
6
荒唐八、国与民谁轻谁重?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二千年前的孟子都解决的问题,到今天又成了疑
问,这点在清史学界尤其突出,马大正说:“比如清兵入关,我们会站在17世纪 40年
代的立场,当时中国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治核心来领导,这个统一确实有好处,它随后导
致的康乾盛世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可圈可点的。”先不必提满清入关残暴至极的几千万人
口的大屠杀,就以他们狂吹的“康乾盛世”而言。高中版历史书认为:“康乾盛世”是
国家统一,消除外患,人口急增,税收可观,国力强盛。但惟独忽略的是老百姓的真实
生活水平。就以《清史稿》记载,从康熙到乾隆年间,年年灾害,老百姓衣不蔽体,食
不果腹,时而人吃人。显而易见这种盛世是国家主义者的盛世,而并不是老百姓的。我
们老百姓现在被称为“屁丅民”,康乾时是“草民”,满清入关是“乱民”。在顺治时
,死得像草,一把火烧光,在康乾时活得像猪,拿番薯喂饱不闹事就敢称“盛世”。为
了实现满清国家的“大统一”,为了“盛世”降临,在史学家眼里,这些民简直狗屁不
是,毫无价值,这点苦难不值得一提。话说回来,既然国家拿老百姓当屁,当草,老百
姓要这个“强盛的国家”干什么用?...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7
我读了不少钱穆余英时的书,黄仁宇也读了几本。总体还是更喜欢钱穆余英时。余英时
先生引用过曾国藩的一片日记,我很喜欢。
道光21年7月14日.
又至搪镜海先生处,问检身之要,读书之法.先生言当以《朱子全集》为宗。时余新买此
书,问及,因道此书最宜熟读,即以为课程,身体力行,不宜视为浏览之书。又言治经宜
专一经,一经果能通,则诸经可旁及,若遽求兼精,则万不能通一经。先生自言平生最喜
读《易》。又言为学只有三门:曰义理,曰考核,曰文章。考核之学,多求粗而遗精,管
窥而蠡测。文章之学,非精于义理者不能至,经济之学,即在义理内---经济不外看史
,古人已然之迹,法戒昭然;历代典章,不外乎此。又言近时河南倭仁前辈用功最笃实,
每日自朝至寝,一言一动,坐作饮食,皆有札记---又言诗,文,词,曲,皆可不必用
功,诚能用力于义理之学,彼小技亦非所难。又言第一要戒欺,万不可掩着云云。听之,
昭然若发蒙也。
总体上这个“历史版”是我见过最差的,钱穆先生所谓的温情与敬意,中国人的忠孝仁
礼义廉耻,这里是很难见到的。

不轻易参与吵架或者发表议论,然后分辨双方的论证是一大乐趣。自己发帖子,不断地
思考、修改论述...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夏志清为什么这么贬低鲁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turnV (土星五号),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夏志清:鲁迅书读得很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 11:37:00 2012, 美东)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1/10/23/683848_2.shtml
1961年3月,到美国已经十多年的夏志清终于出版了《中国现代小说史》,这也是英语
世界第一本严肃、全面论述中国现代文学的英文著作。1968年,《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的出版再次引起学术界震动,这两本用英文创作的中国文学研究著作也奠定了夏志清的
学术地位。
在学术地位之外,夏志清颇像一位预言者。在张爱玲几乎被遗忘的1960年代,他把
张爱玲推到了一个令人不解的高度,但他从来不看这几年整理出来的张爱玲晚期作品,
认为“写的都是老东西,现在很多人靠张爱玲吃饭”;他欣赏的沈从文、钱锺书,他们
的作品依然在被人阅读,“如果不是《中国现代小说史》,大陆还是台湾都要把沈从文
忘记了”。与此同时,夏志清把许多作家从神坛上拉下来。以历史的后见之明而... 阅读全帖
A****0
发帖数: 12393
9
公共知识分子名录
南方人物周刊50人名单[2]   经济学家:茅于轼、吴敬琏、温铁军、张五常、郎
咸平、汪丁丁   法学家、律师:张思之、江平、贺卫方   历史学家:袁伟时、朱
学勤、秦晖、吴思、许纪霖、丁东、谢泳   哲学史家:杜维明、徐友渔   政治学
家:刘军宁   社会学家:李银河、郑也夫、杨东平   作家、艺术家: 邵燕祥、
北岛、李敖、龙应台、王朔、林达夫妇、廖冰兄、陈丹青、崔健、罗大佑、侯孝贤
科学家:邹承鲁   公众人物:华新民、王选、高耀洁、阮仪三、梁从诫、方舟子
、袁岳   传媒人:金庸、戴煌、卢跃刚、胡舒立   专栏作家、时评家:林行止、
杨锦麟、鄢烈山、薛涌、王怡   另有向六位已故的公共知识分子致敬:殷海光、顾
准、王若水、王小波、杨小凯、黄万里   年度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政右经左版
)   2005年   艾晓明 北岛 陈丹青 陈永苗 崔健 崔卫平 崔之元 杜维明
范亚峰 甘阳 高行健 贺卫方 胡舒立 季卫东 蒋庆 康晓光 郎咸平 李敖
李昌平 李银河 梁从诫 林毓生 刘军宁 刘小枫 茅于轼 钱理群 钱永祥 秦晖
石勇 孙立平 汪晖 汪丁丁 王怡 王力雄...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夏志清:鲁迅书读得很少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1/10/23/683848_2.shtml
1961年3月,到美国已经十多年的夏志清终于出版了《中国现代小说史》,这也是英语
世界第一本严肃、全面论述中国现代文学的英文著作。1968年,《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的出版再次引起学术界震动,这两本用英文创作的中国文学研究著作也奠定了夏志清的
学术地位。
在学术地位之外,夏志清颇像一位预言者。在张爱玲几乎被遗忘的1960年代,他把
张爱玲推到了一个令人不解的高度,但他从来不看这几年整理出来的张爱玲晚期作品,
认为“写的都是老东西,现在很多人靠张爱玲吃饭”;他欣赏的沈从文、钱锺书,他们
的作品依然在被人阅读,“如果不是《中国现代小说史》,大陆还是台湾都要把沈从文
忘记了”。与此同时,夏志清把许多作家从神坛上拉下来。以历史的后见之明而言,当
时两岸各自出于政治和意识形态需要而曾推崇的作家,许多人的确只成了文学史上的一
个词条。
在纽约曼哈顿,夏志清已经住了半个世纪,在他老旧的公寓里,他接受了《上海书
评》的专访。尽管很多人认为夏志清对左翼文学的批评是出于偏见,但夏志清说,他的... 阅读全帖
C*******f
发帖数: 13152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骂公知的都是逻辑混乱
给个名单,楼猪给分分类吧,谁支持土共,谁反对,各有几个。
南方人物周刊50人名单[3]
经济学家:茅于轼、吴敬琏、温铁军、张五常、郎咸平、汪丁丁
法学家、律师:张思之、江平、贺卫方
历史学家:袁伟时、朱学勤、秦晖、吴思、许纪霖、丁东、谢泳
哲学史家:杜维明、徐友渔
政治学家:刘军宁
社会学家:李银河、郑也夫、杨东平
作家、艺术家: 邵燕祥、北岛、李敖、龙应台、王朔、林达夫妇、廖冰兄、陈丹青、
崔健、罗大佑、侯孝贤
科学家:邹承鲁
公众人物:华新民、王选、高耀洁、阮仪三、梁从诫、方舟子、袁岳
传媒人:金庸、戴煌、卢跃刚、胡舒立
专栏作家、时评家:林行止、杨锦麟、鄢烈山、薛涌、王怡
另有向六位已故的公共知识分子致敬:殷海光、顾准、王若水、王小波、杨小凯、黄万里
年度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政右经左版)
2005年
艾晓明 北岛 陈丹青 陈永苗 崔健 崔卫平 崔之元 杜维明 范亚峰 甘阳 高
行健 贺卫方 胡舒立 季卫东 蒋庆 康晓光 郎咸平 李敖 李昌平 李银河 梁
从诫 林毓生 刘军宁 刘小枫 茅于轼 钱理群 钱永祥 秦晖 石勇 孙立平 汪
晖 汪丁丁 王怡 王力雄 王思睿 王小东 温铁军...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3280
12
从被中国国防大学推出的内部宣传片点名批评,到遭遇中国官方全面封杀,天则经济研
究所荣誉理事长茅于轼时隔不久又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各路媒体围攻堵截的主
角。北京时间11月12日,茅于轼在英国《金融时报》刊文,详细回顾了“被谣言”的台
前幕后,以及后续的持续风波。茅于轼在文中表示,这样幼稚的谣言在中国广为传播,
是有其原因的。如果在一个开明的法治国家,此类谣言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相信,还会受
到警方的追查。但在中国情况则全然不同,不仅公安机关对此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造谣
分子之后甚至继续目无法纪,为所欲为。
中国经济学家茅于轼
茅于轼在文中写道:大约两年前网上造我的谣,说我拿了美帝五千多万美元的反华经费
,被中国政府通缉,躲进了美国大使馆。几周以前这样的谣言再起,又增加了点内容,
说此新闻是由《纽约时报》报道,得到香港《明报》的确认。还说两国政府的高层正在
就此事协商。造谣的人对五千万美元的分量没有任何概念,随口说了一个数。事实上给
一个人的特务经费一般是几万美元,顶多二三十万美元。只有支持一个团体才用得到上
百万美元。至于上千万美元,可以装备一个全副武装的连队。由于造谣者的文化水平太
低...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3377
13
这个文章非常好。难得一见。
通篇,我都很赞成。事实上,只要有点独立思考和逻辑推理能力的人,就会理解这篇文
章的正确。
有一个地方我不赞同,就是余英时是历史学者。余英时就是一个港台出身,受到以西方
为中心的一个精神被阉割的外F,是文科萨比文痞臭老酒,不配是历史学者。
这些人对于中国共产党推翻蒋介石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鄙视的,是居高临下的,
说白了就是惰农+地痞+流氓造反。这个惰农造反论早在1926年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
察报告中就反驳的体无完肤。余英时无非就是把这个抛弃到粪坑里的老鼠屎拿到自家吃
饭的锅里炒了炒而已。
台北有个柯文哲,学毛主席一点点皮毛,就可以把国民党打得大败。
敬告老将,不是要去诋毁毛泽东,而是好好学习毛泽东。要不然,永远扮演着小丑的角
色,永远走不出自己的坟墓。
c****i
发帖数: 7933
14
章开沅属于老一辈学者,自有其功力,但是史学观和方法可能不适合训练新的学生。
袁伟时,嗯,这个,。。。
国内近代史不错的有罗志田、茅海建、桑兵等等,唐史的要属去世的黄永年,宋史看包
伟民、邓小南。不过这些人说句实话,最多就是和日本、台湾的学者差不多而已(除了
黄永年先生)。大陆的罗志田、台湾的王汎森都是余英时的学生。国内可能还真找不出
陈寅恪水平的人物。另外,台湾中研院、台大的名家很多很多都是在日本和美国拿的博
士。
至於美国大学,要看教授。当年的普林斯顿号称普大帝国,刘子健(美国宋史之父)、
杜希德(《剑桥中国史》主编之一,唐史专家)、牟复礼是近代史、余英时是思想史。
现在死了三个,余英时退休。目前在普林斯顿执教的Elman不错,搞思想史、科举和科
技史的。
另,哈佛的宋史、清史、近代史都不错。哈佛清史的博士生要学满文,国内恐怕也只有
人大清史所有几个人会学而已。
wh
发帖数: 141625
15
他跟前书记关系很好,没听说要他当校长,只听说这个图书馆长是前书记给他的。书记
口碑不好,政治打压学术。校长和书记都换了。摇的是鹅毛扇吗?哈哈。
你带个狗不理包子,zli就会凑上来……
你还看苹果日报?他们交情倒是很深,他是史景迁的第一个博士生,对余英时也执弟子
礼。史景迁退休party上,余英时写的贺诗由他来朗诵,哈哈。对了我找到余英时给於
梨华的《离去道别之间》写的序,是四首诗,比杨振宁的吹捧好很多,哈哈。金安平写
过什么书?学生都说她上的课好,老外本科生都对孟子荀子很有自己的看法和证据,我
很羡慕,打算下学期去听,听完写一本书,哈哈。
c**v
发帖数: 1936
1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ZT) 李零:也说“民国范儿”
民国时期是个天下大乱的时期,根本不像现在人吹的,简直是黄金时代。天下大乱,最
倒霉是谁?是老百姓,不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再不舒服,也跟老百姓没法比。你不能
把全部历史都写成知识分子的受苦受难史。即使"文革"也不能这么讲。当时谁都知道,
首当其冲是老干部,知识分子顶多是陪绑。更何况,整知识分子的,很多也是知识分子。
这是一段战争与革命的历史,血流成河、泪流成河,中国人受了很多苦。但这也是
一个英雄辈出、大师辈出的时代。它既催生了武夫、政治强人和革命家,也催生了现在
让人羡慕不已的"学术大腕"。国家多难,英雄和大师都是幸存者。在中华民族的苦难史
当中,知识分子并非神游物外,而是身在其中。他们或者被政治抛弃,想搞政治而不得
,或者寄生于政治的夹缝之中,有如裤裆里的虱子(阮籍的经典比喻),躲避政治还来不
及。很多人的学问都是逃避政治逃出来的。
中国传统,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热衷政治。天下有道,可以搞政治。但天下无
道怎么办?孔子说,得保全自己,等待时机,东山再起。但起不来怎么办?于是而有隐
逸。隐是隐士,逸是逸民。"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注脚是逃避政治。
比如王国维,他对政治本来很上心...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7
上次张充和的昆曲纪念会上,有个老师引用余英时的文章,说余英时曾在一个饭局上问
Princeton的一些诺奖得主、顶尖科学家们,他们评判事物的最高标准是什么。大部分
回答是taste。余英时说这个品味or品位也庶几可作为人文学科的评判标准,是美的核
心……仅供参考。:)
wh
发帖数: 141625
18
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我中学时看过。但早忘了。当时只觉得这些海外的作品很隔膜。
嗯,我看书做笔记的,不然过一两个月就忘光了。我回头把这些我觉得很无聊的句子贴
出来,要是他们再叫好,就和他们绝交……开玩笑。
杨振宁的序写得很差劲,他举的那个长句的例子,“她将自己被因痛苦因喜悦因爱因悔
等复杂的搏斗的混乱的情愫而扯得扭曲的脸庞藏匿到他的胸膛”,他夸它怎么好,我觉
得一点不好。
除了杨振宁写序,还有余英时题诗。不知道於梨华和余英时有什么关系,也是台大同学
?正好她书里两个男人,一个是物理大牛,一个是史学大家,好像就是杨振宁和余英时
似的。
c****m
发帖数: 14
1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對新理學的期待zz
看过钱穆的一些书,《国学大纲》序读来真是振聋发聩。余英时的书看过一点点,他的
学问当然是还不错的。不过,其人长年侨居海外,脱离根基,感觉这人因为自己的个人
经历,心态不平衡,对国内的事情乱发议论,对一些不是自己专业领域的问题随意置词
,不是一个学者应有的态度。我觉得他只能算是一个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算不上新儒
家了,新儒家应该有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归,为往圣继绝学,努力开创中华文明新局面
的抱负!而余英时好像也从来自称为儒家。
国内也许还是断代太长了点,得慢慢积累啊。。

http://www.yuandao.com, 里面应该各路人马都有。
?: 钱穆余英时值得推荐,但不是现在国内的,呵呵。
c*****3
发帖数: 1141
2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谁让中国人失去廉耻
笔者上篇〈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刊出后又读到历史学家余英时的评论,北京
新张的国家博物馆,如何展出五千年文明以及新中国六十年国史,由专家学者组成的咨
询委员会多轮会商,都由中宣部主持,关于大跃进和文革,连中共自己都有定论,专家
学者建议博物馆要提及,但被否决。于是红朝国史变成一片光明,余英时感叹:“人无
廉耻,王法难治”。
我想引申为:“政府无耻,国家难治。”不妨看本朝道德低点之持续堕落,胡温当政时
曾立威,三令五申截至某月某日,贪腐官员向纪委坦白可免责,结果无人响应。到了如
今,茂名市委书记被双规,他有恃无恐道:“要说我是贪官,说明官场都是贪官,凭什
么专整我?真让我交代,我能交代三日三夜,把茂名官场翻个底朝天!中国不就是腐败
分子提拔腐败分子,腐败分子反腐败吗?像我这个级别的,谁不能供出百十个人来?这
太平常了!”事实证明他说得对,茂名市百多名处级官员全部涉贪,以致汪洋出面安抚
:为“稳定大局”,大家要安心云云。此言一出,道德操守又跌至新低。难怪山西一村
官张狂道出:“我不贪污,做官干啥?”原来无耻已变成天经地义。
其实民众对官吏亦无甚期望,广西某烟草局长因“情色日记”曝光已...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192
21
流亡海外的中国作家余杰所著的《刘晓波传》星期三由香港新世纪出版社正式发行。这
本传记记录了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的个人经历及其思想成长历程。余杰对
美国之音记者说,这本书虽然出版就成禁书,但是他相信,刘晓波先生可能不会像昂山
素季那样,要等21年才能够出国去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奖。这本《刘晓波传》的公开发行
和刘晓波先生获得自由可能不会等那麽久。
*有血有肉*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余英时为这本书撰写了序言。余英时在序言中提到这本
传记有三个最值得注意的特点。一是没有孤立地呈现刘晓波个人的生活和思想,而是将
它置于整个历史变动的大脉络之中,把11岁到目前被人们所认识刘晓波的精神成长和发
展段落分明地展示了出来。第二个特点是详尽介绍了刘晓波的思想和价值观,并且能从
中看到他心灵发展的整体过程,结合记述刘晓波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由内而外、由低及
高地阐明他精神进程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脉络。这本传记第三个突出特色,是把刘晓波作
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呈现出来,没有把他描述成“横空出世”“天纵之圣”,并
且没有避讳刘晓波早年遭受的如“好斗”“霸道”等种种批评,也指出刘晓波年轻时具
有...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969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汪晖啥事情都不会有
俺查了半天也没查到钱老和余英时有啥来往和评价。网上只有一篇“余英时:我所认识
的钱钟书先生”,算是打过照面吧。那时候大陆文史方面的牛人都还健在,轮得到他?
年龄、资历、水平差别也太大了吧。。。
另,你问问自己学校里人文学院的tenured professor,那是件不得了的事情吗?呵呵
x*******n
发帖数: 969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汪晖啥事情都不会有
看过陈先生的赞扬,不过钱老的这个恐怕有问题,原始的资料是这样的:
《〈和风堂新文集〉序》 南方都市报
据"余英时英文论著汉译集"的编者何俊亲眼所见,钱锺书在赠给余英时的《管锥编
》扉页上写有这样的话:"每得君书,感其词翰之妙,来客有解事者,辄出而共赏焉。
今晨客过,睹而叹曰:'海外当推独步矣。'应之曰:'即在中原亦岂作第二人想乎!'并
告以入语林。"
g****t
发帖数: 31659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汪晖啥事情都不会有
看来钱钟书确实说过中原不做第二人.这就够了.

看过陈先生的赞扬,不过钱老的这个恐怕有问题,原始的资料是这样的:
《〈和风堂新文集〉序》 南方都市报
据"余英时英文论著汉译集"的编者何俊亲眼所见,钱锺书在赠给余英时的《管锥编
》扉页上写有这样的话:"每得君书,感其词翰之妙,来客有解事者,辄出而共赏焉。
今晨客过,睹而叹曰:'海外当推独步矣。'应之曰:'即在中原亦岂作第二人想乎!'并
告以入语林。"
c*c
发帖数: 2397
25
见站内信箱。
国外的, 《理想国》《联邦党人文集》《纯粹理性批判》《国富论》应该都不错,如
果语言不是问题,可能读原版至少是英语翻译可能会好很多(我严重怀疑翻译的水平)
。不过说来惭愧,这些书我也没怎么读过或者通读过/读懂过。这都是朋友们推荐给我
的。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这样大概就
是传不习了,呵呵。
这里有一篇余英时论读书的文章,我觉得还不错
http://www.126blog.com/user1/YICAO/archives/2009/2009723133858.
余英时:我们怎么读中国书
推荐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昧的无过于朱熹。《朱子语类》中有《总论为学
之方》一卷和《读书法》两卷,我希望读者肯花点时间去读一读,对于怎样进入中国旧
学间的世界一定有很大的帮助。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荀子以来的读书经验
,最能为我们指点门迳。
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中国的旧方法,和今天西方的新方法相比早已落伍了。我曾经比
较过朱子读书法和今天西方所谓"诠释学"的异同,发现彼此相通之处甚多。"诠释学"所
分析的各种层次,大致都可以在朱子...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26
余英时骂过共产党,也骂过国民党,但就我看过的资料,他应该没有这样指名道姓的骂
过孙先生。余英时痛心疾首的反思为什么20世纪的中国为什么如此多灾多难,重要原因
之一是文化政治化,政治运动化。
c*c
发帖数: 2397
27
《儒家伦理与商业精神》。
我觉得老外了解中国比老中了解外国困难的多。要了解中国,还是读中国人的书。对中
国文化历史人性,我觉得老外就是雾里看花。
不记得是不是三联书店出版的《文史传统和文化重建》,余英时提出可以先不必忙着,
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只要文本没有销毁,有的是时间去弄。当务之急是了解西方,要孜
孜不倦的学习翻译消化西方的政治文化哲学,象以前的唐僧一样。再结合中国的本土传
统,加以融合吸收。这个观点我觉得是陈寅恪先提出的,余英时不过重新阐述一遍。
g****t
发帖数: 31659
28
谁比谁有资格,这个不是bbs打嘴炮就能算的。
你随便找个学文科的问问,
别说余英时,就是他老板钱穆,那也是连Max webber脚指头都还摸不到的。

说学贯中西,余英时确实比韦伯有资格
x*****z
发帖数: 787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lzylwz (qsxfthmlp),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与李晓鹏谈关于毛泽东的谣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5 12:38:53 2014, 美东)
“卸甲一书生”在共识网发表《与李晓鹏谈关于毛泽东的谣言》,对该文提出质疑。全文
如下,个中对错,还请各位看官自辨。
近些年来网上“扯蛋”已成为一种时尚。有语言上“扯蛋”的,有文章结构上“扯
蛋”的,有内容上“扯蛋”的,更多的是全方位“通扯”。
语言上打趣、调侃乃至恶谑,只要不把“国骂”、“街骂”挂在嘴边,个人风格的差
异乃至怪异,并不违法,网民或赞或否,也都是自己的事儿。当年鲁迅老先生不也是嬉笑
怒骂、皆成文章吗?
结构上“扯蛋”,适应当今社会“快餐文化”的节奏,靠夸张的三言五语忽悠一下便
“闪离”,几乎每小段就换个主题,令人目不暇接,脑筋急转弯,比卖拐的赵本山还能忽
悠。时尚的高富帅小哥和白富美靓女可能非常喜欢,开车时不时看一下手机的司机可能也
喜欢,偏偏笔者不喜欢,还联想到赵本山小品中那串用线穿起来...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0
钱锺书:吴晗不值得同情 整起人来无情得很
大中小2015-04-11 23:28:06
多维历史
1950年代的反右斗争,是中国知识分子劫难的开始,直至文革打倒顶峰,无数知识分子
被打倒,惨死他乡。在钱锺书看来,知识分子被打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性的沦丧,
知识分子间的相互出卖。今天你打倒我,明天我打倒你,人与人之间失去了最起码的信
任。在谈到吴晗的悲惨命运时,钱锺书颇有些戏虐地说“吴晗在1957年‘反右’时期整
起别人来不也一样地无情得很吗?”。本文选自《文汇读书周报》2014年3月7日,作者
钱之俊,原名《钱钟书为什么没有被打成右派?》。
1958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左二)到北京师范学院视察
1949年,面对改朝换代的变革,钱锺书夫妇最终选择留在国内。杨绛说:“解放前,我
们是读过大量反苏小说的。但我们不愿远走他乡去当二等公民,仰洋人鼻息。我们爱祖
国的语言文化,也不愿用外文创作,所以在世局嬗变之际选择留下。谣言传说共产党要
‘杀四十五岁以上的知识分子’,凭常情可以否定,或只算我们‘短命死矣’,不愿离
开父母之邦。这是实话实说。”“我们发现新中国并不像反苏小说中所说的。我们既...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1
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我离开——巫宁坤《一滴泪》
送交者: 听雨楼主 2015年06月03日01:32:29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自由亚洲电台》中文网“禁书解读”专栏 2015年6月2日
作者:余杰
王国维曾引尼采的名言:“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一滴泪》便是“以血书者”
,巫先生以“受难”的全部人生为中国史上最黑暗时代作见证,这是他个人的不朽的盛
业,然而整个中华民族所付出的集体代价则是空前巨大的。——余英时
一九五一年新春,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博士的巫宁坤,接到燕京大学校长
邀请他回国任教的急电。此前,巫宁坤从未面对面地与共产党打过交道,他在西南联大
外文系学习期间投笔从戎,担任过飞虎队美国飞行员的翻译,然后于一九四三年赴美留
学。国共内战的硝烟,只是他在美国报纸上读到的、语焉不详的新闻。不过,出于纯朴
的爱国之心,他总是感到“有一根割不断的纽带”将自己与古老的祖国连接在一起,“
一个新时代、一个崭新的社会,似乎随着一个新政权的建立已经来到了”。
接到电报之后,没有经历太多思虑,巫宁坤便决定放弃完成一半的博士论文,回去为“
新中国”效力。在美国为数不多...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巫宁坤血书 《一滴泪》
巫宁坤血书 《一滴泪》 (2016-01-26 10:15:57)
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我离开 ---
余杰 2015-06-02
王国维曾引尼采的名言:“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一滴泪》便是“以血书者”
,巫先生以“受难”的全部人生为中国史上最黑暗时代作见证,这是他个人的不朽的盛
业,然而整个中华民族所付出的集体代价则是空前巨大的。



--- 余英时
一九五一年新春,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博士的巫宁坤,接到燕京大学校长
邀请他回国任教的急电。此前,巫宁坤从未面对面地与共产党打过交道,他在西南联大
外文系学习期间投笔从戎,担任过飞虎队美国飞行员的翻译,然后于一九四三年赴美留
学。国共内战的硝烟,只是他在美国报纸...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空谈容易实作难
──从汉学史家的学术素养谈汉学史的写作原则兼答刘跃进
《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8期上刊发了署名“刘跃进”的文章《<海外汉学研究>和<图
说汉学史>指谬》一文,作为被该文所批判的对象,我却是直到10月20日才看到此文。
我首先很感谢贵刊和刘跃进对拙著的关心和指谬,在学术问题上,错了就是错了,没有
丝毫辩解的必要,正如该文作者“刘跃进”真实的工作单位和职称,与该文发表时文后
所注明的“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一样。
不论是作者的无意还是编辑的误解,所谓“无错不成书”,推导下来,无错也就不成刊
了。我想:作者和编者、读者三者之间,重在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如果只是一味地以
己之长,轻人之短,乃至于棒子、帽子飞来飞去,那无助于学术探讨和学术发展。
的确,研究汉学史首先遇到的学术素养就是外语。只能看懂英文还不具备进行汉学史研
究的资格。至少还需要能看懂法文、德文、俄文、日文、喃文、韩文。英文很好的汉学
史家们在介绍英美汉学家时要是也出错,那让我们这些只是粗知英文的,又该如何是好
?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组织的由我国第一流的英语兼汉学史...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7628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丹丹跑到台湾清华去任教啦?
北京面对刘晓波难题:再关..成翁山苏姬 流放..成了达赖
联合报
台湾中研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教授余英时指出,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是
天安门事件以来「最令人开心的事」,对中国民主运动有很大鼓舞作用,这不仅是刘晓
波一人的事,更是中国整个民主运动的大事。
他说,中国大陆目前有钱有权,但刘晓波获奖反映的是:除了钱与权,中国更要紧
、也更需要的是民主。
余英时说,刘获奖,可说是中国共产党造成的,若不是重判刘,刘怎会获奖?中国
大陆现在有钱了,钱多得能使鬼推磨,但公平与正义却消褪了,贫富差距愈来愈大,太
多社会底层的人没得到公平对待,没有社会正义,刘获奖,正是对中国社会不公不义的
一个警愓。
「北京之春」主编、与刘晓波多年交情的胡平说,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对大陆
民主运动是重大鼓舞,引发的震盪与迴响,可能非外人能想像;温家宝说要推动中国政
改,应先从释放刘晓波作起。
胡平并说,刘晓波获奖,带给北京政府一个大难题,现在释放他不是,不放更不是
;继续关他,成了中国的翁山苏姬,将他流放海外,则成了达赖喇嘛;北京进退两难。
胡平说,刘晓波真没追求过诺贝尔和平奖,但早从二○○二年起,就为文呼吁「...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2036
35
嫖娼老手 学历造假——台湾学者揭秘胡适
江勇振
民声网按:这篇专访里揭出了猛料,原来胡适不但二十多个博士学位是假的,而且一直
是嫖娼老手,这让经常拿胡适忠于旧婚姻为例,证明“左翼文化人道德底线低于右翼学
者”的谢咏先生情何以堪!让那些拿胡适当祖师爷的精英学者情何以堪!好在这是台湾
学者的发现,否则极左的大帽子一定逃不了。
江勇振:破解胡适之谜
前不久,江勇振著《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由新星出版社
出版。该书共分5部,每部约50万字。到目前为止,本书为篇幅最大的胡适传记。作者
在史料爬梳、细节考证等方面用力之勤,为胡适传记所仅见。对于此前余英时、罗志田
、周质平、邵建等人的胡适研究均有点评,或表异议,或指研究者被胡适牵着走。此外
,对于众多胡适之谜,江勇振也一一进行了破解。本书出版后,得到广泛好评。近日,
记者专访了江勇振。
江勇振:破解胡适之谜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6月15日 07 版)
江勇振,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美国印第安纳州私立德堡
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张君劢传》、《星星·月亮·太阳——胡适的情感世界》等。... 阅读全帖
L**********8
发帖数: 148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你是黄皮猴子吗?
你是黄皮猴子吗?

11/7/2013
那些无论是深藏在心里还是敢公开表达自己种族优异, 盎格鲁-萨克逊白人至上的人在
今天已经不像以前了, 因为他们知道无论法律还是道德都不再支持这种狭隘的种族价
值观。 今天人人公认的是:所有种族都有生存的权利, 都有自己的种族尊严和种族权
利。 他们不分大小, 不论穷富, 不论他们生存在世界的什么地方。
英国人对印度圣雄甘地充满蔑视, 骂他为“骑着一堆尿布的捣乱分子。”在马丁路德
金率领黑人种族要求种族平等和权利而斗争时, 那些美国白人骂他为:“黑皮魔鬼,
是戴着眼镜, 厚嘴唇的撒旦。”
知道那些白人如何骂我们吗? 他们说我们是东方来的黄皮猴子。
1982年陈果仁在底特律被两个白人父子用棒球棒打死, 就因为他有着一张东方人的面
孔。 当带着风声的棒球棒击碎他的头颅... 阅读全帖
B*********0
发帖数: 45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蝇王>版的儿童圆桌会议
小说中,独立思考的西蒙便是被当作“怪兽”被失去理性的野蛮的孩子们活活打死的,
文明的秩序也正是被这种非理性的野蛮一点点摧毁的。
一群六到十二岁的孩子,因为飞机失事而被困在一座荒岛上。荒岛上生存条件很差,然
而最大的生存威胁却来自这些天真烂漫的孩 子自身:随着人性中恶的膨胀,文明、理
性、道德与秩序迅速分崩离析,这群孩子们立即从起初的民主和谐陷入互相残杀的局面
,代表着兽性、非理性与野蛮的一派 迅速击败了代表着人性、理性与文明的一派。这
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里故事,借助小孩子的天真来探讨人性中的
恶。1983年,戈尔丁因其 小说“具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以及虚构故事的多样性
与普遍性,阐述了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获诺贝尔文学奖。
然而,吉米"基梅尔的“蝇 王”版脱口秀却没有威廉"戈尔丁如此幸运。10月16日,美
国广播公司主持人吉米"基梅尔在脱口秀节目“吉米鸡毛秀”中,邀请了4名小孩组成“
儿童圆桌会 议”来讨论“政治”问题,以此来讽刺政府倒闭期间的美国国会议员像一
群小孩子。其中讨论的一个“政治”问题是,美国该如何偿还所欠中国的高额债务。其
中一 位6岁男孩的意见是:...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291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钱钟书的英语如何,看这信
英文信这个事情,涉及到风格和口味,批评一下也无不可,就好像有人就不喜欢围城的
语言风格,觉得有生造痕迹。
但是,有个网友从英文信引申到《管锥篇》的品位低下,那就是典型的夹带私货了。这
本书也有人不喜欢,觉得没有大架构,但很少有人能像这位仁兄把它贬低到这种程度的
。而且口口声声讲逻辑,自己却离题万里。什么钱学森都扯出来了。不知道这样是否能
让大家觉得他的独特和犀利?
余英时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有“人文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
身成就奖。不知道分量如何?看看网上的帖子《余英时谈钱锺书》,看看人家对钱的尊
敬而又不盲从的评论。
z**********e
发帖数: 22064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江青和张玉凤的秘密战争
http://news.takungpao.com.hk/people/depth/2012-08/1012251.html
宋永毅
2012-08-29 14:12 來源:中評網
现代心理学认为:理性是人所特有的一种思维属性,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理性起着极大
的作用。但是,人的精神生活并非纯理性的,人们同时还受情感、欲望、意志、直觉、
理想、幻想、灵感、潜意识、习惯等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不自觉的、自发的、偶然的、
非逻辑的精神现象便是人的非理性因素和非理性的精神活动。[1]
作为「文化大革命」发动者的晚年毛泽东一直是「文革」研究的热点。然而,海内外的
大多数研究主要是分析毛的理性层面,诸如他的思想、理论、政策等,而对他在「文革
」中大量的非理性精神现象及其政治结果,至今还缺乏充分的讨论。就毛泽东和「文革
」研究而言,他的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不可忽视。这首先是因为,作为「文革」中唯一的
「伟大领袖」,他的非理性对历史进程能起到一般人、甚至所有「中央首长」的总和都
起不到的巨大作用。其次,在晚年的毛泽东身上,种种个人的非理性因素----他的意志
、情欲、幻想、猜疑等等,表现得极为突出。其中,他的... 阅读全帖
v*********n
发帖数: 3983
40
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调任复旦校长 杨玉良卸任
2014-10-23 22:03:07 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
相关阅读:
复旦校长杨玉良: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像经良好训练的狗
东方早报
【复旦校长易人】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将卸任,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调任复旦大学校长
。(新华社)
2009年1月14日,中科院院士杨玉良教授出任复旦大学校长,“重新回到我曾经工作过
的地方,倍感亲切,责任重大。”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2009年2月24日,杨玉良在
全校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上发表题为《我心目中未来的复旦》的讲话,全文如下:
我心目中未来的复旦——在全校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09年2月24日
杨玉良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是本学期第一次党政干部大会,也是我到任后的第一次干部会议。原本今天是要我
向大家布置2009年度的行政工作要点,但《工作要点》已经下发给各单位,我没有必要
在这里拿腔拿调地念一遍,或是作一些“强调”和“解释”。我总觉得这样讲或多或少
有一点“官气”,令人生厌。我相信大家回去后会认真阅读,具体落实。因此,我昨晚
突然决定要换一种方式,一来不想使大家觉得“又是老一套”,二来想在... 阅读全帖
x*****z
发帖数: 787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与李晓鹏谈关于毛泽东的谣言
“卸甲一书生”在共识网发表《与李晓鹏谈关于毛泽东的谣言》,对该文提出质疑。全文
如下,个中对错,还请各位看官自辨。
近些年来网上“扯蛋”已成为一种时尚。有语言上“扯蛋”的,有文章结构上“扯
蛋”的,有内容上“扯蛋”的,更多的是全方位“通扯”。
语言上打趣、调侃乃至恶谑,只要不把“国骂”、“街骂”挂在嘴边,个人风格的差
异乃至怪异,并不违法,网民或赞或否,也都是自己的事儿。当年鲁迅老先生不也是嬉笑
怒骂、皆成文章吗?
结构上“扯蛋”,适应当今社会“快餐文化”的节奏,靠夸张的三言五语忽悠一下便
“闪离”,几乎每小段就换个主题,令人目不暇接,脑筋急转弯,比卖拐的赵本山还能忽
悠。时尚的高富帅小哥和白富美靓女可能非常喜欢,开车时不时看一下手机的司机可能也
喜欢,偏偏笔者不喜欢,还联想到赵本山小品中那串用线穿起来的王八蛋。笔者总觉得这
种叙述形式不利于摆事实,讲道理。寥寥几句话,又要有观点,又要有论据,真是难乎其
难。
内容上“扯蛋”最流行,也最省事,可以由着性子来,随便立观点,论据如果有就举
一个,没有就捏造一个,就算被揭穿了,顶多也是暇疵。这种叙述方式在互...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42
异见打压持续,编辑徐晓莫名被拘(转)
来源: 溪边愚人 于 2014-12-11 17:12:01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
已被阅读:153 次 (6398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尽管中国正不断强化对公民社会和权利活动人士的打压力度,但在得知举止谦和的财新
传媒文化和图书编辑徐晓上周因涉嫌“危害国家安全”而被北京警方带走时,许多记者
和作家仍然感到不可思议。
几天过去了,目前仍不清楚,究竟是何原因让这位年逾花甲、身材瘦弱的编辑遭此灾祸
。自从11月26日被拘留之后,没有人能够探视她。不过,最近突然失踪的并非只有徐晓
一个人。据28岁的非政府组织雇员、电影爱好者柳建树的妻子赵思乐周三说,她的丈夫
也于同一天“失踪了”。
赵思乐说,五天后的12月1日,她收到了警方的信件通知,称柳建树被拘留是因为涉嫌
“非法经营”。柳建树目前的状况仍然不得而知,他的妻子说,一直无法见到他,也无
法与警方讨论他的案子,但可以把衣服和钱送到关押他的北京市第一看守所。
徐晓、柳建树等人最近被拘的消息...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43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60329/cc29fanglizhi/
New York Times China
2016年3月29日
罗四鸰
1989年6月12日,中国政府镇压了天安门广场的和平示威活动一个多星期后,著名天文
物理学家方励之和他的妻子李淑娴教授成为了第一号和第二号通缉对象。此时,方励之
和李淑娴已经在美国驻北京大使馆避难第六天。在看到自己的通缉令后,方励之发现这
张不到三百字的通缉令,竟然有六处以上的错误,也正因如此,他觉得有必要写一本自
传,以便“提供一些较少模糊化了个人的数据,以更正通缉令上的误抄”,他在自传前
言如此说到。
1989年10月27日,方励之开始动笔写这本自传,到1990年6月25日方励之夫妇离开美国
大使馆时,传记已经完成四分之三,剩下的部分是在1990年,方励之夫妇在英国剑桥访
问期间完成的。传记从1936年方励之出生讲述到1990年6月25日12点40分,美国一架军
用专机将方励之夫妇带到英国。1991年1月,在英国访问半年后,方励之夫妇来到美国
,第二年方接受了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3872
44
余英时曾写过一篇文章,评论红楼梦研究的趋势
他指出过往三种解读红楼梦的模式:
索隐派,也就是认为红楼梦映射政治斗争,代表人物蔡元培;
考据派,考证曹雪芹身世,曹家兴衰史,开创人物胡适,中坚力量俞平伯,巅峰人物周
汝昌
社会派,认为红楼梦反映封建社会衰败史,是对封建思想和制度的批判,主要是指共产
党主政后的主流红楼梦研究。
对于社会派研究,余英时并没有出于意识形态因素而简单粗暴地进行否定,而是肯定了
这一派解读方式的合理性。因为一部好的社会小说,当然会反映出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
。像红楼梦这样写了好几个大家族和一大批平民家庭,涉及五代人和700多个人物的长
篇小说,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矛盾是毫不奇怪的。其中,贾府派人去乡下收
租和佃户给贾府的贡品的描写,已经具有直接的经济史料价值了。贾府历次节日庆典的
组织和安排,可以看出当时大家族的“消费”活动,也从侧面说明为什么当时满清的
GDP能排在世界第一。以红楼梦来解“史”,如同陈寅恪的史诗互证,都是从文学作品
里去看历史的侧影,确实有其合理性。
如果红楼梦没有写到世态人情的经济方面,那就真的成了架空现实的琼瑶式爱情小说了
,也根本无法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历史学家黄仁宇辞世
黄仁宇
2000年1月8日,历史学家黄仁宇辞世。这位青少年时曾梦想成为拿破仑的热血青年,最
终却在人生晚年意外地成为历史学家。黄仁宇的成名作《万历十五年》是如此耀眼,以
致他的其他作品与观点常常被忽略。黄仁宇逝世18周年之际,先知书店尝试对黄仁宇先
生的作品和观点进行简单梳理和挖掘。
在黄仁宇笔下,以明朝为代表的古代中国,如同一幕遍地丑角的荒诞剧,官府低能到无
力面对真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无法对社会进行最基本的有效管理,官府不掌握真实有效
的数据,异想天开地做决策,执行到下层更是彻底扭曲走样,这种自欺欺人的虚伪形成
了中国文化特有的阴阳之道:
在阳面,是儒家道德和帝王权威,维持着体制的稳定和体面,根据幻觉安排一个个不可
能实现的上层设计和指令;而在阴面,官僚集团靠谎言欺瞒皇帝,靠权力欺压下面,底
层受到的是粗暴不公的掠夺,一切问题都被掩盖了,直到有外人过来,对着破房子踹上
一脚,假象被戳穿,一切都崩塌了。
更为悲哀的是,击倒传统中国的,甚至不全是更先进的文明和思想,因此也有了悲哀的
结果:取代落后和野蛮的,往往是更加落后和野蛮。
传统中国,既输给文明,又输给野蛮
作为余英时的学生,《剑桥...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75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华文明已死
读读陈寅恪的论再生缘,和余英时的评论,
陈寅恪早就说过,生为帝国人,死作共产鬼
中华文明,从文化角度看,陈寅恪认为死了。
论再生缘可以说是影射学的典范,余英时认为自己读懂了。
普通人看懂字面就不错了,别说读懂影射
z*****g
发帖数: 75
47
读读陈寅恪的论再生缘,和余英时的评论,
陈寅恪早就说过,生为帝国人,死作共产鬼
中华文明,从文化角度看,陈寅恪认为死了。
论再生缘可以说是影射学的典范,余英时认为自己读懂了。
普通人看懂字面就不错了,别说读懂影射
L**********8
发帖数: 148
48
来自主题: Boston版 - 你是黄皮猴子吗?


11/7/2013
那些无论是深藏在心里还是敢公开表达自己种族优异, 盎格鲁-萨克逊白人至上的人在
今天已经不像以前了, 因为他们知道无论法律还是道德都不再支持这种狭隘的种族价
值观。 今天人人公认的是:所有种族都有生存的权利, 都有自己的种族尊严和种族权
利。 他们不分大小, 不论穷富, 不论他们生存在世界的什么地方。
英国人对印度圣雄甘地充满蔑视, 骂他为“骑着一堆尿布的捣乱分子。”在马丁路德
金率领黑人种族要求种族平等和权利而斗争时, 那些美国白人骂他为:“黑皮魔鬼,
是戴着眼镜, 厚嘴唇的撒旦。”
知道那些白人如何骂我们吗? 他们说我们是东方来的黄皮猴子。
1982年陈果仁在底特律被两个白人父子用棒球棒打死, 就因为他有着一张东方人的面
孔。 当带着风声的棒球棒击碎他的头颅的时候, 那个白人...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9
是,就是学术和大众之间的平衡,你要做得很学术,必定脱离大众;要想通俗,学术程
度就低。许纪霖还有葛剑雄都是注重公共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普世价值的人,做学术不
忘实用功能,所以就有这种夹缝的困惑感;许纪霖文章里提到的王元化,这种夹缝感就
轻一点,治学不求实用或通俗。我昨天又看一遍这篇采访,对“沉浸在文化批评的快感
里”这一段很有同感,韩寒余杰也属于这类,““名”这个东西有一种魔力,各种媒体
来捧你,让你觉得自己真的是个人物。然后飘飘然,频频亮相于电视、电台、报纸、杂
志,深陷其中而不自知,慢慢地就成了波斯纳所说的
“公共太多、知识太少”的那一类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我对jsolomon转的那些
泛泛而谈的时事评论从来没兴趣,哈哈,也是个人口味了。
许纪霖不知道是否到美国、香港短期做过客座,或者就是书信往来指导么?张灏做过我
的答辩委员,非常惭愧,我不搞历史,只是看过他写谭嗣同和烈士牺牲精神的书,用在
文学上的,没能多学到他的历史教诲。他非常严谨耐心,通篇修改我论文里的细小的语
法错误,诸如a, the之类。我已经让语言学专业的native speaker教授proofread过,
他还...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50
来自主题: Connecticut版 - 张充和去世新闻两则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张充和去世新闻两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17 23:12:22 2015, 美东)
搜狐新闻登了四年前对《张充和诗书画选》作者白谦慎的采访报道,有较多张充和近年
生活的内容。
“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去世 享年102岁
2015-06-18 09:02:48 来源:搜狐文化
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张充和6月18日下午一时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合肥四姐
妹成为绝响。张充和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
【延伸阅读】
张充和
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在父亲的影响下,四姐妹
个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公数充和为最。弟弟们多是出自北大、清华的学者、艺术家
。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
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
听白谦慎谈张充和:我们的前辈如何保持中国文化传统
1986年,白谦慎负笈美国攻读比较政治博士学位。两年后,...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